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50001能源管理程序文件汇编.doc
《ISO50001能源管理程序文件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50001能源管理程序文件汇编.doc(7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ISO50001能源管理程序文件汇编 (ISO50001 IDT GB/T 23331-2012) 目 录 1、文件控制程序………………………………………………………………………………………………………………………2 2、记录控制程序……………………………………………………………………………………………………………………….6 3、信息沟通程序………………………………………………………………………………………………………………………8 4、设备、设施配置与控制程序…………………………………………………………………………………………………..12 5、监测和计量装置的购买、使用、维护和处置程序…………………………………………………………………….16 6、能源评审控制程序………………………………………………………………………………………………………………..24 7、能源服务、产品和能源采购控制程序………………………………………………………………………………………28 8、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32 9、能源绩效参数、基准、目标、指标的控制程序………………………………………………………………………....34 10、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控制程序………………………………………………………………………………………………….38 11、监视、测量和分析控制程序………………………………………………………………………………………………….41 1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43 13、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46 1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48 15、管理评审控制程序……………………………………………………………………………………………………………….52 16、设计控制程序 ……………………………………………………………………………………………………………………..56 17、运行过程控制程序…………………………………………………………………………………………………………….....59 18、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62 19、能源管理职责和权限程序……………………………………………………………………………………………………….65 文件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文件进行控制,确保与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有关场所及时获得和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的控制。 3 职责 3.1 最高管理者负责批准、发布能源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及能源管理手册。 3.2 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制、审核能源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并负责程序文件的批准、发布。 3.3 企管办是公司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号、发放、存档;建立公司“受控文件清单”;各相关部门建立本部门的“受控文件清单”。 3.4 企管办负责能源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更改、定期评审、作废回收管理。 3.5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使用、收集、整理、归档管理。 3.6 节能办负责组织编写能源管理手册和能源管理方案。 4 控制要求 4.1文件分类 a) 能源管理体系手册,简称能源管理手册 阐述公司能源管理方针、目标、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及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 b)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简称程序文件 GB/T23331-2012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及记录;能源基准、能源目标和指标、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c) 其他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 是除手册和程序文件以外,具体指导管理体系工作的详细文件,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主要包括作业指导书、管理性规章、技术性规程、标准及适用的外来文件(包括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标准、合理用能评估报告、设备说明书以及相关方文件等)。 4.2 文件编号 4.2.1 文件编号按下述规则要求执行: a) 能源管理手册的编号: DXC-DXC-版次; b) 程序文件编号: DXC-CX -版次; c) 作业指导书等其他文件编号: 部门代号-XX-年代号; d)记录编号: 部门代号-N条款号-XX 说明: DXC—DXC有限公司缩写; SC—管理手册的缩写; N—分别代表能源管理体系; CX—程序文件的缩写; 版次—用A、B、C„„表示; XX—文件、记录的顺序号。 4.2.2 各部门代号规定如下: 企管办QG 供应科GY 催化车间CH 沥青车间LQ 安全环保科AH 生产科SC 销售科XS 化工车间HG 电仪车间DY 质监科ZJ 技术科JS 设备科SB 加氢车间JQ 储运车间CY 项目办XM 4.3 文件的编制、审批 4.3.1 能源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的人员编写。能源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 理者批准;程序文件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 4.3.2 其他与管理体系有关的作业指导书、管理规章等文件由各职能部门负责编制,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经理准。 