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习题集.doc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习题集.doc(8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政 治 经 济 学 习 题 集 目录 第一部分 同步练习2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2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4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11 第四章 资本积累18 第五章 产业资本的运行22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的运行29 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33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41 第八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趋势47 第二部分 综合练习49 综合练习一49 综合练习二56 综合练习三62 第一部分 同步练习 第1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 一、填空题 1.物质资料的生产 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2.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四个环节。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5.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生产关系及其实现和发展的运动规律。 二、单项选择题 1.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B)。 A 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工具 B 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C 劳动者、科学技术、经营管理 D 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C)。 A 物质资料生产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商品 3.矿藏和原始森林属于(A)。 A 劳动对象 B 劳动资料 C 生产工具 D 人们劳动的生产物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B)。 A 古典政治经济学 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 唯物辩证法 D 数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 A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 马克思主义哲学 C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D 重农学派经济思想 6.经济规律就是(A)。 A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 经济现象的客观性 C 经济行为中的主观能动性 D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的相互联系 三、多项选择题 1.生产关系包括(ADE)。 A直接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B交换关系 C消费关系 D产品分配关系 E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是(ABCD)。 A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 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 C生产的数量水平和结构,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结构 D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反作用 E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决定作用 3.与自然规律比较,经济规律的特点有(BDE)。 A经济规律是自然界存在的规律 B经济规律同人的活动紧密相联 C经济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大多数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消失而消失 E人们对经济规律的利用受到认识能力和利益关系的限制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ABCE)。 A经济规律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 B人们不能消灭和创造规律 C经济规律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E违背经济规律要受到它的惩罚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CDE)。 A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B边际分析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科学的抽象法 E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6.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有(AC)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B货币流通规律 C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规律 D价值规律 E按劳分配规律 四、辨析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 答:这一观点错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所以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2.政治经济学既研究政治关系,也研究经济关系。 答:这一观点不正确。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也就是要研究贯穿于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中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而政治问题属于上层建筑,不是经济基础的内容,因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当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在研究经济基础的时候,必须考虑包括政治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影响。 3.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分配关系。 答:这一观点错误。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不仅决定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所以分配关系不是生产关系。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性质。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基本环节过程中形成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制约着人们之间的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研究那些反映特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关系,又要研究那些反映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具体地理解和把握生产关系的本质、特点及其运动规律。 2.谈谈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关系。 答:(1)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2)经济规律又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第一, 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 而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第二, 经济规律发生作用, 离不开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并直接涉及人们的物质利益。 3.举例说明经济规律的类型。 答:经济规律的类型:(1)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2)若干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3)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价值规律等。 第2章 商品与货币 一、填空题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商品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的实质是人们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 3.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6.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C)。 A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 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D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 2.体现在商品中劳动的二重性是(A)。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3.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是(D)。 A 商品 B 货币 C 使用价值 D 价值 4.商品的本质属性是(C)。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价格 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 A 是各自独立的两种劳动 B 是先后不同的两种劳动 C 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D 是既有差别又有矛盾的两种劳动 6.个别企业生产商品劳动时间的缩短意味着(D)。 A商品价值量的减少 B商品价值量的增加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D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7.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交换中,绵羊的价值是通过斧子的(C)表现出来的。 A价值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价格 8.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只要用(D)。 A足值的铸币 B纸币 C金或银 D观念的货币 9.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A)表现为外部商品和货币的对立。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观念上的货币与现实货币的矛盾 10.通货紧缩是指纸币流通条件下的(D)。 A经济增长放慢和 B出口大幅回落 C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 D物价出现持续负增长 11.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在(A)。 A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C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D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12.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D)。 A消灭私有制 B生产者分工协作 C提高产品质量 D通过商品交换 13.价格标准作为为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上的规定是(C)。 A 用来计量商品价值的标准 B 用来计量商品价格的标准 C 用来计量货币自身的固定单位及其等分 D 用来计量货币价值和价格的标准 14.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C)。 A 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自发调节货币的流通量 B 一般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C 不能起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D 可以起蓄水池作用 三、多项选择题 1.商品是(ACE)。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为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劳动产品 C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D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 E是历史的范畴 2.使用价值是物品的(AC)。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有用性 D交换属性 E制度属性 3.