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方案说明书—-毕业论文设计.doc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方案说明书—-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方案说明书—-毕业论文设计.doc(4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XX县2008年“”XX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 初 步 设 计 XX县水土保持局 38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XX县2008年“”XX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 项目范围:XX小流域 项目实施单位:XX县水土保持局 项目实施年限:1年 项目第一责任人: 项目总投资:38.6万元(中央投资27.6万元,地方匹配11万元) 设计单位及资质证号:XX县水土保持局治理股 (甘)水保资质证丙字049号 设计人员:石屹峰……………………助理工程师 杨永红……………………技术员 李卫东……………………技术员 工程规模:项目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5km²;其中:营造水平梯田14hm²;新修拦沙坝1座,作业便道3km,经济林117hm²,封育治理174.3hm²。 前 言 XX小流域位于XX县西南15 km的鱼池乡下滩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6′45″~106°18′50″,北纬 33°45′39″~33°42′30″。流域总面积5.12km2。近年来,由于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24m2。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省计委的关心支持下,根据具体要求,我县选定XX小流域作为我县二○○八年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并从二○○七年十月开始组织设计人员对小流域进行了外业调查,按照《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写暂行规定》和有关的技术规范进行了小流域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现已完成《XX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 目 录 1、基本情况…………………………………………………5 2、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11 3、工程设计…………………………………………………15 4、施工组织设计和年度实施计划…………………………34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5 6、效益分析…………………………………………………38 7、项目组织管理……………………………………………41 8 综合结论…………………………………………………43 XX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 单位 合计 一、建设条件 1.XX面积 hm² 5.12 2.XX人口 人 450 3.农业人口 人 450 4.多年平均降雨量 mm 699 5.实测最大24h降雨量 mm 122.3 6.多年平均大风日数 d 15 7.多年平均气温 °C 10.7 8.森林覆盖率 % 31 9.水土流失面积 km² 3.24 10.土壤侵蚀模数 t/(km².a) 2083 11.其他 二.设计标准 1.工程防御暴雨标准 (p=10%) mm 122.3 (p=20%) mm 150.5 2.造林保存率 % 80 三.工程规模 1.综合治理面积 km² 3.05 基本农田 hm² 14 经果林 hm² 117 种草 hm² 封禁 hm² 174.3 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座 塘坝 座 拦沙坝 座 1 蓄水池 口 排灌渠 km 0.1 3.田间道路 km 3 四.工程量 2560 1.主要工程量 万m³ 21.4 土方量 万m³ 21.4 序号及名称 单位 合计 石方量 万m³ 0.037 混凝土方量 m³ 60 2.主要材料 水泥 t 20 钢材 t 油料 t 炸药 t 树苗 万株 1.76 种籽 t 4.所需劳力及设备 总用工日 万工日 0.5 年均用工日 万工日 0.5 年均出工日 工日 11 机械施工量 台班 年均机械用量 台班 5.施工期限 年 1 五.工程效益 1.年拦蓄泥沙量 万t 0.98 2.年拦蓄水量 万m³ 3.79 3.林草覆盖率 % 91 4.经济效益 万元 104.4 六.经济指标 1.静态总投资 万元 38.6 工程措施 万元 17.6 植物措施 万元 17.6 其他措施 万元 0.52 其他费用 万元 1.81 基本预备费 万元 1.1 差价预备费 万元 0 2.