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重点易错题.docx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重点易错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重点易错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重点易错题 1 单选题 1、“化学观念”是从化学视角对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物质不可能再细分B.化学物质由元素组成 C.化学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D.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 答案:A A、物质是可分的,许多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故选项说法错误; B、化学物质由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以决定物质的用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因为化学变化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重连,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成键需要释放能量,所以会有能量的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答案:C 分析: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燃烧条件:要有可燃物,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要与氧气接触。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A正确;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故B正确;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能使酒精与氧气隔绝,故C不正确;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故D正确。故选C。 小提示:灭火原理:隔绝氧气、隔离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P2O5B.面粉C.镁粉D.CH4 答案:A 分析:爆炸: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同时破坏性极强。 A、P2O5为固体颗粒,不燃烧,不会发生爆炸,故A正确; B、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面粉的极细的粉尘,当这些粉尘悬浮于空中,并达到很高的浓度时,一旦遇有火苗、火星、电弧或适当的温度,瞬间就会燃烧起来,形成猛烈的爆炸,故B不正确; C、镁粉燃烧时产生强烈的白光并放出高热。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故C不正确; D、甲烷与空气混合后遇火能引起爆炸,故D不正确。故选A。 4、海洋酸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并称“邪恶双子”。迄今为止,人类排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三分之一左右被海洋吸收。海洋酸化可能会损伤诸如贝类、珊瑚类等海洋生物形成钙质骨骼和外壳的能力,进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措施不能有效减缓海洋酸化的是 A.大力推广电动汽车替代汽油车 B.减少一次性塑料袋、泡沫饭盒的使用 C.积极植树造林 D.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发电,减少火力发电 答案:B A、大力推广电动汽车替代汽油车,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污染,能减缓海洋酸化,不符合题意; B、减少一次性塑料袋、泡沫饭盒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但不是能减缓海洋酸化的措施,符合题意; C、积极植树造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利于环境保护,能减缓海洋酸化,不符合题意; D、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发电,减少火力发电,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减缓海洋酸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 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干冰”灭火器扑灭 C.“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伐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势 答案:C A、加油站的空气中可能含有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故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不符合题意; 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干冰”灭火器扑灭,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不符合题意; C、“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会被提高,符合题意; 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伐一条“隔离带”,可以清除可燃物,以控制火势,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不属于氢能源优点的是 A.原料是水,来源丰富 B.产物无污染 C.相较于常规燃料,燃烧速度快、热值大 D.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答案:D A、原料是水,来源丰富,属于氢能源优点,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水,产物无污染,属于氢能源优点,错误; C、相较于常规燃料,燃烧速度快、热值大,属于氢能源优点,错误; D、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不属于氢能源优点,只要是可燃性气体都需要验纯,正确; 故选D。 7、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 D.加油站、面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答案:B 分析: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 A、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有毒物质吸入,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故A正确;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属性,不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 C、森林发生火灾,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是清除可燃物,可以灭火,故C正确; D、加油站、煤粉厂等含有可燃物,遇烟火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则加油站、煤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故D正确。故选B。 8、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答案:D A、剧烈燃烧发生在有限空间会引起爆炸,A错误。 B、面粉着火点没有升高,B错误。 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面粉和空气接触面积,C错误。 D、面粉容易发生爆炸,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D正确。 故选:D。 9、2020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B.C.D. 答案:A A、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符合题意; B、该图标是“禁止烟火”,不符合题意; C、该图标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不符合题意; D、该图标是“禁止放易燃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答案:C 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还需要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选项说法错误。 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反应,比如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选项说法错误。 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能燃烧,比如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而在空气中只能烧至红热,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燃烧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又伴随着能量变化 B.可燃冰的大量发现表明化石燃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车用乙醇汽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答案:B A、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以一定有物质变化,而燃烧通常会有热量放出,即有能量变化,故选项正确; B、可燃冰为不可再生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选项错误; C、乙醇汽油减少了汽油的燃烧,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氮氧化合物等污染,故选项正确;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包含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故选项正确。 故选B 1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 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D.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二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B 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才会发生爆炸,不是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不符合题意; 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此时氧气不足,碳不完全燃烧,这时应调大进风口,不符合题意; D、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二者均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我国南海海底含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外形似冰、可以燃烧,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可作为能源 B.“可燃冰”燃烧时只生成水 C.