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2012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5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项目背景 1.1.1背景条件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管理方式,管好、用好、保护好水资源,通过强化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协调有效的水利运行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妥善解决合理需求和有效供给之间矛盾,实现农业与生活用水资源的供求平衡,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我公司组织水务、农业、林业等部门,编制完成了《XX县2012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受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委托,按照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关于编报2012年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结合本项目区现状,编制XX县2012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规划,并进行可行性研究。 1.1.2自然条件、农产品概况 XX市XX县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节性气侯,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热充足,适应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但是由于项目区滨临渤海,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土壤盐碱,易旱易涝,粮食生产低而不稳,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和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粮食产量有所提高,项目区主要农产品为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近几年平均亩产比过去增加100公斤左右。但是项目区粮食生产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耕地仍延续传统种植结构,为改变目前农业状况,提高农民收入,加速项目区经济发展,我们今年在项目区实施优质粮棉种植,主要措施:一是利用可行的水源渠道引水灌溉;二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的作物,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职工开发积极性。 1.1.3预期设计结果 项目区改造完成后,将实现灌溉水利化,大大降低农业投入成本,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极大地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改善干群关系,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构建农村社会和谐产生显著实效。 1.2项目建设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1.2.1项目建设范围及规模 2012年规划项目区位于县农场东侧,东经117 024’33”~117 027’28”,北纬38004’13”~38005’22”。该项目区位于海孔公路东侧,东邻高湾镇2013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 涉及畜牧队、三队、四队3个连队,开发面积1.0万亩。 1.2.2项目建设内容及工期 1.2.2.1水利基本建设 水利措施投资519.09万元,更新机井2眼,修复配套机井5眼,新建井房5座;安装地下输水管道12.70km;地上防渗渠道8.88km;修建扬水站1座、排灌站4座;修建过路涵44座;直埋电缆线路3.75km,安装80KVA变压器5台、125KVA变压器1台;疏浚渠道16.1km。 1.2.2.2农业建设 农业措施投资331.09万元,修农路27.27km,其中硬化农路10.2km;农机作业通道8座;平整土地0.1万亩;秸秆还田0.5万亩。 1.2.2.3林业建设 林业措施投资23.30万元,种植速生杨树苗2.2万株。 1.2.2.4科技培训 科技投入8万元,技术培训0.1万人次,购仪器设备6台件。 1.2.2.5工期安排 项目区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底完工。 1.3.1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985万元,其中:财政投资862万元(中央投资615.63万元,省投资197万元,市投资49.37万元),群众自筹123万元(占中央投资的20%)。 1.3.2投资构成 项目区总投资985万元,其中财政投资862万元,自筹资金共计123万元(占中央财政投资的20%)。主要工程量为:水利措施投资519.09万元,更新机井2眼,修复配套机井5眼,新建井房5座;安装地下输水管道12.70km;地上防渗渠道8.88km;修建扬水站1座、排灌站4座;修建过路涵44座;直埋电缆线路3.75km,安装80KVA变压器5台、125KVA变压器1台;疏浚渠道16.1km。农业措施投资331.09万元,修农路27.27km,其中硬化农路10.2km;农机作业通道8座;平整土地0.1万亩;秸秆还田0.5万亩。林业措施投资23.30万元,种植速生杨树苗2.2万株。科技投入8万元,技术培训0.1万人次,购仪器设备5台件。项目管理费22.93万元 。工程管护费8.6万元。 