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下游区初步设计说明.doc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下游区初步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下游区初步设计说明.doc(9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 2010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XX县XX小流域下游治理区 实施方案 建设单位:XX县水利局 设计单位:XXXX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 目 录 1综合说明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区选择及概况 2 1.3项目建设任务、目标和规模 3 1.4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3 1.5施工组织设计 4 1.6水土保持监测 5 1.7技术支持 5 1.8工程管理 5 1.9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6 1.10效益分析 6 2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8 2.1项目背景 8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2.3设计依据 10 3项目区选择及概况 12 3.1项目区选择 12 3.2项目区小流域概况 13 3.2.1基本情况 13 3.2.2自然概况 13 3.2.3社会经济情况 18 3.2.4土地利用 21 3.3.5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 21 4建设任务、目标与规模 27 4.1建设任务 27 4.2建设目标 27 4.2.1水土流失治理目标 27 4.2.2生态环境改善目标 27 4.2.3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28 4.3建设规模 28 4.4土地利用规划 28 4.4.1土地适宜性评价 28 4.4.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9 5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33 5.1总体布置 33 5.2工程措施设计 36 5.3林草措施设计 49 5.4封育治理措施设计 59 5.5保土耕作措施设计 61 6施工组织设计 64 6.1工程量 64 6.2施工条件 64 6.3施工工艺和方法 65 6.4施工组织形式 67 6.5施工进度 67 7 水土保持监测 68 7.1监测内容 68 7.2监测点布设 69 7.3监测时段与方法 70 8技术支持 71 8.1技术支持方案 71 8.2技术培训 71 8.3技术推广 72 9工程管理 73 9.1工程建设管理 73 9.1.1管理机构 73 9.1.2管理制度 73 9.2工程运行管理 75 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6 10.1投资概算 76 10.1.1投资概算总述 76 10.1.2编制原则与依据 76 10.1.3投资概算 80 10.1.4各项措施综合单价 82 10.1.5概算结果 82 10.2资金筹措 83 11效益分析 84 11.1生态效益 84 11.1.1蓄水保土效益 84 11.1.2改善环境效益 84 11.2社会效益 86 11.3经济效益 87 11.3.1依据和方法 87 附表: 附表1 XX小流域工程特性表 附表2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调整表 附表3 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表 附表4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 附表5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及数量汇总表 附表6 小流域现状及治理措施图斑统计表 附表7 小流域综合治理进度安排表 附表8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量和投工汇总表 附表9 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成果表 附件: 附件1 《关于开展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黔水保(2010)45号] 附件2 《XX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印府发(2010)130号] 附件3 板溪镇人民政府关于落实XX小流域(下游片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后管护责任的通知[板府发(2010)72号] 附件4 XX、大坪村关于对XX小流域(下游片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成果公示的意见 附件5 XX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后管护条例 附件6 大坪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后管护条例 附图: 图1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图2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 图3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水土保持现状图 图4 小流域综合治理总体布置及单项工程分布图 图5 单项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图6 蓄水池护栏设计图 图7 蓄水池工程设计图 图8 沉沙池设计图 图9 作业便道及沟渠设计图 图10 杉木、马尾松混交种植设计图 图11 经果林种植设计图 图12 封禁碑牌设计图 图13 混凝土坡改梯设计图 图14 坡耕地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15 经果林平面布置示意图 