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可行性初步设计方案.doc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可行性初步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可行性初步设计方案.doc(25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前言 前 言 一、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的核准文件,参与兼并重组各矿井名称及隶属关系,兼并重组后矿名及隶属关系。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25号文“关于吕梁市离石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山西XX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重组整合原山西吕梁离石区XX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吕梁石州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吕梁离石区XX煤业有限公司与原山西吕梁石州煤业有限公司均为过渡生产井。 二、编制矿井兼并重组设计的依据 1、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委托书; 2、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1月3日颁发的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C1400002009111120041626号《采矿许可证》; 3、山西XX能源有限公司2009年10月编制的《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4、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 25号文《关于吕梁市离石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5、山西省工商局(晋)名称预核内[2009]第008068号文《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6、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所执行的煤炭工业规范、规定有:《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矿井电力设计规范》、《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矿井防灭火规范》、《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救护规定》、《煤矿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规定》、《煤矿反风规定》、《煤矿安全通风装备标准》、《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巷道煤柱留设与带压开采规程》等; 7、矿方提供资料及现场调研资料。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要求,尽量利用矿井现有的设施及设备,充分考虑地方煤矿的特点,同时本着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原则进行设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合理布置以采、掘、运为中心的各主要生产环节,力求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煤矿设计和生产的先进经验,改革落后的采煤方法,采用新设备、应用新工艺,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和工作面单产,将矿井建设成集中生产的高产高效矿井。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开展“三废”治理,减少污染,变废为宝。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锅炉烟气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四、兼并重组设计的特点 1、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矿井兼并重组整合设计生产能力为0.9Mt/a。 2、矿井采用斜立井混合开拓,以主斜井、副斜井、1号回风立井和2号回风立井共四个井筒开发井田内4、10号煤层未开采区域的储量。矿井新选定的副斜井井筒位于原山西吕梁离石区XX煤业有限公司已有的矿井工业场地内,主斜井、1号回风立井和2号回风立井场地均利用原山西吕梁离石区XX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广场。