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货电梯安装施工方案.doc
《人货电梯安装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货电梯安装施工方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精 品 文 档 1 【精品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双笼电梯安装拆除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 2、北京市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京建施【2008】368号 3、北京京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SC(IL)系列施工升降机安装手册 4、石景山新能国际大厦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石景山新能国际大厦工程,该工程地处北京市石景山区,北临鲁谷路,西临银河南街, 本工程地下2层,地上15层(分3栋独立栋号即:1、2、3#楼),建筑高度为79.300M,地下2层基础埋深-8.900M。(地下二层=4.0M;地下一层=4.25M;一层=5.50M二层=4.60M;三~十五层=5.30M) 三、 双笼电梯的选型和定位 1﹒双笼电梯的选型 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和工程情况,该工程选用北京京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CD200/200型升降机3台,安装高度约87米。 2﹒双笼电梯的定位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双笼电梯的安装中心位置: 详见平面布置图。 四、双笼电梯基础的设计 为了保证电梯基础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根据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砼基础板下的承载能力为0.15Mpa。 本工程电梯基础均座落在地下室人防顶板上,考虑到人防顶板的承载力限制,采取人防顶板支撑加固方法进行施工,支撑加固方法见后附图。 电梯基础砼底板厚度为330mm,配筋为Φ8@200mm单层双向钢筋网,砼强度等级为C25,基础尺寸为4200×4100×330,砼用量为5.68m3。(见附图) 五、电梯安装 双笼电梯的安装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厂家安装,安装进度随主体结构的进度而进行。 5.1升降机的安装 在安装之前首先必须熟悉“安装安全要求”,深刻了解升降机的机械和电气性能,并对有待安装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检查或更换。 5.1.1外笼和吊笼的安装 a、将基础表面清扫干净;b、用起重设备吊住吊笼上的吊点;c、将主机吊起就位;d、将地脚螺栓安装好;e、在地脚螺栓处底盘和基础间垫入不同厚度调整钢板,用以调整导轨的垂直度;f、用砼将地脚螺栓浇筑在基础上g、用水平仪或线坠测量导轨架的垂直度,保证导轨架的各个立管在相邻方向上的垂直度不大于1/1500;h、当导轨架调整到垂直度时,用700N.M的力矩扭紧四个地脚螺栓;i、用同样方法调整外笼门框的垂直度在两个相邻方向不大于1/1000;j、压紧其余地脚螺栓;h、安装好吊笼上的护身栏杆。 5.1.2双笼升降机的安装 a、用上述安装方法将左右两部分连接起来;b、用上述方法调整外笼门框的垂直度并扭紧地脚螺栓;c、松开吊笼内电动机上的制动器;d、用起重设备吊起吊笼;e、从标准节上方使吊笼就位;f、将制动器复位。 5.1.3吊笼、外笼安装完毕后的调整 a、检查所有用于运输的垫木或螺栓等是否全部除掉;b、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侧隙新梯应为0.2-0.5mm,维修调整后侧隙不得超过0.7mm;c、导轮与齿条背面的间隙为0.5mm;d、各个滚轮与标准节立管的间隙为0.5mm;e、所有门应开启灵活;f、安装缓冲弹簧。 5.1.4电缆安装 现场供电箱距升降机电源箱的距离不得超过20米,以保证供电质量,满载运行中,电压波动不得大于±5%。 a、将供电电缆从升降机电源箱内的总电源开关接入现场供电箱;b、将电缆线以自由状态盘入电缆笼内;c、电缆线一端从电缆笼底部引出接入电源箱,另一端通过电缆托架引到吊笼内接入电控箱;d、电缆笼装在电缆托架下方,使电缆随线在其中心并可自由的拽出或盘入电缆笼内。 5.1.5吊杆安装 吊杆应安装在吊笼顶部吊杆安装孔内:a、将推力轴承装在吊杆底部,将吊杆放入安装孔内;b、在吊笼内安装向心轴承,安装压垫并用螺栓固定。 