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教案.doc
《高等数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数学教案.doc(9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高等数学教案 第 1 次课 学科 高等数学(一) 课题 函 数 周次 5 时数 2 授课班级 1202114 主要教学内容: 1、集合与区间 2、函数概念 3、函数的几种特性 4、反函数 5、复合函数·初等函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2、理解函数的性质,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 3、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教学重点: 1、 函数的概念 2、 函数的特性 3、 复合函数 教学难点: 1、函数的概念 2、函数的特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提问、讨论、启发、自学、讲练结合、黑板多媒体结合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传统教学用具与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1 函数 一、 集合与区间 1. 集合概念 集合(简称集): 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 用A, B, C….等表示. 元素: 组成集合的事物称为集合的元素. a是集合M的元素表示为aÎM. 集合的表示: 列举法: 把集合的全体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例如A={a, b, c, d, e, f, g}. 描述法: 若集合M是由元素具有某种性质P的元素x的全体所组成, 则M可表示为 A={a1, a2, × × ×, an}, M={x | x具有性质P }. 例如M={(x, y)| x, y为实数, x2+y2=1}. 几个数集: N表示所有自然数构成的集合, 称为自然数集. N={0, 1, 2, × × ×, n, × × ×}. N+={1, 2, × × ×, n, × × ×}. R表示所有实数构成的集合, 称为实数集. Z表示所有整数构成的集合, 称为整数集. Z={× × ×, -n, × × ×, -2, -1, 0, 1, 2, × × ×, n, × × ×}. Q表示所有有理数构成的集合, 称为有理数集. 子集: 若xÎA, 则必有xÎB, 则称A是B的子集, 记为AÌB(读作A包含于B)或BÉA . 如果集合A与集合B互为子集, AÌB且BÌA, 则称集合A与集合B相等, 记作A=B. 若AÌB且A¹B, 则称A是B的真子集, 记作AB . 例如, NZQR .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 记作Æ.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 集合的运算 设A、B是两个集合, 由所有属于A或者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简称并), 记作AÈB, 即 AÈB={x|xÎA或xÎB}. 设A、B是两个集合, 由所有既属于A又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简称交), 记作AÇB, 即 AÇB={x|xÎA且xÎB}. 设A、B是两个集合, 由所有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差集(简称差), 记作A\B, 即 A\B={x|xÎA且xÏB}. 如果我们研究某个问题限定在一个大的集合I中进行, 所研究的其他集合A都是I的子集. 此时, 我们称集合I为全集或基本集. 称I\A为A的余集或补集, 记作AC. 集合运算的法则: 设A、B、C为任意三个集合, 则 (1)交换律AÈB=BÈA, AÇB=BÇA; (2)结合律 (AÈB)ÈC=AÈ(BÈC), (AÇB)ÇC=AÇ(BÇC); (3)分配律 (AÈB)ÇC=(AÇC)È(BÇC), (AÇB)ÈC=(AÈC)Ç(BÈC); (4)对偶律 (AÈB)C=AC ÇBC, (AÇB)C=AC ÈBC. (AÈB)C=AC ÇBC的证明: xÎ(AÈB)CÛxÏAÈBÛxÏA且xÏBÛxÎA C且xÎBC ÛxÎAC ÇBC, 所以(AÈB)C=AC ÇBC. 直积(笛卡儿乘积): 设A、B是任意两个集合, 在集合A中任意取一个元素x, 在集合B中任意取一个元素y, 组成一个有序对(x, y), 把这样的有序对作为新元素, 它们全体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直积, 记为A´B, 即 A´B={(x, y)|xÎA且yÎB}. 