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安装拆迁方案.doc
《施工升降机安装拆迁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升降机安装拆迁方案.doc(6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施 工 升 降 机 安 装 拆 卸 方 案 编制单位:湖南**************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审 核: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专项施工方案目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作业人员组织和职责 4、施工升降机安装位置平面图、立面图和安装作业范围平面图 5、施工升降机技术参数、主要零部件外形尺寸和重量 6、施工升降机基础及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7、施工升降机附着装置设置、附着点详图 8、安装、拆卸步骤与方法 9、安全技术措施 10、安全应急预案 11、施工升降机安装验收内容和程序 12、施工升降机安全使用说明 一、工程概况 *****建安工程位于*****,建筑总面积为,62452.87㎡,住宅36584.60㎡,商业11221.50㎡,地下室14646.77㎡.10#栋建筑高度99.6m,11#栋建筑高度99.6m。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一层剪力墙结构;桩基为静压预制管桩。总工期:488天。 根据该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计划安装2台施工人货电梯,人货电梯具体安装位置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本次安装方案为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安装的施工升降机系湖南中建建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型号为SC200,双笼,传动机构在吊笼上方。本工程架设高度100.5m。 二、编制依据 序号 名 称 编 号 1 国家、湖南省和益阳市有关法律 法规文件要求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166号令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 《建筑起重机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质[2008]76号 《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2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 GB10055-2007 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5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215-2010 6 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 7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9 施工组织设计 10 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 LD48-93 11 结构施工图纸 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13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JGJ160-2008 三、作业人员组织和职责 根据与贵公司签订的安装拆卸合同,我公司组建了施工升降机安拆项目部,具体人员名单如下: 1、项目负责人: 证号: 2、安全员: 证号: 3、机械员: 证号: 4、安装拆卸工: 证号: 证号: 证号: 5、起重司机: 证号: 证号: 证号: 证号: 人员分工: 1、项目负责人:负责总体安排、组织和协调,对安装拆卸全过程的安全负责。 2、安全员:负责具体组织人员按安装工艺规程及塔机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作业,并进行过程检查、协调指挥。负责安全交底及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监督。 