5.1.6导轨架的安装 a、将标准节两端管子接头处及齿条处销子处擦拭干净,并加少量润滑油;b、打开一扇护身栏杆,将吊杆上的吊勾放下,并勾住标准节吊具;c、将标准节吊具勾住一节标准节;d、摇动手摇卷扬机,将标准节吊至吊笼顶部,并放稳;e、关上护身栏杆,起动升降机,当吊笼升至接近导轨架顶部时,应点动行驶,直至吊笼顶部距导轨架顶部大约为300mm左右时停止;f、用吊杆吊起标准节,对准下面标准节立管和齿条上的销孔放下吊勾,用螺栓紧固;g、松开吊勾,将吊杆转回,用350N.M的拧紧力矩紧固全部螺栓;h、按上述方法将标准节依次相连直至达到所需高度为止,随着导轨架的不断加高,应同时安装附墙架,并检查导轨架安装垂直度,导轨架高度85米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25mm,安装垂直度可用经纬仪或其他检测垂直度的仪器来测量;f、若利用现场的起重设备如塔吊等安装导轨架,可先将四节标准节在地上连成一组,然后吊上导轨架。使用期间导轨架的自由高度不大于7.5M。 5.1.7附墙架安装 根据安装安装说明书要求,附墙架距地面的距离不大于9M,每道附墙的间距不大于9M。因为本工程的层高均在4.6M以上,每2层设置一道附墙是不符合要求的,所以必须每一层楼面都要设置附墙。 附墙设置附墙架的安装见附图。 六、注意事项 6.1安装电梯时,场地应清理干净,并用标志杆等围起来,禁止非 工作人员入内。 6.2安装过程中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统一指挥。拆装队伍必须具有专业资格证书。 6.3升降机运行时,人员的头和手绝对不可露出笼和窗外。 6.4升降机运行过程中,必须按升降机额定安装载重量装载,不允 许超载运行。乘载人数18人,额定载重量2000KG。 6.5风力达到6级以上不能进行运载。 6.6电梯电源必须配备专用电箱,每个吊笼均应有一个开关控 制。 6.7电梯必须具有良好的限位装置,上限和下限必须灵活。 6.8升降机结构、电机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接地,电阻不超过4Ω。 6.9吊笼必须设有安全装置,即断绳保护和限速器。安全装置须经试验使用灵敏,当悬挂或支撑装置在工作时失去作用及吊笼失控时或超速的情况下,安全装置起作用,并将吊笼制停,门连锁装置同时应起作用。 6.10 电梯安装须有拆装交底,安装后应由专业人员及单位验收合格后才能运行,验收单上应有量化验收内容。 6.11 安全防护:吊笼地面出口应设置防护棚,防护棚搭设材质应符合安全要求,每层卸料口设置防护门,并设置层次照明灯。卸料口平台搭设符合安全要求,电梯运行前必须关闭防护门。 6.12电梯司机须有证上岗,每班作业前按规定试车,司机交接班须按规定提交值班交接记录。司机应配备信号联络工具,并保证信号正确。 6.13 吊笼内围护网包括笼门不得破损,顶部应有紧急出口,并设有电器安全开关,当门打开时吊笼不能起运。吊笼顶周围应设置护栏。吊笼门应有电气限位安全装置,使吊笼只有在笼门关好后才能起动。 6.14升降机的上下行程限位开关、上下极限开关、防松绳开关应齐全有效。主防坠安全器只能在有效的标定内使用,有效期不超过1年。 6.15施工升降机的防坠安全器装机使用时要按吊笼额定载重量进行防坠落试验,以后至少每3个月应进行一次额定载重防坠试验,并做好记录。 6.16各停层处应设置层门,层门不得向吊笼通道开启,高度不得低于1.1M,吊笼门与登机平台的边缘不得大于50MM,两侧绑2道护身栏,并用密目网封闭。 6.17施工升降机内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登机标致、负责人标牌等。 七、电梯使用安全要求 7.1司机工作时,工作服要扣紧,戴好安全帽。 7.2严禁超载工作,荷载严格限制在厂规额定范围内。运送材料不得超出网外面。 7.3禁止非司机操作。 7.4电梯每次启动前应鸣警示意。操作时司机必须精神集中,严禁与别人打闹、看书报等。 7.5电梯升降时,所乘人员必须服从司机指挥,否则司机有权拒绝升降。 7.6接班时,每一次开车停留距地面1米处停车,检查工作笼是否下滑、上爬,并做其它试动作,证明性能正常后方可正式工作。 7.7运送物料在工作笼内必须平均分布,防止偏重。 7.8随时注意信号,遇到不正常情况立即停车。 7.9在视线差、大雾、雷雨、导轨冰冻等危险条件下禁止开车。 7.10合闸后司机不准离开,吊笼降至地面,拉开电源开关,锁好操作箱后方能离开。 7.11制动器、限速器要经常检查调整,确保安全可靠。在其失灵或有故障时,严禁开车。 7.12大风情况下要小心开车,风速超过12米/秒时严禁开车,吊笼停于地面。 7.13班后工作:打扫梯笼,整理工作现场;拉开电源开关,检查机械部分是否有损坏;做好当班记录;锁好司机室或作好交接班。 八、 电梯拆除 (一)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1、 拆除施工电梯之前,必须对电梯进行一次大检查,特别是爬升电机、制动器、冒顶保护装置、限位开关等零部件,从严检查其动作的可靠性和灵敏度,不符合要求的应调整。 2、拆除作业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并取得有关部门合法的资质证书的人员担任,并设专人指挥。 3、所有拆除人员做到执证上岗,按章操作。 4、作业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脚着软底防滑鞋,并系好安全带,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5、安拆过程中地面应设置警戒区域,警戒区域内无关人员禁止进入。 6、拆除过程中禁止向下抛投拆下的螺栓、工具等各种物品。工作时工具要放牢靠,以免滑落。使用扳手等工具用力要适度,防止用力过猛身体失稳坠落。 7、与有五级以上大风及雨等恶劣天气时不允许作业。 (二)施工升降机的拆除 升降机的拆除工序与安装的工序相反,拆除时应注意。 1、拆除流程: 标准节的拆卸→附墙架的拆卸→吊笼的拆卸→防护围栏的拆卸→基础节、底架的拆卸。 