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书---手册.doc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书---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书---手册.doc(6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杭州东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程 序 文 件 杭州东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管 理 手 册 2009年7月7日发布 2009年7月7日实施 杭州东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管 理 手 册 附加说明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 录 0.1 颁布令.............................................................................................................1 0.2 一体化管理手册的管理要求...........................................................................2 0.3 公司概况.........................................................................................................3 0.4 任命书.............................................................................................................5 0.5 方针.................................................................................................................7 0.6 公司组织机构图.............................................................................................9 1 范围..................................................................................................................10 2 引用标准..........................................................................................................10 3 术语和定义......................................................................................................11 4 一体化管理体系..............................................................................................13 4.1 总要求...........................................................................................................13 4.2 文件要求.......................................................................................................13 4.2.1 总则............................................................................................................13 4.2.2 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及其关系图....................................................14 4.2.3 管理手册....................................................................................................14 4.2.4 文件控制....................................................................................................15 4.2.5 记录控制....................................................................................................15 5 管理职责..........................................................................................................16 5.1 管理承诺.......................................................................................................16 5.2 以顾客及相关方为关注焦点...................................................................... 16 5.3 一体化管理方针...........................................................................................16 5.4 策划...............................................................................................................17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20 5.6 管理评审.......................................................................................................26 6 资源管理..........................................................................................................28 6.1 资源提供.......................................................................................................28 6.2 人力资源.......................................................................................................28 6.3 基础设施.......................................................................................................29 6.4 工作环境......................................................................................................30 7 产品实现.........................................................................................................30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30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31 7.3 设计和开发..................................................................................................32 7.4 采购..............................................................................................................35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37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41 7.7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运行控制..................................................................42 7.8 应急准备和响应..........................................................................................42 8 测量、分析和改进.........................................................................................43 8.1 总则..............................................................................................................43 8.2 监视和测量..................................................................................................44 8.2.1 顾客满意...................................................................................................44 8.2.2 内部审核...................................................................................................44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45 8.2.4 产品监视和测量.......................................................................................46 8.2.5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测和测量..............................................47 8.3 不合格品、不符合项、事故、事件的控制.............................................47 8.4 数据分析......................................................................................................49 8.5 改进..............................................................................................................50 9 产品一致性.....................................................................................................51 9.1 一致性的控制..............................................................................................51 9.2 关键元器件的控制......................................................................................51 10 安全文明生产...............................................................................................51 10.1 文明生产....................................................................................................51 10.2 安全生产....................................................................................................51 附录一程序文件清单...........................................................................................52 附录二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54 54 0.1 颁布令 杭州东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是依据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三个标准,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的,阐述了公司的管理方针,对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做了具体描述,是指导公司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准则。