3、机械员:负责对起重辅助设备和吊索具析使用、维修工作,发现连接件存在严重磨损和塑性变形、钢丝绳达到报废标准、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失效的时候,应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4、安拆工:①了解起重机的性能,明确本项工作任务,接受安全技术交底。②必须详细了解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中规定的安装机拆卸程序进行作业,严禁对拆卸程序作改动。③起重机拼装或解体,各部件相连处采用连接形式和使用的连接件的尺寸、规格及要求。对有润滑要求的螺栓需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润滑。④了解每个拆装件的重量和吊点。 5、起重司机:①了解起重机吊装单元重量及高度,明确本次工作任务,接受安全技术交底。②作业过程中服从信号指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并立即向有关人员报告,故障或隐患不排除,不得进行作业。 6、起重信号工:①了解起重机吊装单元重量及高度,明确本次工作任务,接受安全技术交底。②起重作业中所用的各种指挥信号及通讯种类必须符合GB5082-85规定的要求,指挥人员在作业中必须位于司机听力或视力所及的明显处,不允许进入司机的盲区和隔音区指挥。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可辩,随时都可以传递指挥信号。不准中途改用未经约定的指挥信号种类,在需要更换时,必须使起重机停止运转,指挥人员与司机取得联系,并经双方认可后更换。 7、司索工:①了解起重机吊装单元重量及高度,明确本次工作任务,接受安全技术交底。②做好吊具、索具、吊运设备及工具的班前检查,不使用有缺陷或达标报废标准的钢丝绳和索具。③起重作业时,挂钩、起钩、摘钩和卸钩及搬运作业都应按要求、工序进行。④认真维护起重机具、吊具和索具,使起重机具、工具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四、安装位置平面和立面图 (本图附墙架设置数量只作图示,非真实附着数量。) 五、施工升降机型号及性能技术参数、主要零部件外形尺寸和重量 本工程选用湖南中建建科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SC200/200施工升降机。 技术参数 分类 升降机型号 额定载重量kg 最大架设高度m 提升速度m/min 额定装载重量 kg 不带 对重 双笼 SC200/200 2×2000 300 33 2×2000 限时器型号 电机功率 kw 供电熔断器电流A 吊笼重量kg 外笼重量 kg SAJ40-1.2 2×2×15 2×86 2×1600 1480 吊笼尺寸:长×宽×高 3300×1500×2500 六、施工升降机基础及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650标准节双笼技术要求) 根据厂家使用说明书要求如下: (一)、基础承受的载荷能力应大于P:P=(吊笼重-外笼重+导轨架总重+对重重+载重)×0.02(kN)。 (二)、本工程根据基础实际情况,施工升降机基础利用地下室顶板板做承载基础,电梯底架承重梁处于地下室顶板上,地下室顶板厚250mm,固定时用Ф30的地脚螺栓穿通原地下室顶板,并在地下室顶板上、下每个地脚螺栓穿孔处加设1.2mm厚200mm×200mm厚钢垫板(钢垫板中心预留Ф30的地脚螺栓孔)与地下室板面相互夹持固定】,地下室顶板下电梯底座下部的承重中心部位采用钢管脚手架进行加固,从地下室底板一直支撑至地下室顶板。 (三)、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根据电梯使用说明书中,地耐力要求不低于0.15MPa(150kN/㎡) ,大于设计的地下室汽车库顶板承载力。地下室顶板不能满足要求,故应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处理。 1、结构层支撑措施: 为确保低下车库顶板结构安全及施工电梯正常运行,在地下室顶板底部采用钢管构架顶撑对施工电梯关键承载部位的顶板进行加固支撑,使上部荷载直接通过钢管支撑传递给基础底板,限制顶板在施工电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钢管构架顶撑采用¢48×2.8钢管立杆双向间距800× 800,按施工电梯基础范围4m×4m范围设置,双向水平杆步距1.50m一道,负一层层高3.3m,布置三道水平杆,负二层层高5.1m,布置四道水平杆,顶部采用U型顶托垫木方与顶板顶紧,具体位置及做法详见后附图。 