例如, R´R={(x, y)| xÎR且yÎR }即为xOy面上全体点的集合, R´R常记作R2. 3. 区间和邻域 有限区间: 设a<b, 称数集{x|a<x<b}为开区间, 记为(a, b), 即 (a, b)={x|a<x<b}. 类似地有 [a, b] = {x | a £x£b }称为闭区间, [a, b) = {x | a£x<b }、(a, b] = {x | a<x£b }称为半开区间. 其中a和b称为区间(a, b)、[a, b]、[a, b)、(a, b]的端点, b-a称为区间的长度. 无限区间: [a, +¥) = {x | a£x }, (-¥, b] = {x | x < b } , (-¥, +¥)={x | | x | < +¥}. 区间在数轴上的表示: 邻域: 以点a为中心的任何开区间称为点a的邻域, 记作U(a). 设d是一正数, 则称开区间(a-d, a+d)为点a的d邻域, 记作U(a, d), 即 U(a, d)={x | a-d< x < a+d} ={x | | x-a|<d}. 其中点a称为邻域的中心, d 称为邻域的半径. 去心邻域(a, d): (a, d)={x |0<| x-a |<d} 二、 函数概念 1. 函数概念 定义 设数集DÌR, 则称映射f : D ®R为定义在D上的函数, 通常简记为 y=f(x), xÎD, 其中x称为自变量, y称为因变量, D称为定义域, 记作D f, 即D f=D. 应注意的问题: 记号f和f(x)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前者表示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的对应法则, 而后者表示与自变量x对应的函数值. 但为了叙述方便, 习惯上常用记号“f(x), xÎD”或“y=f(x), xÎD”来表示定义在D上的函数, 这时应理解为由它所确定的函数f . 函数符号: 函数y=f(x)中表示对应关系的记号f也可改用其它字母, 例如“F”, “j”等. 此时函数就记作y=j (x), y=F(x). 函数的两要素: 函数是从实数集到实数集的映射, 其值域总在R内, 因此构成函数的要素是定义域D f及对应法则f . 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 对应法则也相同, 那么这两个函数就是相同的, 否则就是不同的. 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的定义域通常按以下两种情形来确定: 一种是对有实际背景的函数, 根据实际背景中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 求定义域举例: 求函数的定义域. 要使函数有意义, 必须x¹0, 且x2 - 4³0. 解不等式得| x |³2.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D={x | | x |³2}, 或D=(-¥, 2]È[2, +¥]). 单值函数与多值函数: 在函数的定义中,对每个xÎD, 对应的函数值y总是唯一的, 这样定义的函数称为单值函数. 如果给定一个对应法则, 按这个法则, 对每个xÎD, 总有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 但这个y不总是唯一的, 我们称这种法则确定了一个多值函数. 例如, 设变量x和y之间的对应法则由方程x2+y2=r2 给出. 显然, 对每个xÎ[-r, r],由方程x2+y2=r2,可确定出对应的y值, 当x=r或x=-r时, 对应y=0一个值; 当x取(-r, r)内任一个值时, 对应的y有两个值. 所以这方程确定了一个多值函数. 对于多值函数, 往往只要附加一些条件, 就可以将它化为单值函数, 这样得到的单值函数称为多值函数的单值分支. 例如, 在由方程x2+y2=r2给出的对应法则中, 附加“y³0”的条件, 即以“x2+y2=r2且y³0”作为对应法则, 就可得到一个单值分支; 附加“y£0”的条件, 即以“x2+y2=r2且y£0”作为对应法则, 就可得到另一个单值分支. 表示函数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表格法、图形法、解析法(公式法), 这在中学里大家已经熟悉. 其中, 用图形法表示函数是基于函数图形的概念, 即坐标平面上的点集 {P(x, y)|y=f(x), xÎD} 称为函数y=f(x), xÎD的图形. 图中的R f 表示函数y=f(x)的值域. 函数的例子: 例. 函数. 称为绝对值函数. 其定义域为D=(-¥, +¥), 值域为R f =[0, +¥). 例. 函数. 称为符号函数. 其定义域为D=(-¥, +¥), 值域为R f ={-1, 0, 1}. 例 设x为任上实数. 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称为x的整数部分, 记作[ x ]. 函数 y = [ x ] 称为取整函数. 