实施方案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1、项目来源 根据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XX省水利厅[黔发改农经(2009)771号文件]的要求,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XX县水利局于2009年8月完成《XX省2009—2011年水土保重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XX县车家河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下半年根据《关于开展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黔水保(2010)45号]的文件要求,做好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的设计工作,通过生态环境保护,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减轻水土流失的危害,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维护项目区生态环境安全,促进项目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坡面水系工程的配套,拦蓄引灌排统筹兼顾,变水害为水利,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降低了水土流失的程度,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XXXX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于2010年10月受XX县水利局委托,10月中旬重新踏勘现场,并结合《XX省2009—2011年水土保重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XX县车家河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XX县实际情况,对工程区田间地块、道路等情况进行了实地勘察和测量,承担了XX省XX县水土保持XX小流域下游区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需要 (2)抢救土地资源,促进生态改善的迫切需要 (3)提高水资源利用的需要 (4)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1.2项目区选择及概况 根据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XX省水利厅[黔发改农经(2009)771号文件]的要求,XX县于2009年编制了《XX省2009—2011年水土保重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XX县车家河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整个报告预计治理板溪、XX、井溪和天星4条小流域,涉及XX县板溪、沙子坡两个镇的23个行政村,面积9157.9hm2,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99.46hm2,项目总投资3172.01万元,由于国家资金调整,根据《关于开展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黔水保[2010]45号)文件要求,将车家河项目区内XX小流域划分为上游治理区和下游治理区,2010年度治理XX小流域下游治理区,XX小流域下游治理区地处XX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黔东北凹陷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108°17′45″—108°17′30″,北纬27°35′25″—27°35′32″之间,共涉及XX县板溪镇的大坪村和XX村,流域面积为9.81km2。流域内土壤主要是以黄壤、水稻土、紫色土为主,由于人类长期的砍伐,原生植被被破坏,现以次生植被及人工造林为主,当地群众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当地群众的治理愿望迫切,由于治理资金的缺乏,XX小流域下游区尚未开展过相关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1.3项目建设任务、目标和规模 本设计主要建设任务和目标是使工程区近村、近路、近水的连片坡耕地尽量得到全面治理。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的要求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70%以上,工程区内减少土壤侵蚀量70%以上。 《关于开展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黔水保[2010]45号)文件要求,本次XX县水土保持综合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0hm2,其中:修建坡改梯8.89 hm2,种植经果林22.34hm2,营造水土保持林125.96hm2,封禁治理80.51hm2,保土耕作192.30 hm2。作业便道682m,截排水沟840m,40m3蓄水池7口,沉沙池7口。 1.4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1)设计原则 1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2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3 、集中连片,规模示范。 4 、蓄排结合,水系配套。 (2)工程措施及总体布置 (1)坡改梯工程:布置在原地面坡度在5°-15°之间的坡耕地上,原坡耕地平均土层厚度大于30cm,应集中连片改为水平梯田,配套布设坡面水系和耕作道路,提高项目区耕地质量。 (2)经果林工程:选择当地农户种植积极性高,适宜当地立地条件,适应市场的高产经果林品种,适度发展一定规模的经果林,同时完善坡面拦排水系统和耕作道路,在增加当地农民群众的收入的同时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 (3)水土保持林工程:在宜林荒山荒坡和25°以上陡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通过营造水土保持林,增加地面覆盖,在涵养水源,保持土壤的同时,又可净化水源以及解决用材缺乏等问题。 