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徐汇区园南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docx
《上海市徐汇区园南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徐汇区园南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上海市徐汇区园南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1.认真读拼音,端正写词语。 bái hè ài mù lǎn duò fán zhí jīn bì huī huáng ( ) ( ) ( ) ( ) ( ) kǒu zhào lí míng xián yì zhào yào cùn cǎo bù shēng ( ) ( ) ( ) ( ) ( )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古典文学名著是姿态万千的云朵,让人__________;古典文学名著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__________;古典文学名著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__________。 A.浮想联翩 流连忘返 回味无穷 B.流连忘返 浮想联翩 回味无穷 C.浮想联翩 回味无穷 流连忘返 D.流连忘返 回味无穷 浮想联翩 3.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B.“爸爸——,我回来了!”她大声地喊着。 C.我要到高原的湖边,寻找我童年的崇拜物——天上的老鹰。 D.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4.下面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体型恭敬,不苟言笑,装束平整”的字体 B.“横笔不波,内外皆收,神采沉密”的字体 C.“上下牵引,偏旁互借,流转多姿”的字体 D.“清泉穿石,流云出岙,竹摇藤飘”的字体 5.下列语句中表述得体的一句是( ) A.小王对李爷爷说:“您的幽默风趣、滑稽可笑,让我们特别喜欢。” B.本学会于明晚举办文学创作研讨会,敬请赵先生莅临指导。 C.你和我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作珍贵的文物惠存着。 D.一位同学在学习交流会上说:“我殷切的期望学习方法不当的同学尽快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6.按要求修改语段。 ①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②读书宜精不宜多。 ③书不光要读,有的书还要熟读,把书读懂。读透。 ④多读而囫囵吞枣,即使能看到珍奇满目,最终也会收获满满。 (1)将上面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写序号即可: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不当,应该把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里有一处成语使用不当,应该把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白鹭》的作者是_________,他在文中第一句就把白鹭形容成了一首________,结尾又说白鹭是一首_________ (2)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古代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由叶圣陶先生整理的民间故事《___________》。很多诗人借这个故事创作诗集,如林杰的《___________》。 (4)《枫桥夜泊》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中“枫桥”在今天的___________。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日初升___________。河出伏流,___________。”这两句话出自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 (6)补充完整:A、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_ (7)“敏而好学,___________。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是知也。”“敏而好学”的“好”读音是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 读什么书,取决于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性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类书籍。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合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材料二 某年我国18岁-70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视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时间 38分钟 18分钟 98分钟 2梳理材料一中的信息,说说作者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材料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喜欢阅读书籍吗?你知道哪些我国经典的民间故事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学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时,我们常常会被其中的一些个性鲜明、充满魅力的人物吸引。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形象?说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5、“孔君平诣其父”中“诣”的意思是( ) A.说话 B.拜访 C.学习的程度 D.到达 16、课文是围绕以下哪句话写的?( ) A.为设果,果有杨梅。 B.此是君家果。 C.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7、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父/不在,乃/呼儿出。 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为/设果,果/有杨梅。 18、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B.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C.“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D.《杨氏之子》通过杨氏子与孔君平的对话,表现了杨氏子的机智与幽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半截钱里的父爱 大学学费每年要6000元。 “我连假钱都没有一张。”爹说。吃饭时,爹不是忘了扒饭,就是忘了咽饭,眼睛睁得圆鼓鼓的,仿佛老僧入定,傻愣愣地坐着。“魂掉了。”娘心疼地说。 “在这边住茅草屋,去那边也住茅草屋算了!”突然,爹自言自语,说完,扔下筷子,放下碗,径直出去。 我知道,爹准备卖掉为自己精心打造多年的寿方。