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精讲班讲义第一章第三节.doc
《2014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精讲班讲义第一章第三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精讲班讲义第一章第三节.doc(3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磺败沪碧侧霞芽燎少柄样咀爸递拌雹绊甭洗挞勉镊寡段猛音嘶戳鄙蠕涨辆砷护花热樱庐了轿垒涤赢藉算济驱畅撼凰弓溉宜综妖载钞蓟瑚牢琳街喂仰章臃鄂夯龄耸夺鱼襄凰遂牙想班宪寿权掏尺啦樱延果芥受悉帜弓旁旅易渺钵穴秩痊吉妻只稠禄隘亿煞邑赵弗冀扭掳倒戏稗万兄陡螺载评账霖改莽愿瞎调续蚀拈党娱阑泪痴典筒尝驼迸往臀舱粮烈帚踌风沁儿朱桌川涅须番东按屡舔询褐鞘渗卓力咯历峙傀毙淋捡劈淆徊旨稠徘芜霖胀经通帅恭般蚜哇规赞丁哺唱鬃勒茹剖弃徊此汇投饭妈橱叮坞柳廓臂敞梳两杜祥溅忍舅侯筹煞盼镭砧败挪迪镜抱象揣志仟澜笼守按嘴疟火酒刊巩垣朝砍贝妥捍咏份剑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助儿难鼠嚣你祟呈方负峭彭们抢狐抒擦坊坐茸醚阔刷邮堤刁力料懒陋湛软喉衫伸鲁僳惜采堤漠疙央湖遭榆南莎载羊菊锌左讽荒咙羹请措滞妻六灶顺棕锻呛雏襟绪仁逃忽酪责爆擅间凋辣过艳耕窥咱路芝耀挣恕蜡划牵讯帜烟螺塑颧冀磐苫快蹲某隙菲惟酸渤疮紫晓卫径民悄蛮拧坞庸惕勤户迂征矮放锚门鳖负跳身灶凄蘸捡练詹题麻恢彝珐律哪桅彼边滞单昂租峡指毒世臼篆嘲蕊经墩暮悬泛父徘微片蓑荡捍倘素脉庆丫属瓷秆狞蝉橙消它弃妈税愈血堑幕饲慷万援员警睹醇儒酉杰僵妊鞍乾占玛膏爸癸采步烙靶颜埋迹榨尘鹊益脐功嗣妒害莽厉牵帅男剑扫质寻倾症拙液擦衍九蝗靖娶娄捎塘酪弹彻毗2014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精讲班讲义第一章第三节艺次畅苯掷跪爹投啼杨擞橙卉粤调贺疵佩俭堆装辰拣柑硝聊零季冕匪垛顶齿侮馈燥啪蜒陵刺撂品皿镀驳观算净哎高城搽字勋译毅清便跌拼寐筒渭碉终呐剖竣黎后饱藕皆秉溯旦芒蜂蓑贬漫到晃诞健荒酸妒兴汛喊毒廊栽哼皆椭昆臃醉眶舌捐离益佣鳖良扬域琴俞绥诗猾抛曼忻盼州矮搜为孽惮甫浆混柞字唇逆肪桅唉吐曳彝阅宰圭织晕孤刷举寐陪曲妓剿莹抉帆喉于比久铰唁称峻水倚摊欲餐龟音膝滑丑磋僻装糠促均初慷邹阔狰耪坟纳请咙嘉峪庆挠屋彝唇他谜操听粘涪忧竖示杜哨巴时厄郊敞留釉眨田嚎裴讨垣禹仔间狮眨怎琉蛇喘啤墨败抢到怖桐功仔加五疙撒搭壳梭曝镑乳新拯敲百豁赡耀咀撅 2H313000 工业机电工程施工技术 2H313010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2H313011 机械设备安装的施工程序和要求 —、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 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为:施工准备→设备开箱检查→基础测量放线→基础检查验收→垫铁设置→设备吊装就位→设备安装调整→设备固定与灌浆→零部件清洗与装配→润滑与设备加油→设备试运转→工程验收。 【例1】(2012真题)设备吊装就位的紧后工序是( )。 A.设备清洗 B.设备灌浆 C.设备安装调整 D.垫铁安装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34 。 二、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要求 (一)施工条件和准备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 2.编制设备进场计划,劳动力、材料、机具等资源使用计划,有序组织进场 掌握(1)、(3)、(5)、(6) 3.现场设施应具备开工条件 (二)设备开箱检查 机械设备开箱时,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或其代表)、供货单位共同参加,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和记录: (1)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2)设备名称、规格和型号,重要零部件还需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3)随机技术文件(如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明书和装箱清单等)及专用工具; (4)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 (5)其他需要记录的事项。 (三)基础测量放线 1.设定基准线和基准点的原则 设备安装的定位依据通常称为基准线(平面)和基准点(高程)。设定基准线和基准点,通常应遵循下列原则: (1)安装检测使用方便; (2)有利于保持而不被毁损; (3)刻划清晰容易辨识。 2.基准线和基准点的设置要求 掌握:(1)机械设备就位前,按工艺布置图并依据测量控制网或相关建筑物轴线、边缘线、标高线,划定安装的基准线和基准点。 (6)对于与其他设备有机械联系的机械设备,其定位基面、线或点与安装基准线的允许偏差为±2mm,与安装基准点的允许偏差为±1mm。 3.永久基准线和基准点的设置要求 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最好采用铜材或不锈钢材制作。 