1.4项目编制的依据 (1)《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编制2012年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 (2)《XX县2012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议书》 (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2011年15号文》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分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的通知》 (6)《水利水电工程估算编制办法》 (7)《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 (8)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建立新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5〕50号)要求,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努力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性。 (9)项目区《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要求,突出重点,开展综合规划。 (10)法规依据:《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11)冀农开办[2007]119号《河北省电力公司农业排灌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技术导则》 1.5项目效益 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可有效提高农业竞争能力,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增加。 经济效益: 项目区农作物产量、效益基础统计表(8—1) 单位:万亩,公斤,万公斤,万元 作物名称 面积 亩产 总产 单价(元) 总产值 亩成本(元) 总成本 净产值 种子 化肥 农药 浇水 农机费 其它 合计 小麦 0.45 250 112.5 2.2 247.5 50 300 40 100 100 490 220.5 27 玉米 0.75 370 277.5 2.3 638.25 45 200 80 50 100 375 281.25 357 棉花 0.2 65 13 11 143 35 150 100 45 80 300 630 126 17 杂粮 0.05 60 3 12 36 15 100 40 35 60 190 9.5 26.5 1.45 497 1064.75 637.25 427.5 项目建成后产量、效益基础分析表(8—2) 单位:万亩,公斤,万公斤,万元 作物名称 面积 亩产 总产 单价(元) 总产值 亩成本(元) 总成本 净产值 种子 化肥 农药 浇水 农机费 其它 合计 小麦 0.45 320 144 2.2 316.8 50 400 50 80 100 680 306 10.8 玉米 0.65 450 292.5 2.3 672.75 45 240 100 40 100 525 341.25 331.5 棉花 0.3 205 61.5 11 676.5 35 180 150 40 80 300 785 235.5 441 杂粮 0.05 105 5.25 12 63 15 100 50 30 60 255 12.75 50.25 1.45 933.75 1729.05 895.5 833.55 综合表(8—1)(8—2)分析可知: 小麦总产由112.5万公斤,提高到144.0万公斤,玉米总产由277.5万公斤,提高到292.5万公斤,杂粮由3.0万公斤提高到5.25万公斤,累计粮食由393.0万公斤提高到441.75万公斤,总增粮食48.75万公斤;棉花(皮棉)由13万公斤提高到61.5万公斤,增加48.5万公斤,折粮388.0万公斤,棉花折粮后总增粮436.75万公斤,总产值由1064.75万元提高到1729.05万元,增加664.3万元,净产值由427.5万元提高到833.55万元,增加406.05万元。项目区规划的综合实施,将使区内生态环境大大改善,防护林建成后,可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0.68万亩。农田林网可以大大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提高田间湿度,有效地抵御干热风对农作物的侵袭,增强抗衡自然灾害能力,可有效遏止风沙对项目区农作物的危害,使项目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得到初步改善。 生态效益:新增灌溉面积0.45万亩,新增节水面积0.3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5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05万亩。 通过网格式造林,项目区林木覆盖率由原来的9.5%提高到11.5%,增长2.0%,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0.68万亩,田间气候将大大改善。 项目区生态面貌彻底得以改观,天上有电网,地下林成行,田成方,渠相通,水利设施错落有致,田间道路纵横交错,1.0万亩中低产田项目区环境全部得以防护。 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种植业总产值664.3万元,净产值406.05万元。 人均纯收入增加=年新增纯收入/项目区人口=406.05万元/1300人=3123元/人。 项目区开发后,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减少了种植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种田积极性将大幅度提高。项目区内通过沟渠开挖,土壤改良等措施的实施,改善了土壤通透性,降低了土壤的盐渍化,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人们收入的增加,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刺激了消费,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农民科学种田意识和技能,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干群关系,为稳定农村社会环境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科技培训与技术推广的实施,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含量达70%以上。 