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测试真题解析.doc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测试真题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测试真题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完整版)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测试真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数据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120N B.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0.12kg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 D.雪峰山山顶的大气压大约是1.2×105Pa 2.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速度减小最后停下来,是因为汽车不再受牵引力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冲线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3.竖直上抛的橡皮上升到最高点,如果此时它受到的力突然消失,那么它将( ) A.静止在空中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继续上升 4.如图示的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很宽的书包带 B.啄木鸟尖尖的喙 C.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 D.刀刃磨得很薄 5.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 乙两种液体中,密度计静止时,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密度计所受浮力为F甲和F乙,则( ) A.p甲>p乙 F甲=F乙 B.p甲<p乙 F甲=F乙 C.p甲<p乙 F甲>F乙 D.p甲>p乙 F甲<F乙 6.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当A端挂重GA的物体,B端挂重GB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此时OA恰好处于水平位置,GA=GB,杠杆重不计,则( ) A.AO>BO B.AO<BO C.AO=BO D.无法判定 7.完全相同的甲、乙两烧杯内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A、B是两烧杯中距离杯底相同高度的两点,且A、B两点液体压强相等,此时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为、;若将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球M、N分别轻轻地放入甲、乙烧杯中,发现M漂浮在甲液面上,N悬浮在乙液体中,两烧杯中液体均未溢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大于 B.M球的密度大于N球的密度 C.放入小球后,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增加量小于 D.放入小球后,烧杯底对桌面的压力增加量等于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与A点等高处、竖直放置静止的轻弹簧上,到达与B点等高处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图中与C点等高处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达A点时,小球的动能最大 B.下落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小球与弹簧机械能守恒 C.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受到的重力与弹簧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D.从A到B,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二、填空题 9.生活中很多利用物理知识的实例:如图在墙上挂图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图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________;我们用力捏一下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10.如图所示,晓彤把卡片放在瓶口上面,再把扣子放在瓶口上面的卡片上,用手指弹一下卡片,卡片飞了出去,扣子由于具有______,没有跟卡片一同飞出,且在______的作用下落入瓶中。 11.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手指与图钉帽的接触面积是1×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手指至少要用______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此时图钉帽对手指的压强是______Pa。 12.小新同学遥控小型无人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竖直上升阶段,在匀速上升阶段,无人机的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 13.如图所示,两个实心物体A、B叠放在水平面上,物体A重5N,B重10N。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A和B之间摩擦力为______N,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______N,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______N。 14.小华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管口无风时U型管内液面相平。小华用电吹风机以风速v1向玻璃管中吹风,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如图乙所示;改变风速为v2后,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如图丙所示;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比较v1与v2的大小,则v1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v2。 15.体育老师要求学生采用如图 17 所示站姿锻炼手臂力量:双脚并拢,脚尖O 触地,脚后跟踮起,手臂水平,手掌支撑在竖直墙壁上的A 点,B 为人体重心所在位置。锻炼时,躯体伸直,手臂伸直和弯曲动作交替进行。 (1)图示状态的人体可看作以 O 为支点的杠杆。画出其动力、动力臂及阻力、阻力臂_______。此时,人体相当于一个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等臂”) 。 (2)若要估测手臂伸直时手掌对墙壁的总压力 F。可用体重计称量出人体的体重(质量)m:用卷尺分别测量出_________和______。则压力=_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表示,g 为已知量)。 (3)小芳力气小,锻炼时想减小手掌对墙壁的压力, 合理的做法是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在同一高度同时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将甲球竖直向下抛、乙球竖直向上抛,忽略空气阻力,抛出时甲球的重力势能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球的重力势能;落地前空中运动过程中,乙球的机械能 ______(选填“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不变”或“减小”),甲球落地时的动能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球落地时的动能。 三、解答题 17.在图中,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为6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 18.如图所示,某剧组因拍摄节目需要,设计通过拉力装置来改变照明灯的高度。轻质杠杆ABO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 19.如图所示,请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20.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100 200 3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弹簧测力计和___________。 (2)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___________; (3)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 (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___________; (5)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器材有:木块A一块、砝码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和棉布一块。 (1)四次实验中,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操作是为了测量______;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比较______和______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3)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华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在图甲实验探究过程中,小华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测力计示数是2N,此时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若拉力增大到3N,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 (5)实验中,小华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____)。 