主斜井装备带宽1.0m的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架空乘人器及台阶扶手,担负矿井的煤炭提升任务及人员上下任务兼做主要进风井,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副斜井铺设30kg/m的单轨,担负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长材料的下放任务及矸石等提升任务,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管线沿该井筒敷设; 1号回风立井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兼做矿井安全出口;2号回风立井担负矿井回风任务。 3、在井田开拓巷道布置上,充分考虑了工业场地及井筒落底点位置、井田范围、煤层赋存特征、原有巷道布置、回采工作面装备水平、回采工作面年推进度等因素,以一个主水平开采10号煤层、一个辅助水平开采4号煤层。依据各煤层赋存特征和矿井设计规模,设计以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两个综掘工作面来保证矿井设计规模,符合本矿井的实际。 4、井下大巷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可实现自回采工作面至地面胶带一条龙连续运输,用人少、效率高、故障率低、安全性好,利于实现集中自动化控制与管理。井下辅助运输、轨道大巷及主要辅助运输巷采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或调度绞车牵引1.0t系列矿车运输,既满足了矿井井下巷道尽量沿煤层布置对辅助运输设备的要求,又满足了生产需要,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先进可靠辅助运输设备的特点。 5、矿井井下掘进矸石与地面筛分排矸系统矸石统一排放。矸石堆放场地选择在工业场地附近的荒沟内,采用汽车排矸方式。矿井矸石堆放场地设计符合环保要求。 6、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充分利用地形,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便于生产管理,平场土石方工程量少。 7、为防止超能力生产,给矿井带来安全隐患。本设计主提升机安装产量监控系统。 8、井下安装人员定位系统,为煤矿管理人员提供人员进出限制、考勤作业、监测监控等多方面的管理信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通过该系统可以立刻知道作业人员地点及其数量,保证抢险救灾和安全救护工作的高效运作。 五、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设计生产能力:0.9Mt/a; 2、工业建筑总体积51360.56m3,地道及栈桥长度248m; 3、行政及福利建筑总面积14335m2,总体积48106.8m3; 4、矿井在籍人数:524人; 5、原煤生产效率:9.12t/工; 6、本次设计建设项目总资金42983.5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353.93万元.新增建设项目造价40129.59万元,其中井巷工程13841.91万元,土建工程6553.66万元,机电设备购置8404.23万元,安装工程2561.67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包括资源价款)4770.06万元,工程预备费2400.83万元,建设期利息1597.24万元。已完建设项目造价1500万元,其中井巷工程200万元,土建工程100万元,机电设备购置600万元,安装工程300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300万元。 7、吨煤投资477.59元。; 8、建设工期:24个月; 9、原煤吨煤成本:185.23元; 10、投资回收期:4.71a。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在本矿井兼并重组项目基建及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矿井的生产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进一步查明本井田内采空区、周围其他煤矿采空区积水、积气等基本安全参数,必须始终贯彻“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保证煤矿安全建设和生产; 2、本次设计首采工作面为10号煤层,而整合前原山西吕梁离石区XX煤业有限公司和原山西吕梁石州煤业有限公司均开采4号煤层,矿方仅提供了4号煤层的瓦斯等级鉴定,在开采10号煤层之前,矿方应及时做矿井10号煤层的瓦斯预测,确保开采技术条件的准确性,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3、本次设计首采工作面长度约为2500m,故在生产过程要尽量减少浮煤,采取有效的防灭火措施,以防止煤层自燃; 4、矿井内各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危险性,矿方应加强洒水防尘工作,以防煤尘爆炸; 5、矿井10号煤井田中部存在奥灰水带压区,开采时应当制定安全措施,防范发生突水事故; 6、建议先期开采范围进行三维地震勘查; 7、在今后工作中,应按照《矿井地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加强地质资料编录工作,以便掌握煤层厚度、底板标高、煤质、构造、水文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变化情况,更好地指导生产。 