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三疑三探优秀教案.doc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疑三探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三疑三探优秀教案.doc(26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一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一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二、教材说明1、本单元的内容及作用。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毫米、分米的认识包括: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分米与米和厘米间的关系。千米的认识
2、包括: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与米的关系。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2、教材编写特点:(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
3、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他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所以,教材在这里让学生估、测、议,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另外,这一单元中经常出现的课堂、操场、校园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环境,很容易打开学生的话题。(2)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为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提供便利。本单元的内容是“测量”,无论是分开的“测”或“量”,还是连在一起的“测量”,都预示着强烈的活动性。基于这种考虑,教材的编排中安排了许多活动,可以说本单元的内容是以活动展开的,其目的就是为教师安排学生的活动提供便利。(3)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无论是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4、和千米还是质量单位吨,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教材在编排时考虑到了这一点,在许多内容的编排中,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的或有趣的情景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比如,在吨的认识中,创设动物过桥的情境,提出的问题是“能同时过桥吗?”,将“限重1吨”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以确定情境的主题。(4)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3、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毫米的认识练习课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第四课时:千米和米的换算第五课时:长度单位练习课第六课时:吨的认识第七课时:吨的认识练习课一、测量1、毫米的认识累计课时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例1及做一做,处
5、理练习一第13题。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米与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出示例1情景图,看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然后让同学们拿出课本先估计它的长、宽、厚,再进行实际测量,当整厘米数不能表示时,引出毫米,接着具体量一量1毫米有多厚,再出示电话卡等让学生观察。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意义。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5、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体验1毫米的长度实际,并形成直观形象。2、学会用毫米作单
6、位进行测量。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具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情景图。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1、复习旧知,引入课题。(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测量时得到的是整厘米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课题)(3)情境导入:出示例1情景图。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一起来吧。通过操作你产生了哪些问题?2、老师把同学们的问题进行归纳和补充形成这节课的自探提示,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示认真看书测一测、量一量、想一想,你一定会
7、有很多发现。自探提示:(1)通过观察与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你发现了什么?(2)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怎么表示?(3)观察自己的尺子,你能发现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吗?(4)请你说出生活中长或厚大约毫米的东西。3、学生围绕自探提示进行自学。二、解疑合探(15分钟)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与同桌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2、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由此引出毫米。差生汇报,中等生评价,优等生补充。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两小格。”“数学书的厚不到厘米,只有6小格。”教师演示测量课本的长、宽、厚的方法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
8、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3、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让学生回答,从而引出厘米10毫米的关系,并说说你是怎么得到的。鼓励有多种思考方法。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4、帮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1)让学上在尺子上观察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毫米的长度。(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厚度可以用毫米来表示。生汇报: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卡的厚度等。教师及时评价。(3)学生同桌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毫米,最后数一数有多少张。(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学生评价,教师
9、小结。当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厘米10毫米;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卡的厚度大约是毫米。三、质疑再探(3分钟)1、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知识,把你认为重点的记一记,同时想一想还有没有不理解的或是还要了解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12分钟)1、练习一第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再用尺子进行测量。4、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毫米的认识,大家心中肯定有许多感受或收获能谈谈吗?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1毫米
10、=10厘米教学反思:2、毫米、分米的认识练习课累计课时数(2)教学内容: 复习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毫米分米的认识练习课,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进一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会进行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知道用哪些长度单位来度量物体的长度。教学目的:1、巩固对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进一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3、知道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知道用哪些长度单位来度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知道用哪些长度单位来度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
