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山东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山 东省莱芜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2013•莱芜)2013年6月上旬,中国将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神舟十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将会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火箭点火 B. 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 隔热材料脱落 D. 整流罩脱落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火箭点火的过程中燃料和助燃剂发生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隔热材料脱落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整流罩脱落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2分)(2013•莱芜)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 生石灰属于氧化物 B. 小苏打属于盐 C. 干冰属于混合物 D. 酒精属于有机物 考点: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根据混合物、氧化物、有机物和盐的定义及组成解答,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阳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 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钙、氧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不符合题意;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D、酒精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纯净物按元素种类分成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3.(2分)(2013•莱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称量固体 D. 检查气密性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紧挨着; 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不断搅拌,并用玻璃棒; 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右盘,物体放在左盘; D、利用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检验装置气密性. 解答: 解:A、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紧挨着,故A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不断搅拌,并用玻璃棒,故B错误; 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右盘,物体放在左盘,故C错误; D、先连接好装置,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以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是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 4.(2分)(2013•莱芜)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耐高温,常用于制造业、航天领域.Si3N4中硅元素(Si)的化合价为 ( ) A. +2 B. +3 C. +4 D. ﹣4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氮化硅(Si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氮元素显﹣3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3)×4=0,则x=+4价.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5.(2分)(2013•莱芜)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 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CO2和SO2等 C. 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工业制法.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杂质0.03%; B、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根据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 解答: 解:A、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氮气体积约78%、氧气体积约占21%,故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会污染空气,故说法错误; 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说法正确; D、根据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故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性质、空气的污染、工业上氧气的制备原理等,难度不大. 6.(2分)(2013•莱芜)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D. 符号“O”可以代表一个氧原子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根据质子数与核电荷数的关系考虑; B、根据原子中各微粒的质量大小考虑; C、根据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情况考虑; D、根据符号代表的含义考虑. 解答: 解: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还等于核外电子数,故A说法正确;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B说法正确;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够再分,故C说法错误; D、符号“O”可以代表氧元素,也可代表一个氧原子,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了解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的关系. 7.(2分)(2013•莱芜)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A. 置换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会从微观变化示意图中看出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并熟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定义,例如: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解答: 解:首先根据根据化合物的定义,从微观变化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反应物A是单质,B是化合物,生成物C是化合物,D是单质,而置换反应的定义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不难得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A 点评: 此题综合性较强,不但要求同学们会看微观变化示意图,而且要求对单质、化合物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定义熟悉才行. 8.(2分)(2013•莱芜)下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一定伴有能量变化 B. 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 C.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一定变化 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变 考点: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A、化学变化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一定变化;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变. 解答: 解:A、化学变化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因为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故说法正确;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故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一定变化,故说法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变,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判断物质变化是否发生化学的变化的关键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9.(2分)(2013•莱芜)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4个氢原子:2H2 B. 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Al3+ C. 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D. 2个氮分子:2N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 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氢原子可表示为:4H,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CO32﹣,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合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0.(2分)(2013•莱芜)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 对天然水进行净化的各种处理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C. 自然界中的水大多属于混合物 D. 加明矾能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 考点: 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B、蒸馏是把水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水; C、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自然界中的水大部分属于混合物; D、淡化海水的方法有蒸馏法、结晶法、淡化膜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等,其中最常用的为蒸馏法和淡化膜法,而加入明矾只能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 解答: 解:A、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出现较多泡沫的,属于软水,有较少泡沫或浮渣出现的水属于硬水,故A正确; B、蒸馏是把水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水,故B正确; C、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自然界中的水大部分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淡化海水的方法有蒸馏法、结晶法、淡化膜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等,其中最常用的为蒸馏法和淡化膜法,而加入明矾只能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水的有关知识,综合性较强,易出错. 11.(2分)(2013•莱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洗洁精能清除油污,其过程是物理变化 B. 划火柴时火柴梗向上,火焰会熄灭,这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 C. 食盐是咸的,白糖是甜的,不同种物质的性质不同 D. 燃煤取暖,是利用了燃煤燃烧放出的热量 考点: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洗洁精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其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D、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燃煤燃烧时也会放出热量. 