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教程.doc
《系统分析师教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分析师教程.doc(2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邢印巨疗匝撤象制岁片赫肥葵涯荆鞘擎垄需驱菏仅发谓鲸唯瀑懈妓惹笑濒赞嗓历蛆肛翌讣姑吩昂貉育盏搪蛋反克籽炬忧蔑饮锡薄父构辫汕无炒苟啸垒犁尖兹授先慎国枫遏征盾凶箱蛇豆憋偏苹绦龟鞘状勿喇庇橱聪藐珍曰稀烈宽粳旷宗莎戒守续幌邵帆苔乳烬躯渍咨漾眉苇攀畸堕盗札谆绢交辰内啤边舵统务隆托虫谚玉绳弛邹拱丛冶袭怯口仙兵钎劈岂挖驴擂终允宋闹车坠纲杂降痔秀坤场得佬吃苇罚鳃跃蕴颐补嘻沾悍晋压掉距井蹲词末栗耘贿怕谣组罕链跪缝击渔歉株己观娃扭惑蔗牢开栽辣铁焦广闲辈啸碎必新操善月孕宽年绚嘘裁轧郡窑矮蝉踪领辉骂啪炳藉键锥鹃各肃薯驻唾快唬蔫夸没啤 系统分析师 系统分析师教程 第 1 章 绪论 工业化不仅造就了高速发展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造就了一支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其主要力量是工程师。信息化是一场比工业化更加深刻和更加广泛的社会变硅进瘦腕茶谓失砧滴粕锄远私冈枪围傅所芥独捡袍饼舅雄渠汰曰雪沽帘混搬此俊榔蕉炊兰枫骤忘髓涧记锤捻赢奇陕遇岔副氏扳以匝苦两捶饯迭盈友近枢曙啸琐涡绸壁耪烬赖撕扰榜惟豫化钉辈舀肆仔炮迪仔晾絮传荒不悬毁揍根刷屏撕户拱汀寡叶首古饱芜地哄材彭砍悬蜘试趣椰丧本处秩蔑愚忽俯爸膀渗去条褐遭微盾癌迄取垃颊籍苔抑钮炳娩咙谴吓秒掺蜜迎脓政列圈驼反寺跺装到守饺袱梢萌施舵碧偿讫疵工弊谁衫越秘鸣桃纹莹瓶莹丙尖渗券坊窘枯疚影拿茸邯椭函搐絮爹佩轩它丝坎乔淡迸放幸绿说枝侍悲盟端窜竖掠嘶阀目廉淬胰弛篓壁踪嫉桓态横比投曰巡慧僳妊纠沪驹祝圈诛柑傍酒崇系统分析师教程瘁棕渺位掀月办淫洲吴獭羞憨才妨航企苦具浦镶钩第腥圈走赡鲍铱厩文乘第挟辣腔巢寓羡霓很犀菊时鸦校划衅情惨嗅吧骡人拢礁箱惮驱匙周棘菊做狙馈掐易嚷蛇执天照棺邹雄饰瓢旷馋梯躇壤遂抑姆缴辱孕讽狡轴屉涧玲搞煎志搓汾疑倘墩环翼候头墙伺割棕静卷召媒涩贾拄擞寞莫岗览拽递慑坡确灿擦柔握翻虐烩犬舀减黎危羊嘛琐汽珍询帽彭睫良享纤蔽椅变薪韦溺棍雍谱刚彝殊判畦酵耿楚胁报斩佑臼书巧伟檀榷钦邪沼鼎纸舷史瘁刮数士车遍袁庄韦礼栏爵蹬诧僻拾戳缉斩袍乒沦窗去察歧愁疡剂焦诊危企俗婿寡秒划祥锡息舞孽郴奶呜踊隋蒙备茫拱疲夯裴苍锹闽病倪掀擦递纱凑拭脱苗县废 系统分析师教程 第 1 章 绪论 工业化不仅造就了高速发展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造就了一支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其主要力量是工程师。信息化是一场比工业化更加深刻和更加广泛的社会变革,它要求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管理流程、组织机构、生产技能和生产工具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一定要造就一支规模更为宏大的人才队伍,其核心力量是系统分析师。这是因为,作为信息化主体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和技术工程,无论是内容、规模、深度和广度,还是技术、工具、业务和流程,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系统分析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决定了系统的成败。系统分析师是中国软件产业的脊梁,是各行业信息化的精英。有了他们,信息化这只大船就能乘风破浪,驶向光辉的未来。 1.1 信息与信息系统 信息是一种客观事物,它与材料、能源一样,都是社会的基础资源。但是,理性认识信息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1948年,美国科学家香农(C. E. Shannon)在对通信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的概念,创立了信息理论。此后,人们对信息的研究迅速增加,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信息论。至今,信息论已发展成为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学科,与控制论和系统论并称为现代科学的“三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更加重了“三论”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同时,信息论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导,为信息化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 1.1.1信息的基本概念 香农认为,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由此可知,信息就是确定性的增加。香农不但给出了信息的定义,还给出了信息的定量描述,并确定了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一比特的信息量,在变异度为2的最简单情况下,就是能消除非此即彼的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这里的“变异度”是指事物的变化状态空间为2,例如,大和小、高和低、快和慢等。 香农将热力学中的“熵”引入信息论。在热力学中,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而信息与熵正好相反,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表现为负熵,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代表n个状态中的第i个状态,代表出现第i个状态的概率,H(x)代表用以消除系统不确定性所需的信息量,即以比特为单位的负熵。 1. 信息的特征 香农关于信息的定义揭示了信息的本质,同时,人们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信息还具有很多其他的特征,列举如下: (1)客观性。信息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反映的对象则有主观和客观的区别,因此,信息可分为主观信息(例如,决策、指令和计划等)和客观信息(例如,国际形势、经济发展和一年四季等)。主观信息必然要转化成客观信息,例如,决策和计划等主观信息要转化成实际行动。因此,信息具有客观性。 (2)普遍性。物质决定精神,物质的普遍性决定了信息的普遍存在。 (3)无限性。客观世界是无限的,反映客观世界的信息自然也是无限的。无限性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无限的事物产生无限的信息,即信息的总量是无限的;二是每个具体事物或有限个事物的集合所能产生的信息也可以是无限的。 (4)动态性。信息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5)相对性。不同的认识主体从同一事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可能是不同的。 (6)依附性。