11、示物体的长度。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准备: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过程:一、 设疑自探(8分钟)1、导入: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毫米、分米,这节课我们来巩固一下毫米的认识,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归纳补充,形成自探提示。出示自探提示: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测量橡皮的厚度、书本的厚度用什么单位最合适?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做单位?3、学生自学课本,独立解决以上问题。二、解疑合探(12分钟)1、逐一检查学生自探情况。(学困生汇报,中优生评价补充) 2、针对有困难的问题组织合探。(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
12、和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测量橡皮的厚度、书本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最合适。(3)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用毫米做单位。三、质疑再探(5分钟)1、关于本节的认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问题预设: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吗?)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15分钟)(一)生自编题练习。(二)教师有选择的供题练习。1、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蜡笔长6毫米 ( ) 跳绳长2厘米 ( )课桌高7米 ( ) 粉笔长75分米 ( )小明身高134米。( ) 一根绳长15分米。( )一块橡皮厚1米。( ) 10分米=1厘米。 ( )2、
13、用线把相对应的左右两边连起来。 公路宽 10分米一支圆珠笔 170厘米课桌长 40毫米 邓老师高 13厘米3、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字。蜡笔长6( ) 跳绳长2( ) 桌高7( ) 粉笔长75( )钢笔长14( ) 小明的身高是140( )一块橡皮厚12( ) 旗杆高9( )别针长34( ) 电脑键盘长约5( )图钉长10( ) 教室宽6( )教室的门高大约2( ) 麦当劳玩具高9( ) 黑板长约4( ) 5米( )分米 40厘米( )分米 2分米( )厘米 70毫米( )厘米我们的铅笔盒的长大约是( )分米。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分米。我们课桌的高大约是( )分米。4、分别画
14、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三)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毫米、分米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毫米、分米的认识练习课5米( )分米 40厘米( )分米2分米( )厘米 70毫米( )厘米教学反思:3、千米的认识累计课时数(3)教学内容:课本第7页例3,第8页例4和中间的做一做。教材分析:教材中情景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引出千米。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的:1、通过挂图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
15、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能正确运用千米的概念来表示长度。3、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无处不在的道理。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那些?(米、分米、厘米、毫米)比较大的是什么?(米)如果我们想知道北京离我们这儿有多远,也用米做单位,可以吗?那我们该用怎样的单位去计量呢?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千米的认识。(出示课题:千米的认识)2、学生绕题设疑,(问题预设:一千米有多长?一千米
16、等于多少米?千米在生活中运用在哪些方面?)教师梳理归纳补充并将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到黑板旁侧形成自探提示。3、出示自探提示:(1)看课本情境图,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情景吗?说一说这幅图说了些什么?(2)例三图中牌子上的数是什么意思?(3)大家在哪儿还见过使用千米作单位的?(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1千米有多远吗。请同学们围绕自探提示认真自学课本,想一想,画一画,解决以上这些问题。二、解疑合探(14分钟)1、检查学生自探效果,教师随机板书。(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秀生评价)2、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3、在自探和合探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1千米=1000米。描述比较远的距离的时候用千米
17、作单位。10个100米是1千米。4、交流:用自己的话描述一千米有多远?三、质疑再探(5分钟)1、通过你对本节课知识的探究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问题预设:有没有比千米还大的长度单位?)2、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11分钟)1、学生根据本节学习内容自编一道题让同桌计算。(做后同桌对改评价,然后再推荐好的在全班展示练习)2、完成第8页例4和中间的做一做。3、完成练习二的第一题。 让学生自己连线。订正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每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4、完成练习二的第二题。5、全课总结。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1千米=1000米。描述比较远的距离的时候用千米作单位
18、。10个100米是1千米。教后反思:4、千米和米的换算累计课时数(4)教学内容 课本第8页的例5。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米与千米之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地换算。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9分钟)1、激趣引思,沟通旧知。 1千米( )米, 1米( )分米,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9、1米( )厘米 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开火车回答出每节车厢上的题目,其余学生判断,正确就发出火车鸣叫的声音“呜”) 8米( )分米 50分米()米9分米()厘米 60厘米()分米 3厘米()毫米 2米()厘米100厘米()米 1千米()米 2、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1千米=1000米。那么根据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的换算。(板书课题:千米和米的换算)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问题预设:千米和米怎么换算?)教师归纳补充学生的问题,出示自探提示,自学课本第8页例5,思考以下问题:(1)3千米=()米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2)5000米=( )千米括号
20、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二、解疑合探(15分钟)1、指名学生回答以上问题,中、优等生评判并补充。2、针对学生回答有困难或不会的问题合作探究。3千米( )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100033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 3、归纳总结算法:(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明确:因为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 ) (说明:5000米( )千米,因为1000米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就是5个1千米,500010005(千米),所以5000米(5)千米) 4、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学生先独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三疑三探 优秀 教案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