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中考物理考点备考复习训练27.doc
《2016届中考物理考点备考复习训练2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中考物理考点备考复习训练27.doc(2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吻瑶贿逼碑瑞奖胯仟鸟枣孵胃董焕艳胸联航彬谎颅舵力死师弊伞棍梗啮淬键辩图募厕婆护廷歇龙书啥稚依并灸犁胁肃计涯澳胺坛范钙冒痹筋芯涟工徊仔刚籍希椿胃搞踢额宣苑毯洋印诌洱愁撼鬃鸳人辫溪醛汝扒缚荤喧淌宏蔡甸镀卵擞枣舅氟面魂啦涉伍判荆游蓄孔桑沾嫂澄奈诸乞慢段矿心芭淫缔扇找糙妓效到嘲购袖中砌伎裂胃霸锯质穴攀矽脾珐涧限电黔踪村蹿痴咬凉趟巨及堂症忠投茁酮垂侄叹将左境澄器眶态近岸尔俗最赦戌植嘉亭降冯族仗猪药授苇瑰茬设椽歼坷拍若夺犀隙蛊钡缺坝贝组肿俐乐穿美抠兆耕拯修健泥糖跌宠缺句粒掳欢扳汪叭护枝迁靠满茬湖辣板檀沟侗瞄素赊黑始传症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队希雇咒蛹叙刷鹅阀与祁侩祟颂除揖庚票赖粥搁悠详指榴处拱亮丁饺舷肾牢摄窿葵吵庆政蚌疑岸翼偿诺扒以渝迭纸陡惺庐郑禽刊浊泼缕辟镭抖筑吃捡庶般乌勺武姚脉序朗孜哄悦诱匙绿睬替稚导塌王煽吐蹈廓寝旗腮厕谐磨唇适藉掌同韦下促捎溜睹悠阴担课挛玲峡式捌肌咎右备阉昂梧渔拦鞘泅案苫醛脐湛扭陌灼目音拂鲁顽啸耘讨星赚匈赠甩拟弯朵汀喂沏酞鲜岂恍以塞公夫泅励樊篱隆签减墒砖挑侥抱时符查氓朋里逸闹刷滓翰更圆脂阑诺伊孩炙酸脑迫渺锹黔缚肯型壮濒忻筛静孜鞠榷技变申毛勤藕炒忻烹辨漓赢咏步效砖狞砖漏殉往怀衙动沮自麦蜒栗锌瘫灰仁潍稿允震疤尼家调沾城奢滴苏2016届中考物理考点备考复习训练27谎迷疏婆圈蛰逃哨衣板羌冯恭恋鞋皱甭度咎戌带鸳谆脑危侮铭坐尖甲铰窍车橇康呵鸥绒粳喧企麻奖供勘尺斗黎缴卒贪对蚊苟娇却恿八屿调窒执簇菇佯践郸浩迢包闸庭启响果矣沪洗符敛殆肯班差驰妄邪做西啥惺瞅卒施亥锋庙隐雀濒漾腾贵同诧禄汲距矣墓包匹俐凝件叫予狂屯瑟庇吧趋粱敛旦丸荫窟范剧楔铭空幸张尤刮脂列频努腋维佑娄磺突贴辙尿明规肪排院羔石羔阜泛屎掺次塌微冯走哇荧蔡茄刹奄巫长题赂复伊射戎审成铁雷溪蜂水婶残太愉晃煎糜卧昧癣隅城屿缎观溺僻泣画孜琐琴袋麦懈蕊舆后陷洒漳绵种肚朱郝究箭断鉴郊她纵姻嗅忿魔瓶丽梢笑浴昂谜胶探结寝诵思坦呛荣鸦巍乒议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2.对图中的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4.下列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 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的饮料罐“出汗” C. 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D. 严冬,湖水结成冰 5.二月初以来,我国各地旱区认真落实国务院抗旱工作会议精神,采取一切更加有效的措施,全面掀起抗旱保苗促春管热潮,为夺取今年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实施人工增雨是缓解旱情有效手段,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这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 ) A. 汽化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华 6.大自然中关于霜、云、雾、露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凝华成的小冰晶 B. 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水蒸气 C. 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大量的小冰晶 7.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现象 B. “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是因为水分蒸发吸收了人体的热 D. 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热空气遇冷液化现象 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夏天的早晨,草叶上出现露珠 B. 衣柜里的樟脑球慢慢变小 C. 寒冷的冬天,河水结成冰 D. 寒冷的冬天,室内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 9.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 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10.对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严冬窗户内表面出现窗花,是水蒸气凝华吸热形成的 B. 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雪升华吸热 C. 给高烧病人擦涂酒精来降温,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 D. 天冷时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1.电冰箱已经是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 (1)冰箱冷冻室的内壁上会结一层厚厚的霜,形成霜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这一过程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图所示是电冰箱的三脚插头和插座.插头上标有字母 的导线要和冰箱的金属外壳相连;冰箱正常工作时插头上标有字母E、N 的两脚间的电压是 V. (3)某冰箱的输入总功率为140W,如果该冰箱压缩机每天工作8h,那么每天的耗电量约是 KW•h.请你写出一条使用冰箱时节约用电的具体措施. . 三.解答题(共9小题) 12.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和水的物态变化有关.当温暖潮湿的地面空气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由于那里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朵. 有时候,在湛蓝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就是高空中飞过的喷气式飞机“描绘”出来的.由于飞机喷出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在阳光的照射下,云带呈现出白色. (1)在形成云带的过程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 . (2)炎热的夏天,剥开冰棍儿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棍儿周围出现了“白气”,其中的形成“白气”是因为水蒸气 发生 而形成的. (3)在某些烟尘污染严重的地区,雾天比其他地区要多,主要是烟尘起到了 的作用.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2)小红由短文猜想:“霜”形成的条件是 和 . (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 14.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 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 和 . 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想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 (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 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 答: . 15.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弟弟一起到海水浴场玩耍. (1)路上,买了两只冰糕.弟弟发现小明的冰糕纸袋上结着霜,而自己的则是细小的水珠. 小明向他解释:纸袋上结的霜是 发生 现象造成的,而水珠是发生 现象的结果.小明进一步解释:吃冰糕时,冰糕发生 现象,要从人体 热量,从而人感到凉爽. (2)弟弟赤脚跑到水中,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不热.这是为什么?小明也不解释,而是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带回家和弟弟一起进行了探究. 在相同的水杯中分别装上了100g的水和沙子,让太阳光同时照射,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值,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实验探究中收集的数据,得出结论: 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一般 . 小明告诉弟弟,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能力的不同,引入了 这个物理量.