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光谷为明实验学校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
《武汉市光谷为明实验学校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光谷为明实验学校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想获得关于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科学的方式是( ) A.神话传说 B.口口相传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现 2.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先民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河姆渡人干栏式和半坡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建筑不同的原因是( ) ①地理位置②生活方式③气候条件④生活环境⑤社会习俗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 3.黄帝陵是全球炎黄子孙心中的圣地和精神家园,是海内外华人华侨与祖国联系的重要纽带。以下发明创造与传说中的黄帝无关的是 A.制作铁农具 B.挖掘水井 C.建造宫室 D.发明弓箭 4.在西周统治过程中,到了周幽王时,朝政腐败,他为博妃子一笑,竟“烽火戏诸侯”。最初,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奴隶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5.“按照《周礼》《礼记》《仪礼》等礼书提供的标准,周代在宴飨(xiǎng)和祭祀活动中以鼎、簋相配,根据身份地位分别是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贵族在使用鼎、簋组合礼器的时候,按照自己的身份等级享用相应的数量和规格,不可逾越。”这段材料能够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①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②青铜器的功能为食器和礼器 ③ 青铜器的数量反映了贵族权力的大小 ④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图是小李在复习时绘制的一个知识示意图,图中"②”处的内容应是 A.铁器牛耕 B.耒耜骨器 C.兼爱非攻 D.焚书坑儒 7.观察下面《战国形势图》,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A.这一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是秦 B.纸上谈兵的故事发生在今山西境内 C.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D.七雄并立,战事不断 8.复旦大学校训出自中国某部典籍中的名句.“博闻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部典籍是( ) A.《韩非子》 B.《论语》 C.《道德经》 D.《墨子》 9.“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黄帝 B.周武王 C.秦始皇 D.汉武帝 10.下列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是( ) ①统一文字 ②修建长城 ③沉重赋税 ④严刑苛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而当时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导致百家无所适从。为此,汉武帝(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坚持无为,发展生产 C.推行私恩,分其子弟 D.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12.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它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注重民生推动社会进步 13.“哥哥,你给我讲一讲书中农民起义的故事。”184年东汉张角领导的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刘邦、项羽起义 D.金田起义 14.“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关于诗中的这场战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的时间是公元200年 B.交战双方是曹操和袁绍的军队 C.最后袁绍带领800残兵逃过黄河 D.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5.中医是人类文化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在防治疾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唐本草》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16.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 A.有利于文化交流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17.下图是小华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笔记内容,判断他的学习主题是(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民族关系的发展 18.如下图,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中出现了具有游牧民族饮食习惯的“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表明魏晋时期 A.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B.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 C.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D.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交融 19.陈老师上课时使用了下列三幅图片,他正在上的这节课的主题最可能是 少数民族采桑图 汉人胡食图 汉族妇女蒸馍烙饼图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20.“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书,靡不必书”。摘自我国现在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 A. B. C. D.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材料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篇》 材料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材料四 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孔子修《诗》《书》,订《礼》《乐》,赞《易》而作《春秋》,此所谓六经。其先皆官书也,经孔子之手而流布于民间。 ——钱穆《国史大纲》 (1)尝试用自己的话叙述对材料一的理解。 (2)材料一的《道德经》记录了春秋后期哪一个学派创始人的思想观点?这位思想家还有哪些主张? (3)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论语》记录了孔子的思想,他是哪一个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作为大教育家,他是怎样把“贵族学”传播到民间的?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在全国设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鼓励耕织、奖励军功、严明法度之外,还有哪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 材料二 (2)图一人物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他是谁? (3)材料二中图二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二①处应填写什么? 材料三 (4)根据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23.改革、创新是引领时代发展的原动力。历史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必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人物)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 ——孔子 材料二 ……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空缺处的人物得益于管仲改革,终成霸业。他是谁? (2)材料二中支持“商君”改革的国君是哪一位? (3)材料三中的“魏”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魏主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2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字记自信) 材料一 己亥“猪”的前世今生 甲骨文猪 篆书猪 行书猪 (史学叙自信) 材料二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60百科 (科技彰自信) 材料三.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① 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② (写出农书名称)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③ 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上述材料均改编自统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73页、98页 (画窟现自信)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篆书“猪”成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是在哪个朝代?