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考点突破.docx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考点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考点突破.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考点突破 1 单选题 1、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 A.戎狄蛮夷开始融入华夏B.战国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动 C.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D.儒家逐渐放弃了夷夏观念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指的是不允许少数民族武装干涉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事务,是“华夷之辩”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而战国时期,孟子明确提出了“用夷变夏”的观念,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单纯强调“华夷之辩”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戎狄蛮夷开始融入华夏”是从何时开始的,排除A项;材料与阶级关系的变动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孔子、孟子的思想都是坚持夷夏观念,儒家并未放弃夷夏观念,排除D项。故选C项。 小提示: 2、诸侯骄横不法,豪强地主兼并不轨,匈奴人不时入寇等是对汉武帝即位之初的描述。材料可用来说明 A.汉武帝积极吸收道家无为思想B.汉初统治思想的破坏性极大 C.汉朝调整统治思想的必要性D.汉代前中期社会矛盾激烈化 答案:C 解析: “诸侯骄横不法,豪强地主兼并不轨,匈奴人不时入寇”说明汉武帝即位之初,社会矛盾较为突出,说明汉武帝时期调整统治思想的必要性,C项正确;材料所述的现象正是长期无为而治思想导致的,排除A项;B项对汉初统治思想的评价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西汉中期,排除D项。故选C项。 3、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不少铜渣坩埚残片、陶范残片、陶制酒器和小件铜器凿、锥、刀、鱼钩、铜镞等,经化学分析,证明这些小件铜器已是青铜器。这说明此时 A.农业和手工业发展B.已经是奴隶制社会 C.青铜铸造技术发达D.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不少铜渣坩埚残片、陶范残片、陶制酒器和小件铜器凿、锥、刀、鱼钩、铜镞等,经化学分析,证明这些小件铜器已是青铜器”可知,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关于农业生产的工具,这说明当时农业和手工业有所发展,A项正确;BD两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中涉及的是只是小件青铜器,不能说明当时青铜铸造技术发达,排除C项。故选A项。 4、汉代州、郡国、县、道、侯国政府之属吏皆由长官自辟用本域人,各以本州、本郡国、本县、本道、本侯国所辖之境为准,不得用辖境以外之人;而地方郡县长吏则由朝廷直接任用他郡之人。汉代这一制度设计意在 A.维护地方秩序的稳定B.巩固王朝统治基础 C.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D.完善官僚选拔制度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汉代地方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汉代地方政府长官的属吏由本地人充当,但是地方长吏却必须由外郡人担任,这一制度设计意在通过制约地方官吏,达到维护地方秩序的效果,A项正确;这一制度设计与统治基础无关,排除B项:地方官吏的相互制约会降低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C项;材料不属于官僚选拔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5、“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下列对该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表述有误的是 A.井田制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B.主要流行在我国商周时期 C.周天子实际上占有全国土地D.土地不能随意买卖与交换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井田制下,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土地,实际上是将土地分封给各级贵族,最终由庶民和奴隶耕种,C项错误,符合题意;井田制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与交换,主要流行在我国商周时期,其他三项均正确,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6、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中央行政机构示意图,这一历史时期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答案:B 解析: 西汉武帝为了加强君权而削弱相权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形成中朝;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成为外朝。这就是西汉的中外朝制度,B项正确;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排除ACD项。故选B项。 小提示: 7、《吕氏春秋》记载:“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这反映了 A.秦朝已经受到儒家思想影响B.吕不韦在大力推行以德治国 C.先秦哲学方面重视因果逻辑D.吕氏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可知,反映的是尧、舜、汤、武因为顺从民心、民欲,获得人民支持,最终成就斐然,这说明先秦哲学方面重视因果逻辑,C项正确;《吕氏春秋》成书于战国,因此A项中的“秦朝”错误,排除;当时秦国以法家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德治国是儒家的治国思想,排除B项;《吕氏春秋》属于杂家,不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排除D项。故选C项。 8、针对“百家异说”的局面,《荀子•解蔽》中认为,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主观武断,原因是人们往往“蔽于一曲”,认识片面,主张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已掌握的知识),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论与实践相应结合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私(偏爱)其所积(已掌握的知识),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可知,荀子认为人出现主观武断的错误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认识片面,由此可知他主张吸收各家思想,扩大认知的范围,C项正确;荀子探讨了认知片面的原因没有体现倡导独立思考的精神,排除A项;荀子认为应该吸收各派思想精华,而非不同学派应该相互竞争,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9、“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种思想属于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可知,反映的是事物具有两方面,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法思想,B项正确;儒家主张仁、礼等思想,没有辩证法思想,排除A项;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没有没有辩证法思想,排除C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思想,没有辩证法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10、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A.诸侯争霸战争B.人民反抗斗争 C.铁制农具使用D.分封制的推行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部分,铁制农具的使用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建立,是推动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根本因素,C项正确;诸侯争霸战争、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是根本因素,排除AB项;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难以为继,排除D项。故选C项。 11、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 A.是为了配合对匈奴的战争B.直接开辟了中欧交通道路 C.为河西走廊设四郡作准备D.与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同步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决心改变此前的“和亲”政策,反击匈奴,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等国夹击匈奴,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A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后,为开辟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但不是直接开辟了中欧交通道路,排除B项;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降汉后,西汉政权以其故地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即河西四郡,排除C项;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是在汉武帝之后的汉宣帝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12、“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该材料歌颂的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孝文帝改革D.