4.3.3审核和批准要在原文件上留有审核人和批准人的签字,以便存档备查。 4.4 文件的发放及控制 4.4.1 能源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按拟定批准的发放范围由企管办统一发放,文件使用者在“文件发放、回收审批 记录”上签名领取文件,文件加盖“受控”印章,每份文件都有唯一的分发号,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4.4.2 各部门编制的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作业指导书等其他文件由各部门负责编号、标识,拟定发放范围,经分管领导批准,加盖“受控”印章和分发号后发放。各部门建 立本部门的“受控文件清单”,并到企管办备“受控文件清单”每年修订一次。 4.4.3 为确保用于办公场所和生产现场的文件为有效版本,各级文件管理人员在接收或发放文件时要做好登记,借阅文件要做好借阅登记。 4.4.4 文件不准随意复印,若需要时,须经本部门负责人或文件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由发放部门进行复印并登记。 4.4.5文件损坏或丢失,按规定程序办理领用手续,文件管理员在补发文件时给予新的分发号,并注明丢失文件的分发号作废。 4.4.6 文件分为“受控”与“非受控”文件。凡是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均为受控文件,由各部门按有关规定执行。企管办负责编制公司“受控文件清单”(包括外来文件),便于管理各类文件。受控文件应在文件首页的右上角加盖“受控”专用章,公司级行政性管理文件以公章为受控标识。 4.5 文件的更改 4.5.1 文件更改时,由申请更改单位填写“文件更改申请” 说明理由,对重要的更改内容(如技术参数)还应附有理论依据。更改后的文件由原审批人审批,原审批人有变化时,由接替其岗位或其授权人审批。 4.5.2 文件更改批准后,能源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由企管办实施更改,其他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规章等)的更改由文件发放部门实施。 4.5.3 文件的更改方式:划改或换页。 4.6 文件的换版与作废 4.6.1 文件经多次或大幅度修改时应换版,原文件作废,立即停止使用,由原发放部门收回后加盖“作废”印章;需作资料保留的作废文件,在文件首页上加盖“作废保留资料”印章。 4.6.2 对有使用期限的受控文件,自超期之日起自行作废,各单位可作资料保留,不需收回,由各使用单位自行处置。 4.6.3 确定无保留价值的作废文件,经分管领导批准后销毁处理,做好文件销毁记录。 4.7 外来文件的管理 4.7.1 收到外来文件的部门,需识别其适用性,并控制分发以确保其有效。 4.7.2 对外来文件,属受控文件要加盖“受控”章,记入“受控文件清单”,编号仍采用原有编号,若需要下发时编制分发号。 4.7.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文件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控制程序》执行。 4.8 文件的评审 管理者代表组织企管办、生产科、安全环保科、技术科、质监科、设备科等有关部门对体系文件定期评审,每年至少一次,各部门结合平时的使用情况可进行适时评审,评价体系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根据评审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4.9 文件的管理 4.9.1 各部门的文件由本部门妥善保管,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 4.9.2 任何人不得在受控文件上乱涂乱划改,不准私自外借,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5 记录 受控文件清单 文件发放、回收审批记录 文件更改申请 文件评审记录 文件借阅、复印记录 文件销毁记录 记录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能源管理体系运行记录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证实符合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以及所取得的能源绩效成果。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各项活动所建立的记录的控制和管理。 3 职责 3.1 企管办是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公司记录清单”。 3.2 各职能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记录的填写、整理、归档保管工作。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记录样本的批准及变更的签准。 4 控制要求 4.1 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保存本部门与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 4.2 记录的标识、编号 记录的编号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记录以编号为标识。 4.3 记录的填写 4.3.1 记录填写要准确、及时、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负责人签字的栏目不允许空白。 4.3.2 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更改原内容,采用杠改方式,在其上方或附近写上更改后的内容,签上更改人的姓名及日期。 4.4 记录的收集、编目、归档、保护与保存 。 4.4.1 各部门把记录依日期顺序整理好,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记录应保持清洁,字迹清晰。 4.4.2 各部门根据管理体系的运行、生产周期及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规定记录的保存期限,归档管理。 4.4.3 各部门编制部门“记录清单”,每年修订一次。 4.5 记录的借阅与复印 各部门保管的记录应便于检索,需借阅或复印时要经保存部门负责人批准。 