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训练.pdf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训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训练.pdf(2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训练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训练 单选题 1、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下图为有关 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 B物质中阳离子符号为 Ca+2 C物质由 2 种元素组成 D物质和发生反应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高温2CO 答案:B A、物质是 CO2,根据化学式代数和为 0,其中氧为-2 价,因此 C 为+4 价,A 选项不合题意;B、物质而为 CaCO3,其阳离子为钙离子,符号为 Ca2+,因此 B 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物质为 CH4,其是由 C、H 两元素组成,C 选项不合题意;D、和发生反应转化为的反应为 C 和 CO2在高温条件下生成 CO,方程式为C+CO2高温2CO,因此 D 选项不合题意;2 故选 B。2、山西低碳转型迎来新“风口”。云冈热电厂排出的烟气补集加工成为高纯度液态二氧化碳,最终转化为碳纳米管,它是汽车锂电池的电极材料。关于碳纳米管说法正确的是 A提炼过程发生物理变化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由碳原子构成 答案:D A、高纯度液态二氧化碳最终转化为碳纳米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C、碳纳米管属于碳单质,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碳纳米管由碳原子构成,符合题意。故选 D。3、如图实验设计,能制取二氧化碳并可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是()AB CD 答案:B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硫酸钙会附3 着在大理石的表面而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不合题意;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装置中若在导管上关闭止水夹,装置内的压强增大,大理石与稀盐酸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后,气体排出,装置内的压强减少,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反应开始,符合题意;C、该反应无法控制的反应的停止,不合题意;D、该反应无法控制的反应的停止,不合题意。故选 B。4、2020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 B野炊明火烧烤 C控制汽车鸣笛 D坚持绿色出行 答案:B A、垃圾分类投放,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野炊明火烧烤,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C、控制汽车鸣笛,可以减少噪音污染,不符合题意;D、坚持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 B。5、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 Aa 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 处的反应为 CO+Fe2O3=2Fe+CO2 Cb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 CO2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B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 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 A 项正确;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且配平错误,正确书写为3CO+Fe2O3高温2Fe+3CO2,故 B 项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生成,故 C 项正确;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 D 项正确。故选 B。6、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降 B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杀菌消毒 答案:D A、自然沉降除去的是不溶性的杂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的杂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吸附除去的是不溶性的色素和异味,是将色素和异味分子吸附起来,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杀菌消毒是将微生物灭活,使其失去生物活性,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 D。7、填涂答题卡需要用 2B 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 5 答案:D 分析: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故选 D。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 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答案:B A、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使煤燃烧的更充分,故错误;B、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可以是缓慢氧化,不一定是燃烧,故错误;D、人类利用的能量大部分都是通过燃烧获得,还有一部分可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获得,故错误。故选 B 9、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 为 H2CO3,Y 为 C6H12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 A图一中 X 溶液显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图二转化 1 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 C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A A、图一中 X 溶液,即碳酸溶液显酸性,但是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B、图二转化 1 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无机物,葡萄糖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不符合题意;C、图一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图二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故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不符合题意;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A。10、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 A碳 B硅 C磷 D碘 答案:A 古代的墨是由砚台加水研磨而成,而砚台是石墨矿雕刻而成,故主要成分是碳,故选 A。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 A取用稀盐酸 B读取液体体积 C气体的验满 D处理废弃药品 答案:B A、取液后的胶头滴管要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能倒放,防止液体倒流,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气体验满时,燃着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处理废弃药品,不能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 B。12、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 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 CO,后停止加热 Cb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8 答案:B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a 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氧化铁呈红棕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铁,铁呈黑色,故 A 正确;B、a 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 CO,以防铁重新被氧化,故 B 错误;C、b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 C 正确;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一氧化碳有毒,具有可燃性,故 D 正确。点睛铁工业上属于黑色金属,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铁,呈黑色。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我们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仪器连接 C加入药品 D收集气体 答案:C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握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故图示操作正确;C、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故图中操作错误;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先在集气瓶底部聚集,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空气从短导管排出,故图示操作正确;9 故选。小提示: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4、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 CO B充分加热,a 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 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 CO2 D可用 NaOH 溶液吸收尾气中的 CO 答案:C A、由于 CO 是可燃性气体,实验时要先通 CO 排出管内空气,再点燃酒精灯,故错误;B、a 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有红色变为黑色,故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故正确;D、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O,故错误。