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卷.doc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卷.doc(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完整版)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 B.一名中学生从一楼到二楼,所做的功大约为 C.一只鸡蛋重约为 D.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压强约为 2.下图中F1、F2是平衡力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在一段光滑弧形斜槽上运动,当小球从A运动到时,小球所受的全部外力突然消失,那么小球将(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 C.运动越来越慢 D.落下来 4.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中解释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为了减小压强 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5.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不同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D.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6.如图所示,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静止不动,而使绳绕A点从图所示的位置沿图中的虚线CD转动,则( ) A.逆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 B.顺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 C.顺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 D.逆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柱形薄壁容器(图甲)重为G、底面积为S,高为h。先将容器注满密度为的液体,再将重为、边长为a的立方体物块(图乙)从液面处缓慢释放,待物块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可能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同一个球在A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液体的密度小于B液体的密度 B.A液体的密度大于B液体的密度 C.球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D.球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二、填空题 9.如图甲所示:手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的______越大,根据此原理制成了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如图乙),即用弹簧的 ______大小,间接反映力的大小,则图中小石块的重力是______N。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选填“地球”“小石块”或“挂钩”)。 10.在一些由于汽车追尾造成的交通事故现场,交警发现了后车留下的紧急刹车痕迹,但还是会追尾,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虽然是后面的车撞上了前面的车,但后面的车也会发生破损,这是因为_________。 11.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___________ ,A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__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斜面上的物体A在B的重力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直线运动,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木块A沿斜面匀速直线上升过程受力示意图______; (2)物体A在上升过程中,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机械能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3.重力为1.2×104N的一辆小轿车7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10分钟,轿车受到的阻力为1×103N,轿车牵引力为________N,它所做的功为______J。 14.某同学为了探究飞机的升力,制作了一个机翼模型,并把它固定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各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开始时A,B示数均不为零),如图所示,他再接通电风扇对着机翼吹风,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60N,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AB=3:2,则A点处所挂物体的重力为G=______N;当重物从A端往O点水平移动时,则F的大小将变 ______。 16.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象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象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F1______F2;P1______P2(填“>”、“<”或“=”)。 三、解答题 17.如图所示,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在水平粗糙面上做减速运动的情形,画出小车此时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18.画出起钉器受到的阻力F2和动力臂l1。 19.如图所示,用力F提升重物,请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20.有关弹簧的实验 (1)如图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压和拉弹簧,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还说明力的___________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撤去力之后,弹簧会恢复原状,说明弹簧具有___________。 (2)利用弹簧和刻度尺进行组合可以制成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重力的大小。某同学用质量已知的不同物体进行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其中第2次测得的重力大小应为___________。请你按照补充后的表格数据绘制G-m关系图像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质量 重力 1 0.15 1.5 2 0.2 3 0.5 5 21.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长木板和毛巾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应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______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2)对比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图甲中,若拉木块加速运动,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探究方法是______。 二 22.如图是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实验的装置和情境。 (1)图甲是U形管压强计,它 ___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实验中通过U形管中两液面的 ___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上所受压强的大小。 (2)实验前小明发现自己组装的压强计的U形管两液面如图甲所示,他下一步的调节是 ___________(选填“A”或“B”)。 A.将U形管右侧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组装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 (4)若U形管内液体为红色的水,密度为,在图丙中,U形管底部A点距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h1=3cm,h2=9cm),则A点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___________Pa。 二 23.如图甲、乙所示,小明要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器材有:木块、弹簧测力计()、底部固定有滑轮的容器、细线及足量的待测液体,已知木块密度为。 (1)他先用测力计在空气中测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则木块的重力为;再用细线绕过滑轮将木块与测力计连接起来,接着往容器倒入适量的水,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测乙力计示数为,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小明分析发现,如果把容器中的液体换成其它液体,测力计的示数就会不同,小明思考能不能直接在弹簧测力计上对应的拉力示数处标上密度值,从而制作一个液体密度测量仪,于是他在处标上了,然后换用不同液体,并使木块浸没在该液体中,逐渐增大所用液体的密度,弹簧测力的示数会改变。请问: (a)应该标在示数比______(选填“大”“小”)的地方; (b)标好刻度以后会发现该“密度秤”的示数是______(选填“均匀的”“不均匀的”); (c)该“密度秤”的密度测量范围是______(整个过程中不能损坏弹簧测力计)。 