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复习资料-附历年简答论述题.doc
《自考-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复习资料-附历年简答论述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复习资料-附历年简答论述题.doc(3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_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复习资料第一篇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1、公民的定义。(识记)(关键词)(课后1)答: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2、公民与自然人的区别。(识记)答:公民与自然人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国籍。3、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识记)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4、劳动者的定义。(识记)(关键词)(课后1)答: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公民。5、劳动者的权利和义
2、务。(识记)答: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包括:(1)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国家负有保障公民劳动权的义务和责任,其具体内容包括: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2)公民的劳动义务和责任。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公民的光荣职责,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6、劳动权的现实意义和保障权的现实意义。(领会)(课后1)答:学习和研究公民劳动权的
3、现实意义在于,将就业问题提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样一个全局性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劳动法制建设,净化法制环境,明确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做到在任何时期和任何条件下都能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保障权的现实意义:首先,它确立了国家具有向公民提供社会保障的义务的原则。其次,使生存权的概念有了实际内容,人们开始为有价值和尊严的生存而奋斗。最后,生存权与保障权相结合,使生存权得到经济和法律的保障。7、公民劳动权的定义、三个要素。(识记)(关键词)(课后2)答: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公民劳动权即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具体内容如下:就业权,即获得职、业培训、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和
4、社会福利的权利;结社权,即建立、加入和退出劳动者组织的权利;参与权,即参与企业管理和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利。8、公民劳动权立法的主要内容。(领会)(课后2)答:我国公民的劳动权包括公民就业权、劳动者结社权和职工参与权。9、公民实现劳动权的保障措施。(领会)答:1、促进就业。我国促进就业法的主要内容:(1)实行劳动预备制、(2)举办劳动服务企业、(3)创办再就业服务中心、(4)提供职业介绍服务。2、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形式:学徒培训法、技工学校培训法、高等职业学校培训法、职业教育与训练中心培训法。3、公正裁员的定义。公正裁员由三个法律要素和诉讼保护构成。三个法律要素即正当理由、合法程序和合理补偿。4
5、、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法律规定明确了下列问题:(1)企业可以依法裁员和解除劳动合同;(2)企业在作出裁员决定之前需要提前通知全体职下,并听取工会意见;(3)依法裁员需要支付法定经济补偿金。10、公民生存权和保障权的定义。(识记)答:生存权定义:生存权即维持人的生存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劳动权等。生存权应当是人们生来就有的权利。生存权是人权革命的产物。(课后2)(关键词)保障权定义:保障权即当公民基本生活遇到风险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的权利。保障权产生于宪法时代,贝弗里奇设计了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因而被称为“福利国家之父”。11、生存权与人权的关系。(识记)答
6、:生存权是人权革命的产物。12、保障权与宪法的关系。(识记)答:社会保障进入宪法:1945年联合国宪章强调生存权是基本人权。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明确规定;所有公民作为社会成员之一,都享有社会保障权。13、公民保障权立法的主要内容。(领会)答:公民保障权立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立法和中国立法。14、公民基本保障措施。(领会)答:包括养老保险、健康保障、失业保障、工伤保障、住房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特殊群体保护的定义和法律制度。特殊群体保护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社会保障;军人社会保障;残疾人社会保障。15、简单应用:本节基本知识,理解公民劳动权和保障权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表现。16、综合应用:本节基
7、本理论,培养和树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意识,可以用案例进行测试。第二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基本原理1、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定义和特征。(识记)答:劳动法的定义: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不是个体劳动而是社会性劳动,即发生在一定劳动关系状态下的劳动。劳动法的本质,即通过保护公民的劳动权来维护平等、公正与协调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法的主要特征如下:(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和职工之间的社会关系。(2)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合法的、有偿的、具有职业性的劳动。(3)协调劳动关系的法律工具具有不完善和潜在性特点,因此变更和解除环节相对活跃。社会保障
8、法即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社会保障是抵制社会风险的制度安排,包括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赔偿制度。社会保障法的本质即规范保障人、参保人和受益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在社会保障领域坚持公平和创造统一秩序的行为规则,其目标在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社会保障法的主要特征:(1)法律关系主体的三方性,包括保障人、参保人和受益人。(2)内容丰富、体系庞杂。2、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主要内容。(领会)答:包括劳工权益、劳动标准、协调机制、工业民主等。3、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的定义和调整对象。(识记)答: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和职工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