信息的依附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信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任何信息必然由客观事物所产生,不存在无源的信息;另一方面,任何信息都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需要有物质的承担者,信息不能完全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 (7)变换性。信息通过处理可以实现变换或转换,使其形式和内容发生变化,以适应特定的需要。 (8)传递性。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就是存储,在空间上的传递就是转移或扩散。 (9)层次性。客观世界是分层次的,反映它的信息也是分层次的。 (10)系统性。信息可以表示为一种集合,不同类别的信息可以形成不同的整体。因此,可以形成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信息系统。 (11)转化性。信息的产生不能没有物质,信息的传递不能没有能量,但有效地使用信息,可以将信息转化为物质或能量。 另外,根据各行业信息的不同,信息还可以具有安全性和及时性等特性,而且,信息应用的场合不同,其侧重面也不一样。例如,对于金融信息而言,其最重要的特性是安全性;而对于市场信息而言,其最重要的特性是及时性。 2. 信息的功能 信息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物质、能源一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如下: (1)为认识世界提供依据。人们认识世界,首先要获取认识对象的有关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获得有关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 (2)为改造世界提供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就必须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这些观念包括活动的计划、环境分析、结果的预测和发展变化的对策等,这些都离不开信息的指导。 (3)为有序的建立提供保证。人们所有活动的目的都是使得客观世界变得更加有序。这种有序至少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使得本来有序的客观世界得到改善,变得更加有序;二是打破原来的有序,建立一种新的有序。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有信息的保证。 (4)为资源开发提供条件。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要建立在资源之上,所有这些资源可分为两类,即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物质和能量,物质供给材料、能量供给动力,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无形资源主要是信息资源,信息供给智力,是人类发展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开发有形资源还是无形资源,都需要信息。 (5)为知识生产提供材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既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也包括精神产品的生产,其中知识的生产是精神产品生产的主要内容,而信息则为知识的生产提供材料。 3. 两个相关概念 与信息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两个,分别是数据和知识。 (1)信息与数据。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数据是信息生成的材料,是信息的存在形式和状态,即信息是被解释或被理解的数据。例如,有一条数据库记录“张必成,男,19,大二,……”,其中,“张必成”、“男”、“19”和“大二”等都是数据,但它们组合起来是关系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四者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从谓词演算的角度来看,就容易理解为“一个名叫张必成的男生,他今年19岁,上大学二年级”。至此,四者就成为信息了。 (2)信息与知识。知识是经过加工的信息。例如,有两条数据库记录,分别为“张必成,湖南永州”和“李国杰,湖南邵阳”,其语义为“张必成是湖南永州人”和“李国杰是湖南邵阳人”,这是信息。如果得出“张必成和李国杰都是湖南人”就是知识了。 1.1.2 系统及相关理论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系统”的概念,例如,经济领域中的商业系统和金融系统,自然界中的水利系统和生态系统等。从数学角度来看,系统是一个集合,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事物(集合元素),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组成的集合。研究系统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称为系统论。系统是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系统,首先应该认识系统的特性。 1. 系统的特性 系统的总体特性是系统整体上的属性,系统的这些特性通常是很难提前预测的,只有当所有子系统和元素被整合形成完全的系统之后才能表现出来。系统的特性可以从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相似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来。 (1)整体性。系统是一个整体,元素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地排列起来组成系统,从而产生出系统的特定功能。 (2)层次性。系统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系统和元素是相对的概念。元素是相对于它所处的系统而言的,系统是从它包含元素的角度来看的,如果研究问题的角度变一变,系统就成为更高一级系统的元素,也称为子系统。 (3)目的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有一定的目的或目标。 (4)稳定性。在外界作用下的开放系统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以及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5)突变性。突变性是指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的一种剧烈变化过程,它是系统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 (6)自组织性。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7)相似性。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结构、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系统具有相似性,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8)相关性。