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易错题集锦.docx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易错题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易错题集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易错题集锦 1 单选题 1、下列现象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 A 路过梨花园,闻到梨花香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钠离子、氢氧根离子 D 温度计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 温度升高汞原子体积变大 A.AB.BC.CD.D 答案:D A、由于分子不断运动,路过梨花园,才能闻到梨花香,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二者混合时分子间间隔变小,导致体积变小,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氢氧化钠由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温度计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因为汞原子体积变大。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B.Y可能是水 C.Z可能是某种盐溶液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答案:D 分析:依据pH的应用范围在0~14之间,当pH=7时,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当pH>7时,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A、X的pH为1,小于7,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B、Y的pH为7,呈中性,可能是水,不符合题意; C、Z的pH为10,大于7,呈碱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能是某种盐溶液,不符合题意; D、Z的pH为10,大于7,呈碱性,因此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符合题意。故选D。 3、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答案:C A.由曲线的起点pH小于7可知,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选项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物氯化钠呈中性,溶液的pH等于7,选项B正确;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此时pH小于7,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HCl,选项C不正确;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溶液显碱性,故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选项D正确。故选C。 4、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答案:C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A. 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酸性变弱,pH升高,正确; B. 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因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正确;C. 混合使用,二者会发生反应,能降低两者的清洁效果,错误; D. 厕所清洁剂的pH=1,溶液呈酸性,可能含有某种酸,铁是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正确。故选C。 5、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B.氯化钠溶液C.铁粉D.pH试纸 答案:B A、紫色石蕊遇稀盐酸变红,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故A可以区分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氯化钠和稀盐酸都不能反应,故B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C、铁粉可以和稀盐酸反应,而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和铁粉反应,故C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D、稀盐酸呈酸性,而氢氧化钠呈碱性,所以可以用pH试纸来鉴别,故D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故选B. 6、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下列四种饮料呈弱碱性的是( ) A.柠檬汁B.苹果汁 C.西瓜汁D.玉米汁 答案:D A、柠檬汁的pH为2~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苹果汁的pH为3~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西瓜汁的pH为5~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玉米汁的pH为7~8,大于7,显弱碱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锌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硝酸铵和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⑤D.②③④ 答案:A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有气体生成,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正确; ②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有气体生成,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错误; 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正确; ④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正确; ⑤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能使温度降低,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小气球会收缩,故错误; 所以①②③④能使图中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 故选A。 8、取某固体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A.NaClB.NaOHC.NH4NO3D.CaCO3 答案:C 分析:某固体物质溶于水过程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可见该物质溶于水时吸热。 A、NaCl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不符合题意; B、NaOH溶于水放热,不符合题意; C、NH4NO3溶于水吸热,符合题意; D、CaCO3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下列试剂瓶应有 标志的是 A.氯化钠B.蒸馏水C.浓硫酸D.葡萄糖 答案:C 图示标志表示物质有很强的腐蚀性,氯化钠、蒸馏水】葡萄糖没有腐蚀性,浓硫酸有很强腐蚀性,选C 10、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曝露在空气中易潮解B.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答案:C A、氢氧化钠白色固体,吸水易潮解,A正确。 B、氢氧化钠属于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B正确。 C、氢氧化钠其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C错误。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D正确。 故选:C。 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试剂B.称量氢氧化钠 C.读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 答案:D A.倾倒液体试剂时,试剂瓶要与试管口紧挨,且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试管稍微倾斜,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称量纸称量,应用玻璃器皿,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而不是最高处,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D。 12、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A.CO2B.CaOC.Cu(NO3)2D.HCl 答案:B A、二氧化碳能够消耗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 B、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冷却至室温后石灰水仍然是饱和溶液,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pH不变.故选项正确; C、硝酸铜能够消耗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故选B。 13、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粒子是 A.H+B.OH-C.H2OD.H 答案:B 溶液的化学性质是由溶质溶于水产生的微粒决定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溶于水,发生电离,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溶液的相似的化学性质就是氢氧根离子的性质。故选B。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答案:B 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图中a点所示溶液呈酸性,说明酸过量,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0H;B.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D.该实验中pH逐渐增大,说明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盐酸的烧杯中;选B 15、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溶液中滴入石蕊仍为紫色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答案:B 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故选B。 多选题 16、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木炭粉中的几种,取mg该固体粉末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到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且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N中只含一种溶质 B.