2、结构层支撑复合验算: (1)、SCD200/200施工电梯荷载(按使用说明书-主要技术参数) 外笼重量: 1480kg 吊笼重量: 1600×2=3200 kg 吊笼载重(双笼):2000×2=4000 kg 导轨架总重(供需67节,每节重180㎏):67x180=12060㎏ 合计: 20740 kg 附墙架、电缆、紧固件约占电梯总重30% 6222kg 基础板重:不设置电梯基础,施工电梯地脚螺栓穿地下室顶板 ∑P=(20740+6222)×9.80/1000=264.22KN (2)钢管支承架体承载能力验算:(按轴心受压考虑) ①、支承系统承载: 顶板底支撑钢管立杆(¢48×2.8)布置间距为800×800,水平杆步距≤1.50m, 支撑钢管立杆(¢48×2.8)有效面积A=397.4mm2 钢管¢48×2.8回转半径:i===16.01mm 计算长度:L0=1500mm; λ===93.7<[λ]=150 查b类截面轴心受压钢构件稳定系数表:得=0.634 c=<[]=205N/mm2 N=c..A=205N/mm2 ×0.634×397.4=51.70KN 单根立杆受力面积:0.8m×0.8m=0.64m2 立杆支承系统承载能力:51.7KN÷0.64m2=80.78kN/m2 注: 设计要求地下室顶板承受的设计荷载,验算时未考虑。 ②、负一层地下室顶板支承系统上部荷载: a.楼板荷载:25kN/m3×1.0m×1.0m×0.25m=6.25kN/m2 b.电梯使用荷载:264.22÷(4m×4m)=16.51KN/m2 按最大荷载组合取值:基础承载荷载∑N= N=静荷载×1.2+活荷载×1.4= 6.25×1.2+16.51×1.4=30.61kN /m2<80.78kN/m2 结论:负一层地下室钢管支承系统承载能力大于上部荷载,满足地下室顶板结构安全要求。 ③负二层地下室顶板支承系统上部荷载: a.楼板荷载:25kN/m3×1.0m×1.0m×(0.25m+0.3m)=13.75kN/m2 b.第一层支撑自重荷载:(3×36+12×4×3)×5.47÷9.8÷(4m×4m)=1.61KN/m2 c.电梯使用荷载: 264.22÷(4m×4m)=16.51KN/m2 按最大荷载组合取值:基础承载荷载∑N= N=静荷载×1.2+活荷载×1.4= (13.75+1.61)×1.2+16.51×1.4=41.54kN /m2<80.78kN/m2 结论:负二层地下室钢管支承系统承载能力大于上部荷载,满足地下室顶板结构安全要求。 (3)、地基承载力验算 根据设计要求基础底板承重满足承重要求。 3、钢构架顶撑技术要求: ①、钢管架顶撑的材料严格按上述要求选用。 ②钢管架顶撑的搭设严格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进行。 ③顶撑立杆上部采用U型顶托与结构之间必须垫设方木,且与结构顶平顶紧。 ④钢管架顶撑施工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施工电梯。 ⑤施工电梯使用期间定期对钢管架构顶撑与架构进行顶紧处理。 ⑥施工电梯使用期间定期观察架体的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⑦施工电梯使用期间严禁碰撞钢构架顶撑。 七、施工升降机附着装置设置 1、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施工升降使用说明书,必须进行附墙架与建筑物固定,附着要求塔身中心距建筑物 3.5 m。根据本建筑实际情况,附墙架水平距离、附墙架间距可满足使用说明书规定,可按厂家规定进行附墙架设置。根据本建筑物高度,本工程须进行11道附首墙架,采用Ⅰ型附墙架。 第一道附墙架间距:1.5×4节=6米(建筑物1层位置)标高:5.3m 第二道附墙架间距: 1.5×6节=9米(建筑物3层位置)标高:15.8m 第三道附墙架间距: 1.5×6节=9米(建筑物6层位置)标高:24.8m 第四道附墙架间距: 1.5×6节=9米(建筑物9层位置)标高:33.8m 第五道附墙架间距: 1.5×6节=9米(建筑物12层位置)标高:42.8m 第六道附墙架间距: 1.5×6节=9米(建筑物15层位置)标高:51.8m 第七道附墙架间距: 1.5×6节=9米(建筑物18层位置)标高:60.8m 第八道附墙架间距: 1.5×6节=9米(建筑物21层位置)标高:69.8m 第九道附墙架间距: 1.5×6节=9米(建筑物24层位置)标高:78.8m 第十道附墙架间距: 1.5×6节=9米(建筑物27层位置)标高:87.8m 第十一道附墙架间距: 1.5×6节=9米(建筑物30层位置)标高:96.8m 附墙架作用于建筑物上力F的计算 F= (B=1600mm,L=2900 mm) F=2900×60/1600×2.05=53.0KN 连接基座与建筑物的连接固定方式采用穿墙螺杆固定,穿墙螺栓根据F的计算结果选用 8.8 级M24螺栓。 2、附着点详图 附墙架连接尺寸(Ⅰ型) 八、安装、拆卸步骤与方法 1、安装顺序 清洁基础 吊装基础节就位并上紧地脚螺栓 吊装二节标准节 安装底架缓冲弹簧 吊笼就位 吊装传动机构 拼装护栏及门 拼装3-4节标准节 逐次吊装拼成一体的二节标准节 安装附墙架 安装电缆和电缆导架 安装限位碰块 试运转 2、安装前的准备 (1)确保安装地点满足安全检查机构所规定的要求,且已获得安装许可。安装工地应配备一个专用电源箱,供电熔器的电流为升降机额定流的1.5-2倍,升降机工作电源电压值上下波动不得超过5%。 (2)升降机的专用电源箱应直接从工地变电室引入电源,距离不得超过30米;专用电源箱离升降机下电箱距离不得超过20米。