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绩构境下的内卷逻辑:现代教育焦虑的表现表征、成因与纾解.pdf
《功绩构境下的内卷逻辑:现代教育焦虑的表现表征、成因与纾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绩构境下的内卷逻辑:现代教育焦虑的表现表征、成因与纾解.pdf(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78TotalNo.512JOURNALOFJILINPROVITEOFEDUCATION(总第5 1 2 期)第3 9 卷Vol.39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8,20232023年第8 期功绩构境下的内卷逻辑:现代教育焦虑的表现表征、成因与解濮丹阳,张敬威摘要:培养现代化人才、发展现代化教育刻不容缓,而如今教育焦虑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家长的身心健康,而且成为教育现代化道路上的阻碍。对教育指标的单向度追求,家长教育偏差过大的畸形教育观念,教育竞技场的形成都是教育焦虑恶性循环形成的重要原因。走出教育焦虑,重构教育生态迫在眉睫。为此,在方向上需要我们辩证看待教育焦虑,寻求教育焦虑的合理性
2、区间,发挥适度教育焦虑的正向功能;过程中,需要我们对焦虑进行抗争,聚焦教育情境的路途与景深;结果上,对多元化评价进行理念引导,构建学生多元发展向度。以此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关键词:教育焦虑;教育内卷;功绩社会;单向度的人doi:10.16083/ki.1671-1580.2023.08.014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1 1 5 8 0(2 0 2 3)0 8 0 0 7 8 0 9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和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种新的变革与要求也冲击着传统教育以及传统教育观念。剧烈的变革也加剧了教育的内卷与焦虑。深人探讨教育焦虑与
3、内卷化,有利于教育转型,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困惑,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引起学界对这一方面的关注。一、教育焦虑现状及产生路径(一)教育焦虑的现状最初,教育焦虑在心理学领域被视为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参与教育的主体所产生的焦虑情绪的总称。一般可以分为家长教育焦虑和学生学习焦虑。随着信息化与日收稿日期:2 0 2 2-1 2-1 1基金项目:2 0 2 2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Z世代亚文化圈层语言的区隔性研究(2 0 2 2 C78)。作者简介:濮丹阳(1 9 9 9 一),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在读。张敬威(1 9 9 0 一),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79常生
4、活密切联系,互联网也与当今的学生早早建立起联系,学生的学习焦虑可通过网络词汇的使用来体现。热门网络词汇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生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通过对当下热门网络词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当下教育焦虑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社会话语体系被不断更新,从“内卷”到“躺平”再到“元宇宙的”概念的提出,并伴随相关社会热点事件的多元化解读引起学生共鸣。个体为实现阶层上的流动或保持,一直处于学习工作状态,但这种状态往往是一种知识的复制与再加工,并未带来创新与新的增长。当个体意识到这种疲于奔命的状态并不能为自已带来与付出成正比的回报时,个体自身的价值引起人们的反思,部分个体思想内部积揽的焦虑爆发
5、,从而选择“躺平”。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也体现着青少年的焦虑情绪。由于在现实世界无法获得价值感与确认感,一些青少年将注意力转向“元宇宙”即虚拟世界。显而易见,虚拟世界并不能成为青少年的护所。内卷的社会背景,使得一部分群体无法寻找或感受到自然化、生态化的教育,从而内心陷入深深的焦虑与不安。家长的教育焦虑是广泛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目前,校外培训市场规模已达到8 7 0 亿元。而课外补习机构并不能对学生成绩形成实质性帮助。中国家庭教育投入的增速大于家庭收入增速,对于农村家庭而言甚至是远大于家庭收人的增速,“家庭收人每增加1%,城镇和农村家庭的边际教育投入分别增加1.1%和1.4 8%”。另一项实证
6、研究则显示“家长的月收人每增加1元,每年在每名子女上的教育花费就增加2.4 4 2 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家长习惯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教育,认为教育的投人越大,收益也应越高。实则不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公式即便在经济活动中也不具备普遍性,而在教育活动中尤其不适用。从而出现了家庭教育投入占家庭支出的很大部分的现象。而这种“高投人低回报的持续,又再一次加深了教育焦虑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根据对教育焦虑的分类,可以将教育焦虑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两方面。第一,学生焦虑情绪逐渐增强,教育焦虑情绪已经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学习。第二,大部分家长都存在对子女的教育焦虑,而教育焦虑程度与家庭背景、经济实力、文化资本等
7、多种社会因素相关。(二)从内卷到焦虑:教育焦虑的产生路径信息时代的快节奏生活与物质丰裕的当代社会造就了一种“内卷的”生活方式。“内卷”也是包括教育焦虑在内的很多棘手教育问题的源头,早期哲学思想可以为教育焦虑的成因提供分析路径。汉娜阿伦特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活动生命”(vitaactiva)l“活动生命 被分为三种不同的活动一劳动、工作和行动。其中,劳动是与人身体的生物过程相应的活动,是维持人基本生活活动的基础。身体的生长、新陈代谢和衰亡都依靠劳动产出,输人生命过程的生存必需品,也恰恰是劳动中产生的。简而言之,劳动就是安身立命,维持生存的手段。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劳动是
