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pdf
《2023年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pdf(4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专题报告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简版报告)2023年12月项目课题组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是一家国际公益环保组织,成立于1970年。NRDC拥有700多名员工,以科学、法律、政策方面的专家为主力。NRDC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在中国开展环保工作,中国项目现有成员40多名。NRDC主要通过开展政策研究,介绍和展示最佳实践,以及提供专业支持等方式,促进中国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NRDC在北京市公安局注册并设立北京代表处,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更多信息,请访问:。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国网城研院”)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苏州市人民政府于 2017 年联合出资组
2、建,是中国首家城市能源研究院。国网城研院积极探索实践“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目标在城市全面落地,开展城市能源理论、战略、技术、政策、市场和商业模式研究,积极发挥知识供给功能,为政府、能源企业、产业单位等提供城市能源战略与规划咨询、综合能源设计及工程总承包、能源产业孵化服务,致力于成为城市能源革命整体解决方案的战略倡导者、规划引领者、实践推动者。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成立于1987年,为省一级学会,是由全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与管理的研究机构、高校、行业代表企业等单位和政府部门管理人员、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学会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领导批示及国家级和省级奖励,工作
3、成效得到服务对象的广泛好评,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每年组织各类学术研讨及交流活动数十场,积极促进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间的联系互动和信息共享。2019年学会荣获“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称号;2023年被省社科联、省民政厅共同认定为首批社会智库;2023年被确定为省政府办公厅信息直报点。Cover Image on 图虫创意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简版报告)Jiangsu Province Power Sector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报告编写单位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2023 年 12
4、月|i|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目 录摘要 011 江苏电力低碳转型发展现状 0311 电力消费 0312 电力供给 0513 电力市场 0614 碳排放和碳市场 062 江苏电力低碳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0821 机遇 0822 挑战 093 江苏电力需求及碳排放情景分析 1131 能源及电力消费分析 1132 碳排放分析 1233 经济性分析 1334 总体结论 174 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目标及路径 1941 总体思路 1942 总体目标 2043 加速转型阶段 2244 总体完成阶段 2745 巩固完善阶段 295 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的建议 31参考文献 35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01|摘要全球
5、碳排放总量的 75%左右来自能源碳排放。我国的这一比例进一步上升至 80%左右。因此,能源转型成为我国和其他国家应对气候问题的首要举措。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电力是替代终端化石能源消费的主要选择,也是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关键领域。江苏省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且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2022 年,全省 GDP 为12.29 万亿元,占全国 GDP 的 10%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8%,占 GDP 比重达37.3%。江苏省的电力需求位居全国前列,连续六年最高用电负荷均超过 1 亿千瓦。2022年,火电占全省发电量比重超七成;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碳排放接近能源领域碳排放的 50%,均远高于全国平
6、均水平。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江苏省的能源结构正面临着迫切的清洁化转型需求。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和支撑终端电气化发展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在整体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以清洁、低碳能源资源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并通过电力行业的低碳化支持终端用能的电气化,实现经济体系的全面脱碳,已成为江苏省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为助力江苏省推进“双碳”工作,在 NRDC 的支持下,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与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梳理了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的基础、机遇与挑战,分析了不同情景下的江苏电力需求、碳排放发展趋势及电力低碳转型成本,探索了江苏电|02|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力
7、低碳转型的路径和阶段目标,并提出了支撑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的建议,为其他类似地区转型提供参考,助力全国“双碳”目标的实现。研究发现,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本地清洁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力度和外部清洁电力的引入规模以及对灵活性资源的挖掘,加快电力低碳转型节奏有助于降低发电总成本及外来电需求,但新能源发电的高效消纳是影响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的重要约束。建议江苏以设施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为导向、以清洁化和分布式为方针、以能源互联网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精准把握能源发展新形势,探索出具有江苏特色、适应发展规律、满足群众需要的电力低碳发展之路。研究围绕大力开展清洁能源、明确煤电发
8、展定位、加大清洁能源引入、推动电网升级改造、完善电力市场机制建设、全面推动区域协同、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低碳化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的建议。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03|1江苏电力低碳转型 发展现状1.1 电力消费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十三五”以来,随着江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形成,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持续放缓,年均增速 5.4%,较全国年均增速低 0.4 个百分点。2022 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达到 7399.5 亿千瓦时,占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约 8.5%。图 1 2010 年来江苏全社会用电量及增速|04|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用电结构逐渐趋于均衡。第二产业仍是