解答: 解:A、洗洁精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其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划火柴时火柴梗向上,火焰会熄灭是因为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不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故B错误; C、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食盐和白糖是不同的物质,所以性质也会有所不同,故C正确; D、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燃煤燃烧时也会放出热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此题不难解决,它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化学”的理念,是化学考试的重点和热点内容. 12.(2分)(2013•莱芜)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铜丝换成木炭 C.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结合压强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不发出耀眼的白光,只是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 B、由于木炭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无法测出氧气的含量,所以不能把铜丝换成木炭,故选项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故选项正确; D、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燃烧,因此不是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质量守恒定律以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了加热铜丝消耗氧气,使瓶中压强减小的原理,才能作出正确解答. 13.(2分)(2013•莱芜)下列做法不安全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 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 C. 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布盖灭 D. 进入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防范爆炸的措施.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灭火的原理有三个:一是清除可燃物或把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二是隔绝氧气或空气,三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三者具其一即可; B、根据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进行解答; 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 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隔绝氧气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B、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露,不能立即开灯,应该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故符合题意; C、酒精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能使酒精与氧气隔绝,又能起到降温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闲置的地窖内容易聚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所以进入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安全方面的知识,要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要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14.(2分)(2013•莱芜)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B. 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 C. 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化石燃料 D. 为减少白色污染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考点: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白色污染与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根据废旧电池含有金属汞、铅进行解答; B、根据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和土壤污染进行解答; C、根据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化石燃料进行解答; D、根据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 解答: 解:A、废旧电池含有金属汞、铅,所以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故A正确; B、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和土壤污染,故B正确; C、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化石燃料,故C正确; D、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望同学们注意. 15.(2分)(2013•莱芜)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B 区分铁粉与二氧化锰粉末 观察颜色 C 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 点燃,闻气味 D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足量锌粒,过滤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依据少量的一氧化碳存在于二氧化碳中不易被点燃的原因进行分析; B、根据铁粉与二氧化锰粉末都是黑色分析解答; C、依据羊毛与合成纤维点燃后产生的气味不同分析解答; D、依据锌不但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还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分析解答. 解答: 解:A、不宜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是因为少量的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可能不能燃烧,一般采用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来除去一氧化碳,故A错误. B、铁粉与二氧化锰粉末都是黑色,所以不能用观察颜色区分铁粉与二氧化锰粉末,故B错误. C、羊毛在点燃时会产生出焦羽毛味,而合成纤维没有焦羽毛味,所以采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该两者,故C正确. D、由于锌不但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还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加入足量锌粒过滤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是一道鉴别及除杂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鉴别与鉴定的基本原则,同时结合相关物质的性质对选项中的物质进行讨论即可. 16.(2分)(2013•莱芜)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关于丁酸乙酯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B. 由20个原子构成 C. 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6:2 D. 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B、根据丁酸乙酯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1个丁酸乙酯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丁酸乙酯是由丁酸乙酯分子构成的,1个丁酸乙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1个丁酸乙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6:1,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丁酸乙酯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6=72,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12=1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2=32,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小,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2分)(2013•莱芜)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C. 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 二氧化碳通常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铜、氮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和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导线,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易锈蚀,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通常用于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2分)(2013•莱芜)美国科学家卡尔•克利特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5”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 每个N5分子由5个氮原子构成 C. “氮5”是一种化合物 D. 真空条件下“氮5”是一种气体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题意,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每个N5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D、根据题意,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则可推断“氮5”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 B、每个N5分子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氮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真空条件下“氮5”是盐粒状的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单质与化合物的特征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分)(2013•莱芜)下面是某学生对课本中图表资料使用情况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B.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C.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盐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D. 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考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盐的溶解性.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分析; B、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分析; C、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判断;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 解答: 解: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只能查出相对原子质量,不能查出化合价,故说法错误; B、从溶解度曲线图中可以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故说法正确; 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氢后金属不能与酸反应,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判断金属与盐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 D、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酸碱盐的溶解性,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因此可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故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20.