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课件完全版(新增:全程电子教案)42870.ppt
《中医诊断学课件完全版(新增:全程电子教案)4287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课件完全版(新增:全程电子教案)42870.ppt(11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完全版,附全程电子教案完全版,附全程电子教案2021/10/101v绪 论 Introduction2021/10/102【目的要求】Purposes and requirements1.掌握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症”等概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2.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3.了解中医诊断的发展概况。2021/10/103v【重点与疑难点】Key points and questionsv一.重点 Key pointsv1.诊法、诊病、辨证、病案的含义。v2.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的含义。v3.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含义。2021/10/104v二.疑难点 Questionsv1.理解“证”的概念。由于历史上对病、证、症的概念未严加区分,证、症、征、候等在文字上有演化、义通之处。所以文献中、临床上存在混乱、互用的现象,如称病为证,指证为症状,证又称证候,规范的证名称证型等。因此,目前尚难将这些概念截然区分。此为本节的学习难点。v2.理解症、病、证等概念的区别与相互关系。2021/10/105v【教学内容】Teaching contentv一.中医诊断学的概念The concept of the TCM diagnosticsv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CM diagnosticsv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TCM diagnosticsv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The basic principle of TCM diagnosis2021/10/106v五.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The brief History of TCM diagnosticsv六.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The learning methods of TCM diagnosticsv七.中医诊断学的研究进展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the TCM diagnostics2021/10/107v一一.中医诊断学的概念中医诊断学的概念vTheconceptoftheTCMdiagnosticsv1诊断的含义:诊诊断的含义:诊-诊察,了解,断诊察,了解,断-判断,判断,分析。分析。v诊断就是察看、询问、检查病人,掌握病情诊断就是察看、询问、检查病人,掌握病情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情本质进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情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2021/10/108v2中医诊断学的含义中医诊断学的含义v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2021/10/109v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v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CM diagnosticsv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v诊法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问、闻、切四方面,合称“四诊”。v诊病诊病-又称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的诊断。2021/10/1010v辨证辨证-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在诊法的基础上,将诊法收集的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2021/10/1011v症、证和病的理解症、证和病的理解v症症:是原始的病情资料,是诊断疾病和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症具体包括症状体征:v症状症状:主病主诉的自觉症状,如发热、头痛、腰痛等。v体征体征:体检、检查所获得病情征象和客观体征,如面色、舌象、脉象等。v证证:是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所作的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结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v病病是对疾病总的规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2021/10/1012v病案病案:又称病历,古称之谓“诊籍”,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2021/10/1013v v三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vThebasicprincipleoftheTCMdiagnosticsv司外揣内司外揣内意即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意即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症状、体征等等),可以推测内脏的变化,认识了内在的病理,可以推测内脏的变化,认识了内在的病理变化,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证候。