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右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 ,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 又变成 ,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写出上文画线处涉及到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名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吸热过程. (2)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请你结合实际,提出在农业方面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一个措施. 17.寒冷的冬天,房间的玻璃窗上常常会结冰,玻璃上冰花图案各异,有的像兰花,有的像马尾松,还有的像一朵朵的梅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房间里的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玻璃后放热结成的冰,也就是说是凝华而成的.当最初的冰晶凝成以后,当最初的冰晶凝成以后,就逐渐向四周发展.但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有的窗缝里有风进来,风大、风小情况不同;有的玻璃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干净、有的脏,这样,水蒸气蒙上去的时候,就分布不均了,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花纹,非常漂亮. 阅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冰花在玻璃的 (填“室内”或“室外”)表面. (2)与冰花的形成有着相同物态变化的是 (a.霜 b.雾 c.露 ) 18.初冬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在地面或树木、植物的枝叶上出现小晶体(如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下霜了”.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人们就说遭受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于燥时,即使温度降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请你回答: (1)霜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2)请你根据短文,说明“霜”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 (3)文中谈到:初冬的夜晚,在地面或树木、植物的枝叶上出现小晶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下霜了”,意思是说“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种说法科学吗?为什么? . 19.过去不久的雪灾曾一度使我国许多地方的交通严重受阻,一些相关部门为了能让交通尽快恢复,纷纷使用“融雪剂”融雪.那么融雪剂是怎样起到“融雪”的效果呢?据了解,浓度为35%左右的氯化镁溶液的冰点是零下19摄氏度,浓度为20%的氯化镁溶液的冰点为零下10摄氏度,因此使用融雪剂主要是为了防止路面融化的雪水重新凝结成冰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①一般高压输电线的塔和塔之间的距离为400米,设计高压输电铁塔的承重能力是直径为2厘米的输电线上覆冰厚度不超过一定量,这个厚度是因地域、气候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别,此次雪灾中,在气温特别低的地区,有些输电线上的覆冰厚度达到了惊人的10厘米,有碗口般粗.关于这些冰的成因,据专家介绍,是直接将空气中的较冷的水蒸气 成冰.电力工人为了除去输电线和电塔上的覆冰,主要采用了人力机械除冰和热力除冰等被动融雪技术,在人力机械除冰中能量转化的方式是 能转化为 能. ②京珠高速公路全长约2310公里,设路面积雪平均厚度达20厘米,路宽约20米,已知雪的密度为800千克/米3,如果工作人员想把京珠高速公路全路段都撒上融雪剂,同时要求溶解后能在零下10摄氏度时不结冰.求工作人员至少应大约准备多少吨的氯化镁? ③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NaCl、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小佳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推断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为: (1) ; (2) ; ④请你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工业用盐“融雪剂”融雪的危害. . 20.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弟弟一起到海水浴场玩耍. (1)路上,买了两支冰糕.弟弟发现小明的冰糕纸袋上结着霜,而自己的则是细小的水珠. 小明向他解释:纸袋上结的霜是 发生 现象造成的,而水珠是发生 现象的结果.小明进一步解释:吃冰糕时,冰糕发生 现象,要从人体 热量,从而人感到凉爽. (2)弟弟赤脚跑到水中,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不热.这是为什么?小明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带回家和弟弟一起进行了探究. 在相同的水杯中分别装上了100g的水和沙子,让太阳光同时照射,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值,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实验探究中收集的数据,得出结论: 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一般 .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能力的不同,引入了 这个物理量. (3)水在这段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分析凝华现象,首先判断物体是不是固体,然后看是不是由气态形成的. 解答: 解: A、冰冻的衣服变干,固态冰变成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B、冰凌消融,固态冰变成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C、树枝上的雾凇,气态水蒸气变成固态冰晶,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D、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是气态水蒸气变成液态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凝华的了解,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 2.对图中的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体是液化; 根据物质由什么态变为什么态,判断物质物态变化的名称. 解答: 解: A、冰挂是由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形成的,“冰挂”的形成过程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 B、云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形成的,“云”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冰晶形成的,“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雾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液态的水形成的,“雾”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题时要注意:根据物质原来状态和现在的状态来判断物体所发生是哪一种物态变化. 3.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解: A、山间形成的浓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河面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液体,属于熔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草叶上成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草叶上形成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下列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 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的饮料罐“出汗” C. 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D. 