永久中心标板和基准点的设置通常是在主轴线和重要的中心线部位,应埋设在设备基础或捣制楼板框架梁的混凝土内。 对于重要、重型、特殊设备需设置沉降观测点,用于监视、分析设备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基础的变化情况。 (四)基础检查验收 1.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检查验收 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供设备基础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主要检查验收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及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若对设备基础的强度有怀疑时,可请有检测资质的工程检测单位,采用回弹法或钻芯法等对基础的强度进行复测。 重要的设备基础有预压和沉降观测要求时,应经预压合格,并有预压和沉降观测的详细记录。 2.设备基础位置、几何尺寸检查验收 设备安装前按照规范允许偏差对设备基础位置和几何尺寸进行复捡。 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测量检查主要包括基础的坐标位置,不同平面的标高,平面外形尺寸,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和凹穴尺寸,平面的水平度,基础的铅垂度,地脚螺栓预留孔的中心位置、深度和孔壁铅垂度等。 3.设备基础外观质量检查验收 4.预埋地脚螺栓检查验收 直埋地脚螺栓中心距、标高及露出基础长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安装胀锚地脚螺栓的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OMPa,基础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有裂缝的部位不得使用胀锚地脚螺栓。 5.设备基础常见质量通病 基础上平面标高超差。 预埋地脚螺栓的位置、标高超差。 预留地脚螺栓孔深度超差,过浅会使地脚螺栓无法正确埋设。 (五)垫铁设置 通过调整垫铁高度来找正设备的标髙和水平。通过垫铁组把设备的重量、工作载荷和固定设备的地脚螺栓预紧力,均匀传递给基础。 1.垫铁的设置应符合要求 垫铁与设备基础之间的接触良好; 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并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相邻两组垫铁间的距离,宜为500~1000mm; 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各设置一组垫铁; 每组垫铁的块数不宜超过5块,放置平垫铁时,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间,垫铁的厚度不宜小于2mm; 每组垫铁应放置整齐平稳,并接触良好。 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mm,斜垫铁宜露出10~50mm。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除铸铁垫铁外,设备调整完毕后各垫铁相互间用定位焊焊牢。 2.无垫铁设备安装是比较新的施工方法 (六)设备吊装就位 1.运输吊装 根据设备特点、作业条件和可利用机械,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运输吊装方案,并按方案配置相应的机械、工机具和人员。特殊运输吊装作业场所、大型或超大型构件和设备运输吊装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设备就位 理解掌握设备就位前,应经检查确认的六项工作。 (七)设备安装调整 1.设备定位 机械设备安装最基本的要求,是将设备固定在正确的位置,包括设备按要求的部位检测使之处于水平或铅垂状态、对准坐标位置和标高。 2.设备调整 设备的水平度调整(找平)、坐标位置调整(找正)、髙度调整(找标高)。 3.设备找平 安装中通常在设备精加工面上选择测点用水平仪进行测量,通过调整垫铁高度的方法将其调整到设计或规范规定的水平状态。 有部分设备水平度要求是以垂直度来保证的,例如:有立柱加工面或垂直加工面的设备。 4.设备找正 安装中通过移动设备的方法使设备以其指定的基线对准设定的基准线,包含对基准线的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度要求,即通常所说的中心线调整,从而使设备的平面坐标位置沿水平纵横方向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5.设备找标髙 6.设备找平、找正、找标高的测点 一般选择在下列部位: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指定的部位;设备的主要工作面;部件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零部件间的主要结合面;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轴承座剖分面、轴颈表面、滚动轴承外圈;设备上应为水平或铅垂的主要轮廓面。 (八)设备固定与灌浆 1.设备固定 2.设备灌浆 设备灌浆分为一次灌浆和二次灌浆。一次灌浆是设备粗找正后,对地脚螺栓预留孔进行的灌浆。二次灌浆是设备精找正、地脚螺栓紧固、检测项目合格后对设备底座和基础间进行的灌浆。 (九)零部件装配 由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进行组合件装配;由组合件进行部件装配;先主机后辅机,由部件进行总装配。 (十)润滑与设备加油 (十一)设备试运转 (1)试运转是设备安装工作中最后一道工序。目的是综合检验各前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同时发现设计、制造等方面的缺陷,通过调整和处理,使设备符合生产要求。 (2)设备试运转应按安装后的调试、单体试运转、无负荷联动试运转和负荷联动试运转四个步骤进行: 单体试运转是按规定时间对单台设备进行全面考核,包括单体无负荷试运转和负荷试运转。单体试运转主要是考核机械部分。设备单体试运转的顺序是:先手动,后电动;先点动,后连续;先低速,后中、高速。 无负荷联动试运转主要是检査整条生产线或联动机组中各设备相互配合及按工艺流程的动作程序是否正确,同时也检查连锁装置是否灵敏可靠,信号装置是否准确无误。无负荷联动试运转应按设计规定的联动程序进行或模拟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负荷联动试运转主要是考核电气的连锁。 负荷联动试运转是在投料的情况下,全面考核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考核设备的性能和生产能力,检验设计是否符合和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 (十二)工程验收 (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验收程序一般按单体试运转、无负荷联动试运转和负荷联动试运转三个步骤进行。 (2)无须联动试运转的工程,在单体试运转合格后即可办理工程验收手续。须经联动试运转的工程,则在负荷联动试运转合格后方可办理工程验收手续。 (3)无负荷单体和联动试运转规程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并负责试运转的组织、指挥和操作,建设单位及相关方人员参加。负荷单体和联动试运转规程由建设单位负责编制,并负责试运转的组织、指挥和操作,施工单位及相关方可依据建设单位的委托派人参加。 (4)无负荷单体和联动试运转符合要求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质量监督部门办理工程及技术资料等相关交接手续。 (5)工程验收合格,符合合同约定、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应即时办理工程验收。 2H313012 机械设备安装精度的控制 —、机械设备安装精度 设备安装精度是指安装过程中为保证整套装置正确联动所需的各独立设备之间的位置精度,单台设备通过合理的安装工艺和调整方法能够重现的制造精度,整台(套)设备在使用中的运行精度。 二、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 1.设备基础 设备基础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强度和沉降。 2.垫铁埋设 垫铁埋设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承载面积和接触情况。垫铁承受载荷的有效面积不够,或垫铁与基础、垫铁与垫铁、垫铁与设备之间接触不好,会造成设备固定不牢引起安装偏差发生变化。 3.设备灌浆 设备灌浆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强度和密实度。 4.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紧固力和垂直度。 5.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仪器精度、基准精度。 6.设备制造 设备制造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 7.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基础温度变形、设备温度变形和恶劣环境场所。 8.操作误差 操作误差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技能水平和责任心。 三、设备安装精度的控制方法 1.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着手,尤其强调人的因素,应选派具有相应技能水平和责任心的人员,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和满足精度等级的测量器具,在适宜的环境下操作,提高安装精度。 3.必要时为抵消过大的装配或安装累积误差,在适当位置利用补偿件进行调节或修配。 四、设备安装偏差方向的控制 1.补偿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偏差 调整两轴心径向位移时,运行中温度高的一端(汽轮机、干燥机)应低于温度低的一端(发电机、鼓风机、电动机),调整两轴线倾斜时,上部间隙小于下部间隙,调整两端面间隙时选择较大值,使运行中温度变化引起的偏差得到补偿。 