24.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设计了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钢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滚下,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钢球推动纸盒在水平桌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让钢球每次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相同,小丽的做法是______。实验中钢球的速度越大,纸盒被撞的越远,钢球对纸盒做的______越多,表明钢球具有的______越大,小丽是通过比较______知道钢球动能大小的; (2)甲、乙、丙三次实验中,都是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小丽通过观察分析很快就发现钢球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大小与______有关,而与______无关; (3)甲、丙两次实验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实验中用到了______法; (4)若水平桌面绝对光滑,还能完成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吗?______原因是______ 。 25.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G/N 钩码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05 1.0 0.15 66.7 2 2 0.1 1.0 0.3 66.7 3 4 0.05 1.7 0.15 78.4 4 6 0.05 ① 0.15 ② (1)第4次实验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则表格中①处的数据应为______,②处的数据应为______; (2)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______有关; (4)将滑轮组换另一种绕绳方法,提升相同的物体时,若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在一些建筑工程中,一些司机为了降低营运成本,任意超载,给路面及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有一辆自重为3t的前后共10个轮子的货车,已知该车在某次实际营运中装砂石30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00cm2。求: (1)这辆货车对路面的压力是多少? (2)这辆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3)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这辆货车最多装多少吨砂石?(设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计算中g取10N/kg) 27.如图甲所示,将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物块漂浮在水面,物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800Pa,已知水的密度,试求: (1)图甲中物块受到浮力是多大? (2)此物块的密度是多大? (3)如图乙所示,在物块上表面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要使物块全部浸没水中,F应为多少N? 28.滑轮组能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建筑工人用自制的滑轮组把重的重物提升。如图所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不计摩擦和绳子重)求: (1)拉力做的功;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用该滑轮组提起重的重物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A.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名中学生从一楼到二楼,所做的功大约为 故B符合题意; C.一只鸡蛋重约为,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压强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解析:C 【详解】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A B.F1、F2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F1、F2不是平衡力,故AB不符合题意; C.F1、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F1、F2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D.F1、F2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F1、F2不是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解析:A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个小球在一段光滑弧形斜槽上运动,当小球从A运动到时,小球具有一定的速度,若小球所受的全部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解析:A 【详解】 A.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A正确; B.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状,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 C.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错误;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A。 5.B 解析:B 【详解】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故所受浮力大小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轮船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液体的密度变大,故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故B符合题意;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实现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潜水艇靠改变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解析:A 【详解】 如图 连接OA,此时OA是最长动力臂;已知阻力(物重)不变,阻力臂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动l动=F阻l阻,知:在F阻l阻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因此以OA为动力臂时,动力F最小;由图可知:当绳从图示位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力F先变小后变大。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力F变大。故选A。 7.C 解析:C 【详解】 当物块在液体中漂浮或者悬浮时,物块所受浮力等于物块自身重力,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此时物体所受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所以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等于物块的重力,即。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物块和液体的总重力减去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 因为,所以 此时对桌面的压强 当物块在液体中沉底时,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物块的体积相等,即 则此时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此时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此时对桌面的压强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B 解析:B 【详解】 A B.因为球在A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则有 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则有 所以 故B正确,A错误; C D.同一个球在A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所以在两液体中的浮力 即球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故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9.伸长 伸长 0.7 挂钩 【详解】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当手拉弹簧时,弹簧由于受到拉力而发生形变,拉力越大,形变量越大,即弹簧的伸长越大。 [2]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测力计就是根据在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 [3]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其示数为0.7N,所以物体的重力为0.7N。 [4]用弹簧的伸长大小,间接反映力的大小,弹簧伸长是弹簧受到了力的作用发生了形变,这里地球对小石引力使石块受到重力,小石块对挂钩施加拉力,而挂钩又给弹簧一个拉力,所以使弹簧形变的力主要是挂钩对弹簧的拉力,故施力物体是挂钩。 10.