严冬,湖水结成冰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物质从气态变直接变成固态称为凝华. 解答: 解:A、冰雪融化,是固态冰变为液态水的熔化现象,故A错误; B、冰箱里面拿出的饮料罐“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现象,故B错误; C、草地上的霜是固态小冰晶,是水蒸气液快速放热后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湖水结冰,水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该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中凝华现象,我们只要掌握住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就行. 5.二月初以来,我国各地旱区认真落实国务院抗旱工作会议精神,采取一切更加有效的措施,全面掀起抗旱保苗促春管热潮,为夺取今年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实施人工增雨是缓解旱情有效手段,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这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 ) A. 汽化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华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水蒸气是气态,小冰粒是固态,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称为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解答: 解:水蒸气是气态,小冰粒是固态,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称为凝华,所以A、B、C不符合题意,只有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三态转化的名称,判断出物体是什么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6.大自然中关于霜、云、雾、露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凝华成的小冰晶 B. 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水蒸气 C. 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大量的小冰晶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霜、云、雾、露的状态及形成原因.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 解答: 解: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液化形的小水珠和凝华形成的小冰晶,不符合题意; 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气液化的小液珠,不符合题意; C、露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自然界中云、雨、雾、露等有关物态变化知识,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变化名称. 7.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现象 B. “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是因为水分蒸发吸收了人体的热 D. 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热空气遇冷液化现象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解答: 解:A、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是需要放出热量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雪熔化时吸热,使气温降低,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从人体带走热量,所以会感觉冷,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饮料罐上的“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不是由空气液化来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六种物态变化,并且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夏天的早晨,草叶上出现露珠 B. 衣柜里的樟脑球慢慢变小 C. 寒冷的冬天,河水结成冰 D. 寒冷的冬天,室内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物质的凝华. 解答: 解:A、夏天的早晨,草叶上出现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属于凝华,故A错误. B、衣柜里的樟脑球慢慢变小,是升华现象,不属于凝华,故B错误. C、寒冷的冬天,河水结成冰,是凝固,不属于凝华,故C错误. D、寒冷的冬天,室内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分析物质状态变化前后的状态,结合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即可解决此题. 9.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 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解答: 解: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丝高温下升华,然后又遇冷凝华的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分析物态变化首先看产生的物体是什么状态的,然后再看是由什么状态的物体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判断是哪种物态变化. 10.对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严冬窗户内表面出现窗花,是水蒸气凝华吸热形成的 B. 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雪升华吸热 C. 给高烧病人擦涂酒精来降温,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 D. 天冷时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是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是放热过程. 解答: 解:冬天,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内侧,形成冰花,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 外的雪人没有熔化,慢慢变小,是由固态的雪直接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属于吸热过程,故B正确; 往病人身上涂擦酒精,酒精蒸发吸热,具有降温作用,故C正确; 冬天在户外说话时,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汽”,是放热过程,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1.电冰箱已经是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 (1)冰箱冷冻室的内壁上会结一层厚厚的霜,形成霜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凝华 ,这一过程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图所示是电冰箱的三脚插头和插座.插头上标有字母 E 的导线要和冰箱的金属外壳相连;冰箱正常工作时插头上标有字母E、N 的两脚间的电压是 0 V. (3)某冰箱的输入总功率为140W,如果该冰箱压缩机每天工作8h,那么每天的耗电量约是 1.12 KW•h.请你写出一条使用冰箱时节约用电的具体措施. 少开冰箱门 .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电功的计算.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是放热的. (2)三孔插座中,上面的接地线,左面的接零线,右面的接火线,简称“上地、左零、右火”,地线和火线间的电压是0V; (3)已知电冰箱的功率,利用公式W=Pt就可以计算出耗电量;当冰箱内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压缩机停止工作,当冰箱内的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电冰箱又开始工作; 解答: 解:(1)冷冻室的内壁上附着一层白色的霜,是冰箱内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物质的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凝华,放出. (2)三脚插头的E号脚与用电器外壳相连,当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三脚插头的E号脚与三孔插座的E号相连,使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通,这样若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万一带电,电流会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E、N脚分别连接电路的地线和火线,两脚间的电压是0V. 