贞观之治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可分析出材料说的是汉初,统治者实行的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孝文、孝景”指的是汉文帝和汉景帝,A项正确;光武中兴指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排除B项;孝文帝改革一般指北魏孝文帝改革,排除C项;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13、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 C.家国同构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封建”阶段可知,材料中的封建并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夏商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家国同构,C项正确;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正式确立与秦朝时期,排除A 项;秦朝才建立皇帝制,皇权表述错误,排除B项;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是在西汉的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4、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 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薄恩礼,好生分”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陌生,而“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就使人与人之间相互防范、相互监视,从而造成关系紧张,D项正确;奖励军功是以军功的大小选官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奖励耕织是鼓励农耕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焚烧诗书是加强思想领域里的控制,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5、解缙的诗句“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描述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井渠”D.灵渠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是指秦朝开凿的灵渠,其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D项正确;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约十年后完工。排除A项;都江堰不符合材料中的引湘漓,排除B项;“井渠”与材料“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填空题 16、新旧石器时代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答案:旧石器打制、新石器磨制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旧石器时代的主要区别是石器的制作方法,如旧石器以打制为主,新石器以磨制为主。 17、西汉灭亡 (1)原因: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________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 (2)王莽篡权:公元9年,外戚________夺取皇位,改国号为________,西汉灭亡。 答案: 土地兼并 王莽 新 解析: 西汉后期,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18、表现 (1)农业(主要生产部门) ①主要使用木、________、________、蚌等材质的工具,________农具极少。 ②实行________,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土地和________,土地不能随意买卖,实质是________土地国有制。 (2)手工业:________是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创造了灿烂的________文化。 答案: 木 骨 青铜 井田制 臣民 奴隶主 青铜铸造 青铜文化 解析: 根据所学,主要使用木、木、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 实行井田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实质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手工业: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文化。 19、汉初政治统治 (1)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________”。 (2)郡国并行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________与________并行制。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分封了七个异姓功臣为诸侯王,他们拥兵自重,对________造成严重威胁。不久,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3)“________”: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但叛乱不得人心,三个月内即被平定。 答案: 汉承秦制 郡县 分封 中央集权 七国之乱 解析: (1)①汉初沿袭了很多秦朝的基本制度,称之为“汉承秦制”。 (2)②、③考查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为郡国并行制,所以②为郡国,③为分封;④是对郡国并行制影响的考查,结合图片及文字,得出中央集权。 (3)⑤结合图片信息及文字,可得出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 20、科技 项目 时间 成就 地位 医学 战国至西汉 ________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东汉时 ________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数学 东汉 ________ 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造纸 105年(东汉) ________改进造纸术 答案: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九章算术》 蔡伦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皇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所以,①处为《黄帝内经》;②处为《神农本草经》;③处为《九章算术》;④处为蔡伦。 21、被发现的历史意义: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为_________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答案:人类的起源 解析: 对北京人的研究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证据 22、①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________ ②商和西周基本土地制度是________。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答案: 青铜农具极少 奴隶主土地所制 井田制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当时的土地制度是奴隶主土地所制;经营方式是井田制。 23、对边疆地区:征服________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击退了北方游牧民族________的进攻,修筑了________。 答案: 南方越族 匈奴 万里长城 解析: 秦朝建立后,逐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在西南地区征服了南方越族,逐步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地区派大军修筑万里长城,击退了北方匈奴的进攻,进一步稳定国家局势,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24、约_______,_______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_________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答案:前2070年 禹 启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禹建立了夏朝,时间是在公元前2070年,其子启继承王位。 25、过程:________年,秦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王朝——________定都咸阳,随后秦朝又南征________,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北拒________,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________ 答案: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秦朝 越族地区 匈奴 万里长城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随后,秦朝又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秦朝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所以,①处为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②处为秦朝;③处为越族地区;④处为匈奴;⑤处为万里长城。 材料分析题 26、华夏认同观念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内容 出处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国以为号” 《魏书·序纪》 “辽之先,出自炎帝……奇首(辽先祖名)生都奄山,徒潢河之滨” 《辽史·太祖本纪) “祀唐尧于平阳,舜禹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 《北史·魏本纪第三) “其(孔子)道可尊,使万世景仰。” 《金史·熙宗本纪) “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 “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辽史》卷七十二 “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大宗正府、殿前都点检......