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中蟾蜍纹样装饰意象探析.pdf
《汉画中蟾蜍纹样装饰意象探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画中蟾蜍纹样装饰意象探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091汉画中蟾蜍纹样装饰意象探析 黄恩武刘白羽摘 要蟾蜍纹样作为汉画像中典型的动物形象频繁出现,自古就受到了民间大众的崇拜。而汉代作为蟾蜍纹样发展的重要时期,寓意繁多,为蟾蜍纹样的探索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史料,从而导致这时期的蟾蜍纹样呈现出新的审美意象。将考古发现的汉画像蟾蜍图式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纹样分析,以此揭示汉画像中蟾蜍纹样的装饰意象,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具有较大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创作应用价值。关键词汉画像;蟾蜍纹样;装饰意象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没有文字记载的年代,蟾蜍纹或蛙纹的装饰器物蕴含着原始先民的精神生活、情感表达和夙愿祈求,是凝固历史探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人类活动的物证。它充分印
2、证了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有蟾蜍崇拜1。因此,蟾蜍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的寓意纹样,具有较高的民俗文化研究价值。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较为冗杂,针对现有发表的学术论文,涉及画像石、画像砖、壁画等媒介的蟾蜍纹样解读2,有从服饰角度做蟾蜍纹样的寓意研究3,也有对出土器物上的蟾蜍纹样做细致的讨论4,研究内容复杂多样,涉及了纹样的发生、发展及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和意义。据考古发现,目前带有蟾蜍纹样的各种文物中,最早可追溯于新石器时期具有写实风格的泥塑陶器。秦汉时期,蟾蜍纹样演化为脱离实物绘画形式的具有风格化的变形纹样,样貌纷呈,以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呈现。这是秦汉时期流行的风尚5,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有
3、人认为蟾蜍纹样的造型是中国古代信仰的图腾文化,以此来祈求如意顺遂;也有人认为蟾蜍多子,寓意人丁兴旺与繁殖崇拜6。虽然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学术视野和空间,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如在讨论蟾蜍纹样时拘泥于单一件器物的个案研究7,且停留于表征寓意象征的描述,并未通过图式分析深层次地挖掘其内在的文化意象和特征,导致多数学者忽略了蟾蜍纹样的装饰意象。由此可见,蟾蜍纹样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且在民俗文化传承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蟾蜍意象的发展与转变早期蟾蜍纹样具有更多原始性质的生殖意象,单纯从蟾蜍生物繁衍的角度出发,并未突出蟾蜍这一纹样背后人们所赋予它的“神力”和独特性。随着社会的思潮和需求的转
4、变,蟾蜍的象征寓意也被注入新的文化思想观念,如宋代类说中记载:“王兴为蒲江主簿,罢官隐于秋长山山下,洞穴有千岁金蟾,见者当得道”8,是将蟾蜍与长生等观念相融合。蟾蜍与玄武、玉兔等其他动物纹样的画像组合,在不同的媒介上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和内涵,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3/04092使蟾蜍寓意变得愈加丰富精彩。这些寓意是受人们观念影响下所产生的。如铜镜上蟾蜍与玄武的画像组合,成为瑞兽的象征;画像砖上蟾蜍与捣药玉兔组合后,具有“长生不死”的意象;画像石上蟾蜍出现在西王母仙庭中,舞蹈、捣药、持兵器等,这些组合出现辟邪与升仙意愿的图景。而在汉代,受“事死如生”等观念的影响,产生了“死后升天”等强烈欲望。