电源电缆线规格不低于3×35mm2+2×25mm2。 (3)应具备合适的起重设备及安装工具。 (4)应具备运输和堆置升降机部件的道路和场地。 (5)必须按要求制作好基础。 (6)确定附墙方案: (7)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设置保护接地装置,接地电阻≤4Ω。 (8)准备好停层附件,如支架、安全栏杆等。 (9)对使用过的升降机,应按定期检查要求检查零部件是否变形、损坏;并相应更换或修复。若安全器已快到更换期,齿轮、齿条、滚轮、对重体导轮等零部件即将磨损到极限尺寸,最好提前更换。 3、护栏安装 待基础达到使用强度后,才能进行护栏安装。 (1)清扫基础表面,清除预留孔中积水、杂物。 (2)将底盘与外横梁连接,放在基础平面上在底盘上安装三节标准节,将地脚螺栓放入预留孔,使其钩住基础钢筋与底盘适当紧固。 (3)调整底盘与附着墙面相对位置,,使导轨架中心位置与附墙预埋件中心对正,且保证底盘两对应端点与附着墙面距离相等。 (4)用经纬仪测量导轨架与水平面的垂直度,保证导轨架的各个主管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度(1/1000),误差不得超过1.5mm,并用钢垫片将底盘与基础之间垫实。也可以用水平尺检查导轨架顶部四根立柱管端面的水平底,误差不得超过1mm。 (5)调整符合要求后,进行二次灌浆,将地脚螺栓固定,必须选用高标号水泥,同时将底盘与基础之间的缝隙抹平。可以在底盘中部易积水处留一段50mm长排水口。 (6)待二次灌浆达到使用强度后,用350N·m力矩拧紧地脚螺栓,并再次进行调整:符合要求后,用450N·m的力矩进一步紧固。 (7)将图安装各扇护网。 (8)将吊笼缓冲装置与底盘连接。 4、吊笼安装 (1)检查吊笼上所有用于运输的铁丝、螺栓、垫板等包装捆扎物是否全部清除干净。 (2)检查安全器齿轮是否转动灵活。 (3)将滚轮调整到最大偏心位置,以便顺利套入导轨架。 (4)用楔形块撬动制动器松闸拉手,松开电机制动器。 (5)用起重设备吊起吊笼,从已安装好的导轨架上方将吊笼平稳套入,使其准确就位,停放在合适高度的垫木上。 (6)安装笼顶安全栏杆。 5、吊杆安装 吊杆安装分两种情况:一种为不带对重系统或导轨架顶部为天轮装置时,笼顶吊杆的安装;另一种为对重系统带自顶升加节装置时,底盘吊杆的安装。 吊杆在笼顶上时,将其插入吊杆座内。若为手动,可直接使用;若电动,按电路图接线后即可使用。 6、将导轨架加高至土0.5米 将标准节两端清理干净,在对接接头、齿条销了和销孔上涂适量的钙基脂后,四节联为一体,用M24X230的8.8级高强度联接螺栓,以350N·M力矩拧紧。用自备起重设备如吊车吊装到已连为一体的标准节吊装到已装好的导轨架上,用标准节联接螺栓紧固。此时需按要求设置第一道附墙,并用经纬仪测量导轨架与水平面的垂直度,误差不得超过4mm。 7、吊笼安装后的调整 (1)通过调整吊笼上滚轮偏心轴,以满足如下要求: a.齿轮与齿条的齿侧间隙为0.2—0.5mm,啮合长度沿齿高不得小于40%,沿齿长得不小于50%。 b. 背轮与齿条背面间隙为0.5mm。 c. 各滚轮与导轨架立柱管的间隙不大于0.5mm。 d.齿轮、齿条的齿线平行。 (2)检查所有的门,保证开启灵活。 (3)松开楔形块,使电机制动器复位(如采用拧紧制动器松闸拉手上的两个螺母松动则必须将这两个螺母退至开口销处) (4)将一根撬棒插入联轴节孔内向上撬动,撬动时,应同时松开电机刹车。每向上撬一次后,应松手合闸一次,反复撬动,使吊笼上升1米左右。此时可对原调整情况进行检查后再调整,至合乎要求后拆去垫木,用手拉松闸把手,使吊笼缓缓下降,停靠在缓冲簧上。 8、电气控制系统安装 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采用的电缆导向装置。 (1)把已盘好电缆的电缆筒吊放至护栏后侧部位,使电缆筒护圈中心对正吊笼电缆臂臂头。 (2)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升降机钢结构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 (3)用500V兆欧表测电动机及电气元件的对地电阻应不小于1MΩ 。 (4)将电缆筒底部引出的电缆端头穿过后护栏,接到下电箱。 (5)将电缆筒上部的电缆端头穿过吊笼电缆臂,引向驱动板极限限位开关并接线,同时用电缆臂将电缆固定。 (6)从工地准备好的升降机专用电源箱引出供电电缆,接至下电箱。 (7)接通一F电箱内的主电源开关,接通,电锁、急停按钮,合上上电箱内单极开关,通过开启护栏门、吊笼单双方开门吊笼翻板门,扳动上下限位、极限限位等,检查交流接触器是否吸合,以此来判定各限位开关是否工作正常。 (8)验证各限位开关工作正常后,扳动操作面板上升降手柄,点动升降机,使其顶尖指在“上升”位置,检查吊笼的移动方向是否与指向一致。如一致,则说明接入的相序正确;反之,相序接反,应重新调整,即将极限开关上的两根电缆芯线交换位置。或从相序保护器指示灯工作情况判断接入的相序是否正确。 (9)升起吊笼,按下急停按钮,根据驱动板限位开关实际位置,安装调整好下限位碰块,极限限位碰块,并用联接螺栓紧固。 