2、拆除过程具体如下: (1)将梯笼升至顶部,松开顶部头架的固定螺栓,拆下头架,利用吊笼放至地面。 (2)松开最顶部标准节螺栓,利用吊笼顶部的吊杆将标准节吊下,放置于吊笼顶部并运至地面。 (3)按上一步骤依次拆除标准节,同时根据进度拆除附墙架。 (4) 拆除至底层基础时,先将吊笼顶部的吊杆松开放下,利用其他起重设备将吊笼从标准节上吊出。 (5)基础承托架拆除时如有砼等浇注的地方用攒子剔除。 (6)拆除基础节、外围栏及底架。 (三)、拆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拆除工作由拆装小组负责统一指挥,明确讯号,拆除过程中,机身周围10米范围内,必须设置警戒线,警戒区内不允许有人随意走动或停留。 2)凡进入警戒区的操作人员都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要系好安全带,足穿软底鞋,拆塔时应精力集中,安全操作,不允许零件或工具从高处掉下来。 3)拆除时,风力不得超过四级,遇雨要停止拆除。 4)电梯拆除的标准节及其它散件应边拆边运离现场,防止运输道路阻塞。 5)注意拆下来的零部件的保管与堆放,联接螺栓、销轴及开口销等由拆装小组派人收管。 6)除了上述要求外,其它要求均按《电梯使用手册》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九、 附图: 十、地下室顶板支撑架体稳定性计算 1、技术参数: 根据北京京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安装说明书第2页主要技术参数:1)外笼重量:1600Kg 2)吊笼重量:1600Kg×2=3200Kg(含内配设置) 3)对重重量:1600Kg×2=3200Kg 4)标准节 :161Kg/节×58节=9338Kg(全高按86M计,每节标准节高度为1.5M) 5)钢筋混凝土基础:4.2×4.1×0.33×2500Kg/M3=14206.5Kg 6)额定载重量:2000Kg×2=4000Kg 合计总重量:(1600+3200+3200+9338+14206.5+4000)×1.5=53316.75Kg 基础面积(支撑)=4200×4100=17.22㎡ 即:53316.75Kg÷17.22㎡=3096.21Kg/㎡ 即计算依据按每平方米3096.21Kg进行计算。 2、支撑体系稳定性计算: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杜荣军)。 支架搭设高度均按4.0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0.60米,立杆的横距 l=0.60米,立杆的步距 h=1.20米。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1.250×0.600+0.350×0.600=18.96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1.000)×0.600=1.800kN/m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5.78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0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4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l0=1.155×1.700×1.20=2.356m =2356/16.0=147.724 =0.320 =15776/(0.320×424)=116.219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l0=1.200+2×0.400=2.000m =2000/16.0=125.392 =0.424 =15776/(0.424×424)=87.842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 (3) 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00; 公式(3)的计算结果:l0=1.155×1.000×(1.200+2×0.400)=2.310m =2310/16.0=144.828 =0.333 =15776/(0.333×424)=111.909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双笼电梯安拆及使用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优先保护人和大多数人、优先保护贵重财产的原则;更好的控制电梯安全运行,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项目部干部、职工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救护能力、反应速度,完善救护手段、措施,进一步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尽可能降低伤亡事故损害,特制定本预案. 