5、这些观念的形成,为蟾蜍纹样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动力。到两汉无论是社会上层还是平民百姓,对长生的渴望笼罩着整个时期,导致我国先民有着浓厚的民俗信仰。蟾蜍形象作为道教民俗文化体系中重要的角色,除却作为生殖崇拜的象征物外,也因月亮神话和西王母的传说而成为长寿的象征物,常作为神职侍奉于西王母两侧9。该时期的汉画像又称为汉画,张道一先生认为汉画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汉画包括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帛画、玉器装饰、铜镜纹样等绘画雕刻;狭义的汉画主要是指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10。由此可见,蟾蜍形象在两汉时期早已深入人心,在汉代人观念中,蟾蜍不仅是“仙药”的核心成分,作为一种被“神化”了的动物,也是引导得道者“
6、升仙”的使者和助力者11。其背后所蕴含的寓意也变得丰富,民俗文化内涵呈现出新的装饰意象。蟾蜍纹样较以往多了一层延年益寿、羽化升仙的含义。如葛洪抱朴子卷三对俗:“蟾蜍寿三千岁”12。本草纲目:“蟾蜍千岁,头上有角,腹下丹书,名曰肉芝,能食山精,人得食之可仙”13。太平御览引玄中记:“蟾蜍头生角,得而食之,寿千岁,又能食山精”14。在汉画丰富多变的装饰意象中,蟾蜍纹样的装饰意象在图形纹样的装饰、构图形式和样式风格等方面都具有深度表现,而这种独特的装饰意象在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中的意义独具一格15。本研究以两汉蟾蜍纹样为例,从铜镜、画像砖和画像石等媒介类型的变化,蟾蜍造型的风格特征,对称与均衡、动感与节
7、奏等构图装饰上的不同,以及写实与程式等意象风格上的差异四个方面,深入探析汉画像中蟾蜍纹样的装饰意象,并从视觉艺术的视角揭示汉画像中蟾蜍纹样的文化本质,为后续不同时期和其他动物的纹样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2.媒介类型汉代蟾蜍纹样在媒介上的装饰表现多集中在铜镜、画像砖以及墓室壁画中。结合目前考古发现有关汉代蟾蜍纹样的器物进行分类如表 1 所示。我国古代一般在器物上的图案和纹样,常常带有“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等寓意,反映了人们祈福避祸的一种心态。如表 1 所示,蟾蜍相貌丑陋,却被赋予特殊文化内涵,进而逐渐成为一种纹样装饰造型的母题16,在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象。在汉画中,蟾蜍纹样是
8、神怪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结合不同的纹样,呈现出寓意多样的意象特征,是受时人观念影响下所产生的纹样特点。根据表 1 中两汉画像石、画像砖和铜镜上的蟾蜍纹样,择其突出的特征,总结归纳如下:(一)铜镜、画像砖和石上蟾蜍纹样的发展不是单一和孤立的。从历时角度看,两汉画像上蟾蜍的整体文化语境都清晰地呈现出其纹样的发展和变化。西汉时期,以汉武帝为首的“求仙问道”思想泛及整个社会17,这种思想注入汉画像中,使西汉时期的汉画像中有浓厚的“升仙”意味,且通过原生态的蟾蜍造型对该时期的思想进行艺术化的表达。至东汉时期,随着社会思想的微妙转变,人们将对现实生活的热情融入其中,将蟾蜍形象进行人性化处理。此外,汉画
9、像中的神仙仙境也越加世俗化。可见西汉与东汉时期出土的蟾蜍纹样造型略有不同。从共时性的角度分析,蟾蜍纹样的造型艺术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其主线始终围绕着汉人的民间信仰而展开,在两汉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审美意象。(二)在汉代铜镜、画像砖上的蟾蜍纹样多以配兽形式出现。其中出土带有蟾蜍纹样的铜镜数量十分庞大,与青龙等其他纹样进行组合,构成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意象,使其呈现形式不再单一和孤立。(三)汉画像砖上的蟾蜍纹样,在四川地区的特征较为显著,这与四川地区所呈现的地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有关。经济与政治的强大,夹杂了文化信仰的渗透就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 18。因此,汉画像石砖皆在主体身侧有一直立而舞的
10、拟人化蟾蜍形象,即身体直立,四足欢快舞蹈。如图 2 和图 3 汉墓出土画像皆刻有持一093种类序号出处时代形象组合蟾蜍寓意汉画像蟾蜍纹样铜镜蟾蜍纹TJ01湖南常德南坪汉墓1973 年东汉铜镜上、玄武与禽鸟及蟾蜍组合搭配四神博局镜,祥瑞寓意TJ02洛阳市劳改砖瓦厂1956 年东汉早期蟾蜍周围布满云纹,呈现跪坐姿势四神博局镜,祥瑞寓意与羽化升仙TJ03洛阳西郊1957-1958 年西汉晚期以朱雀与蟾蜍组合,蟾蜍尾部羽毛纹禽兽简化博局镜,羽化升仙 TJ04江苏盱眙东阳汉墓1979 年西汉晚期玄武与朱雀相对,玄武两侧各有蟾蜍和龟四神博局镜,吉祥符瑞TJ05西安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1991 年东汉中期其玄