1.5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条件 本工程总体施工条件较好,工程区规划措施点都有乡村公路相通,施工所需要的外购材料如水泥、钢筋、炸药、木材及设备可直接运到村委会。 2、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严格按《水土保持规划治理 规划通则》(GB/T15572-2008),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1-16456-2008)的要求严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施工组织形式 在XX县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选择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同时聘请有资质的水保监理单位对该工程实行监理,保证工程质量。 4、施工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总工期为5个月,即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完成建设。 1.6水土保持监测 本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监测点布置在坡改梯监测区、水土保持林监测区、经果林监测区、封禁治理监测区、坡面水系措施监测区。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质量监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等内容。监测时段从项目施工准备期开始至监测方法以调查和观测为主。 针对XX县首次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的情况,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组织各参建方和受益农民,在项目实施期和项目运行期开展专题研究、推广应用最新科技成果、对项目管理人员和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新技术的运用打下基础。 1.7技术支持 项目办培训:主要是项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围绕水土流失治理与经济开发、结合效益监测、监督执法、新技术应用和项目管理等主要环节培训。 农户技术推广培训:项目区的群众进行技术推广,主要是对经果林的种植、施肥、除草、修枝以及杀虫等技术培训,同时结合宣传减少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8工程管理 由XX县2010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工程领导小组领导,项目前期管理办法根据国家相关要求,采用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公示制、承诺制、招标投标制度、项目建设监理制。 项目工程验收合格后,由XX县水利局组织制订工程的管护措施,明晰治理措施产权和使用权,实行“谁受益、谁管护”政策,明确责、权、利,制定奖惩办法。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水土保持林工程由乡政府和村委会管理;经果林工程由承包农户自行管护。对已建成并验收合格的工程,及时移交给受益人,并颁发所有权证明,同时与产权所有者签订责任书。XX县水利局每年对项目的运行情况、产生的效益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逐级上报。 1.9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的价格水平年为2010年第四季度。 项目总投资161万元,工程措施54.49万元,其中:坡改梯23.28万元,截排水沟14.45万元,蓄水池工程(含沉沙池)10.45万元,作业便道6.31万元;林草措施90.46万元,其中:水土保持林68.20万元,经果林22.26万元;封育治理措施1.51万元;独立费用14.54万元 XX县2010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6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40万元,地方匹配21万元。 1.10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 项目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430hm2。治理后年保土能力为1.22万t,年保水能力为6.62万m3,减蚀率达87%。 2)经济效益 (1)坡改梯工程 坡改梯面积8.89hm2,年增产值1.33万元。 (2)保土耕作 坡耕地保土耕作面积192.3hm2,年增产值1.16万元。 (3)水土保持林 营造水保林125.96hm2,年可增产值11.05万元。 (4)经果林(冰糖柚) 营造经果林22.34hm2,年产值20.16万元。 (5)封禁治理 封禁治理80.51hm²,年可增产值2.83万元。 3)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能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有效地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高产稳产,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缓解人多地少矛盾,实现人口、粮食、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工程建设特性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项目 单位 数量 一、基本情况 5、作业便道 m 682 (一).位置与面积 6、保土耕作 hm2 192.30 1、项目区位置 XX县 (二)、林草措施 2、所属流域 长江流域 1、水土保持造林 hm2 125.96 3、小流域面积 km2 9.81 2、经果林 hm2 22.34 (二)项目区自然概况 (三)封育治理措施 hm2 80.51 1.地貌类型 低中山 五、施工组织设计 2.地面组成物质 水稻土、黄壤 (一)主要工程量 3.多年平均降雨量 mm 1108.6 土方挖填 m3 1087 4、多年平均气温 ℃ 16.8 石方挖填 m3 289 5.