(地方)设路、府、州、县。” 《金史·百官志》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主要角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历史作用。 答案:(1)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 (2)为其合法地位寻找历史依据,有利于巩固政权,稳定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学习借鉴汉文化,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解析: (1)根据材料“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可分析出血缘认同;根据材料“其(孔子)道可尊,使万世景仰。”可分析出化认同;根据材料“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可分析出制度认同。 (2)结合所学知识,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为其合法地位寻找历史依据,有利于巩固政权,稳定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学习借鉴汉文化,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精通帝、王、霸和强国之道,入秦后迅速赢得秦孝公信任。商鞅以戎秦之粗质,取三晋之严文,为秦国输入新鲜血液。但这也产生激烈地利益冲突,表现在文化政策上就是“燔诗书”。被焚烧的《诗》《书》究竟有哪些?必定是那些不合新法的篇章,所以《荀子·劝学》说:“诗书故而不切”。毕竟《诗》《书》也有精华部分,像《秦风》《秦誓》中都记越着秦人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这是鼓舞秦人坚持变法的精神动力,因此它们才完好地保存下来。“燔诗书”是“明法令”的手段,商鞅不惜采取“立木为信”的方法来达到“明法令”的目的。商鞅变法后,六国士人大规模入秦,谋取功业。 ——摘编自马晓茵、束 江涛《〈韩非子·和氏篇〉之“燔诗书而明法令”考证》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产生的影响。 答案:(1)原因:商鞅个人的才能,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取信于民;得到统治者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持;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影响:有利于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推动变法的进程;为秦国带来人才;该举措的实质是文化高压政策,不仅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解析: (1) 原因:依据材料“ 商鞅精通帝、王、霸和强国之道”、“商鞅以戎秦之粗质,取三晋之严文,为秦国输入新鲜血液”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个人的才能,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依据“立木为信”可知,取信于民;依据“入秦后迅速赢得秦孝公信任”可知,得到统治者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持;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时代背景可知,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 影响:依据材料“被焚烧的《诗》《书》究竟有哪些?必定是那些不合新法的篇章”、“《诗》《书》也有精华部分,像《秦风》《秦誓》中都记越着秦人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这是鼓舞秦人坚持变法的精神动力”并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推动变法的进程;依据“商鞅变法后,六国士人大规模入秦,谋取功业”可知,为秦国带来人才;依据“毕竟《诗》《书》也有精华部分,像《秦风》《秦誓》中都记越着秦人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并结合所学可知,该举措的实质是文化高压政策,不仅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28、材料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相继发现了彩陶文化与黑陶文化。近期研究表明,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彩陶文化又称仰韶文化,广泛分布于山东以外的华北地区,而在甘肃持续时间最久。其最重要的遗址位于西安附近的半坡村。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红黑二色的大型陶瓶,上面往往绘有粗犷醒目的几何图案。以山东龙山文化为代表的黑陶文化,与彩陶文化覆盖的地区相同(出了西北一隅),另外还延伸到山东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种黑陶薄而有釉。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良渚古城城墙分布范围示意图 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案:龙山文化是在仰韶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解析: 联系:根据材料中“中国北方相继发现了彩陶文化与黑陶文化”“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彩陶文化又称仰韶文化”“以山东龙山文化为代表的黑陶文化,与彩陶文化覆盖的地区相同”,结合下图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龙山文化是在仰韶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知封建(指分封制)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请完成: (1)柳宗元认为秦朝的过失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材料三: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天下”,中国即成为一个长期整合的政治体。……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2)试评价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积极影响。 答案:(1)过失:滥用民力,严刑酷法。(答出2点) 观点:实行郡县制是正确的,秦朝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 (2)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影响深远。它不仅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明的发展。(答出3点) 解析: (1) 过失:根据“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得出滥用民力,严刑酷法。(答出2点)观点:根据“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得出实行郡县制是正确的,秦朝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 (2) 根据所学可得出,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影响深远。它不仅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明的发展。 30、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一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洲的方便性。尤其在两宋年间,游牧民族盘踞华北地方导致陆上丝绸之路阻断,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既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搓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1)原因:海外贸易的传统;地理环境的影响(或者优越的海洋条件);技术的进步(造船技术的发达或航海技术的提高或指南针的应用);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经济重心南移;宋代财政危机需要开辟财源。 (2)促进海外贸易;推动文化交流;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培养国人海洋意识、国防理念。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得出海外贸易的传统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或者优越的海洋条件);根据材料二“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可知技术的进步(造船技术的发达或航海技术的提高或指南针的应用);根据材料一“尤其在两宋年间,游牧民族盘踞华北地方导致陆上丝绸之路阻断,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得出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南移根据和宋代财政危机需要开辟财源。 (2) 根据材料二“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既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和所学知识得出促进海外贸易和推动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二“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搓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得出增进对世界的了解;根据材料二“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得出培养国人海洋意识、国防理念。 17-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人教版带 答案 高中 历史上 第一 单元 中华文明 起源 秦汉 统一 民族 封建 国家 建立 巩固 考点 突破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考点突破.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2147405.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214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