1.6组织领导和管理 在项目区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项目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项目管理、监督和组织项目实施,项目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辐射带动项目区附近农户进行土地综合治理,推动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对主要建设工程和物资实行公开招投标,招投标由XX县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组织,委托XX县政府工程招投标办公室代理。确保实力强、信誉好的施工单位参与工程建设;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全面推行项目公示制和工程监理制。监理单位由XX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通过询价方式进行招标。项目区各分区同时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确定专职领导抓项目工作,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 2012年规划项目区位于县农场东侧,东经117 024’33”~117 027’28”,北纬38004’13”~38005’22”。项目区位于海孔公路东侧,东邻高湾镇2013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 涉及畜牧队、三队、四队3个连队,开发面积1.0万亩。 2.1.2水文气象 属于温带大陆性季节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的年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表现出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在一年四季中,冬季寒冷降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气晴朗,冷暖适中。年日照时数2648.5h,日照百分率为61.1%,年太阳辐射能125Kc/cm2。年积温4695.4度,年平均气温11.9度,极端最高气温41.3度,极端最低气温-21.1度。无霜期200天,最长245天,最短17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4mm,但季节分布不均。6-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3%,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3%,11-12月份占2%,1-5月份占11%,春秋两季降水少,形成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 全县年平均相对湿度62.5%,干燥度=0.65,属半干旱地区。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土壤属潮土类,县农场土壤质地为轻壤质中壤,结构良好,便于耕作,但肥力较低。据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6823%。含氮0.0345,含磷量少,且氮磷比例严重失调。干旱是我县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水利条件差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1.4自然灾害状况 据气象资料统计,旱涝是我县的主要灾害之一,涝灾占20%,旱灾占65%。近年来,旱灾已成为我县主要灾害,而且年内往往出现春旱、卡脖旱(伏旱)、秋吊(秋旱)几次干旱。干热风对小麦危害甚重。霜冻时有发生,危害程度大小不一,初霜期最早在10月9日,终霜期最晚在4月28日。 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项目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耕地总面积10000亩, 均为中低产田类型。立项前三年小麦年播种面积0.45万亩,单产250kg,总产112.5万kg;玉米0.75万亩,单产370kg,总产277.5万kg;杂粮播种面积0.05万亩,单产60kg,总产3.0万kg;棉花播种面积0.2万亩,单产(皮棉)65kg,总产13万kg。项目区粮食总产量(棉花折粮)497.0万kg。 2.2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力 项目区总1300人,农业人口1300人,劳动力650人,农业技术员10人,农民有多年农业种植经验。 2.2.2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2万亩,其中耕地1.0万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地碱性化现象严重,现有耕地的利用程度低,广种薄收,长期处于中低产水平。受资金短缺等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项目区土地以前没有进行过上规模、规范化的土地治理,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程度的小范围治理。70%水利设施落后,机耕道路不能满足农业生产要求,土地产出率低的问题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2.2.3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农业生产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耕地仍延续传统种植结构,项目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总播种面积1.45万亩,小麦、玉米和棉花是该项目区的主要农作物。立项前三年小麦年播种面积0.45万亩,单产250kg,总产112.5万kg;玉米0.75万亩,单产370kg,总产277.5万kg;杂粮播种面积0.05万亩,单产60kg,总产3.0万kg;棉花播种面积0.2万亩,单产(皮棉)65kg,总13万kg。项目区粮食总产量(棉花折粮)497.0万kg。配套农机具94台件,农机总动力3549千瓦。项目区小麦和玉米的种植、收割基本实现机械化,其他作物机械化程度在60%左右。 2.2.4地方财政及农民收入 2010年项目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5万亩,粮食总产量497.0万kg,财政收入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总3188元。 