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疫情防控.doc
《学校疫情防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疫情防控.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完整word)学校疫情防控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及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包括预防接种证查验、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传染病疫情报告、师生定期体检、个人卫生管理、学生健康档案管理、消毒及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 一、晨、晚检制度 (一)每天统计患病学生人数及情况,确保有疫情立即报告,同时要及时做好清洁消毒、切断传染途径. (二)医务室是晨检工作的督促管理部门,应具体做好晨检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三)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学生的晨、晚检工作。每天早晨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做到“一看、二问、三摸、四量”.一看:肤色、有无皮疹、情形;二问:有无腹泻、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三摸:有无发热、发冷;四量:必要时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发现学生有发热(体温超过37。5℃)、皮疹、腹泻、呕吐、黄痘、眼结膜充血、腮腺肿大、咳嗽或身体异常等传染病早期症状以及疑似传染病,立即报告校医(医务室人员),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作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四)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及管理制度。 1、每天上午10时前,下午19时前班主任要如实、详细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或确诊传染病患者,责任人要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送医务室,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教育、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3、患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学生必须回家(或学校专设隔离室)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隔离期满,凭病愈证明方可回班级上课。在隔离期间,校医、班主任要跟踪了解学生病情好转情况,学生痊愈后出示医院证明并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回校学习。发热学生退热48小时后才能回校.回校时必须持病历到医务室办理有关手续后才能回教室上课。患有气管炎、胃肠炎等常见病、慢性病的学生,在发病时期,以学生身体健康为主,指导就医,劝其回家休息治疗,不带病上课,以免贴误病情。 4、医务室每天根据“晨晚检”情况及时进行汇总,对发热学生、教职工进行列册登记,出现重大疫情或可疑情况时应立即向当地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班主任分别对疑似传染病患的学生进行每日随访、追踪,及时了解其诊治情况。隔离病人做到“二不”(不上课、不外出活动).因晨、晚检不负责任,疏于职守而至校园或班级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有关人员要负相应法律责任。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6、晨、晚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疑似传染病患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7、一旦发生疫情,校医及时做好登记统计,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当同一个班级、同一楼层或同一宿舍里1天内出现3例或3天内出现有5例及以上发热(体温〉38℃),伴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头痛等类似流感症状的学生,及时电话报告。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和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教育学生每天晨起后感到不适,要求家长带去医院诊治,不要带病上学.对正在治疗而要求上学的学生及家长要做好说服劝止工作,留在家中治疗休息,隔离期满,痊愈后才能上学。 9、传染病流行期间学校应尽量减少集体活动。发生传染病的班级在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学生要与其他班级学生相对隔离,寄宿生隔离在隔离宿舍,禁止与其他学生用餐、游戏和活动。 二、消毒制度 (一)场所消毒 1、学校食堂的餐厅开窗通风,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配餐间每天使用前用紫外线进行一次空气消毒。紫外线灯消毒超过1000小时要更换。 2、季节性传染性疾病流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需对食堂采取医学措施时,必须积极协助相关消毒工作。对教室、功能室、办公室的消毒,可使用有效含氯量500mg/L的消毒液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措擦.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疫点消毒)要增加消毒次数,可请疾控中心操作或指导下进行,消毒结束后要通风换气。 (二)学校饮水机消毒要求 1、每天安排专人对学校每层楼的饮水机进行卫生清洁消毒。 2、每台饮水机均由供水商进行检测,定期(三个月或半年一次)为饮水机检修、消毒,并有检修、消毒的时间标识。 3、由饮水机公司定期更换滤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安全、卫生的饮用水饮用。 4、做好饮水机清洁消毒、检测和更换滤芯等工作的日常记录。 (三)消毒灭菌保障措施 1、有消毒灭菌器材,如喷雾器、紫外线消毒灯. 2、有常用必需的消毒药(剂),如过氧乙酸、消毒片等,并定期检查消毒药(剂)有效期限. 3、掌握配制消毒药(剂)浓度及用量技术,准确配制消毒药(剂)浓度及所需消毒液用量。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实行分类管理。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宜、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疾疾.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二)设立传染病报告领导小组及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1、传染病报告领导小组 组长:孔成群 副组长:于国茹 组员:各部门主任及班主任 2、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学校校长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可由学校校医兼任,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疑似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 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痘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一旦疫情爆发,疫情报告人应严格遵守层层上报的工作原则,通告疫情. (三)疫情报告要求 1、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3、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4、报告顺序和时间: 班主任→医务室→疫情报告人排查→分管校领导→校领导→疫情报告人→当地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重大疫情由疫情报告人于1小时内上报疾控中心和教育、卫生行政部门。 5、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在卫生室(保健室)保留三年。 四、学生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一)做到七不:不留长指甲、男生不留长发和染发、不喝生水、不挑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画乱涂。 (二)做到四勤:勤洗头、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三)讲究食品卫生,不吃不清洁的食物;不买路边摊零食;不暴饮暴食. (四)注意用眼卫生,看书写字姿势端正。不躺着看书,不在强烈的阳光下或光线暗淡的地方看书。不在行驶的车船或行走时看书。用眼时间不能过长。每日要按规定做眼保健操。看书时眼睛与书本要保持三十公分左右的距离。 (五)穿戴要整洁大方.在校不得穿高跟鞋,上体育课不得穿皮鞋,上课禁止戴帽子、穿拖鞋和背心. (六)早晚刷牙,饭后嗽口,饭前便后要洗手。 五、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成立食品安全事故领导小组 组长:孔成群 副组长:孙治国 组员:裴学峰等食堂工作人员 (二)建立保障机制 1、安全保卫小组 负责人:冯戎 职责:在突发时间的前期处置过程中,负责现场警戒、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等。 2、应急工作小组和医疗救护小组 负责人:施鵬 职责:组织院前紧急救护,配合专业救护人员救护工作。 3、综合信息小组 负责人:胡宇春 职责:实时纪录事件的发展过程,提供真实材料,按规定拟稿上报。 4、后勤保障小组 负责人:孙治国 职责:负责现场救援及应急物资储备. (三)实施应急措施 1、及时联系附近医院救治疑似食物中毒者。同时,应向当地卫生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支持和帮助。 2、安排人员配合医务人员妥善救治疑似食物病人,协助做好救治记录工作。学校领导和有关人员要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个案调查,按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3、指导师生脱离可疑中毒源,维护现场秩序,并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在紧急情况下,做好急救处理,力争减少人员伤亡 4、封存造成疑似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或追回已出售(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5、对共同进餐的学生进行排查; 6、稳定师生情绪,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各类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夸大扩散、渲染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7、值班室保持24小时值班,及时、准确地将现场信息上报应急工作小组。-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疫情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