(2分)(2013•莱芜)一定质量的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MgO的质量:m2g B. 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m1 g C. 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m2﹣m1)g D. 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比:=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回答,镁在空气中燃烧是与氧气反应,反应后生成氧化镁,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由图象可知反应的最后固体质量最终为m2g,该值即是氧化镁的质量; B、该反应的期初固体的质量即为镁的质量,所以为m1 g; C、由于氧化镁的质量等于镁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所以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m2﹣m1)g; D、由镁的燃烧的方程式为2Mg+O22MgO可知镁和氧气的质量比为=,利用BC的结论可知镁和氧气的质量比=; 故选D 点评: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不能漏掉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特别是气体物质的质量.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5小题,共31分) 21.(4分)(2013•莱芜)化学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得各个方面,如环境、能源、材料、健康等. (1)某空间站能量转化有两条途径:当向阳时利用光电转化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背阳时利用氢氧燃料电池将 化学能 能转化为 电 能. (2)制作三鲜水饺的主要原料有虾仁、鸡蛋、韭菜、面粉等,其中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 糖类 . (3)房屋装饰常用到铝合金、玻璃、涂料等材料,其中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 玻璃 . (4)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经研究发现不含碳元素的NH3燃烧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将NH3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6H2O+ 2N2 .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1)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根据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三大类营养物质分析判断. (3)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未知生成物的化学式. 解答: 解:(1)氢氧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为:化学;电. (2)在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三大类营养物质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虾仁、鸡蛋提供蛋白质,面粉提供糖类,故答案为:糖类; (3)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涂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答案为:玻璃; (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已有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生成物中还少4个氮原子,因此空中应填2N2,故答案为:2N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人体中的供能营养素、材料的分类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22.(8分)(2013•莱芜)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请回答: (1)从组成角度看:氯化钠是由 钠元素和氯元素 组成. (2)从微粒角度看:氯化钠是由 Na+、Cl﹣ 构成(用微粒符号表示). (3)从制备角度看:将海水进行 蒸发结晶 可得到粗盐.除去粗盐中含有的SO42﹣、Ca2+、Mg2+等杂质,常加入过量的①Na2CO3溶液、②BaCI2溶液、③NaOH溶液,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为 ②③①或③②①或②①③ (填序号).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液能生成氯化钠,工业上不用此反应制备氯化钠的原因是 碳酸钠、盐酸的成本比氯化钠高 . (4)从变化角度看:将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能生成一种碱、氢气和氯气(CI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Cl2↑+H2↑+2NaOH .高中化学反应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另一类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没有改变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上述反应的类型为 氧化还原反应 .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1)根据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进行解答; (2)根据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进行解答; (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NaOH溶液除镁离子、BaCI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而Na2CO3溶液为了除去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进行解答; (4)根据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进行解答. 解答: 解:(1)从组成角度看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故填:钠元素和氯元素; (2)从微粒角度看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填:Na+、Cl﹣; (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从制备角度看:将海水进行蒸发结晶可得到粗盐;NaOH溶液除镁离子、BaCI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而Na2CO3溶液为了除去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所以常加入过量的①Na2CO3溶液、②BaCI2溶液、③NaOH溶液,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为②③①或③②①或②①③;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液能生成氯化钠,工业上不用此反应制备氯化钠的原因是碳酸钠、盐酸的成本比氯化钠高;故填:蒸发结晶;②③①或③②①或②①③;碳酸钠、盐酸的成本比氯化钠高; (4)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Cl2↑+H2↑+2NaOH,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而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填:2NaCl+2H2OCl2↑+H2↑+2NaOH;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 23.(5分)(2013•莱芜)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降雨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一个环节,请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这一变化过程 水分子失去能量,水分子运动速率减慢,分子间隔变小,由水蒸气变成液体 . (2)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要检验某次降水是否是酸雨,正确的操作为 在玻璃片上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雨水滴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若pH小于5.6,则为酸雨.若pH大于5.6,则不是酸雨. . (3)水是常用的溶剂.向20mL水中溶解一定量KNO3固体的操作如下,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水的密度以1g/mL计): A、B、C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B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A ;当X= 1.32 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变化进行分析; (2)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回答; (3)根据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定义、溶解度的含义计算分析. 解答: 解:(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蒸汽的温度降低时,水分子失去能量,水分子运动速率减慢,分子间隔变小,从而水由气体变成了液体就形成了降雨; (2)检验降水是否是酸雨,应使用pH试纸.测定时,在玻璃片上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雨水滴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若pH小于5.6,则为酸雨.若pH大于5.6,则不是酸雨; (3)在B溶液中,有未溶解的KNO3固体,一定是KNO3的饱和溶液;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20mL水即20g水中能溶解6.32g,所以,A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由于在B溶液中已溶解了5g硝酸钾,当X=1.32g时,B中恰好达到饱和没有固体剩余. 故答为:(1)水分子失去能量,水分子运动速率减慢,分子间隔变小,由水蒸气变成液体;(2)在玻璃片上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雨水滴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若pH小于5.6,则为酸雨.若pH大于5.6,则不是酸雨.(3)B,A,1.3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与水有关的知识,熟悉水的微观构成、会用pH实质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准确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6分)(2013•莱芜)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1)甲+HCl→NaCl+H2O,甲物质可以是 NaOH 、 Na2O (填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上述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OH+HCl=NaCl+H2O . (2)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3)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C: CaO+H2O=Ca(OH)2 ; C→A: Ca(OH)2+CO2=CaCO3↓+H2O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1)盐酸能与碱或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2)含有碳和氢元素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A高温能分解生成固体B,则A可能是碳酸钙,生成的B为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莱芜市 中考 化学试题 word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