4.6 记录表格编制、审批、更改的控制 4.6.1 各部门编制的记录格式,由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使用。 4.6.2 各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记录格式进行更改,更改时执行《文件控制程序》中的 有关规定。 4.6.3 特殊媒体形式记录的控制 记录的形式除通常下的表格、图表、卡片等形式外,在特定的条件或场合下,也可以其他形式呈现,如电子版记录等,对该类记录的控制原则同上,对电子版记录要及时备份,防止丢失。 4.7 记录的处置 对超过保存期的记录,各部门负责处理并作处置记录。 5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6.记录 记录清单 文件借阅、复印记录 记录处置单 信息沟通程序 1 目的 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使公司管理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传递和应用。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以及公司与外部相关方的信息交流沟通。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与认证机构的联络,通报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的有关内容。各分管经理负责批转处理外部相关 的投诉,监督责任部门完成。 3.2 节能办负责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有关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和归档,负责有关能源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的收集、传递、分析和归档。 3.3 企管办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向外来学习、参观人员传达公司管理的有关要求。 3.4 供应科、销售科分别负责供方及顾客的信息收集、传递。 3.5 其他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应用。 3.6 员工参与能源管理方针的制订、评审;负责本岗位有关信息的应用和传递。 4 控制要求 4.1 工作程序 信息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反馈 4.2 依据信息来源渠道将能源方面的信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确保信息内容准确可靠,传递迅速无误。 4.2.1 内部信息指公司管理体系运行产生的所有信息,在公司内部传递和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信息: a)能源绩效及能源管理体系的信息; b)能源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检查、监测记录,内审和管理评审报告以及管理体系运行的其他记录; c)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信息; d)出现重大能源管理事故的信息及记录; e)能源应急准备和响应情况; f)培训情况; g)各单位之间的日常联络、报表及其他信息沟通等; h)相关方对方针的获取。 4.2.2外部信息指有关的法律法规,上级部门、顾客、供方及其他相关方的信息,由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在公司内部及外部相关方之间进行传递和沟通,主要包括: a)与能源方针、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绩效有关的信息; b)来源于认证机构、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节能监察机构及能源监测机构监督、检查或监测的结果及反馈的有关信息; c) 法律法规、标准类信息; d) 来源于顾客、供方及其他相关方的信息。 4.3 信息交流与沟通包括纵向和横向信息沟通: a) 纵向信息沟通,指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上级领导传递给下属的信息包括指示、命令、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要求等;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传递给上级领导的信息,包括请示、汇报、报表、意见等; b) 横向信息沟通,指组织内部各级领导与领导、部门与部门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 4.4 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方式: a) 各种会议的传达和交流; b) 书面文件、报表; c) 口头报告或传达、汇报、通报; d) 电话、联盟报、广播、宣传栏; e) 来函及来信回复; f) 对外宣传及媒体广告。 4.5 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4.5.1 生产技术部负责能源管理体系内审、管理评审、认证机构有关信息的收集,根据需要传递到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 4.5.2 生产技术部负责与生产能源有关的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递,如:收集装置生产能源消耗等信息,根据需要传递到相关部门。 4.5.3 工程保障部负责与助剂、设备及备品备件的供方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对其施加影响,确保其活动符合管理体 系要求。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执行《能源服务、产品和能源采购控制程序》要求。 4.5.4营销中心负责与煤炭、原料供方及顾客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对其施加影响,确保其活动符合管理体系要求。 4.6 内部沟通 4.6.1最高管理者确保在不同层次和部门之间,就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包括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实施的有效性和能源绩效进行沟通,实现全员参与的效果。 4.6.2员工参与能源管理方针目标、管理方案的制定和评审。