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pdf
《2023年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pdf(5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深刻的老龄化挑战。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022年10月,人社部、财政部、国税总局、银保监会(现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五部门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养老金第三支柱的体系建设。友邦人寿作为一家以“客户为中心“,长期专注于中国养老保障领域的专业人寿保险公司,坚定不移地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于2023年4月,在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友邦首次推出了个人养老金产品,一上市便迅速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热情响应和积极反馈,成为个人养老金保险类产品的主要提供方之一,为推广和普及个人养老金政策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在产品开发、精英营销员渠道、整合养老产业资源等专业优势领域,提供更为全面、专业和个性化的综合养老解决方案。这次我们携手财联社和复旦大学,从前期市场调研,到中期研究分析,到后期上市推广,充分发挥三方优势,从金融保险、学术研究、财经媒体不同维度,去深入了解人们对于养老保障观念、养老金融产品和个人养老金政策的认知程度与规划现状。通过报告分析,我们欣喜地发现,经过国家政府、社会各界持续多年的努力,人们对于个人养老保障的观念有显著提升,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医疗费用支出、资产保值、退休收入等影响养老生活的因素,有了较强的危机意识,为自己和家人提前做好养老保障、养老规划,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对于养老金融产品的需求和选择也更为明确。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人们虽然开始重视养老保障,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需要但不紧急”者居多,尚未开始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情况较多,对于个人养老金政策的参与和理解程度还待提升等明显的问题,这都亟待我们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持续推进、完善,让人们对养老规划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有更清晰的认识,加速推进将“养老观念”落地到“养老方案”,全面规划起来,积极落实下去,更从容地应对未来的养老风险。如何应对老龄化趋势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我们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所面临的既是巨大挑战,也是巨大机会。希望这份报告能为国家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为个人和家庭养老保障规划提供正确指引,提升人们未来养老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序言PREAMBLE友邦人寿首席业务执行官张炜养老体系建设是新时代的重大民生课题。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当务之急,是构建与养老需求相匹配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凝聚各方共识、汇聚磅礴力量,做足准备迎接扑面而来的“银发浪潮”。从“养老”走向“享老”,让“夕阳红”更加璀璨光辉,是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项目深入开展社会养老调研的目标愿景。该项目由财联社与友邦人寿、复旦大学联合发起,以期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民众面临养老生活的心声与需求,为民众树立正确养老保障观念,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行稳致远。财联社是国内领先的财经新媒体和新型金融信息服务商,由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公司以“准确、快速、权威、专业”为新闻准则,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资讯。作为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的联合发布方之一,财联社积极发挥主流财经媒体“传声筒”、“扩音器”的独特价值,围绕对中国养老现状的认识、个人养老观念、养老金融产品规划以及对个人养老金的看法等话题,以访谈调研的形式充分采集个人养老保障的观点与诉求,为深入探究我国个人养老趋势及背后逻辑提供了重要支撑。大势如潮,大道如砥。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正蓬勃发展。财联社愿积极发挥媒体桥梁纽带作用,“上传”社情民意的同时,“下达”养老体系建设“好声音”,与社会各界同仁一道,为描绘明确的养老体系建设“路线图”,推动我国养老事业迈入新征程贡献媒体力量!财联社常务副总裁胡刚近年来,随着生育率下降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并自2022年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与需求,党和国家积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养老金体系主要依赖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持续增长,但替代率相比许多国家仍然较低;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增长有限,企业渗透率仍需政策引导;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成为未来我国多支柱养老体系的重中之重。