149 - - 山西楼俊集团担炭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第一章 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 第一章 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 第一节 井田自然概况 一、交通位置 该井田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西北约12km处的袁家岭村,行政区划隶属西属巴镇,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4′55″~111°07′59″,北纬37°35′25″~37°36′27″。 井田东南距离石区约12km,井田内有西(属巴)茂(塔坪)公路通过,经西茂公路向东与太(原)临(县)公路相连。井田南距离(石)军(渡)高速公路约10 km,南距孝柳铁路约15km,交通较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1-1-1。 二、地形地貌 本井田属吕梁山系,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侵蚀地形,为强烈切割的梁峁状黄土丘陵,冲沟密集而狭窄,形态多呈“V”形,与黄土梁、峁、垣相间分布。总的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后梁圪塔,高程为1263.4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部属巴沟沟谷,高程为973m,地形最大相对高差约290.4m。 三、河流水系 井田内无大的河流,但沟谷发育,属巴沟自西向东横穿井田,属巴沟两侧树枝状发育小的沟谷,这些沟谷旱季无水,雨季汇集洪水向东流入北川河,与东川河、南川河分别在离石区和交口镇汇集成三川河向西流入黄河,属黄河流域三川河水系。 四、气象及地震 井田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属暖湿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暴雨,秋季雨水集中,冬季雪少寒冷,年平均气温8.6-11.4℃,极端最高气温38.1℃(1985年7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21.7℃(1984年12月24日)。年平均降水量464.2m,雨水多集中在6-9月份,年蒸发量1766.2-2171.7mm。霜冻期一般始于10月上旬,终于翌年3月。风向多为西北风,最大风速4m/s。最大冻土深度为1m左右。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烈度为Ⅵ度。历史记载附近未发生过大地震。只在1829年4月(清道光九年三月)离石发生过5.25级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37°30′,东经111°12′。 第二节 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 一、兼并重组前各矿生产建设情况,开采方式,主要装备和生产能力分述如下: 1、原山西吕梁离石区XX煤业有限公司 由山西省煤资委以“晋煤资字[1998]第54号文”批准开办,1999年开工建井,2002年建成投产,批采4、10号煤层,井田面积4.2789km2(原矿界见表1-2-1),现开采4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21万t/a,核定生产能力21万t/a。 原XX煤业有限公司矿界拐点坐标表 表1-2-1 点号 坐 标 点号 坐 标 X Y X Y 1 4164000 19507230 4 4162250 19509270 2 4164000 19511650 5 4163250 19508740 3 4163690 19511760 6 4163250 19507400 该矿采用立井、斜井综合开拓,采用两个水平开采,现采水平910水平,开采4号煤层。 主立井井筒垂深164m,净直径4.5m,净断面积15.9m2,混凝土砌碹,装备双钩箕斗和梯子间,主要担负矿井的提煤、进风任务,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副立井井筒垂深158m,净直径3.5m,净断面积9.62m2,混凝土砌碹,装备单钩罐笼,主要担负矿井的下料、提矸和回风任务,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行人斜井倾角22°,斜长573m,宽4.5m,高3.65m,净断面积14.24m2,装备台阶扶手,担负矿井人员上下,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各井筒特征见表1-2-2。 本次兼并重组后,原山西吕梁离石区XX煤业有限公司的三个井筒均利用。 原XX煤业有限公司井筒特征表 表1-2-2 开采 煤层 井筒 类型 坐 标 高程 方位 (º) 坡度 (º) 长度或深度(m) 备 注 X(54坐标) Y(54坐标) H X(80坐标) Y(80坐标) 4 主立井 4163370.62 19509586.62 1062.85 164 提井 4163322.18 19509516.43 副立井 4163258.40 19509586.48 1063.68 158 通风 4163209.95 19509516.29 行人斜井 4163412.64 19509629.79 1053.68 254 22 573 下人、运料 4163364.20 19509559.61 采煤方法:在2008年底以前,采用长壁式炮采。