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上册全册教案(修改).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上册全册教案(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上册全册教案(修改).doc(12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 测量 第一课时 课题: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数一数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具准备: 情景图(课件),照片,蜡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让学生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的情境,在测量中发现它们的长度都不是整厘米。从中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1)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估计 实际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2)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 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 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 小结:当测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学生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直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中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生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生2:从学生尺中,我能发现毫米与厘米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4、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交流 1厘米=10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5、举例说明1毫米的长度 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 “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 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长了什么本领? 五、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直尺上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1厘米中有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 1厘米 = 10毫米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量一量,估一估、想一想,数一数等数学活动,认识了毫米,建立了1毫米的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10毫米,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是,还有杨志杰等5个同学测量方法还没有掌握,测量时,不够1厘米不会用毫米做单位,还有的家长不熟悉教材,用小数表示,如5厘米5毫米=5.5厘米,这样学生是不理解意义的。 第2课时 课题: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练习一4、5、6题。 教学目标: 1、量一量、数一数体验1分米的长度,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2.同桌合作、小组合作数一数直尺上的刻度,初步理解分米、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估一估、量一量,发展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体验1分米的长度。 2.掌握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 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尺、测量记录单、1分米长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揭示课题。 让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一人测长,一人测宽)测完记录在单上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师: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吗?或者困惑? 师:看样子,米和厘米用在这里都不合适,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帮忙。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课题:认识分米)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探究厘米和分米的关系 1.估一估 (出示小棒)这根小棒有多长呢?你能试着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吗?(学生汇报) 2、量一量 (1)看来同学们的估测结果各不相同,那么这根小棒究竟有多长呢,你能想出有什么好的办法知道它的长度吗?(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在你的桌子上就有一根和老师的这根一样长的小棒,赶快行动量一量吧。 (3)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4、看一看 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 分米。板出:10厘米=1分米 5、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 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找一找,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二)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教具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3、用分米量物体长度 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量完后学生汇报交流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一的相关习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10厘米=1分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六、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掌握了1分米的长度单位,建立了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中,长度单位之间的转化还不熟悉,另一个问题是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长度的估计没有把握,不切合实际。如一颗回形针的长是(5、6、7、10)厘米,原因是生活经验不足,有的学生回形针都没有见过。 第3课时 课题: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前老师带你们去操场了解相关的信息,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交流信息后教师板书: 1、走100米的路大约需要200步。 2、沿学校200米的操场走一圈大约需要3分钟。 刚才同学们汇报的时候用到了一个长度单位—米,如果我们想要测量从玉溪到昆明的距离,该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呢? (引出千米)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引导: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 3、估计1千米的距离 (1)初步估计: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 (2)引导: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究竟有多长? 4、体会感受: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 5、进一步估计:(出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 师:老师还准备了一张学校周围的交通图,你们的桌上也有一张,请你画一画,从学校出发走1千米,还可以到哪些地方? 学生独立操作后交流汇报:(学生能汇报几种就几种) 6、了解用途、体会价值 (1)引导学生举例 师: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来表示。(板书: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公路上、摩托车表盘上等) (2)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老师也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电脑出示珠穆朗玛峰山峰图)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师问:你又看到了什么?9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说说你思考的过程吗?(板书:9千米=9000米) 2、(电脑出示《汽车速度表》)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 3、(电脑出示自行车行驶图)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 4、(电脑出示温州至杭州高速图)温州到杭州高速公路连线全长约410千米。 5、(电脑出示万里长城图)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6700千米。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还可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长度。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感觉如何? 五、板书设计 千米又叫做公里 1千米=1000米 六、教学反思 第4课时 课题: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千米与米、米与千米的进率及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课本第10页练习二第4、5题的多媒体课件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 回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千米=()米 3米=()分米 7分米=()厘米 60毫米=()厘米 300厘米=()米 1000米=()千米 并让学生说说7分米=70厘米,60毫米=6厘米是怎么想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出示题目:3千米=()米 (1)教师问: 3千米等于多少米? 。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组协作共同完成) (2)、汇报讨论结果。: 3千米=3000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 教师在这里可以多让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只要说对了,其它方法也可以。 