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期末复习.doc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原理期末复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一、 名词解释 1、审美关系:审美主体的特殊本质力量与审美客体的特殊本质相对应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对象性关系。 2、形式美:是自然、社会和艺术中各种感性形式因素(色彩、形体,形体和声音等)的有规律组合所显示出来的审美特性,美的社会存在、自然美和艺术美中都包含形式美。 3、自然美:审美活动中对人具有特定审美价值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品质特征。 4、艺术美:是各种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出来的美。以感性形式具体体现了人的生命意义、抒发了人的生命情感与活力的艺术形象及其创造活动的根本特征。 5、壮美:也称阳刚之美,其审美意蕴、情感力度强盛具有宏大、奔放、雄浑等特性。 6、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特定态度,他不是由主体个人切身利益所引发,而是带有某种审美的超现实性的心理活动。同时他也是审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审美主体对客体的发现、感受和领悟。 7、听觉艺术:主要指音乐,他是通过人的听觉感官(耳朵)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手段去传达和接受审美经验的艺术。 8、文化工业:大众文化产品的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 文化工业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技术现象及其现实已经构成人类生存的基本语境。文化工业的出现不仅淡化和取消了审美文化生产的独创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将商品形象直接转化为某种文化符号,并大量制造和推广这种标准化,模式化的符号,使审美文化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技术化的生产,造成审美文化赖以安身立命的个性,风格,独创性等特征的失落。 9、劳动起源说:劳动创造了人并为审美提供物质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为审美发生提供了现实素材。 10、异化劳动:指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的一种必然的扭曲形式,它的基本意思是异己化劳动、敌对化劳动。 11、优美:也称阴柔之美,秀美。优美以感性形式的和谐为主,审美意蕴、情感力度柔和平稳,具有小巧、平静、舒缓、圆畅,单纯等表现形式。 12、 123 崇高:是一种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冲突,感情力度异常强烈,具有狂放、暴烈、无限、模糊、神秘等特性的审美类型。 13、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是一种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经过复杂的逻辑或智力操作过程,在大脑存储的现有经验与实践基础上直接,迅速地获得的对于审美对象的认知。它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直接性,突然性,穿透性。 14、195 审美判断:指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时所具有的特定心理感受和评判过程。 15、艺术审美价值:艺术的审美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性价值,通过物态化的形式体现了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其中不仅包括艺术家创造性活动的价值,而且包括艺术对人的审美塑造价值。概括的说,艺术审美价值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情感创造和超越现实两方面。 16、 255 审美文化:以人的精神体验和审美的形式观照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代表了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 二、 简答 1、怎样看待美与善的关系? “善”有两种基本含义,其一是“有用”,其二是“有道德”。在我们看来,美同“善”有着根本的区别。对于美不同于“有用”这一点,自从康德明确提出审美“无功利性”以来,已基本成了美学界的共识,既美是事物的观赏价值,而有用则是事物的实用价值。至于美与“有道德”的区别美的反面是丑,善良的反面是恶。实际上恶与丑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认识美与善的区别,同认识美与真的区别一样,关键是要看到审美的相对独立性。认识美与善的关系,必须分清现实中的善和审美中的善。 2、 中和之美、优美和壮美的共同点与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共同点:都以审美愉悦来唤起人的积极强烈的审美欲望,有利于培养人的最基本的形式美意识,促进人的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审美心理活动的和谐统一,使其投入到更广泛的审美活动中。 不同点:中和之美:处于优美和壮美两级之间刚柔相济的综合美。其意蕴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杂多或对立的审美因素和谐统一。具有含蓄、典雅 静穆等特性。 优美也称阴柔之美,秀美。优美以感性形式的和谐为主,审美意蕴、情感力度柔和平稳,具有小巧、平静、舒缓、圆畅、单纯等表现形式,有着直观愉悦的感性特点。 壮美也称阳刚之美,其意蕴、情感力度强盛,具有宏大、奔放、雄浑等特性,具有形体博大厚重的量感和空间宽阔开展的广度。 3、 审美感觉与人在日常经验中的感觉有何不同?试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日常生活中,人的感觉通常都会被某种特定感受器官所直接感受(如吃饭的时候被舌背上的感受器所感受)。但在审美经验中,感觉却并非那种泛泛的、可以用感觉器官直接捕捉并同时以生物电流方式在神经中传达给大脑的一般感觉。审美感觉是那种会引起审美主体大脑兴奋并密切注意的感觉。正因此,同样是面对浩瀚的大海,住在海边的渔民不会每天都去欣赏,远道而来的游客却可以有十分强烈的感觉。 