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考点大全笔记.docx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考点大全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考点大全笔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考点大全笔记 1 单选题 1、____设置中外朝制制度 答案:汉武帝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中外朝。 2、文化遗存代表: 距今约170万年的________。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________。 答案: 元谋人 北京人 解析: 文化遗存代表: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3、三教合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出现的时期 A.夏商周B.春秋战国C.秦汉D.隋唐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三教合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出现的时期是隋唐,D项正确;夏商周时期儒学还没有确立,排除A项;春秋战国佛教还没有传入,排除B项;秦朝时期儒学遭到打击,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排除C项。故选D项。 4、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这一措施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B.激化了民族矛盾 C.加速北民南迁D.导致北魏分裂 答案:A 解析: 孝文帝追溯黄帝为先祖,改姓氏为汉姓,这有助于促进鲜卑族的汉化,促进民族融合,A项正确;孝文帝的举措有助于缓和民族矛盾,排除B项;北民南迁是战乱导致,而非孝文帝改姓导致,排除C项;北魏分裂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导致,而非改姓导致,排除D项。故选A项。 5、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唐蕃会盟使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是指 A.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 B.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军事同盟 C.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巩固 D.汉、蒙两族的民族融合进程大为加快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唐朝时的唐蕃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審会盟后双方的友好关系得到了巩固,C项正确;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军事同盟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汉、蒙两族的民族融合进程大为加快,排除D项。故选C项。 6、速亡:________年,在________、________领导下发动了中国历史上________农民大起义。公元前207年,________的军队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答案: 公元前209年 陈胜 吴广 第一次 刘邦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灭亡的过程是:公元前209年,在陈胜、吴广领导下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7、据记载,唐人最喜欢的花是硕大无比、富丽堂皇的牡丹,而宋人最为钟爱的花朵则是迎雪傲霜、含苞待放的寒梅,造成唐宋社会这不同喜好的主要原因是( ) A.审美情趣不同B.社会变迁影响C.文人雅士倡导D.统治理念各异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唐朝疆域统一,国力强盛,因此唐人最喜欢的花是硕大无比、富丽堂皇的牡丹,而宋朝处于分裂时期,而且面临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因此,宋人最为钟爱的花朵则是迎雪傲霜、含苞待放的寒梅,B项正确;审美情趣的不同和文人雅士倡导会影响人们对花朵的不同喜好,但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AC项;唐宋时期的统治理念都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8、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A.兼收并蓄B.风格单一C.反映市民生活D.固守传统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中“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含有“中亚元素”,可见唐朝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征,A项正确;风格单一与题干中“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中亚元素”不符合,排除B项;题中信息并没有提及市民生活等有关世俗化的内容,排除C项;D项强调“固守传统”,与题干中“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中亚元素”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影响: 阶级矛盾和________矛盾尖锐化,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 答案:统治阶层内部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秦朝末年,由于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层内部矛盾逐渐尖锐化,加之六国旧贵族存在隐患,最终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1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圣杜甫所歌颂的这一盛世的开创者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答案:D 解析: 题文中的“开元”是指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全盛日”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盛,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据此,“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反映的社会景象出现在唐玄宗时期,D项正确;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排除A项;唐高宗在位时有“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排除B项;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排除C项。故选D项。 小提示: 11、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完全以门第出身为选官标志,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隋朝推行( )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材料“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完全以门第出身为选官标志”体现了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门第,导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隋朝推行科举制,采取考试的方法,择优录取,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D项正确;世卿世禄制是先秦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是两汉的选官制度,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和选官制度无关,不能解决材料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小提示: 12、东晋和南朝为解决北方流民侨置问题,推行了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土断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据此可知,土断政策 A.得到了士族的广泛支持B.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C.使侨民重新分得了土地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可知,土断政策加强了国家对人口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得到了士族的广泛支持,排除A项;土断政策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使侨民重新分得了土地,排除C项。故选D项。 小提示: 13、教育成就以“________”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 答案: 有教无类 私学 解析: 根据所学,孔子的教育成就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创办了私学。 14、①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________ ②商和西周基本土地制度是________。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答案: 青铜农具极少 奴隶主土地所制 井田制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当时的土地制度是奴隶主土地所制;经营方式是井田制。 15、影响 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运动。 ②不仅为新兴的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________,影响十分深远。 答案: 思想解放 地主阶级 源头活水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②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填空题 16、五代十国: (1)____年,_____废唐称帝,国号_________,史称_________。 (2)此后50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王朝,称为“________”。 (3)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______,称为“________”。 (4)五代十国后期,_________世宗柴荣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为________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答案: 907年 朱温 梁 后梁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五代 北汉 十国 后周 北宋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此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的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所以,①处为907年;②处为朱温;③处为梁;④处为后梁;⑤处为后梁;⑥处为后唐;⑦处为后晋;⑧处为后汉;⑨处为后周;⑩处为五代;⑪处为北汉;⑫处为十国;⑬处为后周;⑭处为北宋。 17、北魏孝文帝改革:439年,北魏统一________ 答案:北方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得出北方 18、_____年,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_____,定都________,是为隋文帝。______年,隋灭____,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 答案: 581年 隋 长安 589年 陈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589年,隋灭陈,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 19、北朝 (1)含义:4世纪末到7世纪初,北方先后存在的________ 、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5个王朝合称北朝。 (2)政权更迭:4世纪末建立北魏, ________ 年统一北方;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内政修明,灭掉北齐;隋朝取代________ ,灭掉陈朝,完成统一。 (3)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时间: ________世纪后期。 ②措施:迁都________ ;改穿汉族服饰;朝中统一说________ ;改姓汉姓;仿士族划分门第,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③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及________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答案: 北魏 439 北周 5 洛阳 汉语 隋唐盛世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先后存在北魏、东西魏和北齐北周;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隋朝取代的是北周,灭掉陈,统一全国;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统一说汉话;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盛世奠定基础。 20、内容:中央委任________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答案:中正官 解析: 略 21、 朝代 制 度 选拔方式 选拔标准 作 用 曹魏 __________ 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 重视家世 科举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隋唐 __________ 考试 德才 答案: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作用: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制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的选官方式是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作用主要是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隋唐时期以考试为选拔方式,注重德才的是科举制。所以①是九品中正制,②是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③是科举制。 22、魏孝文帝的措施中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统一局面的出现的是:行汉制、( )、讲汉语、( )、通婚姻、改籍贯等 答案: 易汉服 改汉姓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魏孝文帝的措施中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统一局面的出现的是:行汉制、易汉服、讲汉语、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 23、唐太宗 (1)措施:吸取隋亡教训,________、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2)盛世局面: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________”。 答案: 轻徭薄赋 贞观之治 解析: 略 24、影响: 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________参与政权,________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________,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 考试 扩大 文化素质 解析: 略 25、________年,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170年南方先后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________,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________ 答案: 420年 宋 齐 梁 陈 建康 吴 东晋 六朝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20年,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170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东晋和吴,统称为六朝。 得出:①420年②宋③齐④梁⑤陈⑥建康⑦吴⑧东晋⑨六朝 材料分析题 2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交融,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草原游牧民族打破了“与中国壤断土隔”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疆域线,进入了与汉文化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于是,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低势能文化与此反观照,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展现出其优胜性。胡汉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产生了胡汉文化质的不相容性文化冲突中的对立诸面不可避免地在文化冲突中改变自身原有文化心理结构,从对方吸收于己用的文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答案:(1)变化: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 (2)汉化措施: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实行均田制、三长制、租庸调制。影响: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1)根据“牧马图”和“耕牛图”可知变化是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包括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实行均田制、三长制、租庸调制等。影响根据“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可知主要是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发展。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余万口。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强。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改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材料二 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 (注:在唐朝的十部乐中,除了燕乐、清商乐外,西凉乐、天竺乐、龟兹乐、高丽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都是外来乐。除了宫廷,高官和民间大贾家中也有出现私人乐队。该图真实再现了当时的乐舞场面。) (注: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影响。 (2)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从材料二中提取一条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 答案:(1)特点:由北向南迁徙;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迁徙活动范围广;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 影响: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加强全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平衡性;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2)示例信息:唐朝文化深受异域文化影响。说明: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疆域辽阔,统治者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加之海陆交通条件便利,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受西域文化及周边外来文化影响较深。 解析: (1) 特点:根据“相率南下”“人口南徙”得出由北向南迁徙;根据“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得出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根据“”得出迁徙活动范围广;根据“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概括得出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等角度总结回答。 (2) 本问为开放型试题,解答时应先提取一条历史信息,再加以说明。如从图示信息及文字说明“外来乐”“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可以得出:唐朝文化深受异域文化影响。说明:联系所学,从唐朝国家统一强盛、统治者奉行开明开放的政策、中外交往频繁等方面来说明唐朝文化深受异域文化影响的原因。还可以根据材料信息从唐朝文化特点的角度,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进行说明。