因此,从项目区财政和农民的经济实力来看,该项目区的资金配套和自筹资金能力较强,完全有能力承担此项目的实施工作。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项目区有农技服务站三个,农业科技人员10名,其中农艺师2名,技术员8名,近几年在分区主要进行小麦、玉米优良品种推广和高产、耐盐碱棉花栽培技术等。市、区分别成立了“科教兴农”领导小组,为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组织保障。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县、乡(镇)、村4级科技网络体系,形成了农技推广、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病害防治、专业技术研究会等5大服务体系。同时,项目区科技服务体系健全,技术力量强,农民农业科技水平较高,保证了技术的及时推广,所有这些都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2.2.6产品、市场与供需初步研究与分析 2.2.6.1项目区农产品种植方案 项目区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的总体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以粮食生产为主,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 根据这一精神,2012年度农业开发项目区粮食作物将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加大棉花种植面积,提高作物单产效益。 2.2.6.2主要农产品产量及主要流向 项目区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总播种面积为1.4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1.15万亩、棉花0.3万亩。预计年产粮食441.75万公斤,棉花61.5万公斤,粮食作物扣除口粮、种子、饲料30.0万公斤左右,其余411.75万公斤纳入商品粮供应市场,棉花除少量用于家用,全部进入市场。 2.3基础设施 2.3.1田间工程现状 2.3.1.1水利 项目区位于海孔公路以东,现有400m深井5眼,按好、中、差标准分别为0眼、4眼和1眼,由于连年气候干旱,地下水位降低,出水量减少,难以利用。现有机井因年久失修,部分坍塌,利用系数较低;项目区有13.21Km的地下防渗管道与机井相连。由于机井的问题防渗管道利用率较低。现有渠道因年限过长,大量淤积,需要进行疏浚。田间渠系不配套,渠道水量损失较大,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农机化程度不高,只有改善水利设施条件,农田增产效果才明显。 2.3.1.2农业 项目区现有道路25条27.270Km,因坑洼不平,行车困难,不能达到建设标准,部分需要维修拓宽。耕地地块零乱,缺少田间道路和机耕道路,现状道路大部分为小于4m宽的土道,不便于机械化生产和交通运输,从而加大了耕作成本。项目区土壤贫瘠,肥力不高,农业产量不稳,经济效益低下。 2.3.1.2林业 项目区林地面积少,不能有效对农田进行保护,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业效益低。项目区现林网占地750亩,森林覆盖率9.5%,主要树种为杨树、刺槐,树龄5-7年,胸径10cm。 2.3.2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项目区内现有各类农机具94台(件),其中:大中拖4台,小拖33台,机引农具57台,可直接利用,在项目区内设有农机服务站和专职农机管理员,另外农技服务站能够及时提供机具、配件、技术等服务,能够满足农田的耕作、收获,机械化程度在70%以上 2.3.3农电现状 项目区内有50KVA变压器4台,高压线路3.3km,不能满足农业用电的需求。 2.3.4科技现状 项目区内农民文化教育水平低,只有少数接受过正规教育,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掌握较少、意识薄弱,对现代化的农用机械运用熟练度不足,目前项目区正在推广科教兴农的办法,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与帮助下正在逐步完善现代化农业生产,积极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知识。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1.1经济因素 项目区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农业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劳动生产率低,农作物种植中粮经比例不合理,产出少、效益低。农业科技含量低,经营粗放,商品率相对较低。农业基础设施不配套,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3.1.2社会因素 项目区内所涉及人口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因固守“雨养”农业传统种植模式,对新产品、新技术接收困难,此外,各类农机人员缺乏新知识,学习设施甚少,项目区目前处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主要是因为农民受教育文化程度低、现代科技意识薄弱、农业装备简陋、农业专项资金拨款不足等原因,使得农业产量低,流失量大,遇到自然灾害不能及时补救,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都是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因素。 3.1.3自然因素及水土资源 项目区属于宣惠河流域,位于新宣惠河以北,项目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P=50%时为58.23万m³,可利用量为:48.78万m³。其中地上水可利用量39.75万m³,地下水可利用量9.03万m³。 项目区现状农田防护林网防护率较低,防护能力较弱,造成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 项目区临近新宣惠河及宣北干沟,地表水资源较丰富。