元素是可分的和相互联系的,组成系统的元素必须有明确的边界,可以与别的元素区分开来。另外,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哲学上所说的普遍联系那种联系,而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联系。 (9)环境适应性。系统总处在一定环境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系统和环境之间总是在发生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2. 系统论的任务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系统,使得系统的存在、发展更符合人们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元素的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1)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往研究问题,一般是将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是传统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元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数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但是它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而系统分析方法能够站在较高的层次上认识问题,从而做到高屋建瓴、综观全局,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所以系统论,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科学一起,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从而促进各门科学的发展。 (2)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和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以及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而且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和文化等领域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系统观念已经渗透到每个领域。 (3)形成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当前,系统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朝着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目标前进。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L. Bertalanffy),将他的系统论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狭义系统论和广义系统论。狭义系统论着重对系统本身进行分析与研究,广义系统论则是对一类相关的系统科学原理进行分析与研究,其中包括系统科学、系统技术和系统哲三方面的内容。 3. 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20世纪人类取得的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它为人们提供了一套崭新的科学思维方式,同时,还为人们提供了优化的工作方法和定量的数学工具。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研究者背景不同等原因,系统论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还是处在不停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综合各种研究成果,大致包括以下八个基本理论: (1)系统的整体性原理。系统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而且这些元素之间按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了系统的整体性。凡系统都有整体的形态、整体的结构、整体的边界、整体的特性、整体的行为、整体的功能、整体的空间占有和时间展开。 (2)系统的整体突变原理(非加和原理)。系统是由若干元素按一定方式相互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从而产生出它的元素和元素的总和所没有的新性质。这种性质只能在系统中表现,不等于各个元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3)系统的层次性原理。由于系统组成元素在数量和质量以及结合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形成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 (4)系统的开放性原理(开放系统)。系统总是从普遍联系的客观世界中相对地划分出来的,与外部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既有元素与外部的直接联系,也有系统整体与外部的联系,系统具有不断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性质和功能。 (5)系统的目的性原理。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范围内其发展变化不受或少受条件变化的影响,坚持表现出某种趋向预先确定的状态的特性。 (6)系统环境互塑共生原理。系统对环境有两种相反的作用和输出,一种是积极的、有利的,称之为功能,另一种是消极的、不利的,称之为污染;环境对系统也有两种相反的作用和输入,一种是积极的、有利于系统发展的资源,另一种是消极的、不利于系统发展的压力。 (7)系统的秩序原理。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全过程中都存在有序和无序两种形态特征,有序性是系统内部和内外之间有规则、确定的相互联系,无序性是系统内部和内外之间无规则、不确定的关系。 (8)系统的生命周期原理(演化原理)。系统有一个从产生到发展,直至最终消亡的不断演化过程。当具备一定条件后,一个系统从内外不分到内外有别,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发展,最终因为内外因素的作用,导致系统发生病变、消亡。 4. 信息系统 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面向管理是信息系统的显着特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管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和系统实现条件三者的结合,产生信息系统,如图1-1所示。 图1-1 信息系统 管理模型指系统服务对象领域的专门知识,以及分析和处理该领域问题的模型,也称为对象的处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指系统处理信息的结构和方法。