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作物的效益及其合理选择的研究进展.pdf
《覆盖作物的效益及其合理选择的研究进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覆盖作物的效益及其合理选择的研究进展.pdf(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覆盖作物的效益及其合理选择的研究进展张建恒1,2,3,4,张益兴1,侯赛赛5,李洪波6,张瑞芳1,2,3,王红1,2,3,王鑫鑫1,2,3(1.河北农业大学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定071001;2.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山区农业技术创新中心,保定071001;3.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山区研究所,保定071001;4.农业农村部华北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保定071001;5.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保定071001;6.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覆盖作物的种植是一种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对维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具有积极意义。目
2、前,对覆盖作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覆盖作物对土壤和后茬作物的影响评价,包括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固存,对杂草和病虫害的抑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和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等方面。然而,覆盖作物的效益因覆盖作物类型、地理位置和覆盖时间不同而存在差异。另外,覆盖作物的选择、设置方法、终止方法、经济效益等充满了不确定性,这限制了其在农田中的大面积推广。该研究基于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覆盖作物的种植管理现状,总结了覆盖作物提供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讨论了限制覆盖作物在农作物种植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提出了覆盖作物合理选择的建议。同时,基于覆盖作物在农学、生态环境上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覆盖作物的贡献
3、以及面临的瓶颈进行了思考。发现良种培育、覆盖作物-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作物之间的协同机制仍是今后需要突破的重点课题,以期为覆盖作物的合理选择及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关键词:作物;栽培;覆盖;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生态系统服务;遗传育种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3144中图分类号:S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23)-14-0023-12张建恒,张益兴,侯赛赛,等.覆盖作物的效益及其合理选择的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23,39(14):23-34.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314
4、4http:/www.tcsae.orgZHANGJianheng,ZHANGYixing,HOUSaisai,etal.ResearchprogressonbenefitsandrationalselectionofcovercropsJ.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ofAgriculturalEngineering(TransactionsoftheCSAE),2023,39(14):23-34.(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3144http:/www.tc
5、sae.org0引言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粮食生产与消费国,用约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近 20%的世界人口。然而耕地面积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矛盾造成了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土壤重利用轻养护,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质量下降等土壤健康问题。因此,中国亟需发展一种可实现农业生产力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种植制度1。覆盖作物是指除目标作物以外,利用人为种植的牧草或其他植物(包括牧草、截留作物、夏季绿肥和冬季覆盖作物)覆盖地面,以达到保护土壤免遭风蚀和水蚀的目的2。魏静等3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发现,覆盖作物翻压后作为有机肥料添加进土壤中,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质量,进而提高后茬经济作物的产量。严磊等4
