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民间美术考述——以赣南地区部分特色手工艺制作为例.pdf
《赣南民间美术考述——以赣南地区部分特色手工艺制作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南民间美术考述——以赣南地区部分特色手工艺制作为例.pdf(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艺术创作研究文/帅敏赣南民间美术考述以赣南地区部分特色手工艺制作为例摘要:本文通过梳理赣南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如木雕、木雕版印画、石板印画等,追溯石雕、剪纸、篾扎纸糊灯等民间美术的起源,厘清赣南美术的历史发展规律,说明美术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关键词:客家文化;赣南民间美术;艺术史考据作者单位: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民间美术是美术学科研究的一部分,是相对于宫廷美术、人文美术和宗教美术而言的,是劳动者个人或是集体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在经年劳作的过程中创造的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艺术起源和发展问题的研究中,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起源的论述“艺术起源于劳动”,艺术的起源可追溯到2
2、5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艺术起源与人类起源同步。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语言和文字产生,进入文明社会,才形成从具有审美意识发展到审美创造的艺术文明。手工艺制造的发展进入青铜时代,奠定了民间美术与宫廷美术的分野。此后在美术的整体发展中,民间美术一直作为基础形态而存在。我国是人类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唯一从未中断的历史文明,数千年来贯穿着一条明确的民族文化脉络,使我国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内涵,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最基本方面。我国相对稳定的农耕文明,导致同一地域内的居住方式和民族文化是基本相近、风格统一的。民间美术的地方特色就是在这样长期的生活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构成最广大人民生活美的一面,充分体现
3、了本民族本地区基层文化的精神和审美意识及审美观感。所以对赣南民间美术的研究,应是本着挖掘保护、传承赣南民间美术遗产的使命来进行。632023年第3期远古氏族部落的迁入,为赣南带来了原始的民居形式。客家人的进入则为赣南带来了文明社会的民间习俗。然而由于氏族部落以及客家人的原住省份不同,风土人情风俗存在一些差异,他们的民间美术在大体相同的情况下,都保留了各自的特色。随着历史的进程、时代的变迁,融合后的早期原住民和客家人的后裔,逐渐适应赣南的气候环境、农耕种植和饮食习性的变化,建立起赣南民间习俗。在这种习俗的大环境中,民间美术在个人或集体创造中,不断交流与发展,逐步达到功能性与审美意识、观赏性的相对
4、统一,既遗传了北方中原的美术特征,又体现了赣南风土人情风俗风格,形成唐宋时代赣南民间美术的灿烂时期。一、赣南民间美术的类别(一)木雕赣南通常所见的木雕有建筑木雕、家具装饰木雕、人物形象木雕、文房用品木雕。木雕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木质器具制作和祭祀物品制作。进入奴隶社会后,木雕从简单的手工制作,发展成工艺较复杂的艺术,应用于宫廷建筑装饰。战国时期部分手工业奴隶获得释放,转变成民间木雕手工业者,从事建筑及家具的装饰木雕行业。赣南的木雕业在宋末以后形成常见的建筑装饰,如:民宅、祠堂、孔庙、寺庙的梁柱、斗拱、飞檐、栏杆、门楣、匾额、门窗、隔扇。木雕形式有圆雕、浮雕、镂空雕,体裁内容有戏文故事人物,寓意吉祥