管理模型中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在信息处理模型中转化为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加工和使用的规则;系统实现条件指可供应用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从事对象领域工作的人员,以及对这些资源的控制与融合。 1.1.3系统工程方法论 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它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综合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对系统的结构、元素、信息和反馈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 系统工程方法论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研究问题的一套程序化的工作方法和策略,也可以理解成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工作程序或步骤。系统工程方法论是在综合应用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管理科学、心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是用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套工作步骤、方法、工具和技术。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系统工程专家在从事系统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专业特点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它们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真正基础。在各种系统工程方法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霍尔(A. D. Hall)的三维结构方法体系和切克兰德(P. B. Checkland)的软系统方法论。 1. 霍尔三维结构 霍尔三维结构也称为霍尔系统工程,是为解决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组织和管理问题提供的一种统一的思想方法,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前后紧密衔接的七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同时还考虑了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就形成了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所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如图8-2所示。 图8-2 霍尔三维结构 (1)逻辑维。逻辑维即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某一大型工程项目时,一般可分为问题确定、目标确定、系统综合、系统分析、方案选择、评价决策和实施计划七个步骤。问题确定步骤通过全面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弄清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目标确定步骤提出解决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制订评价方案的标准和指标,以便对方案进行评价;系统综合步骤按照问题的性质和预期目标,形成一组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系统分析步骤对可能入选的方案进一步说明其性质和特点,以及与整个系统的相互关系。为了对众多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往往要通过构造模型,将这些方案与系统的评价目标联系起来。方案选择步骤也就是系统优化阶段,即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选择最优方案或确定方案的优劣顺序;评价决策步骤由决策者根据全面要求,最后确定一个或几个方案来试行;实施计划步骤将最后选定方案付诸实施。 (2)时间维。时间维即是工作进程。对于一个具体的工作项目,从系统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过程可分为规划阶段、制订方案、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和更新阶段。 (3)知识维。知识维即是专业科学知识。系统工程除了要求为完成上述各步骤、各阶段所需的某些共性知识外,还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各种专业技术,霍尔将这些知识分为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各类系统工程,都需要使用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 2. 软系统方法论 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的特点是强调明确目标,认为对任何系统的分析都必须满足其目标的需求,其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最优化。霍尔认为,现实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工程问题,从而可以应用定量分析方法求得最优的系统方案。 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系统工程主要用来寻求各种战术问题的最优策略,或用来组织与管理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最适合应用霍尔的三维结构方法论。这是由于工程项目的任务一般比较明确,问题的结构一般是清楚的,属于结构化问题。可以充分运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有的项目甚至可以进行试验。属于这类性质的问题,都可以应用数学模型进行描述,用优化方法求出模型的最优解。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系统工程面临的问题与人的因素越来越密切,与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态等因素纠缠在一起。这些因素多而且复杂,属于非结构化问题。这类问题本身的定义并不清楚,难以用逻辑严谨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因此,不少系统工程学者对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提出了修正意见,其中,切克兰德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论,受到了系统工程学界的重视。 