下面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ACD)。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衡量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衡量以复杂劳动为尺度 C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折算为简单劳动是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 E复杂程度不同的产品无法按比例交换 4.货币的起源是(ACE)。 A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B人们主观创造的 C商品交换和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 D贵金属天然具有货币属性 E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5.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ABE)。 A待售商品总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货币发行量 D货币的需求量 E货币的流通速度 6.抽象劳动是(ABCD)。 A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C劳动的社会属性 D历史范畴 E生产商品的劳动 7.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是(ABC)。 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B价值决定价格 C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D价值和价格总是一致的 E价格上下波动,不能与价值相一致 8.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指(ABCDE)。 A延期支付货款 B支付租金 C支付利息 D支付税款 E支付工资 9.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区别在于(ABCDE)。 A 价值尺度是衡量、计算商品的价值;价格标准是货币本身的计算单位 B 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 C 价值尺度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价格标准代表金属货币本身的一定重量 D 价值尺度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价格标准与劳动生产率无关 E 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价格标准通常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10.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受下列因素影响(BC)。 A 它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成正比 B 它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 它和劳动生产率高低成反比 D 它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E 它和自然资源利用情况成反比 11.在价值形式的发展中,-般价值形式是(AB)。 A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B 交换的发展使某种商品成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一般等价物 C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D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固定地表现在贵金属上 E 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四、辨析题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即物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的物品,如未经劳动加工的有用自然物,如空气、阳光、原始森林中的树木等,生产者用来满足自身即家庭需要的产品,不经交换供别人使用的劳动产品,如农民向地主缴纳的实物地租等,就不是商品。 2.商品价值是生产商品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所以劳动产品都有价值。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商品价值是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一般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它本身并不就是价值。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关系赋予它的一种社会形式。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关系。所以,不能说凡是劳动产品都有价值,都是商品。 3.商品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价格的变化。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当货币价值没有变化时,商品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当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按同一方向、相同程度变化时,则商品价格并不随商品价值的变化而变化。 4.价格对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客观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但是,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价格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经常与价值不一致,往往要偏离价值,但价格对价值不会偏离太远。因此,从较长时间看,商品价格总是环绕价值这个中心波动。这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 5.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答:这种说法正确。金和银是自然界早已存在的,而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由于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质地均匀、易于分割,耐磨蚀、容易保存等自然属性,使它们天然适合充当货币材料。所以货币天然是金银。 6.由于劳动生产率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因而,一个企业只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降低商品的价值。 答:此观点不正确。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不能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商品社会价值,只能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如果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企业可获得更多经济利益。 五、简答题 1.怎样理解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答: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价值与使用价值是统一的。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能形成价值。另一方面,价值和使用价值又是对立的。商品生产者在商品交换要获得价值,就必须放弃使用价值,商品购买者要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放弃价值。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 2.商品的二重性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有何关系? 答:(1)商品的二重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3)商品的二重属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属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试述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答: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劳动生产率指的是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4.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答: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看,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本质是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职能由货币的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5.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 答: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决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种因素:第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第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第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六、论述题 1. 试述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答:(1)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关系。(2)生产商品的劳动有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区别,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总价值量不变,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会减少,因而价值量就会变小。由此可以看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试述马克思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自觉调节货币流通的意义。 答: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为基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正常发展和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受货币流通规律的支配,必须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针对货币流通的实际情况调节货币流通,有效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它是稳定市场物价,搞活商品流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3.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作用,并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有:(1)调节作用。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生产和流通,使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得到协调。(2)刺激作用。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分化作用。价值规律导致经济活动中的优胜劣汰,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我国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自己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获得更多的赢利;同时也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4.试述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商品的两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首先,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其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政治经济学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正是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上,马克思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总之,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上的。所以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3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填空题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与价值规律存在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生产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4.