根据XX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9年发布的《XX县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提供的数据,项目区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58.23万m3,可利用量48.78万m3,主要为新宣惠河及宣北干沟上游来水及引蓄的地表径流,由此可见地表水为项目区的主要灌溉水源。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它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局。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是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造中低产田,强化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推动项目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XX县目前来说仍以农业为主,农业是我区经济发展的基础,项目建设关系着项目区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关系着项目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粮食生产低而不稳。项目区2007—2009年平均亩产不足500kg,离中高产水平相差甚远。因此,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已是项目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项目区建设后,粮食总产和单产都会有较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将明显增加。因此,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3.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项目区各级领导和广大村民对农业开发都非常重视。2012年度项目区基础条件较好,项目区1.0万亩耕地可以利用地上水进行灌溉,如果对现有农田进行改造,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区的排涝淋碱;另外,项目区农民素质和积极性都很高,对今后的工程建设和管护都有保障。通过科学规划,综合采取工程、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全面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能提高中低产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灾害的能力,能提升农产品品质,能提高农业效益,能增加农民收入,能促进项目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受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的带动,XX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群众具有较强的自筹能力和极高的开发积极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增加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因此,项目的自筹资金落实完全有保障。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项目管理单位能严格推行资金公示制度,坚持县级报账制,确保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效益。 在项目区的立项、规划过程中,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群众的建议和生产生活实际,选择了合适的项目区,保障了项目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减少了事后的矛盾与冲突。还深入宣传了土地开发治理政策,增进了群众对土地开发治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动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土地开发治理,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新能力,创建土地治理的民主形式,奠定了土地治理工作得以顺利落实的群众基础。 海兴县2012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第四章 项目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4.1.1地表水 项目区位于新宣惠河以北,地表水资源较丰富。根据XX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9年发布的《XX县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提供的数据,项目区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58.23万立米,可利用量48.78万立米 主要为新宣惠河上游来水及宣北干沟拦蓄及引蓄的地表径流,由此可见地表水是项目区的主要灌溉水源。 4.1.2地下水 项目区地下水赋于第四系松散地层中,含水层呈多层结构,由四个含水组组成,灌溉用水为第Ⅰ含水组的浅层淡水和第Ⅳ含水组的深层淡水。第Ⅰ含水组浅层为浅层淡水,埋深10—55m,颗粒多为细沙,储量稀少,不易于开采。深层水埋深200-450m,水量丰富,水质良好,适宜作物灌溉用水,可开采量12.03万 m³,项目区水资源现状见下表(表4—1)。 项目区水资源现状见下表。(表4—1) 表4—1 保证率 水资源总量(万m3) 可利用量(万m3) 总量 地下水 地表水 总量 地下水 地表水 多年平均 58.23 12.03 46.2 48.78 9.03 39.75 4.2水资源利用现状 项目区所属畜牧队、三队、四队,耕地1.0万亩,全部为旱地。农业生产多年来依靠自然降水,地下水利用率比较低。 4.3现状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目前,项目区无用水企业,农业为主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少许杂粮,现有水资源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少量用于生活用水。