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及对职业流动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X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为例.pdf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及对职业流动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X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及对职业流动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X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为例.pdf(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105 昭 通 学 院 学 报第 45 卷 第 2 期Vol.45 No.2Journal of Zhaotong University2023 年 4 月Apr.2023收稿日期:2023-02-13基金项目: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海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获得感提升途径研究”(HNJG2020-41)。作者简介:黄淑瑶(1978),女,江西余干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马克思现代性研究。教师发展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及对职业流动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 X 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为例黄淑瑶(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
2、1100)摘要: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是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研究发现: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处于中等水平,现实职业流动意向不高,但潜在职业流动意向明显;职业获得感与职业流动意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工作环境对思政课教师的自我成长、职业成就、职业认同和职业流动意向的影响大于待遇保障的影响,其中学校制度和管理环境是影响职业获得感,诱发职业流动意向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管理者在制度创设和教学管理方面,应给予思政课教师更多的教学自主性,同时完善学术共同体建设,增加学校管理的人文关怀,以增加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荣誉感,从而鼓励其更全身心
3、投入到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关键词:职业获得感;职业流动意向;工作环境;思政课教师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408(2023)02-0105-09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是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关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指标。为此,教育部在 2017 年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强调“以师生为中心,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着力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提高师生的获得感”1。之后教育部又于 2020年 1 月颁布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强调要动员各方面力量“调动教职工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积极
4、性、主动性。支持、配合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等工作,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2。而如何培育一批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也成为思政课教育理论界热议的话题。目前学术界对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讨论大多数聚焦于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讨论,对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和工作中的感受并未给予充分关注。有研究指出,目前阻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主渠道”负载过重而“微渠道”闲置,导致思政课教师一直处于工作紧张状态,难以以从容心态从事教研活动,从而阻碍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3。更有研究指出,在目前大学组织环境中,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成为突出问题,教师开始出现工作疏离感,工作绩效
5、降低,离职倾向增加4。研究者在调研中,也观察到不少思政课教师反映工作量过大,行政任务过多,职业荣誉感低等问题,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和职业流动倾向。这种状况不仅影响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也会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亲和力是影响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的重要因素,而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而要真正激发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要回归教师本身,深入了解和思考思政课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的所得、所思、所为,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才能真正消除供给矛盾,使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一致,106 第 45 卷昭
6、通 学 院 学 报2023 年(总第 207 期)提升思政课教育工作质量。基于此,研究者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资料,深入挖掘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的现状及特征,探究引发思政课教师职业流动意向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思考提升思政课教学工作质量,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力点和落脚点。一、数据、变量及测量(一)数据来源及特征本数据源自课题组 2021 年 10 月-12 月问卷调查的结果。调查对象主要为 x 省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的专职思政课教师。问卷采用在线调查方式,发放到总人数为 348 的 X 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微信群,共征集到有效样本 200 个,样本范围涵盖四种院校类
7、别的专业思政课教师。问卷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是利用在线 spssau 系统平台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的样本人口学特征见表 1。表 1 样本人口学特征名称选项频数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性别:男5527.527.5女14572.5100年龄30 岁以下199.59.531-35 岁341726.536-40 岁5728.55541-45 岁56288346-50 岁1899251 岁以上168100学校类型公办本科院校1125656公办专科(职业)院校462379民办本科院校281493民办专科(职业)院校147100学历博士5125.525.5硕士13768.594本科126100是否在编在编1