其定义域为D=(-¥, +¥), 值域为R f =Z . , , [p]=3, [-1]=-1, [-3. 5]=-4. 分段函数: 在自变量的不同变化范围中, 对应法则用不同式子来表示的函数称为分段函数. 例。 函数. 这是一个分段函数, 其定义域为D=[0, 1]È(0, +¥)= [0, +¥). 当0£x£1时, ; 当x>1时, y=1+x. 例如; ; f(3)=1+3=4. 三、 函数的几种特性 (1)函数的有界性 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 数集XÌD. 如果存在数K1, 使对任一xÎX, 有f(x)£K1, 则称函数f(x)在X上有上界, 而称K1为函数f(x)在X上的一个上界. 图形特点是y=f(x)的图形在直线y=K1的下方. 如果存在数K2, 使对任一xÎX, 有f(x)³ K2, 则称函数f(x)在X上有下界, 而称K2为函数f(x)在X上的一个下界. 图形特点是, 函数y=f(x)的图形在直线y=K2的上方. 如果存在正数M, 使对任一xÎX, 有| f(x) |£M, 则称函数f(x)在X上有界; 如果这样的M不存在, 则称函数f(x)在X上无界. 图形特点是, 函数y=f(x)的图形在直线y= - M和y = M的之间. 函数f(x)无界, 就是说对任何M, 总存在x1ÎX, 使| f(x) | > M. 例如 (1)f(x)=sin x在(-¥, +¥)上是有界的: |sin x|£1. (2)函数在开区间(0, 1)内是无上界的. 或者说它在(0, 1)内有下界, 无上界. 这是因为, 对于任一M>1, 总有x1: , 使 , 所以函数无上界. 函数在(1, 2)内是有界的. (2)函数的单调性 设函数y = f(x)的定义域为D, 区间I ÌD. 如果对于区间I上任意两点x1及x2, 当x1<x2时, 恒有 f(x1)< f(x2), 则称函数f(x)在区间I上是单调增加的. 如果对于区间I上任意两点x1及x2, 当x1<x2时, 恒有 f(x1)> f(x2), 则称函数f(x)在区间I上是单调减少的. 单调增加和单调减少的函数统称为单调函数. 函数单调性举例: 函数y = x2在区间(-¥, 0]上是单调增加的, 在区间[0, +¥)上是单调减少的, 在(-¥, +¥)上不是单调的. (3)函数的奇偶性 设函数f(x)的定义域D关于原点对称(即若xÎD, 则-xÎD). 如果对于任一xÎD, 有 f(-x) = f(x), 则称f(x)为偶函数. 如果对于任一xÎD, 有 f(-x) = -f(x), 则称f(x)为奇函数. 偶函数的图形关于y轴对称, 奇函数的图形关于原点对称, 奇偶函数举例: y=x2, y=cos x 都是偶函数. y=x3, y=sin x都是奇函数, y=sin x+cos x是非奇非偶函数. (4)函数的周期性 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 如果存在一个正数l , 使得对于任一xÎD有(x±l)ÎD, 且 f(x+l) = f(x) 则称f(x)为周期函数, l 称为f(x)的周期. 周期函数的图形特点: 在函数的定义域内, 每个长度为l 的区间上, 函数的图形有相同的形状. 四、 反函数 定义: 设函数f : D®f(D)是单射, 则它存在逆映射f -1: f(D)®D, 称此映射f -1为函数f的反函数. 按此定义, 对每个yÎf(D), 有唯一的xÎD, 使得f(x)=y, 于是有 f -1(y)=x. 这就是说, 反函数f -1的对应法则是完全由函数f的对应法则所确定的. 一般地, y=f(x), xÎD的反函数记成y=f -1(x), xÎf(D). 若f是定义在D上的单调函数, 则f : D®f(D)是单射, 于是f的反函数f -1必定存在, 而且容易证明f -1也是f(D)上的单调函数. 相对于反函数y=f -1(x)来说, 原来的函数y=f(x)称为直接函数. 把函数y=f(x)和它的反函数 y=f -1(x)的图形画在同一坐标平面上, 这两个图形关于直线y=x是对称的. 这是因为如果P(a, b)是y=f(x)图形上的点, 则有b=f(a). 按反函数的定义, 有a=f -1(b), 故Q(b, a)是y=f -1(x)图形上的点; 反之, 若Q(b, a)是y=f -1(x)图形上的点, 则P(a, b)是y=f(x)图形上的点. 而P(a, b)与Q(b, a)是关于直线y=x对称的. 五、 复合函数·初等函数 1. 复合函数: 复合函数是复合映射的一种特例, 按照通常函数的记号, 复合函数的概念可如下表述. 设函数y=f(u)的定义域为D 1, 函数u=g(x)在D上有定义且g(D)Ì D 1, 则由下式确定的函数 y=f[g(x)], xÎD 称为由函数u=g(x)和函数y=f(u)构成的复合函数, 它的定义域为D, 变量u称为中间变量. 函数g与函数f构成的复合函数通常记为, 即 ()=f[g(x)]. 与复合映射一样, g与f构成的复合函数的条件是: 是函数g在D上的值域g(D)必须含在f的定义域D f内, 即g(D)ÌD f. 否则, 不能构成复合函数. 