为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保险需要,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 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由此我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航,“三支柱”养老金制度体系初步搭建。本报告通过对居民个人养老金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居民的养老意识在不断增强,养老需求比较急迫,但养老储备行为仍然滞后。在养老意识方面,医疗支出的增加和社保不足仍是人们最担忧的养老生活风险,人们也更加期待能够提供稳定现金流并附有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的养老金融产品。在养老储备行为方面,人们用于专属养老的金融资产比例并未如其意识一样得到显著提升,大多数人专属用于养老的资产占比仍不足10%。在养老产品供给端方面,人们对于多样化的个人养老金融产品有了更高的期望。居民不仅对于投资回报和风险管理有了更多关注,还倾向于寻找可以提供附加价值的个人商业养老金产品。只有养老产品及服务方式的持续创新,才能为满足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需求提供更多定制化的产品及服务。在政府政策方面,政策加速落地和持续推进,也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良性、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制度基础。政府的支持不仅会降低人们的信任成本,增加对于个人养老金的关注和参与度,同时也将刺激产品的迭代发展,提高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和长期稳定性。长寿风险时代中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叠加利率下行等背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养老保险既可以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助力个人管理长寿风险,又能作为一种财富管理工具,实现养老资产的安全性、收益性和稳定性,还可以增强个人养老金体系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经济安全和养老保障。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许闲CONTENTS中国养老开启“新时代”01.人口结构“新常态”02.经济发展“新形势”03.国人养老“新观念”04.政策引领“新布局”第一章 核心发现“点点题”01.以“家”为载体的家庭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是目前人们主流、首选的养老方式02.在养老金融产品偏好方面,人们普遍展现出对稳健型养老金融产品的倾向03.人们的养老储备意识逐渐提升,但养老储备规划仍较为“迷茫”,行动滞后04.健康、家庭、财产是当今人们最重视的养老三要素05.针对养老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多种问题,女性对养老的担忧程度高于男性,倾向居家社区养老模式06.随着家庭结构的复杂化,养老担忧程度逐渐上升07.焦虑的“中产阶层”08.个人养老金政策普及有空间09.人们对于不同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青睐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保险类产品更受欢迎10.非试点地区人群对于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意愿较为积极第二章 养老供给“层层看”01.详解养老三支柱02.养老三支柱现状分析第三章 养老需求“面面观”01.养老方式的倾向现状02.养老资金的投资偏好03.矛盾且迷茫的养老意识与行为04.焦虑的中产阶层05.不同区域的养老储备意识及行为偏差第四章 养老政策“试试水”01.个人养老金政策试行现状02.专业解读需求多03.养老保险类产品关注度高04.期待政策更优化05.市场发展空间大目录 0102030305060708091011121314161621253039465459636771第五章 养老规划“支支招”01.提升优先级,做养老“行动派”02.房产转换金融资产大势所趋03.安全资产、保障产品夯实养老“地基”04.养老保险产品覆盖养老资源类“刚需”05.选择专业保险机构全程护航第六章 养老心声“娓娓谈”01.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群体:家庭养老的经济与精力负担催生养老焦虑02.第一批个人养老金用户:安全感来自于财产抗风险和稳定现金流03.中高收入群体:期待税优政策和产品的进一步分层第七章 附录01.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调研问卷(适用于试点城市人群)02.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调研问卷(适用于非试点城市人群)03.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定性访谈调查问卷7474767677798081868991图表 1 中国人口结构(%),2017-2021图表 2 中国人口出生率(%),1980-2022 图表 3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亿),2017-2022 图表 4 企业、职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2022年图表 5 至少拥有三支柱中一种、仅拥有社保、同时拥有三支柱的受访者的占比(%)图表 6 受访者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图表 7 性别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影响(%)图表 8 年龄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影响图表 9 受访者可以接受的养老投资最低回报(%)图表 10 不同担忧程度受访者能够接受养老投资的最低回报(%)图表 11 已有不同保障水准的受访者能够接受养老投资的最低回报(%)图表 12 养老金融产品青睐特点图表 13 个人养老金账户四类产品青睐程度图表 14 