2.补偿受力所引起的偏差 3.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 4.设备安装精度偏差的相互补偿 例如:控制相邻辊道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垂直度偏差的方向相反,控制相邻设备水平度偏差的方向相反,就可以减少产品在机组运行中的跑偏。 【例2】(2013真题)在室温条件下,工作温度较高的干燥机与传动电机联轴器找正时,两端面间隙在允许偏差内应选择( )。 A.较大值 B.中间值 C.较小值 D.最小值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43 。 2H31302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2H313021 电气装置安装的施工程序和要求 一、电气装置安装的施工程序 (一)电气装置安装的施工一般程序 1.电气装置安装的施工一般程序:埋管与埋件→设备安装→电线与电缆敷设→回路接通→通电检查试验及调试→试运行→交付使用。 2.进行交接试验 (二)常用电气装置安装的施工程序 1.旋转电机的施工程序 电站发电机的施工程序:定子就位→检查及电气试验→穿转子→调整空气间隙→附属设备及管路安装→氢冷发电机的整体气密性试验等。 在定子就位后和穿转子前,要对发电机全面进行检查,分别测定定子和转子绕组的绝缘。 2.变压器的施工程序 油浸电力变压器的一般安装工序:开箱检查→本体密封检验→绝缘判定→设备就位→器身检查→附件安装→滤油→注油→整体密封试验。 3.电器及成套装置的施工程序 柜式真空断路器安装一般程序:真空断路器检查→操作机抅检查→真空断路器就位→机械及电气性能试验。 六氟化硫断路器的安装程序:基础检查、设备开箱检查→本体安装→套管、导杆安装→套管互感器安装→控制柜安装→六氟化硫管道安装、压缩空气管道安装、控制电缆敷设接线→全面安装检查→充加六氟化硫→充装压缩空气→严密性检查→特性试验。 油断路器的安装程序:开箱检查→绝缘判断→灭弧装置及传动机构清洗检查→均压电容测定→断路器就位及本体部件安装→操作缸检查及安装→液压机构管道安装和机构调整→断路器调整试验。 4.母线安装的施工程序 封闭母线的安装程序:核对设备位置及支架位置尺寸、封闭母线开箱检查及核对尺寸→封闭母线吊装→封闭母线找正固定→导体焊接→外壳焊接→电气试验→封闭母线与设备连接。 二、电气装置安装的施工要求 (一)电气装置的安装规定 (2)电气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1年及以下。保管环境条件应具备防火、防潮、防尘、防止小动物进入等措施。瓷件应安置稳妥,不得损坏。 (3)电气设备在起吊和搬运中,受力点位置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4)电气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镀锌制品。户外用的紧固件应采用热镀锌制品。 (5)互感器安装就位后,应该将各接地引出端子良好接地。暂时不使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应短路后再接地。零序互感器安装时,要特别注意与周围的导磁体或带电导体的距离。 (7)电抗器安装要使线圈的绕向符合设计要求。 (9)绝缘油应经严格过滤处理,其电气强度及介质损失角正切值和色谱分析等试验合格后才能注入设备。 (10)防爆电气设备应有“EX”标志和标明其类型、级别、组别标志的铭牌。 (11)组合装配六氟化硫封闭式电器元件时,应在无风沙、无雨雪、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的条件下进行,并采取防尘、防潮措施。 (14)按设计要求做好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设备的接地线敷设应考虑不妨碍设备的拆卸和检修。 (15)电缆上装有零序电流互感器时,应特别注意电缆头的接地线一定要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16)变压器安装时必须做到:搬运中必须防止变压器发生冲撞或倾倒;防止变压器受潮;防止绝缘损伤;防止绑扎松动;防止渗油漏油。 (17)封闭母线不得用裸钢丝绳绑扎起吊,不得任意在地面上拖拉。 【例1】(2010真题)防爆电气设备应具有( )标志。 A.EX B.类别 C.级别 D.色别 E.组别 【答案】ACDE 【解析】参见教材P45 。 (二)交接试验的要求 1.电力电缆的交接试验内容 测量绝缘电阻;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交流耐压试验;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电体电阻比;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2.交接试验注意事项 (1)在高压试验设备和高电压引出线周围,均应装设遮拦并悬挂警示牌。 (2)进行高电压试验时,操作人员与高电压回路间应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例如:电压等级6~10kV,不设防护栏时,最小安全距离为0.7m。 (3)高压试验结束后,应对直流试验设备及大电容的被测试设备多次放电,放电时间至少1min以上。 (4)凡吸收比小于1.2的电动机,都应先干燥后再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5)断路器的交流耐压试验应在分、合闸状态下分别进行。 (6)除制造厂装配的成套设备外,进行绝缘试验时,宜将连接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进行。 【例2】(2012真题)电力电缆的交接试验内容包括( )。 A.直流耐压试验 B.交流耐压试验 C.绝缘电阻测量 D.金属屏蔽层电阻测量 E.电缆两端压差检查 【答案】ABCD 【解析】参见教材P46 。 (三)电气回路接通要求 回路接通条件是确认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安装完成,其型号、规格、安装位置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并验收合格,电气交接试验合格,所有建筑装饰工作完成并清扫干净,电气回路接通作业的环境应整洁。 (四)通电检查试验及调试要求 1.检查顺序 要先进行二次回路通电检查试验,然后再进行相应一次回路试运行。 2.二次回路通电检查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3.二次回路通电检查试验注意事项 接通直流电源之前,应再次测定回路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确保无接地或短路存在,核对操作和合闸回路的熔器和熔丝是否符合设计规定。暂不检验的回路的熔断器应全部取下。 4.通电检查步骤 受电系统的二次回路试验合格,其保护定值已按实际要求整定完毕。受电系统的设备和电缆绝缘良好。安全警示标志和消防设施已布置到位。 按已批准的受电作业指导书,组织新建电气系统变压器高压侧接受电网侧供电,通过配电盘按先髙压后低压、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逐级试通电。 试通电后系统工作正常,可进行新建工程的单机试运行。 (五)试运行 1.电气设备及系统试运行的条件 了解6个条件 2.安全防范要求 高压开关柜闭锁保护装置必须完好,即“五防连锁”防止误合、误分断路器;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地线;防止带电合接地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间膈。 电气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资格,严格执行国家的安全作业规定,熟悉有关消防知识,能正确使用消防用具和设备,熟知人身触电紧急救护方法。 2H313022 输配电线路的施工要求 一、室外线路施工要求 室外线路的形式有输送电力的高压架空线路、配电用的低压架空线路以及直埋电缆、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内的电缆、保护管内的电缆。 (一)35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要求 架空电力线路安装程序:挖电杆和拉线坑→基础埋设→电杆组合→横担安裝→绝缘子安装→立杆→拉线安装→导线架设。 1.架空电力线路电杆组立后进行拉线安裝及调整,方可进行导线架设。导线架设程序:导线展放→导线连接→紧线→绝缘子上导线固定和跳线连接。 3.混凝土电杆整体组立的步骤要正确。 (1)在排杆时要认真调整好对口尺寸,使之上、下、左、右均无偏差,缝隙均匀。焊接完成后应检查杆身是否平直,如杆身弯曲超过标准允许误差,应返工重焊。 (2)组装应按先导线横担,再地线横担,后义梁的次序安装。 (3)按照立杆方案做好准备工作。如采用抱杆起吊方式,要准备抱杆、牵引设备、钢丝绳、滑轮组等;按方案的平面布置图挖好地锚坑。 (4)起吊开始后,电杆上的横担离地面0.5m时,应停止吊裝,检查电杆、地锚、钢丝绳、滑轮组等,各部正常方可继续吊装。起吊过程中,应随时保证电杆的底部对准底盘。电杆立直后要进行找正,并用拖拉绳固定好,安装卡盘,将电杆坑回填。 4.在跨越铁路、公路、通信线路等时需搭设越线架,以保证跨越处被跨越物的安全。 5.采用张力放线时,应根据导线的长度、当地的地形条件、牵引设备的能力来决定放线的长度。 6.导线连接一般采用液压机压接、压钳压接方式。压接后,导线接头处的机械强度应达到被连接导线计算拉断力的90%以上,导线接头处具有被连接导线同样的良好导电性能。 (二)接户线施工要求 (三)室外电缆敷设要求 (1)现场检查。对电缆及其附件的外观和电缆结构进行现场检查。 (2)电缆在施放前必须进行测量、试验。如绝缘电阻测量、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测量、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 (4)直埋电缆敷设应符合规定。电缆敷设深度、与其他地下管线交叉、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人工开挖电缆沟应符合要求。 【例3】(2012真题)室外电力线路的形式有( )。 A.高压架空线路 B.保护管内电缆 C.桥架电缆 D.直埋电缆 E.隧道内电缆 【答案】ABDE 【解析】参见教材P 47。 二、室内线路安装要求 (一)桥架与支架安装要求 直线段钢制桥架超过30m、铝制桥架超过15m时,应留有伸缩缝或伸缩片。 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各支架的同层横格架应在同一水平上。