2008年开始进行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从2009年初开始采用高档普采,现采工作面长100m。掘进工作面采用炮掘。 运输、提升:回采工作面采用刮板机运输,回采工作面顺槽、掘进巷道、运输大巷采用皮带运输,回风大巷、材料大巷、副斜井采用矿车运送材料和矸石,主立井采用箕斗提升。 支护: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金属顶梁支护,顺槽巷道采用工字钢梁支护,运输大巷、材料大巷和回风大巷采用锚喷支护,井筒采用料石砌碹支护。 通风: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负压通风,主井、副井进风,回风井回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至今该矿4号煤层北翼已回采7个工作面,南翼采空面积约0.19km2。 2、原山西吕梁石洲煤业有限公司 1994年批准开办,1996年开工建井,2006年建成投产,批采4、10号煤层,井田面积1.3349km2(原矿界见表1-2-3),现开采4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核定生产能力15万t/a。 原石洲煤业有限公司矿界拐点坐标表 表1-2-3 点号 坐 标 点号 坐 标 X Y X Y 1 4162087 19508245 3 4163250 19508740 2 4162250 19509270 4 4163250 19507400 该矿采用立井开拓,采用两个水平开采,现采水平840水平,开采4号煤层。 主立井井筒垂深342m,净直径4.5m,净断面积15.9m2,混凝土砌碹,装备双钩箕斗和梯子间,主要担负矿井的提煤、进风任务,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副立井井筒垂深285m,净直径3.5m,净断面积9.62m2,混凝土支护,装备单钩罐笼及梯子间,主要担负矿井的下料、行人、进风任务,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回风立井井筒垂深278m,净直径3.5m,净断面积9.62m2,混凝土砌碹,井筒内安装梯子间,担负矿井回风任务,作为矿井的另一安全出口。各井筒特征见表1-2-4。 本次兼并重组后,原山西吕梁石州煤业有限公司的三个井筒均不利用,按“六条标准”实施关闭。 原石洲煤业有限公司井筒特征表 表1-2-4 开采 煤层 井筒 类型 坐 标 直径 (m) 净断面 (m2) 长度或深度 (m) 备 注 X(54坐标) Y(54坐标) H X(80坐标) Y(80坐标) 4 主立井 4162791.25 19508646.68 1119.44 4.5 15.9 342 提井 4162742.83 19508576.15 副立井 4162846.08 19508558.12 1121.20 3.5 9.62 285 下人、运料 4162797.66 19508487.55 回风 立井 4162863.99 19508724.63 1123.14 3.5 9.62 278 通风 4162821.76 19508651.34 该矿采用长壁式炮采,工作面长100m。掘进工作面采用炮掘。回采工作面采用刮板机运输,回采工作面顺槽、掘进巷道、运输大巷采用皮带运输,轨道大巷采用矿车运送材料和矸石,主立井采用箕斗提升煤。副立井采用罐笼升降人员、运送材料、提升矸石。 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金属顶梁支护,顺槽巷道采用工字钢梁支护,运输大巷、轨道大巷采用锚喷支护,井筒采用料石砌碹支护。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负压通风,主井、副井进风,回风井回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至今该矿4号煤层北部已回采1个工作面,南翼采空面积约0.0264km2。 二、井田内小窑情况 据详查报告,在本井田西南部4号煤层露头附近有一对古窑井口,井口坐标分别为:X=4162197 Y=19508393 H=1126;X=4162227 Y=19508476 H=1138。调查古空面积(本井田内)约0.06km2。 预计古空区内有积水1.2万m3。 三、周边四邻关系情况 本井田南为山西吕梁离石金晖荣泰煤业有限公司,北与山西吕梁离石西山晋邦德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周边相邻煤矿情况详见图1-2-1。 山西吕梁离石金晖荣泰煤业有限公司本次由原山西离石南沟煤业有限公司和原山西吕梁万峰荣泰煤业有限公司整合重组而成(晋煤重组办发【2009】25号文批准)。整合重组后批采4、6、10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 原山西离石南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本井田东南,批采10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为基建矿井,现在只开凿了一对立井筒,均已见10号煤层,并掘进了部分大巷。