不同养老担忧意识受访者的养老储备规划态度(%)图表 15 不同养老担忧意识受访者的养老资金“专款专用”态度(%)图表 16 不同养老担忧意识受访者的养老金融产品增配态度(%)图表 17 受访者认为退休后收入对养老生活品质的保障程度(%)图表 18 受访者金融资产中专用于养老的资产占比(%)图表 19 受访者每年提前家庭总收入作为养老储备资金的预期份额(%)图表 20 受访者养老储备规划考虑情况(%)图表 21 不同收入受访者对未来养老的担忧程度图表 22 不同收入水平的受访者已有养老金融产品水平图表 23 受访者最担忧的五项养老生活风险(%)图表 24 不同税后年薪受访者对社保不足的担忧程度图表 25 不同税后年薪受访者对医疗支出增加的担忧程度图表 26 不同税后年薪受访者对资产贬值的担忧程度图表 27 不同性别受访者的养老担忧情况(%)图表 28 不同家庭结构受访者的养老担忧情况(%)图表 29 不同年龄受访者对于养老的担忧程度图表 30 不同年龄受访者的养老保障程度图表 31 不同单位性质受访者对于养老的担忧程度图表 32 不同单位性质受访者的养老保障程度图表 33 不同收入受访者的个人养老金产品购买额度(%)图表 34 个人养老金节税额度说明 图表 35 中产阶层所关注的养老金融产品的特点(%)图表 36 中产阶层个人养老金产品购买偏好(%)图表 37 中产阶层养老投资收益率要求(%)图表 38 中产阶层对养老金融产品的要求(%)图表目录1717181819212324252627282930313132323233343536363737383940404141424344444445图表 39 调研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图表 40 调研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图表 41 不同区域寿险保险深度(%)图表 42 不同区域寿险保险密度(元/人)图表 43 不同区域受访者的养老资金规划急迫程度(%)图表 44 不同区域受访者所在外资企业的比例(%)图表 45 不同区域受访者可接受的不同投资最低回报占比(%)图表 46 不同区域受访者提取收入作为养老资金的占比情况(%)图表 47 不同区域受访者的养老担忧程度 图表 48 不同区域受访者的养老资金“专款专用情况”(%)图表 49 不同区域受访者的养老资产占比情况(%)图表 50 试点城市受访者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了解程度(%)图表 51 个人养老金政策的吸引程度排序情况(%)图表 52 试点城市受访者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通程度(%)图表 53 在已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受访者中不同单位性质的占比(%)图表 54 不同学历受访者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比例(%)图表 55 在已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受访者中不同家庭状况的占比(%)图表 56 不同收入受访者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开通程度(%)图表 57 不同税后年薪受访者已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占比(%)图表 58 不同收入受访者对个人养老金产品购买情况(%)图表 59 非试点城市受访者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了解程度(%)图表 60 试点城市受访者对个人养老金政策了解程度与税优政策了解程度(%)图表 61 在已开通并购买了相关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受访者中的税优政策了解程度(%)图表 62 未开通,还在观望的原因占比(%)图表 63 不了解个人养老金政策的原因和是否需要专业人士讲解相关个人养老金产品(%)图表 64 购买个人养老金的渠道偏向与是否需要专业人士讲解个人养老金相关产品(%)图表 65 个人养老金账户可购买的四种产品类型青睐程度方差分析图表 66 青睐养老保险产品受访者的家庭状况占比(%)图表 67 不同退休后收入水平受访者对四种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青睐程度图表 68 青睐养老保险产品受访者的不同收入占比(%)图表 69 每年节税金额与个人养老金政策吸引程度(%)图表 70 不同税后年薪受访者与税优政策意向青睐度(%)图表 71 不同节税金额受访者与税优政策意向青睐度(%)图表 72 受访者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优化建议占比(%)图表 73 不同收入受访者对国家未来个人养老金政策优化方向建议(%)图表 74 不同家庭状况受访者对国家未来个人养老金政策优化方向建议(%)图表 75 非试点地区受访者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意愿(%)图表 76 非试点城市受访者对提前了解国家推广个人养老金政策和产品的必要程度(%)图表 77 非试点城市中,对个人养老金政策有着不同了解程度的受访者认为是否有必要 提前了解政策(%)464747474849495051515254555656575758595960606161626364656666676868696970717272中国养老开启“新时代”中国养老开启“新时代”中国养老开启“新时代”01人口结构“新常态”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11日1日零时,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5%,即将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在“六普”到“七普”的十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增加了8,640万人,并预计到2030年再增加2.23亿老年人口。与此同时,“少子化”对人口结构也造成了一定影响,2021年出生人口以1,062万创下新低,比2016年下降了43.6%。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部分城市已率先进入重度老龄化时代。据上海市卫健委披露,到2022年12月31日为止,全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为553.6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36.8%,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当“少子化”遇上“老龄化”,意味着劳动人口数量下降而退休人口数量增多,导致养老金缺口增大,养老困境逐渐浮出水面。