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楼模板支架搭拆施工方案.docx
《高层住宅楼模板支架搭拆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住宅楼模板支架搭拆施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某高层住宅楼模板支架搭拆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00);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4、《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高层住宅楼,坐落在×××;总建筑面积为20405.7㎡,地上25层,地下1层;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主楼范围内的地下室层高为4.2m,非主楼范围内的地下室层高为3.3m,地上层层高均为3m。 三、设计方案: (一)搭设方式 主楼范围内的地下室层高为4.2m,非主楼范围的地下室层高为3.3m。为保证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楼面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门式架,管径为Φ42mm,高架宽1219mm,高1930mm(图1);矮架宽1219mm,高914mm(图2)。主梁采用双体品字排列法(图3)搭设,支承梁底模的内楞选用80mm×80mm松木枋,间距为400mm,外楞选用两根80mm×80mm松木枋坚排;其他梁采用双体品字排列法搭设,支承梁底模的内楞选用80mm×80mm松木枋,间距为400mm,外楞选用80mm×80mm松木枋;楼板采用双体排列法(图4)进行搭设,支承楼板的底模内楞选用70mm×70mm松木枋,间距为400m,外楞选用80mm×80mm松木枋。 模板均采用18mm厚木胶合模板。 柱箍采用50mm×50mm松木枋。 图2 B-914 图1 B-1930 图3 双体品字排列 图4 双体排列 (二)材料要求 1、枋木材质应符合现行《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的承重结构方木的优等材的质量标准。 2、门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产品标志。 3、钢管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产品标志。 4、周转使用的钢管、门架及其配件应按规范的规定进行质量类别判定、维修及使用。 5、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木料应无腐朽,无虫蛀,无折裂,无枯节;铁料应无严重锈蚀。并不宜使用弯曲木料,木、铁应平整无翘角,并经铲除板上残留杂物,清洁干净方可使用。 (三)构造措施 1、梁模上、下节门型架连接要牢固稳靠,每榀门架的两侧设置交叉支撑,底层通长连续设置Φ48mm钢管做水平加固杆。 2、门架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m。 3、门架支撑的外侧周边连续设置剪刀撑,主梁支撑外侧连续设置剪刀撑,其水平间距为5m,对地倾角一般为45°。 4、钢管脚手架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的有关构造要求进行搭设。 四、模板的制作、安装与拆除 (一)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1、施工前应认真熟悉设计图样、会审记录、有关技术资料和构造大样图。并熟悉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的模板施工组织设计。 2、根据设计图样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准确地标定测量数据,如标高、轴线等。 3、合理地选择模板的安装顺序,保证模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模板应自下而上安装。 4、模板的支柱应在同一条竖向中心线上,支柱必须坐落在坚实的承载体上。竖向模板及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5、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应随时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中心线、标高及各部分尺寸。 6、在安装模板及其支架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设施,以免倾覆。 7、梁跨度大于等于4m时,要在中部起拱;如无设计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0.1%~0.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8、梁、柱接头处支模要用木制柱箍支模,用螺栓夹紧枋木。不得采用将模板用铁钉直接钉在柱上的做法。 9、房屋周边边梁的外侧板要用木枋固定,并用螺栓穿过梁内设套管,收紧螺栓使梁截面宽度不致内外变形。 10、安装模板采用铁板做模板时,不得重叠搭接,并且在周边要用铁钉固定。 11、楼板的模板安装完毕后,要测量标高。 12、浇筑混凝土时,随时注意观察模板受荷后的情况,发现位移、下沉、漏浆、支撑振动等现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二)门架做底部支撑的施工技术措施 1、门架安装前,应先检查门架及其构(配)件的材质、性能、规格是否符合材料规范的要求。 