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doc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课标部分测试题(第三模块)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在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 4、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 5、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6、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7、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 )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8、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 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讲授训练)更有效。 9、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0、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 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11、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指标应该是(多元的),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12、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 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13、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 )、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14、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 1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 16、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 )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 17、物质世界这部分所涉及的许多(知识)与(技能)都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在这一部分应该充分体现出其与(技术)的关系。 18、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19、“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应拘泥于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要让学生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20、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21、国际科学教育主要发展趋势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手、脑)结合;进行“真实” (问题)的学习;采用(探究)法;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实施(写实性)评价。22、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3、基础教育是一项(明天)工程,今天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明天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及(社会质量)和(国家前途)。 24、课程标准从目标上更加注重学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并(养成习惯)。 2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26、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资源、关心(科技发展)等现代(科技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27、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28、科学启蒙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正确认识(周围世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打下基础。 29、常常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 )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0、教师要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 31、小学科学的内容既要满足(社会)可持续民展需要,又要满足(学生个体自我 )发展的需要。 32、在探讨公民的科学素养时,我们必须将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置于重要位置。 33、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具体教学)工作;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国家对国民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提出要求,这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34、(科学探究)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35、不要轻易否定和逃避孩子的(问题或怀疑),试着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你会有意外的惊喜。 36、在科学探究中,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就是没有目标;(科学问题)应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和(矛盾 )时自己提出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教师的追问下(“逼”)出来。 二、判断 (√)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3、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 (√)4、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5、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 (×)6、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 (√)7、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 (×)8、课程标准中对静电这部分内容提出了要求。 (√)9、和自然教学大纲相比,标准中有关太阳和月球的内容要求从总体上看是降低了 (√)10、低估儿童的科学学习潜能比高估更可怕。 (√)11、教学大纲的出发点是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而国家的课程方案应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各方面素质的基本要求。 (×)12、课程标准是直接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13、教学大纲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 (√)14、教学大纲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其它环节。 (×)15、科学探究的答案是唯一的。 (√)16、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7、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科学素养。 (×)18、科学素养的形成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学会。 (√)19、教师要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 (×)20、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等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 (√)21、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22、科学课程的内容只需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 (√)23、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24、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无需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 (×)25、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设的过程。 (√)26、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27、科学课程中的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28、科学课程的评价应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 (√)29、教学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同学、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 (×)30、科学探究的重点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 (√)31、我们应在重视学生成绩评价的同时,同样重视学习机会的评价。 (×)32、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最重要的是记住大量的知识。 (√)33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最重要的不是记住大量知识,而是形成合理的、高质量的知识结构。 (√)34、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 (√)35、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既关注别人的答案,又反省自己的答案。 (×)36、课堂时间有限,无需让学生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花费更多的探究时间。 (×)37、科学课程宗旨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 (√)38、 小学科学知识内容主要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 (√)39、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4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编写科学教材的依据。 (√)41、“自然”改为“科学”后能准确地概括课程内容。 