森林覆盖率 % 33 混凝土 m3 757 5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 mm 54.36 M10砂浆抹面 m3 436 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 mm 62.28 浆砌石 m3 281 (三)社会经济情况 (二)主要材料用量 1、总人口 人 2799 苗木 万株 33.98 2、农村人口 人 2799 水泥 t 189.6 3、劳动力 人 1537 炸药 t 0.16 4、人口密度 人/km2 285 肥料 kg 7453 5、人均耕地 hm2/人 0.17 钢筋 t 0.06 6、人均水平农田 hm2/人 0.04 (三)施工机械 台班 301.2 7、人均产粮 kg/人 717 (四)总投工 万工日 1.25 8、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人 2479 (五)建设期 月 5 (四)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六、工程投资与资金筹措 1、主要水土流失类型 水力 1.总投资 万元 161 2、水土流失面积 km2 5.61 工程措施 万元 54.49 3、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2233 林草措施 万元/ 90.46 4、已治理面积 km2 封育治理措施 万元 1.51 二、设计标准 独立费用 万元 14.54 重点工程设计标准 (二)资金筹措 三、工程规模 中央投资 万元 140 综合治理面积 km2 4.3 地方匹配 万元 21 四、主要措施数量 七、工程效益 (一)工程措施 1.水土流失治理程度 % 76 1、坡改梯 hm2 8.89 2.年保土效益 万t 1.22 2、蓄水池 个 7 3.增加林草覆盖率 % 3、沉沙池 个 7 4.直接经济效益 万元 36.53 4、截排水沟 m 840 2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2.1项目背景 1、项目来源 按照《关于开展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黔水保(2010)45号]的文件要求,做好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的设计工作,通过生态环境保护,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减轻水土流失的危害,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维护项目区生态环境安全,促进项目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坡面水系工程的配套,拦蓄引灌排统筹兼顾,变水害为水利,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降低了水土流失的程度,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XX小流域下游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08°17′45″—108°17′30″,北纬27°35′25″—27°35′32″之间,流域面积为9.81km2。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需要 项目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喀斯特的特殊地质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以及长期以来人为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原生植被破坏殆尽,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项目区土层瘠薄、土壤蓄水能力差,土地肥力持续减弱,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得到恢复。因此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迅速恢复与重建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治理水土流失也是促进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2)抢救土地资源,促进生态改善的迫切需要 项目区山高坡陡,土层薄,雨量大而且集中,土层抗蚀年限短,多数地区经20~30年水土流失即可能造成母质、基岩裸露,丧失农业利用价值,整个小流域内坡耕地面积大,存在极大的水土流失隐患,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抢救土地资源,促进生态改善迫在眉睫。 (3)提高水资源利用的需要 项目区水土流失导致河流水体的混浊度增高,水体受到污染,水质发生变化,水生生物受到影响,同时,水土流失导致局部地区小气候恶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雨量减少,部分地区山泉枯竭、溪沟断流、人畜饮水困难、农田灌溉面积下降。因此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于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蓄水保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4)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项目区森林覆盖率仅为33%,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旱涝灾害频繁,农业产量低而不稳。