2、搭架前要根据各大梁边线在基础上将门架纵、横向的位置线和可调底座的安装位置弹在底板混凝土上面,从柱子边5~10cm开始安放门架,应排列整齐、顺直,间距均匀。 3、门架立杆基础应平整、坚实、可靠。 4、在门架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在门架立杆顶部应设置可调托座。 5、门架搭设完毕后应先按规范检查其垂直度和水平度。 6、检查好支撑架后再铺木枋、底模等。 7、要严格按照程序施工。搭设完梁支模架再搭设板支模架;确保板模板承受的荷载不支承到梁模板上去;梁、板支模架要用钢管扣结成一个整体受力体系,且与已浇筑的混凝土柱、外墙等顶紧、箍紧。 8、门架搭设完毕后应经安全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并签章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9、浇筑混凝土前再次全面检查,对未按施工方案作业处要逐一进行整改、加固处理,确保万无一失。 (三)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安装工人必须严格按模板施工方案进行,不能任意变动。并认真遵守模板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 2、支设4m以上的立柱模板和梁模板时应搭设工作台;不足4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不准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 3、安装2层及2层以上的外围柱及梁模板时,应先搭设脚手架或安全网。 4、水平拉杆不准钉在棚架或跳板上。 5、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 6、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或支撑攀登上下。 7、上下传送模板、顶架要小习,人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站立。尺寸过长的模板、顶架不得在吊篮上提升运载。 (四)模板验收 1、模板工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00)和本施工方案的有关要求进行模板的量化验收。 2、模板工程验收程序,先由质量安全员组织班组长进行自检,再由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员、质量安全员、木工班组长等有关技术人员,会同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签证,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五)模板拆除的技术措施 1、拆除模板时应严格遵守“拆模作业”要点的规定,经施工技术人员检查后方可拆除。并应按结构程序分段,实行控制性作业。 2、拆除楼板支撑前必须对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进行检测,待混凝土强度值达到规定要求并报监理审批,批准后方可拆模。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壁构件 ≤2 75 >2 100 3、正在施工浇捣的楼板其下一层楼板的支顶不准拆除。 4、工作前应事先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5、拆除平台、楼层板的底模时,每个人应有足够的工作面,数人同时操作时应科学分工,统一信号和行动;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特别是在拆支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拆,更应严防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拆除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和撬落或拉倒。 6、高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拉杆上操作,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7、拆模板应采用长撬棍,操作人员应站在侧面,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模板下落或侧倒处不得通行。严禁大面积撬落和拉倒模板。 8、拆除4m以上模板时,应搭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开设防护栏杆。 9、已拆除的模板、门架、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而坠落。 10、遇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有雨时应先清扫施工现场,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五、模板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 1、梁及平板模板安装就位时,要在支架搭设稳固,板下横楞与支架牢固后进行。 2、使用电锯前应进行检查,电锯要有尾刀和安全防护罩,锯片要平整不得有裂口或连续缺两齿,螺钉应拧紧。电缆接线要绝缘良好,并遵守“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电保护措施。 