4、 简述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的基本特征。 审美主体:①审美主体是在具有了社会属性前提下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②主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③审美主体的心理机制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审美客体:①审美客体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它的变化发展标志着人类生产劳动的历史进程。 ②审美客体的发展有着一个由生活形态到审美意象再到艺术形象的变化过程。 ③人对自我的认识与体验也是审美客体的一种重要形式。人对自我的认识与体验,是伴随主体地位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通过客体反观到自身。 5、 如何理解自然美的特点? 1,以自然属性为存在基础自然物和自然现象都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如形状,线条,光泽,色彩,等感性特征,这是构成自然美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也是自然美区别于其他种类的美的根本特点。2,自然美侧重形式,侧重形式是其一个重要特点。鲜艳活跃的色彩,奇特怪异的形状,都是自然美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自然美正是以其鲜明,具体,丰富的外观形式,令人产生直接,清晰的审美感受和印象。3,自然美有着特定的内容,与美的社会存在类型相比较,自然美的内容主要是同其自然属性联系在一起的,即它不表现为某种深奥的思想和抽象的概念,而是自然物,自然现象内存在的组成因素及其与人的关系。4,自然美具有象征性,多面性,和不确定性。 6、为什么说悲剧和崇高是同一序列的审美类型? 崇高和审美属于同一序列的审美类型,他们都侧重审美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冲突,具有不和谐到和谐,由痛感到快感的过渡性,双重性,是以痛感,压抑感为基础的复杂的情感体验。 三、 论述 在美学史上,美的本质问题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简要评述主观论、客观论、主客观统一论的基本观点。 答:美的本质问题包括1,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2,作为美的来源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3,作为美的存在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 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包括三个方面,即什么是美,美是怎样存在的,以及为什么美。美的本质问题有时又等于“为什么美”的问题,也就是把美的本质问题理解为美的根源或来源问题。美学中所谓美的本质问题,主要是应该是指美的存在问题。美的本质问题主要指美的存在问题即美如何存在的问题,亦即审美活动中,美是存在于主体一方,还是存在于客体一方,亦或是存在于主客体的交流,统一的问题。美学史上,有关美的存在问题的回答,分别是有主观论,客观论,主客统一论三大基本派别。 一,关于客观论,在客观论看来,美就在物,它存在于客体之中,是客观对象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属性。客观论首先认定,对象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继而又强调美就是该客观对象固有的各种属性之一。美是事物本身就有的,即便没有人的意识,美仍然存在,而人的意识只能对它进行反映。 可以说,客观论是最能体现一般“常识”的观点,当人们信赖常识的时候,往往都支持这种观点。客观论的合理之处,在于它重视审美对象,强调美的对象性,认识到没有对象就没有美,美总是与特定对象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由于客观论混淆了美的客观性与对象的客观性,忽视和否定美的主观性一面,因而又总是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理论困难。 二,主观论认为,美在心,即美是主体的一种内在心理状态或心理构造物。在美学史上,明确提出主观论观点的,是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 主观论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拒绝承认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单纯反映性和被动性,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认识到离开主体就不可能有美,美只有联系着特定的主体才存在。不过,主观论也有明显的片面性。当它把完美完全归到主体一边,把美看成主体的一种心理体验,从而否定美的对象性时,它实际上就把审美对象的存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把审美活动当成了一种封闭的主体内心活动。不符合审美现象的实际情况。 三主客统一论,按照主客统一的说法,美既不在心,也不在物,而在心物二者的统一之中。主客观统一论不等同于主客混淆论,也不是主客观的一种调和,而是超越主观论和客观论所形成的一种有关美的存在理论。主客观统一论克服了客观论和主观论的片面性,是一种更符合审美现象的实际情形理论倾向。因此,美学理所当然地应该把它作为解决美的本质问题的基本出路。但是主客观统一论还只是一个大理论方向,在它下面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抛弃前两种理论。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在强调美是主客观统一的基础上,还必须阐明这种“统一”的具体含义。-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原理 期末 复习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1587****927】。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1587****927】,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1587****927】。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1587****927】,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