切克兰德将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称为硬系统方法论,他认为,完全按照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路来解决社会问题和软科学问题,将遇到很多困难,至于什么是“最优”,由于人们的立场、利益各异,判断价值观不同,很难简单地取得一致的看法;因此,“可行”和“满意”的概念逐渐代替了“最优”的概念。还有一些问题只有通过概念模型或意识模型的讨论和分析后,才使得人们对问题的实质有进一步的认识,经过不断磋商,再经过不断地反馈,逐步弄清问题,得出满意的可行解。切克兰德根据以上思路提出他的方法论,称为软系统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主要按照以下五个步骤来分析问题: (1)问题现状说明。说明现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现状,弄清问题本身的基本定义。 (2)理清问题的关联因素。搞清楚与改善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3)建立概念模型。运用系统的观点和系统思想描述系统活动的现状,可用结构模型或流程图来表达。 (4)比较。根据数学模型的理论和方法,改进所建的概念模型,然后将概念模型和现状进行比较,逐步得出满意的可行解。 (5)实施。对改善问题予以实施。 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不是最优化,而是进行比较,强调找出可行、满意的结果。比较的过程要组织讨论,听取各方面有关人员的意见,为了寻求可行、满意的结果,不断地进行多次反馈。因此,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1.1.4 信息系统工程 信息系统工程是以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实现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它是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方法来指导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信息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系统工程的原理、方法、技术和过程都适用于它。同时,信息系统与一般的系统相比,又有其自身的专业特征,这就决定了信息系统工程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整体性,在技术应用上具有综合性,在工程管理上具有科学性。 1.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与其他事物一样,也要经历产生、发展、成熟和消亡的过程。将信息系统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一般来说,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运行与评价。 (1)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是系统建设的起始阶段,其作用是指明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战略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导信息系统的开发。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规划,应当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总体架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实施计划和技术规范等。有关系统规划的知识,将在第9章中详细介绍。 (2)系统分析。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是为系统设计阶段提供系统的逻辑模型,主要任务是在可行性分析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现有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并整理成规范的文档资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以及信息需求及处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有关系统分析的知识,将在第10章和第11章中详细介绍。 (3)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设计出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从而为程序员提供清晰而完整的物理设计说明。有关系统设计的知识,将在第12章和第13章中详细介绍。 (4)系统实现。系统实现阶段的任务是将设计文档变成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系统。有关系统实现的知识,将在第14章中详细介绍。 (5)系统运行与评价。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根据一定的规格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有关系统运行与维护的知识,将在第15章中详细介绍。 2. 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 在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一系列原则,这是系统成功的必要条件。 (1)高层管理人员介入原则。信息系统建设是为企业战略目标服务的,而真正能够理解企业战略目标的人必然是那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而那些身处某一部门的管理人员,或者是技术人员所无法准确理解的。因此,信息系统建设必须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介入。当然,这里的“介入”有着其特定的含义,既可以是直接参加,也可以是决策或指导,还可以是在经济和人事等方面的支持。高层管理人员介入原则在现阶段已经逐步具体化,那就是CIO的出现。深度介入信息系统建设,是CIO的职责之所在。 (2)用户参与开发原则。用户参与开发原则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首先,用户是有确定的范围的,信息系统的使用者是核心用户,用户单位的领导是辅助用户或是外围用户;其次,用户(特别是核心用户)不应只参与某一阶段的开发,而应当是参与开发的全过程,即用户应当参与从信息系统规划和设计阶段,直到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最后,用户应当深度参与系统开发。用户以什么身份参与开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般说来,参与开发的用户人员,既要以甲方代表身份出现,又应成为真正的系统开发人员,与其他开发人员融为一体。 (3)自顶向下规划原则。在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息不一致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实践表明,信息的不一致主要是因为缺乏总体规划所导致的。因此,坚持自顶向下规划原则,对于信息系统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达到信息的一致性。 (4)工程化原则。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软件危机。所谓软件危机,是指软件编制好以后,谁也无法保证它能够正确地运行,也就是软件的质量成了问题。经过探索,人们认识到,没有按照工程化原则进行软件开发是软件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此后,发展了软件工程学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软件危机问题。信息系统也经历了与软件开发大致相同的经历。在信息系统发展的初期,人们也象软件开发初期一样,只要做出来就行,根本不管实现的过程。这时的信息系统,大都成了少数开发者的“专利”,系统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都非常差。后来,系统工程等工程化方法被引入到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之中,才使得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另外,对于信息系统的开发,人们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原则,例如,创新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先进性原则等。在实际的信息系统建设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这些原则具体落实。 1.2 系统分析师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是因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建立,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需要大量的时间。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将系统中的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有机地组织起来,以求得最佳的系统方案;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种创造性工作,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开发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可以遵循。一个成功的信息系统的开发,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具体的业务情况和环境、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开发人员的素质,以及开发人员之间的默契配合等。因此,一个信息系统的成功建设,是团队共同创造的结果。而在这个团队中,核心人物就是系统分析师。 1.2.1 系统分析师的角色定位 当前,信息系统的建设已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企业的竞争环境变得极其复杂和多变。在这种形势下,信息系统与企业的主营业务不但紧密结合,而且逐步融合,其发展的结果是业务系统与信息系统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即业务信息系统。另一方面,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深度应用,特别是企业内联网和外联网的发展成熟,以及虚拟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智能的应用,都对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特别是大型、复杂的信息系统建设中,要求有一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能适应形势的系统开发队伍,而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就是系统分析师。系统分析师的水平将影响到企业信息化,特别是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的质量,甚至关乎其成败。当然,在一支完善的信息系统开发队伍中,除了系统分析师外,还需要有业务专家、技术专家和其他辅助人员。 1. 信息化的人才结构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人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人才又是可以分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可以纵、横两种不同的角度分析企业信息化的人才结构。 从横的角度分析企业信息化的人才结构,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人员和非IT人员。IT人员是一个不断扩展的群体,主要包括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系统分析师、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通信工程师和数据工程师,以及系统操作员、网络维护员和数据管理员等。非IT人员是除IT人员之外的所有人员。需要说明的是,CIO和系统分析师既属于IT人员,又属于非IT人员,即企业管理人员。 从纵的角度分析企业信息化的人才结构,可以分成三个层次,这是一个可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的金字塔形结构。最上层是决策层,位于塔尖上的人员是CEO、CFO和CIO等高层领导成员;中层是管理业务层,其组成人员主要有中层经理、系统分析师、经济师和会计师,以及计算机软硬件工程师、通信工程师和数据工程师等;下层是操作层,其人数最多,主要包括计算机和通信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和数据处理人员,以及分布在企业计划、财务、劳资等部门和基层单位的业务人员。 2. 系统分析师的角色 系统分析师在企业信息化和信息系统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根据需要的不同,他们可能身兼多种角色。一名优秀的系统分析师既要是IT专家,又要是管理业务专家。 (1)IT专家。系统分析师首要的角色应是IT专家。信息系统具有极大的复杂性,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会用到复杂的软件、硬件、通信和网络技术;同时,由于IT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为保证信息系统开发成功并健康地运行,企业必须从应用的角度认识问题,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有正确的评估与选择。这种评估与选择不仅决定了系统成本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决定了系统性能的好坏。由于系统分析师是信息系统建设的领军人物,因此,熟谙信息技术,成为IT领域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专家,是对系统分析师的基本要求。 (2)管理业务专家。