A.类比法 B.科学推理法 C.控制变量法 二 22.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图的操作。 (1)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______;红红同学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__(选填字母); 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______,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 ______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 __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 (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多选);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用题中字母和ρ水表示)。 二 2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江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1)由实验步骤A可得金属块的重力为______N;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______有关;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步骤中液体密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N,金属块密度为______kg/m3; (4)善于思考的小江还想利用家里的电子秤替换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泡沫块受到的浮力: ①在底部安装有定滑轮的圆柱形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静止在水平电子秤上(如图甲),电子秤的示数m1为2kg; ②把一块不吸水泡沫块放入水中(如图乙),电子秤示数m2为2.2kg; ③用细线绕过定滑轮竖直向上拉动物体,使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丙),电子秤的示数为1.4kg; 根据实验数据得在丙图中泡沫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泡沫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24.(1)如图所示是你很熟悉的物理演示实验,请写出你从图中观察到的两个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 示例:现象﹣﹣塑料片飞出后会下落;物理知识﹣﹣塑料片受到重力 ①现象:______:物理知识:______; ②现象:______;物理知识:______; (2)人静止站在汽车上时,如果汽车突然启动向前,人容易向后倾倒,请分析此时人受力情况,并把所受到的力都在图中用示意图画出来______。 25.如图所示,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杠杆静止,此时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是_________。 (2)实验中,如图乙所示,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杠杆的刻度尺每格为5cm,钩码每个重0.5N,小红把数据记录在下表: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5 10 1 15 (3)小红根据以上实验数据马上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你认为是否合理? 答:______(选填“是"或“否”)。理由:___________。 (4)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使杠杆平衡,如图丙所示。现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如图所示,重为5N,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放在面积为0.8m2的水平桌面上;容器里装有4.5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7.竹筏漂流是许多地区的旅游项目之一,现有一竹筏,质量为64kg,体积为0.8m³。求: (1)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面上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求该竹筏最大载重为多少kg? 28.如图所示,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场景和建设过程中用到的滑轮组,若用该滑轮组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提升时间为,重物上升高度为。求: (1)提升时绳自由端的速度为多少; (2)若拉力的大小为,则拉力的功率为多少; (3)若上述过程中所提重物重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G=mg=50kg×10N/kg=500N 故A不符合实际; B.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左右,物理教科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50g=0.15kg左右,故B较接近实际;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故C不符合实际; D.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海平面气压在1.0×105Pa左右,大围山海拔较高,山顶处气压一定低于1.0×105Pa,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B 解析:B 【详解】 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力平衡,即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错误; B.苹果在空中下落时,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牵引力消失,汽车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汽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在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汽车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下来,故C错误; D.运动员到达终点前,以较快的速度向前运动,运动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下来,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3.A 解析:A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得,当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如果此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要保持现在的静止状态,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解析:A 【详解】 A.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很宽的书包带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 BCD.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啄木鸟尖尖的喙、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和刀刃磨得很薄都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解析:B 【详解】 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重力相同,放在甲、 乙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可知,两支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小都等于自身重力,所以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F乙;由图可知,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再由 p=ρ液gh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即p甲<p乙。 故选B。 6.B 解析:B 【详解】 杠杆的力臂如图所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G1LOA=G2LOB′ GA=GB LOA=LOB′ 由图可见 OA=LOA,OB>LOB′ OA<OB 故选B。 7.C 解析:C 【详解】 A.由图知,A、B所处的深度关系为hA>hB,因A、B两点压强相等,即pA=pB,所以,由 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为 ;因圆柱形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相等,由 可知,A点和B点液面以上两液体的重力相等,又因A、B两点距离杯底同一高度,所以A点和B点液面以下两液体的体积相等,由 G=mg= 可知,A点液面以下液体的重力小于B点液面以下液体的重力,综上可知,甲容器内液体的重力小于乙容器内液体的重力,因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 p甲<p乙,故A错误; B.将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物体M、N分别轻轻地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发现M漂浮在甲液面上,N悬浮在乙液体中;因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漂浮,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悬浮,所以 故B错误; C.因实心物体M、N的体积相等,M漂浮在甲液面上时排开甲液体的体积小于N悬浮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由 可知,放入M、N两物体后,乙烧杯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较大,由可知,乙烧杯内的液体密度大,上升的高度大,则乙容器底增加的压强大,即,故C正确; D.