假如行书“猪”是王羲之的真迹,请根据所学知识和此行书“猪”归纳出王羲之书法的特点。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部史学巨著?请写出这部著作的文学价值。 (3)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三中“ ”所代表的内容。 ① ;② ;③ 。 (4)材料四中《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他流传下来的另一部作品是?龙门石窟和其它石窟的开凿都和统治阶级宣传的哪一宗教有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 解析.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 资料。因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依据考古发现。选项D正确; 神话传说、相传,都有虚假成分,不能真实反映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排除AB项;学者推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不能真实反映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排除C项。故选D。 2.B 解析.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高温潮湿,所以住干栏式的房屋。距今约6000年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干燥多风,温度较低,所以住半地穴式房屋。因此影响他们建不同式样房屋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等因素,①③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而②生活方式和⑤社会习俗不是房屋建筑不同的原因,排除。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3.A 解析.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黄帝是远古时代的,而铁制农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故A符合题意;BCD符合黄帝的传说,故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A。 4.D 解析.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是西周开创的政治制度,主要解决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下对广大地区的统治问题。在分封制下,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等义务。因此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带兵前来保卫周王,正是履行诸侯的义务,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5.C 解析.C 【详解】 [依据“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篇。”可知,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由酒器为主变为以礼器为主,由食器发展为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或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故周朝的这一规定旨在强调贵族等级界限分明,故②③④正确,故C符合题意;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在材料中未涉及,故①错误,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A 解析.A 【详解】 根据材料“春秋战国”、“大变革.社会转型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引发了社会大变革。故选项A符合题意;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耒耜骨器,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焚书坑儒是秦朝所发生的事件,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7.D 解析.D 【详解】 根据“《战国形势图》”可以看出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也可以看到许多战役图例,故可以得出这一时期七雄并立,战事不断,D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秦国是诸侯国之一,但无法得知秦国是这一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排除A;图中可以看出赵国在今山西境内,但没有纸上谈兵的相关信息,排除B;图中可以看出齐国,但不能得出齐国被田氏取代的信息,排除C。故选D。 8.B 解析.B 【详解】 根据“仁在其中矣”可得出其强调“仁”,根据所学,这是儒家的思想,因此与《论语》有关,B正确;ACD项分别是法、道、墨三家的,排除。 9.C 解析.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之后的历代王朝都沿用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只是在制度内部作出调整。故“他”是指秦始皇,故C正确;黄帝是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与题干无关,故A错误;周武王属于奴隶制时代的君主,与题干无关,故B错误;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的帝王,晚于秦朝的出现,故D错误;故选C。 1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所以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有②③④。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秦朝速亡无关,①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1.A 解析.A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信息“董仲舒”“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A项正确;“坚持无为,发展生产”属于西汉初期的统治思想,排除B项;“推行私恩,分其子弟”指的是推恩令,排除C项;“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属于秦始皇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解析.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业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注重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还提倡勤俭治国。由此出现了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它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注重民生推动社会进步。选项D符合题意;AB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 13.B 解析.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无法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反抗情绪在民间蔓延。184年,创立太平道的张角,领导了黄巾军起义,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B正确;陈胜、吴广起义领导了大泽乡起义,A排除;刘邦、项羽起义是秦末农民起义,刘邦灭亡了秦朝,C排除;洪秀全领导了金田起义,D排除;故选B。 14.D 解析.D 【详解】 依据题干中的“赤壁”“周瑜”“曹公”等信息可知,此诗描述的是赤壁之战。208年,曹操率军南下,意图消灭孙权、刘备等南方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却被孙、刘联军在赤壁打败。从此,曹操退守中原,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江东地区的势力进一步巩固,刘备乘势占据四川等地区。所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项符合题意;ABC项与官渡之战有关,排除。故选D。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书中,收录了300对个药方,到现在仍被人们所借鉴,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所以A项符合题意;《唐本草》是唐高宗时期修订编写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B项不符合题意;《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被称为药王,C项不符合题意;《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翻译为多国文字,D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C 解析.C 【详解】 “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反映的是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之间的物种交流的,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传到西方。西域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天马、汗血马、苜蓿、石榴、核桃、大蒜等传到中原,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交流,A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B排除;丝绸之路没有改变古代经济结构,D排除。故选择C。 17.A 解析.