故选 C 15、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导管连接 B胶塞塞紧 10 C气体验满 D气体收集 答案:A A、连接导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符合题意;B、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不符合题意;C、气体验满,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导管不能伸入集气瓶过长,不符合题意。故选 A。多选题 16、2013 年 3 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具有吸附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 答案:AD A、由于“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故说法不正确;B、“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故说法正确 C、由于“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还原性,可还原氧化11 铜故说法正确;D,由于”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 AD【小提示】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学会从题干所给的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 1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有大量白色气泡产生 C向一片干冷的玻璃片上哈气,玻璃片上有水雾产生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答案:CD 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大理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会观察到白色固体减少,固体表面中有无色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向一片干冷的玻璃片上哈气,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D。18、如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实验现象是:比先变红,、不变红。12 由此可得出 CO2的相关性质有 A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能与水反应 C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D密度比空气的大 答案:BD A、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故 A 错误;B、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不变红、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 B 正确;C、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性质,故 C 错误;D、通过实验可知,比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 D 正确。故选:BD。19、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如 O2 与 O3。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CO 和 CO2B金刚石与石墨 C铝条和铝粉 D红磷与白磷 答案:BD A、CO 和 CO2 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化合物,故 A 错误;B、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两种不同的单质,则它们属于同素异形体,故 B 正确;C、铝条和铝粉是同一种物质铝,只是形态不同,故 C 错误;D、白磷和红磷都是磷元素组成的物质,于两种不同的单质,则它们属于同素异形体,故 D 正确;故选 BD 2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 13 A一定量的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答案:AB 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反应,故 A 正确;B、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的总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小,直到完全反应,所以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开始不变(未开始反应),开始反应后逐渐增加直至反应结束后不再改变,故 B 正确;C、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减小到 0,故 C 错误;D、过氧化氢制氧气,加入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故 D 错误。14 故选 AB。21、石墨烯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下列关于三种碳单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种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B三种碳单质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相同 D将石墨剥离制成石墨烯发生了物理变化 答案:AD A、金刚石属于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故 A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故 B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为正八面体的立体结构,石墨为六边形的平面结构,C60分子是一种由 60 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因此又名足球烯,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 C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石墨和石墨烯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将石墨剥离制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故 D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AD。22、以下气体发生装置中,与启普发生器一样具有随开随停功能的是 A B C D AABBCCDD 15 答案:AB A、固体放在有孔的塑料板上,通过气压差能使固液分离,关闭止水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故选项正确;B、在制取气体时打开止水夹,由于装置内外压强相等,液体药品会从下端的管进入装置内,与装置内固体接触,反应开始,当关闭止水夹后,由于产生的气体不能排出,装置内气体压强越来越大,把液体从下端的管口压出,是液体与固体分离,反应停止,所以可以做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故选项正确;C、有孔的塑料板如果放在右边就可以了,放在左边不可以,故选项错误;D、固液不能分离,故选项错误。故选:AB。23、下列图形或图像能正确反应相关关系的是 A表示化合物与氧化物的关系 B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剩余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C表示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相对含量 D表示等质量石灰石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16 答案:AD A、氧化物是含有 2 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合物和氧化物是包含关系,正确。B、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质量不会较少为 0,错误。C、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氮气约占 78%,氧气约占 21%,错误。D、等质量的石灰石与等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粉末状与盐酸接触面积更大,放出二氧化碳更快,正确。故选 AD。24、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微型实验的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A滴加稀盐酸后,大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Ba 处的溶液先变红,一段时间后又变紫 C烧杯中的蜡烛由上而下先后熄灭 Db 处澄清的石灰水开始时逐渐变浑浊 答案:AD A、滴加稀盐酸后,大试管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故正确;B、二氧化碳向右移动时,与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一段时间后不会变为紫色,故错误;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蜡烛应该由下至上逐渐熄灭,故错误;D、b 出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逐渐变浑浊,正确。故选 AD。17 25、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与氧的元素质量比为 3:5,则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是 A由 CO 或 CO2单独组成的纯净物 B由 CO 和 CO2共同组成 C由 CO 和 O2共同组成 D由 CO2和 O2共同组成 答案:BC 一氧化碳中碳与氧的质量之比 12:16=3:4,二氧化碳中碳与氧的质量之比 12:162=3:8,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与氧的质量之比为 35,此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正好介于二者之间,所以可能是由 CO 和 C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或者由 CO 和 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但不会是由 CO2和 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因为本身二氧化碳中碳与氢元素质量之比就小于 3:5。故选 BC。