9、江苏用电主体,但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呈缓慢下降趋势,由 2010 年的 80%降至 2022 年的 69%,第三产业是新增用电量的主体,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由 2010 年的 9%提升至 2022 年的 1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由 2010 年的 10%提升至 2022 年的 14%。图 2 2010 年来江苏全社会用电量结构全社会最高负荷屡创新高。2010 年来,全社会最高负荷增速整体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 0.8 个百分点。2022 年全社会最高负荷达 12687.5 万千瓦,相较于上年增长 5.4%。近 5 年最高负荷 95%以上尖峰负荷平均持续
10、时间仅为 35.6 小时左右。图 3 2010 年来江苏全社会最高负荷及增速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05|终端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江苏持续深入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各领域电能替代与清洁替代,电能消费增速持续高于全社会能源消费增速,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由 2010 年的 25%提升至 2022 年的 31%。1.2 电力供给燃煤装机及发电占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 2022 年底,江苏发电装机达16155.81 万千瓦,年发电总量 5948.98 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 5050.90 万千瓦,发电量 901.55 亿千瓦时,新能源装机占比及发电量占比分别攀升至 31.26%、15.15
11、%,燃煤发电装机及发电量占比分别下降至 48.85%、65.25%。但煤电装机占比和发电量占比分别较全国水平高了 5 个百分点和近 7 个百分点。图 4 2022 年江苏装机结构及发电结构外部清洁电力持续大力引入。江苏持续引进来自西部等清洁电力,2022 年外部净调入电量突破 1400 亿千瓦时,约为 2010 年的 3 倍。外部净调入电量占全社会用电比重达 19.6%,相较于 2010 年提升了 6.5 个百分点1。1 本报告中外部净调入电量按照全社会用电量减去本地发电量测算。|06|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1.3 电力市场电力交易规模逐年扩大。江苏市场化交易电量由 2016 年的 595 亿千
12、瓦时增加到 2022年的 4210 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由 2016 年的 11%增至 2022 年的 57%。参与市场交易的电力用户持续拓展,实现 10 千伏及以上工商业用户全覆盖。电力交易品种多样化。2013 年江苏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了发电权交易,累计规模居全国首位。江苏电力现货市场目前已经率先实现了三次结算试运行,在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第二批试点地区中走在前列。电力市场运行效率偏低。从电能高效利用、市场高效匹配方面来看,江苏省电力市场仍有待加强。存在用电端老旧、低效装备等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电能使用效率低下,消费市场能源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电能消费效率不高等情况。电力市场服务机制不健全。
13、调峰调频资源参与市场化交易及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不健全,对照高标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全省电力系统在灵活性、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绿电绿证市场活跃度有待提升。2022 年,江苏电力市场首次纳入绿电交易,省内绿电交易累计成交电量 24.24 亿千瓦时,位居华东第一、国网第二。江苏用户在电力平台上共成交绿证 76 万张,单笔交易量和总成交量位居国网经营区首位。但绿电绿证市场活跃度仍有待提升,用户为绿色产品支付环境溢价的意愿仍较低,环境溢价向下游产品传导成本的能力较弱,大部分用户购买绿电意愿不强。部分出口型企业存在绿电交易需求,但当前尚未打通国内绿证与国际绿证互认,进一步降低了购买
14、国内绿证的企业的比例。1.4 碳排放和碳市场电力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高。2020 年江苏电力生产部门碳排放总量约 3.7 亿吨,其中燃煤发电碳排放占电力生产部门碳排放量的九成以上。高比例的燃煤发电量导致高强度的度电碳排放,根据 2023 年 10 月生态部环境规划院发布中国区域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07|研究(2023),2020 年江苏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为 695 克 CO2/千瓦时,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碳市场交易已全面启动。碳市场交易价格走势合理稳定,但仅发电行业被纳入碳市场,碳市场配额分配总体宽松,碳排放履约压力不大。2022 年全国 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供
15、电标准煤耗已降至 301.5 克/千瓦时,远低于碳排放考核标准。截至 2023 年 7 月,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两周年,碳配额累计成交量 2.4 亿吨,累计成交额 110.3 亿元,目前换手率仅为 2.6%,存在明显的“潮汐效应”,场外大宗协议交易占总交易量的 83%,价格信号失真,难以引导碳减排资源优化配置。电碳价格机制不畅。在电力市场中,价格机制是调节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江苏省电力市场发展已取得了阶段性成绩:电力现货试点建设成效显著,参与电力市场的范围和规模逐步扩大,电力价格的灵活性逐步提高,资源优化配置作用逐步显现。但从支撑电力系统低碳转型、推动电力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角度来看,目前
16、江苏电力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价格信号失真,没有真正反映出电力与碳排放之间的环境价值。总体来看,碳成本传导至传统能源发电成本额度有限。|08|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2江苏电力低碳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1 机遇政策强力驱动。碳排放“双控”可有效填补能耗“双控”的盲区和不足,在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同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煤电的清洁高效利用和灵活性改造,扩大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助力能源行业持续向清洁低碳方向迈进。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 2023 年 8 月联合发布通知,进一步健全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绿证)制度,实现绿证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全覆盖,将为引导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保障
17、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市场需求扩大。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和美国清洁竞争法案草案为代表的国际碳关税体系的建立,势必增加高碳商品的国际流通成本及部分跨国贸易企业的竞争压力,倒逼全球企业加速低碳转型。江苏作为外贸出口大省,在国际碳关税体系下,必将增大对绿色清洁能源的需求,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进程。技术进步显著。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全产业链集成制造有力推动风电、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近 10 年来,陆上风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09|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的单位千瓦平均造价分别下降 了 30%和 75%左右,产业竞争
