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植被与土壤湘教版.doc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植被与土壤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植被与土壤湘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3 植被与土壤湘教版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3 植被与土壤湘教版 年级: 姓名: - 8 - 植被与土壤 一、选择题 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站位于江西省分宜县境内,是以毛竹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站。下图示意生态站内三种典型植物。读图,完成1~2题。 ①丝栗栲 ②杜鹃花 ③狗脊蕨 1.森林植被的分层现象说明( ) A.垂直结构越复杂,植被种类越丰富 B.树冠越封闭,草本植物生长越旺盛 C.自森林顶端到地面,光照越来越强 D.自森林顶端到地面,气温明显降低 2.森林植被的分层现象体现出( ) 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②植物的附生关系 ③植物的共生关系 ④植物的竞争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A 2.D [第1题,垂直结构越复杂,植被的种类就会越丰富,A选项正确。树冠越封闭,光照越弱,草本植物生长越缓慢,B选项错误。自森林顶端到地面,光照越来越弱,而气温变化不大,C、D选项错误。第2题,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体现了植物的竞争关系;而有的植物高大,有的植物矮小,说明该植物适合此环境下的光照、降水等,即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决定了植物个体生存在哪一层。综上分析,D选项正确。] 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木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木就会开始生长。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后长出来的细胞越来越小,颜色也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A.风力强弱 B.水热条件 C.海拔 D.土壤肥力 4.在自然界,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3.B 4.A [第3题,由材料可知,树木生长与细胞生长有关,而细胞生长主要与水分及热量条件有关。水热条件好,树木新生细胞多,树木长得快,“年轮”就宽,相反“年轮”就窄。故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水热条件,B项正确。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影响树木“年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热条件,若水热条件在一年内变化很小,树木“年轮”就不明显甚至没有。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热带雨林,其“年轮”可能不明显甚至没有。] 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下图为我国某地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乙树种广泛分布的地区,在我国对应的气候类型应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6.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物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风力较大 B.气温回升 C.日照充足 D.降水稀少 5.D 6.B [第5题,由图可知,乙树种凋落物集中在下半年,秋季最多,故该树种为落叶阔叶树,在我国对应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第6题,甲树种常年都有凋落,说明甲树种为常绿树,在春季凋落较多,是由于此时气温开始回升,蒸发量增大,树木因水分缺乏,出现凋落现象。]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因素,影响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与转化,从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读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图,回答7~9题。 7.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 B.随植被覆盖度升高而增加 C.随降水量减少而减少 D.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8.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 ) A.土壤肥力较低 B.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C.大气温度较低 D.地表风化作用强烈 9.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小,腐殖质减少 B.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 C.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 D.冬季放牧,草场超载放牧导致植被破坏 7.A 8.B 9.C [第7题,根据植被类型的差异可以看出各植被所在海拔,总体来看,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A对;从山顶到山脚植被覆盖度呈增大—减小—增大—减小趋势,但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减少,B错;山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半山腰,也就是图中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但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并不是最高,C错;图中没有显示出山地各区域土层厚度,D错。第8题,据图可知,落叶阔叶林区有机碳含量高于荒漠草原区,所以落叶阔叶林区土壤肥力更高,A错;落叶阔叶林区海拔较低,气温应较高,C错;荒漠草原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地表风化作用强烈,D错。新疆伊犁河谷以畜牧业为主,荒漠草原区植被多被用作饲料,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而落叶阔叶林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B对。第9题,一定时期内,高山草甸区的光照、降水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A、B错;冬季不适合在高山草甸区放牧,D错;全球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会导致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减少,C对。] “墒”指土壤的水分状况,受土壤水运动影响,“墒情好”有利于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土壤在过水后会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下层土壤水分主要沿毛细管运动到表层。据此完成10~11题。 10.《齐民要术》中有“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辍”,“锄”的核心作用是( ) A.清除杂草 B.松动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 C.增强土壤透气性 D.松动表土形成保温层,提高地温 11.陇中地区农民在谷子春播浇水后,往往采取压实表土层的方法提高出苗率,原因是( ) A.使土壤颗粒之间形成较好的毛细管,促进下层水分向表层运动 B.加快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 C.增加土壤水分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 D.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 10.B 11.A [第10题,锄地的核心是“松土保墒”。土壤在过水后会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松土就是切断毛细管,抑制水分沿毛细管上行至地表蒸发。因此“锄”的核心作用是松动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第11题,陇中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蒸发旺盛。压实表土层可以使土壤颗粒之间形成较好的毛细管,促进下层土壤水分向表层运动,从而提高出苗率。]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12~13题。 骆驼刺 12.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 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日较差大 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13.骆驼刺所在区域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A.温带草原 B.温带荒漠 C.寒带苔原 D.热带草原 12.C 13.B [第12题,地形平坦,无法体现出来,A错误;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沙漠地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B错误;沙漠地区,降水少,多晴朗天气,气候干旱,日较差较大,C正确;该地气候干旱,地表景观以荒漠为主,水源短缺,D错误。第13题,骆驼刺所在区域属于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的主要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B正确。]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14~16题。 材料一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 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 14.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15.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 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16.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 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 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14.C 15.C 16.C [第14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第15题,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第16题,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杨是我国新疆和中亚地区的特有树种,具有喜光耐热、耐旱涝、耐盐碱的特点,对沙漠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强大的根系在土层内向四周延伸,并直达潜水面。下图示意胡杨林根质量密度(单位体积土壤中根系的质量)的垂直分布。 (1)据图描述胡杨林根质量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森林群落一般由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组成,指出胡杨林群落在退化过程中最先消失的植物类型,并说明原因。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描述胡杨林根质量密度的分布特征,主要说明变化趋势及最大值、最小值,也可以分几段把变化情况详细说明。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植被生长所需要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地下水位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引起植被的变化。若地下水位逐渐下降,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整个胡杨林群落退化,在退化过程中,最先消失的一定是根系较浅的植物,因为其最先吸收不到土壤中的水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中,根系分布最深的是乔木,最浅的是草本植物。 [答案] (1)总体上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出现在地下80~100 cm处,最小值出现在地下0~20 cm处。(地下0~40 cm,随深度的增加根质量密度呈增大趋势;地下40~80 cm,随深度的增加根质量密度略微减小;地下80~100 cm,随深度的增加根质量密度迅速增大,出现高峰;在100 cm以下根质量密度迅速减小。) (2)草本植物。原因:胡杨林群落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水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草本植物根系分布较浅,最容易因缺水死亡。-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课后 限时 集训 13 植被 土壤 湘教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