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当仁-不让于师》教案.doc
《先秦诸子选读《当仁-不让于师》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诸子选读《当仁-不让于师》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新蔡二高教学设计16级语文组 主备课人:王丽 时间:2018.3.8课题当仁,不让于师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与弟子间深厚的感情。教学重点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教学难点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教法设计2、自主学习、启发式、讨论法学法指导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弟子眼中孔子的形象以及孔子的为师之道。2、通过讨论点拨,学生互动
2、,师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领会孔子在学问道德方面的追求。教学反思审阅签字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教 师 活 动 设 计学 生 活 动 设 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万世师表最早是用来形容谁的?为什么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在弟子们的眼中到底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孔子对待自己的学生又是如何态度的?今天我们就揭开谜底,来认识一下孔子。二、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明确: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课文第1、2、3则。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课文第9、10、11、12、13则。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课文第4、5、
3、6、7、8则。三、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一)阅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19第24)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19第25)教师明确:1,重要实词问题:毁、逾、伤。知、阶、邦家。2,虚词
4、及若干句式的翻译:无以为也(无以:犹言“无用”,不要。“以”不易作确解,就不必解释了。)仲尼岂贤于子乎(于:比)如之何其可及也(如之:像这样,或不译。其:副词,加强语气,无实义。)3,语意略说: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常人不可及的;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子贡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处,把孔子的影响力说到了极致。似可说启发了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的评价思路。第2则是当别人比较子贡和老师时,子贡的回答。子贡先说一个人的言语是体现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说话要慎重;然后把孔子比作高不
5、可及的上天;接下来再说孔子为什么高不可及:如果孔子有邦或家之封,则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所谓“能一日与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则是吾人一日之光荣”,所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所谓“永垂不朽”是也。二),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教师明确:1,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3,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
6、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五、小结六:作业:熟读课文,生字正音并释义板书: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课文第1、2、3则。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课文第9、10、11、12、13则。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课文第4、5、6、7、8则。当仁,不让于师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当仁,不让于师913则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当仁,不让于师反映的主要思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复习导入二、新授:学习第二部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阅读9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10则略过不看。9,子曰:“贤哉,回也!一
7、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6第1110,略。1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6第101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11第9)13,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11第10)教师明确: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注意积累: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2,注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两个“为”,都是介词,读we。3,语意略说:第9则,孔子对颜回的评
8、价着眼于颜回的“安贫乐道”。世有大成就者,唯安贫乐道者能为,但安平乐道,说易行难。第11则“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且重言之,是非常伤痛之语,所谓悲不自胜,难以言之:有德行者,不能得到上天的庇护,竟有此疾,所谓“好人无好报”。第12则,表现的是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沉重打击。这种悲痛要远远深于伯牛之死所带来的痛感。伯牛之死,孔子主要是痛惜;而颜回之死,孔子是绝望,是痛彻心肺。原因在于孔子在颜回身上,寄托着很大很多的理想。对颜回,孔子视之为自己道德、思想和学问的传人,颜回早逝,无人承传薪火,所以是“天丧予”上天亡我,亡我文化。第13则,孔子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当孔子过于伤痛时,有人提醒
9、他:子恸矣!言下之意,夫子你这样做不合平素主张,而孔子说不为这样的人哀恸为什么人哀恸呢?后世王戎丧子,悲不自胜,山简谓:“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戎答:“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锺,正在吾辈。”有类于此。这说明孔子并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甚至是一个性情中人。4、课外拓展:孔子对颜回的好感,还因为颜回的好学。比如: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11第7)孔子在这里不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而言现在没有好学之人,可见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堪为典范的印象。但孔子毕竟是注重“礼”的,即便是对颜回,他也不愿失去“礼”的制约。如: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仁-不让于师 先秦 诸子 选读 不让 教案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