3、操作电锯要戴防护眼镜,站在锯片一侧,禁止站在与电锯同一直线上,手臂不得跨越锯片。操作时不得用力过猛,不得将木料左右扳动或抬高。遇硬节应慢推,遇铁钉要停机处理。如发生锯线走位,不要强行扭板,应停机纠正。木料将要锯至尾端时,应采用推棍或由接料人员将木料锯完。不足50cm的短料和厚度超过锯片半径的料禁止上锯。 4、遇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 5、拆除模板一般采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操作者应集中精神,站在有利的位置上。 6、拆模间隙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立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7、在混凝土楼板上有预期留洞口的要盖严密。 8、已拆除的模板、立杆、支撑应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而坠落。并不准堆放于外棚架桥板上。 9、模板工程完工后的材料应由提升机传下,过长的材料由人龙传送。严禁高空抛掷。 六、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计算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00)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4、《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6、《结构静力计算用表》 〈二〉、地下室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计算 楼面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门式架进行搭设。 梁模板 主梁的模板支架搭设方式均采用双体品字排列法搭设,计算最大梁:梁截面为400mm×1000mm,层高3.3m,支承梁底模的内楞选用80mm×80mm松木枋,间距为300mm,外楞选用两根80mm×80mm松木枋。 模板的传力体系:楼面荷载及结构自重→底模→内楞木→外楞木→门架顶托→楼地面。 1、梁底模板计算 选取规格为1500mm×400mm×18mm的梁底模板作为计算单元,按五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5。 (1)荷载计算 a、模板自重标准值:5×0.02×0.30=0.030kN/m b、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4×0.30×1=7.2kN/m 图5 梁底模板计算简图 c、钢筋自重标准值:1.5×0.30×1=0.45kN/m d、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2×0.30=0.6kN/m q=1.2×(0.030+7.2+0.45)+1.4×0.6=10.06kN/m 按结构静力计算用表进行计算, 则:Mma×=0.105ql2=0.105×10060×0.32=95.07N·m (2)强度验算 截面惯性矩I=×h3=×203=166667mm4 截面抵抗矩W=×h2=×202=16667 mm3 所以σma×= Mma× /W=95.07×103/16667=5.7N/ mm2 查《建筑施工手册》,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m=13N/mm2 因为fm=13 N/mm2>σma×=5.7N/ mm2 所以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查《建筑施工手册》,常用松木的弹性模量E=9000 N/ mm2 ωma×=0.644×=0.644×=0.7mm [ω]=l/250=400/250=1.6mm>ωma×=0.7mm 所以挠度验算符合要求。 2、梁侧模板计算 梁高1000mm,侧模由多块模板拼装而成,立挡间距为400 mm,选取规格为2000mm×200mm×18mm的梁侧模板作为计算单元,按五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计算 a、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8-6-2-1取4kN/m2。 所以200mm宽侧模承受侧压力为:4×0.2=0.8 kN/m b、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 F = =0.22×24××1.0×1.0× =64.7kN/m2 F ===24×0.8 =19.2 kN/m2 以上两者取较小值,F =19.2kN/m2 所以200mm宽侧模承受侧压力为:19.2×0.2=3.84kN/m q=1.2×3.84+1.4×0.8=5.728kN/m 按结构静力计算用表进行计算, 则:Mma×=0.105ql2=0.105×5728×0.42=96N·m (2)强度验算 截面惯性矩I=×h3=×203=133333mm4 截面抵抗矩W=×h2=×202=13333 mm3 所以σma×= Mma× /W=96×103/13333=7.2N/ mm2 查《建筑施工手册》,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m=13N/mm2 因为fm=13 N/mm2>σma×=7.2N/ mm2 所以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ωma×=0.644×=0.644×=1.2mm [ω]=l/250=400/250=1.6mm>ωma×=1.2mm 所以挠度验算符合要求。 