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变动因素的研究-毕业论文.doc
《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变动因素的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变动因素的研究-毕业论文.doc(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变动因素的研究 1 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2012年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的城镇居民倾向于“更多投资”(如购买理财、股票、基金等)分别占31.5%,34.5%,26.0%;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分别占36.0%,30.5%,35.5%;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分别占32.5%,35.5%,38.5%。由此看出,投资与消费起伏跌宕,而储蓄存款一如往日的呈上升趋势。尽管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居民储蓄形式趋于多样化,但银行存款依然是储蓄的绝对主体部分。我国居民存款储蓄率比较高,这与我国的特殊国情有一定的联系,考虑到住房,未来子女教育,养老,医疗,和不确定性支出。然而高额储蓄扮演了双刃剑的角色,它虽然曾经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重要保障,但现在又成为国内投资消费的软肋,甚至成为了外部经济失衡的症结。 高储蓄导致国民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国内消费持续疲软。受市场化水平和金融发达程度的制约,居民高储蓄存款成为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阻力之一,使居民部门这一原本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一方面,中国居民的投资渠道狭窄,难以通过财富效应来增加消费支出,强烈的谨慎性储蓄动机导致银行体系储蓄压力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大量沉淀在银行体系的居民储蓄存款未能通过投融资渠道顺利地流向资金需求方,社会投资资金的需求缺口无法得到填补,造成资金利用率低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关键所在,这要调整城市居民的储蓄形式,来减少银行储蓄的规模。鉴于中国居民银行储蓄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研究其决定因素十分必要。 1.1.2研究意义 学术界对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更多地是以资产价格与消费的财富效应 为理论基础,所选取的对象及研究的因素不相同,导致得出的结论存在不确定性。 消费理论及实证技术的最新发展还是给中国问题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空间,本文作此选题是为了从居民银行储蓄的角度来窥探中国高储蓄问题,并尝试将理论研究向前推进。 而研究此课题的现实意义是当今很多居民都有将存款转移到投资领域的趋势,以此来实现资产最大化,如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保险、证券、股票、基金等等。因此居民资产流动性逐渐提高,也随着金融理财工具不断的增多,使居民将其未来财富转化为当期现金流成为了现实,居民的储蓄(消费)行为更具有前瞻性,且日益也将会受到资产市场、物价水平、国民收入等的影响。所以,研究银行居民储蓄的主要决定的因素具有牢固的现实基础。 1.2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国外研究:各商业银行存款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司类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而存款利率浮动机制的推出对个人储蓄存款业务的影响要大于对公司类存款业务的影响,从理论上说,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既可为正向,也可为负向。Fry(1980)实证研究发现利率与储蓄之间仅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但在十五年之后,认为实际利率与储蓄率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与此相反,Ostry and Levy(1995)等的实证研究支持了利率对储蓄的负向影响的观点,因为金融管制的放松是的银行可以自由地发放消费贷款或住房贷款给个人,可能导致储蓄水平明显下降。然而,Giovannini(1985)对韩国某两年的情况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利率和储蓄之间没有显著关系。研究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利率对储蓄的弹性都为零。Bosworth(1993)使用工业化国家的数据研究了利率对储蓄的相关系数,发现用单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得到的系数为正,而用总体面板模型估计得到的系数却为负。Modiglani(1966)在生命假说理论和Loayzaetal(2000)的研究都发现收入与储蓄之间正相关。不过,储蓄不一定与收入增长正相关,因为有了暂时性和永久性收入的区分。Tobin(1967)指出只有在收入增长率提高时暂时性的情况下,储蓄与收入增长之间正相关的实证结论才与生命周期假说相符。 国内研究:许涤龙、乔增光(2002)以相关经济变量1994~2000年季度数据为依据,在构建我国居民储蓄函数的基础上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储蓄进行实证分析,解释我国居民储蓄变动的原因,并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如:名义利率和居民储蓄之间负相关,股市市值与居民储蓄正相关,制度因素对居民储蓄有积极影响。