在我们土家族聚居的大深山里,做寿方是和婚嫁一样重要的事情,老人们常满脸严肃地对后生小子们叮嘱:“宁可生时无房,不可死时无方(棺材)。”山寨人一生最大也是最后的希望,便是有一副好寿方。 爹的寿方因为木料好、做工好、油漆好,在方圆几十里数第一。听说爹要卖,穷的富的都争着要买。 当天下午,一位本房叔父以2500元的高价买走了爹的寿方——爹最后的归宿。 “不反悔?”叔父又一次喜滋滋地问。 “不反悔!”爹咬着牙,紧紧捏着拳头。 当我离家上学时,竟有“巨款”5500元!另外,亲戚们这个10元,那个20元,学费总算勉强凑齐了。 爹送我,一瘸一拐的——在悬崖烧炭摔的。 四天以后,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报过到,爹厚厚的“鞋垫”变薄了。他脱下鞋子,摸出剩钱,拣没人的地方数了三遍,四百一十七元五角,他全给了我。我蜷缩在床上,像只冬眠的动物。大学还有四年,生活费还差一大截儿,一想到这里我就魂不守舍,没心思闲逛。 八月的北京,三十多度,很“暖和”。爹和我挤在窄窄的单人床上,我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又好像一整夜都没睡着。当我睁开眼睛时,天已大亮,爹早已出去了。 中午爹才回来,满头大汗,脸上却没有一点血色。 “给,生活费。”推推躺在床上的我,爹递给我一沓百元纸币。 我疑惑地看着他。“今早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打工的老乡,向他借的。”爹解释。“给你600,我留了200块路费。我现在去买车票,下午回去。”说完,又一瘸一拐地出去了。 他刚走,下铺的同学便问我:“你爸有什么病?我清早在医院里碰见了他。” 我明白了——父亲在卖血! 下午,我默默地跟在爹的后面,送他上车。列车缓缓启动了,这时,爹从上衣袋中摸出一张皱皱巴巴的十块钱,递给站在窗边的我。我不接。爹将眼一瞪:“拿着!” 我慌忙伸手去拿。就在我刚捏住钱的一瞬间,列车长吼一声,向前疾驰而去。我只感到手头一松,钱被撕成了两半!一半在我手中,另一半随父亲渐渐远去。望着手中污渍斑斑的半截钱,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仅过了半个月,我便收到爹的来信,信中精心包着那张半截钱,只一句话:“粘后再用。” 我握着那沉重的半截钱,虽然只有半截,却足够我受用一生! 19、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魂不守舍:___________________ 污渍斑斑: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你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判断下列选项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报过到,爹厚厚的“鞋垫”变薄了。鞋垫之所以变薄,是因为路程太遥远,鞋垫都被磨平了。( ) (2)八月的北京,三十多度,很“暖和”。这里的“暖和”仅仅指天气暖和。( ) (3)爹后来给“我”的600元生活费,其实是他卖血得来的。( ) 2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描写,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父亲怎样的内心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本文主要讲述了三件事,请你根据例子,给前两件事拟定小标题。 ( )——( )——(邮寄半截钱) 23、“我握着那沉重的半截钱,虽然只有半截,却足够我受用一生。”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24.习作。 (1)请你从一处地方、一件物品、一株植物、一只小动物中选择一种你特别了解并非常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别人。写的时候要注意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也可以分段介绍不同方面。 要求:语句通顺连贯,抒发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二十年,万事万物都有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你的想象中,哪些事物会发生变化呢?会怎样变化呢?发挥想象,写一篇习作。 要求:感情真实,想象合理,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 白鹤 爱慕 懒惰 繁殖 金碧辉煌 口罩 黎明 嫌疑 照耀 寸草不生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鹤、慕、懒惰、碧、嫌、耀”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A 解析:A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以及运用。 浮想联翩,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流连忘返,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 回味无穷,意思是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 第三个空,美酒应该是回味无穷。排除CD选项。 第二个空,花园让人流连忘返,选择A。 3.B 解析:B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A项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这最后一天是指的大年夜。 B项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语音的延长。 C项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童年的崇拜物指的是天上的老鹰。 D项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4.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 前三个选项,都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恭敬”、“神采”、“多姿”等词语都是用来形容人的。而最后一个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字体比喻成“清泉穿石,流云出岙,竹摇藤飘”。 5.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首先注意语句的通顺连贯,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言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 A项,有误,用词不当,去掉“、滑稽可笑”。 B项,正确。 C项,有误,用词不当,“惠存”改为“保存”。 D项,有误,用词不当,去掉“殷切的期望殷切期望殷切期望”改为“希望”。 故选:B。 6. ②①③④ 书读懂。读透中的句号 把书读懂、读透 收获满满 空手而归 【详解】(1)本题考查了语句排序。 第②句是“读书宜精不宜多”,是总起句,故为第一句。接下来的内容是写“读书宜精不宜多”的原因。也就是第①句,“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故为第二句。接着写如果去精读,先是写第③句,“书不光要读,有的书还要熟读,把书读懂、读透”,故为第三句。最后写第④句,“多读而囫囵吞枣,即使能看到珍奇满目,最终也会收获满满”,故为最后一句。故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④。 (2)本题考查了修改标点。 “读懂”“读透”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3)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 本题用词不当,“收获满满”意思是收获了许多东西,有了成果。