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鲁教版六年级上中国历史上册期末复习.doc
《鲁教版六年级上中国历史上册期末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六年级上中国历史上册期末复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中国历史上册期末复习(13-24)知识疏理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要求记住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建立时间、都城、开国君主)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都城:长安 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二、文景之治 1、原因: 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2、措施: 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②提倡节约,“以德化人” 3、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是“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为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三、汉武帝的大一统 背景 措施 效果 政治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 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 思想 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他们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第15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匈奴族生产的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 二、匈奴与汉朝的和战 时间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期 汉元帝时期 形势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经过文景之治,国力强盛 匈奴分裂,其中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 政策 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匈奴,每年送给大量谷物和纺织品。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昭君出塞 效果 匈奴骑兵年年挥师南下,和亲没有根本上解决匈奴的威胁 漠北之战,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问题探究:对比汉初、汉武帝和汉元帝时期对匈奴政策,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时和时战。 关系变化是由国力的强弱决定的) 四、归纳: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军事方面的措施(如何实现大一统的?)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教育上:设立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经济上:把地方的铸币权 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军事上:大规模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第14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一、 发明和使用哪些先进的生产工具?(经济发展的表现) 1、犁壁:耕犁上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 2、耧车:播种工具,加快了播种速度。 3、牛耕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4、汉代丝织业,已经使用提花机,染色技术页很高。(稀世珍宝:长沙马王堆“素纱禅衣”) 5、水排: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利鼓风冶铁,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冶炼质量。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1000多年。 二、治理黄河:西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水利专家王景 第16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38年 使命: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19年 使命: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 4、设立西域都护(时间:公元前60年 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商品是“丝绸”) 1、陆上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2、海上丝绸之路 3、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作用)? 意义: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为促进了汉朝的兴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合作探究:这条中西通道在当时(汉代)有什么作用?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价值? (1)汉: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为促进了汉朝的兴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今天:丝绸之路仍然是中西方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当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 纸的发明(西汉早期我国就有了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用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做原料;优点:质优价廉) 3.意义: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1、《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三、名医辈出 1、华佗(神医):麻醉药剂“麻沸散”、“五禽戏”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第18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 ①起源于古印度 ②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④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2、道教的兴起 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 ②创始人:张陵 ;尊老子为教主“太上老君” 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④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二、司马迁和《史记》 1、内容:记述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史学成就: 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3、文学成就: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4、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评价) 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20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公元200年 作战双方:袁绍VS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 时间:公元208年 作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1、三国鼎立的形成 2、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吴魏蜀 国号 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经济发展 魏 220年称帝 洛阳 曹丕 修水利,发展生产 汉 221年称帝 成都 刘备 丝织业,蜀锦行销。 吴 222年称王 建业 孙权 造船业:船队到达夷洲(台湾) 成语故事: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空城计、.. 第21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统一 ①魏灭蜀; ②266年,西晋代魏; 开国皇帝:司马炎 都城:洛阳 ③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影响:民族间的界限日益缩小,出现民族融合) 3、西晋的灭亡 ①原因:统治集团腐朽,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②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他们的反抗。 (3)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成语:草木皆兵、投鞭断水、风声鹤唳) 1、形势: 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2、时间:公元383年 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 3、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4、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 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4、司马迁《史记》中描述的汉朝时的江南和《宋书》描述的南朝时的江南大不相同:一个是贫穷落后,一个是富裕繁荣。变化的原因时: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二、民族大融合 1、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逐渐融合。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以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目的: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3、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21、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类别 朝代 代表人物 著作 贡献 数学 南朝 祖冲之 《缀术》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一千年。 农学 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地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书画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 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是“书圣”。 绘画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 北朝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归纳:1、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巨鹿之战。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北方的政权:曹魏、前秦、北魏、西晋。 3、指出历史名人的成就: 蔡伦、张衡、华佗、张仲景、司马迁、祖冲之、王羲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教版 六年级 中国历史 上册 期末 复习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