“可燃冰”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答案:A A、“可燃冰”可以燃烧,可作为能源,故正确; B、“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所以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故错误; C、“可燃冰”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具有可燃性,但是水没有可燃性,故错误; 故选:A。 1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 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 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 答案:B 此题考查绿色化学概念,绿色化学指的是低碳环保,B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易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答案,其它都符合绿色生活理念;故选B 15、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A.B. C.D. 答案:C A、易燃固体是指容易燃烧的固体物质,例如钠、钾等碱金属,汽油或乙醇是液体,不符合题意; B、有毒品是指对动植物发生中毒、死亡反应的化学品,汽油或乙醇不是有毒品,不符合题意; C、易燃液体是指容易燃烧的液体物质,汽油或乙醇常温下为液态,又容易燃烧,属于易燃液体,符合题意; D、腐蚀品指的是有腐蚀性的物质,比如浓硫酸、浓硝酸等,汽油或乙醇没有腐蚀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多选题 16、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使用: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 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答案:AC A、面粉加工厂内含有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选项正确; B、由于易燃和易爆物品只要接触明火,或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就会产生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所以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防止爆炸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选项错误; C、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中含有易燃物,所以明火附近禁止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选项正确; D、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防止缓慢氧化放热达到其着火点,而发生燃烧或爆炸,选项错误; 故选:AC。 17、对于研究开发新能源,在一次课堂活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具有想象力的能源开发方式,下列发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______ A.利用粒子能量,比如电磁能、核能、氢能、氢能以及各种微观粒子能量和能量波 B.在其它星球上建立居住地和开采星球上的资源,例如土卫六的温度极低,在这样的环境中,甲烷等有机物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可大量开采 C.制造时光机,穿越到一万年前,大量开采化石燃料,运回现在使用 D.通过核聚变技术制造人工太阳,在恒星或人工太阳周围建造大型能量装置收集能量 答案:ABD A.利用粒子能量,比如电磁能、核能、氢能、氢能以及各种微观粒子能量和能量波,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B.在其它星球上建立居住地和开采星球上的资源,例如土卫六的温度极低,在这样的环境中,甲烷等有机物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可大量开采,利用节约能源,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C.制造时光机,穿越到一万年前,大量开采化石燃料,运回现在使用,违反客观事实,不可能实现,所以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D.通过核聚变技术制造人工太阳,在恒星或人工太阳周围建造大型能量装置收集能量,利用节约能源,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故选:ABD。 18、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下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资料:①Mg2Cu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Cu2合金;②MgH2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Cl=MgCl2+2H2↑。 A.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2价 B.循环制氢反应中不需要不断加入ZnFe2O4 C.反应2产生的氢气和反应3所得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D.反应3中氩气作保护气,防止物质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 答案:BD A、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为0,ZnFe2O4其中锌为+2价,氧-2价,则(+2)+(x×2)+(-2×4)=0,得出x=+3,故A错误; B、由反应①、反应②可知,ZnFe2O4和ZnO、Fe3O4可以互相转化,循环使用,故循环制氢反应中不需要不断加入ZnFe2O4正确; C、由图示可知,反应2产生的氢气是由水分解得到的,并且其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MgH2,而反应3是MgH2+2HCl=MgCl2+2H2↑,里面多了盐酸中的氢元素质量,故两者生成的氢气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故反应3中氩气作保护气,防止物质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正确; 故选BD。 19、“碳达峰”、“碳中和”已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骑自行车上班,少开私家车B.推广露天焚烧秸秆 C.发展风能发电,减少火力发电D.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减少大气污染 答案:AC A、骑自行车上班,少开私家车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题意; B、露天烧烤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同时碳燃烧也会生成大量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C、发展风能发电,减少火力发电,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 D、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减少大气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但不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C。 20、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B.蜡烛熄灭时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 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 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答案:BC A、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故蜡烛会熄灭,正确; 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会降低,错误; 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不是一定会发生燃爆,错误; D、实验要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正确; 故选BC。 21、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D.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BD A、爆炸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气体的体积膨胀造成的.可见爆炸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B、爆炸可以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并不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错误; C、爆炸可以掀起大面积的沙土,覆盖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D、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一定的,不会降低,错误;故选BD。 小提示: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 22、下列关于灭火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水灭火是为了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B.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隔绝氧气 C.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是为了移走可燃物 D.灭火只需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目的 答案:AD A、水蒸发过程中吸热,用水灭火是为了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正确; B、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不是是为了隔绝氧气,错误。 C、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是为了隔绝氧气,错误;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灭火只需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目的,正确。 故选:AD。 2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空气是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答案:ABC A.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正确; B. 空气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正确; C. 增大氧气的浓度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正确;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错误。 故选ABC。 24、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可燃气体一一—甲烷,所以它又被称为甲烷水合物。它的形成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温度、压力和原料。首先是温度不能太高,如果温度高于20℃,它就会受热分解从而“烟消云散”;其次,“可燃冰”在0℃时,只需30个标准大气压即可生成,并且压力越大,“可燃冰”就越不容易分解;最后,埋藏在海底的生物残体和有机腐殖质经细菌分解后产生甲烷气体,为“可燃冰”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可燃冰”的形成并不容易B.海底甲烷气体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和有机腐殖质 C.