填空题 26、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通过以前和以后的学习我们会知道下列四个化学反应:C+O2点燃CO2;2CO+O2点燃2CO2;CH4+2O2点燃2H2O+CO2;C2H5OH+3O2点燃3H2O+2CO2(1)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和都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上述四个化学反应在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三个方面都有相似之处:_;_;_(3)化学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与上述四个化学反应也有相似之处:_ 答案:化合 反应物中都有氧气 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生成物中都有二氧化碳 生成物中都有二氧化碳(1)两个反应都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2)三个反应中都有氧气参加;三个反应的条件都是点燃;三个反应中都生成二氧化碳。(3)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几个反应中都有二氧化碳生成。27、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实现排放多少 CO2就做多少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实现 CO2净零排放)。如图是“碳中和”部分过程示18 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 CO2含量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 _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2)生物固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为:6CO2+6H2O光叶绿素C6H12O6(葡萄糖)+6O2,该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 _能。(3)化学固碳;以 CO2和 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是实现“碳中和”范例之一,其中合成的尿素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 _肥(填“氮”、“磷”或“钾”)。(4)减少 CO2排放:氢气是 21 世纪正在开发利用的一种新能源。使用氢能源能有效减少 CO2的排放。我国科学家研究的一种储氢、释氢材料为 AlH3,其中释放氢能原理是利用 AlH3与 H2O 发生反应生成 Al(OH)3和 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5)为了控制大气中 CO2的含量相对稳定,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A积极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 B提高煤炭产量,增加火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 C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加快充电桩的配套设施建设 D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 答案:(1)温室(2)化学(3)氮 19 (4)AlH3+3H2O=Al(OH)3+3H2(5)ACD(1)大气中 CO2含量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故填温室。(2)绿色植物光合作中,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故填化学。(3)尿素中仅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填氮。(4)AlH3与 H2O 发生反应生成 Al(OH)3和 H2,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AlH3+3H2O=Al(OH)3+3H2。(5)A 积极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选项正确;B 增加火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会燃烧更多的煤炭,会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选项错误;C 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加快充电桩的配套设施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正确;D 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代替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选项正确,故填 ACD。28、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的方法,其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图中 a、b 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模型,c、d 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两种物质的分子模型)(1)物质 d 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2)请从原料或产品的角度,分析该成果能够解决的现实问题是_(答出一点即可)。20 答案:48:5 减缓温室效应(或缓解能源危机等)(1)根据分子模型可知,物质 d 是 CH3C6H4CH3,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10)=48:5。(2)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模型知道,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两种有机化合物,所以该成果能够解决的现实问题是减缓温室效应、缓解能源危机。29、碳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利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碳的多样性(1)金刚石和 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因是_。(2)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石墨烯)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单层石墨片属于_(填“单质”或“化合物”)。.“碳中和”的实现“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 CO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CO2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3)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_的加剧。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可为实现“碳中和”做出直接贡献的一种措施:_。(4)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CO2经吸收剂处理可实现 CO2的捕集。NaOH 吸收。NaOH 溶液吸收 CO2生成 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CaO 吸收。CaC2O4在高温下分解制得疏松多孔的 CaO,同时产生 CO、CO2。该反应所得 CO、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5)CO2与 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 CH4(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可实现 CO2的再利用。21 该反应中,除 CH4外另一种生成物为_(填化学式),MgO 的作用是_。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CH4)已成为居民的生活用气,是因为 CH4在空气中燃烧时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单质(3)温室效应 尽量采用公共出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CO2+NaOH=NaHCO3 1:1(5)H2O 催化剂 放出(1)金刚石和 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单层石墨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3)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尽量采用公共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为实现“碳中和”做出直接贡献;(4)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aOH=NaHCO3;CaC2O4在高温下分解制得疏松多孔的 CaO,同时产生 CO、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O4高温CaO+CO +CO2,故该反应所得 CO、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5)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故另一生成物为 H2O;22 由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氧化镁不发生变化,故作用是:催化剂;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CH4)已成为居民的生活用气,是因为 CH4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热量。30、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问题。(1)实验 A 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2)实验 B 中,仪器 a 的名称是_;澄清石灰水与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实验 C 中,观察到气球浮起,说明 CO2的密度比空气_(填“大”或“小”),因此实验室里常用向_排空气法收集 CO2。答案:(1)不能(2)试管 Ca(OH)2+CO2=CaCO3+H2O(3)大 上(1)木炭与氧气发生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不大或无变化,瓶内气压变化不准确,导致实验结果不正确,所以实验 A 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故填不能。(2)由图可知,仪器 a 的名称是试管,故填试管;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CO2=CaCO3+H2O。(3)实验 C 中,观察到气球在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烧杯中浮起,说明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填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则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故填上。-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六 单元 氧化物 专项 训练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