必须开展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才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建设生态环境,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三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相结合,将水土资源开发寓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之中,积极发展小流域经济,将治理水土流失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当地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起到带动示范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 2.3设计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199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修正) 7、《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2) 8、《XX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年6月1日) 9、《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2003) 二、规程规范 1、造林技术规程(LY/T15776-2006); 2、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 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 4、XX省封山育林技术规定(试行); 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DB52/294-2007);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572-2008);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3 1-16453 6-2008); 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9、《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277-2002; 10、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 11、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手册; 1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1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三、部门规章 1、《关于开展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黔水保[2010]45号); 2、关于印发《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试行)的通知”(水保生函[2010]22号); 3、《XX县综合农业区划》 90 印江县坪底小流域下游区 实施方案 3项目区选择及概况 3.1项目区选择 根据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XX省水利厅[黔发改农经(2009)771号文件]的要求,XX县于2009年编制了《XX省2009—2011年水土保重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XX县车家河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整个报告预计治理板溪、XX、井溪和天星4条小流域,涉及XX县板溪、沙子坡两个镇的23个行政村,面积9157.9hm2,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99.46hm2,项目总投资3172.01万元,由于国家资金计划调整,根据《关于开展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黔水保[2010]45号)文件要求,兼顾行政村完整性和流域边界性前提下,将车家河项目区内XX小流域划分为上游治理区和下游治理区,本年度治理XX小流域下游区,选择具有示范效应好、农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当地政府工作有力、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进行治理。 1)XX小流域下游区为XX县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XX小流域下游区土地面积为9.81km2,水土流失面积为5.22km2。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53.2%,水土流失分布集中,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327t/(km2·a) ,为轻度水土流失区,整个项目区水土流失高于全县平均值,因此XX小流域下游区的水土流失治理迫在眉睫。 2)项目区属于XX县农业发展规划重点布局和优先实施的区域 XX小流域下游区属于XX县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在整个项目区耕地中坡耕地所占比例大,具有较大的开发优势和潜力,项目区基本沿公路两侧分布,能有效发挥示范作用。 3)项目区水土保持与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增收紧密结合 车家河项目区涉及的板溪镇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主要是将原栽植农作物产量低的坡耕地转化经济附加值高的茶园、果木林,有条件的地类主要栽植经济作物烤烟,最大化利用现有土地、气候等自然资源,带动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4)领导重视、当地政府工作有力、群众积极性高 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受到我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由分管副县长亲自抓,且项目区涉及的当地乡政府非常重视此次工程的实施,成立了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工作协调小组,当地群众对项目实施的积极性高,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的建设,给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在本区域实施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项目区小流域概况 3.2.1基本情况 XX小流域下游区地处XX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黔东北凹陷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108°17′45″—108°17′30″,北纬27°35′25″—27°35′32″之间,流域面积为9.81km2,共涉及XX县板溪镇的大坪村和XX村。 