“多读而囫囵吞枣,即使能看到珍奇满目”讲的是读书不认真,走马观花看热闹的行为,“收获满满”是褒义词,故不符语境。应把“收获满满”改为“空手而归”。 7.A 解析: 郭沫若 精巧的诗 散文诗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牛郎织女 乞巧 唐 张继 苏州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其道大光 一泻汪洋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 不耻下问 不知为不知 hào 喜好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和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以及文学常识的填空。 (1)本题考查的是课文《白鹭》是近现代诗人、作家郭沫若于1942年10月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全文语言优雅,蕴含深意,用词准确,语言质朴,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却句句含情。根据课文的内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 (2)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例如有: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2、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3)叶圣陶先生整理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由此创作的诗歌有林杰的《乞巧》,全诗内容是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唐代的张继的《枫桥夜泊》,全诗内容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枫桥街道阊门外。 (5)本题考查的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原句内容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6)A、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朱熹的《观书有感》,全诗内容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本题考查的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谚语,意思是一点点衣食都来之不易,应当经常想到物力的艰难而加以珍惜。 (7)本题考查的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好”读音是hào,意思是指喜好。 本题考查的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1、①为了实际的用途。②为了消遣。③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12、我国18岁-70岁国民在传统纸媒人均分配时间远远少于在电视上的。 13、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徐文长的故事 14、我最喜欢的是《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因为他有一种勇敢无畏、机警果断、自立自救、坚韧不拔的属于男子汉的阳刚、冒险精神和顽强意志。这种意志,无论对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男孩子来说,都是不可缺失的。尤其是处在多变的世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即使是“假设”的灾难和艰险,也随时都有可能显灵。重要的是,当意外的事情来临了,应该学会接受和面对,该像鲁滨逊一样,用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去看待世界,去对世界和明天抱有美丽的渴望、期待与信念。 【解析】 11、本题考查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性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类书籍。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可以知道:作者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主要有三种。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二是为了消遣。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12、本题考查从文本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表头:某年我国18岁-70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视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以及表格里所给出的数据:读书时间38分钟,读报时间18分钟,看电视时间98分钟。 可以得出结论:我国18岁-70岁国民在传统纸媒人均分配时间远远少于在电视上的。 13、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知名的民间故事有《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西湖龙井的传说》等。 14、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等。要顺利而高效地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示例:我最喜欢《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知人善用,忠义两全。 B 解析: 15、B 16、C 17、C 18、B 【解析】 15、本题考查字词解释,注意结合句意分析。 “孔君平诣其父”的意思是: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故“诣”的意思是拜访,选B。 16、本题考查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文章开头、结尾,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文章课文通过讲述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妙答来客的故事,赞扬了孩子的思维敏捷、机智幽默。可知,文章是围绕“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写了杨氏之子聪慧的具体事件,故选C。 17、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注意根据句子意思、成分划分。 A项句子意思为: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故主谓之间停顿,连词后停顿,该项正确。 B项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根据主谓之间停顿规则可知,该项正确。 