变化,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证候。2021/10/1014v见微知著见微知著意即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意即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状况。机体的某些局部,包含着整体的生体的状况。机体的某些局部,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理、病理信息。v以常达变以常达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通过观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察比较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2021/10/1015v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vThe basic principle of TCM diagnosisv整体审察整体审察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诊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时,就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局部。2021/10/1016v诊法合参诊法合参 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情资料。v病证结合病证结合 “病”和“证”是密切相关的不同概念,中医诊断要辨病,又要辨证。v 病为全过程的基本矛盾,辨病有利于从全 程、特征性上认识疾病的本质。v 证为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辨证有利于认 识疾病当前阶段证候的病位与性质。2021/10/1017v五.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vThe brief history of TCM diagnosticsv1.汉以前v 2.晋隋唐时期v 3.宋金元时期v 4.明清时期v 5.近现代2021/10/1018v1.汉以前v内经内经从理论上奠定了诊法和辨证的原理贯串着病证结合的诊断思路。v难经难经称四诊为神圣工巧,尤其重视脉诊。v淳于意淳于意(仓公)创立“诊籍诊籍”。v张仲景张仲景创立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其在疾病分类上具有很高的水平。2021/10/1019v2.晋隋唐时期v脉经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分述三部九候、寸口、二十四脉等脉法。v肘后备急方对天花、麻风等病有正确的诊断,对黄疸进行了实验观察等。v诸病源候论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全书分67门,列各种病症1739候。2021/10/1020v3.宋金元时期v三因极病证方论病因辨证理法较完备著作。v察病指南诊法专著,绘脉图33种,以图示脉。v金镜录第一部论舌专著,绘有36图。v脉决刊误集解于脉学殊有见解。v诊家枢要专载诊法。v幼幼新书对望小儿望指纹专有论述。v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十怪脉”。2021/10/1021v4.明清时期(一)v景岳全书“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等,对后世影响甚大。v濒胡脉学详述27脉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注:诊家正眼、脉决汇辨、三指禅、洄溪脉学、重订诊家直决等,均为脉诊专著。伤寒舌鉴载有120舌图,舌鉴辨证载图149幅。v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决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理法。v四诊抉微注意色脉病种,四诊互参。2021/10/1022v4.明清时期(二)v望诊遵经全面讨论望诊的专著。v形色外诊简摩、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对诊断也有一定贡献。v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注:温热论、湿热条辨、疫诊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书,记载了丰富的温热病诊疗经验,突出了望舌验齿等内容,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痎疟论疏、时疫白喉提要、白喉全生集、麻科活人全书、霍乱论、鼠疫约编等书,对不同传染病的诊断与辨证有较详论述。2021/10/1023v5.近现代v近代不仅有多种诊断专著和教材出版,尤其是在中医诊断的实验研究、仪器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中医诊断规范化、标准化和微观辨证方面,也获得了可喜的经验。2021/10/1024v六六.