接着,教师可以出示下列练习题,以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 ①9千米=( )米 ③4千米=()米 ②2千米=( )米 ④5千米=()米 订正:①9000 ②2000 ③4000 ④5000 以上这些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出示题目:5000米=()千米 (1)、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口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 引导观察:两个小题中等号二边的长度单位起了什么变化?数字是怎么样变化的? 3、 反馈练习:完成课本第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完成练习二第3题:提醒学生看清单位名称 2、 完成练习二第4题,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小组讨论,对学生提出的出行方式及所需的时间的不同答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3、 作业:练习二第5题,这题可以有不同的路线,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课后交流。 4、 第6题为完成作业的同学准备,提示学生早上8时出发到中午12点一共有几个小时,汽车就行驶了几个小时(共行驶了4个小时)汽车一小时行80千米,四个80千米是320千米,所以中午12点可以到达。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三年级第一单元第5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12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并通过学习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对吨和千克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若干只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可容纳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并组织每个学生提一提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出示课题,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直观感受一吨水的重量 (1)估计:刚才每个同学都提了这样的一桶水,你估计这桶水有多重?为什么?(10千克) (2)经历:现在我把这样的4桶水倒入这只桶内,这只桶中的水大约有多少千克?谁认为自己能提起这40千克的水? (3)学生排队尝试 (4)这样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这样的水是40千克,100桶这样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5)谁听清楚了1吨就是( )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装了1吨的一桶水让你提,你能提得起来吗? 2.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对1吨的印象。 (1)找个喜欢的同学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对方有多重。 (2)汇报:你背的是谁?有多重? (3)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 )千克,( )个同学就有1000千克重,也就是1吨。 (4)让40个学生站立,相互观望,感受40名学生的群体。 3.联系生活,强化对“吨”的认识 (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重量用“吨“作单位。下面这些物体的重量都是1吨,你能用吨来说一句话吗? 一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000千克,就是1吨。 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用吨来作单位?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用吨作单位的东西。课件出示: 蓝鲸 大象 大型机床 万吨货轮 一车皮的煤 一大堆木材 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一般用吨来作单位名称。 4、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汇报交流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四、教学时间安排; 加法; 3课时 减法; 3课时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讨论交流: 1、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巩固笔算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 本节课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在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计算的时候,提醒学生注意速度不能太慢,要有竞争意识。,并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好习惯。 三年级第二单元第1课时 加 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难点: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课件播放:中国特有的珍惜动物图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景,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接着框出或用颜色显示下面的部分。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数一共有多少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376+284 2.教师: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 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让学生尝试进行估算,从中获取知识。) 教师:让我们看看这个同学是怎样想的?和我们的想法相同吗? 让学生看教材或在屏幕上出现教材第1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估算方法可使用画外音) 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3.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通过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学习进位加法,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今天学习的加法和以前学习的加法不一样 ,激发学生掌握新方法的兴趣。) 学生独立计算。 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归纳: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看到,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所以,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就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2练习五第1、2题。 3在同样方框内填入同样数字.(设计新颖多样的练习,给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钻研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同时也是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得发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三年级第二单元第2课时 减法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的数据,发现数学问题。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3.使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的连续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4.提倡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 2.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有吗?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图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数学起源与实际生活,利用学生熟悉的旅游来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 1.我们可以用总的路程减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丽江的距离了。 请你们观察22页的图与23页的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 (识图能力的培养不是容易的。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图意,需要直观与抽象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如何解决两地间的距离问题。) 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又什么办法?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然后找几个同学汇报方法。你觉得哪位同学的方法好?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517-348应该怎么计算的?一边板演,一边说竖式计算的步骤,全班一起做到下图的步骤,停。接下来给2分钟时间,请你和同桌或者小组内的同学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做。 讨论结束后,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同时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然后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知识做铺垫,我放心的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感悟,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讲给同学们听,在学生中产生共鸣,效果更好。) 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退位点点清楚,哪一位头上有一点要减1后再计算。(要注意:认真书写,仔细计算) 2.例2 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言,同学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是计算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你们看这样好不好, 同桌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然后推选出一个代表,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好不好? 哪一组想说说你们的方法?找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名学生说明计算方法,或有其它学生发表意见。) 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3.独立完成25页第1、4题 4.判断对错: (二)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 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得很好,接下来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你们想不想帮助老师解决? 学习例3,怎样计算500-185?(在计算退位减法时,当被减数连续两次不够减要连续两次由前一位退一,又加又减,计算上的思维过程比较复杂,要重点加以引导,加强联系,建立清晰的表象。) (1)想想:运用学过的知识,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这道题呢?