并通过班前班后会、合理化建议、领导座谈等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员工充分理解方针,了解管理体系要求,并付诸实施。 4.6.3各部门的内部沟通,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根据工作进展和目标实现情况进行。 4.6.4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除进行日常的报告、报表的传递和电话联络外,还通过生产调度会及各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组织的协调会,进行沟通和交流。 4.7外部沟通 管理者代表应决定是否与外界开展沟通,沟通的内容包括能源方针、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绩效有关的信息,并将此决定形成文件。 4.7.1 生产技术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时到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专业刊物、互联网上获取国家、地方制定的,适用于公司的能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对其适用性进行确认,确认后,提出发放申请,分管领导审批后发放到有关使用部门,并在必要时及时更新。 4.7.2 生产技术部按要求通过网络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4.8 最高管理者要确保沟通渠道畅通,对发现的问题,必要时按《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整改。 5 相关文件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能源服务、产品和能源采购控制程序》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 记录 各种会议记录、报表、报告 信息联络处理单 信息联络处理单 信息联络处理单 编号:ZG-8.3-01 发出单位 发出人 发出时间 接收单位 接收人 接收时间 信息描述(如另附其他资料,请注明载体名称和数量): 发出部门负责人意见: 签名: 日期: 接收部门负责人意见: 签名: 日期: 备注: 设备设施配置与能源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能源利用效率等,保持设备持续的过程能力,实现连续稳定生产,提高能源绩效水平。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用能设备的配置与管理。 3 职责 3.1 设备科是生产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关键工序设备的确认。 3.2 设备科负责组织制定设备的维护检修规程。 3.3 各使用部门负责用能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保养,设备科负责监督、检查各用能设备的运转情况。 4 工作程序 4.1 设备的选型及购置 4.1.1 设备在选型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技术性、安全性、节能性和环保性等性能,由责任单位对需购设备进行考察、论证,严禁选用淘汰型产品。 4.1.2 凡属扩改工程(项目)及新增的设备,由项目办负责;针对影响能源绩效较为显著的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生产过程中需更换的设备,由设备科负责;凡属基建、环保、电器、仪表、计量设备,由归口单位负责。 4.1.3 新增或更换不同规格、型号的设备,在考察论证结束后,需经分管经理、总经理批准后,交归口部门按选型要求落实采购。 4.2 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与移交 4.2.1 在确保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设备使用单位一般只负责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设备的安装及调试,由项目办或设备科负责联系有资格的安装单位进行。外来人员施工时,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批件,并严格遵守公司相关管理制度。 4.2.2 安装过程中,有关基础的制作、装配、电气线路和自动控制等项施工时,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规范执行。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环境因素的控制等要按相关规定执行。 4.2.3 设备安装竣工后,由工程施工主管单位组织公司领导和设备安装、使用部门及有关技术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的验收与移交,具体按设计指标和有关施工规范执行。 4.3 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4.3.1 设备科定期对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通报有关单位。 4.3.2 设备实行以操作工为主的机械、电器、仪表维修工四结合的包机制,重点由操作工和机械维修工组成的双包机制,达到台台设备都有人负责。 a) 操作工要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正确的启动、运行和停止等操作;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保持设备的清洁,及时消除(或回收)跑、冒、滴、漏;认真进行交接班;备用转动设备要每班盘车,保证处于完好状态。发现设备故障时,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若不能处理时,要向车间领导报告; b) 设备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一般性故障的排除。每天对设备各部位运行情况、泄漏点、润滑部位等进行检查(检修),产生的废油、废液进行回收,其它固体废弃物按《固体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执行; c) 电器设备的维修及操作人员必须熟悉、遵守相关电气作业的安全规程,执行公司《安全环保制度汇编》中有关规定;认真办理和严格执行工作票与操作票制度。 4.3.3 设备的检修 a) 设备检修分日常维修、大(中)修、系统(装置)停工大检修和事后维修。检修中各施工单位要按计划节约使用各种维修材料,尽量节俭费用。