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vThe learning methods of TCM diagnosticsv1熟练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v2要不断的临床实践。v3要学会辨证的思维方法。2021/10/1025上篇上篇 诊法诊法诊法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望、闻、问、切四诊。2021/10/1026v第一章 问 诊v Inquiry2021/10/1027v第一章问诊第一章问诊Inquiryv【目的要求】Purposes and requirementsv1.掌握问诊的内容,常见现在症的内容。v2.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常见现在症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v3.了解问诊的意义。2021/10/1028v【重点与疑难点】Key points and questionsv一.重点Key pointsv1.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v2.主诉的含义、意义。v3.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含义、类型、意义。v4.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含义与意义。2021/10/1029v5.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走窜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掣痛、空痛、酸痛的含义与意义。v6.心悸的含义与意义。v7.口渴与饮水的含义、类型、意义。v8.食欲与食量的含义、类型、意义。v9.二便的内容。2021/10/1030v二.疑难点 Questionsv1.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理解。v2.寒热往来的病机分析。v3.潮热的分类与机理。v4.为何阳虚自汗、阴虚盗汗。v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2021/10/1031v【教学内容教学内容】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contentv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v第一节问诊的意义及方法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inquiryv第二节问诊的内容Content of inquiryv第三节问现在症Inquiry of the present symptoms2021/10/1032v第一节问诊的意义及方法第一节问诊的意义及方法v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inquiryv一.问诊的意义Significance of inquiryv二.问诊的方法Methods of inquiry2021/10/1033v一.问诊的意义Significance of inquiryv问诊是了解病人病情,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位置。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治疗经过、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等,这些资料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得。2021/10/1034v二.问诊的方法Methods of inquiryv问诊是询问病人,了解病情,获取辨证资料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医生能否通过询问病人,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得有关病情资料,此与询问方法有密切关系。v问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问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v1.环境要安静适宜v2.态度要严肃和蔼v3.询问不用医学术语2021/10/1035v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医生在问诊时,如发现病人叙述病情不够清楚,可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有目的地询问或作某些提示,但绝不可凭个人主观意愿去暗示、套问病人。2021/10/1036v5.重视主诉的询问v主诉是病人最为痛苦的症状或体征,是最为重要的病情资料,也往往是疾病的症结所在。所以在问诊时要善于围绕主诉的内容,深入询问。v此外,对危急病人应扼要地询问,不必面面俱到,以便迅速抢救病人,待病情缓解后,再进行详细询问。2021/10/1037v第二节问诊的内容Content of inquiryv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v一.一般情况General informationv二.主诉Inquiry of chief complaintv三.现病史Inquiry of the 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v四.既往史Inquiry of the history of past illnessv五.个人生活史Inquiry of the history of individual lifev六.家族史Inquiry of family history2021/10/1038v一.一般情况General informationv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v询问一般情况,有两方面临床意义v1.