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朝湖川山泽甚广,在国民生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常成为大族、小农和朝廷三者之间利益冲突的焦点。宋孝武帝即位(453-464年在位)三个月后,下诏“其江海田池公家规固者,详所开池。资成竞利,悉皆禁绝”。孝建二年(455年)开放皇家苑林,同时颁布“占山格”,规定“官品第一、第二,听占山三项;第三、第四品,二项五十亩;第五、第六品,二顷;第七、第入品,一顿五十亩;第九品及百娃,一顿。皆依定格,条上资薄。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朗少,依限占足。若非前条旧业,一不得禁”。封建专制政权下,各种所谓禁令实际上只禁小民,对官势豪强往往毫无作用。孝武帝将山泽普遍开放,并对官势人家占山护泽有所限制,虽没有直接材料证明老百姓能从中得到多少利,但至少可以看到两点结果:第一,山川湖泽将得到更多的开发;第二,豪强大族霸占山川所得到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国家手里。 ——据严耀中《评宋孝武帝及其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孝武帝颁布“占山格”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孝武帝颁布“占山格”的作用。 答案:(1)背景:湖川山泽众多;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门阀士族肆意侵占山林川泽;大族·小农·朝廷存在利益冲突。(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作用:确定了不同阶层山泽占有私有权,有利于缓解山泽占有矛盾;推动了山川湖泽的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士族肆意侵占山林川泽现象;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南朝湖川山泽甚广”可知,湖川山泽众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根据材料“封建专制政权下,各种所谓禁令实际上只禁小民,对官势豪强往往毫无作用”可知,门阀士族肆意侵占山林川泽;根据材料“在国民生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常成为大族、小农和朝廷三者之间利益冲突的焦点”可知,大族、小农、朝廷存在利益冲突。 (2)作用:根据材料“官品第一、第二,听占山三项;第三、第四品,二项五十亩;第五、第六品,……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朗少,依限占足。若非前条旧业,一不得禁”可知,确定了不同阶层山泽占有私有权,有利于缓解山泽占有矛盾;根据材料“山川湖泽将得到更多的开发”可知,推动了山川湖泽的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根据材料“豪强大族霸占山川所得到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国家手里”可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士族肆意侵占山林川泽现象、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9、世界历史是一部多种文明并存和相互碰撞、融合的历史。 材料一 佛教传入中国,必然会有一个与本地文明撞击的过程……例如,孝在中国的政治伦理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帝王也提倡以孝治天下。佛教要求信徒出家,这就与中国孝道对立起来……东汉桓帝时“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在东汉以后本土编撰的佛经中讲到:“欲令众生孝养父母故,以是因缘故,放斯光明。”以适应中国的伦理道德。 ——季羡林著《中印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17世纪上半叶,荷兰一家公司进口了近300万件中国瓷器,这对欧洲的制瓷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以中国瓷器为样品、装饰中国图案等)……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妆中有中国茶具和茶叶。品茶从此成为英国宫廷时尚。 ——《文化交流与传播》 工业化及其后果(1750年—1914年)……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得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这些智力和文化发展有助于将理性科学作为衡量和解释自然世界以及人类行为的标准。 ——《世界史:大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述文明交流中碰撞、融合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重大影响。 (2)依据材料二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与促进。 答案:(1)过程:佛教传入之初与儒家的孝道相冲突。东汉以来佛教开始适应本土文化;相互吸收。 影响:魏晋隋唐时期,佛教对儒学形成挑战,呈“三教合流”趋势。宋代,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 (2)随着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中国瓷器、茶传到西欧;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交流、传播。西欧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二点) 解析: (1)过程:根据材料“孝在中国的政治伦理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帝王也提倡以孝治天下。佛教要求信徒出家,这就与中国孝道对立起来”可知,佛教传入之初与儒家的孝道相冲突。根据材料“在东汉以后本土编撰的佛经中讲到:‘欲令众生孝养父母故,以是因缘故,放斯光明。’以适应中国的伦理道德”可知,东汉以来佛教开始适应本土文化;相互吸收。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如魏晋隋唐时期,佛教对儒学形成挑战,呈“三教合流”趋势。宋代,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 (2)根据材料“17世纪上半叶,荷兰一家公司进口了近300万件中国瓷器,这对欧洲的制瓷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以中国瓷器为样品、装饰中国图案等)”“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妆中有中国茶具和茶叶。品茶从此成为英国宫廷时尚”可知,随着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中国瓷器、茶传到西欧;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交流、传播。根据材料“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得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可知,西欧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 30、时代教育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引入深思。 材料一 魏晋以后,门阀政冶影响及于选才,“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族寒门,无寸进之路。”隋唐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扭转了这种局面。惟科举设进士、明经诸科,”进士以声的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帖诵力功,罕穷旨趣。”“一诗一判,定其是非,适使贤人君子,从此遗逸。”天下士子以科举力唯一出路,科举遂成教育重心。 ——改编自《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等 根据材料一,概述隋唐科举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原因:魏晋时期的门阀势力逐斩形成,垄断仕途,不利选官制度;按门第选官,隋唐时期采取科举制度加以纠正。影响:正面影响: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官员来源,加强统冶基础;有利于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促进人才选拔的公平;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负面影响:科举所考内容如声韵、帖诵等与实用差距甚大,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而“遗逸”;使得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属。 解析: 原因:依据材料一“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族寒门,无寸进之路”可知,魏晋时期的门阀势力逐斩形成,垄断仕途,不利选官制度;依据“隋唐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扭转了这种局面”并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选官,隋唐时期采取科举制度加以纠正。影响:依据材料一“‘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族寒门,无寸进之路。’隋唐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扭转了这种局面”、“惟科举设进士、明经诸科”并结合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可知,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官员来源,加强统冶基础;有利于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促进人才选拔的公平;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依据材料一“进士以声的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帖诵力功,罕穷旨趣”、“一诗一判,定其是非,适使贤人君子,从此遗逸”、“天下士子以科举力唯一出路,科举遂成教育重心”并结合科举制的消极影响可知,科举所考内容如声韵、帖诵等与实用差距甚大,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而“遗逸”;使得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属。 17-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答案 高中 历史上 第二 单元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民族 交融 隋唐 统一 封建 国家 发展 考点 大全 笔记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考点大全笔记.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2111210.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2111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