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读书笔记.doc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读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读书笔记.doc(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概述 一、 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 教育的三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三、 教育的形态 (一) 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 (二)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习教育 1. 家庭教育的特点: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 局限性:内容的零散性,教育方式的随意性 2. 社会教育 类型:社会举办型,学习举办型 特点: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 3. 学校教育 含义:学校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与体力的教育活动。 特点: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 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 (三) 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与近代社会教育 四、 教育的本质及基本规律 (一) 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和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2.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3. 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4.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相对独立性,历史时代性 (二) 教育的基本规律 1.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教育受经济,文化,政治等等所制约并对他们的额发展起作用。 2. 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二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 教育的起源 (一) 神话起源说:宗教 (二) 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19世纪 法国)、桑代克(美国)、沛西能(英国) 理论:人类的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活动。 错误: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三) 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孟禄(美国) 理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错误:否认了教育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 (四) 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等(苏联) 理论:教育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 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 原始社会教育 特点:1. 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谈不上严密的计划性 2. 没有阶级性,教育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 3. 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 4. 教育手段:身教,言传 5. 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6. 生活教育——教育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 7. 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8. 教育水平低,没有专门人员,机构场所和组织形式 9. 教育与原始的宗教和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古代封建社会教育 1. 古代中国 古代学校的萌芽:五帝之大学:成均(董仲舒《春秋繁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庠,序,校)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 (学在官府,政教一体,官师合一) 春秋战国:私学——百家争鸣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翟及其后学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商鞅,韩非 秦朝:文化专制,教育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服务 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严禁私学,颁“挟书令”,焚书坑儒,吏师制度 汉代:对以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教育起了规范化和定型化的作用 教育发展的条件: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帛和纸作为书写工具出现 独尊儒术 魏晋: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度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成为基本教材和科举依据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明代: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固定格式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开学堂 2. 古代印度 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等级制度。 3. 古希腊,古罗马 古代雅典教育: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 内容丰富,教育方式灵活 古代斯巴达教育: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 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严厉。 罗马帝国灭亡后: 教会教育: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七技:骑马、击剑、打猎,投枪、游泳、下棋、吟诗 4.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宗教性 (三) 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 (四) 近代社会教育 1. 国家加强了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 教育的世俗化。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五) 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1. 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 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 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一) 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的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法国人保罗朗格朗首先提出。 (二) 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全民化是指教育对象的全民化 (三) 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四) 教育的多元化 (五) 教育手段和技术的现代化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及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 教育本质,揭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 2. 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 3. 教育目的问题 4. 教育制度问题 5. 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 6. 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 7. 学校管理问题 二、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教育学的萌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 这一时期的教育学著作: 《论语》、 《孟子》、 《老子》、 《四书集注》(朱熹)、 《传语录》(王守仁)、 《大学》(无名氏)、 《师说》(韩愈)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昆体良) 1. 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孔子(儒家):(1)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有教无类 (2) 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于礼 (3) 基本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 (4) 教学思想和方法: 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强调学习与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墨翟(墨家):(1)兼爱非攻 (2) 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3) 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 道家:回归自然,道法自然 学记:战国后期出现的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 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阐发了 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尤其以教学原则总结最为突出。 “建国君民,教学为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张课内外相结合,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学不躐等”: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 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 1. 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 2. 问答法分三步:(1)苏格拉底讽刺 (2)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与归纳,得出明确定义。 (3)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思索,得出结论 柏拉图: 1. 著作:《理想国》 2. 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 1.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2. 《政治学》 3. 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二)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的关键人物和著作: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洛克——《教育漫话》 卢梭——《爱弥儿》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斯宾塞——《教育论》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1. 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夸美纽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捷克 1) 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 主要观点: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法则的原则 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提出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3) 卢梭——《爱弥儿》 出自造物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变坏了 (4) 康德——德国: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的教育学。 (5) 裴斯泰洛齐——瑞士 (6) 洛克——英国 1) 白板说:“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2) 主张绅士教育 3) 轻视国民教育 2.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德国 1) 1806年《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2) 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3) 四段教学法: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4) 教学理论: l 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主张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 l 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 l 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及权威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2) 杜威——民主主义教育学 1) 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2)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三)20世纪以来的教育学的发展 1. 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 1) 代表人物: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 2) 基本观点 l 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思辨的教育学 l 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使教育真正的“科学化” l 把教育实验分为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论证三个基本阶段 l 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征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3) 不足之处:唯科学主义 2. 文化教育学——19世纪末,德国 1)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2) 基本观点: l 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l 教育的研究必须采用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进行 l 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和唤醒,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3) 不足之处:思辨气息很浓,带有很强的哲学色彩,忽视了教育中客观规律的存在 3. 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 1) 代表人物:杜威——《民主主义教育学》,《经验与教育》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2) 基本观点: l 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l 教育使学生个体经验不断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具有其他目的 l 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生活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知识 l 课程的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l 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 l 教学过程应该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特发展,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3) 不足之处: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 4.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苏联 1) 代表人物: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 凯洛夫——《教育学》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930年),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2) 基本观点: l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l 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l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l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l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l 教育一方面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另一反面又反作用于它们 5. 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 1) 代表人物 美国:鲍尔斯 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1976) 阿普尔(《教育与权力》,1982) 法国: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1979) 2) 基本观点: l 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师是维护社会不公平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 l 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 l 批判教育学的目的是揭示看似自然的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积极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工作的策略 l 教育现象不是中立和客观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用伪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而是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6. 制度教育学——20世纪60年代,法国 1) 代表人物: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 2) 基本观点: l 教育学研究应以教育制度为优先目标 l 教育制度是造成教育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师生与行政人员间疏离的原因 l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成预想的社会变迁,这就要求进行制度分析 l 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求要分析显性的制度也要分析隐性的制度 9-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教育 教育学 读书笔记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