6、分析了覆盖作物根系对压实土壤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绿肥可改善压实土壤的物理特征及表层土壤的收缩特性,有效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淋失。此外,覆盖作物在抑制杂草、防治病虫害5、改善土壤微生态、平衡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也有积极作用。以上研究表明,农田冬季休闲期种植绿肥作物覆盖土壤,可以从整体上改善农业土壤环境,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地域间土壤条件和管理措施差异,导致覆盖作物的应用效益不同。因此,如何合理选择覆盖作物以提高覆盖作物的应用效益十分重要。基于 CNKI 数据库以“覆盖作物”为关键词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目前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于 2020 年达到峰值。但是,
7、对不同覆盖作物下土壤微生物表现出不同的代谢趋势以及这些趋势表现出覆盖作物生理活动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覆盖作物大面积纳入农业轮作系统的经济补偿研究、覆盖作物种质资源及合理选择研究甚少。该研究阐述了覆盖作物在农学及生态环境上的效益,并结合中国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覆盖作物资源,提出了覆盖作物合理选择的原则及符合该地区的种植模式。1覆盖作物概况20 世纪 50 年代,覆盖作物在中国发展迅速,尤其在南方地区,1950 年全国覆盖作物的种植面积达173.33 万 hm2,到 1976 年覆盖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展到收稿日期:2023-03-21修订日期:2023-06-2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
8、项目(2022YFD1901000);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27005D);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HBCT20231102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1001);河北省科技厅项目(阜平县退化山场生态修复产业科技示范基地)作者简介:张建恒,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冀西北特色作物节水高效生产技术。E-mail:通信作者:王鑫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冀西北特色作物节水高效生产技术。E-mail:第39卷第14期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9No.142023年7月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ofAgriculturalEngin
9、eeringJuly2023231300 万 hm26。但化肥农药便利性和高经济效益使覆盖作物的应用受到了冲击,至 2006 年覆盖作物的种植面积已不足 200 万 hm27。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覆盖作物的种植面积开始缓增,2016 种植面积达320 万 hm27。然而,覆盖作物的大面积推广还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合理田间管理方法和效益评价体系。覆盖作物从大类上可分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以及菊科。豆科覆盖作物具有生物固氮的作用,不仅能与固氮细菌共生获取大气中的氮气,还能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增加作物氮素的吸收,同时削弱其与主栽作物对氮素的竞争关系。禾本科覆盖作物生物量高、播种时间较灵活,能有效减
10、少杂草的密度和生物量,增加土壤水分的可用性。十字花科覆盖作物生长迅速、主根较大、扎根较深,能有效缓解土壤压实和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在免耕系统中应用广泛。菊科覆盖作物种类多,能够增加景观的丰富度,并且其具有较好的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盐碱性,在防止深层土壤返盐及改善盐碱地绿化方面效果显著。常见的覆盖作物品种和特点见表 1。表1常见的覆盖作物物种和特点Table1Commoncovercropsspeciesandcharacteristics种类Specis代表作物Croprepresentative习性Characteristics作用Effect建议种植模式Proposedplantingpatt
11、ern豆科Lefuminosae毛叶苕子 Vicia villosa生物固氮、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结实量大、繁殖方便。与根瘤共氮、减少氮素投入8-9;在不降低主作物产量的情况下抑制田间杂草10可与玉米或者高粱间作,与小粒谷物或其他覆盖植物混播生长良好,一般与春季谷物混播绛车轴草 Crimson clover野豌豆 Vicia sepium草木犀 Melilotus officinalis苜蓿 Medicago sativa禾本科Grassfamily黑麦 Secale cereale分蘖性强、碳氮比高、生物产量高、播种时间灵活11与杂草竞争生态位、也可释放化感物质抑制杂草生长;增强土壤水分的可
12、用性、减缓土壤退化12-13条播、撒播;常与豆科植物混播,耐寒,秋播最晚黑麦草 Lolium perenne一年生黑麦草 Lolium multiflorum十字花科Cruciferae油菜 Brassica napus生长速度快、主根大、扎根深、抗冻性强11缓解土壤压实、增加水分入渗14条播、撒播;小粒谷物或者豆科植物混播萝卜 Raphanus sativus芥菜 Rassica juncea菊科Compositae菊花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种类多、花形各异、花期不同,喜温暖、耐高温,具有较好的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盐碱性防止深层土壤返盐,改善盐碱地绿化效
13、果,增加景观丰富度主要是水旱轮作和旱地套作;前期生长缓慢,多以间作为主,水旱轮作有利于减轻病虫害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L.孔雀草 Tagetes erectaL.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覆盖作物可与主栽作物轮作,主栽作物秋收后,在土地冬闲期间种植覆盖作物,以增加地表覆盖度,减少土壤在休耕期的地表裸露时间,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但在轮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其与主栽作物的竞争关系,在自然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覆盖作物的种植会导致后茬作物减产15。覆盖作物还能在主栽物行间套种,行间套种可延长覆盖作物的生长时间,使其达到最大的秋季生物