综合经济指标 单位面积投资 万元/km² 7.5 单位面积总经济效益 万元/km² 20 内部收益率 1.4 效益费用比 1.51 1.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1.1.1 XX概况 XX小流域属嘉陵江一级支流XX河流域。流域东临鱼池乡上摊村河,南接显龙乡姜家湾,西依下三房,北以大坡山为界。流域南北长3.7km,东西宽2.1km,流域面积总5.12km²。水土流失面积3.24km²,海拔981-1343米之间,相对高差362米,XX为中部黄土山塬峡谷区,谷坡陡峻,岩石裸露,网状分布,黄土覆盖层较厚,水土流失严重。 1.1.2地质地貌 (1)地质: XX小流域地处秦岭海槽褶皱带,属古生代未期秦岭地槽褶皱成山体断裂下沉的构造盆地,由于多次造山运动影响,流域内地质多呈红色砂砾岩,砾状砂岩夹质粉砂岩,石英岩、粘土质岩等,岩石山体表层广布有黄土与黄土状岩石碎屑残积物覆盖,即现在的主要耕作层。 (2)地貌: XX小流域处于中部河谷丘陵盆地区,经过长期侵蚀切割分成目前网络状沟谷、坡、梁结构。流域沟道总长7km。沟壑密度1.4km/km²,沟道比降1.7%。根据XX小流域坡面情况分析,3.4.5级坡度居多,地面较平的山坡15--25度分布在山坡、山梁等部位。 不同坡度统计表(hm²) 1 <5° 45.7 2 5°--10° 19.7 3 10°--15° 136 4 15°--25° 172.6 5 25°--35° 121 6 >35° 17 1.1.3土壤 XX小流域主要土壤有棕壤土、褐土、红粘土。棕壤土多分布在坡积、残积或黄土母质上发育形成的地带,土壤表层主要有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等,土层较厚,土壤发育层次明显,PH值5.5──7,有机质含量在4%以上。褐土主要以典型褐色土、黄僵土、石灰质褐色土为主,多分布在耕种的坡地上,红粘土主要分布在陡峻的荒山荒坡地带, PH值8.0左右,土壤熟化成度差,土层薄,肥力不足,土壤侵蚀严重。 1.1.4 植被 XX小流域由于山大沟深,新生沟壑区内岩石深切,所属植被多分布在坡陡、沟深、土层薄的山地或梁峁,植被种类多为松树、柏树、刺槐、狼芽刺为主的乔木林和灌木林。流域内现有乔木林158hm²,占林地面积45%;灌木林176.6hm²,占林地面积50%;疏幼林地16.7hm²;占林地面积5%。植被覆盖度69%,森林覆盖率31%。 1.1.5 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XX土地总面积5.12km²,其中:梯坪地25hm²,占总面积的9.6%;坡耕地131hm²,占总面积25.6%;用材林158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31%;灌木林176.6hm²,占总面积34.5%;疏幼林16.7hm²,占总面积3%;非生产用地4.7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0.9%。 流域内人均土地1.14hm²,人均耕地0.35hm²。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利用不合理,主要是坡耕地多,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思想观念还没打破,无支柱产业,因此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合理利用坡耕地资源、是发展流域经济的根本出路。 1.1.6 气候特征 XX小流域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流域多年平均气温10.7℃,日照时数1969小时,≥10℃有效积温2993.6℃,年平均蒸发量1239mm,无霜期181天。早霜期出现在10月初,晚霜期一般出现在4月中旬,日极端最高气温36.8℃,日极端最低气温-15℃。该区年均降水为699mm,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55%,多以暴雨形式出现,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为122.3 mm。 1.1.7河流水文 XX小流域所属水系为嘉陵江水系三级支流,年径流模数为 0.8万m³/km².a,年径流总量4.1万m³。 1.2 社会经济状况 1.2.1 人口与劳动力 XX小流域辖1乡(镇),1个行政村、3个村民小组、89户、450人,人口密度88人/km²,人口自然增长率0.8%,农业人口450人,劳动力158个。 1.2.2农村各业生产 (1)农村产业结构 XX小流域内产业结构中以农业为主,林业、牧业为辅,根据2005年XX县统计年报,农业总产值18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24 万元,占农业总产值69%;林业产值3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1%;牧业产值1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7%;其它产值6万元,占产值5%;人均纯收入1595元/人。