现予以发布,望全体员工遵照执行。 最高管理者: 2011年08月10日 0.2 一体化管理手册的管理要求 1、本手册是根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 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01《职业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三个标准组织编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发布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 2、手册仅限在公司范围内使用,未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对外交流、外借或外送。 3、手册持有者应妥善保管,不得损坏、丢失、随意涂改。 4、手册在使用期间发现问题时,由各职能部门将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到品质保证部,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修订,修改后的文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发布实施。 5、手册的管理,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0.3 公司概况 杭州东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成立于2006年9月,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经济开发区,注册资金6800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600平方米,综合性办公楼7000平方米,生活区8000平方米。 公司主要生产铁路货车L-B型组合式制动梁、铁路货车转向架JD、K6承载鞍、货车脱轨自动制动装置、不锈钢A41X安全阀、铁路货车专用拉铆器、铆接器、NSW手制动机、精密模锻件、精密铸钢件等铁路货车配件,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各铁路机车车辆工厂及18个铁路局(铁路公司)。 公司现有员工300余人,集聚机械设计与制造、精密铸造专业高、中级工程技术和各类管理人才60余名。拥有技术研发中心、一流的机械加工中心、理化检测中心。公司现配置连续式网带热处理炉、四工位冷镦机、六工位冷镦机、制动梁热加工生产线、制动梁生产流水线、精密数控车、铣、磨床等生产试验设备200余台(套),拥有微机伺服材料万能试验机、高强螺栓检测仪、材料拉力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直读光谱仪、金相分析仪、布洛微光学硬度计、超声波测厚仪等检测试验设备20余台(套),各类设备齐全、性能良好。 公司注重科学管理,以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为标准,坚持“质量求生存、管理谋效益、技改上规模、创新促发展”的经营宗旨,以“满足用户期望,为铁路运输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上乘的服务”为理念,建设一个和谐共荣的企业文化,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电话:(86)-571-86201999 传真:(86)-571-86201995 网址: E-mail:lhchzht@ 地址:浙江省杭州余杭区余杭经济开发区五洲路112号 邮编:311100 0.4 任命书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了加强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的领导,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任命副总工程师 何军锋 同志为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运行与保持工作,此任命书自签发日起正式生效。 最高管理者: 2011年08月10日 员工代表任命书 为了确保员工及员工代表积极与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任命 许梅平 同志为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员工代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的内部沟通和协商,其具体职责如下: ●参加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程序的制定、修订与评审; ●参与商讨影响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如引入新的改进的设备、原材料、技术、程序或工作模式等; ●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包括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策划和事故的调查处理等; ●使员工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员工代表以及谁是最高管理者指定的管理者代表; ●向最高管理者汇集、报告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代表员工与各层管理者进行协商处理。 最高管理者: 2011年08月10日 0.5 方 针 环境方针 保护环境,污染预防,遵守法规,持续改进。 我公司应做到: 1、公司将推进环境保护作为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责; 2、持续改进环境行为,以争取更好的环境绩效; 3、严格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4、实施污染预防,合理利用资源、能源、节能降耗; 5、提高全员环境意识,实现产品、人、环境的和谐共存,持续发展。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遵守法规,保障健康,安全可靠,持续改进。 在公司产品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职业健康安全的影响,本着“保障健康、安全可靠”的思想,努力谋求持续改进及发展之路,使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不断得到更好的改善。 为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公司做出如下承诺: 1、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并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2、在保护员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业务活动; 3、通过维护作业安全体系和对可预见的紧急状况制定对策来降低已知危险过程带来的伤害可能; 4、进行适当的培训,使从事职业健康安全人员的能力得到保证; 5、要求员工理解并认真执行OHS方针,使其认识到对他人和自己所担负的健康和安全责任。 质量方针 满足用户期望,为铁路运输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上乘的服务。 0.6 公司组织机构图 副总工程师 副总经理 总经理 计量室 理化中心 机加车间 紧固件车间 制动梁车间 锻造热处理车间 备品库 空压机房 配电室 油漆库 办公室 计划财务部 市场营销部 生产制造部 品质保证部 技术研发中心 人力资源部 物 资 采 购 部 临海分公司 1 范围 1.1 总则 本手册按照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要求及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了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通过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确保其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的全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通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持续改进,使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本手册既适用于内部管理,又适用于向认证机构、用户和社会证实: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应能够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增强顾客对公司产品的满意度;并使得顾客、社会和员工等其他相关方都受益。 1.2 适用范围 本手册描述的管理体系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适用于主要生产组合式制动梁、承载鞍、手制动机、呼吸式安全阀、脱轨自动制动装置、拉铆钉等铁路车辆配件的生产和服务;铁道车辆配件(铆接器)的设计、生产和服务。因此无删减内容。 本手册涵盖了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的所有条款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的17个要素以及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的17个要素的全部要求。 本手册规定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以证实本组织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并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持续改进,增强顾客满意。 2 引用标准 2.1 GB/T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2.2 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2.3 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2.4 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有关质量方面的定义均采用GB/T19000-2008标准中的定义;有关环境方面的定义均采用GB/T24001-2004标准中的定义;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定义均采用GB/T28001-2001标准中的定义。 3.1 有关质量的术语 3.1.1 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3.1.2 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3.1.3 能力 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3.2 有关环境的术语 3.2.1 环境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2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2.3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2.4 环境方针 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3.2.5 环境目标 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3.2.6 环境指标 为环境目标所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环境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3.2.7 环境绩效 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2.8 相关方 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2.9 污染预防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3.3 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术语 3.3.1 重要危险 组织通过危险评价,确定的不可容许或不可接受的危险。 