检修完毕后,检修现场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b) 检修人员要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环保制度汇编》中的相关规定,确保检修安全。设备检修时,认真执行《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提高检修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周期; c) 各车间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编制“设备检修计划”,设备科负责审核汇总后上报分管经理批准,具体由生产车间组织实施,设备科负责关键工序设备的验收; d) 系统(装置)停工大检修 公司成立大修领导小组,负责搞好检修项目的落实、物资准备、施工准备和开停工置换方案的拟订等工作;切实抓好停工置换、检修、试压和开工“四个环节”;停工大修需要制定大修方案,由分管经理或总经理确定后,有关部门要做好材料供应和劳动力的准备等工作,确保大修工作顺利完成;大修完毕后,对关键工序的设备进行验收,由设备科组织有关经理和施工、使用单位及相关部门参加; e) 锅炉、压力容器的检修,除按检修规程或方案验收外,还必须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检测周期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对不合格(或监护运行)的要按规定报废(或更换); f) 要不断学习先进的设备检修经验,在做好计划性检修的同时,推行预防性检修。 4.3.4 设备事故的处理 发生设备事故后,由分管经理或设备科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并 由车间安全员填写“设备事故报告单”报设备科,设备科填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单”后一并报安全环保科,按《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执行。 4.4 闲置设备的管理 连续停用3个月以上的设备,由设备使用部门填写“设备封存、闲置申请单”,经设备科审核批准后,原地封存。封存一年以上及已确定不需用的设备,由设备使用单位填写“设备封存、闲置申请单”报设备科审核,经分管经理批准后列入闲置设备清单。 4.5 设备的报废 设备科负责组织有关单位对设备使用单位的“设备报废申请”进行核实后报分管经理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办理报废手续。由供应科等部门对报废设备按处理意见及材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处理。 4.6 设备更新管理 4.6.1 设备科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提出更新计划。 4.6.2 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设备更新计划具体实施工作,如无能力承担,可向设备科提出申请,由设备科协调有关车间或外委施工。 5相关文件 巡回检查制度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6记录 设备运行记录 设备巡回检查记录 设备日常维修记录 设备大(中)修检查检修验收记录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购买、使用、维护和处置程序 1目的 为了对公司用能设备的购买、使用、维护和处置进行有效控制,以此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职责 3.1 电仪车间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及本公司标准计量器具的管理、校准、监督,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不确定度已知,并满足对过程控制、能源利用监视和测量的要求;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修、维护、保养及相关制度的落实,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使用和运行。 3.2 供应科执行采购计划及定期检查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库存情况。 3.3 质监科及各生产车间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管理制度的落实,在使用中发现有异常和不合格时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电仪车间。 3.4 技术科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备。 4控制要求 4.1 监视和测量设备流转管理 包括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置、采购、验收、仓储、发放、封存、启用、降级和报废管理。 4.1.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置 a) 配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原则,拟选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性能、型号及精度应依据被测物的属性和被测参数的量值范围、允许误差、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相适应; b) 新建、改建、扩建等有明确设计方案的项目,所需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型和配置应由项目办和专业技术设计部门负责,拟定监视和测量设备图纸,经电仪车间审核,分管领导批准; c) 凡新增的、备用的或维修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各使用单位根据设置要求拟定计划,报电仪车间审核,由分管领导批准; d) 生产控制、质量检验、环境检测所需的化学分析仪器及标准物质由质监科拟定计划,分管领导批准; e) 标准器及其配套设备的选型,由电仪车间提报计划,分管领导批准; f) 配置监视和测量设备时,供应科应根据库存闲置情况,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合理调剂货源,避免重复配置,防止库存积压。 