8、6582.582.5不在编3517.5100职称正高201010副高603040中级10150.590.5初级94.595无专业技术职称105100教龄5 年以下3919.519.56-10 年462342.511-15 年6331.57416-20 年24128621 年及以上2814100合计200100100从样本人口学特征来看,无论是年龄、职称还是教龄均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居多,符合目前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人口结构状况。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对他们的职业获得感和职业流动意向的深入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工作质量,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二)概念界定、结构维度与测量
9、目前学界在界定获得感时,多数研究将其界定为在工作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心理感受。综合前人对获得感的界定,本研究将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界定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和科研工作时,自身主客观需求的满足状况,具体表现为他们在待遇保障、工作环境、自我成长、职业成就、职业认同等方面的满足状况和主观感受。从该定义出发,本研究将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分成两大维度:客观维度和主观维度。客 107 第 2 期黄淑瑶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及对职业流动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观维度主要测量思政课教师在待遇保障和工作环境的实际获得和感受。主观维度主要测量思政课教师对自身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自身能力的成长、
10、所取得的的成就,以及对职业的认同。在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量表编制上,参考保罗E.斯佩克特(PaulE.Spector)的工作满意度量表(Job Satisfaction Survey,简称 JSS),将思政课教师获得感分为五个维度:待遇保障、工作环境、自身成长、职业成就、职业认同,共 23 道题。工作环境方面包括硬环境(教学场所、教学设备、校园绿化等)、软环境(学校制度和管理方式(绩效考评、职称评选、教学管理、学术支持),人际关系(同事关系、上级关系)。职业成就方面主要侧重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就的考察。职业认同方面主要测量思政课教师对自身职业身份的认同。量表采用李克特 5 级计分,分数越
11、高表明思政课职业获得感越高。在职业流动意向测量上,研究者从调研对象对所在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设计了四个问题来测试思政课教师的职业流动意向,同样采用李克特 5 级计分,分数越高表明调查对象对所在学校归属感越弱,职业流动意向越强烈。以上两个量表都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中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量表的 Cronbach 系数为0.914,KMO 检验的系数结果为 0.885;职业流动意象量表Cronbach 系数为 0.834,KMO 检验系数结果为 0.765。说明二个量表可以作为测量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和离职倾向的有效工具。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总体状况和各维度关联状况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
12、获得感的总体状况如何?他们对工作的不满体现在哪些方面?更重要的是,哪些因素对他们的职业获得感的生成产生重要影响?带着这些问题,研究者对数据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剖析。(一)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总体状况数据分析可知,目前 x 省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人口学差异不显著。具体到各维度,思政课教师对待遇保障方面的感受显著低于其他方面的获得感,均值为2.794,其次是工作环境,均值为 3.568。总体而言,思政课教师对于客观维度(待遇保障和工作环境)的获得感要低于主观维度(自我成长、职业成就和职业认同)的获得感。数据见表 2。表 2 x 省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总体状况及各维度状况
13、名称样本量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中位数职业获得感2003411282.01512.91282.5职业成就2001.853.810.5284自我成长200153.7460.8524工作环境2001.153.5680.7343.7待遇保障200152.7871.1283职业认同2001.553.8010.3893.875那么思政课教师对待遇保障和工作环境有哪些方面的不满?数据显示,思政课教师对待遇保障的不满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第一,家庭支出大,现实收入不够支出。数据显示,大约超过五成(59.56%)中青年教师年内收入在 5-10 万之间,其中 40%-50%的人每月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第二,现实收
14、入与支出的压力使教师对学校绩效工资制度评价不高。数据显示,有 55.88%的思政课教师认为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并不合理。他们认为“绩效考评结果”(23.69%)、“职称”(20.28%)、“工作年限”(19.08%)三项是在计算绩效工资时应重点考虑的指标,而非“行政职务”“学历”等选项其他指标。第三,绩效工资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性增加了思政课教师在待遇保障上的不公平感。样本数据显示,有四成(40.17%)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己的收入不如学校同事,同时有五成(51.47%)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己的收入不如其他高校教师。职称越低,不满意的比率越高。在工作环境层面,思政课教师对同事关系评分较高,普遍认为当工作上
15、遇到困难时,同事一般都会给予帮助,但是对上级关系和学校学术氛围评分较低。在问及与上级的关系时,有超过五 108 第 45 卷昭 通 学 院 学 报2023 年(总第 207 期)成(51.47%)的思政课教师认为与上级关系一般,更有四成(41.91%)的思政课教师表示从未与校领导接触过。而在学校制度环境方面,思政课教师普遍对学校的制度环境评分较低,尤其是对职称评选带来的科研压力和学校教学管理带来的教学压力颇为不满。调研显示,思政课教师群体普遍存在课程负担较重的现象。有超过一半的老师(53.68%)每周承担 10 节以上。其中,有近三成的(25.74%)的教师每周课时超过 15 节。此外,除了课
16、时任务外,有将近五成(47.79%)的教师承担了行政工作。此外,由于思政课课程的政治性、时效性,思政课教师还会被学校和学院分配硬性的培训和会议任务。繁重的教学工作量与行政任务,加上各种额外的任务,很多思政课教师的学习时间存在严重挤兑现象。调研显示,50%的思政课教师每周的读书时间只有二三个小时,其中有将近两成(22.21%)的思政课教师认为根本没时间看书。在对一些思政课教师的访谈中,当被问及作为思政课教师面临哪些压力时?普遍将教学压力、科研压力、学习压力列为前三位,并认为学习时间的挤兑严重影响了他们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以上分析显示出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的客观维度(待遇保障和工作环境)与主
17、观维度(自身成长、职业成就、职业认同)的关联性。那么待遇保障和工作环境是如何影响到教师的主观维度层面的获得感?研究者进一步对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的各维度关联性进行了剖析。(二)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的主客观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的主客观维度的相关分析数据显示:教师的待遇保障和工作环境与教师的自我成长、职业成就、职业认同之间全部呈现显著性相关关系。其中工作环境与教师的主观获得感各子维度的相关性相对更强。数据见表3。表 3 职业获得感的主客观获得感相关分析 自我成长职业成就职业认同待遇保障0.421*0.371*0.261*工作环境0.557*0.525*0.342*注:p0.
