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品质性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pdf
《黄瓜品质性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瓜品质性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pdf(1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doi:10.19928/ki.1000-6346.2023.0027黄瓜品质性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杨 华1 杨宗辉2 刘一涵1 孟昭娟2 李利斌2 任华中1 刘兴旺1*曹齐卫2*(1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北京 100193;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国内外市场对黄瓜品质特别是风味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在培育高产抗病黄瓜新品种的同时,突出果实外观品质、风味品质已成为黄瓜育种的重要目标。本文主要综述了黄瓜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基因挖掘、分子标记、优质种质资源评价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并对进一步开展黄瓜品质性状研究、培育高品质黄瓜品种进行了展望
2、。关键词:黄瓜;品质性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目前黄瓜果实品质育种主要针对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风味品质以及加工品质进行。1.1 外观品质目前,国内外对黄瓜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状、大小、果皮特征、果肉特征以及瓜把特征等方面。1.1.1 果实形状和大小 果实形状和大小是决定黄瓜产量和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因生态类型和品种的不同,黄瓜果实形状大致可划分为长棒形、短棒形、指形、卵圆形和球形等(潘玉朋,2016;Colle et al.,2017)。简兴等(2015)以长棒形和短棒形黄瓜材料为亲本对黄瓜果实形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果形指数符合多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上
3、位性遗传模型,且易受环境因素影响。高智慧(2017)以长棒形和近圆形黄瓜自交系为材料,定位到 58 个与黄瓜果实形状和大小相关的 QTLs,并预测了与果形相关的 5 个候选基因。此外,有研究发现黄瓜性型相关基因 CsACS2 与果形调控密切相关(Boualem et al.,2009;Tan et al.,2015)。Pan 等(2017a,2017b)研究发现了调控黄瓜品种WI7239 果实圆形的 3 个互作位点 FS1.2、FS2.1 和FS5.2;随后又发现 FS5.2 的候选基因为 CsCRC,该基因通过调控生长素和赤霉素进而影响果实细胞的分化和扩增(Pan et al.,2022a)
4、。此外,徐婧等(2020)研究发现,CsSUN 和 CsLNG1 通过控制细胞的增长共同调控黄瓜果形及大小。果实长度是影响黄瓜品种选择的重要依据之杨 华,女,硕 士 研 究 生,专 业 方 向:黄 瓜 遗 传 育 种,E-mail: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s):刘兴旺,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黄瓜遗传改良与分子生物学,E-mail:liuxw01 ;曹齐卫,男,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黄瓜遗传育种,E-mail:收稿日期:2023-02-01;接受日期:2023-03-24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21LZGC016),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5、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22A23),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32172572)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葫芦科黄瓜属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据 FAO 统计,2020 年我国黄瓜总产值达 453.5 亿美元,约占全球黄瓜总产值的 80%;同时,128 万 hm2的种植面积和 7 823 万 t 的产量也分别约占全球黄瓜总种植面积及总产量的 57%和 80%,产业优势凸显(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QC/)。黄瓜优良品种在其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培育出的德瑞特、津优、中农等系列新品种,对保障我国黄瓜的市场