例如, y=f(u)=arcsin u, 的定义域为[-1, 1], 在上有定义, 且g(D)Ì[-1, 1], 则g与f可构成复合函数 , xÎD; 但函数y=arcsin u和函数u=2+x2不能构成复合函数, 这是因为对任xÎR, u=2+x2均不在y=arcsin u的定义域[-1, 1]内. 多个函数的复合: 2. 基本初等函数: 幂函数: y=x m (mÎR是常数); 指数函数: y=a x(a>0且a¹1); 对数函数: y=loga x (a>0且a¹1, 特别当a=e时, 记为y=ln x); 三角函数: y=sin x, y=cos x, y=tan x, y=cot x, y=sec x, y=csc x; 反三角函数: y=arcsin x, y=arccos x, y=arctan x, y=arccot x . 课后作业 (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及要求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等。) 第18页第15题 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是教案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目的在于改进和调整教案,为下一轮课讲授设计更加良好的教学方案。应全面审视教学过程,特别注意对意外发现、点滴收获、以及因个别疏漏而及时补充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撰写。) 注:从第二页开始以课时或单元为单位编制,每节课或每个单元都要有教案。 第 2次课 学科 高等数学(一) 课题 函数的极限 周次 5 时数 2 授课班级 1202114 主要教学内容: 1、 自变量趋于有限值时函数的极限 2、 自变量趋于无穷大时的函数的极限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会计算自变量趋于有限值时和自变量趋于无穷大时函数的极限。 教学重点: 1、 极限的概念、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 1、 极限的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提问、讨论、启发、自学、讲练结合、黑板多媒体结合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传统教学用具与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3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的极限 1.自变量趋于有限值时函数的极限 定义:如果当x无限接近于xo , 函数f(x)的值无限接近于常数A, 则称当x趋于x0 时, f(x)以A为极限. 记作 f(x)=A或f(x)®A(当x®). 定义的简单表述: Û"e>0, $d>0, 当0<|x-x0|<d时, |f(x)-A|<e . 2. 单侧极限: 若当x®x0- 时, f(x)无限接近于某常数A, 则常数A叫做函数f(x)当x®x0时的左极限, 记为或f(-)=A ; y y=x-1 -1 1 y=x+1 x O 若当x®x0+ 时, f(x)无限接近于某常数A, 则常数A叫做函数f(x)当x®x0时的右极限, 记为 或f(+)=A . 3.自变量趋于无穷大时函数的极限 设f(x)当|x|大于某一正数时有定义. 如果存在常数A,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e , 总存在着正数X, 使得当x满足不等式|x|>X时, 对应的函数数值f(x)都满足不等式 |f(x)-A|<e, 则常数A叫做函数f(x)当x®¥时的极限, 记为 或f(x)®A(x®¥). Û"e >0, $X>0, 当|x|>X时, 有|f(x)-A|<e . 类似地可定义 和. 结论: Û且. 课后作业 (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及要求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等。) 第36页第2、5题 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是教案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目的在于改进和调整教案,为下一轮课讲授设计更加良好的教学方案。应全面审视教学过程,特别注意对意外发现、点滴收获、以及因个别疏漏而及时补充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撰写。) 