便于与病人或家属进行联系和随访,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负责。v2.可使医生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一定依据。2021/10/1039v二.主诉Inquiry of chief complaintv主诉是指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如“发热咳嗽3天,加重1天”。v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一般只有一、二个症状,即是主症。通过主诉常可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势的轻重缓急。因此,主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调查、认识、分析、处理疾病的重要线索。2021/10/1040v在具体询问时,应注意对主诉询问的方法。首先医生要善于抓住主诉;其次是还要将主诉所述的症状或体征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询问清楚,不能笼统、含糊。2021/10/1041v三.现病史Inquiry of the 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v现病史是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治疗的经过。现病史应从发病情况、病变过程、诊治经过和现在症状等四个方面进行询问。2021/10/1042v1.发病情况v主要包括发病时间的新久,是突然发作,还是缓慢发生;发病原因或诱因;最初的症状及其性质、部位,当时曾作何处理等。*凡起病急、时间短者,多为外感病,多属实证。*凡患病已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多为内伤病,多属虚证,或属虚实夹杂证。2021/10/1043v2.病变过程v医生了解病人的病变过程,一般可按疾病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询问。如某一阶段出现哪些症状,症状的性质、程度有何变化,何时好转或加重,何时出现新的病情,病情有无变化规律等。通过询问病变过程,对了解疾病邪正斗争情况,以及病情发展趋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21/10/1044v3.诊治经过v对初诊者,很有必要询问曾作过哪些检查,结果怎样;作过何种诊断,诊断的依据是什么;经过哪些治疗,治疗的效果及反应如何等。了解既往诊断和治疗的情况,可作为当前诊断与治疗的参考。v4.现在症状v虽然问现在症状也属问现病史的范畴,但因其包括的内容较多,是问诊的主要内容,故另列一节专门讨论。2021/10/1045v四.既往史Inquiry of the history of past illnessv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主要包括病人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过去曾患疾病约情况。问既往史,一般应注意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询问。v(一)既往健康状况v(二)既往患病情况2021/10/1046v四.既往史Inquiry of the history of past illnessv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主要包括病人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过去曾患疾病约情况。问既往史,一般应注意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询问。v(一)既往健康状况v(二)既往患病情况2021/10/1047v六.家族史Inquiry of family historyv*家族史包括询问与病人长期生活相处的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子女等接触密切的人的健康和患病情况,必要时应注意询问直系亲属的死亡原因。v*询问家族史,是由于某些遗传性疾病常与血缘关系密切;有些传染性疾病,如肺痨等,与生活接触有关。因而询问其家族病史,对诊断现患疾病具有一定的意义。2021/10/1048v第三节问现在症vInquiry of the present symptomsv问现在症是指对病人就诊时所感到的痛苦和不适,以及与其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进行详细询问。v一.问寒热 Inquiry of fever and cold v二.问汗 Inquiry of sweating v三.问疼痛 Inquiry of pain v四.问头身胸腹 Inquiry of head,body,chest and abdomen v五.问耳目 Inquiry of ears and eyes2021/10/1049v六.问睡眠 Inquiry of sleep v七.问饮食口味 Inquiry of diet and partiality v八.问二便 Inquiry of urination and defecationv九.问经带 Inquiry of menstruationv十.问小儿 Inquiry of symptoms in pediatrics 2021/10/1050v一一.问寒热问寒热Inquiryoffeverandcoldv寒热即怕冷、发热,是疾病中极其常见的症状,是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是问诊的重点内容。问寒热是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2021/10/1051v寒,病人自觉怕冷的感觉,是病人的主观感觉。临床上有恶寒、恶风和畏寒之分。