张玉兰(2011)分析得出我国经历了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因而居民储蓄呈现出许多用传统规范的储蓄理论无法解释的特征。由于减去通货膨胀后,实际存款利率较低,储蓄存款也不具有明显的其他投资工具的盈利性特征。 我国经济保持了近三十年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居民储蓄的持续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表现。然而,侯宏琪(2011)认为巨额居民储蓄的存在为我们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流动资金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居民的财富水平。就我国居民水平的收入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为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利息收入,而是因为没有好的投资途径或者为了保值目的进行的储蓄。张平(1997)利用前瞻性消费模型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做了估计,表明平均储蓄倾向一直呈上升趋势。张向东(2007)表明引起居民储蓄存款下降或同比少增的原因一是收入的下降,二是消费的攀升。一般来说,作为储蓄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收入具有显著地正想影响。 笔者觉得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趋势,既有长期因素的作用,又有短期因素的作用;既有经济因素的作用,又有制度变革等费经济因素的作用,是许多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1.3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的因素,就资产价格、物价水平、消费收入水平、银行利率等对城镇居民的储蓄存款的具体影响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具体研究了一下几个问题: 第一,定性分析了中国居民银行储蓄自1995年至2011年的总量变动趋势,并进行了相应的趋势分析;根据总储蓄和净储蓄的变动趋势,分析了居民银行储蓄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第二,从理论上分析了居民银行储蓄的主要决定因素,明确了影响居民银行储蓄的重要变量,并采用实证方法检验各个变量因素对银行储蓄的作用。运用计量经济的模型,建立函数,依次分析各个变量对城市居民的储蓄存款的影响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具体地影响程度。 1.3.2研究思路 全文共分五章来展开论述: 第一章对笔者研究居民储蓄变动因素的背景意义进行了阐述,以及对储蓄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概括性评述,并概括性的整理文章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主要提出了商业银行和储蓄存款的概念,并且对居民储蓄存款进行理论分析,为下文的实证分析做铺垫。分别从投资理论、消费储蓄函数和生命周期这几个角度展开分析,强调了居民储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对未来的展望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具体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变动因素,分别从资产价格、通货膨胀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命周期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影响。 第四章主要结合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引入资产价格—股票价格,通货膨胀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生命周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收入及利率,构建了居民银行储蓄的理论模型,并对居民银行总储蓄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具体分析了各个因素对储蓄存款的影响作用与方向及它们对总储蓄的弹性大小及其变化趋势。 第五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通过发展资产市场等来有效地疏通居民储蓄一投资渠道,使居民银行储蓄规模降低的政策性建议。 1.3.3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实证为主的研究手段,以及比较分析 的方法。以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建立计量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变动因素。从整体上分析研究影响储蓄存款的各个因素的数量关系,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各因素对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的影响情况。对于不能用定量数据来衡量的影响居民储蓄的制度、偏好、心理等因素,只能做定性分析。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得出研究结论,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全面性、真实性与可靠性。 2 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概况 2.1商业银行及储蓄存款的概念及种类 2.1.1商业银行及储蓄存款的概念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商业银行包括:(1)国有独资银行;(2)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商业银行;(3)民营股份制银行;(4)外资银行。