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的全部内容。 第1课 远古人类 · 1、 元谋人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发现的地点: 云南省 ;生活距今 约170万 年;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___会不会制造工具_ . · 2、北京人发现的时间1929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生活距今约70万年;北京人用火是使用 天然火,生活方式是群居生活。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北京人遗址 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丰富的国家. · 3、山顶洞人的发现地点: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生活距 今约3万 年,仍使用 打制 石器 但已经懂得 磨光 和 钻孔 技术,取火方式是人工取火;生活方式——-“由 血缘 关系结合起来的 氏族生活”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距今约7千年;生活位置: 长江流域;使用 磨制 石器. · 河姆渡居民居住在 杆栏式的房子 ,主要粮食种植水稻,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会制造 彩陶,上面的符号是我国 文字 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 ·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约五六千年;生活位置:黄河 流域的 陕西西安半坡_村 ;使用工具-—-磨制 石器;半坡居民主要粮食种植 粟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水稻 和 粟 的国家。 · 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约四五千年;地点_山东大汶口;出现 黑陶 和白陶; 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3课华夏之祖 · 1、在距今_约四五千年,生活在_黄河流域的黄_帝和_炎_帝联合,在 逐鹿 打败了东方的_蚩尤部落,炎帝 和 黄帝的结合,形成日后的 华夏 族,是_汉族的前身. · 2、“人文初祖”是_黄帝;_仓颉_发明了文字。 · 3、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首领还有 尧_、__舜__、_禹_。_禹_治水; ·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_夏_朝,约公元前2070_年建立者是 禹;标志着 原始_社会结束 奴隶 社会形成.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 1、夏朝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都城:阳城 ;建立人:禹_ ;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夏朝 的建立; · 启继承父位(事件),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 桀_ 。 · 2、在_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 率领周围的小国和部落灭夏;商朝建立 ,由于水患和 政治动乱_的原因,商王 盘庚 迁都到殷,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 (暴君), · 周文王重用贤才_;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在 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定都 镐 又称 镐京 ,历史上叫做西周. · 3、西周在政治上实行 分封 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国人即平民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 1、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 ;逐渐增多时期是 夏朝 灿烂时期是 商朝__。至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 司母戊鼎;造型奇特的是 四羊方尊;,与商周同期,在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青铜文化,即_“三星堆"文化。代表器物是青铜面具 , 青铜立人像 , 青铜神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瓷 的国家。 ·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 1、在公元前770_年,周平王东迁_洛邑_史称”东周",东周分为 春秋 和 战国 两个时期。 春秋从_公元前770_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_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战国从_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_年,是我国_封建社会 的形成时期.(“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与周幽王、褒姒有关) · 2、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_、晋文公、楚庄王 等。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_。中原第一个霸主是:晋文公 。 ·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第一霸主的战争是:城濮之战 · 4、战国初年赵_、_魏_、_韩 三分晋国,战国七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 · 5、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其中 齐魏 之间的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 · 6、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 长平之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 战国 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这标志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 2、我国在春秋末年_时期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铁农具和 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 3、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秦_国太守 李冰 在岷江修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因而四川成都又有“ 天府之国 ”的美称。 · 4、商鞅变法是在公元前356年,在 秦孝公支持下商鞅推行变法。 · 5、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地主阶级 和 农民阶级 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 6、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各国都开始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 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 答: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将新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这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 2)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 3) 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 4) 商鞅变法的意义和结果是什么?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 5)商鞅变法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为什么? · 答:成功了。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一场变法的成与败,主要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了,而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还是死.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 1、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_甲骨文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商_朝开始的。 · 2、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_",也称“铭文”比甲骨文规范,在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商朝文字比较少,周朝青铜器上刻的文字比较多。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用毛笔蘸墨,在 竹简 或 丝帛 上书写,随着书写工具的改变,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 3、历法产生于_夏 朝,完善于商 朝,_战国_时期测出24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 4、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扁鹊 发明_望_、__闻____、_问_____、__切____四诊法. · 5、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_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他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代表作是 《 离骚 》 · 6、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_”,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 编钟 最为珍贵。 · 7、有关屈原的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 选自《 _》 答:选自《离骚》 2) 该诗句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反映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学派 代表人物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 《论语》 “仁”、“礼” 道家 老子 春秋 《道德经》 无为 兵家 孙武(孙子) 春秋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战国 《孟子》 “仁政" 道家 庄子 战国 《庄子》 “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 战国 《韩非子》 建立封建君主中央集权制度 兵家 孙膑 战国 战胜而立,故天下服矣 · 6、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 该材料是谁说的? 答:孔子 2) 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 答: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 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在教育上有什么贡献? 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 1、从公元前230年到_公元前221年,秦王_嬴政 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 的封建国家—-——_秦朝,定都:咸阳_. · 2、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置丞相、_太尉_、御史大夫_; 地方推行 郡县制。 · 秦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把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后的文字以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来推行隶书。思想上实行“焚书坑儒”。 · 秦朝统一后,派将军 蒙恬 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 临洮,东到 辽东 .