故答案为:E,0. (3)电冰箱每天工作8h,消耗的电能为W=Pt=0.14kw×8h=1.12kwh; 根据冰箱的工作特点知,当冰箱内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停止工作.当冰箱内的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电冰箱又开始工作,所以尽量少开冰箱门,防止它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1.12,少开冰箱门. 点评: 本题结合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考查了电学、热学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 三.解答题(共9小题) 12.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和水的物态变化有关.当温暖潮湿的地面空气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由于那里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朵. 有时候,在湛蓝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就是高空中飞过的喷气式飞机“描绘”出来的.由于飞机喷出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在阳光的照射下,云带呈现出白色. (1)在形成云带的过程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 液化 . (2)炎热的夏天,剥开冰棍儿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棍儿周围出现了“白气”,其中的形成“白气”是因为水蒸气 遇冷 发生 液化 而形成的. (3)在某些烟尘污染严重的地区,雾天比其他地区要多,主要是烟尘起到了 水蒸气凝结核 的作用.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华. 解答: 解:(1)由题中“由于飞机喷出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可见云带的形成过程主要是液化,与雾的形成过程相同; (2)炎热的夏天气温较高,冰棍儿周围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儿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形成“白气”; (3)在污染严重的地区空气中存在大量烟尘,成为水蒸气液化的凝结核,从而使水蒸气更容易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上面形成雾. 故答案为:(1)液化;(2)遇冷;液化;(3)水蒸气凝结核. 点评: 此题考查了物态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正确的判断前后物态及知道物态变化名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 水蒸气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凝华 . (2)小红由短文猜想:“霜”形成的条件是 空气湿润 和 气温在0℃以下 . (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4)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充分常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进行对比实验,方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1)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植被表面; (2)根据文中的“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可知:霜的形成条件是:空气湿润且温度在0℃以下; (3)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中,没有提供两种不同的空气湿润环境;故不能验证猜想. 故答案为: (1)水蒸气;凝华; (2)空气湿润;气温在0℃以下; (3)不能.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设计实验要结合题意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14.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 水蒸气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凝华 . (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 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 空气湿润 和 气温在0℃以下 . 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想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 (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 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 答: 不能,因为没有进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对比实验,所以不能证明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形成霜 .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物理学方法.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4)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充分常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进行对比实验,方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1)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 (2)根据文中的“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可知:霜的形成条件是:空气湿润且温度在0℃以下; (3)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中,没有提供两种不同的空气湿润环境;故不能验证猜想; 故答案为:(1)水蒸气;凝华; (2)空气湿润;气温在0℃以下; (3)不能,因为没有进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对比实验,所以不能证明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形成.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设计实验要结合题意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15.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弟弟一起到海水浴场玩耍. (1)路上,买了两只冰糕.弟弟发现小明的冰糕纸袋上结着霜,而自己的则是细小的水珠. 小明向他解释:纸袋上结的霜是 空中的水蒸气 发生 凝华 现象造成的,而水珠是发生 液化 现象的结果.小明进一步解释:吃冰糕时,冰糕发生 熔化 现象,要从人体 吸收 热量,从而人感到凉爽. (2)弟弟赤脚跑到水中,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不热.这是为什么?小明也不解释,而是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带回家和弟弟一起进行了探究. 在相同的水杯中分别装上了100g的水和沙子,让太阳光同时照射,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值,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实验探究中收集的数据,得出结论: 质量 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一般 不同 . 小明告诉弟弟,-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中考 物理 考点 备考 复习 训练 27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