3、梁底内楞木计算 梁底内楞选用80mm×80mm枋木,间距为0.4m;支承于内楞的外楞选用80mm×80mm枋木,间距为610 mm,计算简图如图6。 (1)荷载计算(直接计算荷载设计值) a、模板及支架自重: G1=1.2×(0.5×0.4×1.83)/0.6=0.732kN/m b、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 板传来自重: G2=1.2×[(24+1.1)×0.4×1.83×0.1]/0.6=3.675kN/m 图6 梁底内楞计算简图 梁自重: G3=1.2×(24+1.5)×(1-0.1)×0.4=11.016kN/m C、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手册》规定取2.5kN/㎡ 所以Q=1.4×2.5×0.4=1.4 q=0.732+3.675+11.016+1.4=16.823kN/m 按《结构静力计算用表》进行计算(如图7),得Mma×=0.4kN.m d、另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取集荷载2.5kN再行验算: 所以Q=1.4×2.5=3.5kN 则q=0.732+3.675+11.016=15.423kN/m 按《结构静力计算用表》进行计算(如图8),得Mma×=0.7kN·m (2)强度验算 截面惯性矩I=×h3=×803=3413333mm4 截面抵抗矩W=×h2=×802=85333mm3 所以σma×= Mma× /W=700×103/85333=8.2N/ mm2 因为σma× < fm =13N/mm2 所以强度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ω1ma×=0.677×=0.677×=0.4mm ω2ma×=1.146×=1.146×=0.3mm ωma×=ω1ma×+ω2ma×=0.7mm [ω]=l/250=610/250=2.4mm>ωma×=0.7mm 所以挠度验算符合要求。 图7 内楞内力图 图8 内楞内力图 4、梁底外楞木计算 支承于内楞的外楞选用两根80mm×80mm枋木坚排,间距为610 mm,门架间距为914mm,计算简图如图9。 图9 梁底外楞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如图4所示梁底内楞传来最大荷载,P=R=6.3kN 按《结构静力计算用表》进行计算(如图10),得Mma×=1.7kN·m (2)强度验算 截面惯性矩I=×h3=×1603=27306667mm4 截面抵抗矩W=×h2=×1602=341333mm3 所以σ= Mma× /W=1700×103/341333=4.9N/ mm2 因为σma× < fm =13N/mm2 所以强度满足要求。 图10 外楞内力图 (3)挠度验算 查《建筑施工手册》,常用松木的弹性模量E=9000N/ mm2 =1.466×=0.3mm [ω]=l/250=914/250=3.6mm>0.3mm 所以挠度满足要求。 5、门式钢管支架的稳定承载验算 (1)荷载计算 如图6所示,外楞木传来最大何载为: N1=17.9KN (2)脚手架自重(计算设置纵横向水平加固杆一例) 每跨距内(914mm),脚手架构(配)件及其重量产生的轴向力为: 门架 2榀 0.224 kN 交叉支撑 2副 0.04×2=0.08 kN 可调底座 2个 0.035×2=0.07 kN 可调托座 2个 0.045×2=0.09 kN 水平加固杆 0.038×(1.219+0.914)=0.081 kN 旋转扣件 2个 0.0145×2=0.029 kN 合计(NGK1+ NGK2) 0.574 kN 所以作用于一榀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为 N=N1+1.2×(NGK1+ NGK2) =24+1.2×0.574=24.69kN 查《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00)表B.0.5得: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Nd=40.16kN 因为N≤Nd 所以门式钢管支架稳定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6、地基与基础 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架支撑在地下室底板上,满足《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的要求,不另计算。 板模板 楼板采用双体排列法搭设,支承梁底模的内楞选用70mm×70mm松木枋,间距为400mm;外楞选用80mm×80mm松木枋。 1、楼板底模搭设方式与梁相同,且截面较少,所以不另作计算。 2、板底内楞木计算 板底内楞选用70mm×70mm枋木,间距为0.3m,支承于内楞的外楞选用80mm×80mm枋木,间距为1219 mm,计算简图如图11。 图11 板底内楞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直接计算荷载设计值) a、模板及支架自重: G1=1.2×0.5×0.3 =0.18kN/m b、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 G2=1.2×[(24+1.1)×0.3×0.25]=2.259kN/m c、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取均布荷载2.5kN行验算: Q=1.4×2.5×0.3=1.05kN 所以q=0.18+2.259+1.05=3.489kN/m 按结构静力计算用表进行计算,得Mma×=0.63kN·m (2)强度验算 截面惯性矩I=×h3=×703=2000833mm4 截面抵抗矩W=×h2=×702=51767mm3 所以σ= Mma× /W=630×103/51767=12.17N/ mm2 因为σma× < fm =13N/mm2 所以强度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查《建筑施工手册》,常用松木的弹性模量E=9000N/ mm2 ==4.5mm [ω]=l/250=1219/250=4.9mm>4.5mm 所以挠度满足要求。 