第 3次课 学科 高等数学(一) 课题 无穷大与无穷小 周次 7 时数 2 授课班级 1202114 主要教学内容: 无穷大 无穷小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 教学重点: 无穷小及无穷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 无穷大与无穷小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提问、讨论、启发、自学、讲练结合、黑板多媒体结合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传统教学用具与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4 无穷大与无穷小 .无穷大与无穷小 1. 无穷小 定义:如果函数f(x)当x®x0(或x®¥)时的极限为零, 那么称函数f(x)为当x®x0(或x®¥)时的无穷小. 特别地, 以零为极限的数列{xn}称为n®¥时的无穷小. 例如, 因为, 所以函数为当x®¥时的无穷小. 因为, 所以函数为x-1当x®1时的无穷小. 因为, 所以数列{}为当n®¥时的无穷小. 讨论: 很小很小的数是否是无穷小?0是否为无穷小? 提示: 无穷小是这样的函数, 在x®x0(或x®¥)的过程中, 极限为零. 很小很小的数只要它不是零, 作为常数函数在自变量的任何变化过程中, 其极限就是这个常数本身, 不会为零. 无穷小与函数极限的关系: 定理1 在自变量的同一变化过程x®x0(或x®¥)中, 函数f(x)具有极限A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x)=A+a, 其中a是无穷小. 证明: 设, "e >0 , $ d >0, 使当0<|x-x0|<d 时, 有 |f(x)-A|<e . 令a=f(x)-A, 则a是x®x0时的无穷小, 且 f(x)=A+a . 这就证明了f(x)等于它的极限A与一个无穷小a之和. 反之, 设f(x)=A+a , 其中A 是常数, a是x®x0时的无穷小, 于是 |f(x)-A|=|a|. 因a是x®x0时的无穷小, "e >0 , $ d >0, 使当0<|x-x0|<d , 有 |a|<e 或|f(x)-A|<e 这就证明了A 是f(x) 当 x®x0时的极限. 简要证明: 令a=f(x)-A, 则|f(x)-A|=|a|. 如果"e >0 , $ d >0, 使当0<|x-x0|<d , 有f(x)-A|<e , 就有|a|<e ; 反之如果"e >0 , $ d >0, 使当0<|x-x0|<d , 有|a|<e , 就有f(x)-A|<e . 这就证明了如果A 是f(x) 当 x®x0时的极限, 则a是x®x0时的无穷小; 如果a是x®x0时的无穷小, 则A 是f(x) 当 x®x0时的极限. 类似地可证明x®¥时的情形. 例如, 因为, 而, 所以. 定理2 有限个无穷小的和也是无穷小 定理3 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 2. 无穷大 定义:如果当x®x0(或x®¥)时, 对应的函数值的绝对值|f(x)|无限增大, 就称函数 f(x)为当x®x0(或x®¥)时的无穷大. 记为 (或). 应注意的问题: 当x®x0(或x®¥)时为无穷大的函数f(x), 按函数极限定义来说, 极限是不存在的. 但为了便于叙述函数的这一性态, 我们也说“函数的极限是无穷大”, 并记作 (或). 定理2 (无穷大与无穷小之间的关系):在自变量的同一变化过程中, 如果f(x)为无穷大, 则为无穷小; 反之, 如果f(x)为无穷小, 且f(x)¹0, 则为无穷大. 简要证明: 如果, 且f(x)¹0, 那么对于, $d >0, 当0<|x-|<d 时, 有, 由于当0<|x-|<d 时, f(x)¹0, 从而 , 所以为x®x0时的无穷大. 如果, 那么对于, $d >0,当0<|x-|<d 时, 有, 即, 所以为x®x时的无穷小. 简要证明: 如果f(x)®0(x®x0)且f(x)¹0, 则"e >0, $d >0, 当0<|x- x0|<d 时, 有|f(x)|<e , 即, 所以f(x)®¥(x®x0). 如果f(x)®¥(x®x0), 则"M>0, $d >0,当0<|x- x0|<d 时, 有|f(x)|>M, 即, 所以f(x)®0(x®x0). 课后作业 (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及要求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等。) 第43页第2题 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是教案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目的在于改进和调整教案,为下一轮课讲授设计更加良好的教学方案。应全面审视教学过程,特别注意对意外发现、点滴收获、以及因个别疏漏而及时补充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撰写。) 第 4次课 学科 高等数学(一) 课题 函数运算法则 周次 7 时数 2 授课班级 1202114 主要教学内容: 极限运算法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极限运算法则。 