3.3.2 三不放过 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与周围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不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3.3.3 三同时 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的工程项目,其劳动卫生设施、消防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3.3.4 三级安全教育 厂级(公司)教育、车间教育、岗位(班组)教育。厂级教育是指新入厂的工人在分配到车间或工作岗位之前,由厂级安全部门进行初步的安全教育;班组教育是指新工人进入工作岗位以前的教育。 3.3.5 变换工种和“五新”作业安全教育 工人调换工种或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简称“五新” )时,进行的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3.3.6 轻伤事故 因工受伤后歇工1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但不构成重伤事故。 3.3.7 重伤事故 因工受伤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事故、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 3.3.8 死亡事故 发生事故时死亡和负伤后一个月内死亡的事故,死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3.3.9 重大伤亡事故 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 3.3.10 特大伤亡事故 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3.3.11 非伤亡事故 发生事故后只造成财产损失而未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 3.3.12 职业病 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因素引起的疾病。 4 一体化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4.1.1 公司依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将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4.1.2 公司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策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循环模式,以确保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持续性。 4.1.3 过程控制方法包括: a 识别过程的输入、输出,所需的资源和活动,以及这些过程在公司的应用; b 各职能部门应规定过程控制的准则和方法,确保各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并对这些过程进行监视; c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d 采取必要的措施,达到预期的目的,并持续改进。 4.1.4 公司按照本手册的要求: a 对与质量有关的过程进行控制; b 识别、控制重要环境因素及重要危险源; c 对生产、环境绩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进行测量。 4.1.5 本公司对影响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外包过程进行识别并明确控制要求,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外包过程有镀锌、浸涂锌铬涂层、高频淬火、冷拉、测量设备校准等过程,按7.4采购要求进行控制)。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是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起到沟通意图和统一行动的作用,公司所建立的一体化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a 向公司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公司一体化体系整体信息的文件,即“管理手册”; b 编制相应的程序文件,确定过程的控制方法和准则,确保过程的有效运作; c 管理方针和目标; d 必要的作业文件及记录。 4.2.2 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及其关系图 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 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工艺技术文件记录及其他文件 第一级文件 第二级文件 第三级文件 4.2.3 管理手册 管理手册是规定管理体系的文件,由总经理批准发布,管理者代表组织制定,品质保证部归口管理,是公司管理最高层次指令性文件,各部门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管理手册包括或引用了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程序文件; 管理手册描述了管理体系包括的范围和过程的顺序及相互作用,规定了公司各部门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管理手册为受控文件,管理手册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交流、更改等,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对外部发放使用的手册,除特别说明外,应注明为非受控文件,本公司不负责修订; 标志与标识的使用: l 公司通过国家批准的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证,获得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认证标志; l 当获证产品需要变更时(关键零部件、必备生产或检测设备、产品结构设计、企业组织结构、关键生产场所等发生变更),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应在批量生产前提出认证变更申请并经CRCC确认;获证后,当申请人或生产厂名称、注册及生产地址名称、产品名称或型号(结构未变)、质量管理体系等发生变更时,理化中心证书持有者应在一个季度内向CRCC提出认证变更申请与备案。 l CRCC根据变更的内容和提供的资料对变更进行评价。对需经CRCC确认的变更,应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测或补充检查,检测或检查合格、评定后方能确认变更。对需经CRCC备案的变更,可直接办理变更备案。需变更证书的办理证书变更手续,下次监督检查时对变更情况进行核实。 l 变更确认后,CRCC通知企业变更认可结果。未提出认证变更申请的或认证变更未通过确认的,不得擅自标识认证标志;一经发现,CRCC将对该产品认证证书做出暂停直至撤销的决定,并责成企业停止使用认证标志。 l 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的保管: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由办公室负责保管,正本悬挂在办公室明显位置,副本和英文版本存入档案室保管; l 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的借用、复印,需经总经理批准,并做记录,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l 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的使用:认证证书、认证标志应在需方评审提出查验时出示,复印件可使用在投招标书、产品样本、宣传册、媒体宣传等,需要对外提供复印件时,需经总经理批准并记录; l 与管理体系相关的各类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的使用必须按颁证主管部门的规定使用,并且与其所认证的产品的一致性相符。本公司确保产品认证证书不在认证产品之外的其他产品上使用。 4.2.4 文件控制 公司对一体化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予以严格控制,体系运行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文件其主管部门是办公室;《文件控制程序》由公司编制执行,以明确文件的编制、批准、发放、使用、更改、作废、回收等管理过程,以确保: a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并确保文件其适宜和充分;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根据需要及时修订,修订后再次批准; c 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加以识别; d 保证使用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 确保文件清晰可辨、易于识别、检索; f 确保对管理体系的策划和运行必要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4.2.5 记录控制 公司的记录包括了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记录,通过对记录的标识、归档、检索、编号、贮存、保存等严格控制,证明公司产品实现过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及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公司制定并执行《记录控制程序》,为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为保持和改进一体化管理体系提供信息。 a 品质保证部是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建立公司总的记录清单,记录由品质保证部统一编号,并规定保存期限; b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编制、管理并建立本部门的记录清单; c 记录应清晰、详细、明确、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性能的记录均应具备可追溯性; d 记录整理应及时、准确; e 记录应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本过程明确了公司最高管理者的各项职责要求,包括:管理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落实,管理方针、目标的制订,管理评审,权限和职责,内部沟通等,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改进。 a 采取教育培训、媒体宣传、会议等多种方式向公司各部门及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重要性; b 制定并发布质量、安全和环境方针; c 制定质量目标,在职能部门和相关层次上分解和落实; d 对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评价公司是否达到了管理体系所规定宗旨的要求; e 确保实现污染预防和风险进行控制,持续改进环境绩效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f 确保为管理体系的运作和持续改进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财务及信息等资源。 5.2 以顾客及相关方为关注焦点 公司的最高管理者以确保实现顾客、社会、员工及其他相关方满意,提高环境绩效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为公司追求的目标。 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应以实现顾客、社会、员工及其他相关方满足为目标,运用管理手段,使公司全体员工确保顾客、社会、员工及其他相关方的期望得到确定,转化为要求并予以满足。 5.2.1 公司在承接合同、签订订单时,识别并明确顾客明确的和隐含的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评审,达到顾客满意。 5.2.2 在符合法律和法规要求下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并且确保实现公司的一体化管理方针和目标。 5.2.3 在生产加工之前,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因素并实施控制。 5.3 一体化管理方针 5.3.1 本公司管理方针 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实施名牌战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坚持遵章守法和持续改进,实施环保战略,规范安全管理。 a 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与公司的理念相协调; b 结-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 环境 职业 健康 安全管理 体系 管理 手册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