基于中国人口结构特征,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应对人口结构失衡,缓和老龄化、高龄化、少子化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同时,也需对养老保险体系进行多方位调整。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2,国家统计局关键词:人口普查数据、老龄化、少子化、延迟退休8,6401,062在“六普”到“七普”的十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增加了2021年出生人口为/万人/万人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010202经济发展“新形势”在中国持续推动经济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不仅在推进量的合理增长上取得新成效,更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然而,面对持续的外部冲击和后疫情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定挑战。在财税政策引导与共同富裕理念引领下,顶层设计注重兼顾效率和公平,保障人民收入,共同拉动消费,推动个税优惠政策助力保险行业进一步扩容。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也赋能了养老行业的内循环。2023年,全国各地陆续发布养老金上调方案,以期缩小全国性贫富差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词: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共同富裕、养老金融与产业发展#01第一章核心发现“点点题”FIRST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0303国人养老“新观念”目前,中国的养老产业正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蓬勃发展,在养老需求激增的同时,养老产业也受益于物联网、数字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让老年人在享受多元化养老的同时,提升其养老质量与幸福感。居家养老在人们的观念中相比其他养老方式更根深蒂固,而互联网+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也正逐步渗透至相关的养老服务中。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下,新的养老服务方式能够实现健康信息的共享、互联、互通,建立互联网养老院、医院以及健康交互平台,创新智能化、集成化、智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家庭结构的变化、养老成本过高以及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等问题使得传统养老方式在老龄化加深的社会现状下应对吃力,而一系列智能化、智慧化养老服务为传统养老方式的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支撑,比如家庭装修的适老化改造、智能可穿戴健康管理设备、防走失服装或装置等,打造出一系列智慧养老品牌,让老年人也能与科技“相向而行”,帮助满足老年群体多元化、差异化的养老需求。关键词:多元化、智能化、人性化04政策引领“新布局”“十四五”规划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养老第三支柱,促进养老保险体系更加均衡、完善。2022年11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公布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的通知,参加个人养老金成为了在享受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基础上,额外增加的补充养老保障渠道,能够帮助个人理性规划养老资金,同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关键词:个人养老金政策发展及特色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04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05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0601以“家”为载体的家庭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是目前人们主流、首选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更适合中国的国情,符合以亲情为重的传统家庭观在熟悉的环境里养老更有安全感,能够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担心退休金难以承担养老院开支,节约一定的家庭成本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扁平化的照护压力随着年龄增长,人们更加倾向于居家养老方式居家养老符合中国“以孝为先”的传统家庭文化。根据养老不同阶段的需求和健康状况,可通过规划适老化改造、配套智能设施设备,提前锁定可链接专业化护理、健康咨询、慢病管理和康复辅助等一系列养老及医疗资源和服务的专属渠道。启示ENLIGHTENMENT为实现养老金融产品的核心目标,产品的设计会更加注重风险控制和资本保值。因此,在养老金融产品选择上,人们需要以”养老本质和目标”为基础去做选择。从养老长周期来看,长期稳健、保值增值的养老金融产品,更符合养老保障需求。02在养老金融产品偏好方面,人们普遍展现出对稳健型养老金融产品的倾向普遍对于养老资金的预期投资收益率有一定要求更加偏好稳健型的养老金融产品启示ENLIGHTENMENT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07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0803人们的养老储备意识逐渐提升,但养老储备规划仍较为“迷茫”,行动滞后对未来养老生活存在普遍担忧,认为养老储备规划特别重要,然而又认为暂不紧急认为有必要单独拿出部分收入用于养老“专款专用”,但实际大多数人专属于养老的资产占比不足10%随着时间的流逝,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养老成本却在逐年增长。