18、05,p0.01为深入挖掘思政课教师的待遇保障和工作环境与自我成长、职业成就和职业认同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式进行了路径分析。结果如图 1 所示。图 1 教师职业获得感内在结构关联状况注:图中系数值为标准化路径系数 p0.05,p0,z=2.194,p=0.0280,z=5.662,p=0.0000,z=3.277,p=0.0010,z=6.286,p=0.0000,z=2.364,p=0.0180.05)。综合以上信息可以推出三点结论:(1)教师的待遇保障越高,工作环境越好,教师的自我成长就越高,就越能取得更高的职业成就,对职业的认同度也越高。(2)相对于待遇保障,工作环境
19、不仅对教师的自我成长影响更大,同时还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成就,进而影响教师的职业认同。(3)待遇保障和工作环境二者彼此通过对方间接对教师的自我成长产生了影响。三、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对职业流动意向的影响从上文分析可知,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总体状况一般,那么他的职业流动意向又是如何?职业获得感对他职业流动意向的影响又是如何?同时,职业获得感的各维度对职业流动的影响又是如何?研究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数据显示,目前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虽然只在中等水平,并且对待遇保障、工作环境都颇多怨言,但总体上职业流动意向不算太强,均值在 8.897(最小值 4,最大值 18),人口学差异不明显。
20、但研究者发现,思政课教师在回答“如果重新选择,是否还会选择思政课教师职业”问题时,有 51.5%教师选择“不一定”选项,12.5%的教师选择“不会”选项;而在“如果重新选择,您还会选择这所学校任教”问题中,选择“不一定”选项比例更高,为 61.5%,“不会”选项的为 18.4%。数据显示,思政课教师虽然现实职业流动意向不强,但对职业身份和所在单位的低认同度,显示较高的潜在职业流动意向。那么,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的哪些因素影响着教师的流动意向?为此,研究者将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的各子维度与职业流动意向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显示,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环境、待遇保障、职业成就、自我成长、职业认同均与职业流
21、动意向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中工作环境、待遇保障与职业流动意向的相关性最强。数据见表 4。表 4 职业获得感各维度与职业流动意向相关分析职业流动意向职业获得感-0.781*工作环境-0.764*待遇保障-0.542*职业成就-0.492*自我成长-0.462*职业认同-0.431*注 p0.05p0.01由于相关分析只能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而无法确定多个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因此,研究者将待遇保障、工作环境、自我成长、职业成就、职业认同作为自变量,而将职业流动意向作为因变量进行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5。表 5 职业获得感与职业流动意向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模型 1模型 2常数18.888*(2
22、3.482)23.672*(15.660)解释变量 1工作环境-2.439*(-9.600)-2.042*(-7.154)待遇保障-0.408*(-2.396)-0.318(-1.895)解释变量 2职业成就-0.730(-1.830)自我成长0.071(0.279)职业认同-0.347*(-3.200)样本量200200R20.5570.6调整 R20.550.585F 值F(2,133)=83.534,p=0.000F(5,130)=39.021,p=0.000 R20.5570.043 F 值F(2,133)=83.534,p=0.000 F(3,130)=4.699,p=0.004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思政课 教师 职业 获得 流动 意向 影响 实证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