4.1.2 采购 a) 各部门编制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采购计划,经电仪车间或其它职能部门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后,由供应科进货; 4.1.3 验收 a) 新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经计量检定人员检验后方可入库,检验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做好校验记录,开入库验收单,仓库入库;不合格的由电仪车间写出不合格验收单,供应科办理退货; b) 新采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公司不具备检验条件时,经使用单位同意后,可根据供方质量证明、测试报告、出厂检定合格证、CMC标志等组织验收。 c) DCS控制微机由电仪车间与安装单位在使用前进行单通道校验,并与现场一次仪表、自控设备进行联动调试,合格后办理入库。 4.1.4 入库 仓库保管员根据入库验收单对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入库,并保持库房清洁、干燥。禁止监视和测量设备与其他物品或腐蚀性物品混放,要分类存放、明显标识、妥善保管,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性能稳定、良好。 4.1.5 发放 a) 各单位领用监视和测量设备时,须持电仪车间签发的“计量器具发放通知单”到仓库领取,电仪车间转入测量设备台帐,否则库房管理人员拒绝发放; b) 对于夜间或其他情况急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可先到仓库领用,事后补办领用发放手续; c) 监视和测量设备如果库存时间超出检验标识上的有效期,在使用前须重新校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4.1.6 封存与启用 a) 因停产或其他原因造成一年以上不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电仪车间作封存处 理; b) 封存时张贴专用封存标识,以与在用监视和测量设备相区分。封存期间不能使 ; c) 封存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重新启用时,应重新校准; d) 封存的标准器和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启用时,须经上级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4.1.7 降级 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如果监视和测量设备经检定达不到规定技术要求,而高于下一级或符合下一级标准时,由电仪车间审核后,可作降级使用。 4.1.8 报废 a) 如系使用频繁、年久磨损、低值易损或因设备更新而淘汰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属自然报废; b) 如人为造成的损伤及设备维修时损坏的,经维修人员确认不能维修的,应属责任报废,由责任部门写明原因,电仪车间进行考核; c) 报废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维修单位写出报废原因,电仪车间审核后作报废处理,凡列入固定资产台账或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测量设备,需经分管领导批准后作报废处理,同时电仪车间做好台帐、资料、记录的清理工作。 4.2 监视和测量设备标准器的管理 a)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结合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备情况,报上级计量行政管理部门考核通过,建立本企业最高计量标准; b) 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及其它配套设备,使用环境、检定人员资格必须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 c) 标准及配套设施由分管检定人员保管、使用和维护。标准器必须按检定计划由 电仪车间按期送上一级法定计量检定部门检定,确保量值的准确、可靠、统一。 4.3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分类管理 4.3.1 测量设备可按下列要求进行分类,实行A、B、C分类管理 A类测量设备: 1)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及配套测量设备; 2)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等列入国家强检目录的测量设备); 3)用于产品质量检验的测量设备; 4) 一级能源计量检测用测量设备(指进出厂能源)。 B类测量设备: 1)用于公司内部能源供、耗,物料转移等内部核算用的测量设备; 2)用于生产过程中重要工艺参数(原材料、半成品检验或参与控制的测量参数等)检测的测量设备; 3)固定安装在生产线或装置上,计量数据要求较高的测量设备; 4)用于实验室和现场精密测试的测量设备; 5)用于安全防护、环境监测但未列入强检目录的测量设备; 6)用于企业内部比较重要的其它测量设备 C类测量设备: C类是指准确度等级较低、无须实行周期检定、采取简约管理的测量设备。 1)国家规定允许一次性检定使用的测量设备; 2)无须记录测量数据,作为一般指示用,起参考作用的测量设备; 3)作为一般测量,使用环境恶劣、寿命短、低值易耗、性能稳定的测量设备; 4)生产设备上自带的、不易拆卸的仅起定性观察和粗略定量判别起指示作用的测量设备; 5)作为工具使用的测量设备。 4.3.2 A类测量设备的管理要求 1)建立台帐、档案,定期核实帐、物一致性。 2)制定周期检定计划,依据检定规程,实行周期检定,周期检定率100%,检定合格率100%。 3)强制检验测量设备检定周期应严格按照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年初制定送检计划,并按计划定期向上级计量部门送检。 4)自检测量设备的检定周期,参考国家检定规程,结合公司的实际使用情况,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能超过规程规定周期的二倍。 5)有些A类测量设备,虽然很重要,因其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也可以只在入厂时一次性检验,以后定期更换,如两器、提升管测温度用热电偶,因平时不能拆卸,且一经使用容易结焦,难以拆卸,可在入厂时一次性检验,之后随大修检查情况进行更换;锅炉用耐磨热电偶,因其套管使用寿命短,一般不超过一年,因此也只在入厂时一次性 检验。 6)设专人对其使用状况进行监督,严禁超有效期使用。 7)现场粘贴相应的计量确认标志。 4.3.3 B类测量设备的管理要求 1)建立台帐、档案,定期核实帐、物一致性。 