流域内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黄豆,经济作物有向日葵、油菜等. (2) 农业生产 该流域内主要种植有小麦、玉米、黄豆等,种植面积共计156hm²,小麦平均单产3000kg/hm²,玉米平均单产6750kg/hm²,黄豆平均单产1250kg/hm²,人均产粮1968kg,人均基本农田0.056hm²。 (3) 林业生产 流域内共天然林158hm²,灌木林176.6hm²,疏幼林地17.6hm²,疏幼林主要近年新造水保林林为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森林资源开发不合理,多为原料出售,缺乏综合加工利用,因而产值不高,收入很低,资源浪费严重。 (4) 畜牧业生产 流域内畜禽结构以牛、猪、鸡为主,养有生猪约212头,牛约105头,鸡约350只,饲料主要为草场加农作物秸杆和其他农副 产品,主要存在问题有饲料较丰富,但使用不合理,饲料工业缺乏,对牲畜经营管理粗放,饲料报酬低,生产效益不高,商品率低。 1.2.3 农村基础设施状况 XX小流域已实现“三通一平,交通便利,乡村道路完善。 1.3 水土流失及治理状况 1.3.1 水土流失状况 流域内土壤侵蚀剧烈,地貌发育活跃。侵蚀方式主要以水蚀为主,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3.24km²,占土地总面积的63.3%。其中:轻度流失153.3km²,占流失面积的47.27%;中度流失159km²,占流失面积的49.03%;强度流失12hm²,占流失面积的3.7%。无明显流失187.7km²,占总面积的33.7%。侵蚀模数为2083T/km²,土壤侵蚀量1.06万吨。 1.3.2 水土流失的危害 流域内土壤侵蚀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具体表现为沟蚀、面蚀。面蚀经常发生在伏耕后的陡坡地中,在暴雨径流的冲刷下,陡坡地形成细沟状的侵蚀沟,造成耕作层土壤大量流失,土壤板结,破坏了土壤氮、磷、钾有机结构,土壤肥力下降,形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由于人为的毁林开荒,乱开滥挖,使稳固沟坡两岸的根网系统死亡从而失去固结土壤的能力。由于沟道比降较大,沟岸植被破坏严重,在暴雨多发季节内洪水携带大量土壤及泥沙涌入河道,造成河道淤积,水位上升,严重威胁城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着本区经济的发展,治理XX小流域水土流失势在必行。 1.3.3 水土保持现状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当地干部和群众对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表现出了极大热情。截至2004年底,流域内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共兴修梯田25hm²,营造水保林17.6hm²,兴修水利水保工程1座 (处)。 2 建设目标、规模和总体布局 2.1建设目标 2.1.1 水土流失治理目标 根据该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结合XX县气候,土质及农业生产情况,通过分析各种自然条件,经过科学分析论证,综合治理以“合理规划,科学发展,抓特色产业,打造精品小流域”为指导思想;适地适种,良种繁育,综合防治为基本原则。 根据XX小流域的土地资源及水土流失情况,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还草,采用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用3到5年时间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使农、林、牧得到协调发展,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基本杜绝人为的水土流失产生。项目实施后,XX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5hm²,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94%,XX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94%以上。减沙效益达到90%以上,蓄水效益达到80%以上。 2.1.2 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项目实施后林草植被度将由现在的69%提高到91%,新增林草面积近1.17km²,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4%;初步控制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生态环境由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 2.1.3 发展农村经济目标 由于流域特殊的地质地貌,一遇大雨容易形成山洪,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加之耕地土层较薄,坡度比较大,遇到干旱季节,干旱十分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干旱制约着本区域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地提高,造成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群众生活较为困苦。 