5、、福禄寿的动物花草常春树。家具装饰木雕多用于橱柜、几、案、架子床脸面、桌椅、脸盆架等。体裁内容常见的有龙凤、云纹、水纹、蕙草、万字古纹等。木雕人物多寓意求财、崇信仁义、祈求送子保平安。寓求财多供信执鞭举头坐猛虎的财神赵公明,寓仁义多供信穿袍持书的仁义侯关云长,寓祈子多孙保平安则供信执净水式莲花的观音。赣南多处深山原始大森林盛产杉树、樟树,其中数十年的红心老杉木,数百年的老樟木板,都是建筑、家居装饰和人物木雕的上等原材料。(二)木雕版印画木雕版印画由雕版印刷书籍演化派生而来。雕版印刷起源于汉,唐代趋于成熟。唐太宗时期,玄奘取经回长安,至咸通九年(868)雕印的金刚经。其首扉采用木雕版印画技术,印
6、有一幅佛在祇树给孤独园长老须菩提说法图,可说是最早的木雕版印画,引首扉画也成为之后讲经扉画的标准形式。唐宋时期的木雕版印画,是在一块雕有图画的木板上涂黑墨,然后覆纸用毛刷反复印压成单色图画。宋代,木雕版印画发展昌盛,出现一批专业工匠。印画种类扩伸到科学技术、教育性质的小说里故事插图、附图。元代发展成“套印”技术形成彩色图画,比起单色版显得格外别致艳丽。到了明代木雕版印画空前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艺术,其雕印技巧达到刻画生动、精丽动人的高峰。明代,根据元代套印法,变化成几种颜色分版套印。至明末又推出将每种颜色刻成一块小版,由浅入深依次套印的餖版技艺。清代,木雕版印画发展鼎兴,一些小的私营木雕版印画铺
7、为了适用地区民俗信仰崇拜的悬挂、张贴印画需要,出现大尺寸的木雕版印画;画的内容扩伸到儒释道圣贤像和神像及民俗节庆、与耕种相关的风俗印画,并广泛流行形成丰富多样的民间美术的一大品类。赣南木雕版印画,由南宋末年的客家人引入。较发达的地方府县都有私家木雕版印画作坊,印画纸张有红、白、黄三种,红纸多印单色,白纸、黄纸有多色,印画技艺多采用一块木雕版,价格低廉适宜民用。雕版木材通常采用樟木板、枫木板和杂木板。根据各地盛产的树木品种,选择纤维短、木质紧细、不易变形、板面容易抛光的木板作雕版木料。64艺术创作研究木雕版印画,由于受木料板的大小的限制,多数画面较小,最大的宽不会过尺,长不到二尺,只有少数例外。
8、赣南木雕版印画的体裁,以戏文人物、神话人物、耕织人物和谷物丰登、民俗景象为主。(三)石版印画石版印画由拓印、古刻石文字、典籍、经文、碑文、图画演变而来。最早的刻石应是秦代将文字刻在石鼓上,世称石鼓文。将文字刻在石碑上,始起东汉熹平年间,著名学者蔡邕,将儒家经典六经写在石碑上,由石雕工匠制成碑书。拓印,是用纸将古刻石文字、书画拓印到纸上,以便考证汇集,因此,拓印始于东汉纸的发明之后,发展于唐盛于宋。随着宋代文字书画印刷的兴盛,仅靠木雕版印刷,远满足不了印刷需求,由此借鉴拓印技艺,发明创造石版印刷,并涌现一批专业工匠。石版印画,应选择云南石质细腻的大理石,雕凿成长三尺余、宽近二尺,厚六寸余长方形石
9、版,将印刷面磨光制成印刷石版,由木架支撑。印画时将磨光面进行独特的石版印刷工艺处理,然后将要翻印的画反拓在经过工艺处理的磨光面。小画原作需印成大幅面画时,印画工匠会预先将小画原作临摹放大成所需宽幅花样,再反拓在版面上,经过画作上版的工艺流程处理,制成供印刷的石印版。印画时滚上印墨,将纸覆在石印版上,用绒毛滚筒滚压成一张石印画。石版印画常用于书籍、撰文、告示的翻印。临摹、书写手艺高超的工匠可直接书于版面制成印版翻印,快速便捷。石版印刷也有缺点:与木雕版印刷相比,印刷量较少,制版工作量大,且石板工匠都具备较高的书写和绘画能力;选择人才,收徒承传不是易事。优点是石版印刷比木雕版印刷更能保持原作品像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间 美术 地区 部分 特色 手工艺 制作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