原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碳酸钙 C.白色沉淀Y一定是碳酸钙,气体W一定是氢气 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一定含有碳酸钙 答案:BC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X是CO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Y是CaCO3;N是浅绿色溶液,N中含有Fe2+,固体粉末中含有氧化铁、木炭粉,3C+2Fe2O3 ===高温4Fe+3CO2↑,Fe +2HCl== FeCl2+H2↑,所以w是氢气。则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氧化铁、木炭粉,可能含有碳酸钙,因为固体Z完全溶于酸,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的铜不与酸反应,故粉末中无氧化铜。A. 溶液N中含 FeCl2,CaO + 2HCl == CaCl2 + H2O,可能含CaCl2 ,错误;B. 原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碳酸钙,正确;C. 白色沉淀Y一定是碳酸钙,气体W一定是氢气,正确;D. 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的铜不与酸反应,固体Z完全溶于酸,所以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可能含有碳酸钙,错误。故选BC。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B.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C.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增加 D.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答案:CD A、混合物由不同物质组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水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不一定是酸,例如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错误; C、金属与盐反应,溶液质量的变化需要考虑进入溶液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比较,进入溶液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增加,进入溶液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减小,故C正确; D、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剂量的溶剂里面,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故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D正确。 故选CD。 18、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 A.氯化钙固体(碳酸钙):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B.氯化钠固体(碳酸钠):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铁粉(铜):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二氧化锰(氯化钾):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BD A、混合物中加入硫酸,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对于氯化钙也是杂质,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的溶质氯化氢具有挥发性,加热后就只剩氯化钠固体,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混合物中加入盐酸,铁会与盐酸反应,但是铁是主要物质,不能除去,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就可以将二氧化锰分离,经过洗涤干燥可以得到二氧化锰,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BD。 19、在饱和的石灰水中加下列哪些物质会出现浑浊( ) A.水B.生石灰C.熟石灰 D.苛性钠E.硝酸铵F.氯化钠 答案:BCD 分析:饱和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A、加入水后,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出现浑浊,故不正确; 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消耗了水,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会出现浑浊,故正确; C、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熟石灰后,熟石灰不溶解,溶液变浑浊,故正确; D、苛性钠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会出现浑浊,故正确; E、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不会出现浑浊,故E不正确; F、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不会出现浑浊,故D不正确。 故选BCD。 小提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会出现浑浊;故在饱和的石灰水加入的物质应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20、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合理的是 A.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B. 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C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当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最高,然后温度降低逐渐恢复至常温,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当硝酸铵完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最低,然后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最后恢复为常温,选项错误; B、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燃烧放出热量,装置中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装置中的压强增大,燃烧停止后,装置中的气体减少,温度降低,装置中的压强减小,最终装置中的压强小于大气压,选项正确;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最终金属粉末有剩余,酸完全反应,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反应中锌与氢气的质量比为65:2,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反应中铁与氢气的质量比为56:2,则等质量的锌、铁与酸反应后,铁生成氢气的质量多一些,选项正确; D、稀盐酸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酸性减弱,溶液的pH由小于7逐渐变得大于7,且pH越来越大,选项错误,故选BC。 2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铁粉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 答案:B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其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接近7,不能小于7,故A错误; 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铜,所以氯化铜的质量从零开始,直至氧化铜反应完,不再增加,故B正确; 稀硫酸与铁一接触就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使溶液在稀硫酸的基础上质量增加,直至反应结束,不再增加,故C正确; 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沉淀从零开始,直至反应结束,不再增加,故D错误。故选BC。 22、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的变化和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和e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c点,说明该反应放热 C.f点所示溶液pH<7,此时溶液中只有两种物质 D.若将实验中稀硫酸改为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质量多 答案:CD A、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最后溶液呈酸性,说明该过程是硫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pH等于7说明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酸碱中和放热,因此温度最高值处是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故A不符合题意; B、通过图像温度升高可知,中和反应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f点温度下降,对应溶液pH<7,溶液中有硫酸剩余,还有生成的硫酸钠,还有溶剂水,因此是三种物质,故C符合题意; D、HCl36.5+NaOH40=NaCl58.5+H2O18,H2SO498+2NaOH80=Na2SO4142+2H2O36可知,与质量相同的氢氧化钠反应,消耗硫酸多。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小提示:注意图像问题中的临界点的含义,结合方程式进行分析。 