2)按照设备检修或系统大修制定检定计划,依据有效的国家检定规程、行业检定规程或自制校准方法,实行周期校准。参考国家检定规程中建议的校准间隔,结合公司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适宜的校准间隔。周检率100%,检定合格率大于等于90%,如果合格率达不到规定指标,应及时调整校准间隔。 3)有专人负责对此类测量设备在有效期内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不应超有效期使用。 4)有专业人员对此类测量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检、维护、保养以及所需要的准确性检查。 5)现场粘贴相应的计量确认标志。 4.3.4 C类测量设备的管理要求 1)按一般测量兼顾管理,远传电动测量设备及工具类测量设备要建立台帐,定期核实帐、物一致性。玻璃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洗涮用水表等现场就地指示的测量设备可不建立台帐,只登记各岗位的数量。 2)计量人员可从入厂检定或验收把关,进行质量控制。新入厂的测量设备实行全部检验,不可抽检。 3)由使用部门或保管人负责对此类测量设备的完好性进行自查,发现有异常时,可随时通知维修部门和校准部门进行检查和确认。 4)维修人员根据使用部门或使用人员要求,对固定安装又不易拆装的测量设备,可按使用要求进行检查、比对和专业维护。 5)初次入厂检验后粘贴检验合格标识。 4.4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修、保养 a) 对于监视和测量设备维修过程中及使用过程中的零点、阻尼及其他调整等,不涉及影响其计量性能、精度的,由各单位维修人员自行调整。凡涉及精度要求的调整及修理时,应作出维修记录,并由检定人员进行校准后,才能使用; b) 监视和测量设备在搬运、防护及贮存期间,应防雨、防晒、防震、防强磁场, 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完好无损,防止其各项技术指标及精确度发生变化; c) 当发现不合格监视和测量设备(包括已经损坏、过载或误操作、显示不正常、功能出了可疑等),使用人员应马上记录,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排除不合格因素,并由检定人员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d) 对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①修理②调整③保养④重新校准⑤限制(量程,功能)使用⑥降级使用⑦报废等纠正措施,维修人员应作好维修记录或校准记录,以备跟踪检查; e) 失准状态下,监视和测量设备测量结果的处理 失准监视和测量设备一经发现,电仪车间要对失准设备的相应项目进行确认。化 验室要对监视、测量设备失准期间的产品进行追踪检验,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4.5 监视、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4.5.1 检定(校准)的依据 对于有国家检定规程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应执行国家检定规程,对于在检测过程中有精度要求而无国家、行业部门及地方检定规程可依的监视、测量设备,企业应自制定校验方法,以满足生产需要,校验内容应包括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技术要求、校准条 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校准结果处理等。 4.5.2 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 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初次确定后,投入体系中使用。之后由检定/校准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具体使用情况,编制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表,由电仪车间批准后实施。 4.5.2.1 属强制检定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间隔应严格按使用情况、强制检定目录及检定规程的要求由实施强制检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评定,并纳入台帐管理,不得变更; 4.5.2.2 自行检定/校准和其他非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间隔,由电仪车间依据检定规程、以往的计量确认数据及相关因素进行合理的评定,纳入台帐管理; 4.5.2.3 对于没有检定规程/校准规范而由公司自己校验的测量设备,由电仪车间依据产品说明书的技术要求、测量设备的稳定性、使用频率、使用环境、经济性等因素评定测量设备的校验间隔,并编入台帐; 4.5.2.4不易拆卸的测量设备可按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的要求与该设备的检修期或大修期相结合,合理的评定计量确认间隔; 4.5.2.5 对于闲置或待用的测量设备,可暂不评定计量确认间隔,启用时,根据上述程序评定计量确认间隔。 4.6 计量确认间隔的调整 计量确认间隔必要时可进行调整(强检除外),以确保测量设备持续符合规定的计量要求。根据以往检定/校准记录的历史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得出趋向性数据; 多次计量确认合格率低于95%的,确认间隔应适当缩短;多次计量确认合格率为100%的,确认间隔可适当放宽。应对调整后的确认间隔进行评定。 4.7 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调整、维修和修改后,应重新进行计量确认,并进行记录,每年对合格率进行统计,根据4.6条对计量确认间隔进行调整。 4.8 电仪车间每年应对检定/校准记录作年度评定分析,以确定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的适宜性。 4.9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调整步骤 4.9.1 电仪车间每年对计量确认合格率进行统计,作为评审计量确认间隔的依据。调整计量确认间隔时由电仪车间提出申请,由生产经理批准后变更。 4.9.2测量设备计量确认-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SO50001 能源 管理程序 文件 汇编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