它也具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要的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它与其他企业一样,以利润为目标。 储蓄存款是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储蓄是指产出或收入未用于消费而剩余的部分,按部门可划分为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和居民储蓄。就居民部门来说,储蓄就是居民收入扣除消费支出后的余额。本文将居民储蓄分类于金融资产(手持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其中,金融资产部分称为金融资产储蓄。居民储蓄所指的“储蓄”是从流量尺度来定义的广义储蓄,即收入减消费支出,这是一个相对数;居民银行储蓄中的“储蓄”指的是存放于银行体系中的储蓄存款,是狭义的储蓄概念,一般指的是储蓄存款余额。 2.1.2储蓄存款的种类 ①活期存款指可以随时存取现金的一种储蓄,是储户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不规定存期、1元起存、存款的金额和次数不受限制的储蓄方式。 ②定期存款指存款人同银行约定存款期限,到期支取本金和利息的储蓄形式。它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等等。 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区别是活期存款流动性强、灵活方便,虽然收益比定期低;相对定期存款的流动性就比较差,但收益较活期存款略高。但存款这种储蓄方式风险小,比较安全方便。对居民生活很有利,相比之下,作为投资方式其收益是比较低的,但并不代表没有风险,比如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也可能贬值。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也有损失利息的风险,因为银行规定,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则在一定时期内按活期计息。 2.3理论描述 2.3.1基于投资理论下的研究 最优投资组合是指某投资者在可以得到的各种可能的投资组中,唯一可获得最大效用期望值的投资组合.有效集的上凸性和无差异曲线的下凸性决定了最优投资组合的唯一性。 从现代经济学理论来看,居民经济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资产选择行为只是为了达到最大化消费效用的过程,因此,最终目的最终原则还是为了实现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居民选择不同资产最终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影响居民选择金融资产的因素主要有: ① 收益预期和利率 在消费效用最大化原则下,人们总是希望一定数额的资产能够带来最大的收益,预期收益的大小直接影响人们的资产选择行为。人们在选择股票等有价证券时,无法知道未来的确切收益,只能有一种预期,即预期收益。而居民在选择银行存款时,可以确切计算出未来收益,因此,预期收益也有固定和变动性收益预期之分,居民选择哪种资产,取决于其风险偏好。 利率有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分,对居民资产选择行为构成实质影响的是实际利率。利率的变动会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因而会引起居民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比例的变动。同样,利率变动会引导居民在不同类型资产中进行选择。利率变动也就是存款收益率的变动,会导致各种资产的可能收益顺序发生变化,人们总是希望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收益最高的地方,所以,居民会对各种资产的持有做出调整。 ②风险与不确定性 风险是对投资安全性高低的度量,投资安全性越好,风险越小,相反,投资的安全性越低,风险越大。通常,风险与不确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种资产的预期收益是确定的,即为无风险资产,相反,如果一种资产的预期收益是不确定的,即为风险资产。对大多数人来说,总是存在回避风险的偏好,也即大部分人是风险规避型。但也存在风险偏好者和风险中性者。 ③流动性 流动性反映的是资产变现的难易程度,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倾向选择流动性高的金融资产。 ④时间偏好 与居民消费类似,对于现期和将来消费的偏好不同,人们在选择金融资产时,也会考虑其时间性,考虑投资期长短、资产的变现性等。 ⑤资本市场的发育与完善状况 完善的资本市场是人们能够理性地作出资产选择的前提。若资本市场中仅有有限的金融资产品种,将导致居民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若市场不完善,导致信息不对称,将导致盲目交易。若金融资产中,各种收益率与风险的可选品种丰富,同时, 市场透明度高,居民获取投资信息的成本低,那么,居民可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可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也使居民得到最大收益。 2.3.2基于消费-储蓄函数下的研究 消费函数是反映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是消费者行为数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决定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如收入、财产、利率、收入分布等。其中收入是最根本的因素。因此,消费函数实质上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函数形式比较简单而内容大体符合实际的消费函数是: Ct = a + βYt + γCt − 1 式中Ct表示t期消费,Yt表示t期收入,Ct − 1表示上期(t-1期)消费; α,β,γ为参数。