v恶寒凡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感寒冷不缓解的,称为恶寒。v恶风遇风则恶,避之可缓,多见于感受风邪汗出后,肌腠疏松。v畏寒病人身寒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寒冷能缓解的,称为畏寒。2021/10/1052v热,指发热,除指病人体温高于正常者外,还包括病人虽体温正常,但自觉全身或某一局部发热,如五心烦热、手足心热等。v临床常见寒热类型临床常见寒热类型v(一)恶寒发热v(二)但寒不热v(三)但热不寒v(四)寒热往来2021/10/1053v(一)恶寒发热v恶寒发热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v恶寒与发热并见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古人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2021/10/1054v由于感受外邪的性质不同,寒热症状又有轻重的区别,临床上常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v1.恶寒重发热轻患者感觉恶寒明显,并有轻微发热症状。是风寒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寒所致。v2.发热重恶寒轻患者感觉发热较重,同时又有轻微的怕冷症状。是风热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热所致。v3.发热轻而恶风患者感觉有轻微发热,并有遇风觉冷、避之可缓的症状,称为恶风,较恶寒轻。是伤风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邪所致。2021/10/1055v外感表证的寒热轻重,不仅与感受的病邪性质有关,而且与感邪的轻重和邪正盛衰有密切关系。v病邪轻者恶寒发热俱轻v病邪重者恶寒发热俱重v邪正俱盛恶寒发热均较重v邪盛正衰恶寒重,发热轻v尽管恶寒发热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但某些里证也可表现有寒热并见,临床应当详辨。2021/10/1056v(二)但寒不热v但寒不热是指病人只感怕冷而不觉发热的症状,是里寒证的寒热特征。其怕冷的产生,多为感受寒邪致病。根据发病的急缓和病程的长短,v临床上又常可分为以下二种类型:v1.新病恶寒指病人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并常伴有四肢不温,或有脘腹、肢体部冷痛,或呕吐泄泻,或咳喘痰鸣,脉沉紧等症。主要见于里实寒证。v2.久病畏寒反映病人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的症状。常兼面色淡白,舌淡胖嫩,脉弱等症,主要见于里虚寒证。2021/10/1057v(三)但热不寒v但热不寒是指病人只发热,而无怕冷之感的症状。多系阳盛或阴虚所致,是里热证的寒热特征。根据发热的轻重、时间、特点等不同v临床上又可分为壮热、潮热和微热三种类型。v1.壮热病人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称为壮热。常兼面赤、口渴、汗大多、脉洪大等热盛症状。多见于伤寒阳明经证和外感温热病气分阶段,属里实热证。2021/10/1058v2.潮热 发热如潮汐之有时,即按时发热,或按时热更甚的,称为潮热。临床常见的有日晡潮热与午后及夜间潮热。v(1)日晡潮热 常于申时即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称日晡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故又称为阳明潮热。临证常兼有口渴冷饮,腹满硬痛,大便秘结等症。2021/10/1059v(2)午后及夜间潮热 病人午后及夜间潮热,并表现有五心烦热,骨蒸发热等特点者,属虚热证。系阴液亏损,阴不制阳,相对阳盛,而生虚热所致。骨蒸潮热热有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者称骨蒸潮热。身热夜甚病人发热以夜间为甚者,称为身热夜甚。常是温病热入营分、血分,灼伤营阴的主要标志之一。2021/10/1060v3.微热发热不高,体温一般不超过38,或仅自觉发热者,称为微热。微热大多发病时间较长,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多见于温病后期和某些内伤杂病。v(1)气虚发热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自汗等症者。v(2)阴虚发热时有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到症者。v(3)气郁发热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症者,亦称郁热。v(4)小儿夏季热小儿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兼有烦渴、多尿、无汗等症,至秋凉自愈者,多属气阴两虚发热。2021/10/1061v(四)寒热往来v寒热往来是指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是邪正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表现,为半表半里证的寒热特征,可见于少阳病和疟疾。临床上常有以下两种类型:v1.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即指病人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发作多次而无时间规律,可见于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证。2021/10/1062v2.寒热往来,发有定时v指病人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并常兼有头痛剧烈、口渴、多汗等症,常见于疟疾。