14、量。条带状种植覆盖作物是一种创新型的种植模式,其每隔 3 或 4 畦主栽作物种植一畦覆盖作物,能实现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来年再将条带轮换,并定期刈割将剪下部分当作相邻条带主栽作物的覆盖层。由于单一覆盖作物模式可能会因为其根系的密度过高而影响后茬作物的播种和萌发16,因此为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覆盖作物的种植除了单播以外还可以采用不同覆盖作物混播,简单的增加混播覆盖作物数量并不意味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混播效果依赖于各物种之间的功能互补。总之,在进行覆盖作物物种组合和种植模式的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覆盖作物与主栽作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同时兼顾二者的生境,达到覆盖作物最大的综合效益。2覆盖
15、作物覆盖对后茬作物的影响2.1覆盖作物对后茬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合理的覆盖作物可以支持更有弹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但其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各不相同。有研究表明,覆盖作物翻压还田对后茬作物产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3,也有研究表明,在休耕期种植覆盖作物对后茬作物产量的提升是不显著的17,甚至在高温干旱条件胁迫下可能会降低后茬作物的产量18。棉花(Gossypium hirsutumL.)不仅仅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更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和技术作物,其高效生产对于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覆盖作物对其产量和净收益的影响至关重要,相关研究表明,与免耕相比,种植覆盖作物可能会增加总成本,但是覆盖作物的种植可提高皮棉产
16、量和净收益19。绿肥结合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氮肥减量 20%40%)能够保持甚至提高稻谷周年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及氮肥农学利用率20。覆盖作物在果园中也有应用,但是由于覆盖作物与主栽作物之间存在钙、铁、锰和锌等的营养竞争,因此,与裸土管理相比,覆盖作物的种植会影响杏园树木的生长和降低产量21。覆盖作物种植增产的稳定性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覆盖作物品种的选择、连续种植的时间以及是否施肥等17。生产者通常以后茬作物的性状和经济效益来衡量覆盖作物应用的可行性,而忽略覆盖作物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上的潜力。有研究表明,覆盖作物的建植能提高棉花的纤维素质量22。同时,林间自然生草覆盖也是一种保护性耕作,其在
17、改善果园土壤性质,提高果实品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23。因此,在进行覆盖作物效益评价时,应该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2覆盖作物对杂草和病虫害的控制在农业生产系统中,田间杂草、病虫害对作物的影24农业工程学报(http:/www.tcsae.org)2023年响一直是农业领域的热点话题11。依赖化肥、农药来提高粮食产量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也容易导致杂草形成抗药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覆盖作物在抑制田间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覆盖作物一方面通过占据杂草生态位,与杂草直接竞争光照、营养和水分
18、等资源,从而抑制杂草生长24。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农田及其周围的生境,为害虫天敌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增加害虫天敌的数量10,能够达到自然控制害虫的目的。有研究结果表明,豆类、谷物覆盖作物混合应用可能会增强寄生蜂的活动,并成为农业害虫天敌的蓄水池25。种植者通过种植覆盖作物自然减少虫害而减少杀虫剂的投入,总体上不会产生额外的生产成本。抗病绿肥轮作和秋季覆盖作物的疾病抑制系统能有效减少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种植区的土传块茎病害、黑痣病等26。此外,覆盖作物中植物的化感作用(植物或者微生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到环境中而产生的对同种植物、其他植物、微生物直接或间接的有益或有害的作
19、用),既能抑制杂草生长又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24。3覆盖作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3.1覆盖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在中国的华北地区,冬闲土地面积较大,长期闲置不仅会造成光热和水土资源的浪费,还导致土壤质量退化,同时养分随土壤侵蚀而大量流失,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20 世纪以来,化肥作为主要的养分输入,保证了我中粮食增产和世界粮食安全27。但是,较低的化肥利用率使大量养分在土壤中残留或以各种形式损失,对土壤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覆盖作物翻压还田是土壤养分输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肥翻压可使当季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28。覆盖作物的效益还表现在提高土壤的抗蚀性、抗冲性等方面,能够