教学重点: 极限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 两个重要极限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提问、讨论、启发、自学、讲练结合、黑板多媒体结合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传统教学用具与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5 极限运算法则 一、极限运算法则 定理1 如果lim f (x)=A, lim g (x)=B, 那么 (1) lim [f (x)±g(x)] = lim f (x) ±lim g (x) =A ± B ; (2) lim f (x)×g(x) = lim f (x) × lim g (x) =A×B ; (3)(B¹0). 证明(1): 因为lim f (x)=A, lim g (x)=B , 根据极限与无穷小的关系, 有 f (x)=A+a, g (x)=B+b, 其中a及b 为无穷小. 于是 f (x) ± g (x)=(A + a) ± (B + b) = (A ± B) + (a ± b), 即f (x) ± g (x)可表示为常数(A ± B)与无穷小(a ± b)之和. 因此 lim [f (x) ± g (x)] = lim f (x) ± lim g (x) = A ± B . 定理2 如果j(x)³f(x), 而lim j(x)=a , lim y(x)=b , 那么a³b . 推论1 如果lim f (x)存在, 而c为常数, 则 lim [c f (x)]=c lim f (x). 推论2 如果lim f (x)存在, 而n是正整数, 则 lim [f (x)]n =[lim f (x)]n. 例3. 求. 解: . 例4. 求. 解: , 根据无穷大与无穷小的关系得=¥. 例5.求. 解: 先用x3 去除分子及分母, 然后取极限: 例6.求. 解: 先用x3 去除分子及分母, 然后取极限: . 例7. 求. 解: 因为, 所以 . 例8. 求. 解: 当x®¥时, 分子及分母的极限都不存在, 故关于商的极限的运算法则不能应用. 因为, 是无穷小与有界函数的乘积, 所以 . 课后作业 (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及要求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等。) 第50页第2题 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是教案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目的在于改进和调整教案,为下一轮课讲授设计更加良好的教学方案。应全面审视教学过程,特别注意对意外发现、点滴收获、以及因个别疏漏而及时补充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撰写。) 第 5 次课 学科 高等数学(一) 课题 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周次 8 时数 2 授课班级 1202114 主要教学内容: 夹逼准则 单调有界收敛准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两个重要极限 教学难点: 两个重要极限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提问、讨论、启发、自学、讲练结合、黑板多媒体结合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传统教学用具与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6 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1. 夹逼准则 准则I 如果数列{xn }、{yn}及{zn}满足下列条件: (1)yn£xn£zn(n=1, 2, 3, × × ×), (2), , 那么数列{xn }的极限存在, 且. 证明:因为, , 以根据数列极限的定义, "e >0, $N 1>0, 当n>N 1时, 有 |y n-a|<e ; 又$N 2>0, 当n>N 2时, 有|z n-a|<e . 现取N=max{N 1, N 2}, 则当 n>N 时, 有 |y n-a|<e , |z n-a|<e 同时成立, 即 a-e<yn<a+e , a-e<z n<a+e , 同时成立. 又因yn£xn£zn , 所以当 n>N 时, 有 a-e<yn£x n£z n<a+e , 即 |x n-a|<e . 这就证明了. 简要证明: 由条件(2), "e >0, $N >0, 当n>N 时,有 |y n-a|<e 及|z n-a|<e , 即有 a-e<yn<a+e , a-e<z n<a+e , 由条件(1), 有 a-e<y n£x n£z n<a+e , 即 |x n-a|<e . 这就证明了. 