惯性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解】 [1]汽车刹车后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不能够马上停下来。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后面的车发生破损是因为前车施加了一个力的作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1.A 解析:不变 变小 【详解】 [1]由题意可知,在此过程中,物体A在竖直方向上仍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故物体A与桌面之间的压力不变,又因物体A与桌面之间的粗糙程度也不变,故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2]因此过程中A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大,而A与桌面之间的压力不变,故A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12.A 解析: 不变 变大 变大 【详解】 (1)[1]木块A沿斜面匀速直线上升过程受到了重力,斜面给其的支持力,沿绳的拉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故先找到物体的重心,过重心画一条竖直向下的线段,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G,过重心画一条垂直于斜面向上的线段,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FN,沿绳方向画一条向上的线段,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F,过重心画一条沿斜面向下的线段,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Ff,故如下图所示: (2)[2][3][4]物体A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匀速,即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高度增加,故重力势能变大;而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即为机械能,故机械能变大。 13.F 解析:1×103 1.2×107 【详解】 [1]因小轿车匀速直线行驶,受力平衡,此时轿车的牵引力等于轿车受到的阻力,即 F牵=f=1×103N [2]轿车行驶的距离 s=vt=72km/h×=12km=12000m 则轿车做的功 W= F牵s=1×103N×12000m=1.2×107J 14.A 解析:减小 【详解】 在接通电风扇之前,A、B两个弹簧测力计均有示数,说明弹簧都发生了形变;当接通电风扇后,空气分别从机翼模型的上、下表面流过,由于上表面呈弧度,气流通过上表面的速度要大于下表面的速度,因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机翼模型上表面受到的空气压力将小于下表面的压力,结果弹簧测力计A示数会减小,弹簧测力计B示数会增大。 15.小 【详解】 [1]因为 OB:AB=3:2 所以 OB:OA=OB:(OB+AB)=3:(2+3)=3:5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 F•OB=G•OA 则 G===36N [2]当重物从A端 解析:小 【详解】 [1]因为 OB:AB=3:2 所以 OB:OA=OB:(OB+AB)=3:(2+3)=3:5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 F•OB=G•OA 则 G===36N [2]当重物从A端往O点水平移动时,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将变小。 16.= <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到,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那么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从图甲可看到,物体在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推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 解析:= <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到,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那么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从图甲可看到,物体在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推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从图乙可看到,速度大小不变,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推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这两种情况下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那么。 [2]甲图中速度大小 乙图中速度大小,根据可知,。 三、解答题 17.【详解】 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水平面上小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向右运动还受到水平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f,作用点在小车重心上,由此画出小车受力示意图,如图所 解析: 【详解】 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水平面上小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向右运动还受到水平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f,作用点在小车重心上,由此画出小车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18.【详解】 由图可知,杠杆的支点在O点,从支点O作垂直于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是动力臂l1,阻力的作用点在锤子与钉帽的接触点上,从阻力的作用点作竖直向下的力,即为阻力F2,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杠杆的支点在O点,从支点O作垂直于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是动力臂l1,阻力的作用点在锤子与钉帽的接触点上,从阻力的作用点作竖直向下的力,即为阻力F2,如图所示: 19.【详解】 图中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要求最省力,则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时,是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图中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要求最省力,则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时,是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 20.形状 方向 弹性 2 【详解】 (1)[1]用力压弹簧和用力拉弹簧,施加的力的方向是不同的。压弹簧,弹簧就缩短;拉弹簧,弹簧会伸长,说明力能使弹簧发生形变,且力的作 解析:形状 方向 弹性 2 【详解】 (1)[1]用力压弹簧和用力拉弹簧,施加的力的方向是不同的。压弹簧,弹簧就缩短;拉弹簧,弹簧会伸长,说明力能使弹簧发生形变,且力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2]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是由于力的方向不同造成的,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3]受力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弹性。 (2)[4]根据表格数据知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 由此可知,第2次测得的重力大小应为2N。 [5]根据表格数据采用描点连线法得到G-m关系图像如下 21.匀速直线 4.2 压力大小 不变 控制变量法 【详解】 (1)[1][2]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 解析:匀速直线 4.2 压力大小 不变 控制变量法 【详解】 (1)[1][2]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图中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为4.2N,即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4.2N。 (2)[3]分析比较甲、乙两次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中压力大,测力计示数大,滑动摩擦力大,故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4]图甲中,若拉木块加速运动,由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二者都不变,所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3)[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个因素有关,在探究其中一个因素对膜擦力的影响时,需用控制变量法。 二 22.不属于 高度差 B 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900 【详解】 (1)[1]U形管本身是一个连通器,但与压强计的探头连接后,一端被封闭,不符合“上端开口,底 解析:不属于 高度差 B 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900 【详解】 (1)[1]U形管本身是一个连通器,但与压强计的探头连接后,一端被封闭,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这一特点,因此,不是连通器。 [2]根据转换法,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变化。 (2)[3]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液面应该就是相平的,若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了高度差,就说明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在压力差的作用下,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高度差;要调节,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故选B。 (3)[4]乙丙两个图为同种液体,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U形管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可得出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5]A点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二 23.小 均匀的 【详解】 (1)[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定滑轮竖直向下拉动木块,拉力是1.6N 解析:小 均匀的 【详解】 (1)[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定滑轮竖直向下拉动木块,拉力是1.6N,木块的重力为2.4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 =G+F=24N+1.6N=4N (2)[2]木块浸没在水中,木块的体积 液体密度是0.8103kg/m3时,木块浸没在液体中,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故0.8103kg/m3应该标在示数比1.6N小的地方。 [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弹簧测力计示数跟液体的密度是一次函数,故刻度均匀。 [4]木块的重力是2.4N,木块的体积是410-4m3,则 则木块的密度 当液体密度为时,绳子的拉力为0,木块悬浮,为密度仪的最小测量值; 当弹簧测力计示数是5N时,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则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 解得 弹簧测力计读数最大时对应液体的密度最大,最大值为,该“密度秤”的密度测量范围是:。 24.钢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功 能量(动能) 纸盒运动的距离或(钢球对纸盒做功的多少) 放在斜面的高度 钢球的质量 速度 “控制变量”或“转换” 解析:钢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功 能量(动能) 纸盒运动的距离或(钢球对纸盒做功的多少) 放在斜面的高度 钢球的质量 速度 “控制变量”或“转换” 不能 纸盒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或(无法通过比较纸盒运动的距离来判断动能的大小。) 【详解】 (1)[1]为了让钢球每次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相同,要让钢球每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2]钢球的速度越大,纸盒被撞的越远,由于纸盒与桌面的摩擦力不变,说明钢球对纸盒做的功越多。 [3]钢球做功越多,表明钢球具有的动能越大。 [4]由题意可知,小丽是通过比较纸盒移动距离的远近知道钢球动能大小的。 (2)[5][6]质量不同的钢球在斜面上处于相同高度时,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说明钢球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大小与钢球放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钢球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大小与钢球的质量无关。 (3)[7]甲、丙两次实验中钢球的质量相同,放在斜面上的高度不同,会使钢球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不同,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8]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答对其一即为正确。 (4)[9][10]如果水平桌面绝对光滑,将不能完成实验。纸盒在光滑的桌面上不受外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通过比较纸盒的运动距离来判断动能的大小。 25.4 83.3 1和2 无关 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不变 【详解】 (1)[1][2]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第4次实验中拉力的大小为2.4N,第 解析:4 83.3 1和2 无关 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不变 【详解】 (1)[1][2]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第4次实验中拉力的大小为2.4N,第4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3][4]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两次实验时的效率相同,提升的高度不同,因此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无关。 (3)[5]实验中用的是同一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不变,提升物体的重力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提起不同重力的物体时,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故可得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 (4)[6]因不计摩擦及绳重,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总功,所以,由 可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26.(1)3.3×105N;(2)1.1×106Pa;(3)18t 【详解】 解:(1)砂石质量 m石=30t=30000kg 汽车自身质量 m车=3t=3000kg 货车对地面的压力 F车=G=(m石 解析:(1)3.3×105N;(2)1.1×106Pa;(3)18t 【详解】 解:(1)砂石质量 m石=30t=30000kg 汽车自身质量 m车=3t=3000kg 货车对地面的压力 F车=G=(m石+m车)g=(30000kg+3000kg)×10N/kg=3.3×105N (2)地面受力面积 S=300×10-4m2×10=0.3m2 货车对地面的压强 p==1.1×106Pa (3)按行业标准对地压力 F标=p标S=7×105Pa×0.3m2=2.1×105N 因为 F标=G标=m标g 所以,按行业标准该车最大总质量 m标==2.1×104kg 所以可载货物质量 m货=m标﹣m车=2.1×104kg﹣3000kg=18000kg=18t 答:(1)这辆货车对路面的压力是3.3×105N; (2)这辆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1.1×106Pa; (3)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这辆货车最多装18t吨砂石。 27.(1)8N;(2)0.8×103kg/m3;(3)2N 【详解】 解:(1)物块的底面积 S=L2=(10cm)2=100cm2=10-2m2 由p=可得,物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F向上=pS=800 解析:(1)8N;(2)0.8×103kg/m3;(3)2N 【详解】 解:(1)物块的底面积 S=L2=(10cm)2=100cm2=10-2m2 由p=可得,物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F向上=pS=800Pa×10-2m2=8N 物块受到浮力 F浮=F向上﹣F向下=8N﹣0N=8N (2)因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物块的重力 G=F浮=8N 由G=mg可得,物块的质量 m===0.8kg 正方体物块的体积 V=L3=(10cm)3=1000cm3=10-3m3 正方体物块的密度 ρ===0.8×103kg/m3 (3)物块全部浸没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V=10-3m3 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0﹣3m3=10N 在物块上表面施加的竖直向下的力 F=F浮′﹣G=10N﹣8N=2N 答:(1)图甲中物块受到浮力是8N; (2)此物块的密度是0.8×103kg/m3; (3)如图乙所示,在物块上表面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要使物块全部浸没水中,F应为2N。 28.(1);(2;(3) 【详解】 解:(1)由图知 拉力端移动距离为 拉力做的功为 (2)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不计摩擦和绳子重,拉力 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用该滑轮组 解析:(1);(2;(3) 【详解】 解:(1)由图知 拉力端移动距离为 拉力做的功为 (2)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不计摩擦和绳子重,拉力 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用该滑轮组提起重为 的重物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答:(1)拉力做的功为;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用该滑轮组提起重的重物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初中 人教版八 年级 下册 期末 模拟 测试 试卷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