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0.28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31m3/min。据调查与本矿之间没有越界开采现象。矿井正常涌水量350m3/d,最大涌水量430m3/d。 原山西吕梁万峰荣泰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本井田南,批采4、6、10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4号煤层已基本采空,现正在开拓10号煤层,采用立井开拓,已见煤,并掘进了部分大巷。据调查与本矿之间没有越界开采现象。矿井正常涌水量400m3/d,最大涌水量510m3/d。 山西吕梁离石西山晋邦德煤业有限公司本次由原山西离石晋邦德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原山西吕梁西属巴燕沟煤业有限公司和原山西吕梁锦顺煤业有限公司整合重组而成(晋煤重组办发【2009】25号文批准)。整合重组后批采4、10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 山西吕梁西属巴原燕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本井田北部,批采4号煤层,井田面积3.795km2。现采4号煤层,生产能力21万t/年,采用立井斜井综合开拓,皮带提升,走向长壁普炮采,皮带运输,金属支柱支护。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0.65m3/min,相对涌出量1.67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70m3/min,相对涌出量1.80m3/t。据调查与本矿之间没有越界开采现象。矿井正常涌水量460m3/d,最大涌水量650m3/d。 原山西离石晋邦德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本井田西北部,批采4、10号煤层,现采4号煤层,生产能力30万t/年,采用立井斜井联合开拓,箕斗提升,走向长壁普炮采,皮带运输,金属支柱支护。据调查与本井田相邻区域尚未开采。矿井正常涌水量420m3/d,最大涌水量550m3/d。 山西吕梁锦顺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本井田北部(原山西离石晋邦德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以北),批采4号煤层,井田面积2.9014km2。开采4号煤层,生产能力9万t/年,采用立井斜井综合开拓,走向长壁普炮采。据调查锦顺煤业有限公司与本井田之间有原山西离石晋邦德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相隔,锦顺煤业有限公司与本矿之间没有越界开采现象。 山西楼俊集团担炭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第二章 兼并重组整合的条件 第二章 兼并重组整合的条件 第一节 资源条件 一、以往井田地质勘探程度及地质报告批准文号 本井田位于河东煤田离石矿区离石详查勘探区北部。 1926年前王竹泉先生著太原榆林幅(地质调查)说明书,范围包括本区。之后有侯德封先生编制的20万分之一山西省地质图,对本地区地层进行了划分。日本侵华期间,日本人耿成二君对中阳—离石地区地质著有专文,对区内地层、构造及小窑开采情况进行了概述。 离石矿区的地质勘探工作始于1956年,由山西省地质厅燃料地质队进行普查填图。 1957年地质部山西省办事处汾阳地质队对中阳—离石地区进行普查勘探,并编有普查地质报告。 1959年3-10月由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48队进行普查勘探,施工26个钻孔,其中24个进行了测井,获得普查储量26亿t。 148队于1967年8月开始进行详查勘探,1970年11月结束野外施工,详查钻孔82个均进行了测井,1971年6月提交《河东煤田离石矿区详查勘探报告》,于1971年7月经山西省煤炭化工局审查,以(71)晋革煤地决字第8号文批准了详查报告。 1991年4-9月山西省地矿局215队对邻近本井田南界的离石县白家庄煤矿进行了精查勘探,共施工5个钻孔,于1991年12月编制了《山西省离石县白家庄煤矿扩建勘探(精查)地质报告》。该报告于1992年8月11日经山西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以晋储决字(1992)06号文批准。 1959年与普查勘探同时,148队测量分队在离石矿区进行过1:10000地形测绘,面积475km2,并进行了相应的地质测量。1967年在编制详查勘探设计之前又进行过地质检查,修测,但因底图质量不高,达不到精查用图标准,故于1967年由煤炭部西安航空测绘大队重新进行1:10000航空测量,其地形、地质调绘工作由省煤田勘测队于1968-1970年进行,1970年该队撤销,其中地质调绘的未完工程由148队普查组于1971年上半年完成。多年来由于地形地物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山西省测绘局于1988年4月调绘,1991年出版了新版1:10000地形图,采用1974年版图式,1954年北京座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5m。该图质量好,能够满足本报告用图。地质图由详查1:10000地质图转绘而成,并由148队进行了修整。