这一消费函数的最后一项可以解释为消费的惯性影响,也可以解释为持久收入的影响。因为应用递推关系可将上面的消费函数改写为: 此式表明,消费是过去历年收入的函数。 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储蓄函数主要反映收入与储蓄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收入减少,储蓄减少。 储蓄函数的公式为: S = f(Y) 因为: Y = C + S S = Y − C C = a + bY 所以: S = − a + (1 − b)Y 在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消费C或储蓄S的座标中,储蓄函数的图象如下: 影响居民选择实物资产的因素主要有:⑴收入。由于实物资产的特性,居民在购买实物资产时,需要一次性支出较大数额的资金,因此,不仅需要当期收入,而且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⑵物价。在居民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物价变动,会引起实际购买力的变动。物价上涨,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物价下降,实际购买力上升。居民意愿购买的若实物资产价格下降,将刺激居民的购买,相反,若实物资产价格上升,则会抑制居民的购买。 2.3.3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下的研究 根据个人生命周期假说,人的一生中,只有在工作期间才有收入,而在青少年时期没有收入、老年时期没有收入或收入较少,为了能在一生中都能较平均的分配,不至于在没有收入时挨饿受冻,就需要将其消费平滑化,在收入较多时期储蓄,以便将来在没有收入或收入较少时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活。因而,实现跨时效用最大化是居民选择资产的首要目的。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研究储蓄的核心理论和模型是生命周期框架,其核心命题是,理性的消费者会努力维持各期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一生的总效用等于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和,其毕生的收入应该在整个人生做出最优分配,才能达到效用最大。消费者对于在各个年龄段的消费(储蓄)安排多少主要决定于人的终生收入即生命周期收入。该理论假定消费者具有相当程度的自制力和行为的合理性,会在工作期考虑到将来的需要,为保持退休后的消费水平而进行储蓄,保持终生收入的同一消费率。 2.3.4其他理论 由于消费理论无法解释现实中的很多现象,出现了从新的角度研究消费与储蓄行为的预防性储蓄理论。预防性储蓄是指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为了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的收入水平的变化而进行的储蓄。其理论认为,储蓄不仅使得人们在生命周期内最佳地配置资源,同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如收入冲击等进行保险。 居民的储蓄动机大体可分为财富动机和消费准备动机。财富动机,包括单纯的价值储存动机和价值增值动机,即追求财富的保值和增值。消费准备动机包括以防将来不测的谨慎动机和为高层消费做准备、为将来发展做准备及消费结余。 2.4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的发展趋势 2.4.1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的特点 ⑴储蓄存款增长速度快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自从2000年降至7.9%,2001年到2006年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6%,虽然2007年比上年增加了6.8%,但隔年2008年比上年增长了26.3%,2009年到2012年的增长率也保持在10%以上。如图2-4-1所示。 图2-4-1 ⑵储蓄存款余额绝对数额大 如表2-4-1所示,2003年到2007年都在10万亿以上,2008年一下上升到21万亿,2009年如期增长到26万亿以上,2010年至2011年一下上升到30万亿以上。仅仅十几年间,绝对数额增长了将近28万亿。 由此推断出,绝对数额是逐年增加,但目前增长率有下降趋势。 表2-4-1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 年份 年底余额(亿元) 增长率 2000 64332.4 7.9% 2001 73762.4 14.7% 2002 86910.7 17.8% 2003 103617.7 19.2% 2004 119555.4 15.3% 2005 141051.0 17.9% 2006 161587.3 14.5% 2007 172534.2 6.8% 2008 217885.4 26.3% 2009 260771.7 19.6% 2010 303302.5 16.3% 2011 343635.9 13.2%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数据计算 图2-4-2为1995年到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的年底余额的趋势图。该图显示了我国居民的存款的绝对数额每年呈上升的趋势在增长。 图2-4-2 3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变动因素的分析 3.1资产价格因素 资产从狭义的角度来解释包括股票与房地产,其对居民银行储蓄所具有一定作用,二十世纪末期以后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对总储蓄的分流作用较为明显。本文将以股票价格来代替资产价格的研究,因为居民储蓄对股票价格的变动反映较为敏感,且股票价格对储蓄应该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这样股票价格上升及股市交易放量的增加都会导致居民储蓄减少,股市对居民储蓄具有较明显的分流作用。 