11、武配蟾蜍组合,蟾蜍作为祥瑞纹饰出现于铜镜四神博局镜,承载汉人美好的祥瑞思想TJ06西安地区出土1997 年西汉晚期圆圈外玄武配蟾蜍,与朱雀和禽鸟相对,周围云纹博局纹铜镜,羽化升仙之意TJ07江苏仪征国庆前庄2010 年西汉晚期四乳间分布四组图饰:玄武与蟾四乳神兽镜,祥瑞寓意与羽化升仙画像砖蟾蜍纹HZ01河南新野樊集吊窑1985 年西汉中晚期蟾蜍与捣药兔组合出现长生不死HZ02四川新津县 1987 年东汉时期蟾蜍、捣药兔等仙人形象,蟾蜍手持药锤长生升仙HZ03四川大邑县董场乡1988 年东汉时期双角蟾蜍、九尾狐、凤鸟、捣药兔等,蟾蜍手捧药盒为西王母献药,寓意长生升仙画像石蟾蜍纹HS01陕西绥德木
12、门楣画像 1955 年东汉时期西王母戴胜拥袖端坐,羽人持仙草跪奉,蟾蜍手持双剑辟兵镇邪HS02四川郫县二号石棺1974 年东汉时期蟾蜍跪坐,与西王母组合出现长生不死HS03山东嘉祥县满硐乡宋山1978 年东汉中晚期蟾蜍捧盒,献上仙药长生不死、起死回生HS04山东嘉祥县满硐乡宋山1978 年东汉中晚期蟾蜍与玉兔捣药,在西王母座下捣制不死之药升天成仙、长生不死、起死回生HS05四川彭山县江口乡双河崖墓1983年东汉时期蟾蜍与西王母组合,蟾蜍舞蹈以助兴祝祷墓主登临升仙,寓意以舞助升仙HS06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冯卯乡 1990 年东汉时期画面分为四层,出现捣药玉兔、蟾蜍等形象长生成仙表 1 铜镜、画像砖
13、、画像石蟾蜍纹样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3/04094巾或分持二巾的蟾蜍舞蹈形象,动作张力十足。因此,从汉墓画像石中的蟾蜍形象能够看出蟾蜍不单是作为神兽出现,还承担祥瑞寓意,频繁出现在西王母的仙境中,担当侍从,在汉画像中成为稳定的附属物象。这种墓葬类的画像艺术进一步体现出汉代人企盼“羽化升仙”的信念。3.造型的风格意象在两汉文化中,纹样装饰艺术虽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在万千纹样中,风格却是统一的,这与纹样意象的深度参和演变具有紧密的关联。其演变和发展,从早期的辽河流域的查海遗址发现的蟾蜍纹样,到后面全国各地考古在蟾蜍器物上、蟾蜍纹瓦当、墓室内壁画等发现均能得以印证。汉画像组合图案中变化种类
14、丰富,蟾蜍纹样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图形图案。通过对蟾蜍纹样原型的意象深层探析蟾蜍纹样发展的方向,能更好地把握蟾蜍纹样的本质特征。这种纹样的形式灵感往往易于辨识,即来自蟾蜍外形特征的一种图案化表达。不难看出,两汉蟾蜍的基本形态,头部呈三角形、头小、肚圆、腹大、四足分明。由蟾蜍基本形态所产生的造型风格意象,在早期往往是与少数民族崇拜传说交织在一起。如土族、鄂温克族的神话中天神用蟾蜍创立了阳世,佤族也有蟾蜍在创世时,担任重要神话角色。显然该时期,人们赋予了蟾蜍某种超自然的“神力”,进而崇拜和信仰将这一“神力”发挥着寓意吉祥的功能。在崇拜蟾蜍文化中,蟾蜍所代表的每种寓意也是不同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将蟾蜍视为
15、生育和繁衍的象征,后世发展中却被注入了多重寓意。到了两汉期间,蟾蜍纹不单是器物上常见的动物纹饰之一,也作为长生不死的象征,成为沟通天地灵魂的神职。直至今日,很多非遗产品等仍然沿用蟾蜍纹样。因此,从现当代文化视角来看,蟾蜍更多的是被寄予美好愿望的含义,并且蟾蜍纹样是随着人们需求的转变而发生变化的。蟾蜍造型作为重要的纹样艺术之一,其别具一格的意向特征,归根结底是由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演化而来。蟾蜍纹样的创作,虽然在形式表层服从于各种纹样不同的目的、要求,而目的则是用动物类的形状来装饰器物,来达到驱邪避恶,化险为夷。同样,不同的纹样所达到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从根本上却内在地统一于其独特的世界感。这独特
16、的世界感是在汉人心中早就存有的,由死亡延伸到生的问题,他们坚信死亡不是最终的结果,死后登临“成仙问道”则是真正的理想世界,能在死亡中寻求信心与希望,并最终以多样化的风格形式呈现,对之予以深刻阐释。蟾蜍纹样也具有单独式纹样的特点,包含了对称、均衡等形式,而单独式的纹样,从字面上来看是单独、独立的纹样,实际上是与周围环境无直接关系且有很强独立性的图案,映照了蟾蜍纹样在汉画像图中的功能作用。其形态结构是建立在蛙的结构意象基础之上融合真实生物意象演变而来,属于“蛙”这一原型的一种变体。因此看起来与中原传统纹样中的“蛙纹”十分接近,但不能简单地将二者等同看待。这种演变是在其特殊的民俗文化和造型构成法中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画中 蟾蜍 纹样 装饰 意象 探析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