XX小流域经过综合、集中、连续治理后,森林覆盖率提高。随着水土流失得到进一步控制,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促进了流域内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土地利用得到充分利用,小流域经济初具规模,XX人均收由1595元增加到1858元,经济增长率在16%以上,人均有粮2750公斤左右,群众生活普遍得到提高。 2.2 工程总体布局 2.2.1 土地适宜性评价 流域内山多平缓土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质量不平衡。流域内现有耕地面积156hm² ,其中梯坪地25hm², 占耕地面积的16%,坡耕地161hm²,占耕地面积的84%。流域内部分坡耕地多为陡坡耕地,而且分布均在25°以上的山腰、山顶、山脚,有相当一部分是毁林垦殖出来的,应进行退耕还林,按其坡度考虑,只宜作林业用地。适宜农业用地少,耕地面积没有充分耕种,粗放经营,耕地产出不高。未能因土适种、因土改良、因土施肥,因此低产旱地面积大。 2.2.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根据小流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XX今后以经济林为主发展方向,将25°坡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退出的耕地宜林则林,未能利用的,进行封禁治理,让其自然修复。通过土地调整后,小流域林业用地468.3hm²,农业用地39hm²,其它用地4.7hm²,到治理末期,小流域内梯坪地39hm²,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09 hm²。 2.3 建设规模 XX小流域计划治理面积3.05hm²,主要采用农业、工程和植物三大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农业措施:营造水平梯田14hm²;工程措施:拦沙坝1座,排灌渠0.1km,作业便道3km,植物措施:经济林117hm²,封育治理174.3hm²。 2.4总体布局 2.4.1各项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开发,根据流域自然条件,水土流失危害程度、设防要求、生产力发展方向、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结构、科学地布设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合理确定各项措施的比例,形成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体系。 (2)、防治结合,在治理的同时,高度重视无明显流失区和轻度流失区的预防保护工作,加大封禁治理力度,加大自然修复力度,切实防止人为产生的新的水土流失,强化水土保防治水土流失。 (3)、治理开发一体化在治理开发的同时,结合三大效益,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新途径。选择生态地的优势产品,使流域成为商品生产基地。 (4)、突出重点,选好突破口,针对当地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选择加速治理开发的突破口,建设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基地,大力发展区域优势。 (5)、规模化治理,区域化布局。 (6)、防治结合,巩固治理成果。 2.4.2各项治理措施布局 根据XX内流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治理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拟定各项治理措施布局如下: (1)、坡面:山坡土层较厚,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在坡度较缓的地块治理措施以坡改梯建设为主,在地埂栽植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既可稳固田坎,又可以发展经济林果产业。在坡度较陡但土层较厚的地块营造经济林,以栽植花椒、核桃为主,形成坡面经济林带;对稀疏残林进行封育管护,利用自然修复,使其尽快郁闭成林,改善生态环境。 (2)、沟道:XX内沟道较多,多为土石结合沟道,由于历年来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沟道侵蚀严重,有较明显的天然跌水,沟岸扩张,沟头延伸快。对此,我们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在沟道内布设拦沙坝,抬高侵蚀面;在沟岸及沟头大力营造防护林,防止沟头上切。 (3)、道路体系:各项工程的实施必须要有道路作为基础,根据工程需要,修建田间道路系统,便于运输及农业生产,做到“山、水、田、林、路”综合发展。 3 工程设计 根据水土流失的情况,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按照《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 1-16453 6-1996)设计完成 。 3.1 水平梯田(坡改梯)设计 3.1.1土坎梯田 3.1.1.1 设计原则 确定水平梯田断面,即求出不同坡度下梯田的优化断面。 (1)、地块选择符合建立基本农田的要求,地面坡度一般在15º以下; (2)、布局设计科学,实施程序合理; (3)、地块集中,田、林、路、渠结合; (4)、田面水平,无集流冲刷的可能 (5)、田面适度5─15米之间; (6)、田坎坚固,填方上虚下实,预留一定的沉陷高度。 (7)、生土深翻0.3米以上,表土还原0.2米以上; (8)、田坎利用率高,无胁地减产可能; 3.1.1.2 设计标准 水平梯田的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3h~6h最大暴雨,一般减少径流90%,减少泥沙95%以上。梯田的断面设计一般是地面坡度越陡,田面宽度越小,相应的田坎高度越大;坡度越缓则相反。田面宽度为陡坡区5 m ~10m,缓坡区10 m ~15m。 3.1.1.3 水平梯田工程设计 水平梯田断面示意图 水平梯田断面要素关系为: 田坎高度H=BxSinθ 原坡面斜宽b=Hctgα 田坎占地宽Bm=Hctgα 田面毛宽Bm=Hctgθ 田坎高度H=Bmtanθ 田面净宽B=Bm一b=H(ctgθ一ctgα) 式中:θ—原地面坡度; α—梯田田坎坡度。 除以上因素外,田边应有蓄水埂,高0.3 m~0.5m,顶宽0.3 m ~0.5m,内外坡比1:1。 3.1.1.4水平土坎梯田规格要求 根据流域实际情况,选用地面坡度15°~25°地方进行坡改梯。 (1)田块布设需顺山坡地形,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田块尽可能在100~200 m,以便利耕作。对少数地形有波状起伏的,耕作区应顺总的地势呈扇形,区内梯田埂线亦随之略有弧度,不要求一律成直线。 (2)梯田坎高应小于3.5m,坡度为15°~20°田面宽度8m~15m;坡度为20°~25°田面宽度5m~15m; (3)地埂高一般0.3m,顶宽0.4m,埂内坡1:1; 坡改梯设计图式: 坡改梯典型断面示意图 3.1.1.5 工程土方量和土方移运量的计算 土方量: V=1250H(近似值) 土方移运量:W=833.3BH(近似值) 式中:W—每hm²土方移运量,m³-m。 3.1.1.6水平土坎梯田规格要求 由于XX内规划坡改梯图斑地形较复杂,耕地坡度不均匀,根据XX实际和工程实施可操作性,按照地面坡度15度以下设计坡改梯断面,按土坎梯地设计。 ①沿等高线布设,大弯就势,小弯取直; ②梯田坎高应小于2.5m; ③地埂高一般0.2m,顶宽0.3m,埂内坡1:1; ④全部采用人工修筑。 坡改梯设计工程特性表 型号 地面坡度 田面宽度 田坎高度 田坎坡度 土方量 P-01 5°~15° 15 m~8m 1.5m ~2.5m 60°~80° 3200m³/hm² 3.1.1.7 坡改梯施工方法 坡改梯的施工包括定线、清基、筑埂、保留表土和修平田面等五道工序。 ⑴定线:根据梯田规划确定为梯田区的坡面,在其正中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并在中轴线上划出各台梯田的Bx基点。从各台梯田的Bx基点出发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接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施工线。 ⑵田坎清基:以各台梯田的施工线为中心,上下各划出50~60cm宽作为清基线。在清基线范围内清除表土厚约20cm,清除石砾等杂物,整平,夯实。 ⑶田坎必须用生土填筑,土中不能夹有石砾、树根、草皮等杂物。修筑中每道埂坎应全面均匀地同时升高,分层夯实,每层虚土厚约20cm,夯实后厚约15cm 。 ⑷保留表土:采用逐台下移法,整个坡面梯田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将第二台拟修梯田田面的表土取起,推到第一台田面上,均匀铺好。如此逐台进行,直到各台修平。 ⑸修平田面:将田面分成下挖上填写与上挖下填两部分,田坎线上下各1.5m范围,采取下挖上填法,从田坎下方取土,填到田坎上方。其余田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田面中心线以上取土,填到中心线以下。 3.1.1.8 管护和利用 (1)、维修养护 ①、每年汛后和每次较大暴雨后,对梯田进行检查,发现田坎(田埂)有缺口、穿洞等损毁现象及时进行补修。 ②、梯田田面平整后,地中原有浅沟处,雨后产生不均匀沉陷,田面出现浅沟集流的,在庄稼收割后及时取土填平。 ③、根据田埂泥沙淤积情况,从田埂下方取土,加高田埂,保持埂后按原设计要求有足够的拦蓄量。 (2)、促进生土熟化 ①、梯田修平后,在挖方部位多施有机肥(单位面积施肥量较一般施肥高一倍左右),同时深耕30cm左右,促进生土熟化。 ②、新修水平梯田,第一年选种适应生土的作物,如豆类和洋芋等。 (3)、田坎利用 ①、根据田面宽度,田坎高度与坡度及适宜当地土地条件,县经济价值高的花椒来发展田坎经济。 ②、田坎利用与搞好田坎的维修养护,保证田坎安全相结合。 3.1.1.9 图斑设计 根据规划图斑的坡度及土层厚度,XX共规划土坎梯田图斑2个,共14hm²,全部为人工修筑,共需移动土方约4.5万m³。 3.2拦沙坝设计 3.2.1设计原则 XX内重点治理沟道比降大,多跌水,遇暴雨易形成山洪,冲毁农田,淤塞沟道,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大量泥沙涌入红崖河,抬高河床,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我们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沟坡兼治、保证安全”的建设原则,经现场测绘,详细论证。布设拦沙坝1座,以便起到拦蓄泥沙,保护农田,防治沟底下切及沟岸扩张,减少水土流失,防汛抗旱的作用。 3.2.2坝址选择 根据XX内这条沟道的地形地貌,选择沟谷狭窄,坝址上游地形较开阔平坦,沟底比降均匀的地形,这样筑坝工程量小,拦蓄能力强。为使坝基稳固,坝址应该选择在石质坚硬,无大的地质构造变化,两岸无疏松的塌土、滑坡以及没有安全隐患的地段,特别要注意坝基下有无软土或淤积泥沙。 3.2.3工程设计 (1)、坝体选择: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气候特征及水文条件,坝体选择75#浆砌石进行砌筑。 (4)、拦沙坝高度: 拦沙坝高度可根据不同的建筑材料选用以下经验值,对不透水性拦沙坝,必须在设计高度上加0.25—0.5m的安全超高。拦沙坝高确定为3米,顶宽1米,取10米为平均长度,迎水坡垂直,背水坡1:0.2-0.6。 (5)、拦沙坝溢水口设计: ①拦沙坝溢水口可直接设在拦沙坝顶部靠近地质条件好的岸坡一侧;在溢流口下游与土质沟床连接处,布设排洪渠100m。 ②拦沙坝溢水口一般为矩形,可参照下表执行: 溢洪口尺寸的确定:溢洪口设在坝顶,采用矩形宽顶堰公式计算: Q=Mbh⅔ 经计算该拦沙坝溢洪口宽2m,高0.5m。 ( 6)、拦沙坝典型设计图见下页-拦沙坝典型设计图 (7)、拦沙坝施工: 定线:根据规划测定的拦沙坝位置(坝轴线),按设计的拦沙坝尺寸,在地面划出坝基轮廓线。 清基:如是土沟床就将轮廓线以内的浮土、草皮、乱石、树根等全部清除。如岩基沟床应清除表面的强风化层,在基岩面凿成向上游倾斜的锯齿状,两岸沟壁凿成竖向结合槽。 砌石:根据尺寸,从下向上分层垒砌,逐层向内收坡,块石首尾相接,错缝砌筑,大石压顶。同时所用砌石料厚度不小于30cm,接缝宽度小于2.5cm。施工时必须做到“平、稳、紧、满”(砌石顶部要平,每层铺砌要稳,相邻石料要紧,缝间沙浆要灌饱满)。 (8)、利用和管护: A、暴雨中有专人到拦沙坝现场巡视,如有险情,及时组织抢修。 B、每年汛后和每次较大暴雨后,及时到拦沙坝现场检查,发现损毁等情况,及时补修。 C、坝后淤满成地,及时种植喜湿、耐淹、经济价值高的文县杨,发展用材林。 3.2.4工程量及效益 (1)、工程量 根据《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计算拦沙坝共计工土方工程260m³,浆砌石工程180m³,200#沙浆抹面241m².共需投工136工日。 (2)、效益 工程建成后,除了可以消减洪峰,控制沟床下切、沟岸扩张、拦泥蓄水外,最终还可淤地15亩,发展灌溉70亩,收益人口300人;并且可以调节区域小气候,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对县城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3.2.5施工组织管理 (1)、组建工程实施领导小组。 为确保工程按照设计实施,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由项目实施部门成立工程领导小组,制定工程实施期间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工程建设实行招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管理实行报账制。 (2)、严格技术规程,规范施工程序,确保工程如期优质完成。 该项工程主要目的是防治水土流失,达到消减洪峰,拦蓄泥沙,确保下游排洪沟渠畅通无阻。所以工程质量直接关系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实施方招标时,不但要选择有施工经验的专业队外,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应对材料质量及施工质量有明确规定,并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监理,始终指导施工。工程施工季节应选在枯水期进行,根据工程量计算,该项工程应自3月中旬开始,至5月中旬结束,设计工期两个月。 (3)、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效益 该项工程所需资金全部从财专资金专户中支出,建立专帐,按照国家规定,随时检查工程进度、质量、投资计划、工程施工规格标准、资金使用情况、财务帐表等。没有施工技术人员签字,不得验收。 (4)、加强工程建后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为了确保工程始终发挥最大效益,建设单位应和收益村组制定工程运行管护制度,制定专人在汛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3.3田间道路 3.3.1定义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为便利连片梯田、经济林地的耕作、运输、经营管理,修筑的人、畜、机械行走道路,称田间作业道。 3.3.2规划设计原则 作业道配置必须与坡面水系和灌排渠系相结合,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防止冲刷,保证道路完整、畅通;布局合理,有利生产,方便耕作和运输,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占地少,节约用地;尽可能避开大挖大填,减少交叉建筑物,降低工程造价;便于与外界联系。 3.3.3工程设计 XX初布设计作业道路3km。采用机械为主,人工辅助的方式进行施工。 田间作业道和坡面水系(灌排)都是连片梯田、连片经果林区的骨架,要先于坡改梯实施或同步实施。土料路基以粘土略含沙质为好,要层土层夯,夯紧夯实。路面铺以砂质土,保持路面透水性。路面中间稍高于两侧,略呈龟背形,转道外侧稍高于内侧,转弯角度不能太小,一般为15º,路宽3米。 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妥善处理好废弃土石的堆放和原有地貌植被。 作业便道工程量表: 项目 数量(km) 土方(万方) 石方(万方) 投工(万个) 作业便道 3 0.67 0.48 3.4林草工程 3.4.1经果林设计 3.4.1.1营造经济林的目的 营造经济林有利于发挥当地自然优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轻水土流失,巩固治理成果,还能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有利于调动群众治理的积极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脱贫致富,振兴当地经济,有利于发展小流域经济,促进水土保持产业化。 3.4.1.2经济林的配置 坡耕地造林,选择向阳背风,有灌溉水源,交通便利的坡面,修筑水平台或反坡梯田,田间工程应配置排灌系统和道路,植树前沿等高线,按树种的株行距,开挖定植穴,穴内施足底肥,然后将土壤分层回填。设计树种为2年实生核桃。 3.4.1.3 工程布局 XX共设计营造经果林117hm²,共需苗木1.76万株。 3.4.2.4造林设计技术措施 (1) 地块选择 选择在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土质较好的梯田或坡度较缓的坡耕地上。 (2) 品种选择 经果林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并有良好经济价值的核桃,苗木由县上统一品种采购。 (3) 整地方式及规格 栽植整地方式为块状整地方式。定植穴规格为60cm×60cm,沿等高线布设。植入苗木,使苗木根系舒展,培土踏实,浇足植苗水。 (4) 造林方法及幼林抚育: 春季“清明”后植苗造林,苗木随挖随栽,避免伤根,多留须根,栽后踩实。抚育3年~5年,幼林期可以林草或林药间作。每年分夏、秋两次松土、除草、施肥、浇水、修枝整形。 树种、栽植密度及苗木规格表 树种类别 树种名称 混交方式 种植密度 (株/hm²) 苗木规格 乔木(×) 核桃 混交 150 80cm---100cm (5) 栽培图式: 单位:cm (6)、幼林管理: a、新造幼林要实行封育,禁止放牧及其他不利幼林生长和破坏整地工程的活动。 b、幼林郁闭前,在不影响幼林生长前提下,树盘以外可利用林间空地,种植低秆、簇生的绿肥、蔬菜及豆类作物等,结合耕作管理,兼顾幼林抚育。 c、松土除草,主要在整地工程内进行,结合对工程进行养护维修,防治鼠害。 d、灌水施肥。幼林受旱及时灌水保苗。 e、成活率调查。每年冬季,对去冬今春新造幼林应在不同部位进行成活率抽样调查。 f、幼林补植。成活率84%以上且分布均匀,不需补植;成活率40%—84%的进行补植,成活率不到40%的,不计其造林面积,重新造林。幼林补植需用同一树种的大苗或同龄苗。 3.4.2 封禁治理设计 3.4.2.1 封禁治理的作用与设计原则 进行封禁治理能迅速提高植被覆盖度,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减轻水土流失。我们对具有一定数量的伐根、根蘖更新能力强和母树天然条件形成的疏幼林、灌丛、采伐迹地及荒山、荒坡,通过封禁的方法,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使其尽快恢复植被,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封禁治理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封育图斑内有残存的林草植被,以及荒山荒坡、天然草地; (2)、当地的水热条件能满足自然恢复植被的需要; (3)、封育3――5年之后,林草覆盖率达到70%上。 3.4.3.2 封禁方法、组织管理 (1)、 XX小流域封禁措施采取全年封禁的方法,对残林、疏林进行全年封禁,利用其自我修复功能,逐步恢复植被,在措施实施3-5年后,郁闭度达到0.7以上。 (2)、对于人行便道使用挖断道路或用狼牙刺设置路障等方法禁止牛羊进入,以确保封禁效果。 (3)、对于每个封禁区,划定四界,立封禁标示牌。封禁标志牌设计见下图 (4)、成立管护小组,固定专人管护,签订封禁管护合同,使各村管护员明确职责,层层负责。 ①、护林护草人员由群众推选,要求办事公正,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的人,根据XX内行政区划,初步拟订为2人。 ②、根据工作量大小和完成任务情况,对护林护草人员定期付给适当报酬,暂定为每人800元/年。 ③、封育地点距村较远的,应就近修建护林护草哨房,以利工作进行。 (5)加强宣传,制定村规民约,乡规民约内容:封禁制度(时间、办法),开放条件(轮封轮放),护林护草人员和村民的责、权、利、奖励、处罚办法等。乡规民约制定后,必须严格执行,并纳入乡、村行政管理职责范围,维护乡规民约的权威性,保证真正起到护林护草作用,特别严禁毁林、毁草、陡坡垦荒等行为。制定封禁制度,大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6)、通过在封禁区周围村庄大力发展节柴灶、沼气池,解决人民群众的燃料问题,确保封禁措施的顺利实施。 (7)、封禁地块严禁放牧,变放养为圈养,大力种植饲草,是封禁地块在最短的时间郁闭成林。 3.4.3.3、工程布局 XX共设计封禁治理174.3hm²,共划分16个图班。 4 施工组织设计和年度实施计划 4.1施工组织设计 4.1.1施工组织形式 根据项目实施内容、规模及技术要求,拟采用以下施工组织形式: (1)专业施工队: 具有相关专业资质的施工队伍,完成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及机修梯田。 (2)农村施工队:负责完成坡改梯、水保林、经果林; (3)村组个人:负责封禁治理工程; 4.1.2 施工主要材料的来源和质量保证 (1)树种:造林所需苗木均采用招标制由政府统一采购,检疫证、质量合格证手续齐全,质量可靠。 (2)水泥:从凤县水泥厂采购,质量可靠; (3)沙石料:从我县采石场采购,可以确保其质量。 4.1.3道路交通 本XX对外交通方便,流域内的生产道路可以满足施工要求。水、电可以就地解决。 4.1.4施工安排 土石方工程在冬春干燥少雨及劳力空闲季节施工,此时便于施工和保证质量,同时便于组织劳力上阵。经济林在3月种植,此时面目尚未萌发,便于成活。 4.2 实施计划 XX小流域实施期为一年(2008年1月-2008年12月)。根据国家补助标准,工程进度要求、劳力、资金调配情况,合理安排建设期实施计划(附表9) 5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1 投资估算 5.1.1 计算原则、依据 (一)编制依据 (1)水利部文件水总[2003]67号文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 (2)依据2003年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 (3)依据2003年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 (4)由工程设计的资料和图纸统计而得的工程量。 (二)基础资料 (1)依据2003年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本工程人工工资按2.5元/工时计; (2)水泥、砂、块石、苗木均按当地购买价(原价)加实际的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计算;施工用水按5.0元/ m3,用电按0.49元/(kw.h)。 (三)工程单价 (1)工程措施的间接费按直接费的7%计入工程单价。 (2)工程措施的利润按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的4%计入工程单价。 (3)税金均按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之和的3.22%计入工程单价。(四)独立费用 (1)、建设管理费中的项目经常费按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之和的2.4%计算。 (2)、工程建设监理费2.5%计算; (3)、勘测设计费按按照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之和的1.5%计算; (4)、水土流失监测费按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之和的0.6%计算; (五)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按第一至四部分投资合计数的3%计取,价差预备费不计。 5.1.3 综合单价 工程各项治理措施国家投资标准为:土坎梯田3000元/hm²;经果林1500元/hm²;封禁治理 30元/hm²;浆砌拦沙坝15117元/座;排灌渠53元/m;田间道路5000元/km。 5.1.4投资概算 (1)、劳力、物资投入 该工程共需群众投劳0.5万工日。主要材料用量:水泥20T,苗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流域 水土保持 工程设计 方案 说明书 毕业论文 设计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