此外,气郁化火及妇人热入血室等,有时也可出现寒热往来,似疟非疟,临床应结合病史及其他兼证详细辨识。2021/10/1063v二.问汗 Inquiry of sweating v汗 是由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达于体表而成。v正常汗出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调节体温等作用。v生理性出汗生理性出汗v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若当汗出而无汗,不当汗出而多汗,或仅见身体的某一局部汗出。2021/10/1064v询问时,应首先询问病人汗出的有无。若有汗,再进一步询问汗出的时间、多少、部位及其主要兼证;若无汗,则应重点询问其兼证:v(一)有汗无汗v(二)特殊汗出v(三)局部汗出2021/10/1065v(一)有汗无汗v在疾病过程中,尤其对外感病人,询问汗的有无,是判断感受外邪的性质和卫阳盛衰的重要依据。2021/10/1066v1.表证表证无汗-多见于外感风寒所致的伤寒表实证。v2.里证里证无汗-多见于津血亏耗、或阳气不足。v3.表证表证有汗-多见于外感风邪、外感风热。v4.里证里证有汗-多见于里热证;亦可见于里虚证。2021/10/1067v(二)特殊汗出v所谓特殊汗出,是指具有某些特征的病理性汗出。主要有下列四种:v1.自汗自汗-日间醒时经常汗出不止,活动之后更甚的症状。常见于气虚、阳虚证。v2.盗汗盗汗-病人入睡之后汗出,醒后则汗止的症状。多见于阴虚内热证。v若气阴两虚,临床常自汗、盗汗并见。2021/10/1068v3.绝汗绝汗-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是亡阴或亡阳的表现,故又称脱汗。v若病势危重,在高热烦渴,脉细数或疾的情况下,而见汗出如油,热而粘手者,为亡阴之汗。v若病势危重,在身凉肢厥,脉微欲绝的情况下,而见大汗淋漓,汗稀而凉者,属亡阳之汗。2021/10/1069v4.战汗战汗-病人先见全身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病势沉重之时)。v战汗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应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复之佳象。汗出而身热不减仍烦躁不安脉来疾急邪胜正衰之危候。2021/10/1070v(三)局部汗出v身体的某一部位汗出,也是体内病变的反映。v临床常见v1头汗v2半身汗出v3手足心汗v4心胸汗2021/10/1071v1头汗头汗v又称但头汗出,是指仅见头部或头项部汗出较多症状。v原因v(1)上焦热盛,迫津外泄,故见头汗,多兼面赤、烦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数等。v(2)中焦湿热蕴结,湿郁热蒸,逼津上越,而致头汗,常兼肢体困重、身热不扬、苔黄腻等。2021/10/1072v(3)由于阴寒内盛,元气将脱,虚阳上越,津随阳泄,则见头额冷汗不止,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是亡阳之象。v(4)在进食辛辣、热汤、饮酒之时,而使阳气旺盛,热蒸于上,故见头汗,若素体阳气偏盛,则尤为常见。2021/10/1073v2半身汗出半身汗出v是指病人仅一侧身体汗出的症状。即指身体一半出汗,另一半无汗,或见于左侧,或见于右侧,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无汗的半身是病变的部位。v多见于中风病、痿证及截瘫病人。2021/10/1074v3.手足心汗手足心汗v是指病人手足心汗出的症状。手足心微汗出者,一般为生理现象;若手足心汗出过多,则为病理现象。v手足心汗出过多,伴口咽干燥,五心烦热,脉细数者,多为阴经郁热熏蒸所致。v手足心汗出连绵不断,兼烦渴冷饮,尿赤便秘,脉洪数者,多属阳明热盛之故。v手足心汗出过多,伴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苔黄腻者,多由中焦湿热郁蒸所引。v手足心汗出过多,伴纳少,便溏,神疲乏力者,多由脾虚,津液旁达四肢引起。2021/10/1075v4.心胸汗心胸汗v是指心胸部易汗出或汗出过多的症状。多见于虚证。v如有神疲倦怠,纳呆食少,心悸失眠等症,-多属心脾两虚;v若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症,-多属心肾不交。2021/10/1076v三.问疼痛 Inquiry of pain v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v实性疼痛实性疼痛多因感受外邪,或气滞血瘀,或痰浊凝滞,或食滞、虫积、结石等,阻滞脏腑、经络,闭塞气机,使气血运行不畅,即所谓“不通则痛”,属因实而致痛。v虚性疼痛虚性疼痛多因气血不足,或阴精亏损,使脏腑经络失养,即所谓“不荣则痛”,属因虚而致痛。2021/10/1077v问疼痛,应注意询问疼病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及喜恶等。v(一)问疼痛的性质v(二)问疼痛的部位2021/10/1078v(一)问疼痛的性质v由于导致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因而疼痛的性质特点各异,故询问疼痛性质持点,可辨疼痛的原因与病机。2021/10/1079v1胀痛胀痛v指疼痛兼有胀感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但头目胀痛,则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v2刺痛刺痛v指疼痛如针刺之状。是瘀血致痛点。刺痛以胸、胁、脘、腹等处较为常见,多是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所致。2021/10/1080v3冷痛冷痛v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的症状。常见于腰脊、脘腹及四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的症状。