三、选择 1、从科学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而言,可分为:(B) A、学校课程资源和素材课程资源B、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C、家庭和社区资源D、学校和家庭课程资源 2、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B) A、控制严格的B、间接的C、直接的D、限制较死 3、教学大纲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B) A、选择空间很大B、硬性的C、弹性的D、间接的 4、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B) A、直接的B、指导性的C、限制较死D、控制严格 5、发展学生运用数据解释问题对实验数据有怀疑时:(C ) A、凭感觉判断B、随意涂改C、重复实验,重获数据D、以上方法都不可行 6、“科探究的内容标准框图”不包括:(D) 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表达与交流D、大胆想象 7、“对待科学”的具体内容标准有:(A) A、不迷信权威B、尊重证据C、想知道、爱提问D、珍爱生命 8、“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C)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B、珍爱生命C、尊重证据D、选择探究的问题 9、“认识科学探究”部分具体内容标准包括:(A) A、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B、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C、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问题。D、应用知识经验解释现象。 10、“思考与结论”部分具体内容标准包括:(C) A、能倾听不同观点B、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C、能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D、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11、“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C) A、物体与物质B、珍爱生命C、生命的共同特征D、天气的变化 12、为了便于考查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主语最好是:(B) A、教师B、学生C、家长D、不确定 13、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A) A、起始阶段B、观察、实验阶段C、结束之前D、搜集、整理信息阶段 14、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D) A、搜集资料B、观察、实验C、表达与交流D、思考行动计划 15、下列目标中属于科学探究目标的是(D) A、保持与发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B、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C、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D、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16、连线 科学探究 体验、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认识、理解 知 识 会、能够 17、连线 珍爱生命 对待科学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欣赏自然美 对待自然 科学不迷信权威 18、连线 遗传现象 生命世界 运动与力 多样的生物 物质世界 物体与物质 19、连线 常见的力 物体与物质 简单机械 物质的变化 运动与力 物质的利用 20、连线 运动与力 地球与宇宙 能量的表现形式 物质世界 天空中的星体 四、简答 1、原教学大纲存在哪些弊端?P1 答:从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它环节;“刚性”太强,弹性不足。 2、为什么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P2 答: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际过程。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科学课程改革是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说明科学课程改革是必要的。 3、在小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任务?P3 答:第一、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的科学兴趣。第二、引领儿童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第三、帮助儿童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第四、使儿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第五、培养儿童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4、科学课程的地位是怎样的?P3 答: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5、开设小学科学课程有什么重要意义?P3 答:第一、科学启蒙教育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第二、科学启蒙教育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三、科学启蒙教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第四、科学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第五、科学启蒙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6、“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P5 答:这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接受科学教育的权利,而且也反映了现代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 7、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答: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8、科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的核心观点是什么?P7 答: 核心观点包括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是对小学科学课程性质的定位。既说明了这门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又是处于启蒙阶段的教学。 9、“课程标准”包括哪些主要内容?P7 答:“课程标准”的正文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部分,还有一个附录。 10、《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表述上有哪些特点?P7 答: (1)、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述了该学科当前改革的主要思想与理念,(2)、内容标准的每一部分除了对这一部分的核心概念有一个简单的叙述性界定外,还给出了这部分内容标准的框图。(3)、具体内容标准采用表格分块的表述方法,既可以给人以每一部分的整体感觉,又有较好的条理与分割性,容易让人看清楚,并理解。(4)、行为动词的界定。(5)、案例的示范作用。 11、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P10 答:(1)、目标的双重性。(2)、活动的过程性。(3)、方法的针对性。(4)、工具的有效性。(5)、证据的重要性。(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7)、结论的开放性。 12、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P10 答: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的观念。 然后,要让学生懂得:“我们现在所学的科学就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13、什么是科学探究?P11 答:“探究”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 科学探究是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到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14、科学探究学习的重点在哪里?P12 答: 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1)通过探究满足学生求知欲;(2)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世界的理解;(3)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4)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 15、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书P5 答:通过科学课程的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16、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P12 答: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 17、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小学科学课程是以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18、为什么评价主体强调多元化?P6 答: 评价主体强调多元化,即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同学、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使评价能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这一点在过程性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 19、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 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0、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 (1)贯穿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2)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3)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21、请描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答: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22、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答:(1)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5)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6)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3、什么是评价内容的全面化?P6 答:评价内容强调全面化,即不再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为主,而是要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乃至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水平与成就。 