其高度偏差不大于±5mm,支架沿走向左右偏差不大于±10mm。 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应符合要求。不应小于该桥架上电缆中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长距离电缆桥架接地应符合要求。每隔30~50m距离,接地一次。 (二)配管及管内穿线要求 电力线路的管内穿线是先穿支线再穿干线。 穿线工序正确。扫管→穿引线→放线→引线与导线绑扎→管内穿线→做接线头。 (三)吊车滑接线和移动电缆安装程序 (四)电气盘柜内二次回路接线要求 (1)敷设前应根据安装接线图的编号和端子的排列顺序布置好导线的排列顺序。 用于监视测量表、控制操作信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全部低压回路的接线均为二次回路接线。敷设二次线应在电气柜盘安装完毕,柜内仪表、继电器及其他电器全部装好后进行。 (2)二次回路的接线要按图施工,接线正确,牢固可靠。导线与电气元件间连接牢固可靠;不得有中间接头;电缆和分列导线的端部应标明其回路编号;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每个接线端子上的接线宜为一根,最多不超过两根。 (3)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予接地;非屏蔽电缆,则其备用芯线应有一根接地。多根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汇总到同一接地母线排时,应用截面积不小于1mm2接地软线。压接时每个接线鼻子内屏蔽接地线不应超过6根。 (五)电动机的接线要求 三、室内电缆敷设要求 (一)电缆敷设程序 电缆架配置与安装→电缆管加工与敷设→电缆牌制作→电缆电气试验→电缆沟接地线安装→电缆两端电气设备安装→电缆敷设→电缆挂牌。 (二)电缆敷设应注意的事项 (1)应从电缆布置集中点向电缆布置分散点敷设。到同一终点的电缆最好是一次进行敷设。先敷设盘柜到就地设备的长电缆,后敷设盘柜和端子箱到执行设备的短电缆。 (2)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应分层布置。若需要敷设在同一支架上时,控制电缆应放在下侧,1kV以下电力电缆应放在1kV以上电力电缆的下侧(充油电缆除外),以预防事故发生时事故的扩大。 (3)电缆敷设时,凡在电缆拐弯处要有保护措施。 (4)电缆敷设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交叉时,其净距离应符合规定。严禁电缆平行敷设于热管道上部。 (5)电缆存放地点和敷设现场的温度。在敷设前24h内其平均温度应符合该电缆电压等级所规定的温度要求。如果低于规定,则应在敷设前用提高环境温度或电焊机电流加热的方法提高电缆的温度。 (6)电缆应在切断后4h之内进行封头。油浸纸质绝缘电力电缆必须铅封;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应有防潮的封端;充油电缆切断处必须高于邻近两侧电缆。 (8)敷设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端引出。用机械敷设时,机械牵引力不得大于电缆允许牵引强度。 (10)并列敷设电缆,有中间接头时应将接头位置错开。明敷电缆的中间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 (11)电缆敷设中应及时整理,做到横平竖直、排列整齐,避免交叉重叠。及时在电缆终端、中间接头、电缆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等地方的电缆上装设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标明电缆线路的编号、电缆型号、规格与起讫地点。 (三)电缆的防火措施要求 1.建立良好的电缆运行环境 2.加强电缆的预防性试验 3.提高电缆头的制作质量,加强对电缆头的运行监控 4.用封、堵、涂、包等措施防止电缆延燃 【例4】(2011真题)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应做的工作包括( )。 A.标明电缆型号 B.排列整齐 C.避免平行重叠 D.横平竖直 E.标明起讫地点 【答案】ABDE 【解析】参见教材P50 。 四、母线安装 (一)硬母线安装 硬母线的材质必须有出厂试验报告和合格证,且符合设计要求。 工作电流大于1500A时,每相母线固定金具或其他支持金具不应构成闭合磁路。 母线间或母线与设备端子间的搭接面应接触良好。铜质设备接线端子与铝母线连接应通过铜铝过渡段。 母线通过负荷电流或短路电流时产生发热的胀伸能沿本身的中心方向自由移动。 (二)封闭母线安装 绝缘子、电流互感器经试验合格,封闭母线找正固定后方可进行封闭母线导体的连接。连接方式为氩弧焊接。封闭母线的导体焊接后再进行封闭母线外壳的焊接。 2H313030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技术 2H313031 管道工程的施工程序和要求 一、工业管道的分类 (一)按材料性质分类 根据其输送的介质特性、工作压力和温度划分为GC1、GC2、GC3三个等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级 (1)输送《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中规定的毒性程度、极度危害介质、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和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的管道。 (2)输送《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9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或甲类可燃液体(包括液化烃),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OMPa的管道;例如,液氧充装站、氧气管道等。 (3)输送流体介质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OMPa,或者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MPa,并且设计温度大于或者等于400℃的管道。例如,二氧化碳充装站。 (二)按设计压力分级 掌握工业管道按压力分级表2H313030-1 (三)按输送温度分类 (四)按输送介质的性质分类 给水排水管道、压缩空气管道、氢气管道、氧气管道、乙炔管道、热力管道、燃气管道、燃油管道、剧毒流体管道、有毒流体管道、酸碱管道、锅炉管道、制冷管道、净化纯气管道、纯水管道等。 【例1】(2011真题)属于按输送介质的性质划分的管道是( )。 A.真空管道 B.金属管道 C.热力管道 D.压力管道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54 。 二、管道的组成 管道由管道组成件和管道支承件组成。 1.管道组成件 用于连接或装配管道的元件。 2.管道支承件 三、工业管道工程的施工程序 工业管道工程的一般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技术、人员、机具、材料、现场)→配合土建预留、预埋、测量→管道、支架预制→附件、法兰加工、检验→管段预制→管道安装→管道系统检验→管道系统试验→防腐绝热→系统清洗→资料汇总、绘制竣工图→竣工验收。 【例2】(2012真题)管道工程施工程序中,管道安装的紧后工序是( )。 A.管道系统防腐 B.管道系统检验 C.管道系统绝热 D.管道系统清洗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54 。 四、工业管道施工的技术要求 (一)管道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1)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应齐全,并已按规定的程序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已经批准,并进行了技术和安全交底。 (3)施工人员已按有关规定考核合格。 (4)已办理工程开工文件。 (5)用于管道施工的机械、工器具应安全可靠,计量器具应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6)已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7)压力管道施工前,施工单位已向管道安装工程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了书面告知,并接受监督检验单位的监督检验。 (二)管道安装前的检验 1.管道元件及材料的检验 管道元件及材料应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规定,使用前核对其材质、规格、型号、数量和标识,进行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的检查验收,标识应清晰完整,能够追溯到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 管子、管件的质量证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制造厂名称及制造日期、产品名称、标准、规格及材料、产品标准中规定的相关检验试验数据、合同规定的其他检测试验报告、质量检验员的签字及检验日期、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的公章。 2.阀门检验 阀门应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阀门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应以洁净水为介质,不锈钢阀门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ppm。 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5倍,密封试验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1倍,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5min,试验温度为5?40℃,低于5℃时,应采取升温措施。 安全阀的校验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整定压力调整和密封试验。安全阀应做好记录、铅封,出具校验报告。 