本报告的1:5000地形地质图由上述图纸放大而来,本次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对该图进行了局部修饰,修饰后质量可靠。 历次勘查在本井田内施工钻孔1个(36号孔),井田外围施工钻孔5个。其中2、3号钻孔为59年普查勘探施工钻孔,其余4个为离石矿区详查勘探钻孔,根据《河东煤田离石矿区详查勘探报告》,普、详查钻孔均未进行钻孔质量验收,但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严格,钻探质量较高,且除36、37两孔外,其余钻孔均进行了测井验证,因此认为6个钻孔的质量级别均不低于现行的《煤炭地质勘查钻探质量标准》(MT/T1042-2007)的丙级孔,可以满足本次报告要求。 9个可采见煤点采用成果甲级6个,乙级3个,质量可靠,满足要求。 2009年10月山西XX能源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362号文进行批复。 二、矿井地质 (一)区域地质简况 1、区域构造 本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台山西断隆西缘,鄂尔多斯台坳的河东断凹部位。 区域构造总体为一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即中阳~离石向斜,该向斜北起临县黄家沟、湍子沟,中经离石城南至中阳县城。东西宽3-13km,南北长约50Km。向斜轴部宽缓,两翼倾角相差较大,西翼较陡,倾角在15~25°之间,东翼较缓,倾角在10°以下。向斜内部发育一系列次级褶皱构造。本井田位于中阳~离石向斜北段。 2、区域地层 本区发育的地层见表2-1-1。 区域地层简表 表2-1-1 地层单位 厚度 (m) 岩性描述 界 系 统 组 代号 新 生 界 第四 系 全新统 Q4 0-24 冲积层,由亚砂土、砂层及砾石层组成 上更 新统 马兰组 Q3m 10-58 浅黄色,黄土状亚粘土及亚砂土。含大孔隙,局部夹砂砾层及其透镜体。常组成二级阶地及其丘陵顶部覆盖黄土地貌 中更 新统 离石组 Q2l 15-140 红黄、浅红棕色黄土状亚砂土。夹红综色古土壤层,其下可见钙质结核层,底部夹有薄透镜状砾石层,砾石万分单一,以灰岩为主。垂直节理发育。 上第 三系 上新统 保德组 N2b 4-122 底部为灰白、浅红色砾岩,砾石成分为片麻岩、石英砂岩、石灰岩组成,砾径5-10m,钙质胶结,上部为紫红色及棕红色粘土及砂质粘土,夹薄砾石层及钙质结核 中 生 界 三叠 系 中统 铜川组 T2t 221-341 下部为灰绿、灰黄及灰红色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砂岩含磁铁矿条带、钙质结核等,上部由灰红色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泥岩及1-2层凝灰岩 二马 营组 T2er 429-519 中上段由紫红、灰红色长石-石英砂岩及薄层泥岩、砂质泥岩组成。下段为灰绿色厚层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夹泥岩及砾石透镜体,顶部为紫红色砂质泥岩 下统 和尚 沟组 T1h 92-164 紫红、砖红色砂质泥岩、泥岩夹浅红色细砂岩,局部含数层钙质结核或透镜状淡水灰岩层 刘家 沟组 T1l 330-410 淡红、砖红色细粒薄板状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紫红色砂质泥岩,砂岩中含泥质包裹体,具大型交错层理,细砾岩中见有淡水灰岩层 古 生 界 二叠 系 上统 石千 峰组 P2sh 99.5-203 以砖红、鲜红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下部砂岩发育,上部以细碎岩为主,夹透镜状淡水灰岩 上石盒子组 P2s 276-508 下段以灰绿色砂岩为主,中段为紫红色、灰绿色砂质泥岩、粉砂岩与紫色泥岩互层;上段为紫色、葡萄紫色、蓝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夹薄层浅色长石泥岩 下统 下石盒子组 P1x 60-116 灰-灰绿色砂岩、灰色泥岩及煤线组成,底部含煤线数层,上段为灰绿色中厚层状砂岩,夹砂质泥岩及炭质泥岩 山西组 P1s 33-88 灰白-深灰色砂岩,灰黑色泥岩及煤层组成,含2-5层煤,其中4层煤可采或局部可采,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石炭系 上统 太原组 C3t 70-117 由灰白色砂岩、灰黑色泥岩、石灰岩及煤层组成,含灰岩5-6层,煤层5-7层,可采煤层2-4层。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中统 本溪组 C2b 14-49 由铁铝岩、粘土泥岩及泥岩、砂岩组成,底部为山西式铁矿或黄铁矿及G层铝土矿,向上为泥岩段,夹薄层砂岩及煤线 区域地层简表 续表2-1-1 地层单位 厚度 (m) 岩性描述 界 系 统 组 代号 古生界 奥陶系 中统 峰峰组 O2f 128-147 浅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角砾状泥灰岩为主,夹层状、脉状、纤维状隐晶质石膏,石膏带多赋存于中下部 上马家 沟组 O2s 112-254 底部为泥灰岩,局部含角砾,其上主要为灰岩及白云质泥灰岩与豹皮状灰岩互层 下马家 沟组 O2x 83-133 底部为黄褐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及黄绿色钙质泥岩、泥灰岩,其上为灰岩,夹薄层泥灰岩及白云质灰岩 