24、面对社会发展现状,每一位公民需要哪些科学素养?P3 答:(1)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2)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形成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3)合理的科学知识基础。 25、什么是课程目标?P8 答:课程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而在相关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发生的变化。 26、什么是科学探究活动?P17 答:科学探究活动是以质疑、研究、发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或规律为目的的活动。 27、什么是亲历活动?P17 答:亲历活动是指学生亲身经历的科学活动。 28、什么是课程资源?P18 答:广义的科学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科学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科学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五、论述题: 1、你怎样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总的思想和原则?P4 (1)、全面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2)、新思想、新观念的集中反映 2、你认为“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1)、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2)、反映了现代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因为科学素养是这一时代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A、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人们需要科学知识享受现代生活。B、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会给人类造成麻烦。(3)、还意味着提高第个人对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能力。 3、你是怎样理解“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P5 (1)、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2)、关键是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 4、怎样理解与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P5 (1)、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2)、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多元性的,有些教学目标是经验知识,必须习得。 5、为什么“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P5-6 (1)、满足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是由科学课程的功能定位决定的。(2)、必须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科学启蒙教育,要从小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选择夫子们周围熟悉的现象与事物进行教学。 6、怎样理解科学课程的“开放性”?P6 (1)、科学教育不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设的过程,尤其以是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更是无法预设结果。因此科学教育从目标、内容、过程到结果应是开放的。(2)、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与内容标准对教材教师有一定的参照、制约作用,但是这种参照制约有一定的弹性。(3)、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对学生探究结果的表述上。 7、为什么要把评价引入课程标准?P6 (1)、现代教育评价发展的趋势是强调评价对教育过程的参与性。所以教育评价在评价的主体、内容、方法、时机等方面都不得会发生变化。(2)、评价主体强调多元化。(3)、平价内容强调全面化。(4)、评价方法多样化。 在《课程标准》中引入评价,就是为了让教材编写者与教师知道在哪些方面需要进行评价,这些评价一般应采用哪些方法,以便于他们能更好地把评价设计进教材,也便于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进行评价。 8、你认为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有哪些区别?P8 (1)两者的含义不同。(2)两者的指导对象不同。(3)两者的实施主体不同。(4)两者的概括程度不同。(5)两者的灵活程度不同。 9、怎样理解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P9 一、区别:同上面第8题 二、联系:(1)、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导向。(2)、教学是实话课程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 10、怎样理解与掌握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和分目标之间的关系?P9 (1)、总目示对小学生经由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预期发展水平作了高度概括。(2)、分目标则对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具体发展内容作了明确界定。(3)、总目标和分目标一起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4)、虽然总目标分解为三个分目标,但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发的教学活动往往同时能兼顾或达到多个分目标。 11、教学中如何准确把握各分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P9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把各分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可以而且常常需要在某一堂课、某一个教学环节上对某一个分目标比较侧重,但在另一堂课、另一个教学环节上又会体现另一个分目标,所以从总体上来说,三个分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我们的教师容易偏重科学知识这一个分目标而忽略了科学探究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分目标。希望引起注意,避免出现这种倾向。 12、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P10 (1)目标的双重性。(2)活动的过程性。(3)方法的针对性(4)工具的有效性(5)证据的重要性(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7)结论的开放性 13、为什么要激发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欲望?P10 一是合作和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二是乐于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沟通意愿我们科学教师有责任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幸运的孩子、能干的孩子和成功的孩子 14、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P10 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的观念 然后,要让学生懂得:“我们现在所学的科学就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通过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就可以使学生看到科学改善生活的力量,逐步形成努力学科学、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15、为什么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强调科学探究?P11 (1)探究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2)探究是学生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的重要途径。(3)探究过程本身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4)由于探究过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这对于增进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将其融会贯通,十分关键。(5)探究过程中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6)在亲历探究过程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 16、为什么说探究是一种本能?P12 (1)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具有天生的探究本能。儿童在探究的范围上远比任何一种动物广泛,而且能够学会不仅使用感官,而且使用人类创造的独特工具和方法来对世界进行更加深入科学的探究。(2)实际上,从儿童的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没有停止过探究。因此,探究作为一种天生的本能,并不是一种从无到有要去学习的事物(3)我们所要努力追求的,不过是促使儿童这种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 17、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在哪里? 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探究满足学生求知欲;(2)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世界的理解;(3)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4)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探究是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对话,科学是人类对宇宙的解读)。 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应关注的重点正是让学生学习作为探究之本质的那些共同的方 面,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在学生生活中和走向社会后也能有所启示和运用的共同的方面。 18、为什么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P13 科学素养与传统科学教育目标的最大区别是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分。科学素养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科学素养中的情感是指一个人对科学事物所表现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是形成其科学态度的前提。