23、下列表格中所选药品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药品或方法 A 提纯: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硝酸钾 降温结晶 B 除杂:铁钉表面的铁锈 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盐酸中 C 检验:肥皂水的酸碱性 用玻璃棒蘸取肥皂水滴到pH试纸上 D 鉴别:氯化铵、氯化铜、硫酸钾 氢氧化钠溶液 A.AB.BC.CD.D 答案:AB A、氯化钠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硝酸钾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故A符合题意; B、铁钉和铁锈都能和稀盐酸反应,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盐酸中,导致会铁钉被腐蚀,故B符合题意; C、肥皂水的酸碱性的测定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肥皂水滴到pH试纸上,与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故C不符合题意; D、取样,向待测液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铵,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铜,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钾,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可鉴别氯化铵、氯化铜、硫酸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2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B 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稀盐酸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 A.AB.BC.CD.D 答案:BD A、除去CO2中的少量CO,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无法点燃CO,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应该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故A选项错误; B、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CuSO4,加入过量的铁粉,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除去铜、过量的铁,得到FeSO4溶液,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选项正确; C、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加入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但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故C选项错误; D、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为硬水,可以鉴别,故D选项正确。 故选BD。 2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 C.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答案:AD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此选项正确; B. 将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此选项错误; C. 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后,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此选项错误;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此选项正确。 故选AD。 填空题 26、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盐性质后,通过实验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Ca(OH)2溶液呈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根据反应③得出结论:实验室存放碱溶液时需___________; (4)丁同学将Na2CO3溶液加入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碱性 CaCl2、HCl 密封保存 CaCl2、NaCl NaOH 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如果变红,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如果不变色,说明没有氢氧化钠 (1)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将酚酞试液滴入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Ca(OH)2溶液呈碱性; (2)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含有氯化钙,因为盐酸过量,所以溶质中还含有氯化氢; (3)由于碱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4)Na2CO3溶液加入Ca(OH)2溶液中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由于最后溶液中含有碳酸钙沉淀,所以盐酸可能没有与碳酸钙反应,可能将氢氧化钠反应完了,也可能没把盐酸反应完;所以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CaCl2、NaCl;可能含有的溶质是NaOH;由于氯化钙、氯化钠都是显中性,所以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即可,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如果变红,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如果不变色,说明没有氢氧化钠。 27、金属的用途很广,我们应该节约和保护金属资源,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铁制品长期裸露在室外易生锈,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为了预防铁制品生锈,我们常在其表面镀一层抗腐蚀的金属,但在镀金属之前,先要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将X、Z、Y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Z表面有气泡产生,X没有明显现象,再把Y、Z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发现放入Y的FeSO4溶液逐渐变成无色,而放入Z的FeSO4溶液和Z表面都没有明显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答案: 氧气和水蒸气 Fe2O3+6HCl=2FeCl3+3H2O Y>Z>X (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故填:氧气和水蒸气;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将X、Z、Y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Z表面有气泡产生,X没有明显现象,说明Y、Z能与稀硫酸反应,X与稀硫酸不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Y、Z排在氢前,X排在氢后,再把Y、Z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发现放入Y的FeSO4溶液逐渐变成无色,而放入Z的FeSO4溶液和Z表面都没有明显现象。说明Y能与硫酸亚铁反应,Z与硫酸亚铁不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Y排在铁前,Z排在铁后,故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Y>Z>X。 28、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可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烧杯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现象是_______。 (2)实验二是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可推测出混合后溶液显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t1时刻后,溶液pH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难溶于水 B.二氧化碳与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二氧化碳在水中已经达饱和状态 (3)实验三可用于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过程中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可推测出反应后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 (4)综上所述,对于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借助生成沉淀或________等现象(写一条即可)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验证_______等角度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答案:(1)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酸性 C (3) CO2+2NaOH=Na2CO3+H2O 氢氧化钠##NaOH (4) 气体(或颜色等合理即可) 生成物的生成 (1)实验一可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烧杯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由图可知,烧杯内溶液的pH减小,小于7,溶液显酸性,t1时刻后,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已经达饱和状态,故溶液pH几乎无变化;故选C;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由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烧杯内溶液的pH逐渐减小,而反应物中的氢氧化钠显碱性,pH>7,故可推测出反应后减少的物质是氢氧化钠; (4)对于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借助生成沉淀或气体(或颜色等合理即可)等现象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验证生成物的生成等角度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29、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原因之一是它具有_____,容易潮解;原因之二是跟空气中_____反应而变质。 答案: 吸水性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固体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的水分,发生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生成碳酸钠而变质。 30、用下图装置研究酸、碱的性质。 (1)向1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向2、3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______(填序号);再向3中滴加NaOH溶液,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NaOH+HCl=NaCl+H2O (1)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酚酞遇碱变红,向2、3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2;再向3中滴加NaOH溶液,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故填:2;NaOH+HCl=NaCl+H2O。 2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2023 初中化学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十 单元 碱易错题 集锦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