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竞争加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选择变化研究.pdf
《风险与竞争加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选择变化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与竞争加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选择变化研究.pdf(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摘要】本文基于20132021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与选择的变化。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意愿和选择出现了四个主要变化趋势:一是升学意愿不断增强;二是体制内就业意愿高涨;三是离开北上广深趋势呈现分化;四是慢就业与新型啃老现象逐渐突显。据此,宏观经济环境虽可以直接解释当前大学生就业意愿和选择变化,但其更深层次的个体动机、社会根源和价值态度变迁逻辑还需进行深入探讨。【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劳动力市场教育竞争一、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就业、失业问题较为突出,青年失业率上升,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2、数据,2023年6月1624岁青年人口的城镇调查失业率高达21.3%,引发社会关注,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突出。一些媒体和普通民众通常认为青年失业率高涨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随着疫情缓解、社会生活恢复常态,青年失业问题也会得到纾解1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四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显示(见下页图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青年失业率就远高于平均失业率。2019年8月1624岁青年人口的城镇调查失业率(13.1%)是全国城镇平均失业率(5.2%)的两倍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只有略微上升(除个别月份涨幅明显),总体保持平稳,并在2023年5月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水平。
3、但是,青年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不仅在新冠肺炎疫情前远高于平均城镇调查失业率,而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年失业率持续上升,从2019年8月的13.1%上升到2023年5月的21.3%,青年失业率达到平均失业率的4倍多。新冠肺炎疫情缓解以来,青年失业率并没有出现下降趋势,相反还在继续走高。青年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显示出一个波动起伏规律,每一个年度在6、7、8月到达年度高风险与竞争加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选择变化研究李春玲(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19点,之后有所下降,随后第二年的6、7、8月又到达更高的高点。每年的6、7、8月正是中职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季,青年失业率在此时达到年
4、度顶点,并且近3年就业季的失业率年度顶点一年高过一年:2021年的高点是16.2%;2022年的高点是19.9%;2023年就业季高点还未来临,5月份的青年失业率已经超过2022年高点,达到了21.3%,这意味着2023年青年失业率顶点会高于前一年。这种波动规律表明,青年失业率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在不断走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持续上升。25201510505.22019.082019.102019.122020.022020.042020.062020.082020.102020.122021.022021.042021.062021.082021.102021.122022.
5、022022.042022.062022.082022.102022.122023.022023.04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国16-24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5.76.16.25.2图1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与16-24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在青年失业率不断走高的同时,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图2(见下页)显示,自1999年大学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中,20082018年期间增长幅度有所放缓。但是,从2019年开始,大学在校生人数又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这一轮扩招的大学生,在2022年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导致2022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度猛增16
6、7万,达到1076万人;2023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又比上一年度增加82万,达到1158万人;预计未来数年应届毕业生人数还将继续快速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将持续加大。经济发展状况、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复苏速度、产业升级情况等客观经济社会环境,无疑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但同时,大学生群体就业观念与行为的变化,以及应对劳动力市场风险加剧和竞争激化的策略,同样也会对大学生就业状况产生影响45。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是: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与青年失业率上升并存,给大学生带来空前的就业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意愿与就业选择出现了哪些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进一步探讨,这些变化又会给人们的教育选择以及
7、高等教育带来哪些影响?进而又会产生哪些社会经济后果?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剧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成为近期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显现,其中包括有关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研究,但是多数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局限于缺乏实证论证的观点陈述,仅有少数基于实证资料的研究分析,也是采用一次性的、地区性的、缺乏代表性的调查数据进行研究,从而难以全面、系统、深入、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特征和变化趋势。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20(PSCUS)的数据分析。该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经济社会调查项目,也是国内唯一一项全国性、持续性的综合性大学生追踪调查。自2013年正式启
8、动,每年实施一轮年度追踪调查。调查采用多阶段混合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选23所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高校2500030000万(各年度调查样本数有所差异)在校生和毕业生实施问卷调查。该调查数据具有较高代表性,其中各个年度就业观念测量指标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从而可以进行跨年度、长时期的就业观念和行为变迁研究。本文主要选取20132021年9个年度调查数据,考查在市场风险和就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意愿与就业选择的变化趋势。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4138520216119091076115836563
9、496328530322831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大学毕业生人数(万人)大学在校学生人数(万人)图219992023年大学在校生与毕业生人数(万人)二、数据分析和研究发现人们的价值态度与行为选择及其变化,深受外在客观环境和生存境遇的影响,就业观念和行为更是与经济发展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环境紧密相关。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主体是“00后”,而正在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是“90后”。当“90后”和“00后”大学生迈入或准备