柱模板 该工程框架,地下层柱净高最高的为4.02m,取最多相同截面的500mm×500mm柱来计算。采用杉木板支模,板材厚度为20mm,搁栅枋木截面50mm×50mm,间距为400mm;柱箍枋木截面50mm×80mm,间距为500mm。混凝土浇筑是采用流槽或串筒分层浇灌,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实,每层浇灌厚度为1.2m。混凝土堆密度25 kN/ m3,杉木自重4~6kN/ m3。 1、 荷载计算: 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最大压力: 当H≥R P=γ·R =25×0.75=18.75(kN/m2) 式中 P——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混凝土堆密度(kN/ m3)。 R——插入式振动器的作用半径(m),一般取R=0.75m。 H——混凝土浇筑层厚度(m)。 2、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查表取2kN/m2 3、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侧压力为4kN/ m2 总侧压力为:1.2×18.75+1.4×(2+4)=30.9 kN/m2 柱模板的线荷载为:q=0.5×30.9=15.45kN/m (一)模板验算: 已知杉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m=14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1.4N/mm2,弹性模量E=9000 N/mm2。 1) 模板的抗弯强度必须满足:σm=Mmax×/Wn≤1.3fm 模板所受的最大弯矩(近似按五跨连续梁计算) Mmax=-1/11ql02=-1/11×15.45×0.42=-0.225kN·m 模板的抵抗矩 Wn=bh2/6=500×202/6=33333mm2 模板最大弯应力: σm=Mmax/Wn=0.225×106/33333=6.75N/mm2<1.3fm =1.3×14=18.20 N/mm2 (满足要求) 2)模板抗剪强度必须满足:τmax=Vmaxs/Ib≤1.3fv 式中 s——进似采用螺栓或螺钉的间距(mm) I——截面惯性矩(mm4) B——截面宽度(mm) 模板所受的最大剪力: Vmax=0.6ql0=0.6×15.45×0.4=3.708kN I=bh3/12=500×203/12=333333mm4 模板最大剪应力: τmax=Vmaxs/Ib=3708×400/333333×500=0.009N/mm2 ≤1.3fv=1.3×1.4=1.8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荷载仅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标准荷载 q=0.5×15.45=7.725kN/m I=bh3/12=500×203/12=333333(mm4) w=0.967×(ql4/100EI) =0.967×(7.725×4004/100×9000×333333) =0.64mm 允许挠度[w]=L/250=500/250=2mm>w=0.64mm (满足要求) (二)柱箍验算: 作用在柱箍枋木上的线荷载为: q=0.5×30.9=13.91kN/m 1) 抗弯强度验算: 柱箍枋木所受的最大弯矩 Mmax=1/12·ql02=1/12×13.91×0.52=0.29kN·m 枋木的抵抗矩 Wn=bh2/6=50×802/6=53333mm2 枋木的最大弯应力: σm=Mmax/Wn=0.29×106/53333=5.4N/mm2<1.3fm =1.3×14=18.20 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柱箍所受的最大剪力: Vmax=1/2·ql0=0.5×13.91×0.5=3.48kN I=bh3/12=50×803/12=2.13×106mm4 枋木最大剪应力: S=40×50×20=40000mm3 S为中和轴以上的毛截面面积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τmax=Vmax×S/Ib=3480×40000/2.13×106×80=0.82N/mm2 ≤1.3fv=1.3×1.4=1.8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0.85×13.91=11.82kN/m I=bh3/12=50×803/12=2.13×106 (mm4) w=5ql4/384EI =5×11.82×6004/384×9000×2.13×106 =1.04mm 允许挠度[w]=L/250=600/250=2.4mm>w=1.04mm (满足要求) 〈三〉地上层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计算 梁模板 主梁的模板支架搭设方式均采用双体品字排列法搭设,计算最大梁:梁截面为200mm×1500mm,层高3m,支承梁底模的内楞选用80mm×80mm松木枋,间距为400mm;外楞选用两根80mm×80mm松木枋。 模板的传力体系:楼面荷载及结构自重→底模→内楞木→外楞木→门架顶托→楼地面 1、梁底模板计算 选取规格为2000mm×200mm×18mm的梁底模板作为计算单元,按五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12。 (1)荷载计算 a、模板自重标准值:5×0.02×0.30=0.030kN/m b、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4×0.20×1.5=7.2kN/m 图12 梁底模板计算简图 q c、钢筋自重标准值:1.5×0.20×1.5=0.45kN/m d、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2×0.20=0.4kN/m q=1.2×(0.030+7.2+0.45)+1.4×0.4=9.776kN/m 按结构静力计算用表进行计算, 则:Mma×=0.105ql2=0.105×9776×0.42=164.24N·m (2)强度验算 截面惯性矩I=×h3=×203=133333mm4 截面抵抗矩W=×h2=×202=13333 mm3 所以σma×= Mma× /W=164.24×103/13333=12.3N/ mm2 查《建筑施工手册》,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m=13N/mm2 因为fm=13 N/mm2>σma×=12.3N/ mm2 所以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查《建筑施工手册》,常用松木的弹性模量E=9000 N/ mm2 ωma×=0.644×=0.644×=0.135mm [ω]=l/250=400/250=1.6mm>ωma×=0.135mm 所以挠度验算符合要求。 2、梁侧模板计算 梁高1500mm,侧模由多块模板拼装而成,立挡间距为400 mm,选取规格为2000mm×200mm×18mm的梁侧模板作为计算单元,按五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计算 a、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8-6-2-1取4kN/m2。 所以200mm宽侧模承受侧压力为:4×0.2=0.8 kN/m b、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 F = =0.22×24××1.0×1.0× =64.7 kN/m2 F ==24H=24×1.38 =33.12kN/m2 以上两者取较小值,F =33.12kN/m2 所以200mm宽侧模承受侧压力为:33.12×0.2=6.624kN/m q=1.2×6.624+1.4×0.8=9.069kN/m 按结构静力计算用表进行计算,则 Mma×=0.105ql2=0.105×9069×0.42=152.36N·m (2)强度验算 截面惯性矩I=×h3=×203=133333mm4 截面抵抗矩W=×h2=×202=13333 mm3 所以σma×= Mma× /W=152.36×103/13333=11.4N/ mm2 查《建筑施工手册》,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m=13N/mm2 因为fm=13 N/mm2>σma×=11.4N/ mm2 所以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ωma×=0.644×=0.644×=1.25mm [ω]=l/250=400/250=1.6mm>ωma×=1.25mm 所以挠度验算符合要求。 3、梁底内楞木计算 梁底内楞选用80mm×80mm枋木,间距为0.4m,支承于内楞的外楞选用80mm×80mm枋木,间距为610 mm。 (1)荷载计算(直接计算荷载设计值) a、模板及支架自重: G1=1.2×(0.5×0.4×1.83)/0.6=0.732kN/m b、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 板传来自重: G2=1.2×[(24+1.1)×0.4×1.83×0.1]/0.6=3.675kN/m 梁自重: G3=1.2×(24+1.5)×(1.5-0.12)×0.4=16.63 kN/m C、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手册》规定取2.5kN/m2 所以Q=1.4×2.5×0.4=1.4 q=0.732+3.675+16.63+1.4=22.437kN/m 按《结构静力计算用表》进行计算,得Mma×=0.358kN·m d、另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取集荷载2.5kN再行验算: 所以Q=1.4×2.5=3.5kN 则q=0.732+3.675+16.63=21.037 kN/m 按结构静力计算用表进行计算,得Mma×=0.7kN·m (2)强度验算 截面惯性矩I=×h3=×803=3413333mm4 截面抵抗矩W=×h2=×802=85333mm3 所以σma×= Mma× /W=700×103/85333=8.2N/ mm2 因为σma× < fm =13N/mm2 所以强度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ω1ma×=0.677×=0.677×=0.64mm ω2ma×=1.146×=1.146×=0.3mm ωma×=ω1ma×+ω2ma×=0.94mm [ω]=l/250=610/250=2.4mm>ωma×=0.94mm 所以挠度验算符合要求。 4、梁底外楞木计算 支承于内楞的外楞选用两根80mm×80mm枋木坚排,间距为610 mm,门架间距为914mm,计算简图如图13。 