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互嵌的党政结构:理解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核心逻辑.pdf
《复合互嵌的党政结构:理解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核心逻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互嵌的党政结构:理解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核心逻辑.pdf(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一、问题的提出:国家与社会视域中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1。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论述“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凸显了应急管理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可见,应急管理涉及国家与社会两个层面。应急管理的本质是在尽
2、可能短的时间内有效应对、处置具有不确定性的突发事件,预防、减缓和消除由其带来的危害和损失。2“重大”是对突发事件的考量,虽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强调的重点略有不同,如“应对”包含着即时性,“管理”更为制度化,但概念标示的事实的核心特征是一致的,在学界存在交叉引用和使用的现象。事实上,重大突发事件的“跨界域”“巨成本”“多主体”以及“复杂系统性”等特征必然要求政府与社会积极应对,它是国家治理面临的公共问题(重大突发事件)与国家化解公共问题的工具(体现为国家结构形式和社会的组织形式)之间的互动,不单是即时性的行动,也是制度化的建设,更是二者的融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在国家制度性结构环境
3、中产生,也离不开社会领域的参与。在现实生活复合互嵌的党政结构:理解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核心逻辑蔡秋蓉摘要: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研究者们对中国共产党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重要作用做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鲜有研究将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放置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域中考察。“政党中心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取向,蕴含于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实践内核,现实地体现为复合互嵌的党政结构这一核心逻辑。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复合互嵌的党政结构包含领导指挥和协同支持两个层面,分别表征为组建“领导小组”和凭借“制度性嵌入”两种形式。关键词:国家与社会关系;政党中心主义;复合结构;党政结构;重大突发事件中
4、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88(2023)05-0079-10收稿日期:2023-08-12基金项目: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面向 常态与应急结合 的福建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韧性研究”(项目编号:2022H10);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2022年度校院青年博士孵化项目“风险社会视域下城市公共安全的韧性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22C04)。作者简介:蔡秋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福建省应急管理培训基地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应急管理的政治与政策。79中,通过新闻媒体观察或亲身经历突发事件的
5、体验,不难发现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存在明显的国家或社会间异质性效应。3研究者们也对此作了诸多研究,如从政治制度角度,政治制度被认为是塑造国家能力进而影响不同国家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效果的中间力量4;从政治关系角度,政府能力、部门间合作、政府间合作以及公民参与等被视为是影响不同国家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效果的解释性因素5;从社会制度角度,不同国家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效果体现在社会动员能力、统筹调度水平、贯彻执行能力方面6。质言之,“国家”和“社会”在不同国家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存在差异,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和因应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的社会组织形式造就了各具特点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方式和逻辑。由此,“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视
6、域下,导致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 异质性 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又表征为何种形式?”这一问题理应成为理解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重要面向。但传统的国家与社会理论对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异质性”或者说特色的解释十分有限,因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最本质的差异在于“政党中心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二、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显著特征:“政党中心主义”国家与社会是人类组织和秩序供给的基本形态,其关系的发展与演进总是与特定时空下的社会制度背景紧密相关,也与研究者对这种制度性背景与他们所认为的“可欲的(desirable)”制度性安排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紧密相关。回顾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作为一
7、个有着上万年农耕文化历史的传统农业国家,农田水利因应成为学者们探究传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窗口,形成了一种以国家主义为内核的“东方专制主义”(Oriental Despotism)7模式和“士绅社会”(Gentry Society)模式的认识结果。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学术界以对当时占据支配地位的新权威主义、全能主义、民主先导论等观点的反思与批判为起点8(P270-284),主张“发现社会”。但其建基的市民社会理论是一种预设了西方经验或价值观念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9(P274),市民社会内部本身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的现实可能,以及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固有缺陷,使其自引入中国
8、起便引发相当的质疑和争论。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中国的国家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们不能在一味地 发现社会 之中而遗忘了 国家”10的呼声渐起,学术界对“国家”的论述逐渐增多,强调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逐渐步入学者的视野。作为一种重新发现的理论,统合主义(corporatism)主张政府通过与相关利益者直接对话、谈判和协商来解决重大的社会问题,力图为人们描述一种有别于自由主义和其他流派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国家和利益集团之间一种有序、稳定的合作关系模式11,即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互动12(P93-94)。基于政治组织与社会组织力量强弱对比,统合主义又可进一步划