6、供应和产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张圣平 等,2021)。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在黄瓜品质育种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在注重果实外观品质的同时兼顾风味品质、营养品质等方面的提升。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在黄瓜品质性状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品质遗传育种研究方向和研发重点进行了展望。1 黄瓜果实品质性状人们对黄瓜果实品质的要求因地区、消费需 23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专论与综述2023(8):23-37一。葛长军(2008)依据果形指数(L/D)的赋值将黄瓜果实划分为短果(L/D 5)、中果(5 L/D 8)、长果(L/D 8)3 种类型。关于黄瓜果实长度遗传模式,曹齐卫等(200
7、9)以 6 个黄瓜高代自交系为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配制杂交组合,采用 Hayman 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果实长度性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张磊等(2012)采用 2 份华北型黄瓜材料为亲本构建 6 世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果实长度性状遗传受 1 对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控制。而简兴等(2015)以长棒形和短棒形黄瓜材料为亲本构建 4 世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果实长度性状遗传符合 2 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且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推测以上研究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所选用的试验材料有关。同时,国内外众多研究者也对黄瓜果实长度性状
8、相关 QTL 进行了定位,并在全部 7 条染色体上均检测到诸多相关位点,如 CsFUL1(蒋励,2015),CsPLAC8、CsOFP15、CSHB-2、CsEBP、CsERF3(Colle et al.,2017),Csa3M681140.1、Csa3M730820.1、Csa3M730840.1(Gao et al.,2020),CsTRM5(李豪,2020)等。在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层面也有诸多重要进展,Zhao 等(2019)验证了 CsFUL1A通过抑制 PIN-FORMED(PIN1/7)介导的生长素运输,或者通过抑制 CsSUP 介导的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进而减少果实中生长素的积累,从
9、而调控黄瓜果实长度。Zhang 等(2020)研究发现,黄瓜短果突变体 sf2植株因细胞分裂素和多胺的合成代谢异常而影响了果实细胞增殖。Cheng 等(2022a)研究表明,CsCLAVATA1 突变会导致黄瓜果实变短、变粗。果实曲直性也是影响黄瓜果实形状的重要因素之一。葛长军(2008)采用刨分法对黄瓜果实弯曲度进行测量,并依据果形指数对黄瓜果实的曲直性进行了定义。张鹏等(2010)研究发现,黄瓜果实曲直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主要表现加性效应。徐圆(2013)从果实易弯曲的长春密刺中克隆到可能与黄瓜果实弯曲密切相关的基因 Cs14-3-3。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植物激素同样可以影响黄
10、瓜果实曲直度。金洪(2010)、Qian 等(2018)研究表明,在开花当天施用氯吡苯脲(CPPU)可使黄瓜果实顺直,产量增加,品质提升;但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黄瓜果实产生不良影响。Wang等(2017)研究发现,乙烯可通过乙烯响应因子CsERF025 调控黄瓜果实曲直性,喷施外源乙烯合成的前体物质 ACC 会影响黄瓜果实的曲直性。而 Li 等(2020)研究发现,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CsYUC10b 通过调控生长素的极性分布影响黄瓜果实曲直性。果顶形状也是影响黄瓜果实形状的重要因素。朱拼玉等(2018)依据果形指数对黄瓜果顶形状进行赋值,将其分为钝圆形、卵圆形和瘦尖形,并且认为钝圆形和卵圆形果
11、顶各由 1 对主基因控制;后续多年多点试验证明 fa4.1 和 fa6.1 是控制黄瓜果顶发育的主效 QTL(Zhu et al.,2022)。李毅等(2021)以果顶平头形和瘦尖形黄瓜材料为亲本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果顶瘦尖形为数量性状,符合不完全显性遗传规律;同时定位到 6 个与黄瓜果顶形状相关的 QTLs 位点,并推测 CsaV3_6G005930.1为黄瓜果顶性状的候选基因。1.1.2 果皮特征 主要包括果皮颜色、蜡粉、光泽性、果瘤、果刺和果棱等性状。消费者经常将果实颜色作为新鲜度、健康度、成熟度和整体品质指标。果蔬的颜色是由植物中色素的比例调节决定的,叶绿素是影响果蔬颜色的主要因