10、迈入劳动力市场之时,正遭遇了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转型期,即从高速经济增长转变为增速放缓时期,2019年末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又使经济受到重大冲击,而外部国际局势变化,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这些宏观层面的因素,冲击着劳动力市场,经济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不断上升,就业压力加大,就业竞争激化。在风险与竞争加剧环境下,在校的“00后”大学生和正在进入劳动力市场的“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转变。基于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分析,本文发现大学生的就业意愿与就业选择出现了4个变化趋势。(一)升学意愿不断增强通过对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历年数据的比较显示,大学生就业取向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推迟就业,追求
11、更高学历。图3(见下页)左图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升学意愿不断上升。自2015年以来,大学生满足于本科学历的比例逐步下降,选择“本科”为期望学历的比例从2015年 21的16.1%下降到2021年的9.1%;而期望获得硕士学历的比例则逐步上升,从2015年的51.1%上升到56.2%。大学生追求更高学历的意愿在图3右图中反映得更加明显:本科高校大学生普遍想继续学业(考研或留学),越来越多高职院校专科生选择毕业后不直接就业而是继续学业(考专升本)。2019年,76.5%的985/211高校本科生选择毕业后继续升学;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67.3%选择毕业后继续升学;高职院校学生也有27%选择继续升学。随
12、后,选择毕业后继续升学比例还在上升,2021年985/211高校、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在校生选择继续升学比例分别上升为79.1%、69.8%和35.7%。其中,升学意愿上升最明显的是高职院校学生。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显示,直至2015年之前,超过90%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都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而现今超过三分之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想升学。985/211和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在2019年就已经有极高比例选择继续升学,之后其比例呈微弱上升趋势,至2021年,接近80%的985/211高校本科生和接近70%的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求学。985/211高校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2790807060504
13、03020100本科生/专科生毕业后选择继续升学比例(%)31.935.767.369.4 69.876.578.9 79.120192020202160504030201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本科硕士博士大学在校生期望获得的最高学历(%)16.113.712.39.89.19.49.132.135.135.437.137.235.834.451.851.251.353.153.754.656.2图3大学生的高学历追求意愿趋势大学生升学意愿上升的同时,就业意愿逐步下降。不论是985/211高校,普通本科高校,还是高职院校,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比例都逐年下降
14、。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显示,20192021年期间,985/211高校本科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比例从17.3%下降到14.8%,普通高校本科生相应比例从26.1%下降到25.4%,高职院校专科生的相应比例从65.1%下降到52.5%。大学生对就业压力加剧、就业竞争激化的直接回应是推迟就业并追求更高学历。(二)体制内就业意愿高涨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第二个重要变化是体制内就业意愿不断高涨。虽然长期以来留校教书、进国有企业和考公务员,一直为大学毕业生所热衷,但在2018年之前,去外资企业就业是许多女大学生的首选,而“互联网大厂”等新兴行业、高科技产业私营企业的高收入对许多男大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然
15、而,2018年之后,大学生对就业单位选择出现了极为鲜明的变化趋势,即对体制内就业意愿不断高涨。图4(见下页)显示了2013到2021年大学生工作单位选择的变化趋势。从历年情况来看,大学生最想去的工作单位是事业单位,其次是国有企业。2018年以来,选择想去这两类体制内单位的比例上升趋势明显,选择想去事业单位的比例从 2018 年的 27.5%上升到 2021 年的32.5%,想去国有企业的比例从25.5%上升到28.2%,而2018年之前各年度相应比例则有所波985/211高校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279080706050403020100本科生/专科生毕业后选择继续升学比例(%)31.935.7
16、67.369.4 69.876.578.9 79.120192020202160504030201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本科硕士博士大学在校生期望获得的最高学历(%)16.113.712.39.89.19.49.132.135.135.437.137.235.834.451.851.251.353.153.754.656.2图3大学生的高学历追求意愿趋势 22动。选择比例上升趋势最为明显的是党政机关单位就业,从2018年的6.2%上升到11.8%,这导致考公务员热一浪高过一浪。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党政机关自主创业其他35302520151050
17、27.5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图4大学生最想去的就业单位(%)32.525.328.215.86.114.211.36.211.85.34.45.75.72018年以来大学生体制内就业意愿高涨趋势在图5(见下页)中反映得更加明显,选择想去体制内就业的比例从2018年的59%上升到2021年的72.5%,而之前的2016至2018年期间,体制内就业选择比例呈微弱下降趋势。体制内就业意愿不断高涨的同时,体制外各就业单位的选择意愿则不断下降。首先,想去外资企业就业的比例断崖式下跌,在2018年之前,这一趋势已经有所显现,而2018年以来这种趋势加剧发
18、展;其次,选择私营企业比例在2017年之后明显下降,而之前是逐步上升;最后,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也是在2017年之后明显下降,而之前则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单位选择的变化趋势,反映出大学生应对市场风险和经济不确定性的一个主要策略,即把具有较高稳定性的体制内就业当成规避市场风险的避风港。在经济风险增大和不确定性增强的大环境下,追求稳定性和安全感,规避市场风险,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流取向。(三)离开北上广深趋势呈现分化大学生就业意愿的第三个变化趋势反映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也就是图5(见下页)呈现出的离开北上广深的趋势,从2018至2021年,大学生选择“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最想去的就业地的比例从38
19、.1%下降到32.7%。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分布格局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地域差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集中着最多的资源和发展机会,从而成为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的就业地,他们可以在这些一线城市寻求高收入就业岗位,谋求具有极好发展前景的职业。但同时,人才济济的一线城市,机会竞争也必然十分激烈。竞争压力、高涨的房价和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使许多大学生被迫离开北上广深,或者不敢选择来此就业发展。因此,多年以来,“逃离北上广深”还是“留在北上广深”,是许多大学生纠结难决的选择。图5(见下页)显示,20132017年期间,并未出现明显的离开北上广深的趋势,相反,选择最想去北上广深就业的人数比例一直在上升,并在2
20、018年达到高点,而2018年之后才真正出现了离开北上广深的大趋势。同时,图6还显示,2018年以来,大学生就业地选择变化,除了呈现出离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趋势,还呈现出 23走向三、四线中小城市和县城的趋势,虽然这两项选择的比例较小,但增长趋势明显。选择三、四线中小城市的比例从2018年的6.8%上升到2021年的10.8%,选择县城的比例从2.8%上升到2021年的4.2%。757065605550体制内单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403836343230282624222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61.530.328.554.162.334.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险 竞争 加剧 环境 大学生 就业 选择 变化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