3.2.2自然概况 一、地质地貌 ①流域内海拔在500~1000m之间,相对高差500m,流域形状呈东北方向条形状,所属地貌类型为低中山地貌。总体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地形起伏大,岩层产状为NE 34°∠28°,河谷深切,山体雄厚,山脊连绵,冲沟发育,地形起伏较大,具有“山高、谷深、坡陡”的地形特点。 ②地层及岩性 流域内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志留系、二叠系,现从新到老叙述如下: 第四系(Q):主要为残、坡积物,残、坡积物分布于缓坡台地及冲沟下部,岩性为母岩风化的黄沙泥土、黄泥土、沙泥土,厚度在0.5~2.5m。 二叠系下统梁山组、茅口组(P1l-m):岩性为深灰色中至薄层燧石条带含炭泥质灰岩,间夹黑色页岩,厚度73m,呈条状分布在沙子坡镇北面。 二叠系下统吴家坪组(P2w):深灰至灰黑色中厚层灰岩、泥质灰岩、粉砂岩、页岩夹碳质页岩及煤层,厚度65m,呈条状分布在沙子坡镇南面。 志留系下统马脚冲组、秀山组(S1m-x):岩性为黄绿、蓝灰色页岩夹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厚度135m,呈块状分布在板溪镇北面 志留系下统回星哨组(S1h):岩性为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及黄绿色石英砂岩夹页岩,厚度180m,呈块状分布在板溪镇西面。 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雷家屯组(S1lm-lj):岩性为黄绿、蓝灰色页岩,底部夹泥质生物碎屑灰岩,厚度120m,呈树枝状分布在板溪镇东面。 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流域内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级,区域构造稳定,对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无影响。 表3-1 流域地面坡度组成表 土地总面积 (hm2) 坡 度 组 成 <5° 5°~15° 15°~25° 25°~35° >35° 面积 (hm2) 占比例 (%) 面积 (hm2) 占比例 (%) 面积 (hm2) 占比例 (%) 面积 (hm2) 占比例 (%) 面积 (hm2) 占比例 (%) 980.99 168.71 17.2 439.02 44.8 372.03 37.9 1.23 0.1 ③土壤 XX小流域下游区内分布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水稻土、紫色土。根据对流域现场调查结合图斑统计,得出各种土壤在流域的面积分布情况,其中:黄壤约480.42hm2;水稻土约67.78hm2;紫色土约235.35hm2。现将各种类型土壤在项目的分布情况、形成、质地、肥力、厚度及主要有机质含量介绍如下: 黄壤:黄壤在整个流域均有分布,是流域最主要的土壤。该土壤是与亚热带湿润的气候及生物条件相对应的地带性土壤,主要由沙页岩、泥质岩风化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发育而,部分由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等风化的残、坡积物风化发育而成,土壤呈酸性,一般质地较粘重,通透性差,有机质含量较低,铁、铝多,酸性重,严重缺磷(具体理化性状详见表3-2),土层厚度在0.5至1.5m之间。该土类分布区垦殖率高,是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分布区。 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流域丘陵河谷洼地及坝地地区。该土壤主要是由原河谷阶地上分布的潮土及其他土壤经过人类水耕熟化发育而的耕作土,其熟化程度高,灌溉条件好,部分区域质地粘重,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层厚度0.7m(具体理化性状详见表1-2)。 紫色土:是流域主要淋溶性土 ,呈条带状分布。该类土壤由钙质紫色砂页岩和紫色页岩风化的残、坡积物风化发育而成的一种岩性土,土壤呈酸性至中性,质地较好,磷钾等矿质养分较丰富,但由于土壤孔隙度大,矿质化作用强,有机质和氮素缺乏,沟谷平缓地带,母质风化度彻底,多为堆积母质形成的土壤,土层深厚,磷钾养分含量高(具体理化性状详见表1-2),多是生产性能良好的高产土,土层厚度0.5m,本类土分布区山高坡陡,多为强、烈度水土流失。 表3-2 流域土壤理化性状表 土壤 类型 平均土层厚度(cm) 土壤 容重(t/m3) 土壤养分含量 PH值 有机质(%) 全氮(%) 速效氮(ppm) 全钾(%) 速效钾(ppm) 全磷(%) 速效磷(ppm) 黄壤 50-150 1.35 2.88 0.112 184 0.023 6 5.8 水稻土 70 1.35 2.78 0.147 147 0.049 5 6.8 紫色土 50 1.23 2.65 0.145 349 0.126 8 6.5 ④植被 流域植被属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由于流域人口密度较大,人们长期砍伐林木,铲烧草皮灰,毁林毁草开荒,使植被受到很大破坏,导致流域原始植被荡然无存,现有植被均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其主要类型有: 森林:主要组成有华山松,杉木混交林,马尾松、杉木、青杠、混交林、白杨、桦木混交林等,在整个流域均有分布。 灌丛:主要有红子刺、火棘等,一般为森林破坏后的退化性次生植被,这类灌丛的有机质积累快,对防止水土流失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山地草丛植被:多为森林、灌丛反复破坏后繁衍而成的灌丛草地,或耕地丢荒所生的杂草植被。 流域主要栽培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洋芋、小麦、烤烟、油菜、绿肥、辣椒及豆类、蔬菜等。 