正所谓“知行合一”,我们深知养老储备规划的重要性,那就应提升优先级,做养老“行动派”,越早准备越轻松。启示ENLIGHTENMENT对“医疗支出”的担忧是所有人的共识,因此,在储备养老资金时,需要建立专款专用的“医疗费用”储备,切勿混同于其他资金储备。税后年薪48万以下的群体更需要配备基础的养老保障,如基础养老保障、社保、重疾或者医疗保险,以此来提升抗风险能力。税后年薪在48万及以上的群体,可以寻求更好的专业金融咨询,通过资产配置做好有效的风险管理,确保养老资金的长期稳健增值。04健康、家庭、财产是当今人们最重视的养老三要素医疗支出的增加已然成为当前人们普遍最为担忧的未来养老生活风险项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从对基础保障的担忧,聚焦到对资产贬值的担忧启示ENLIGHTENMENT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09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1005针对养老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多种问题,女性对养老的担忧程度高于男性,倾向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女性退休后面临的养老保障挑战或将高于男性女性的社区社交网络的紧密性和对家庭的依恋程度,总体而言比男性更为强烈,因此更倾向于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女性较早的退休年龄与较长的预期寿命使她们更容易面临较长的退休期,需要更长期的养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女性可能还承受着因家庭情况变化而导致职业生涯中断的风险,如育儿或照顾家庭成员,对家庭和社区的依存度也相对更高。因此,女性相对男性而言,更应尽早考虑为个人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包括充足的养老资金和配套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资源。启示ENLIGHTENMENT从人口结构变化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家庭规模变小,子女需要承担的赡养父母的责任会更加显著,为小家庭带来更多的压力和负担。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842N”家庭,为降低未来子女负担,人们应该在养老、医疗等领域多为自己未来考虑,在这类刚性需求上提前做好相应安排。06随着家庭结构的复杂化,养老担忧程度逐渐上升启示ENLIGHTENMENT有孩家庭更担心子女赡养的负担未来养老资金、医疗和护理资源,是有孩家庭面临的较大养老焦虑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11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1207焦虑的“中产阶层”40岁开始,养老焦虑程度显著提升并达到高点中产阶层中,外资企业员工居多,相对养老焦虑程度更高中产阶层更倾向于购买额度在9,001-12,000元(高额度)个人养老金产品中产阶层更期待多样化的养老金融产品个人养老金的税优政策对于中产阶层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也更利好于中产阶层。建议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转换家庭资产配置结构,在实物资产向金融资产转换的大趋势中,个人养老金试点地区居民可先从配置个人养老金产品开始。当然,所有人均可通过补充其他养老金融产品,以及选择适合个人的健康管理资源,完善自己的综合养老保障。启示ENLIGHTENMENT供需双方需要“双向奔赴”。一方面,推荐个人向保险、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和专业人士进行咨询,详细了解政策相关细节,社区或单位有条件的可定期组织宣讲;另一方面,专业金融机构应扩大个人养老金政策的普及力度,鼓励专业人士深入家庭、社区和企业,进行广泛市场宣传。08个人养老金政策普及有空间启示ENLIGHTENMENT政府支持、监管审核机制、税优政策是个人养老金制度最重要的三个吸引因素人们更信赖来自保险、银行等专业机构人士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解读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13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1409人们对于不同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青睐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保险类产品更受欢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人群,倾向于选择养老储蓄和养老保险这类收益较为确定的产品;若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承受本金亏损风险的人群,则更倾向于养老理财、基金类产品从退休年限来看,五年以内退休人群可以关注短期内就能产生收益并兑现的产品,比如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基金等三至五年内即到期的产品;若距离退休年龄较远,则更适配养老保险产品与其他类型产品相比,养老保险产品遵循定价利率、产品具有确定利益、风险偏好较低,在安全基础上可以有一定的增值空间,符合养老客群核心需求;同时,养老保险产品在提供生存保险金给付、满期给付等收益的同时,也可提供身故、全残、失能等风险保障,具备差异化优势。启示ENLIGHTENMENT相较于试点城市,非试点城市人群的需求或许更强,目前所选取的36个首批试点城市大多是一线、新一线或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养老金融产品。然而,非试点城市的人群在面临养老问题时更多会考虑国家政策导向型的产品,因此他们在了解个人养老金政策后会更有兴趣参与,相较而言,非试点城市个人养老金市场的潜在增长空间巨大。建议人们可以选择专业金融机构,通过专业人士详细了解政策细节。