图3-1 如图3-1所示,在2000年到2005年阶段,股票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在2008年的骤降的年份里,储蓄存款仍保持上升的趋势上涨,2009年以后,股票市场一如往年的不景气,但似乎没有影响到储蓄存款的上涨,由此可以猜测,股票的价格与城镇居民的储蓄存款是呈负相关的。 3.2通货膨胀率因素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传统经济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率越高,一方面会使货币相对贬值,居民担心这点,选择会尽早消费,因此会导致减少储蓄;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率越高,在既定的名义利率下,实际利率就会越低,由此也会导致储蓄的减少,因此通货膨胀率与储蓄应该是反作用关系,如图3-2所示。 现实中,通货膨胀与居民储蓄的关系却是错综复杂的,其对储蓄影响的方向和程度都是不确定的。 图3-2 3.3利率因素 利率有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分,名义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储蓄存款利率,而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部分,即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 从理论上来说,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既可为正向,也可为反向, 从理论上来说,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既可为正向,也可为反向,这取决于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大小。收入效应指的是利率提高后,居民预期的自己的财富增加,从而对消费的需求增加,相应地减少了当期储蓄;替代效应指的是利率提高后,居民会认为储蓄更加合算,从而增加储蓄,相应地减少当期消费支出,我们需要的是对利率变动的综合效应的分析。图3-3为1995年至2001年的加权平均后的一年期利率。具体计算见附表一。 图3-3 3.4收入因素 一般来说,作为储蓄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如图3-4明显可以看出。理论上,储蓄是居民的收入在满足消费之后的剩余,并且根据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原理,居民储蓄与收入应该是同方向变动的,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储蓄也会相应的增加;反之亦然。 图3-4 3.5生命周期因素 在各年龄组人群的储蓄率保持不变的清况下,由于人口增长或生产力提高所带来的收入增长率提高都会导致总储蓄率提高,因为退休者只能靠累积资产来维持生活,相对来说劳动者的总收入却增加了研究也发现收入增长与储蓄之间正相关,不过,区分了暂时性收入和永久性收入以后,储蓄就不一定与收入增长正向相关了。本文将人口自然增长率代替生命周期的变量来研究其与我国城镇居民存款储蓄的影响关系。图3-5为1995年至2011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由图可以猜测生命周期与储蓄存款呈负相关。 图3-5 3.6不确定性因素 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储蓄不仅仅是将收入平均分配于人的一个完整的生命旅程,更重要的是为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做好准备,如收入的不稳定,或是患了重大疾病等。有人会说,这些不确定可以买份保险来防范,但由于保险行业在我国还不是很成熟,反而这些不确定性的增加会进一步激励储蓄行为,因而储蓄随着不确定性的增高而增加。 还有居民选择储蓄来作为投资是为了获得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储蓄与投资作为宏观经济中的两个重要变量,它们的变化及均衡关系直接决定了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国民收入的水平,且两者彼此相互影响着。一般来说,政府对个人征税,也会使得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使储蓄和消费相对减少。 4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变动因素的实证分析 4.1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取城镇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的年底余额(Y)做为被解释变量。选取股票价格(X1)为解释变量一,用上证综合指数的月末收盘价来描述。选取通货膨胀率(X2)为解释变量三,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的同比指数来描述。本文选RPI衡量通货膨胀率而不选CPI来描述通货膨胀率的原因是不同价格需求弹性的消费品的价格水平的变动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同的。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低,此类商品价格的变动基本上对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很小,也就不会影响到居民储蓄;而价格需求弹性高的商品价格的微小变动也会引起对此类商品需求量的大幅变动,从而就会影响到居民储蓄。本文用一年期存款利率(X3)来作为考察的对象,因为实际利率会涉及到通货膨胀率,所以本文采用名义利率替代利率来研究。由于利率的调整时不定期的,本文采用如下计算方法: 我们用可支配收入(X4)来描述我们的收入这一变量。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所余下的全部实际现金收入。但是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只有城镇居民有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统计的是纯收入,所以我们用农村纯收入代表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另外统计年鉴上统计的都是人均值,所以城镇居民的总可支配收入要用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各年城镇人口数得出。