分小组合作学习,把你的想法同小组的同学说说。 (2)班内汇报交流。给学生充分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体验一题多解的思路。 方法1:185可以分成100和85,500-100=400,400-85=315 方法2:185+15=200,500-200=300,300+15=315 方法3:500-200=300,300+15=315 方法4: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刚才同学们积极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计算方法,真了不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怎样用竖式计算。 (3)学习竖式计算,请一学生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500 -185 315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巩固练习:400-264= 2.观察思考:在计算中,被减数中某一位是0退位后,你发现了什么?(0退位后,计算时要用9减)注意:退位减法0上有点(退位)用9减。 (在这里突出开放性的思考,开放性的交流,开放性的结果,使学生乐于学习,也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释放,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多样性。) 3、在方框内填入合适的数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再次学习了减法,你知道了什么?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退位要点清楚,哪一位头上有一点要减1后再计算。 三年级第二单元第3课时 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体验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你单独买过东西吗?媒体出示超市场景图 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用屏幕显示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从实际生活常识导入新课,让学生从生活中接受新知识,激发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提问: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 (2)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 出现第二幅图画,并出现画外音:找的钱对不对呢? 教师: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加、减法的验算。 2.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48=183(元) 1 3 5 + 418 1 8 3 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新知识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如果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 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3.反馈练习:第2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通过验算看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一层进一层练习设计,让学生展示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凝聚力。) 45+56=101 56+45= 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2练习七第1题中的四道加法题。要求学生独立计算,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3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算式.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说说你的收获? 三年级第二单元第4课时 万以内加、减法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巩固笔算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整理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笔算加减法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会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验算还有估算,大家掌握的好吗?这节课我们一起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 笔算、验算、估算)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笔算 我们已经练习大量的万以内数加减法的笔算是吗?你认为在笔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可以举例说明。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反馈! 根据学生整理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 进位加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不忘加上进位“1“…… 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十位相减不忘减去退位”1“,当中间有0的先向前一位退1再减。 注意判断有没有进位,有没有退位! 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笔算本领更高! 教材33页,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说后练,学生都能正确计算,但是速度快慢有非常大的差异]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2、验算 为什么要验算?(帮助检查计算结果) 复习加减法关系式!师根据回答板书: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差=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师:请从刚才的练习题中选择一道加法,一道减法在边上验算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给自己评评星,看自己能获得几星级? 师;强调验算是第二次计算,马虎不得!要起到应有的作用。 [通过教师星级激趣,不少学生都能写出2种至3种的验算方法] 3、估算 为什么要估算?可以例举生活中的例子。 片段:生1:可以检查计算得对不对。 师:你可以举例说明吗? 生1:998+1=999 999-998=1生2:这是验算。 师:是啊,生1说的是验算,估算也是可以快速判断一些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请看: 999+111=1000生齐说错了! 师:你怎么判断的? 生3;900+100已经=1000了,所以肯定不对了。 生4:999+1=1000,所以一定比1000大了。 生5:999就可以看作1000,加上一百多,不可能等于1000。 师:同学们说得真有道理。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检查。在计算结束后,我们不仅可以计算,还可以估算呢?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可以用到估算? 生6;妈妈买衣服135元和鞋子48元,带200元够不够? 师:谁能用估算来解决生6提出的问题? 生7:够的,135+48不到200 ……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估算一般把数字估成整十整百整千。 4、解决问题 32页第2题 阅读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指生回答并板书 上层和中层一共有多少本? 下层比上层少多少本? 三层一共多少本? 上层和中层的和比下层多多少本?…… 师:能给这些问题分分类吗?根据什么分? 师:根据学生回答给同一类作上相同的记号。 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完成基础训练:我学会了吗? 三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37—38页上的内容,完成第37页上的“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指给同桌看。 2、出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 师:它们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 师: 它们有几条边?几个角?它们叫什么图形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3、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让学生拿出三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拿出教师给他们准备的四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形,然后拉一拉。(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组讨论操作: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拉不动呢? 学生汇报时,要说说理由。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在钉子板上“钩”。 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在钉子板上围围看。(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 2、在方格纸上“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 3、折一折、剪一剪。 你会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并说说各自不同的剪法。)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小组讨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九第1—3题。 2、课外练习:完成练习九第5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三年级第三单元第二课时 周 长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41页上的例1。 教学要求: 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生成问题 1.活动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⑵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 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 2.活动二 ⑴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 ⑵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⑶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 ⑷全班汇报、互相指正。 3.活动三 ⑴出示 ⑵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 ⑶学生独立完成 ⑷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 4.周长的概念 ⑴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⑵学生说一说 ⑶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 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上册 教案 修改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