农业用水,除少数地下防渗管道等节水措施外,基本无节水措施,故水的有效利用率较低。项目区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48.78万m3,其中地表水39.75万m3,地下水9.03万m3。项目区内虽有深井5眼,但由于完好率低,配套不良,缺乏节水措施等原因,仅能控制农田面积980亩,年实际开采地下水4.75万m3。 利用地上水20.5万m³。 项目区现行灌溉制度下水资源平衡分析见下表。(表4—2) 表4—2 单位:(万m3) 可利用 总量 地表水 可利用量 地下水 可利用量 现状农田灌溉水量 现状农田需水量 盈 亏 多年平均 48.78 39.75 9.03 25.25 58 23.53 4.4项目实施后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由项目区现行灌溉制度下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可以看出,现状水利设施和灌溉模式所产生的主要问题,一是农田灌溉不足,二是现有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需要进一步采取工程措施挖掘、利用现有水资源,扩 大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将充分利用地表、地下水资源,并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制订更加合理的灌溉制度,使项目区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并达到供需基本平衡。 项目区建成后,可提供灌溉水源67.53万立米,其中地表水55.5万立米,地下水12.03万立米,水量、水质均能满足开发要求;项目区将新打深井2眼,按现状种植结构,一般年份地下水开采量将达到12.06万立米,较实施前增加3.03万立米。由平衡分析可知,项目区建成后的地下水开采总量略超总补给量,可以达到供需基本平衡,不会导致本区或邻区产生水质恶化、水源枯竭、地面沉降等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问题。项目区工程实施后水资源平衡分析见下表。表(4—3) 实施工程后水资源平衡分析表 表4—3 单位:(万m3) 可利用 总量 地表水 可利用量 地下水 可利用量 农田灌 溉需水量 工业 用水量 其它 用水量 盈 亏 67.53 55.5 12.03 58 9.53 4.5评价 4.5.1水质评价 项目区主要利用地表蓄水,据GB5084-92《农田灌溉用水标准》采用比较法进行评价,经分析主要是氟化物超标,矿化度较高。 第五章 规划设计 5.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办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进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将中低产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中心,立足实际,依靠科技,发挥资源优势,增加投入,实施综合深度开发,彻底扭转农业生产徘徊滞缓局面,推动农业生产向集约化、科技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切实增强农业尤其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以粮食生产为重点,着力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增加投入,突出重点,全面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机制,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力争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上新台阶和新水平。 5.2建设标准 5.2.1水利措施 1、灌溉系统规划科学,灌溉用水不超过本流域或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质符合农业灌溉用水标准;项目区设计灌溉保证率不低于70% 2、机井工程 机井的井位、井型、井深规划设计合理,机井建设符合行业标准,设计井深450m,井位间距大于500m,井壁为钢管,成井出水量不小于60m3/h;泵、井、电、管及其连接配套规范完整,达到开机出水。项目区的机井应设置井房或井台。井房的形式、结构、大小设计合理,与机井和配电设施相适应。井台达到实用安全,外观为方形或圆形,配套设施要统一、实用、美观。 3、防渗管道 防渗管道和出水口设计合理,管道采用Ф125mmPVC管道,壁厚2.5mm,工作压力0.25MPa,出水口间距平均为50m,出水口设保护设施。 4、防渗渠道 防渗渠道为采用预制混凝土U型槽,U型槽的上口宽分0.6m和1.0m两种,防渗渠道高出地面0.2m。U型槽下做10cm8%灰土。U型槽连接处采用水泥砂浆勾缝。 5、扬水站 扬水站设计流量为1.0m3/s扬水站进水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出水池和进、出水渠道为浆砌石结构,扬水站所选泵的泵型流量和扬程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6、排灌站 排灌站进水池为浆砌砖结构,每个排灌站配农用水泵机组1台,水泵出口连接地上防渗渠道或地下防渗管道,排灌站所配水泵机组应满足设计要求。 7、配电 同一项目区,电力设施标准统一,变压器采用架构式,闸表箱要达到外形尺寸、颜色、造型一致,安装架杆及距地面高度、朝向一致。 5.2.2农业措施 机械平整土地,使土地平整,集中连片,以机耕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方田,以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方田面积控制在200—400亩; 土壤改良,通过秸秆还田、机械深松和盐碱治理等措施,使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以现成的田间作业道路为基准,结合农田林网防护节水设施的布局及现代农机作业等要求合理布局,力求达到机耕道路布局合理,顺直通畅,晴雨通车的目标。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与乡、村公路连接,结合灌溉设施,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方便机械作业。 