下统 冶里- 亮甲山组 O1y - O1l 39-55 81-93 底部为黄绿色泥岩与竹叶状白云岩互层,泥岩一般为2-3层,其上为燧石结核、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泥岩中含山西朝鲜早化石 寒武系 上统 凤山组 ∈3f 55-110 底部为泥质白云岩,向上为厚层白云岩、泥岩及泥质条带白云岩,白云岩层位稳定,质纯,含五湖嘴虫及索克虫化石 长山组 ∈3ch 3-44 灰紫色竹叶状灰岩,夹薄层灰岩,汉高山-带相变为白云质灰岩,含王冠头虫化石 崮山组 ∈3g 7-40 黄绿色、灰紫色泥岩,泥质条带灰岩和竹叶状灰岩 中 统 张夏组 ∈2z 0-60 灰岩 徐庄组 ∈2x 0-69 以灰岩为主,底部为粗砂岩 元古界 震旦系 汉高 山组 Zch 510 下部为紫红色砾岩及灰黄色砂岩,上部为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夹砂岩,靠下部夹一层1.2m厚的安山质凝灰岩,含孢粉 野鸡山群 白龙山组 Ptlb 660 变基性火山岩,由斑状、气孔状斜长石角闪岩、角闪变粒岩及千枚岩组成 青杨树湾组 Ptlq 480-1002 下部为变质砾岩,含砾石英岩及石英岩等变质粗粒碎屑岩,中部为浅红色条带状石英岩状角闪变粒岩,上部为灰黑色条纹、条带状钙质黑云母千枚岩,夹钙质石英岩及1-2层变基性火山岩 太古界 吕梁 山群 Arzll 4835-13035 以变质酸性、基性火山岩为主,中部夹有泥质为主的变质沉积岩(石英岩、千枚岩、大理岩),顶部为巨厚层状的大理岩 界河 口群 Arzjh 500-700 以云母片岩、云母变粒岩为主,夹各种大理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经受混合化作用较强烈 3、区域含煤性 本区区域含煤地层主要为古生代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在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和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底部也有薄煤层分布,一般呈线状赋存,但皆不稳定也不可采。太原组和山西组含煤地层共含煤17层左右,从上至下编号为01~03、1~4、4下、5、5下、6~12号,其中01~5下号赋存于山西组,6~12号赋存于太原组,其中03、2、3、4、4下、5、5下、6、7、8、10号煤层为局部开采煤层,10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二)矿井地质 1、地层 该井田位于河东煤田离石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中段的西部边缘,井田内大部为黄土覆盖,井田南部沟谷中零星出露的基岩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根据地表出露、矿井揭露和钻探揭露资料,现将井田内发育地层由老到新叙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埋藏于井田深部,为煤系之基底,区域厚度大于100m。上部50m左右为灰色、蓝灰色石灰岩夹浅灰或灰黄色泥灰岩,灰岩致密坚硬,较为纯净,多呈厚层状或巨厚层状,地表及浅部溶洞发育;其下40m段距为石膏带;再往下为深灰色石灰岩,富含珠角石,左旋螺等动物化石,属浅海相沉积。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奥陶系灰岩侵蚀面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全组厚24.05~48.71m,平均35.33m,通常底部为黄铁矿及铝土混生体。中上部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互层,夹1-3层不稳定的石灰岩及薄煤线。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地层厚度76.86~98.52m,平均86.25m,根据岩性岩相和沉积旋回特征,可大体分为两部分: 下部:由K1砂岩底至L1灰岩底。由灰白色砂岩、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底部K1砂岩为灰白色细、中粒石英长石砂岩,层位稳定,厚度2.03~7.91m,一般5.02m。含煤3层,分别为10、11、12号,其中10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其它煤层不可采。 上部:由L1灰岩底至L5灰岩顶,主要由深灰色、灰黄色、褐黄色石灰岩、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煤层组成。3层石灰岩自下而上分别为L1灰岩、K2灰岩、L5灰岩,L1灰岩深灰色、灰黄色、褐黄色,厚约16m左右,顶部有时为泥灰岩,中部常夹薄层砂质泥岩或泥岩;K2灰岩深灰色,致密,坚硬,常见有腕足类及其它动物化石,厚度一般8m左右;L5灰岩深灰色,致密,坚硬,裂隙中常有方解石脉充填,含黄铁矿集合体,厚度3.15m左右。含6、7号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连续沉积于下伏太原组之上,以L5灰岩顶板为其底界,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含煤沉积,为井田含煤地层之一。厚度66.48~79.97m,平均72.82m。