C项句意: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故正确的划分应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项句意: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根据主谓宾间的停顿规则,可知,该项正确。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认真阅读原文分析。 B项,“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意思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家禽”在现在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可知二者意思不一致,该项错误。 【点睛】 参考译文: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19、 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精神不集中、心神不定的样子。 附着在物体上的脏东西斑点众多。 20、 × × √ 21、 语言 动作 父亲为了给“我”凑学费卖寿方的坚决和不舍。 22、 为凑学费痛卖寿方 卖血换钱 23、这半截钱是当初分别时扯断的半截,留在父亲手中的半截,父亲寄给了“我”,并嘱咐“我”粘好后再用,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以及父爱的伟大,让“我”人生道路上更加有勇气和毅力。 【解析】 19、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魂不守舍: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精神不集中、心神不定的样子。文中指“我”因为大学四年生活费差一大截而精神不集中、心神不定。 污渍斑斑:附着在物体上的脏东西斑点众多。文中指钱上面附着了很多脏东西斑点。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结合文章内容“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报过到,爹厚厚的“鞋垫”变薄了。他脱下鞋子,摸出剩钱,拣没人的地方数了三遍,四百一十七元五角,他全给了我。”可知鞋垫之所以变薄,是因为父亲把垫在鞋底的钱给了“我”。 (2)结合文章内容“八月的北京,三十多度,很“暖和”。爹和我挤在窄窄的单人床上,我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又好像一整夜都没睡着。当我睁开眼睛时,天已大亮,爹早已出去了。”可知“暖和”一词反衬了“我”极其悲凉的心情,因为我的生活费还差一大截,凄凉的心境与外界的高温形成巨大的反差,所以会觉得“暖和”。 (3)结合文章内容“他刚走,下铺的同学便问我:“你爸有什么病?我清早在医院里碰见了他。”我明白了——父亲在卖血!”可知正确。 21、本题考查赏析描写手法。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结合句子“不反悔!”可知是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结合句子“爹咬着牙,紧紧捏着拳头。”可知是动作描写。 结合文章内容“当天下午,一位本房叔父以2500元的高价买走了爹的寿方——爹最后的归宿”可知从中体会到父亲为了给“我”凑学费卖寿方的坚决和不舍。 22、本题考查概括小标题。 结合文章内容“当天下午,一位本房叔父以2500元的高价买走了爹的寿方——爹最后的归宿。“不反悔?”叔父又一次喜滋滋地问。”可知为凑学费痛卖寿方。 结合文章内容“他刚走,下铺的同学便问我:“你爸有什么病?我清早在医院里碰见了他。”我明白了——父亲在卖血!”可知卖血换钱。 2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结合文章内容“我慌忙伸手去拿。就在我刚捏住钱的一瞬间,列车长吼一声,向前疾驰而去。我只感到手头一松,钱被撕成了两半!一半在我手中,另一半随父亲渐渐远去。望着手中污渍斑斑的半截钱,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仅过了半个月,我便收到爹的来信,信中精心包着那张半截钱,只一句话:“粘后再用。”可知这半截钱是当初分别时扯断的半截,留在父亲手中的半截,父亲寄给了“我”,并嘱咐“我”粘好后再用,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以及父爱的伟大,父亲这一举动让“我”人生道路上更加有勇气和毅力。 24.健身锤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种我妈妈常用的健身锤。从外观来看,它像一个拖着长长尾巴的“蝴蝶结”。它大概有30厘米左右长,6~7厘米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健身器材。 其实,在生活当中,有多种形状各异的健身锤,有木制健身锤、塑料健身锤。虽然木制健身锤的体积看起来很小,但它的作用很大。妈妈下班回来,累得腰酸背痛,妈妈便在背上锤一下,肩上敲一下。它可以消除疲劳,缓解疼痛。塑料健身锤,有弹性,方便携带。它价廉物美,很多人都喜欢用它。你也许会问我,木制健身锤比塑料健身锤硬,捶起来不痛吗?不会,它虽然比塑料健身锤硬,但你绝不会感到非常痛。 健身锤比那些坐在按摩器的椅子上按摩方便得多,健身锤因为体积小,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做“自我按摩”;可按摩器呢?它那么大,怎么能随身携带呢?所以它只有放在家里,只有回家才能做按摩。所以说,健身锤是物有所值,经济实用。 今天我就介绍到这,希望这些健身锤能给更多的人缓解疲劳,能给更多人带去欢乐和轻松。 【详解】习作一: 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同学们。可写动物、可写植物、可介绍你喜欢的玩具……选择你了解的、感兴趣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去介绍。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注意恰当的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将事物介绍清楚,能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写作思路: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抓住特点,从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对所写物品进行观察;2、按一定的顺序写,(1)按总分总的顺序写;(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3、写此作文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 习作二: 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写一写二十年后的世界、生活是怎样的,发生了什么变化。写好想像作文,首先想象要合理,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要符合生活实际。想象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结合现实生活,配以自己的想象,在你的想象中,哪些事物会发生变化呢?会怎样变化呢?……写作时注意详略得当,重点写出二十年后社会、生活的变化。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字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开头点题。 中间: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徐汇区 小学 小学语文 年级 上册 期末 试题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