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从西晋后期到南朝前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南方的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等方面的发展,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所以,小华笔记内容的学习主题是江南的开发,A正确;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的主题、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南宋,与题干描述的不符,排除BC;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关系,排除D。故选A。 18.D 解析.D 【详解】 根据题干“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中出现了具有游牧民族饮食习惯的‘手持烤肉串的宾客’”可知,“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黄河流域出现了这样的壁画,这体现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交融,故选D项;题干体现的是民族交融,而不是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排除B项;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 19.A 解析.A 【详解】 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图片1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养殖业,图片2.图片3均反映的是汉族在饮食业上向少数民族学习,这体现了民族交融,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C 解析.C 【详解】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C项正确;《九章算术》是关于数学方面的,排除A项;《汉书》是史学方面的,排除B项;《水经注》是关于地理方面的,排除D项。故选C项。 二、综合题 21.(1)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引出好结果,好事也可能引出坏结果。 (2)道家;万事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 (3)儒家;“仁” (4)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解析.(1)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引出好结果,好事也可能引出坏结果。 (2)道家;万事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 (3)儒家;“仁” (4)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广收学生。 【详解】 (1)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道德经》,反映的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引出好结果,好事也可能引出坏结果。这反映的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思想。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道德经》记录了春秋后期老子的思想,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万事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 (4)孔子作为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广收学生,把“贵族学”传播到民间。 22.(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秦始皇嬴政。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制;皇帝。 (4)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利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5)秦始皇有功有过,功大于过。功是建立了第一个 解析.(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秦始皇嬴政。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制;皇帝。 (4)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利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5)秦始皇有功有过,功大于过。功是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过是统治残暴。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在全国设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可知,这是对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描述。商鞅变法的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鼓励耕织、奖励军功、严明法度之外,还有一项就是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依据所学可知,图一是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图二反映了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图二①处应填写皇帝。秦始皇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4)依据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可知,这是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秦统一后,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可知,秦始皇有功有过,功大于过。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诸侯割据混战局面。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还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但同时他又实行暴政,导致了秦朝的灭亡。总之,秦始皇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23.(1)齐桓公; (2)秦孝公; (3)鲜卑族;说汉语; (4)实行改革。 【详解】 (1)据材料一“……九合诸候,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可知,材料一反映的齐桓公称霸,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 解析.(1)齐桓公; (2)秦孝公; (3)鲜卑族;说汉语; (4)实行改革。 【详解】 (1)据材料一“……九合诸候,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可知,材料一反映的齐桓公称霸,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管仲改革中“尊王攘夷”等策略的实行,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 (2)材料二中支持“商君”改革的国君是秦孝公。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3)据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将革’”可知,材料三中的“魏”政权是由鲜卑族建立的,魏主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说汉话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改革,改革是强国之路。 【点睛】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24.(1)秦朝;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 (3)①造纸术②《齐民要术》③圆周率 (4)《女史箴图》;佛教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篆书“猪”成为通用文字 解析.(1)秦朝;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 (3)①造纸术②《齐民要术》③圆周率 (4)《女史箴图》;佛教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篆书“猪”成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是在秦朝,秦朝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王羲之书法的笔势特点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被称为“书圣”。 (2)据材料二“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它”指的是《史记》,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是后世编写史书的范例。《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3)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进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 ②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学家,著有《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③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设计制造指南车,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恺之是东晋时的著名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所以他流传下来的另一部作品是《女史箴图》。龙门石窟和其它石窟的开凿都和统治阶级宣传的佛教有关。-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汉市 光谷 实验学校 历史 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