的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 3、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 水系和 珠江水系,为 中原 与 岭南 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 4、秦朝疆域广大:东至 东海,西到 陇西,北至长城一带 ,南到 南海 。 · 5、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 1) 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 · 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 1、秦的暴政:A_徭役繁重_;B 赋税沉重C刑法残酷 · 2、陈胜、吴广起义:时间_公元前209年_;领导人—--陈胜、吴广_;地点--——大泽乡_;在_陈_建立了政权,陈胜自立为王。但是,由于秦军过于强大,不到半年起义军被镇压,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所杀。 · 4、秦朝的灭亡:_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_巨鹿 打败了秦军的主力,与此同时,_刘邦_率兵攻占咸阳,秦朝灭亡。 · 5、公元前202年,_刘邦_建立汉朝,定都长安_,历史上称为 西汉 。刘邦就是 汉高祖。 · 6、材料“贫苦农民900人,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界,中途遇上了大雨,误期不能到达要处死,号召大家起义”. · 1) 这是哪次起义的情景描述?说出起义的时间、地点。 答: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 · 2)这次起义的作用是什么? 答: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 1、文帝、景帝时期,社会安定,国库充实,百姓富裕,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 2、文景之治出现的四大原因之一是:重视 “以德化民”。 · 3、汉武帝亲自提拔的人才有 董仲舒、主父偃 和卫青等。汉武帝的大一统,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在思想上,接受 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中“罢黜百家”是指: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 4、汉武帝在 长安 举办 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 儒家的五经 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 1、下令治理黄河,并亲临治河工地的汉朝皇帝是汉武帝。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治黄河. · 2、西汉的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的 犁壁 ,提高了耕作效率。这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西汉时期新型的播种工具是 耧车,大大加快了播种的速度。 · 3、汉代的丝织品,已经使用 提花机 ,而且 染色技术也很高,能织出精美的花纹。 · 4、东汉南阳太守 杜诗 发明的水排,利用 水力鼓风。 · 5、西汉的都城 长安 和东汉的都城 洛阳 ,规模宏大,人称东西二京。汉代长安城内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市”。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 1、董必武的一句诗有:“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中的“胡”是指 匈奴 . · 2、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 冒顿单于 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国家。 · 3、在同中原的交往中,一些匈奴人从汉族那里学会 农耕 ,开始垦田种谷. · 4、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 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派大将 卫青 、霍去病 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经过 漠北 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 5、汉元帝时,呼韩邪 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 王昭君 自请前往。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1、古代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 · 2、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 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 3、汉武帝为联络大月氏共同 夹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遣了以为使者出使西域,这位使者是 张骞。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第二次派 张骞 出使西域。 · 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称为今 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 · 5、西域的上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 长安 出发通过河西走廊,运往 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 6、丝绸之路分 陆上丝绸之路和 海上 丝路两条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从 广东沿海的港口出发。 · 7、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张骞 。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我国 西汉 早期用 麻 做的纸,这张纸出土于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 · 2、东汉时期,蔡伦 改进了造纸术,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 3、成书于东汉时期的 《九章算术》,是一步数学名著,总结了 春秋战国时期以来的数学成就。 · 4、东汉科学家 张衡 制造的 地动仪 是世界工人的最早的地震仪器;能测定地震方向。 · 5、汉代有两位著名的医学家,分别是华佗 和 张仲景。 · 华佗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还创作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东汉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他在书中全面阐述了 中医理论 和 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 6、以下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大的是(B) A、张衡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 1、佛教起源于 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中原地区,道教 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尊称 老子 为教主,称他为 “太上老君"。 · 2、东汉 时期,道教在明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做 张陵。 · 3、世界三大宗教是指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 4、秦汉时期,我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是 王充,著作是 《论衡》 。 · 5、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 通史。它记述了从 黄帝 到 汉武帝 时期的史事。 · 6、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西安的临潼。 第18课 三国鼎立 · 1、官渡之战发生于 200年,作战双方分别是占据河南一带的 曹操 与盘踞河北一带的 袁绍。 · 2、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 3、赤壁之战前,除北方的曹操外,实力较强的还有割据江东的 孙权 和依附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 · 4、赤壁之战发生于 208年,周瑜 指挥孙刘联军用 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 5、220年,曹丕 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 洛阳,东汉结束.--水利工程 许多 221年,刘备 称帝,国号 汉,史称蜀;定都 成都; ——丝织业 兴旺 222年,孙权 称王,国号 吴,后定都 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造船业 发达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 1、266年,司马炎 篡夺皇位,建立晋朝,定都 洛阳,史称 西晋;280年,西晋灭掉 吴国,统一全国。 · 2、316年,西晋被内迁 匈奴人 的一支武装所灭。317年,司马睿 在建康称帝,史称 东晋. · 3、4世纪后期,氐族人 苻坚 建立前秦,任用汉人 王猛为相,统一黄河流域。 · 4、383年,前秦于东晋交战于 淝水,前秦大败。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战前 投鞭断流,战中 草木皆兵, 战后 风声鹤唳。 · 5、南朝时江南以种植 水稻 为主,田里开始使用 绿肥,牛耕 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 的种植,推广到 江南。 · 6、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 的农业发展迅速。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1、4世纪后期,鲜卑族的一支建立,定都 平城。439年 统一黄河流域。 北方少数民族的饮食原来以 畜产品 为主,到了魏晋以后, 农产品 成为他们的主要食物. · 2、北魏孝文帝 从都城 平城 迁都 洛阳,随后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 ·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3)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4)鼓励鲜卑族与汉族贵族联姻;5)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6)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 1、南朝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数学家 和 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 “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 第7位,这比国外早了近 1000 年。 · 2、北朝的 贾思勰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 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 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革 生产技术和工具。 · 3、北魏 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 地理学专著.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 1、东汉末年, 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 篆书、 隶书 转化到楷书,草书和 行书 也逐渐流行. · 2、东晋的 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有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美誉。 ·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画家很多,以东晋的 顾恺之 最为出色,代表作有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 4、魏晋南北朝时,创造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 大同 的 云冈 石窟和河南 龙门的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历史 上册 复习 提纲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