而全国总的可支配收入采用以上两个计算的结果相加的办法得出。最后选取人口自然增长率(X5)来衡量生命周期。 4.2样本数据 表4-2 年份 Y年底余额(亿元) X1股票价格 X2通货膨胀率 X3利率(%) X4收入 X5人口自然增长率(%) 1995 29662.3 555.29 114.8 10.98 286248823.9 10.55 1996 38520.8 917.01 106.1 9.21 344392544.1 10.42 1997 46279.8 1194.1 100.8 7.17 379507022.4 10.06 1998 53407.5 1146.7 97.4 5.02 405504346.8 9.14 1999 59621.8 1366.58 97 2.89 437429383.4 8.18 2000 64332.4 2073.48 98.5 2.25 470447775.8 7.58 2001 73762.4 1645.97 99.2 2.25 517977697.6 6.95 2002 86910.7 1357.65 98.7 2.03 580466413.2 6.45 2003 103617.7 1497.04 99.9 1.98 645258639.4 6.01 2004 119555.4 1266.5 102.8 2.03 733732874.8 5.87 2005 141051 1161.06 100.8 2.25 832465781.6 5.89 2006 161587.3 2675.47 101 2.34 947862656 5.28 2007 172534.2 5261.56 103.8 3.22 1131896450 5.17 2008 217885.4 1820.81 105.9 3.96 1319910742 5.08 2009 260771.7 3277.14 98.8 2.25 1463225548 4.87 2010 303302.5 2808.08 103.1 2.29 1677151240 4.79 2011 343635.9 2199.42 104.9 3.23 1964700783 4.79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部分数据由笔者计算所得 4.3建立模型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选用自然对数模型来表示一个变量相对变化率引起另一个变量相对变化的程度,也叫做弹性。 本文建立的函数如下:lnY=β0+β1lnX1+β2lnX2+β3lnX3+β4lnX4+β5lnX5 +μ 其中β1、β2、β3、β4、β5分别是城镇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对于股票价格、通货膨胀率、利率、全国总的可支配收入、生命周期,μ为随机扰动项。 4.4实证结果分析 4.4.1显著性分析 经Eviews6.0软件的数据处理,得出如下结果: 由此,得出方程为 LnY=-4.068LnX1-3.549LnX2-0.299LnX3+19.476LnX4-2.550LnX5-1.660 4.4.2模型的检验 该模型也可以通过初步的经济检验,系数的符号符合经济理论。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R2=0.999256,调整的可决系数R2=0.998917,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很高,总体线性关系成立。系数显著性检验,T值检验说明这些变量对储蓄影响都是显著的。F检验的概率值为0,说明了这些变量联合在一起对储蓄影响有是显著的。F=2952.816,在显著性水平а=0.1的情况下,F0.1(5,11)=3.2,所以,F> F0.1(5,11).因此,方程在а=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成立。在显著性水平а=0.1下,t临界值为1.363。X1、X2、X3、X4、X5的t值分别为-4.068、-3.549、-0.299、19.476、-2.550,其中X1、X2、X4、X5均大于临界值,变量具有显著性。而X3和常数项均小于临界值,显著性不高。 4.4.3结果分析 ⑴由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总储蓄的变动在更大程度上受到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但是储蓄存款仍然被居民认为是最安全的首选金融资产。在股市大幅上涨时期,吸引部分居民将存款转化为股票投资,使得存款增加额减少,对银行存款起到了一定的分流,而在股市低迷、大幅下跌时期,居民不会选择股票,而是选择更为稳妥的投资方式,甚至将原先投资的股票卖出,将资金存入银行,因此,居民储蓄存款明显增长。股市的涨落只是让居民收入在股市与储蓄之间来回变动,股市也只是被居民当作一个投机的场所,并未将其作为长期的投资对象。 ⑵通货膨胀率与居民储蓄呈现出负相关性。发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但居民的货币收入没有增加或增加速度小于物价上涨的速度,这就意味着实际收入减少了,而为了维持原来的消费水平,居民就会减少储蓄。反之,则会增加储蓄量。 ⑶利率和本文预期的不一样,模拟出来的利率的显著性不是很高,但笔者认为利率对储蓄式有一定的影响,对储蓄总量的模拟影响不是很明显。 为此,笔者重新建立了模型,函数如下: Y=β0+β1lnX1+β2lnX2+β3lnX3+β4lnX4+β5lnX5 +μ 经Eviews6.0软件的数据处理,得出如下结果: 由此可以看出,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是存在一定的负相关的,对储蓄的增量的影响可能比较明显。 ⑷在本节的实证结论中,收入对居民银行总储蓄的正相关关系得到了验证,表明收入增长对居民部门银行储蓄的增加起到了积极作用,收入是中国居民银行储蓄的主要决定因素,这可居民银行储蓄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步持续增长中看出。 ⑸人口因素被当作影响居民储蓄变量对待,我们的实证结果发现,这样一个变量从不同的方面对居民储蓄产生了重要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农村居民储蓄增量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 ⑹常数项也对存款储蓄有明显的负相关,说明其他不确定因素也影响着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 5进一步思考政策建议 5.1思考 5.1.1 从居民自身特点的角度 居民储蓄的目的主要有养老、子女教育、医疗、预防失业或意外、买房、投资等等,其中以基本生活所需的养老、子女教育、医疗等为主,由于基本生活所需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我国居民在储蓄形式上的保守性、注重安全性甚于收益的特点。由于银行存款的安全性好,且长期以来我国安全性较高的资产品种较少的背景下,银行存款成了人们储蓄的首选形式。 5.1.2股票市场的不规范 我国的股票市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建立、发展,经过十几年的成长,已具有一定规模,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渠道,为企业及国家发展建设提供了资金来源,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渠道。但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原有体制的制约和影响,以及一直以来管理、法制建设的欠缺,使得我国的股市存在一定的问题:资源配置效率低、上市公司经营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投机风气较重等等。作为普通投资者的居民,投资股票不能获得高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投资收益,且在社会环境的投机风气的影响下,投资股票就是为了获得差价,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很好的可选择的金融资产。尽管从理论上讲,股票市场 是储蓄存款分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国股市的现状,其分流作用很有限,股市的波动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也很小。 5.1.3投资渠道缺乏 居民可以持有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主要形式有:手持现金、银行存款、国库券、股票、债券、基金、保险、房屋、固定资产等等。国库券收益高于储蓄存款,但由于其发行额度的限制,只能容纳部分资金;股票、债券、基金等本可以作为较好的投资渠道,但由于我国股市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股票型基金占大多数、业绩也并不理想,企业债券发行并不被人们熟悉和关注而未形成一定市场,种种原因,使得这些形式都没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我国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中较高收益又稳定的品种较少,不符合居民投资的偏好。购买房屋、固定资产等,需要较大数额的资金,对居民来说不能灵活地持有。因此, 将资金存入银行,就成了居民相对较好的选择。尽管其他投资方式的收益变化会引起存款的变动,但是一旦其收益及风险发生变化,居民仍然会将资金回流到储蓄存款上来。 5.2政策建议 5.2.1强化及扩大资产市场 本文建议以资产市场为突破口,拓宽资产市场广度,延伸资产市场深度,放大资产市场分流居民银行储蓄的作用效果;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提高政府监管及引导力。继续推进金融制度变革,降低资产市场的投资风险,强化金融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增加各类金融资产对居民的吸引力,确保资产价格的各项作用机制得到良好发挥。 5.2.2加快股票市场改革,使其健康发展 我国的股票市场从根本上说,是政策市、投机市,居民不能放心地将其资金投资股票。要真正地吸引投资者,就需要加强股市监管,严厉查处股市违规行为,减少股市大幅度波动的人为因素,大力促进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股市收益率,促进股市健康发展。并要注重投资者利益,激励上市公司分红,使投资者能够得到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使居民能够真正将股市当作一个有效的投资渠道而不仅仅当作一个投机场所。股票市场发展完善,可以是我国巨额储蓄的一个有效分流途径,是我国直接融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5.2.3完善保障制度,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 我国居民必须面对的子女教育、医疗、养老、购买住房等等现实问题,以及对未来收入、支出不确定性的担心,使得我国的储蓄率偏高,且预防性储蓄的比重较大。居民对于资产的安全性要求也很高,相对于收益来说,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使得居民对于医疗、养老、失业等的担心消除之后,必然会减少很大一部分预防性储蓄,在考虑选择资产时,也会结合安全性与收益率,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不会一味地将大部分资金放在银行存款上。因此,要大力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扩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险品种的覆盖面,推行惠及农村居民的各种保障措施,使得全体城乡居民都能有较好的保障。 5.2.4拓展投资渠道,发展符合居民需求的金融产品 发展企业债券、各种非证券投资组合的基金、各种理财产品等等,满足居民对不同收益及风险组合的投资品种,拓宽投资渠道,使居民不再“强迫性储蓄”,也就可以使资金运用到需要的地方,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资产配置效率。通过丰富多样的投资产品,还可以增加居民的资产收入,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商业银行 储蓄存款 变动 因素 研究 毕业论文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