专业金融机构也应尽可能满足当地群体的政策咨询需求,主动介绍相关信息,为未来的个人养老金政策在当地落地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10非试点地区人群对于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意愿较为积极启示ENLIGHTENMENT超半数非试点地区人群会考虑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六成以上来自非试点地区的人群认为“有必要,提前了解为之后购买行为做准备”01详解养老三支柱1994年,养老“三支柱”定义首次出现在世界银行防止老龄化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白皮书中。目前,中国的养老三支柱,分别是:第一支柱即由国家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是由国家监督、市场运营管理的补充养老保险,在政府政策指引下,企业年金由企业自行创设,职业年金为强制建立;由个人掌握并以扩充养老保障供给为目的的金融类产品则归于第三支柱,除政策给予优惠的个人养老金外,还包含养老理财产品和商业年金保险等其他养老金融产品。2022年5月,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历时4年后将逐步从试点转向常规。11月,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并出台的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国务院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落实落细的具体做法。中国已于2021年正式跨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14.2%。(图表1)在上世纪90年代,为对抗老龄化进程加剧的情况,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建立,也成为了如今中国养老第一支柱。同时,中国人口出生率走低,2022年降至6.8%。(图表2)“少子老龄化”成为了中国人口结构的未来趋势。02养老三支柱现状分析第一支柱覆盖广、替代率低、增长空间有限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16第二章养老供给“层层看”#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1502SECOND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1718国家统计局与人社部发布统计称,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2,492元,对应月平均工资7,708元,职工月人均养老金约为3,107元。然而,随着平均工资持续增长,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却持续下降,从1998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的80.5%下滑至2022年的40.3%。伴随着老龄化与赡养率的持续攀升,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增长空间有限。图表3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亿),2017-2022来源:人社部20172018201920202021202210.510.310.09.79.49.2第二支柱覆盖率有限,惠及人口较少图表4 企业、职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2022年来源:人社部职业年金企业年金资金规模28,700亿人数3,010万资金规模21,200亿人数4,200万在第一支柱支付压力持续增大的背景下,政策鼓励企业共同参与分摊职工的养老压力,孕育出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主的第二支柱:补充养老制度。然而,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覆盖人数仍有限,(图表4)第二支柱的作用尚未完全释放。企业年金:一种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职业年金: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替代率: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水平之比,为衡量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指标。图表1 中国人口结构(%),2017-2022来源:卫健委0-14岁人口(万人)15-64岁人口(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万人)201711.4%71.8%16.8%201811.9%71.2%16.9%201912.6%70.6%16.8%202013.5%68.6%17.9%202114.2%68.3%17.5%202214.9%68.2%16.9%0%10%20%30%40%50%60%70%80%90%100%截至2022年末,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5亿,(图表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度收支规模超过12.6亿元,累计结存超6万亿元,在三支柱中占比最重。根据中国社科院预测,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或将在2027年达到7万亿元峰值,随后急剧下降,直至2035年耗尽。图表2 中国人口出生率(%),1980-2022198018.0%18.9%19.7%17.1%14.0%12.0%11.9%13.3%14.6%12.0%13.6%13.8%13.0%12.6%10.9%10.4%8.5%7.5%6.8%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来源:国家统计局#03第三章养老需求“面面观”THIRD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20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ITY19第三支柱规模有待提升,未来仍有广阔发展空间个人养老金是发展第三支柱的重要举措。在当下人口老龄化严重、国家养老金资金紧张、社会保障面临较大压力的境况下,个人养老金得到了政府大力地推广和发展。