准则I¢ 如果函数f(x)、g(x)及h(x)满足下列条件: O C A D B 1 x (1) g(x)£f(x)£h(x); (2) lim g(x)=A, lim h(x)=A; 那么lim f(x)存在, 且lim f(x)=A. 第一重要极限: 证明 首先注意到, 函数对于一切x¹0都有定义. 参看附图: 图中的圆为单位圆, BC^OA, DA^OA. 圆心角ÐAOB=x (0<x<). 显然 sin x=CB, x=, tan x=AD. 因为 SDAOB<S扇形AOB<SDAOD , 所以 sin x<x<tan x, 即 sin x<x<tan x. 不等号各边都除以sin x, 就有 , 或 . 注意此不等式当-<x<0时也成立. 而, 根据准则I¢, . 简要证明: 参看附图, 设圆心角ÐAOB=x (). 显然 BC< AB <AD, 因此 sin x< x < tan x, 从而 (此不等式当x<0时也成立). O C A D B 1 x 因为, 根据准则I¢, . 应注意的问题: 在极限中, 只要a(x)是无穷小, 就有. 这是因为, 令u=a(x), 则u ®0, 于是. , (a(x)®0). 2. 单调有界收敛准则 准则II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如果数列{x n}满足条件 x 1£x 2£x 3£ × × × £x n£x n+1£ × × ×, 就称数列{x n}是单调增加的; 如果数列{x n}满足条件 x 1³x 2³x 3³ × × × ³x n³x n+1³ × × ×, 就称数列{x n}是单调减少的. 单调增加和单调减少数列统称为单调数列. 如果数列{x n}满足条件x n£x n+1, nÎN+, 在第三节中曾证明: 收敛的数列一定有界. 但那时也曾指出: 有界的数列不一定收敛. 现在准则II表明: 如果数列不仅有界, 并且是单调的, 那么这数列的极限必定存在, 也就是这数列一定收敛. 准则II的几何解释: 单调增加数列的点只可能向右一个方向移动, 或者无限向右移动, 或者无限趋近于某一定点A, 而对有界数列只可能后者情况发生. 根据准则II, 可以证明极限存在. 设, 现证明数列{xn}是单调有界的. 按牛顿二项公式, 有 , . 比较x n , x n+1的展开式, 可以看出除前两项外, x n的每一项都小于x n+1的对应项, 并且x n+1还多了最后一项, 其值大于0, 因此 x n < x n+1 , 这就是说数列{xn}是单调有界的. 这个数列同时还是有界的. 因为xn的展开式中各项括号内的数用较大的数1代替, 得 第二重要极限:根据准则II, 数列{xn}必有极限. 这个极限我们用e 来表示. 即 . 我们还可以证明. e是个无理数, 它的值是 e=2. 718281828459045× × ×. 指数函数y=e x 以及对数函数y=ln x 中的底e 就是这个常数. 在极限中, 只要a(x)是无穷小, 就有 . 这是因为, 令, 则u ®¥, 于是. , (a(x)®0). 例3. 求. 解: 令t=-x, 则x ®¥时, t ®¥. 于是 . 或 . 课后作业 (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及要求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等。) 第60页第1题 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是教案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目的在于改进和调整教案,为下一轮课讲授设计更加良好的教学方案。应全面审视教学过程,特别注意对意外发现、点滴收获、以及因个别疏漏而及时补充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撰写。) 第 6 次课 学科 高等数学(一) 课题 无穷小的比较 周次 8 时数 2 授课班级 1202114 主要教学内容: 无穷小的比较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教学重点: 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教学难点: 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提问、讨论、启发、自学、讲练结合、黑板多媒体结合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传统教学用具与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7 无穷小的比较 无穷小的比较 1.定义: (1)如果,就说是比高阶的无穷小,记作; (2)如果,就说是比低阶的无穷小, (3)如果,就说是比同阶的无穷小, (4)如果,就说是关于-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数学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