图13 梁底外楞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如图4所示梁底内楞传来最大荷载,P=R=6.3kN 按结构静力计算用表进行计算(如图14),得Mma×=1.7kN·m (2)强度验算 截面惯性矩I=×h3=×1603=27306667mm4 截面抵抗矩W=×h2=×1602=341333mm3 所以σ= Mma× /W=1700×103/341333=4.9N/ mm2 因为σma× < fm =13N/mm2 所以强度满足要求。 图14 外楞内力图 (3)挠度验算 查《建筑施工手册》,常用松木的弹性模量E=9000N/ mm2 =1.466×=0.3mm [ω]=l/250=914/250=3.6mm>0.3mm 所以挠度满足要求。 5、门式钢管支架的稳定承载验算 (1)荷载计算 如图6所示,外楞木传来最大何载为: N1=17.9kN (2)脚手架自重(计算设置纵横向水平加固杆一例) 每跨距内(914mm),脚手架构(配)件及其重量产生的轴向力为: 门架 2榀 0.224 kN 交叉支撑 2副 0.04×2=0.08 kN 可调底座 2个 0.035×2=0.07 kN 可调托座 2个 0.045×2=0.09 kN 水平加固杆 0.038×(1.219+0.914)=0.081 kN 旋转扣件 2个 0.0145×2=0.029 kN 合计(NGK1+ NGK2) 0.574 kN 所以作用于一榀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为 N=N1+1.2×(NGK1+ NGK2) =24+1.2×0.574=24.689kN 查《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表B.0.5得: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Nd=40.16kN 因为N≤Nd 所以门式钢管支架稳定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6、地基与基础 所有的楼面模板支撑架都支撑在楼地面上,满足《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的要求,不另作计算。 板模板 楼板采用双体排列法搭设,支承梁底模的内楞选用70mm×70mm松木枋,间距为400mm;外楞选用80mm×80mm松木枋。 1、楼板底模搭设方式与梁相同,且截面较少,所以不另计算。 2、板底内楞木计算 地上层板厚为120㎜,板底内楞选用60mm×80mm枋木,间距为0.5m,支承于内楞的外楞选用80mm×80mm枋木,间距为1219 mm,计算简图如图15。 图15 板底内楞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直接计算荷载设计值) a、模板及支架自重: G1=1.2×0.5×0.5 =0.3kN/m b、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 G2=1.2×[(24+1.1)×0.5×0.12]=1.807kN/m c、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取均布荷载2.5kN行验算: Q=1.4×2.5×0.5=1.75kN 所以q=0.3+1.807+1.75=3.857kN/m 按结构静力计算用表进行计算,得Mma×=0.694kN·m (2)强度验算 截面惯性矩I=×h3=×803=2560000mm4 截面抵抗矩W=×h2=×802=64000mm3 所以σ= Mma× /W=694×103/64000=10.8N/ mm2 因为σma× < fm =13N/mm2 所以强度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查《建筑施工手册》,常用松木的弹性模量E=9000N/ mm2 ==4.5mm [ω]=l/250=1219/250=4.9mm>4.5mm 所以挠度满足要求。 柱模板 该工程框架,首层柱净高2.9m,取最多相同截面的500mm×500mm柱来计算。采用杉木板支模,板材厚度为20mm,搁栅枋木截面50mm×50mm,间距为400mm;柱箍仿木截面50×80mm,间距为500mm。混凝土浇筑是采用流槽或串筒分层浇灌,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实,每层浇灌厚度为1.2m。混凝土堆密度25 kN/ m3,杉木自重4~6kN/ m3。 3、 荷载计算: 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最大压力: 当H≥R P=γ·R =25×0.75=18.75(kN/m2) 式中 P——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混凝土堆密度(kN/ m3)。 R——插入式振动器的作用半径(m),一般取R=0.75m。 H——混凝土浇筑层厚度(m)。 4、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查表一取2kN/m2 3、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侧压力为4kN/ m2 总侧压力为:1.2×18.75+1.4×(2+4)=30.9 kN/m2 柱模板的线荷载为:q=0.5×30.9=15.45 kN/m (一)模板验算: 已知杉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m=14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1.4N/mm2,弹性模量E=9000 N/mm2。 2) 模板的抗弯强度必须满足:-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 住宅楼 模板 支架 施工 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