个人养老金由个人主体负责、自愿参加,产品类型多样,包括专属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理财等产品。通过结合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该第三支柱将有望打开养老金融产品的零售市场。图表5 至少拥有三支柱中一种、仅拥有社保、同时拥有三支柱的受访者的占比(%)试点城市非试点城市至少拥有三支柱中一种仅拥有社保同时拥有三支柱6.0%77.2%90.2%7.8%82.7%91.4%在政策规范方面,中国政府自2022年开始试点推行个人养老金政策,试点地区居民可根据自身意愿向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存钱。虽然个人养老金账户金额上限并不高,每年最多存入1.2万元,但可获得一定的税收优惠,意在通过税优政策提升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和覆盖面。据人社部数据,截至2023年6月,个人养老金已吸引超过4,030万名开户参与者,平均账户缴费约2,000元。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金维刚表示,从36个试点城市和地区推行个人养老金政策后的情况来看,参加人数占符合参与资格的总人数的比重并不大,开户后实际缴存资金的人数和人均缴存资金水平亦需进一步提升。这表明,个人养老金政策还有待普及,缴费额有待提升,未来市场发展潜力相当巨大。截至2023年6月,个人养老金已吸引超过4,030万名开户参与者,平均账户缴费约2,000元。4,030万名2,000元图表6 受访者对养老方式的选择(%)14.6%9.2%10.0%10.8%居家式社区养老26.8%28.7%家庭养老社会机构养老乡村养老商业机构养老没想过2022年以来,为应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央行几度降息。随着存款利率下调,结构性存款收益率和普通定存产品收益下降明显。为了更好地管理现有资产、实现远期养老储备目标,人们开始寻找有别于存款储蓄之外的新型金融产品。因此,在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的背景下,未来养老金融产品市场将被下游不断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打开,多元化、多功能的养老金融产品或将成为除银行存款外最炙手可热的养老储备新方式。01养老方式的倾向现状 调研发现围绕家庭的养老方式仍是当今的主流养老模式,选择居家养老的受访者合计占比为55.5%。与此同时,分别有10.8%、10.0%、9.2%的受访者选择了社会机构养老、乡村养老以及商业机构养老,合计达30.0%。(图表6)观点一以“家”为载体的家庭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是目前人们主流、首选的养老方式。发现解读对于中国大众来说,“团圆”、“养儿防老”、“百善孝为先”等传统文化观念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家庭”一词对大多数人而言意义非凡,晚年能与子女亲眷团聚仍是许多人潜意识里的首选。因此,以亲情为重的家庭观使得大部分人将养老托付于自己的子孙后代,他们更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养老,这样的方式更有安全感,也减少了独居带来的孤独感。此外,许多人也会担忧未来退休金不足,难以承担养老院的开支。相比于向商业养老机构支付高额养老费用,家庭养老方式中,由家庭成员利用自身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看护服务,可以节约一定的家庭成本,减轻了老年人和子女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伴随着人口结构转变和社会转型,中国家庭户规模逐步缩小,家庭结构趋向单一化。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由1982年时的每户4.41人,分别下降至2000年和2010年时的每户3.44人、每户3.10人,2020年时,则进一步下降至每户2.62人。同时,家庭户的类别也发生了显著改变,一代户占总家庭户的比例已接近一半,而单人户的比例也由2010年的14.5%上升至2020年的25.4%;二代、三代户的比例则分别由2010年的47.8%和17.3%下降至2020年的36.7%和13.3%,“空巢老人”的比例逐渐提高。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家庭结构的扁平化,使得传统家庭功能(抚幼和养老)弱化,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也相对减弱,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引入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照护的压力。在这一趋势下,国家不断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党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协议合作,进一步整合优化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提供医疗救治、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以及人口结构、社会转型等因素的影响下,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二代、三代户的比例则分别由2010年的47.8%和17.3%下降至2020年的36.7%和13.3%,“空巢老人”的比例逐渐提高。36.7%13.3%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PERSONAL PENSION SECUR-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个人 养老 保障 白皮书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tan****Shan】。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tan****Shan】,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tan****Shan】。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tan****Shan】,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