9、分为社会统合主义和国家统合主义。作为较早一批秉持国家与社会关系互动论的学者,邓正来和景跃进在市民社会概念炽盛之时,就主张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良性互动说”13,即国家与社会是一种双向的适度的制衡关系。透过他们对这种双向的适度的制衡关系的描述,不论是从国家的角度,使用“承认”“提供”“干预”“调节”等词语强调国家干预的必要性,还是从市民社会的角度,突出影响国家决策的积极参与权利对国家与社会形成互动关系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体味到国家统合主义的意蕴。在一定意义上,内蕴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国家统合主义概括出了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某些特征,但它无法进一步就中观层面的互动机制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10、也存在简化复杂、特色的中国政治现象的嫌疑。这是因为,无论是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中,还是面对中国国家治理的经验现实,关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第一个事实就是,它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使命型政党14,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国家与社会的中介组织,而且是带有强烈意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 80识形态属性与社会现实改造属性的主体性机构15,是集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的全面领导。职是之故,代表人民执掌政权、运行治权的党组织必然“嵌入”及“重组”政府组织,这种党组织与政府组织相依并存的政治特征也由此被总结归纳、抽象概括为“党政体制”16(P4-8)。从200
11、2年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举行的题为“把中国共产党找回来:中国是如何治理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至今,作为中国国家政治生活领导核心和社会生活组织核心的中国共产党17,逐渐进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视野。如“将政党带进来”18,“政党整合型社会治理”19,“政党中心的国家治理”20,党、国家与社会关系是“党、国家、社会各自相对独立存在的 三角格局”21(P52-53)等“政党中心主义”22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取向。其中,“政党中心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取向既是对中国政治经验现实的遵循,也是对党政体制的进一步阐释。不仅体现了中国学术界跳出西方政治话语窠臼、积极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理论努力,而且有助
12、于我们在更为本质的层面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国家治理实践。概言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抵御风险挑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根本保障和政治基础,以政党为中心研究中国国家治理不仅具有理论依据,而且更加符合中国实际。23伴随着中国步入复杂不确定性风险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作为“棘手的公共问题”24(P127)(unruly public problems)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考验。常规突发事件应对是依据建立在国家政权组织、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基础上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而重大突发事件尤其是非常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往往超出常规应急管理体系的应对能力,党的领导会从国家层面上高位强力介入2,发挥集中力量办
13、大事的制度优势,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党和其他政治力量能够实现深度融合以汇聚组织合力的内核和灵魂。一方面,现有的 突发事件应对法 主要是对行政机关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规定,没有综合考虑到应急管理权力结构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党政关系。这不仅使得理论与实践出现脱节,而且无法探及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国经验”的核心。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党的领导在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的根本性地位和优势性体现25、党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组织群众的缘由与方式26、在应急管理领导机构重组中强化党的统一领导的方式27、党的理论创新对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引领作用28、在应急管理中党政结构的构成29、党对应
14、急管理结构性介入的多元情境及方式2等议题。回溯已有研究,学者们虽然注意到了中国共产党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重要作用,但对于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两种重要力量及其关系,即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逻辑关注不够;也较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党介入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形式。在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党、国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具有新的特点,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的“国家-社会”框架来分析中国应急管理的运作逻辑。因此,探究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异质性”的核心因素必须要把“党的领导”作为最重要的变量带进来,揭示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呈现形式不能不基
15、于“党政体制”。三、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复合互嵌的党政结构的内涵构成党的领导制度是党政体制的实质和灵魂,是党自身的政党治理体系和党领导的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的集合。党既在国家中,同时也在社会之中,它是国家和社会的核心领导力量,也是联结国家和社会的桥梁。于前者而言,作为公权力的国家概念便同时包含了政府与政党两个要素。由此,也保障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体系以及民主党派、人民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群众等各类政治力量对党的领导权力的协同支持30。因而,在党政体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实质上内涵着党与政府、政府与社会以及党与社会的关系。这意味着,党政体制是一种复合结复合互嵌的党政结构:理解
16、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核心逻辑 81构,现实地体现为当代中国治理的党政结构和路径31。结构的概念有具体性和分析性两层含义,前者是结构的实体意向,指导我们把结构视为实体事物,这些实体或要素构成了结构;后者是结构的关系意向,构成结构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结构。进言之,在结构的政治学解释中,“关系”具有突出的重要位置,因为,正是源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模式形成了“结构的约束性力量”32(P62-66)。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视域下,党政结构具有特殊的解释力,是理解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重要分析视角:它既能够在具体性层面,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政体制行动逻辑,具象体现为党和其他政治力量在现有政治体制
17、中的搭配和安排的“复合型治理结构”33;也可以在分析性层面,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政体制行动逻辑,动态呈现为党与政府、政府与社会以及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见图1)。资料来源:笔者自制。图1党政结构概念的解构进一步统合具体性和分析性的党政结构意蕴,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党政结构体现出一种复合互嵌的结构特征。首先,在领导指挥层面,主要通过党的领导制度、党委(党组)制、归口管理等制度和机制,党深度融入政府行政体系,动态呈现出党与(狭义)政府的关系;其次,在协同支持层面,主要通过党委(党组)制、归口管理、党管干部、政治协商、意识形态、统一战线、群众路线等制度和机制,党深度融入民主党派、人民群众团体、