9、对象,经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即上升为劳动法律关系。所以,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基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法制化的结果。社会保障关系即保障人、参保人、受益人和相关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保障关系是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经社会保障法调整的社会保障关系即上升为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所以,社会保障关系是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基础,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是社会保障关系法制化的结果。4、劳动关系的分类。(领会)答:1、根据主体和内容进行分类包括:狭义劳动关系、相对劳动关系和广义劳动关系。2、根据就业性质进行分类包括:雇用劳动关系、聘用劳动关系、录用关系和任命关系。3、根据组织状态进行分类包括:集体劳动关系、个体劳动关
10、系。4、根据用人单位性质进行分类包括:政府部门劳动关系、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劳动关系和营利组织劳动关系。5、根据用人单位注册地进行分类包括:国内劳动关系、外资劳动关系和外国劳动关系。6、根据劳动关系合法与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进行分类包括;正规劳动关系和非正规劳动关系。5、劳动关系主体,包括雇主、雇员和第三方。(领会)6、社会保障关系的分类。(领会)答:包括参保关系、缴费关系、基金管理关系和待遇支付关系。7、社会保障关系的主体,包括保障人、参保人、受益人和相对人。(领会)8、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领会)答: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保障公民劳动权、建立公平劳动标准和确立劳动关系协调机
11、制。9、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领会)答: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公民权利保障、明确国家责任和公民角色、鼓励社会伙伴参与、公平与效率结合、建立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国际协调发展。10、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识记)答:劳动法律关系即为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经劳动法律规范调整的劳动关系当事人即享有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11、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定义。(识记)答: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即由社会保障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保障关系。经社会保障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保障关系当事人既享有法定权利又承担法定义务。12、劳动法律关系和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三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领会)1劳动法
12、律关系主体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即依法享有权利和具有承担义务能力的人,在具体情况下称当事人,主要指用人单位和职工。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如下特点:(1)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相互对应性。(2)劳动关系法律内容具有潜在性。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法律关系客体是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所涉及的对象。4、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主体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主体包括:(1)保障人。(2)参保人。(3)受益人。(4)社会保障基金的受托人。5、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内容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内容有如下特点:(1)不同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对应性,有时会出现分离状态;(2)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内容十分丰富
13、甚至复杂。6、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客体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客体,是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所涉及的对象,可以是资金、物和服务行为。13、简单应用: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及法律事实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劳动关系并举例说明。答: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1、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即特定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形式建立了劳动法律关系,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法律关系变更即改变原当事人之间既定的权利和义务内容,即在原法律关系主体不改变的条件下对劳动法律关系内容的修改和补充。劳动法律关系消灭是指现存劳动法律关系的解除和终止。劳动法律关系
14、解除是提前终止劳动法律关系的行为,需要经双方协商同意,或在法定条件出现后由单方提出提前消灭该劳动法律关系。2、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依据一定的事实。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1、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依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形式,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引起一个具体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改变。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现存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解除和终止。2、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的法律依据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的
15、发生必须依据一定的事实。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法律行为是当事人有意识进行的各种活动第三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科学1、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定义。(识记)答: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则。法律规范通过法律条文表述出来,即条、款、项。2、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领会)(简单应用)答: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由假定、处理、制裁三个要素构成,在任何一个法律规范中三者均缺一不可。(一)假定:假定,即适用法律规范的条件和情况。(二)处理:处理,即行为规则本身,包括义务性行为规则、授权性行为规则和禁止性行为规则。(三)制裁:制裁,指对违反法律规范行