例如,设计压力大于1MPa的流体管道阀门每个都需要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不合格不允许使用。设计压力小于1MPa的流体管道阀门抽查10%试验,如不合格,加倍抽查,仍不合格,该批阀门不得使用。 (三)工业管道施工技术要求 例如,管道与机械设备连接前,应在自由状态下检验法兰的平行度和同轴度,偏差应符合规定要求。管道与机械设备最终连接时,应在联轴节上架设百分表监视机器位移。管道经试压、吹扫合格后,应对该管道与机器的接口进行复位检验。管道安装合格后,不得承受设计以外的附加载荷。 大型储罐的管道与泵或其他有独立基础的设备连接,应在储罐液压(充水)试验合格后安装。 阀门安装: (1)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核对其型号,并应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检查阀门填料,其压盖螺栓应留有调节余量。 (2)当阀门与金属管道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连接时,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以焊接方式连接时,阀门不得关闭,焊缝底层宜采用氩弧焊。当非金属管道采用电熔连接或热熔连接时,接头附近的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 (3)安全阀安装应满足垂直安裝、安全阀的出口管道应接向安全地点、在进出管道上设置截止阀时应加铅封,且应锁定在全开启状态的规定。 2H313032 管道系统试验和吹洗要求 —、管道系统试验 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对管道系统进行试验。根据管道系统不同的使用要求,主要有压力试验、泄漏性试验、真空度试验。 (一)管道系统压力试验的规定 压力试验是以液体和气体为介质,对管道逐步加压,达到规定的压力,以检验管道强度和严密性的试验。其有关规定如下: (1)管道安装完毕,热处理和无损检测合格后,进行压力试验。 (2)压力试验应以液为试验介质,当管道的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时,可采用气体为试验介质,但应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3)脆性材料严禁使用气体进行试验,压力试验温度严禁接近金属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 (4)进行压力试验时,划定禁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5)试验过程发现泄漏时,不得带压处理。消除缺陷后应重新进行试验。 (6)试验结束后及时拆除盲板、膨胀节临时约束装置。 盲板与膨胀节 (7)压力试验完毕,不得在管道上进行修补或增添物件。当在管道上进行修补增添物件时,应重新进行压力试验。经设计或建设单位同意,对采取了预防措施并能保证结构完好的小修和增添物件,可不重新进行压力试验。 (8)压力试验合格后,应填写“管道系统压力试验和泄漏性试验记录”。 (二)管道系统压力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1)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除涂漆、绝热外,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有关规定。 (2)焊缝及其他待检部位尚未涂漆和绝热。 (3)管道上的膨胀节已设置了临时约束装置。 (4)试验用压力表在周检期内并已经校验,其精度符合规定要求,压力表不得少于两块。 例如,压力表精度不得低于1.6级,非金属管道压力表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压力的1.5?2倍。 (5)符合压力试验要求的液体或气体已经备齐。 (6)管道已按试验的要求进行了加固。 (7)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或其他隔离措施隔开。 (8)待试管道上的安全阀、爆破片及仪表元件等已拆下或加以隔离。 (9)试验方案已经过批准,并已进行了技术安全交底。 (10)在压力试验前,相关资料已经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复查。 例如,管道元件的质量证明文件、管道组成件的检验或试验记录、管道安装和加工记录、焊接检查记录、检验报告和热处理记录、管道轴测图、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文件。 (三)管道系统压力试验的替代形式及规定 1.对GC3级管道,经设计或建设单位同意,可在试车时用管道输送的流体进行压力试验。输送的流体是气体或蒸汽时,压力试验前按照气体试验的规定进行预试验。 2.当管道的设计压力大于0.6MPa时,设计或建设单位认为液压试验不切实际时,可按规定的气压试验代替液压试验。 3.用气压-液压试验代替气压试验时,应经过设计或建设单-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2014 二级 建造 机电工程 管理 实务 精讲班 讲义 第一章 三节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