常见于腰脊、脘腹及四肢关节等处。因寒邪阻络所致者,属实证;阳气不足,肢关节等处。因寒邪阻络所致者,属实证;阳气不足,脏腑、肢体失于温煦而致者,属虚证。脏腑、肢体失于温煦而致者,属虚证。v4灼痛灼痛v指疼痛有灼热而喜凉的症状。常因火邪窜络,或阴虚指疼痛有灼热而喜凉的症状。常因火邪窜络,或阴虚火旺,组织被灼所致。火邪窜络所致者为实证,阴虚火旺,组织被灼所致。火邪窜络所致者为实证,阴虚火旺所致者为虚证。火旺所致者为虚证。2021/10/1081v5重痛重痛v指疼痛兼有沉重感的症状。多因湿邪困阻指疼痛兼有沉重感的症状。多因湿邪困阻气机而致。但头部重痛,亦可有因肝阳上气机而致。但头部重痛,亦可有因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者。重痛常见于头部、亢,气血上壅所致者。重痛常见于头部、四肢、腰部以及全身。四肢、腰部以及全身。v6酸痛酸痛v指疼痛兼有酸软感的症状。多因湿邪侵袭指疼痛兼有酸软感的症状。多因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亦可因肾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亦可因肾虚骨髓失养引起。虚骨髓失养引起。2021/10/1082v7绞痛绞痛v指疼痛剧烈,如刀绞割的症状。多因有形实邪阻指疼痛剧烈,如刀绞割的症状。多因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如心脉痹阻引起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如心脉痹阻引起的的“真心痛真心痛”;结石阻塞尿路引起的小腹痛;寒;结石阻塞尿路引起的小腹痛;寒邪内侵肠胃所致的脘腹痛,往往都具绞痛的特点。邪内侵肠胃所致的脘腹痛,往往都具绞痛的特点。v8空痛空痛v指疼痛兼有空虚感的症状。多由气血精髓亏虚,指疼痛兼有空虚感的症状。多由气血精髓亏虚,组织器官失其荣养所致。一般多见于头部或小腹组织器官失其荣养所致。一般多见于头部或小腹部。部。2021/10/1083v9隐痛隐痛v指疼痛不甚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的症状。指疼痛不甚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的症状。一般多由精血亏损,或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机一般多由精血亏损,或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机体失却充养、温煦而致。常见于头、胸、脘、腹体失却充养、温煦而致。常见于头、胸、脘、腹等部位。等部位。v10走窜痛走窜痛v指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冲作痛的症状。指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冲作痛的症状。其中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的,常称为窜痛,其中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的,常称为窜痛,多因气滞所致;肢体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的,常多因气滞所致;肢体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的,常称为游走痛,多见于风湿痹病,因风邪偏胜所致称为游走痛,多见于风湿痹病,因风邪偏胜所致2021/10/1084v11固定痛固定痛v指病痛部位固定不移的症状。若胸胁脘腹等处固指病痛部位固定不移的症状。若胸胁脘腹等处固定作痛,多是瘀血为患;若四肢关节疼痛固定不定作痛,多是瘀血为患;若四肢关节疼痛固定不移,多为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所致。移,多为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所致。v12掣痛掣痛v指抽掣牵扯而痛,由一处而连及它处的症状。也指抽掣牵扯而痛,由一处而连及它处的症状。也常称为引痛、彻痛。多因筋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常称为引痛、彻痛。多因筋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致,由于肝主筋,所以掣痛多与肝病有关。致,由于肝主筋,所以掣痛多与肝病有关。2021/10/1085v新病、疼痛痛势较剧,持续不懈痛而拒按者 -实证v久病、疼痛病势较轻,时痛时止痛而喜按者 -虚证 2021/10/1086v(二二)问疼痛的部位问疼痛的部位v1头痛头痛v是指整个头部或头的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是指整个头部或头的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v如如:阳明经头痛阳明经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痛者前额连眉棱骨痛者v太阳经头痛太阳经头痛-后头连项痛者后头连项痛者v少阳经头痛少阳经头痛-头两侧痛者头两侧痛者v厥阴经头痛厥阴经头痛-颠顶痛者颠顶痛者2021/10/1087v2胸痛胸痛v是指胸部正中或偏侧等胸的某一部位疼痛的是指胸部正中或偏侧等胸的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由于胸居上焦,内藏心肺,故胸痛多症状。由于胸居上焦,内藏心肺,故胸痛多为心肺病变有关。为心肺病变有关。v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肺癌、胸部外伤等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肺癌、胸部外伤等也可导致胸痛。也可导致胸痛。2021/10/1088v3胁痛胁痛v指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的症状。