因乙液体的密度大,N排开液体的体积大所以,由可知,M受到的浮力小于N受到的浮力,因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实心物体的重力关系为,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 可知,容器对桌面增加的压力为 ,故D错误。 故选C。 8.B 解析:B 【详解】 小球从下落到A点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做加速运动,当与弹簧接触后,在A到B的过程中,弹力逐渐增大到与重力相等,则该过程中合力依然向下,小球加速运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B到C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减速,直到C点速度减为零,合力不为零,重力和弹力不是平衡力,综合可知小球在 B点速度最大,则动能最大,高度一直降低,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整体机械能守恒。 故选B。 二、填空题 9.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形状 【详解】 [1]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自制一个重锤,重锤由于重力的作用处于竖直位置,若相框的竖边和它平行,就说明相框挂正了。 [2]用力捏易拉罐,易拉罐变扁,发生了形变,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0.惯性 重力 【详解】 [1][2]小卡片和扣子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手指突然弹击小卡片时,小卡片由于受到弹力的作用而向前飞出,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扣子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扣子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瓶中。 11.F 解析:25 2.5×103 【详解】 [1]根据可知钉尖对松木施加的最小力 F=pS=5×106Pa×5×10-8m2=0.25N [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和钉尖对松木的压力相等,故手指施加的最小力为0.25N;钉帽对手指的力和手指对钉帽的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为0.25N,故此时图钉帽对手指的压强 p===2.5×103Pa 12.不变 增大 【详解】 [1]匀速上升时,无人机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其动能不变。 [2]匀速上升时,无人机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所以其重力势能增大。 13.A 解析:0 15 【详解】 [1]对A分析,A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B对A向右的静摩擦力,因为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A和B之间摩擦力为 f1=F=2N [2]把AB看成一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的拉力F和向右的拉力F,由于两力拉力大小相等,所以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拉力,地面对B没有摩擦力,即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N。 [3]地面对B的支持力与A、B的重力之和相等,三力平衡,即 F支=GA+GB=5N+10N=15N 14.大于 【详解】 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由图乙和图丙可以看出,乙图中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大于丙图中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说明乙图左管液面上方的气压比丙图左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小。故v1大于v2。 15.省力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脚尖站得离墙壁近一点 【详解】 (1)[1]动力为墙壁对手的支持力,动力臂为支点O到支持力的作用线的距离,阻力为人的重力,阻力 解析: 省力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脚尖站得离墙壁近一点 【详解】 (1)[1]动力为墙壁对手的支持力,动力臂为支点O到支持力的作用线的距离,阻力为人的重力,阻力臂为支点到重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如图所示: [2]从图中可以看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2)[3][4][5]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手臂伸直时手掌对墙壁的总压力 F与墙壁对手臂的支持里F1大小相等,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因此应该还要测出的物理量为动力臂L1、阻力臂L2。 (3)[6]脚尖站得离墙壁近一点,小芳重力不变, L1增大,L2减小,墙壁对手的支持里减小,压力减小。 16.大于 不变 大于 【详解】 [1]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高度相同,甲的重力势能大。 [2]忽略空气阻力,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落地前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乙球的机械能不变。 [ 解析:大于 不变 大于 【详解】 [1]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高度相同,甲的重力势能大。 [2]忽略空气阻力,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落地前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乙球的机械能不变。 [3]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抛出时甲的机械能大,落地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落地时甲球的机械能大,动能大。 三、解答题 17.【详解】 由受力分析可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F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作用点也在接触面上,压力的大小为6N,选取标度为3N,则所画线段长度为标度的两倍,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详解】 由受力分析可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F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作用点也在接触面上,压力的大小为6N,选取标度为3N,则所画线段长度为标度的两倍,如下图所示: 18.【详解】 过支点O作垂直于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过支点O作垂直于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如图所示: 19.【详解】 对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绕线方法有两股和三股两种,两种方法都达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三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两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在不计滑轮自 解析: 【详解】 对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绕线方法有两股和三股两种,两种方法都达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三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两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在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的情况下,动滑轮和重物由几股绳子承担,拉力就是滑轮组提升物重的几分之一。由此可知绳子股数越多越省力,根据题意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是绳子股数最多,即三股绕线的方法。具体图形如下 20.钩码 400 2 正比 【详解】 (1)[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钩码。 (2)[2]由表格数据可知,每一 解析:钩码 400 2 正比 【详解】 (1)[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钩码。 (2)[2]由表格数据可知,每一栏的质量和重力比值是定值,则选取第二组数据可知 则 (3)[3]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则示数为2N。 (4)[4]根据表格的数据,描绘出相应的点,再连成线,如图所示: (5)[5]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满足正比例函数关系,分析图象也能观察出这两个量成正比,由此可以得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21.