8、周而复始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无一不是劳动者,所以劳动是一种生物性的必然性的活动。而工作则是与劳动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人类自已所产生的活动,所以工作是具有社会性的。劳动与工作的区别在于,人在劳动中得不到自身的确认感,而在工作中能获得到自我提升的感受,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作使人是自由的个体,人仍是受到限制的。我们已经将努力工作并获得合理的报酬与满意的保障看作是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其实这并没有脱离生物性的制约。人的第三种活动即行动,是对这一观点的升华。人类在劳动和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多样的行动,改变社会形态,赋予社会各种特征,也以此留下人类80所特有的痕迹。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劳动可以是个体为了生存与自
9、给自足的一种个人的活动,工作也可以是单纯面对物品的一种活动,唯有行动是需要他人在场的,即在有他人在场的境况下才能进行的活动。人在行动中能够达到对自已存在及特性的证明,这也体现着人的复数性。人与人之间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我们是不相同的,所以人需要通过行动留下自已的痕迹。行动应是多样化的,富有生命力的。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当今物质资料极大丰裕的时代,我们为了保持自已的地位和已经获得的资源,无时无刻不在为了资本增殖最大化,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异化劳动,也造成人们行动的多元化日益模糊,从而出现内卷化。内卷化这一概念最早用于传统农业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现象也在教育领域蔓延开来。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在
10、对印度尼西亚爪哇农业的研究中发现,其他地区已经通过经商逐渐走上工业的道路,而爪哇这一地区却因为位置和政治原因不断将新增人口投人水稻农业,而这一举动并没有带来效益的大量提升,而当地农业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也就是我们提到的内卷。2 内卷的内涵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界定,首先,整个社会处于固定的、受限的“内部环境”找不到新的因素为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从而不断在内部加人看似华丽实则苍白的资源,资源的大量堆砌形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即内卷化。3 以哥特式建筑为例,越接近现代的建筑,装饰越是精细复杂,其实,哥特式建筑本身的结构、形态都未曾发生根本性改变,只是进行了大量装饰的堆砌。根据上述的分析与哲学视角解读,可用
11、“内卷化”来分析转型时期中国教育内卷与焦虑的现状与困惑。在社会限制的内部环境下,我们所期待的“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道路仍在探索,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实质性价值。从而产生教育的内卷与焦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教育辅导机构的遍地开花。虽然随着“双减”的出台,已经将大部分教育辅导机构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但家长的教育焦虑未明显随之减少。二、教育焦虑的成因溯源(一)教育指标的单向度追求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在单向度的人(One Dimensional ManStudies in the ldeolo-gyof Advanced lndustrial Society)一书中指出,由于科技发展
12、带来了物质极大丰裕的社会,生产社会过渡为消费社会,人的虚假需求被满足,从而沉溺于一种看似舒适自由的环境中,丧失了批判与反思,陷入不断追求物欲满足的怪圈,忽视了对精神生活的陶冶,丧失人的本质追求。4 具体体现在,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人们只关心事物在应用与生产上的价值,而关于事物的人文价值漠不关心,形成了一个病态的单向度的社会。在单向度社会中极权主义的控制之下,形成了单向度的人。5 这对审视我国教育内卷与焦虑具有启示意义。家长忽视了对子女的人文关怀,不再去尝试思考与寻找一条适合子女发展的道路,只局限于对教育指标的单向度追求。家长沉浸在既得的“成就”中,不断奔赴下一个教育指标的追寻。这一培养模式催生了
13、一系列以“特长决定论”和“分数决定论”为主的畸形教育观念。持有“特长决定论”教育观念的家长通常将孩子的精力与时间全部放在特长培养上。他们认为,学的东西越多越易成才,即使不能成为某领域的“专家”也能成为博学的“名家”。这就造成家长忽略子女81的兴趣与需要,盲目地报名各类特长班,造成子女学习负担过重,产生焦虑与厌学情绪。而“分数决定论”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的弊病。超过一半以上的家长认为,只有分数高才能成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家长采取钱财激励的奖励方式、打骂孩子的惩罚措施等行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提高成绩,这种分数至上的教育观念不仅给家长带来越来越多的恐慌,也引发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14、家长过分关注子女的智力发展,忽视“三观”的形成。很多家长认为,子女不会出现品德问题,于是将全部精力集中于智力的发展与培养上,忽视了社会环境和网络给子女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不利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因素,也为孩子优良品德的形成形成了阻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类教育观念的出发点是好的,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理解。不妥之处在于家长将成才的目光集聚在学历培养的单向度道路上,家长的教育认同不断被错误观念带人一种认知怪圈之中。尤其大数据下信息茧房所带来的反复冲击,对家长教育观念再次掀起挑战。信息茧房造成了信息的窄化,家长定时且大量接受不科学甚至带有不良目的的教育信息,这些信息又构建成更加坚