9、电动升降试车 电气控制系统接通,并检查无误后,方可电动升降试车。 (1)接通电源,由专职驾驭员谨慎地操作升降机,使吊笼二下运行数次,每次行程高度不得超过3米。 (2)检查运行是否平稳,有无跳动、异响,制动器工作是否正常。停机后,对齿轮齿版条啮合情况、滚轮与导轨架立柱管的接触情况重新检查、调整,直到符合要求。 (3)空笼试车完成后,再进行安装载重试验。在空笼中装入额定安装载荷,按电机所用工作制,工作1 小时,减速器温升不超过60℃。 10、导轨架的加节安装 (1)重要说明: a.加节前,将操作面板上的加节开关扳至“加节”位置,笼顶操作,运行前按铃示警,验证笼顶操作按钮盒上各开关功能的准确性。 b.双速升降机只能以低速运行。 c.通过触动防冒顶限位,验证其功能的灵敏可靠性。在最上:一节标准节的上框、中框间安装防冒顶碰块,拆除上限位、上极限限位碰块。 当吊笼升至靠近导轨架顶部时,改为点动上升,距导轨架顶端350mm时停止。只有在吊笼运行停止后才能进行安装作业,此时笼顶操作按钮盒上的电源开关扳至“总停”位置,以防误操作。 d.加节的同时,应按“3.13”要求进行附墙安装,每加高10米用经纬仪分别在平行和垂直于吊笼长度的方向上检查导轨架的垂直度。如发现垂直度超标应及时加以调整,可用千斤顶、手动葫芦、丝杠、钢丝绳、铁丝等,借助于建筑物对导轨架进行推拉,调整到位。 e.标准节必须用M24×230的8.8级高强度螺栓连接,对角上紧,且螺栓安装方向应由下朝上,螺母强度等级不低于9级,拧紧力矩为350N·M。 f.连接标准节时,必须保证各立柱管对接处的错位阶差不大于0.8m;有对重轨道时,轨道对接处错位阶差不大于0.5mm,否则应进行修磨校正。 g.每次加节到使用高度后,应及时安装并调整好上限位、极限限位、防冒顶限位的碰块位置。 (2)未带对重系统时,利用笼顶吊杆加节: a.将吊杆插入笼顶的吊杆座孔内(若为电动,应接好电源)。 b.打开一扇笼顶安全栏杆,放下吊钩,用专用吊具吊起一节标准节。使用带锥套的一端向下,并平稳地放置在笼顶,每次笼顶最多允许放置两节标准节。 c.笼顶操作,开动升降机,当吊笼接近导轨架顶部是地,拆除上限位、上极限限位碰块,点动上升,在防冒顶限位处停止。 d.将笼顶操作按钮盒上电源开关扳至“总停”位置,切断电源,以防误操作。 f.吊杆吊起标准节,对接接头、齿条销子和销孔全部擦干净,加少许润滑脂。 g.旋转吊杆,使标准节锥套垂直套入,用联接螺栓紧固,松开吊钩,将吊杆转回并拆除。 h.重复以上操作加节所需高度。 i.安装并调整好上限位、上极限限位、防冒顶限位碰块。 j.将笼顶操作按钮:盒上电源接通,置于专用停放处,加节完毕。 11、附墙架的安装 (1)加装φ76立管使带豁口的一端向上用涨紧管卡插入两管之间拧紧螺栓。 (2)距地面9m处,将2号支架安装在导轨架与φ76立管之间,以后每隔9m安装一个。 (3)在2号支架的上方或下方小于300mm处φ76立管与建筑物间,每隔9m安装一套1号支架及斜支撑。 (4)在每隔停层站处安装一个槽钢联接架,可用于过桥平台的支撑,用水平仪确保其水平。如果两停层站间距离过长,必须保证每隔3米左右安装一个槽钢联接架。 (5)在槽钢联接架的上方或下方小于300mm处安装一个2号或3号支架。 (6)通过调整1号支架,校正导轨架的垂直度,可采用钢丝绳等拉紧装置进行调整。 12、施工升降机的拆卸 拆卸时,应对电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认各部件功能正常,动作无误后,方可投入拆卸作业。 拆卸安全要求: (1)拆除时应严格按既定方案和电梯使用说明书进行作业,并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蛮干。 (2)拆除时,操作人员要按规范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拆除时,应划定作业区,并派专人监督,严禁无关人员进出作业区。 (4)吊装作业前,应对吊具、吊索进行检查,确保安全。 (5)拆卸过程中,必须笼顶操作,不允许笼内操作。 (6)吊笼启动前应先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升降机运行通道无障碍,消除所有不安全隐患。 (7)拆卸运行时,绝对不允许超过额定拆卸重量 。 (8)雷雨天、雪天或风速超过13m/s的恶劣天气下不能进行拆卸作业。 (9)严禁夜间进行拆卸作业。 (10)拆卸前必须进行一次限速器坠落试验。 13、电缆导向装置的拆卸 (1)拆下所有电缆保护架。 (2)将吊笼开到笼底,拆下电缆小车。 (3)若为电缆滑车装置,还须拆卸工字钢导轨及导轨支撑。 14、导轨架及附墙架的拆卸 (1)如果工地无塔机配合,应先将吊杆安装在吊笼顶的吊杆孔内,然后利用吊杆的葫芦将标准节逐节提起,从上往下逐节拆卸导轨架及附墙架,直至中间挑线架处。 (2)如果工地有塔机配合,可先拆下最顶部一道附墙,再用塔机将顶部标准节吊住,每6节标准节为一体拆掉,逐步拆卸轨架及附墙架,直至中间挑线架处。 (3)拆卸中间挑线架及静电缆。 (4)按上述方式拆卸其余导轨架、附墙架,直至仅剩3-4节标准节。 (5)拆卸外笼门限位,外笼门锁碰铁,吊笼门锁碰铁,下限位碰铁及笼顶安全围栏。 (6)拆卸导轨架及附墙架时必须注意: ①拆卸时,每次用吊车吊起的标准节不超过6节。 ②从拆卸处到最顶部未拆的附墙的距离不得大于7.5m,从吊笼上平面到最顶部未拆下的附墙的距离不得大于7.5m。 ③拆卸时的载重量不得大于该升降机额定拆卸载重量 。 拆卸时必须随时注意电缆,防止电缆挂在别的零部件上而拉断电缆。 15、上传动机构,吊笼的拆卸 (1)将吊笼开到最底部,拆卸传动小车与吊笼的连接销。 (2)切断总电源,并拆卸随行电缆。 (3)用一台8吨以上吊车或塔机,将传动小车及吊笼吊起拆卸。 (4)拆卸其余标准节 16、外笼的拆卸 (1)拆卸所有外笼围栏。 (2)拆卸底盘。 (3)拆卸完后,应当清理现场,将各零部件分类,整齐放置,消除安全隐患。 九、安全技术措施 安装作业: 1、安装作业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内容进行作业。 2、安装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进行现场监督。 3、施工升降机的安装作业范围应设置警戒线及明显的警示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警戒范围。任何人不得在悬吊物下方行走或停留。 4、进入现场的安装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穿防滑鞋。作业人员严禁酒后作业。 5、安装作业中应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危险部位安装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当指挥信号传递困难时,应使用对讲机等通信工具进行指挥。 6、当遇大雨、大雪、大雾或风速大于13m/s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安装作业。 7、电气装备安装应按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安装用电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8、施工升降机金属结构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9、安装时应确保施工升降机运动通道内障碍物。 10、安装作业时必须将按钮盒或操作盒移至吊笼顶部操作。当导轨架或附墙架上有人员作业时,严禁开动施工升降机。 11、传递工具或器材不得采用投掷的方式。 12、在吊笼部作业前应确保吊笼顶部护栏齐全完好。 13、吊笼顶上所有的零件和工具应放置平稳,不得超出安全护栏。 14、安装作业过程中安装作业人员和工具等总载荷不得超过施工升降机的额定安装载重量。 15、当安装吊杆上有悬挂物时,严禁开动施工升降机。严禁超载使用安装吊杆。 16、层站应为独立受力体系,不得搭设在施工升降机附墙架的立杆上。 17、当需安装导轨架加厚标准节时,应确保普通标准节代加厚标准节。 18、导轨架安装时,应对施工升降机导轨架的垂直度进行测量校准。施工升降机导轨架安装垂直度偏差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和表1的规定。 表1 安装垂直度偏差 导轨架架设高度h(m) H≤70 70<h≤150 100<h≤150 150<h≤200 h>200 垂直度偏差(mm) 不大于(1/1000)h ≤70 ≤90 ≤110 ≤130 对钢丝绳式施工升降机,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1000)h 19、接高导轨架标准节时,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附墙连接。 20、每次加节完毕后,应对施工升降机导轨架的垂直度进行校正,且应按规定及时重新设置行程限位和极限限位,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运行。 21、连接件和连接件之间的防松防脱件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不得用其他物件代替。对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螺栓,应使用扭力扳手或专用工具,按规定的拧紧次序将螺栓准确地紧固到规定的扭矩值。安装标准节连接螺栓时,宜螺杆在下,螺母在上。 22、施工升降机最外侧边缘与外面架空输电线路的边丝之间,应保持安全操作距离。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外电线电路电压(kv) <1 1-10 35-110 220 330-500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 4 6 8 10 15 23、当发现故障或危及安全的情况时,应立刻停止安装作业,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应设置警示标志并报告技术负责人。