20、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淋滤,达到固持养分的作用。SILVEIRA 等29认为,覆盖作物的残体是农田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含碳量大于 40%。同时,冻害灭生(冬季,温度突然降到植物生育所能忍受的下限,造成农作物生理障碍或器官受损,最终导致不能正常生长)覆盖作物可增加土壤的全氮和有机质30-31。有研究表明,主栽作物秸秆和覆盖作物的协同作用对土壤肥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前者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后者有助于产量的提升32;覆盖作物与主栽作物秸秆物料混合还田可改善养分的释放特征,延长释放周期,更有利于后茬作物的吸收利用33;但是,在还田时应该综合考虑混合物料对各土层土壤养分的提升效果34,以及对主栽作
21、物发病率和发病指数的影响35。因此,研究秸秆还田和覆盖作物建植的协同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它既能缓解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又能降低秸秆单独还田的土传病害。覆盖作物还田不仅影响土壤养分的含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分的释放速率。总之,绿肥轮作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土壤碳库指数,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36。3.2覆盖作物对耕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中国地域辽阔,水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已成为制约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37,如何高效的利用土壤水是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覆盖作物作为一种土壤调控技术,能有效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调节土温,从而起到保水保墒的作用。土壤含水量
22、是表征土壤水分状况的重要指标,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分布格局。而覆盖作物可以增强雨水入渗,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来调控土壤含水量38。冬季覆盖作物是一种生物覆盖方式,主要功能是在土壤表面形成保护层,一方面覆盖作物能够缓解雨水直接冲刷地表、增加径流的形成时间、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土壤;另一方面,覆盖作物的遮蔽作用也能减少地面水分蒸发39。相关研究表明,覆盖作物对于后茬作物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分动态影响在更深的土层中更明显40,覆盖作物可缓解300500cm 土层水分消耗,降低无效蒸散41。且覆盖作物对于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在潮湿地区显得相对明显。但是,在半干旱环境中,覆
23、盖作物竞争土壤水分是一个潜在的不利因素,其对水分的消耗会大大降低后茬作物的产量42。MARCILLO 等43的研究表明,毛苕子(Vicia villosa)作为覆盖作物与休耕相比,降低土壤含水量 178mm,随后种植小麦产量减少了 42%83%。因此,在水资源不充裕的地区,可选择不耐寒的作物作为覆盖作物,并在冬天利用低温将其灭生还田,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越冬覆盖作物对水分的消耗,消弱覆盖作物对后茬作物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能减少因多次耕作灭生、机械灭生、药物灭生对土壤健康的影响。3.3覆盖作物对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的影响田间土壤压实使得土壤颗粒重新排列得更加紧密,孔隙度减小,土壤紧实度增加,土体的
24、稳定性减弱、通气性变差,容易导致养分的流失44。覆盖作物作为土壤保护性作物,其根系具有很强的穿插能力,能够改善土壤结构,缓解土壤压实,从而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45。王明亮等46对茶园不同作物覆盖处理的土壤物理性质研究,发现 4 种不同作物覆盖均可显著降低 015cm 土层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但对 1530cm 土层影响较小。赵秋等47以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毛苕子、冬黑麦(Winter rye)、冬油菜和草木樨为覆盖作物进行试验,探索覆盖作物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覆盖作物处理土壤容重分别为冬闲 田的 95.38%、96.92%、94.
25、62%、93.08%、96.15%,土壤总孔隙度分别为冬闲田的 105.50%、103.77%、105.79%、107.82%、104.35%。DUNG 等48的研究表明,豆科作物覆盖使 010 和 1020cm 土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 0.07 和 0.08g/cm3。CALONEGO 等49的研究结果表明,覆盖作物能够增加土壤大孔隙度,能够有效降低4060cm 土壤容重。可见覆盖作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和增加土壤孔隙度,在免耕系统中引入覆盖作物具有重要意义。第14期张建恒等:覆盖作物的效益及其合理选择的研究进展253.4覆盖作物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土壤酸碱性变化会导致土壤一系列的化学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覆盖 作物 效益 及其 合理 选择 研究进展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