12、素(Egea et al.,2010)。在黄瓜基因目录中已列入 6 种果皮颜色基因,即绿色(gn)、浅绿色(lgf)、橙色(R)、黄绿色(yg)、淡绿色(lgp)和白色(w)基因(Xie,2001;李亚利,2008;董邵云 等,2012)。王建科等(2013)采用目测法将黄瓜嫩果皮颜色划分为 7个等级:墨绿色、深绿色、绿色、浅绿色、白绿色、黄白色和乳白色,并将相关基因定位在 3 号染色体上。黄瓜果皮颜色属于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陈宸 等,2020)。研究表明,CsaARC5、CsYcf54 参与调控黄瓜浅绿色果皮性状(Zhou et al.,2015;Lun et al.,2016),w
13、 参与调控白色果 皮 性 状(Liu et al.,2015,2016a;Tang et al.,2018),CsMYB36 参与调控黄绿色果皮性状(Hao et al.,2018)以及 B、CsMYB60 参与调控橙色果皮性状(Li et al.,2013;Liu et al.,2019)。这些基因可能通过影响叶绿素、花青素或黄酮醇等生物合成途径造成黄瓜果皮颜色不同(Gebretsadik et al.,24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专论与综述2021)。目前对于黄瓜果皮颜色性状基因的定位与挖掘已有较多研究成果,但相应的分子调控机制还较薄弱。Miao 等(2011)研
14、究报道了黄瓜果实成熟期果皮有网纹的位点(H)和商品瓜有棱纹的位点(Fr)均位于 5 号染色体;王敏等(2014a)进一步对基因 H 进行了定位,并认为 Csa5G591790是候选基因。Yang 等(2014a)研究发现了 1 个与黄瓜果皮颜色均匀度相关的基因 u,并将之定位在313.2 kb 区间。Song 等(2020)研究报道了黄瓜果皮不规则条纹相关位点 ist,并将 1 个编码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亚基的基因 Csa1G005490 确定为其候选基因。Zhang 等(2022a)研究表明 CsSHINE1是 Rs 位点的候选基因,该基因的拷贝数与黄瓜果皮网纹的形成密切相关,基因拷贝数越多网
15、纹越明显。乔丽君(2022)研究表明黄瓜嫩果斑驳皮色性状属于质量性状,由显性单基因 Morc 调控,并初步预测 Morc 的候选基因为 CsaV3_5G028870。黄瓜果实表皮外覆盖的灰白色霜状混合物质称为果霜或蜡粉,蜡粉和果皮光泽性属独立性状,但蜡粉的存在会影响果皮光泽性,进而影响黄瓜果实的外观品质(刘兴旺 等,2020)。黄瓜果实表皮蜡粉主要由烷烃、烯烃、酯类、仲醇、醛类和酚类等物质组成(Wang et al.,2015),是植物保护自身组织免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最外层屏障(Samuels et al.,2008)。韩旭(1997)研究发现,黄瓜果实表皮蜡粉性状符合 1 对主基因(加
16、性)+多基因(加性-显性)的数量性状遗传模型;有蜡粉表现为显性或部分显性(田桂丽 等,2015)。目前已经筛选到与黄瓜果实表皮蜡质合成有关的基因 CsCER1 和 CsWAX2(王文娇,2015);并在黄瓜中克隆到与拟南芥调控蜡质合成相关的同源基因CsWIN1、CsCER4(李铖 等,2018;宫思宇 等,2020)。Zhang 等(2019)则通过对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的转录分析,揭示了基因 CsWIN1 在果实表皮蜡质调控中的功能和调控模式。果皮光泽性与果实外观品质密切相关,对黄瓜的商品价值意义重大(刘兴旺 等,2020)。董邵云(2013)研究表明,黄瓜果皮光泽性状由显性单基因 G 控制,
17、并将其定位于 5 号染色体上 SSR11012和 SSR06003 标记之间。杨绪勤(2014)利用果皮光泽度差异明显的 2 份黄瓜材料(S06 S94)构建F2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果皮无光泽基因 D 与果瘤基因 Tu 连锁,定位于 5 号染色体 244.9 kb 区间,并初步预测了 3 个候选基因。周冰钰(2015)以果皮光泽度差异大的 2 份黄瓜材料(D0432-3-4 649)为亲本构建 6 世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果皮光泽性状为单基因 g 控制的质量性状,果皮有光泽对无光泽为隐性,并定位于 5 号染色体上 SSR17321 和 CSW1008 标记之间,遗传距离
18、分别为 2.8 cM 和 2.0 cM。Huang 等(2022)利用 BSA 和关联分析法,定位了 1 个与黄瓜果皮光泽度相关的基因 CsCYP86B1。Zhai 等(2022)研究明确了调控黄瓜果皮光泽度的关键基因 D,并初步鉴定 CsGPAT4 和 CsLTPG1D 为该基因的 2 个可能靶基因,其通过调控角质和蜡质的生物合成/运输来影响黄瓜果皮光泽度。之后,Yang等(2023)鉴定到控制黄瓜果皮光泽度的基因座CsGLF1,CsGLF1 编码 CsZFP6 转录因子,其突变通过抑制表皮蜡质的生物合成赋予黄瓜果实光泽,并且 CsGLF1 和 D 是同一个基因。黄瓜果实表皮处凸起的瘤状物称