一、明确项目应急急救组织 根据项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以项目部执行经理负责制,值班经理主责的应急急救组织,成员主要由项目部管理人员、作业队负责人和以班组为建制的施工作业人员组成,其组织结构和联络方式如下: 2.1组织机构 组 长: 丁佐平 电话:13671212156 副组长: 吴祝平 沈沉 成 员: 左正元、吴义忠、沈应成、王世康、张健、冯利华 2.2援助联系电话: 急救中心电话:120 求助电话:110 二、应急程序和措施 2.1双笼电梯一旦发生倒塌或堕落事故时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因而平时应加强对其管理对从事其拆装、操作作业的人员加强教育、培训,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当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执行如下程序: (1)事故发生时,由现场负责人迅速组织指挥抢救:如情况严重,需送急救中心的,要迅速联系急救中心进行救治:如有重伤或死亡出现时,应在第一时间内迅速上报分公司,并上报当地安全生产主管部门。 (2) 如有大量人员同时伤亡的情况,应通知若干家急救中心,并在现场附近路口安排人员引导救护车辆,避免浪费急救时间。 (3)由现场急救员马上展开急救,现场止血,临时包扎,为进一步救治作好准备。 (4)由项目安全员负责陪同受伤人员去医院救治,搜集好相关资料,对受伤人员要精心照顾。 (5)如发生重伤及死亡事故,由负责人负责组织保护现场并组织配合上级各部门的事故调查。 2.2应急预防措施 ①严格安全教育,通过严格全员进场安全教育、班前教育、周安全例会等方式,加强职工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职工自我防护、保护能力,提高安全意识。 ②针对作业特点进行安全和班前交底,防护措施有针对性、操作性强,减少事故发生。 ③结合项目工程地处成熟的办公、生活社区内,附近医院.机关医务所等医疗设施较完善的地理位置,确定项目部紧急救护内容以简单的急救处置和快速反应、响应为重点。 ④根据施工项目实际情况,意外事故发生主要有安装不合格、司机错误操作、机械故障三种,针对这三种情况分别制定预案如下: a、安装不合格引起的事故的控制:安装之前,必须对电梯的基础进行验收,地基的承载力、基础的形状、尺寸及基础砼强度必须符合安装要求,安装的过程中,必须对每道工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组装完毕后,必须按照电梯的各项参数进行调试,电梯安装完毕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上级主观部门检查验收,取的准用证后方可使用。 b、机械故障发生的意外事故:电梯在运行中,必须按照电梯的日常保养措施进行维修保养: 1、安全装置 班前必须进行检查各限位、保险装置,必须对电梯各个部位作一次检查,特别是关键部位及零部件检查要有详细记录。 2、主绳 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如磨损达钢丝绳截面积的5%或钢丝绳有断丝、折伤现象,必须立即更换。 3、销轴、开口销、螺栓 销轴、开口销、螺栓必须使用原厂生产, 使用达到二年,必须送至有权威性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如不合格,必须更换。 c、司机误操作所发生的意外事故: 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特制定防范措施如下: 1)、要求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且必须有2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 2)、必须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严禁超载、超员运行。 4)、为防风压倾翻力矩过大使电梯倾翻, 6级以上强风严禁作业。 5)、定期认真校核垂直度。 三、应急事故处理: 3.1事故处理: 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大声呼喊附近同伴救助并上报项目部,简述出事地点、情况、报警人姓名。项目部救护组织值班负责人组织指挥救护工作,主要工作有: 事态严重应立即指定专人负责联系医疗救护组织,要求: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故状态及报警人姓名。 指定专人组织救护工作:事故发生单位在发现或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最先制定应急方案立即进行自救。若事态状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在自救的同时请求专业求援队伍救助。 指定临时紧急事务联络员一名。负责向上级汇报,留守办公室负责紧急事务联络、沟通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生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在采取紧急措施。 指定专人负责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密切配合专业救援队伍急救工作。 3.2 事故报告: 1、及时向公司安全科汇报。 2、抢救伤员:由项目经理、执行经理或安全员指挥应急抢救队,根据伤者的不同性质采取正确的抢救方法。