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金融监管展望.pdf
《2024年全球金融监管展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全球金融监管展望.pdf(2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2024年全球金融 监管展望 3目录联系安永引言金融服务数字化及人工智能多重应用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消费者影响金融犯罪运营韧性审慎监管新动态处置与恢复董事会和管理层监督监管效力4引言当前,政治和经济问题交织且频发,2024年金融监管机构将会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过去几年中,受中美关系、俄乌冲突、中东地区分歧、非洲紧张局势的影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这可能会加剧金融监管割裂问题。多国正致力于按照国家议程对数据、技术和气候问题进行监管,导致监管工作复杂性进一步增加。经营一家全球性机构需有能力制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商业 模式,同时确保所采用的商业模式总体一致。从人员、流程、数据
2、和技术层面看,这一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某些情况下,机构可能会迫于压力,倾向于根据某个市场的需求制定商业模式。与此同时,个别监管辖区面临能源成本增加和顽固性通胀问题,这可能导致客户负债水平走高,这种经济不确定性令2024年资产质量受到质疑。多起银行倒闭事件引发不小动荡,导致金融服务机构及相关监管机构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查。这一系列挑战使得2024年全球金融监管前景并不 明朗。今年,我们着重关注九大优先主题,涉及各类事件和 长期监管关注重点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市场事件导致以监管和监督为核心的优先事项较为突出,其中包括审慎监管、处置与恢复、董事会和管理层监督以及监管效力其他优先事项包括消费者影响、环境、
3、社会和治理(ESG)、数字资产、金融服务数字化(支付及人工智能或AI)、金融犯罪和运营韧性我们将着重介绍金融机构应关注那些与2024年优先监管事项相关的方面5审慎监管新动态鉴于2023年银行业的波动表现,监管机构将重新调整监管和监督方法。近期一系列事件表明,在市场情绪紧张时期,对于在操作和声誉方面面临重大挑战的金融机构来说,即使其看似能够满足审慎监管要求,其生存能力也面临重重威胁。尽管全球监管机构无意实施“零失败”制度,但可能需要重新评估非系统重要性机构倒闭所引发的风险蔓延,同时有效管理政府和纳税人支持所带来的潜在道德风险。受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冲击,多家接受压力测试的银行面临存款外流加速的情况,
4、全球监管机构将着手探索如何应对这一情况。事实上,某些流动性监管手段和大多数内部流动性压力测试并未充分反映影响消费者行为、提高客户和产品间数字化运行效率的技术变更。除了持续报告流动性和其他指标之外,我们预计金融机构将迎来更多更复杂、更完善的压力测试方法,涵盖文化及其他非金融风险因素。此外,美国监管机构正通过现金流建模和有关存款流出、存款隔离、资产货币化和测试的内部假设,重申其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关注。6最终,金融机构或将迎来几项针对性调整,涉及无保险存款的流出率和货币化的定性语言;金融机构应加深对这一主题的了解,尤其是了解其潜在漏洞。但是,流动性覆盖率的实际变化幅度可能很小,且时间跨度较长。因此,
5、金融机构需更多考虑具体的压力情景。此外,压力测试对小银行的适用范围尚且存疑,例如,在美国,与巴塞尔协议等效的准则可能会将适用范围扩至资产规模为1,000亿美元的银行。金融机构应关注以下方面:预计监管机构将加强对审慎监管问题(包括 风险敞口)的审查 为更严格的情景测试和压力测试蓄力 针对该等问题主动与监管机构接洽,这一点 至关重要,尤其在审查力度加大的情况下,有助于建立信誉 压力测试监管机构将对更多银行执行压力测试:欧盟:2023年欧洲银行管理局(EBA)执行压力测试的银行数量较往年增加了20家1,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NFC)采用自上而下的测试方法,并细化了银行业风险敞口分析。英国:英格兰银行
6、正考虑在2024年对更多银行执行压力测试2。该银行将于2024年执行桌面端压力测试,而非年度周期性情景(ACS)压力测试,但计划于2025年 恢复ACS测试模式3。未来,压力测试将进一步发展或完善,涵盖更多主题、风险和参与者:欧盟:欧洲银行管理局或将为2025年压力测试引入补充性比例因素,制定(定期)气候压力测试方案并据此执行4。欧盟:欧洲央行(ECB)将于2024年启动针对欧洲银行的压力测试,测试其网络 韧性5。英国:英格兰银行将启动首次覆盖整个金融系统的压力测试,测试对象不仅包括银行,还包括保险公司、中央对手方和各类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测试结果预计将 于2024年公布6。澳大利亚:澳大利