15、固的信息茧房,由此产生“回声室效应”。这一效应使部分家长完全丧失了思考与反思,不断对孩子进行压力的施加,教育焦虑情绪也被反复强化。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所提出的教育观中,使得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只停留在成绩与学历层面,这会让旨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越来越苍白,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越来越急功近利。家长将读书作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道路。任何职业以及爱好都成为了他们眼中不人流的选择,仿佛不读书就意味着失败。忽略人的差异性固执地追求成绩与学历,违背人发展的规律,更加剧了父母对子女教育过度敏感而焦虑的现象。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教育也就成为每个家庭中的头等大事。这也使得家长的教育观念从对孩子未来的美好盼望转向了更为苛刻
16、的要求。目前,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与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存在较大差异,家长教育观念也形成严重的单向度追寻。这一点在独生子女家庭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孩子不仅背负着自已对前途的追求,甚至还背负着改变家庭命运的使命。这也使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能成绩好就是好学生,甚至认为只要有好成绩就证明自己是个优秀的人,形成了部分中国人独特的教育情结,这也使其教育追求停留在单向度层面,失去了对教育本质功能的关注。(二)微观维度:家长教育期待偏差成因溯源一直以来,大多数人认为教育焦虑是由于家长对子女成绩的过高期待而产生的。实则不然,家长期望对教育焦虑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子女成绩与家长期待偏差过大会产生较高的教育焦虑。5 教育期待
17、偏差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对获得教育成就片面了解、偏颇认知。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属于多个领域共同努力所产生的结果,并不单是靠学校与家长对学生进行学习压力的施加所带来的。在影响教育成功的领域中,家庭背景与学生自身因素发挥着重大影响。家庭因素通过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影响学生学业成就。6 其中,家庭的经济因素直接影响着教育投人,对学生学习的物质条件起到限制作用。而文化资本主要通过制度化资本、客体化资本对学业成就进行影响。制度化成本主要指文凭证书,父母学历越高,就越可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出人艺术馆、文化馆的可能性也更大。受到高雅文化熏陶的孩子在人学后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更利于内在动机的
18、培养与好成绩的获得。客体化资本主要指家中的书籍、乐器等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除经济资本与客体化资本外,社会资本也与学生发展密82切相关。社会资本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与其他父母的关系等都会对学生学业产生影响。值得关注的是,社会资本会对其他弱势资本产生弥补作用。这也恰恰呼应了科尔曼研究的结论,即家庭外的社会关系资本对儿童的学业成就有着重要影响。除家庭因素对教育成就获得的影响以外,社会舆论的不断走偏和攀比之风的盛行,给家长造成了“人均本科生”的错觉,仿佛9 8 5、2 1 1 等名牌大学是那样唾手可得,于是造成家长不顾现实地对子女进行教育投人,不断为子女施压。这一
19、不健康的教育环境与急功近利的教育目的使很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不但成绩没提高,更让亲子关系问题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当家长忽略多种因素与资本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时,就难以接受孩子的实际成绩与自已期望之间的巨大落差,就易因教育焦虑产生一系列教育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在教育场域中,家长的教育焦虑体现在对子女成绩的波动也显得格外敏感,迫不及待地想要提升子女成绩。大到中考高考,小到期中考月考,无一不牵动着家长的心弦。学生在成绩方面的一点退步,都会引起家长极大的恐慌。造成家长的一切教育措施都以中高考为中心进行的病态教育方式。这一现象的根本在于家长将子女成绩与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教育问题未能妥善解决,使得家长
20、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也受到教育焦虑的支配。孩子还未进人校园时,家长冲锋的号角就已吹响,购买天价学区房、提前改迁孩子的户口、时刻对孩子的分班消息保持高度警觉家长为孩子教育前的准备忙得不亦乐乎。从孩子步人学校开始,对家长而言真正的比赛才刚刚开始,家里的所有事情都是以教育为中心,任何事都要为孩子的教育让路。即便如此,家长们还是时刻悬心着子女的成绩,这种高参与度、高时间密度、高控制度的密集型教养方式,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当今社会教育回报率增加,培养孩子的重要性提升,所有家长都热切期望子女能在教育竞赛中获胜,于是出现重金租房陪读、牺牲子女休息时间、参加各种特长辅导班、攀比膨胀等不良教育氛围,也使得各种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功绩 构境下 内卷 逻辑 现代教育 焦虑 表现 表征 成因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