岩性由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以及煤层组成。所含煤层有02、03、1、2、3、4、4下、5号。其中4号煤层为稳定大部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 (5)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1x) 与下伏山西组整合接触。全组厚88.95~105.45m,平均98.00m。岩性下部以深灰色、灰色泥岩为主,夹有灰色、灰绿色砂岩;中部为灰色泥岩,局部夹薄层状含砾砂岩,与黑灰色、深灰色泥岩互层。上部为紫红色、灰黄色泥岩、夹有灰绿色、深灰色砂岩及砂质泥岩。顶部为紫红色花斑状铝质泥岩(俗称桃花泥岩)。 (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以K6砂岩为基底,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本组在井田内仅赋存于中部,最大厚度260m左右。岩性为紫色、黄绿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黄绿色砂岩。 (7)上第三系、第四系(N+Q) 上第三系上新统(N2):为棕红色砂质粘土、砾石层,不整合覆盖于基岩之上。底部为半胶结砾石层,砾石为石灰岩及少量片麻岩,夹有钙质结核,厚度一般20m左右。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上部为淡黄色黄土、沙土、亚沙土,质软、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局部含砾石层。下部为棕黄色沙土、粘土、棕红色粘土,含条带状钙质结核,厚30m左右。 第四系全新统(Q4):主要分布于井田中部的属巴沟沟谷中,由近现代冲、洪积砂、砾及沙土组成。厚度0~8m,一般3m左右。 2、构造 井田内构造总体为一不对称的向斜构造(中阳~离石向斜),向斜轴位于井田西部,轴向由北向南由近南北转为北北西,向斜轴向北倾伏。两翼地层倾角相差较大,西翼较陡,倾角在10~25°之间,东翼较缓,倾角2~8°。 在井田中部、中阳~离石向斜东翼发育一宽缓的背斜,背斜轴北西西。 在生产中共揭露了5条断层(见表3-1),5条断层在巷道掘进及回采时均有揭露,均为正断层,落差最大10m。 未发现陷落柱及岩浆侵入等地质现象。 综上所述,井田内构造简单,构造类型属Ⅰ类。 主要断层一览表 表2-1-2 断层编号 位置 性质 走向 倾向 倾角(°) 落差 井田内延伸长度(m) F1 中部 正 N80°W NNE 75 10 1450 F2 中部 正 N18°W SWW 75 5.1-6 1540 F3 西北部 正 N3°W SWW 75 2.6 570 F4 中西部 正 N8-18°W SWW 75 2.5-8 1780 F5 西北部 正 SN W 75 5 800 三、煤层及煤质 (一) 煤层 1、含煤性 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地层。 地层总厚159.07m,含煤13层,煤层总厚7.77m,含煤系数4.88%;可采煤层总厚4.37m,可采含煤系数2.75%。 太原组地层平均厚86.25m左右,含煤5层,分别为6、7、10、11、12号煤层,其中10号煤层为可采煤层;平均煤层厚4.18m,含煤系数4.85%;可采煤层厚2.70m,可采含煤系数3.13%。 山西组地层平均厚72.82m左右,含煤8层,分别为02、03、1、2、3、4、4下、5号煤层,其中4号煤层为可采煤层;平均煤层厚3.59m,含煤系数4.93%;可采煤层厚1.67m,可采含煤系数2.29%。 2、可采煤层 本井田可采煤层有4、10号煤层,其特征见表2-1-3。 可采煤层特征表 表2-1-3 地 层 煤 层 煤层厚度 最小-最大 平均(m) 夹石 数 结构 层间距 最小-最大 平均(m) 可采性 稳定 性 顶底板岩性 顶板 底板 山西 组 4 1.30-1.82 1.67 0-1 简单 55.25-73.36 61.22 (赋存区)全区可采 稳定 砂质泥岩 细砂岩 太原 组 10 1.63-3.40 2.70 0-3 简单-较简单 (赋存区)全区可采 稳定 石灰岩 砂质泥岩 (1)4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距下部太原组顶L5灰岩约25m左右,煤层厚度1.30~1.82m,平均1.67m,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一层夹石,夹石最大厚度0.30m,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细砂岩。在井田东部及西部均有出露。 (2)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上距4号煤层约61.22m左右,煤层厚度1.63~3.40m,平均2.70m,煤层结构简单~较简单,常含一层夹石,局部含3层夹石,单层夹石最大厚度0.20m,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煤层顶板为石灰岩,底板为砂质泥岩。在井田西部出露,东部有风氧化现象。 3、煤层对比 井田内地层标志层比较发育,煤系地层岩性变化不大,主要煤层层位稳定,且有较明显的特征,-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业 有限公司 矿井 兼并 重组 整合 项目 可行性 初步设计 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