7、亚审慎监管局(APRA)宣布制定跨行业压力测试框架7。美国:尽管美国2023年压力测试的方案是在银行业危机发生之前制定的,但拥有大 量交易业务和商业地产敞口的银行也值得关注。2023年7月,美联储呼吁执行压力 测试,从而更有效地捕捉风险,将更多风险纳入测试范围8。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宣布将制定一项全球银行压力测试方案并落地实施9。7银行“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TBTF)的理论在全球 金融危机之后才走入大众视野。各主要管辖区的监管机构致力于解决有关“大而不倒”的主要问题,放低对政府扶持的期望,从而保护公共资金。监管机构已制定一个更为有效的国际处置框架,专门应对
8、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倒闭的影响。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的针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G-SIB)的总损失吸收能力条款(TLAC条款)的指引,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机构借助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监管共识,除了处置计划要求之外,还对处置阶段的损失吸收能力提出了最低要求。除了处置改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巴塞尔协议III改革完善了金融机构的资本和流动性标准。从近期来看,美国监管机构于2023年8月发布拟议规则预先通知10,用于完善处置计划,对大型和区域性银行机构尤为适用。一经定稿,个别金融机构将面临更高的处置计划要求以及新的长期债务监管要求。处置与恢复欧盟监管机构将流动性作为确保银行可处置性的一个关键
9、因素。根据近期的指导意见11,银行的内部框架、治理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有望在短时间内预测不同时期的净流动性头寸。尽管大多数欧洲银行将在2024年前具备足够的能力,但这可能需要对IT系统进行专门改进,找到具有适当经验的人才并招入麾下。展望未来,监管机构或将重新评估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以及非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公认处置策略。英国政策制定机构试图弥合非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恢复计划和处置之间的差距,目前正就新提出的“确保偿付能力的破产分析要求”的相关提案征求意见。该等提案旨在确保在中小型金融机构破产时市场和客户蒙受损失的风险降至最低。与此同时,监管机构能够继续批准新进入者,促进金融市场运行良好、竞争 有序
10、。金融机构应关注以下 方面:在管理层和董事会层面将恢复和处置 测试作为头等要务。需确保危机测试 更具挑战性,针对业务漏洞进行动态 模拟 审查危机管理方法的可信度,尤其是 关于基于指标和沟通的决策及时性的 假设 8监管机构将加大对金融机构董事会和管理层监督的监管和审查力度。在某些情况下,该等变化涉及高级领导层的薪酬,而在其他情况下,该等变化涉及总体风险文化。监管机构已逐渐认识到,文化和薪酬是影响金融机构不当决策的两个重要因素。金融机构需审慎思考其绩效和激励机制的运作模式,以及其受托责任与利益相关方的目标是否一致。据了解,在亚太地区和澳大利亚,监管机构有计划将薪酬与风险挂钩,同时安排好薪酬设计、递
11、延和追回制度。澳大利亚也在修订一项审慎监管准则,从本质上来看,该准则要求金融机构具备治理体系、流程及董事会层面的风险文化指引。在香港,如果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存在故意、鲁莽或疏忽行为,导致或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其所在金融机构倒闭,金融监管机构可向法院申请追回其薪酬。董事会和管理层监督在英国,消费者权益法要求监管机构审查金融机构董事会的领导力以及对新规则要求做出的变更的监督情况。在美国,个别监管机构两年前才最终敲定董事会监督效力指引。然而,金融业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迫使监管机构愈发关注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监督效力。除了上述变化,我们预计监管机构将对存在长期已知问题的金融机构进行更严格的审查,监管机构也希
12、望董事会采取切实行动来解决该等问题。金融机构应关注以下方面:破除既定实践的藩篱,以全新视角考虑董事会和管 理层监督问题,并考虑监督的一致性和证据 提出关于监督的尖锐问题:面对瞬息万变的监管 环境,董事会是否了解其必须遵循的所有法规?管理信息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在简单性和全面性之间达到适当平衡?董事会想要建立什么样的文化?董事会制定了哪些培训计划?薪酬、奖励和实践对文化有何助益?9监管效力个别监管机构已发布关于2023年银行倒闭的事后剖析报 告12,内容包括监管机构预计未决问题的解决速度,以及某些银行过去未能按预期解决问题的原因。未来,提高监管速度和灵活性将是大势所趋,尤其是要重视自我识别和解决新