18、力持续提升,为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需求侧资源兴起。云大物移智链边等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日益成熟,为挖掘利用需求侧灵活性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撑。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需求侧资源潜力巨大,尤其江苏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六成以上,负荷规模大、规律性好、可控性强,已成为需求侧资源利用的优先挖掘和重点开拓方向。2.2 挑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有待提高。江苏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目前,全省 30万千瓦及以下煤电机组占比在25%-30%左右,部分机组容量偏小、设备老化、服役期较长,发电效率较低。尽管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已经得到了大规模发展,但单位投资相对较高而利用小时数大部分
19、偏低,电网配套投资较大。为满足全省日益增加的尖峰负荷需求,新增电源投资规模较大,存量火电利用小时数逐年降低。部分电网容载比较低,变电设备和线路利用率不足,局部配电网结构相对薄弱,低压线损率仍然较高。新能源发电全额消纳愈加困难。江苏约 99%的风电和 66%的光伏发电装机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约 60%的负荷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未来规模化开发的海上风电、光伏,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电力负荷中心与风光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空间错位,新能源需要跨江输送消纳。而省内电源侧调峰资源潜力有限,抽水蓄能调峰资源匮乏,过江通道输送能力偏弱,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尚未完善,电源灵活调节能力不足,新型储能发展有待进步,新能
20、源发电全额消纳愈加困难。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风险加大。江苏“一交四直”特高压受电新格局在解决江苏电能电力短缺问题的同时,也带来由于交直流系统之间相互耦合作用产生连锁故障的安全风险。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进一步降低了电源的可控性和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开发与负荷中心电力需求的增长,导致可再生资源与负荷中心的空间错位情况加剧,而随着北电南送规模持续扩大,过江线路等关键断面带来的安全稳定运行风险也在加大。|10|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外来清洁电稳定供应难度大。近年来江苏省区外来电受电比例呈现逐年提高态势,目前约占全社会用电的 20%左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风险增大。在极端天气、跨区
21、域线路运行故障、机组非计划停运、天然气供应短缺等特殊背景情况下,面临显著供需缺口。受欧盟系列绿色新政及国内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政策影响,未来可输入省内的清洁电,不确定因素较多,需要合理评估外来电接入比例。碳减排核心技术还不成熟。技术创新是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目前,从材料到技术到装备,各类储能技术、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可控核聚变、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新型储能等碳减排核心技术尚未成熟。市场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经过一系列改革,我国电力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在优化资源配置中作用明显增强,但仍然存在体系不完整、功能不完善、交易规则不
22、统一、跨省跨区交易存在市场壁垒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江苏省低碳转型的进程。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11|3江苏电力需求及碳排放情景分析基于能源电力行业先于全社会碳中和已经形成基本共识,课题组设置了以下三个情景。常规情景:主要是考虑对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延续,可再生能源发展按照常规速度发展,本地能源活动碳排放 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实现本地电力行业碳中和。加速情景:在常规情景的基础上,以电力转型带动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推动全社会能源活动碳排放于“十五五”中期达峰,本地电力行业 2055 年实现碳中和,加大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加快碳捕集技术的应用实践和规模化应用。率先
23、情景:在加速情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提前部署深度脱碳技术和扩大其应用规模,推动全社会碳排放于“十四五”末期达峰,本地电力行业 2050 年实现碳中和,比全社会碳中和提前 10 年。3.1 能源及电力消费分析江苏能源消费总量(当量值,下同)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江苏能源消费总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放缓,预计将于 2030 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峰值约 3.8 亿吨标煤。其后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12|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推进和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江苏能源消费总量将呈缓慢下降趋势,2050 年降至 3.1
24、 亿吨标煤,低于 2020 年江苏能源消费总量。江苏电力消费需求将保持增长态势。2030 年前,随着电能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用能领域的替代“提速扩围”,电力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随着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用电需求增速放缓。2050 年江苏全社会电力消需求预计 13000 亿千瓦时左右,如图 5 所示。图 5 江苏电力消费需求预测变化趋势 图 6 不同情境下江苏电力碳排放情况 图 5 江苏电力消费需求预测变化趋势3.2 碳排放分析江苏电力行业将晚于全社会碳达峰。不同情景下能源活动及电力行业的碳达峰时间及规模如表 1 所示。“十四五”期间,在外部
25、电力供应紧张和本地用电需求旺盛双重作用下,江苏出现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江苏“先立后改”煤电支撑性电源项目将陆续投产,带动碳排放大幅增长。随着全社会电气化水平的提升,更多碳排放从终端用能行业转移到电力行业,电力行业碳减排压力将持续加大。2030 年后,随着可再江苏电力低碳转型研究|13|生能源发电的快速提升,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成为能源供应主体,使得江苏电力行业碳排放量进入下降趋势,如图 6 所示。表 1 不同情景下电力行业及能源活动碳达峰时间及规模情况(不考虑 CCUS)常规情景加速情景率先情景电力行业2032 年3.94 亿吨2027 年3.79 亿吨2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江苏 电力 转型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tan****Shan】。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tan****Shan】,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