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5.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6.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7.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8.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9.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0.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二、单项选择题 1.资本总公式是(B)。 A G-W-G B G-W-G’ C W-G-W D W-G-W’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特点是(C) A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可以还原为生活资料价值 B 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C 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D 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物质内容 3.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B)。 A 工人的必要劳动 B 工人的剩余劳动 C 绝对价值 D 相对剩余价值 4.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D)。 A 绝对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B 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 C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C)。 A 个别资本所有者首先改进技术的结果 B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6.机器设备等物成为资本是因为它们是(C)。 A生产劳动产品的条件 B生产商品的条件 C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 D生产物质财富的条件 7.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和直接动机是(D)。 A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8.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C)。 A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B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D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9.“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这句话的意思是(C)。 A剩余价值可以在流通中产生,也可以在生产中产生 B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在生产中产生 C剩余价值在生产中产生,但要以流通为条件 D剩余价值在流通中产生,但要以生产为条件 10.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工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主要看(B)。 A货币工资 B实际工资 C相对工资 D国民工资 11.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B)。 A具体劳动而增殖大 B具体劳动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C抽象劳动而增殖 D抽象劳动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12.个别企业加强工人劳动强度而多得的那部分价值属于(B)。 A剩余价值外负担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超额剩余价值 13.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A)。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必要剩余价值 D个别剩余价值 14.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强化管理,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2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将由100%(D)。 A 降低到80% B 提高到120% C 降低到50% D 提高到150% 三、多项选择题 1.普通货币和作为资本货币的区别是(ABCD)。 A两者的流通公式不同 B两者的流通内容不同 C两者的流通目的不同 D两者流通的限度不同 E两者流通的场所不同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主要包括(ADE)。 A 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B历史的道德的因素 C劳动者享受和发展所需生活资料价值 D维持劳动者抚养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E劳动者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须具备的条件是(BD)。 A劳动者必须具有劳动能力 B劳动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 C劳动者必须适应生产的要求 D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 E劳动者必须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4.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在量上等于(DE)。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B不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 C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 D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 E商品价值与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的差额 5.剩余价值率是(ACE)。 A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C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E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6.对资本总公式(G-W-G’)的分析,可以看出(ABDE)。 A它是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 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D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E货币在价值增殖运动中转化为资本 7.剩余价值率为100%时,是表示(BCD)。 A工人一天的全部劳动时间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B工人一天劳动创造的价值有一半为资本家无偿占有 C工人一天劳动时间里,为自己劳动与无偿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相等 D工人一天劳动创造的价值中,工人得到的与资本家占有的相等 E工人一天生产的商品价值中,工人得到的与资本家占有的相等 8.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CE)。 A被消费了 B由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再生产出来 C被保存下来 D全部被劳动力吸收 E由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9.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ABDE)。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基本来源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出 D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E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10.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ACE)。 A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价值量不变的资本 D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E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 11.资本劳动过程的特点是(ABCD)。 A 工人在资本所有者及其代理人指挥和监督下劳动 B 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所有者 C 劳动者的使用价值属于资本所有者 D 劳动产品归资本所有者占有 E 劳动力的价值属于资本所有者 1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ABCD)。 A 绝对m生产的特点在于延长工作日或提高劳动强度 B 相对m生产的特点在于为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必须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C 绝对m生产是相对m生产的起点 D 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E 二者的物质技术基础相同 四、辨析题 1.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所以货币就是资本。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货币才转化为资本。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有着不同的流通形式和本质的区别。它们的流通形式不同,流通的内容不同,流通的目的不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目的在于换取使用价值,而资本流通,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货币。 2.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所以它可以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在流通中,如果按照等价的原则进行交换,是不能发生价值增殖的;如果按不等价的原则进行交换,同样也不能发生价值增殖。剩余价值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流通是商品所有者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资本家必须在流通中购买生产要素,又必须在流通中出售商品。如果不买也不卖,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既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答:这种说法正确。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则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干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 4.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使用“机器人”,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因此,剩余价值不一定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机器人”实质上是一种机器,仍然是不变资本,是生产工具。它在生产过程中只能按其消耗程度转移价值,而不能增加价值和创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用劳动创造的,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那部分价值。使用“机器人”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同样时间内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量,但不能增加价值量。个别企业使用“机器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产生超额剩余价值,整个社会普遍使用“机器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产生相对剩余价值,但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产生的,都依然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而不是“机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经济学 习题集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1587****927】。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1587****927】,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1587****927】。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1587****927】,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