16、为的限制和惩罚,也称追究法律责任。追究法律责任的制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法律有明文规定;二是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三是由国家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作出决定,由国家司法机关执行。违反劳动法律的制裁措施包括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3、法律责任的三个类型和六个要素。(领会)答:法律责任的三个类型:1赔偿责任、2行政责任、3刑事责任法律责任的六个要素:1责任人。2违法行为。3损害后果。4因果关系。5主观过错。6无过错规定。前五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4、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适用以及三要素。(领会)答:法律适用,即运用法律规范协调和处理具体社会关系问题的专门活动。法律适用作为一种专门活动要求做到“准确适当
17、地依法办事”。法律适用具有如下特征:(1)适用于特殊的主体。(2)专业权威性。(3)国家强制性。(4)程序性。(5)法律文书。三要素: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人群效力。5、综合运用:法律效力原理,通过案例练习区分法律责任的不同类型。答:法律效力是法律适用的前提,指法律规范在空间、时间、人的适用范围,即法律约束力的有效性。1法律适用的地域范围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适用空间都是国家领土,包括悬挂一国国旗的领域。劳动力国际流动趋势日益突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原则如下:(1)以服从雇主注册地国家劳动法律为主。(2)通过国际公约、多边协议和双边协议规定合作与协调的原则与措施。2法律适用的时间范围法律适用时间从法
18、律规定的生效时间开始,在法律颁布时公布;法律适用的终止其常见方式是新法取代旧法,在颁布新法律时声明原法律失效,或由立法机构定期公布法律失效的清理名单。3法律对人的适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这里排除了没有劳动关系的自雇人,如农民。6、法律渊源的定义和类别。(识记)答:法律渊源即法的存在形式,包括国际渊源和国内渊源。(一)国际渊源国际渊源来自国际组织公约、建议书和国家间的双边、多边国际协议,特别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公约。国家间双边协议指两国之间的协议。国家间多边协议指多国之间的协议。(二)国内渊源国内渊源以国家立法为主,分硬法
19、和软法。国家立法包括认可法和制定法。硬法,即由国家权力(立法)机关依法律制定程序制定的宪法、法典(如劳动法、保险法)、单行法(如养老保险法)。由国家权力机关授权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如条例);由中央行政机关的部委为执行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而制定的行政规章(如部颁规章);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法令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法规。软法,即权威部门的法律解释等。(三)特殊的国际渊源欧盟委员会颁布的法律是国际立法的特殊一例,即合作性法令和命令性法令。命令性法令已经接近国内法,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7、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渊源的主要内容和结构。(领会)答: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渊源包括如下层次:宪法、基
20、本法、单行法、条例、行政规章、各类地方法、国际公约和协议、相关法律法规。8、简单应用:法律渊源知识,了解各层次法律渊源之间的关系。见69、综合应用:法律渊源理论,在实践中知道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何种法律。第四章 劳动法和保障法的历史沿革1、劳动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不同历史阶段,工业革命、进步学说、工人运动。(识记)答:一、劳动法产生的历史条件(一)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劳动法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二)进步学说的影响在进步学说和人权立法的影响下,人们提出了劳动关系方面的新主张,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立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三)工人运动的兴起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资产阶级政
21、府开始改变统治策略和手段,制定改善下人劳动条件、限制雇主剥削的法律。2、劳动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内容和覆盖范围的延伸,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劳动法的变革和发展趋势。(领会)4、简单应用:用历史回顾方法分析不同时期劳动法的成果和特点。答: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劳动法的产生(18021913年)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和实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最早的工厂法,它标志着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的诞生。劳动法产生时期的主要特点:(1)劳动法保护的主体首先是童工,然后逐渐向女工和全体工人延伸。(2)产业革命的先驱英国,自然地充当了劳动立法的先头军。(3)全部劳动立法均缺少监督制度。(4)发展缓慢,并有所反复。
22、(二)劳动法的发展(19131950年)1劳动立法内容和覆盖范围向深层发展劳动法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1)涉及工业民主的法律在多数工业国家被实践,它标志着劳动立法已由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向改善工人社会地位的深层发展;(2)社会保险立法逐渐独立;(3)劳动合同由民法范围转入劳动立法范围;(4)劳动争议处理开始制度化。2劳动立法遇到挫折20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意大利这两个法西斯国家,完全取消了工会的独立性和工人的权利。1947年,美国通过了塔夫脱一哈特莱劳资关系法。(三)劳动法全面发展阶段(1951年-20世纪7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
23、0世纪70年代,在工业化国家,劳动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国家成为最大的雇主;(2)欧洲国家普遍推行高工资、高福利政策;(3)新技术革命导致生产迅速发展,政府和劳动者都敢于公开谈论人权;(4)出现了新的工业民主形式和劳动关系自治模式。劳动立法在全面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1)各国宪法均规定了公民的劳动权利和义务。(2)劳动立法开始覆盖到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3)劳动法律制度体系完整。(4)劳动争议协商和司法制度健全。(5)建立了劳动执法监督。(6)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立法的共同原则。(四)劳动法变革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劳动法在此时期的主要特点是:(1)全球化问题与劳工问题成为需要并列考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03322 劳动 社会保障 复习资料 历年 论述题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