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密指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的症状。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密切关系。切关系。v4胃脘痛胃脘痛v指上腹部、剑突下,胃之所在部位疼痛的症状,又称胃指上腹部、剑突下,胃之所在部位疼痛的症状,又称胃脘痛。脘痛。v进食后病势加剧者,多属实证;进食后病势加剧者,多属实证;v进食后疼痛缓解者,多属虚证;进食后疼痛缓解者,多属虚证;v胃脘剧痛暴作,出现压痛及反跳痛者多因胃脘穿孔所致;胃脘剧痛暴作,出现压痛及反跳痛者多因胃脘穿孔所致;v若胃脘疼痛失去规律,痛无休止而明显消瘦者应考虑胃若胃脘疼痛失去规律,痛无休止而明显消瘦者应考虑胃癌的可能。癌的可能。v临床应根据病史,结合疼痛的性质和兼症进行辨证。临床应根据病史,结合疼痛的性质和兼症进行辨证。2021/10/1089v5腹痛腹痛v是指剑突下耻骨毛际以上是指剑突下耻骨毛际以上(胃脘所在的部位除外胃脘所在的部位除外)的腹的腹部疼痛,或其中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部疼痛,或其中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v腹部的范围较广,可分为大腹、小腹、少腹三部分腹部的范围较广,可分为大腹、小腹、少腹三部分v脐以上为脐以上为-大腹大腹-属脾胃属脾胃v脐以下至耻骨毛际以上为脐以下至耻骨毛际以上为-小腹小腹-属肾膀胱大小肠属肾膀胱大小肠胞宫胞宫v小腹两侧为小腹两侧为-少腹少腹-属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属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2021/10/1090v6背痛背痛v是指自觉背部疼痛的症状。脊痛不可俯仰者,多是指自觉背部疼痛的症状。脊痛不可俯仰者,多因寒湿阻滞或督脉损伤所致;背痛连及项部,常因寒湿阻滞或督脉损伤所致;背痛连及项部,常因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而致;肩背作痛,多为风因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而致;肩背作痛,多为风湿阻滞,经气不利所引起。湿阻滞,经气不利所引起。v7腰痛腰痛v是指腰脊正中,或腰部两侧疼痛的症状。腰指躯是指腰脊正中,或腰部两侧疼痛的症状。腰指躯干后部季肋以下、髂嵴以上的部位。腰部中间为干后部季肋以下、髂嵴以上的部位。腰部中间为脊骨,两侧为肾所在部位,故称脊骨,两侧为肾所在部位,故称“腰为肾之府腰为肾之府”。2021/10/1091v8四肢痛四肢痛v是指四肢的肌肉、筋脉、关节等疼痛的症是指四肢的肌肉、筋脉、关节等疼痛的症状。多因风、寒、湿邪侵袭,或因风湿郁状。多因风、寒、湿邪侵袭,或因风湿郁而化热,或痰瘀、瘀热阻滞气血运行所致。而化热,或痰瘀、瘀热阻滞气血运行所致。亦可因脾胃虚损,水谷精微不能布达于四亦可因脾胃虚损,水谷精微不能布达于四肢而引起。若独见足跟或胫膝酸痛的,多肢而引起。若独见足跟或胫膝酸痛的,多因肾虚所致,常见于老年人或体弱之人。因肾虚所致,常见于老年人或体弱之人。2021/10/1092v9周身痛周身痛v是指头身、腰背、四肢等部位皆觉疼痛的症状。是指头身、腰背、四肢等部位皆觉疼痛的症状。v新病周身疼痛者,多属实证,以感受风寒、风湿或湿新病周身疼痛者,多属实证,以感受风寒、风湿或湿热疫毒所致者居多。热疫毒所致者居多。v久病卧床不起而周身作痛者,则多属虚证,常因气血久病卧床不起而周身作痛者,则多属虚证,常因气血亏虚,形体失其荣养所致。亏虚,形体失其荣养所致。2021/10/1093v四四.问头身胸腹问头身胸腹Inquiryofhead,body,chestandabdomenv问头身胸腹,主要包括头晕、胸闷、心问头身胸腹,主要包括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阳痿、遗精,以及恶心、神疲、乏力、阳痿、遗精,以及恶心、神疲、乏力、气坠、胆怯、身痒等症。气坠、胆怯、身痒等症。2021/10/1094v(一一)头晕头晕v(二二)胸闷胸闷v(三三)心悸心悸v(四四)胁胀胁胀v(五五)脘痞脘痞v(六六)腹胀腹胀v(七七)身重身重v(八八)麻木麻木2021/10/1095v(一一)头晕头晕v头晕是患者自觉头脑有晕旋之感,轻者闭目即止,重者感觉自身或眼前景物旋转,不能站立的症状。v肝火上炎:肝火上炎:头晕而胀,烦躁易怒,舌红,脉弦数者。v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头晕胀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每因恼怒而加剧者。2021/10/1096v气血亏虚:气血亏虚:头晕头晕面白,神疲体倦,舌谈,脉细,每劳累而加重者。v痰湿内阻:痰湿内阻:头晕头晕且重,如物裹缠,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者。v瘀血阻滞:瘀血阻滞:脑络头晕外伤后头晕刺痛者。2021/10/1097v(二二)胸闷胸闷v指病人自觉胸部有痞塞满闷的症状,又称胸指病人自觉胸部有痞塞满闷的症状,又称胸痞。本症与心、肺等脏气机不畅有密切关系痞。本症与心、肺等脏气机不畅有密切关系v另外,气管、支气管异物,气胸,以及肝-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诊断 课件 完全 新增 全程 电子 教案 42870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1587****927】。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1587****927】,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1587****927】。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1587****927】,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