(2)态度是一个人对待某一事物的倾向性,科学素养中的态度是指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倾向性,是他的科学价值观的外在表现。(3)科学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它往往以科学精神为载体,决定着这个人的思维活动和外在表现。 19、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包括哪些内容?P13 第一条“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第二条“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第三条“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第四条“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第六条“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第五条“在科学学习中能注意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20、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准有什么特征?P13-14 (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准与其他领域标准的最大区别是它的描述性。(2)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内容标准,与科学探究、知识技能领域内容标准达成的周期不一致。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内容标准大多达成的周期比较长,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培育过程。实现的标志,是一种程度上的积累与渐进,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内容标准其行为动词常用“体验、意识”等,表示这些标准的习得性。落实这些内容标准不仅仅关注结果,更应该关注过程。 21、“生命世界”部分内容在标准中是什么地位?P14 一、从篇幅上看,“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标准还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二、它实际上是全面培养科学素养的具体纲要(1)这部分具体内容中既要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上的明确要求,同时也要作为载体体现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具体目标。(2)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也会利用“生命世界”内容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来达成。 22、如何看待“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在科学课程学习中的作用?P14 (1)科学课要使学生对生命世界的兴趣进一步延伸,从对花草树木的认识过渡到对植物界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兴趣。(2)“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为小学生提供了诸多培养科学素养的机会和可能。(3)有利于探究是“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一个主要特点。(4)生命科学是当今高新技术的最前沿领域,它将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小培养学生的对生命世界的热爱,对生命科学的关注尤为重要。 23、为什么要学习“地球与宇宙”这部分内容? (1)低年级儿童通过各种途径早已对地球与宇宙产生强烈的好奇与无限的遐想,进入中年级,有必要让他们知道有关宇宙与地球的真面目了。(2)由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这部分的教学变得容易了。(3)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还可以使儿童了解人类为科学地了解宇宙所做的努力。(4)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生存的意义,对地球物质情抱感激之情。(5) 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球物质的破坏,树立保护人类唯一家园的意识。 24、怎样理解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P15 (1)“用教材教”和“教教材”是两种不同的教材观。(2)“教教材”是指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3)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了科学素养的诸多侧面,更大程度上要靠亲历、体验各种和科学有关的活动达成。同时,又不能离开有关的知识单独进行。这势必要求教师从“教教材的立场转到用教材教的立场4)“用教材教”需要教师提高科学课程多方面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 25、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P15 (1)在教师撰写的教学目标中,常常陈述的是教师行为,至使执教者无法对教学的效果真正做到心中有数。(2)教学的效果最终应反应在学生的行为变化上,因此陈述教学目标时,主语应该是学生(3)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来表述不同类型的目标,可以使教师清醒地意识到教学后学生应发生哪些方面的行为变化,从而考虑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达到这些目标。 26、为什么说“低估儿童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P16 (1)儿童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只要善于引导,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持续的学习行为。(2)对小学生进行的一系列科学试验也表明,小学生能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学习,形成较为复杂的科学概念。(3)我们决不能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错误的认为“儿童学科学不过是玩游戏” 而已。(4)教学内容上偏易、在教学要求上偏低,不仅浪费了儿童科学学习的智力资源,而且遏制了他们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浪费了儿童科学学习的情感资源和行为动力,从而对他们的终身的科学学习造成消极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影响。 27、为什么教师要“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 这得从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说起。“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而学生是有个别差异的,如何了解学生在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仔细研究学生的真实想法,因为学生才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此,居高临下、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单向灌输等等,都是力求避免的。“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这样的教师虚怀若谷,耐心细致,真正能够了解每一个都不同的儿童,真正能够了解儿童科学学习的实际状况,从而切实有效地给予儿童他们所需要的指导和帮助。 28、新历活动应该符合哪些条件? 第一、精心设计,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第二、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第三、因地制宜,积极开发社区资源。第四、注意安全,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 29、科学探究活动与亲历活动是什么关系?P17 科学探究活动是以质疑、研究、发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或规律为目的的活动。亲历活动是指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活动。亲历科学活动范围极广,包括科学探究活动,但不局限于科学探究活动,例如还有科学考察活动、科学测量活动和科学创新活动等等。科学探究活动通常要由学生亲身参与、亲自尝试。学生的科学学习中要提倡亲历活动,更要提倡科学探究活动,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没有矛盾冲突。 30、为什么要重视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科学课程实施,一方面有赖于科学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有赖于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水平。(1)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教育更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合作,共同支持和完成。(2)除了中小学校,高等院校、公园、博物馆、科技场馆、图书馆、商店、社区组织和各种媒体,等等,这些都是科学教育的资源(3)这些科学教育资源或信息之间,有时协调一致、彼此促进,并成为促进一项共同改革的强大合力。有时则因未有效开发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时甚至相互冲突,造成浪费,产生负面作用。 所以,现有课程资源的利用与潜在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的相互作用,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等待所有有关部门的人士去关注,去解决,以促进本次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 31、如何开发与利用科学课程的网络资源?P19 (1)建立CAI科学教学软件库。(2)建立科学教学资源库。为学校教师提供丰富的备课用参考资料。(3)建立科学电子图书馆。还可以将一些电子化图书馆联入网络,从而组成一个庞大的网上电子图书馆,实现一种全新的科学信息资料检索模式。(4)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可以尝试建立虚拟科学教育学校,实现远程科学教育教学网络。 32、为什么说教师是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P20 (1)科学教师是最为基本的、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2)教师在整个课程资源尤其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3)教师自身就是科学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4)教师的科学素养决定了科学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5)随着科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学教师将成为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性-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课 测试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