19、为果瘤,果实外表皮上特化的表皮毛称为果刺(Chen et al.,2014;Yang et al.,2019),参与调控黄瓜果瘤和果刺性状的相关基因如表 1 所示。不同地区对黄瓜果刺和果瘤的密度及大小的消费需求不同,在我国北方市场密刺黄瓜较受欢迎,而在欧美国家更倾向于购买无刺或少刺的黄瓜(Zhang et al.,2016)。黄瓜果瘤和果刺形成受较多因素影响且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果瘤性状是由单基因 Tu 控制的显性性状,Tu 编码 C2H2锌指转录因子,Zhang 等(2010)将其定位于 5 号染色体上 SSR16203 和CSC933 标记之间。Tu 通过激活细胞分裂素羟化酶基因 Cs
20、a5M64480 和 Csa5M224130 在细胞分裂素(CTK)生物合成过程发挥作用,连锁分析表明在黄瓜果瘤性状形成过程中 Gl 相对于 Tu 存在上位效应(Yang et al.,2014b)。Chen 等(2016)报道了WD 重复同源物 CsTTG1,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中,在黄瓜果瘤和果刺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Yang等(2019)在 CsTS1 启动子(Csa5M523090)中发现了等位基因变异,并且发现 CsTS1 沉默导致黄瓜果瘤减小,生化分析结果表明 CsTu-TS1 调节模块可以促进黄瓜果瘤的形成。郭晓雨等(2020)推测 25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
21、LES专论与综述表 1 黄瓜中参与调控果实表面果瘤和果刺性状的相关基因性状基因/QTL文献来源果瘤、果刺TuZhang et al.,2010;Yang et al.,2014b果瘤CsTS1Yang et al.,2019果瘤CsaV3_1G030610郭晓雨 等,2020果刺CsTTG1(Csa4G097650)关媛,2008;Chen et al.,2016果刺、果瘤FS1、Tril、CsGL3(Csa6G514870)Pan et al.,2015;Zhao et al.,2015;Cui et al.,2016;Zhang et al.,2016果刺CsGL1、TBH、MictLi
22、et al.,2015果刺fsd4.1、fsd6.2、fsd6.1Bo et al.,2019a果刺CsMYB6-CsTRYYang et al.,2018果刺NACLiu et al.,2018果刺tsGuo et al.,2018果刺NSLiu et al.,2022果刺CsVTI11、CsTsLv et al.,2022位于 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 CsaV3_1G030610 与黄瓜果瘤位置的形成有关。果刺的变化比果瘤更为丰富,黄瓜果刺可分为具有明显形态学差异的 8 种类型(Xue et al.,2019)。CsTTG1(Csa4G097650)作 为 黄 瓜 果 刺形成的关键因子,与
23、CsGL1 作为复合物在调节黄瓜果刺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关媛,2008;Chen et al.,2016)。FS1/Tril/CsGL3 被认为是控制黄瓜果刺形成的等位基因(Csa6G514870)(Pan et al.,2015;Zhao et al.,2015;Cui et al.,2016;Zhang et al.,2016),对 CsGL1/TBH/Mict(Li et al.,2015)具有上位效应。Chen 等(2016)研究表明 CsTTG1与 Mict/CsGL1 具 有 平 行 作 用,并 且 CsTTG1 调控黄瓜果刺和果瘤的形成依赖于 Mict。Bo 等(2019a)鉴定
24、到 3 个控制黄瓜果刺密度的基因位 点 fsd4.1、fsd6.2 和 fsd6.1。fsd6.1 的 候 选 基 因为 Csa6G421750,fsd6.2 的候选基因为 Csgl3,控制高密度果刺的形成。Yang 等(2018)研究发现CsMYB6-CsTRY 对黄瓜果刺的形成具有负调节作用。相 关 研 究 表 明,NAC(Liu et al.,2018)、ts(Guo et al.,2018)等基因通过调节 GA、BAP 等植物激素,参与黄瓜果刺形成与发育过程(Che&Zhang,2019;Xue et al.,2019)。狄胜强(2018)以大果刺和小果刺黄瓜自交系为亲本构建 6 世代
25、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果刺大小符合 C-0(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Zhang 等(2018)研究发现黄瓜果刺大小受显性单基因控制,并将 SS/ss 位点定位于 5 号染色体上SE1 和 SSR43 标记的两侧区域,物理距离为 189 kb,其中存在 21 个候选基因。虽然已有研究表明多刺(ns)、小刺(ss)等控制黄瓜果刺密度和大小的几个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连锁(Gebretsadik et al.,2021),但 Liu 等(2022)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NS 独立于果瘤基因 Tu 调控果刺发育,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确定了 9 个不同密度的果刺遗传位点,其中 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瓜 品质 性状 遗传 育种 研究进展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