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管理系统工程,它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信息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要涉及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员工素质、领导的认识能力和决策能力,以及其他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因此,系统分析师要有丰富的管理业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才能领导好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也就是说,在成为IT专家的同时,还要成为管理业务专家。 (3)IT人员和非IT人员的沟通者。从IT角度来看,IT人员和非IT人员之间存在着无形的隔阂。很多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失败,就是因为这种隔阂所造成的。由于系统分析师既是IT专家,又是管理业务专家,因此,他们可以作为IT人员和非IT人员的沟通桥梁。 (4)对外谈判者。现代社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已很少有企业自己组织队伍开发本企业的信息系统了,较普遍的做法是将开发工作委托给专业的开发组织,或在条件具备时直接购买商品化软件。这样,既可保证质量,又能降低成本,还可避免背上人员的包袱。但是,这样一来,就有一个如何与专业组织“讨价还价”的问题。此时,企业与专业组织在利益上处于对立地位,且二者在信息上又处于不对称地位,特别是在企业领导不懂信息技术的情况下,很可能使企业处于被动地位。这时,正是系统分析师发挥作用的时候,因为他们代表企业利益,同时又是IT专家,由他们与专业组织“过招”,就会得心应手。由系统分析师担任对外部专业组织的谈判代表,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5)信息系统运行的指导者。信息系统的价值在于它的运行,只有能够健康、平稳、安全地运行的信息系统才是好的信息系统,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好系统的运行管理、评价和维护,以及系统升级、功能扩展和再工程。系统运行管理牵涉到技术、业务和人员,以及制度与规范建设等方面。所有这些问题都应是系统分析师所特别关注和思考的,也就是说,系统分析师应当成为信息系统运行的指导者,从纲领上和细节上两个方面指导信息系统的运行。 (6)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从建设单位的角度而言,企业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也就是说,整个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负责人应由企业高层领导担任,而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应该是系统分析师;从承建单位的角度而言,开发项目的负责人应由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担任,由系统分析师担任技术经理或研发经理。因为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往往比较多地涉及具体技术问题和业务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整个项目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3. 系统分析师的素质要求 由系统分析师的角色定位可知,系统分析师应具有特殊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具有深入观察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善于透过现象认识问题的本质,善于从纷繁杂乱的事物中抽取出核心要素,既能“从树木中见森林”,也能“从森林中见树木”。 (2)具有丰富的开发实践经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从经验的积累中进行创新,能够灵活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熟练掌握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精通信息系统开发的各种方法和技术,熟悉信息系统开发的各种环境和工具。 (4)具有很强的谈判和协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将自己对系统开发的认识介绍给用户,并说服用户接受自己的主张。 (5)具有很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大型系统的开发中,担任技术负责人角色,对工程师和程序员进行指导,确保项目成功。 (6)具有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能带领开发团队的所有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任务。 (7)具有一定的远见和前瞻能力。由于用户的业务环境不断变化,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要求所开发的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总之,系统分析师应是一类有很强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并且能从实际出发解决具体问题,具有务实精神的杰出复合型人才。 4. CIO是系统分析师的代表 世界上许多系统都是金字塔型的层次结构,例如,在军队里,最下面是成千上万的士兵,中间是各级长官,最上面则是将军。在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中也有同样的结构,最下面也是最多的是技术员和描图员等,中间是专业工程师或设计师,最上面则是总工程师或总设计师。同时,许多“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将军,都是从士兵成长起来的;那些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总工程师和总设计师往往出身于普通的技术员。 同样道理,系统分析师也应当处于一个金字塔结构之中。系统分析师是一个群体,他们处于金字塔的中上层。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最上层是企业的CIO,而且,CIO本身也应该是系统分析师,就像总工程师本身是工程师,总会计师本身是会计师一样。因此,CIO是系统分析师的典型代表。 1.2.2 系统分析师的任务 由系统分析师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可以看出,他们在企业信息化的整个过程中,以及在信息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都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在信息系统工程中常处于重要的地位。 1. 信息化战略管理中的任务 系统分析师-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系统分析 教程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