5.2.3林业措施 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两侧,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造林时预留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人工造林苗木胸径达到5cm以上,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防护林网格面积与方田面积一致;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比例达到85%以上。 5.2.4科技措施 有重点地实施重视优质粮食、优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为项目区培育形成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项目区内土地土壤养份进行测定,指导农户科学施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重视技术培训。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及周边受益农户进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2次。要加强对项目区乡村干部、技术员、财务人员和受益农户在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方面的培训,使其熟悉有关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要求,更好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5.3规划、布局及规模 ①项目区开发规模1.0万亩,初步设计方田为34块。 ②方田路与沟渠交汇处兴建桥涵,使方田道路畅通。 ③项目区植树采用速生杨、白蜡、刺槐。 ④项目区土地实行全面平整,标准以方田内各条田为基准。 ⑤项目区作物种植以农户为主。 ⑥项目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鼓励扩大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民收入。 ⑦项目区全面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学种植。 第六章 主要建设内容和工程设计 XX县2012年中低产田改造,位于县农场三队,总开发面积1.0万亩。 6.1主要建设内容 6.1.1水利措施 修建扬水站1座(1m3/s);小型扬水点4个;更新机井2眼,井深450米;新建3m×3m×2.8m井房5座;修复配套机井5眼;ф150cm涵洞17座,长6m;ф100cm涵洞10座,长6m;ф50cm涵洞17座,长6m;公示牌4座;ф125mmPVC地下输水管道铺设12.70km;修建地上防渗渠道8.88 km,其中1m的防渗渠道1.23 km,0.6m的防渗渠道7.65 km;沟渠疏浚16 .1km;安装变压器6台,其中80KVA5台,125KVA1台;高压电缆埋设3.75km,其中VV22-4×35mm2 0.93km,VV22-4×50mm2 1.86km,VV22-4×70mm2 0.96km。 6.1.2农业措施 修建农路27.27km,其中硬化路10.2km;机耕路17.07km。 秸秆还田0.5万亩,平整土地0.1万亩。 作业通道8座,宽4.0m。 6.1.3林业措施 为改善田间环境,保护农田,营造农田防护林220亩,植树2.2万株(栽种速生杨)。 6.1.4科技措施 科技投入8万元,技术培训0.1万人次,共分3次进行。发放材料1200份,聘请专家3人次,教室租赁费,共计2万元。仪器设备6台套,共计6万元,包括手持导航GPS1台、测绘GPS1台、测距望远镜1台,对讲机1对、投影仪1台、笔记本电脑1台。 6.2工程设计 6.2.1水利措施 6.2.1.1地下水工程 6.2.1.1.1工程数量的确定 根据项目区地块面积大小、位置和现有机井数量以及项目区的需要,经多个部门的考察,决定在项目区内更新机电井2眼,修复配套机井5眼,修建排灌站4处,以满足项目区的灌溉用水。 (1)更新机电井2眼、修复配套机井5眼 经过实地调查,由于我区“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尤其在春季,基本无降雨,造成春播无法进行,大片耕地荒芜,多数农田靠农民拉水进行点种,路途远,成本高,并且往往没有水源,出苗率和成活率无法保证。针对这种情况,在无法满足大面积灌溉的前提下,本着节约用水的原则,我们更新机井2眼,修复配套机井5眼,以满足项目区农民春季点种和保苗的需要,保证本区域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2)充分发挥项目区地上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修建排灌站4处。 6.2.1.1.2机井设计 机井基本参数的设计 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情况,地下水埋深200~450m,取水段属第Ⅳ含水组的深层淡水,砂岩性以细砂为主,水质较好,适宜作为农业灌溉水源。 根据对周边机井出水量情况及项目区地下水含量与埋深等情况的调查,更新机井深度为450m,设计出水量为60m3/h,单位出水量不低于4.00m3/m;机井采用钢井管。井深孔径上部为550mm,下部为500mm。 水源井井壁上部采用273×7的螺旋钢管,中间段采用159×5的直缝钢管,下部为159×5的直缝钢管和在透水层设置的159×5的桥式滤水管。 桥式滤水管外面包裹尼龙网,尼龙网的层数和目数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井管外侧上部采用粘土泥球封闭止水,下部采用石硝充填滤料滤水。 根据《机井技术规范》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深井过滤器外径D≥75mm,综合考虑井泵安装及井径设计标准,采用外径为159mm钢井管。 通过验算深井孔径550mm满足要求。 6.2.1.2防渗设计、防渗管道 (1)地下防渗管道设计 地下防渗管道以深机井或排灌站为水源,采用PVC低压管道输水。根据实际灌溉经验,防渗管道每隔约50m设一出水口引水至地面经行灌溉。防渗管道使用期限10年以上。出水口为盖板出水口。出水口保护装置:圆形,混凝土现场浇筑-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度 农业 综合开发 中低产田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书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