18、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群众等政治力量,动态呈现为党与(广义)政府的关系、党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见图1)。质言之,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党政结构,通过领导指挥和协同支持层面的复合型制度搭配和安排,实现党与政府、政府与社会以及党与社会的互嵌。那么,复合互嵌的党政结构在实际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以何种形式表征?四、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复合互嵌的党政结构的现实表征(一)领导指挥层面的党政结构:组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是 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规定的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首要原则,也是2018年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后国家应急能力体系建设的首要目标,本质上是指突发事件应对中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19、。在突发事件应对中,领导权主要表现为以相应责任为前提的决策指挥权、部门协调权,即各级党委、政府承担着领导指挥、组织协调的职能。行使领导权的组织载体是应急指挥体制中最上层的应急决策指挥机构,它是公共危机情境中,迅速作出决策与有效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和资源的关键组织,反映了一个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领导模式。因此,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体现为应急决策指挥机构对所属地区、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政体制的行动逻辑,投射在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指挥机构上,体现为包括各级党委政府和以“委员会”“指挥部”“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等“小组”形式存在的各种常设
20、性或临时性议事协调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 82在常规突发事件应对中,作为权力轴心机制的党委(党组)制是党在国家正式权力机构上领导政府的体制设定,是党在应急管理活动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制度依据。党委(党组)制是党领导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制度形式,1949年发布的 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委会的决定 和 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决定,规定了党在国家机构内设立党委或党组,并通过党的组织对他们的领导来实现党对部门工作的领导。“小组”是一种蕴涵中国政治特征的组织机构设计,在政治领域中充当非常设性机构设置的角色34,能够有效填补常设性机构
21、的不足,其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中国党政体制下,“小组”一般可以划分为“党的领导小组”和“政府内的领导小组”。“党的领导小组”虽未见诸党章所载的正式制度架构,但最早可追溯到土地革命时期的“三人团”35,且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作为一种“亚正式制度”广泛存在于我国政治运作的过程中,是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的制度实践。“政府内的领导小组”是与分管领导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因而,组长事实上是某一个领域的分管领导,主要是协调相关领域和不同行政部门的工作。政府内的领导小组一般是由总理、副总理或国务委员牵头,由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行政首长共同组成,处理专项重大问题。在非常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应急领导指挥机
22、构往往以“委员会”“指挥部”“领导小组”等名义的“小组”形式呈现。根据党的领导对应急指挥领导机构介入程度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应急领导指挥机构的“小组”形式也可分为两类,如图2所示。一类是以“指挥部”为名义,党“间接领导”、政府直接主导的政府内的领导小组,发挥着决策议事协调功能的准议事协调机构,例如,“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另一类是以“领导小组”为名义,政府具体负责、党“直接领导”的党的领导小组。36党的领导小组作为党对国家和社会,尤其是重大工作全面领导的方式之一,是“从革命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直保留并不断使用的一种组织形式”37。从中央层面来看,党的领导小组长期
23、且广泛应用于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如1955年为消灭血吸虫病成立的“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领导小组”,1960年为消灭鼠疫成立的“中共中央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成立的“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是党“直接领导”的党的领导小组,是以指导性目的存在的,行使统筹部署决策指挥权的应急指挥领导机构。与之相互配合的,是以落实性目的存在的,行使具体任务部门协调权的政府行政系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其需要及时向“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相关情况。从地方层面来看,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党的领导小组一般是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对口设置的。例如,在新冠
24、疫情应对中,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的疫情应对领导小组(指挥部)是以党委一把手和政府一把手同时担任组长的“双组长制”(其中湖北省和青海省采用“双指挥长制”)38;即使在分设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的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会议同开的运作形式,也在实质上统一了应急指挥领导权。从图2可以看出,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领导指挥层面的党政结构表征为组建“领导小组”的形式,且呈现出党的领导从“间接领导”转向“直接领导”的趋势,反映了党和政府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既合作又分工的深度融合互动关系。这种趋势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加强党对国家
25、和社会的全面领导,强化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治理全部活动中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机制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体现。(二)协同支持层面的党政结构:凭借“制度性嵌入”党的领导统合是分工体制的基础。39党通过现有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安排,将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武装力量、政法机构、民主党派、人民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群众等各类政治力量整合,形成协同支持党的领导权力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合力格局。这种以制度安排方式形成的协同支持层面的党政结构,可以抽象概括为“制度性嵌入”。在重大复合互嵌的党政结构:理解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核心逻辑 83图2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领导指挥机构的“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 党政 结构 理解 中国 应对 重大 突发事件 核心 逻辑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