滑动摩擦力大小 压力大小 乙 丙 错误 2 2 C 【详解】 (1)[1]本实验中,是利用二力平衡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 解析:滑动摩擦力大小 压力大小 乙 丙 错误 2 2 C 【详解】 (1)[1]本实验中,是利用二力平衡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是为了让拉力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这样操作是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2]根据控制变量法,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样,压力的大小不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4]根据控制变量法,乙、丙两次实验,压力的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3)[5]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应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只改变触面积的大小,甲和丁两次实验,压力的大小不同,所以,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4)[6][7]根据二力平衡,小华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测力计示数是2N,此时滑动摩擦力为2N;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若拉力增大到3N,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2N。 (5)[8]本实验探究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积的大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 22.相平 B 增大 上窄下宽 上移 BD 【详解】 (1)[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 解析:相平 B 增大 上窄下宽 上移 BD 【详解】 (1)[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2]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B。 (2)[3][4]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知,液体密度相同,乙中深度较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较大,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3)[5]研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密度增大的同时,液体深度也增大了,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不变;为控制深度相同,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上移。 (4)[6][7]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则左右液体产生的压强相同,即 ρ水gh4=ρgh2 故液体的密度 故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故选BD。 二 23.7 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小于 1 【详解】 (1)[1][2][3]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则其读数为2.7N;分析比较A、B、 解析:7 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小于 1 【详解】 (1)[1][2][3]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则其读数为2.7N;分析比较A、B、C、D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导致浮力不同,故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浮力不同,故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4]由于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由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浮力小,故液体的密度小。 (3)[5][6]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则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1N;金属块质量为 金属块体积为 金属块密度为 金属块密度为。 (4)[7][8]在图丙中可知,将电子秤上的圆柱形容器和里面的水和泡沫块当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受到了向下的总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拉力,而在图乙中可知,这个整体受到了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那么对比乙、丙,减小的支持力即为拉力F,那么拉力F为 泡沫块的质量为 则泡沫块的所受的重力为 对泡沫块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到了向下的拉力,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故浮力的大小为 故浮力的大小为;泡沫块的体积为 泡沫块的密度为 故泡沫块的密度为。 24.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 小钢球具有惯性 弹性钢片把塑料片弹出去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 (1)[1][2]小钢球具有惯性,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 [3 解析: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 小钢球具有惯性 弹性钢片把塑料片弹出去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 (1)[1][2]小钢球具有惯性,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 [3][4]弹性钢片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塑料片的动能,弹性钢片将塑料片弹走。 (2)[5]经分析知,竖直方向上人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N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水平方向上,汽车启动时,由于惯性人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会产生向后滑动的趋势,因此人受到向前的摩擦力f;如下图所示: 25.平衡 右 方便力臂的测量 否 数据少,实验结论容易出现偶然性 变大 【详解】 (1)[1]图甲中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 [2]发现杠杆右端上 解析:平衡 右 方便力臂的测量 否 数据少,实验结论容易出现偶然性 变大 【详解】 (1)[1]图甲中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 [2]发现杠杆右端上翘,调节时重心应向右移动,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在实验中也必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3)[4][5]不合理,该同学只测量了一组数据便得出结论,结论具有片面性。 (4)[6]图丙中,当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将变大,这是因为当拉力倾斜时,阻力阻力臂不变,拉力F力臂变小,所以力才会变大。 26.(1)1500Pa;(2)30N;(3)2500Pa 【详解】 解:(1)水的深度 h=15cm=0.15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5m=15 解析:(1)1500Pa;(2)30N;(3)2500Pa 【详解】 解:(1)水的深度 h=15cm=0.15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2)根据p=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1500Pa×200×10﹣4m2=30N (3)水的重力 G水=m水g=4.5kg×10N/kg=45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总=G水+G容器=45N+5N=50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500Pa 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30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500Pa。 27.(1)640N;(2)336kg 【详解】 解:(1)竹筏的重力为 G竹筏=m竹g=64kg×10N/kg=640N 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F浮=G竹筏=640N (2)竹筏一半的体 解析:(1)640N;(2)336kg 【详解】 解:(1)竹筏的重力为 G竹筏=m竹g=64kg×10N/kg=640N 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F浮=G竹筏=640N (2)竹筏一半的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0.5V总=0.5×0.8m3=0.4m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竹筏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4m3=4×103N 竹筏仍然漂浮,则人的总重力 G总=F浮′﹣G竹筏=4×103N﹣640N=3360N 所以,该竹筏的最大载重为 m==336kg 答:(1)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为640N; (2)该竹筏的最大载重为336kg。 28.(1);(2);(3) 【详解】 解:(1)提升时绳自由端的速度为 (2)若拉力的大小为,则拉力的功率为 (3)上述过程中所提重物重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答:(1)提升时绳自由端的速度为; 解析:(1);(2);(3) 【详解】 解:(1)提升时绳自由端的速度为 (2)若拉力的大小为,则拉力的功率为 (3)上述过程中所提重物重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答:(1)提升时绳自由端的速度为; (2)若拉力的大小为,则拉力的功率为45W; (3)上述过程中所提重物重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初中 人教版八 年级 下册 期末 质量 测试 题解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