综上所述:整个流域虽然为次生植被,但林草生长情况较好,流域的林草覆盖率约为45%左右,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经果林树种主要有茶树、梨树等;在水土保持林方面,整个流域长势最好、分布最广的水土保持树种主要为华山松,该林种主要是当地林业部门统一管护,通过合理、合法的手续进行有效利用。 ⑤水文 XX小流域下游区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毛寨河;流域内无水库分布。流域内地表径流模数51.23万m3/km2。 毛寨河支流长12.3公里,流域面积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1.8m3/s,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0.46亿m3,径流模数为20L·s/km2。毛寨河流量小,无水电开发利用,只有当地农民通过修建引水渠、利用抽水机等方式抽水用于农业灌溉。 ⑥气象 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冬季较寒冷、夏季较温凉、雨热同期。多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9.1℃,≥10℃积温5253℃。年平均日照时数1553.1h,多年平均降水量1108.6mm,年最小降水量为968.0mm,年最大降水量为1763.5mm,10年一遇最大1小时降水量为54.36mm,最大24小时降水量为130.31mm;20年一遇最大1小时降水量为62.28mm,最大24小时降水量为152.72mm;50年一遇最大1小时降水量为80.8mm,最大24小时降水量为180.94mm。年平均蒸发量1258.4mm,年均无霜期240天,年平均风速2.5m/s,年均大风15日。本县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低温、冰雹、秋绵雨、暴雨等。 表3-3 流域气象特征表 小流域 观测 站名 气温( 0C) 年均降雨量(mm) 7~9月 降雨量 (mm) 暴雨天数(d) ≥10℃积温( 0C) 无霜期(d) 年均日照时数(h) 太阳总辐射量(J/cm2) 年最高 年最低 年平均 最大量 年份 最小量 年份 多年平均 坪 底 39.9 -9.1 16.9 1763.5 968 1108.6 576.5 20 5253 240 1553.1 3938 3.2.3社会经济情况 XX小流域下游区共包括板溪镇大坪村和XX村2个行政村,总人口2799人,少数民族人口1540人,其中农业人口2799人,人口密度285人/km2,人口增长率为5.84‰,农业劳动力1537人,当地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流域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据2008年年报统计,流域内农业总产值693.87万元,其中农业336.48万元,占48.5%,林业17.56万元,占2.5%,牧业302.7万元,占43.6%,其他37.13万元,占5.3%,农业人均纯收入2479元。农村经济结构与自然资源条件极不适宜,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1、农业经济及种植结构 (1)流域内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为种植业,流域内基本农田以水稻、油菜及部分蔬菜为主;坡耕地以玉米、小麦、红苕、马铃薯为主。 流域内主要耕作方式基本是传统的人力及畜力为主,机械耕作较少,耕作制度也比较单一,在间种、套种、混种、轮作等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搭配。在土壤施肥与翻耕、病虫与杂草防治等技术方面基本没有得到落实,缺少相关知识的技术培训。 表3-4 XX小流域下游区农业生产现状表 小流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经果林 牧业 渔业 播种面积 总产量 播种面积 总产量 面积 年产量 大牲畜 猪 羊 其他 养殖水 面面积 产量 (hm2) (万kg) (hm2) (万kg) (hm2) (t) (头) (头) (头) (hm2) (t) XX 475.22 221.01 23 11.5 623 2254 (2)林果业产生产 林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于木材的加工出售,在经果林方面基本没有收入。流域内主要分布的林种有华山松,杉、柏木等。用材林已落实承包责任制,由各农户自行经营管护,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砍伐利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林业在建材及装修、家具市场需求量将会大幅度提高。 (3)畜牧业生产 流域内没有规模化的养殖基地,牧畜品种主要有牛、猪、羊、鸡、鸭,牧业主要收入为牛、猪、鸡、鸭出栏收入。畜牧品种所需饲料均是谷物,牛、羊采用放牧和稻草饲养,猪采用配合料、玉米、米糠、麸皮为原料加水拌合喂养,鸡、鸭采用谷物喂养。畜牧均为家庭圈养,自己管理,饲养出栏后,零散客商来收购。经济效益较低,但随着农村经济的提高,粮食消费将逐步下降,畜产品消费会随之提高;因此发展生态养殖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4)渔业生产 XX小流域下游区内目前没有渔业生产,根据对流域内实际情况的调查,流域内溪沟落差较大,渔业养殖产业发展难度较大。 2、农村基础设施情况 ①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及生产用水情况 流域内无水库分布,主要靠毛寨河作为人畜饮水及生产用水水源,除此之外,流域部分村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烟水配套工程等,由于资金的有限,均为试点项目,并没有覆盖整个农村的生活、生产范围。因此,整个流域的生产、生活靠目前的这些水源、水利设施还不能满足需要。工程性缺水严重,已成为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流域道路情况 流域内有XX至沿河公路、XX至本县的天堂乡公路通过,交通较为便利,给当地农民运输带来了便利。通过调查,流域内涉及农民生产的机耕道等田间道路的修建还很少,大部分地方基本没有,因此,流域内道路基础设施还需提高和改善。 表3-5 XX小流域下游区水资源利用现状表 水源情况 输水管(渠) 抽水站 需要解决灌溉条件-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土保持 小流域 综合治理 项目 下游 初步设计 说明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