“可燃冰”其实就是一种气体D.在0℃且200米的海底可能会有“可燃冰” 答案:AB A、由题意可知,它的形成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温度、压力和原料,故“可燃冰”的形成并不容易,正确; B、埋藏在海底的生物残体和有机腐殖质经细菌分解后产生甲烷气体,为“可燃冰”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正确; C、“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说法错误; D、“可燃冰”在0℃时,只需30个标准大气压即可生成,并且压力越大,“可燃冰”就越不容易分解;故在0℃且200米的海底可能会有“可燃冰”说法错误; 故选AB。 25、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 B.参加反应的CO2、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D.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答案:AB A、由图可知,反应后生成了氧气、氢气、一氧化碳,故有一氧化碳分子、氢分子、氧分子三种分子,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一氧化碳、氧气、氢气,化学方程式CO2+xH2O光催化剂CO+xH2+x+12O2,参加反应的CO2、H2O的分子个数比为不一定是1∶1,符合题意; C、该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不符合题意; D、该设计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填空题 26、学校科学活动月,小明绘制了一幅简笔画-自然界中碳的循环。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释放CO2的方式主要有火山喷发、________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是指天然气、煤和________。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依据图示分析,控制温室效应发生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被碱性物质吸收可形成碳酸盐。澄清石灰水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CO2被氨水吸收转化为可作氮肥的NH4HCO3。NH4HCO3固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CO2形成的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8H8O3)。 ① 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② 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 ③ 在该生产流程中,你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是________。 (5)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方法都是由他们的性质决定的。 ①稀有气体常用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因为________。 ②干冰可用于制做舞台云雾,利用了干冰________的性质。 答案: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石油 CH4 +2O2 CO2 +2H2O 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O2 + Ca(OH)2 = CaCO3↓ + H2O 17.7 物理变化 二氧化碳无水乙醇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提取过程中的作用等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易升华 (1)自然界释放CO2的方式主要有火山喷发、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和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 CO2 +2H2O; (2)植树造林,加大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其转化为氧气;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3)澄清石灰水吸收CO2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Ca(OH)2=CaCO3↓ + H2O;NH4HCO3固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414+1×5+12+16×3×100%≈17.7%; (4) ①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 ② 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均用到二氧化碳和无水乙醇,同时该过程也均分离出二氧化碳和无水乙醇,故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二氧化碳和无水乙醇; ③ 在该生产流程中,可以提问如下问题: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提取过程中的作用、残渣的成分、分离过程应该控制在什么温度范围等; (5) ①稀有气体常用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干冰升华后吸热,可使周围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使舞台云雾,利用了二氧化碳易升华的物理性质。 27、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反应。 答案: 发光 发热 氧化 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8、“环境就是民生”。煤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了生态环境。我市正逐步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作燃料,请回答: (1)把煤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后,空气中污染物明显减少的有________(填一种)。 (3)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 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二氧化硫 排尽管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1) 把煤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 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后,从组成元素的角度少了氮元素和硫元素;因此就少了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填一种)。 (3) 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其目的是排尽管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29、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近年来,一些城市空气中出现可吸入悬浮颗粒物与雾形成“雾霾”天气。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PM2.5)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1)下列行为可能会导致“雾霾”加重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燃煤脱硫 b.植树造林 c.静电除尘 d.燃放鞭炮 (2)为了减少雾霾、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含量, 研究机动车尾气中CO、NOx及CxHy的排放意义重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含量与“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利用氨气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xNH3+6NOx(2x+3)N2+_________。 ②随“空/燃比”增大,CO和CxHy的含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d 6xH2O 燃油气充分燃烧 (1)燃煤脱硫可以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不会导致雾霾加重,故a不符合题意;植树造林,能增强大自然对环境的净化能力,能够减轻雾霾,故b不符合题意;静电除尘可以减轻雾霾,故c不符合题意;燃放鞭炮会有固体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造成雾霾,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填6xH2O;②随着氧气的增加,燃油气逐渐充分燃烧。 30、家用燃料变迁过程的示意图如图: (1)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工业生产排放的温室气体比2019年_____(填“上升”或“下降”)。 (2)秸秆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H2、CH4和CO等气体,则秸秆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_;煤炭燃烧时排放出NO2、_____等气体,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3)由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改为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时,燃气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具的____(填“上方”或“下方”);写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4)为实现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你认为能源综合利用的趋势是_____。 答案:(1)下降 (2) C、H、O SO2 (3) 上方 CH4+2O2点燃CO2+2H2O (4)向低碳、环保、高效的能源转变 (1)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工业生产减少,燃料的使用减少,所以排放的温室气体比2019年要少,故填下降。 (2)①秸秆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H2、CH4和CO等气体,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生成物中有C、H、O三种元素,则秸秆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②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气体能形成酸雨,故煤炭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气体。 (3)①甲烷密度比空气小,若逸漏则处于空气的上层,所以由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改为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时,燃气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具的上方;②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4)为实现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也就是2030年后碳排放量要逐年下降,所以能源综合利用的趋势是向低碳,环保,高效的能源转变。 20-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七 单元 燃料 及其 利用 重点 易错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