在故障或危险情况未排除之前,不得继续安装作业。 24、当遇意外情况不能继续安装作业时,应使已安装的部件达到稳定状态并固定牢靠,经确认合格后方能停止作业。作业人员下班离岗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25、安装完毕后应拆除为施工升降机安装作业而设置的所有临时设施,清理施工场地上作业时所用的索具、工具、辅助用具、各种零配件和杂物等。 拆卸作业: 1、拆卸前应对施工升降机的关键部件进行检查,当发现问题时,应在问题解决后方能进行拆卸作业。 2、施工升降机拆卸作业应符合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3、应有足够的工作面作为拆卸场地,应在拆卸场地周围设置警戒线和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应派人监护。拆卸施工升降机时,不得在拆卸作业区域内进行与拆卸无关的其他作业。 4、夜间不得进行施工升降机的拆卸作业。 5、拆卸附墙架时施工升降机导轨架的自由端高度应始终满足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6、应确保与基础相连的导轨架在最后一个附墙架拆除后,仍能保持各方向的稳定性。 7、施工升降机拆卸应连续作业。当拆卸作业不能连续完成时,应根据拆卸状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8、吊笼未拆除之前,非拆卸作业人员不得在地面防护围栏内、施工升降机运行通道内、导轨架内以及附墙架上等区域活动。 9、拆卸作业还应符合方案有关安装作业的技术要求。 十、应急预案 为加强对施工升降机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特制定本公司施工升降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本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公司施工升降机安装现场或维修保/考试大/养的施工升降机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和危险因素包括: 1、施工升降机困人故障。 2、由于剪切、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3、由于触电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4、其它安全事故。 5、未经培训上岗的作业人员;未穿戴与作业相关的安全装备;高处违章作业;未经试验的吊笼安全装置;施工现场裸露的电线,电源;施工升降机通道内的障碍物等。 6、安全应急预案包括危险源识别、保障措施、应急组织及职责、处理措施等方面。 安全事故的具体标准,按国家或行业、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成立施工升降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救援/指挥部)。指挥长由总经理担任。副指挥长由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2、设立现场救援组,由各安装、维修组人员兼队员组成。组长由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担任。负责组织现场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在指挥长到达现场之前,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 1、指挥部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序。 (2)根据事故发生的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紧急调用种类物资、人员、设备。 (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2、现场指挥长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3、副指挥长的职责 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救援措施工作。 4、现场救援组的职责 (1)抢救现场伤员。 (2)抢救现场物资。 (3)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四)、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1、培训 按计划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1)困人解救。 (2)井道内作业。 (3)轿顶作业。 (4)底坑作业。 (5)厅层作业。 (6)机房作业。 (7)更换和割短钢丝绳。 (8)扶梯桁架作业。 (9)施工用电常识。 (10)坠落保护 (11)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12)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辨识。 (13)事故报警。 (14)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15)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2、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经过有效的培训,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在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公司的质安部是事故报告的指定机构,质安部接到报告后及时向指挥长报告,指挥长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110、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六)、应急处理 1、接报事故后5分钟内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报告公司主要领导,由总经理批准,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执行本预案。当指挥长不在时,由副指挥长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指挥部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或指令事故发生地组织调集应急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3)立即组织或通知就近网点,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做好增援准备。 2、应急处理措施 (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制定抢救方案,迅速投入开展抢救行动。 (2)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在抢助行动中,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救援器材、设备、车辆等落实 公司每年从利润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根据公司施工生产的性质,特点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有选择地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不得挪作他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公司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统一纳入应急救援工作之中。 (八)、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 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起动应争救援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指挥长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 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应急指挥长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的,应急指挥长下达应急终止令。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 (九)、应急总结与奖惩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规定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 1、对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按公司的有关规定-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升降机 安装 拆迁 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