根据受伤害的部位选择不同的专业医院,以利抢救,避免死亡;对触电事故应采取先抢救后送医院的办法。 3、保护现场:发生事故后特别是重大伤亡事故,项目经理、执行经理、安全员等除组织人员对伤者进行抢救外,并亲自布置兼职安全员保护好现场,以便上级调查组到现场调查了解真实情况。专兼职安全员要在现场注意了解事故的知情人、见证人的姓名、工种职务,以便提供调查组查访。 4、保持冷静、组织人员、设置警戒,,维护好出事周围的正常秩序。 事故发生后围观职工会立即增多,特别是重大事故,抢救人员、职工亲属、各级领导周围群众会突然大批涌来,在这种情况下工地的负责人要立即组织人员成立现场抢救小组,进行有组织的抢救,既保护现场又要防止次生灾害发生;还要成立警介小组,注意疏散周围职工,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在场的亲属组织好护理小组,以免发生意外。 3.3现场配备的急救物品 施工现场所配备的各种医用急救物品均由曹爱林、左正元二位同志分别管理,分别存放于办公室和物资库房。 现场配备的急救物品有:纱布、胶布、外用绷带(弹性绷带)、消毒棉球或棉棒、三角巾、创可帖、云南白药、红花油、烫伤膏、剪子、镊子、手电筒、缝衣针或针灸、火柴、一次性塑料袋、口罩、乳胶手套、肥皂或洗手液、消毒纸巾、外用酒精等。 四、应了解的基本急救方法 4.1、常用的止血方法 1)加压包扎止血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在外表出血时首先采用。 适用范围:小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应与止血带配合使用;头部、躯体、四肢以及身体各处的伤口消毒使用干净、消毒较厚的纱布,覆盖在伤口表面,如无纱布,可使用干净毛巾、手帕替带.在纱布上方用绷带、三角巾紧紧缠绕住,加压包扎,即可达止血目的。 2)止血带止血法:用加压包扎止血不能奏效的四肢大血管出血,应及时使用止血带止血。 适用范围:多伤肢体有大而深的伤口,血流速度快,多处受伤,出血量大,受伤同时伴有开放性骨折,肢体已完全离断或部分离断,受伤部位可见到喷泉样的出血,不能用于头部和躯干部出血的止血。 止血用品:最合适的止血带是有弹性的空心皮管或橡皮条,紧急情况下,可就地取材用宽布条、三角巾、毛巾、衣襟、领带、腰带等用做止血带的替代品。 止血带的使用位置:扎止血带的位置应在伤口的上方,医学上叫做“近心端”,应距离伤口越近越好,以减少缺血的区域。 上肢出血:上臂的上部和下部。 下肢出血:大腿的上部。 在准备用止血带的位置垫一层毛巾和几层纱布或直接扎在衣物上,避免皮肤被止血带勒压而坏死。将有弹性的止血带缠在肢体四周,然后在外侧打结(注意:别在伤口上打结)。 4.2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一旦遇到病人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最常见。方便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是由抢救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吹入病人的口腔,经由呼吸道到肺部,这时吹入病人口腔的气体含氧气为68%,这种氧气浓度可以维持病人最低限度的需氧量。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观察病人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吹气时胸部抬起,说明气道畅通,口对口吹气的操作是正确的。每次吹气量平均900毫升, 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2-16次。 下列情况不宜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腔严重外伤、牙关紧闭时不宜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4.3车的使用 遇有紧急情况时,对于一般性伤害,首先利用本公司在现场的各种车辆,或将受伤者运至主要交通要道拦截过往车辆;对重大伤害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简要地说明待救人的基本症状,以及报救点的准确方位。 a)必须使用急救车的几种情况 1受严重撞击、高处坠落、重物挤压等各种意外情况造成的严重损伤和大出血; 2各种原因引起的呕血、咳血、便血等大出血; 3意外灾害事故造成人员发病、伤亡的现场,尤其是成批伤员和群体伤害; 4.救护车到达前的急救常规: 1)必须保护病人的正确体位,切勿随便推动或搬运病人,以免病情加重。 2)昏迷、呕吐病人头侧向一边; 3)脑外伤、昏迷病人不要抱着头乱晃; 4)高空坠落伤者,不要随便搬头抱脚移动; 5)将病人移到安全、易于救护的地方; 6)选择病人适宜的体位,安静卧床休息; 7)保持呼吸道通畅,已昏迷的病人应将呕吐物、分泌物掏出来或头侧向一边顺位引流出来; 8)外伤病人给予初步止血、包扎、固定; 9)待救护车到达后,应向急救人员详细地讲述病人的病情、伤情以及发展过程、采取的初步急救措施。 应急抢救线路图-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梯 安装 施工 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