13、出现的风险管理问题和监督中的任何薄弱环节13。2023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以下简称“核心原则”)拟议修订14。核心原则是银行监管的最低标准,修订内容主要涉及新型风险,包括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和金融数字化。监管机构还致力于推进监管工作由“人工驱动”转向“数字驱动”,并通过注重数据优化、信息可访问性、可用性和互用性以及数据协调和标准化,强化其作为数据中心的责9任。例如,欧盟和加拿大的监管机构已制定数据策略15,而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和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简 称ASIC,澳大利亚的金融行为监管机构)承担合作和共享 信息的法定职责。该等措施均表明监管机构将继续致力于提
14、高监管效率和 效力。金融机构应关注以下方面:主动与监管机构接洽、参与圆桌会议,了解最佳实践和发展动态 时刻关注监管机构自我反思的领域,了解金融机构未来面临的监管压力10巴塞尔协议III最终版的完成情况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瑞士英国 欧洲(欧盟)北美亚太地区欧洲、中东、印度和非洲信用风险标准法(SA)修订版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IRB)修订版信用估值调整(CVA)框架修订版交易账簿基本审查(FRTB)/市场风险风险加权资产最低测算值操作风险框架修订版实施日期:2023年第二季度(市场风险和信用估值调整风险除外,为2024年初)2025年7月1日【待确认】2022年末 (市场风险和信用
15、估值调整风险除外)2024年7月1日2024年3月 (适用于国际活跃银行)2024年7月1日 (市场风险和信用估值调整风险除外,为2024年初)2025年1月1日2025年7月1日【待确认】2025年1月1日【待确认】法规草案未发布 法规草案已发布,尚未正式通过最终规则已发布 (但银行尚未实施)最终规则生效 (由银行发布并实施)巴塞尔协议III状态国际保险审慎监管2024年,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的审慎监管可能会发生些许变化。全球保险资本标准(ICS)19正处于最终征求意见阶段,将于2024年底采用针对国际活跃保险集团(IAIG)的集团规定资本要求(PCR)。其中涉及三个组成部分的变化:估值、资本
16、要求和资本资源。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正在就两项保险监管核心原则(ICP)公开征求意见20。ICP 14为用于评估偿付能力的资产和负债估值确 立了监管要求。ICP 17确立了资本资源和资本要求的监管要求。关键阶段11随着数字化已成为常态化实践,某些金融机构正致力于更新遗留系统,导致监管审查更为严格。安永与国际金融协会全球风险管理最新年度调查发现,94%的首席风险官表示需要“一些”或“许多”新技能和资源来满足不断变化的风险管理职能需求,其中数据科学和网络位列“最亟需技能”榜首46。2024年,在数字化转型的带动下,金融机构的运营将更多依赖IT系统、第三方服务商和创新技术,这增加了金融系统
17、内部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因此,监管机构将继续提高数字韧性的标准并解决相关问题。监管机构将要求金融机构减少信息技术外包、信息技术安全或网络风险和数据治理方面的缺陷。金融机构应关注以下方面:明确数字资产的总体战略 审查商业模式的变化和运营基础设施的更新 为客户确认目标结果和体验 了解监管机构在现行规则下的期望,时刻关注技术和监管指引的发展动态 金融服务数字化及人工智能多重应用1112支付2023年6月,欧盟发布修订后的支付服务指令 (PSD3)、新的支付法规以及关于金融数据访问框架 (FiDA)的新法规提案47。FiDA引入了“开放金融”的理念,作为“开放银行”的下一发展阶段。开放金融将数据访问 和
18、使用的范围从支付和交易数据扩展至保险等金融活动 领域。某些管辖区正在制定开放金融框架。目前,欧盟、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巴西针对 开放金融采取了监管驱动方法。因此,为避免监管碎片化,可能需要通过一种全球标准方法实施统一监管。开放金融监管将要求金融机构制定多年战略、运营和技术转型计划。在东南亚,越来越多的举措相继落地,旨在实现国内支付系统互联互通,确保跨境支付无障碍。例如,新加坡的PayNow系统已与印度的统一支付接口(UPI)和泰国的PromptPay建立连接。由于印度致力于通过向其他国家“推销”UPI平台来实现货币化,从而推动数字支付全面铺开,UPI有望成为东南亚地区
19、的重要支付系统。在美国,数字支付由两大竞争对手主导:金融科技公司 (包括大型科技公司)和传统银行。两类机构均已开发新的支付解决方案,改善客户体验。人工智能监管尚存较大争议,几乎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全球范围内,经合组织和联合国等机构正积极制定指导方针,支持以协调一致的方式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多地政府正致力于推进新的立法工作。中国已将人工智能法草案列入 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但具体时间安排尚不明确。加拿大也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和数据法案立法48。然而,其他国家尚在探索如何在实施前瞻性干预的同时鼓励创新。美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侧重于自愿性指导方针。英国正致力于为特定监管机构制定一种负责任的
20、人工智能原则框架49。除了实施不分行业的监管,金融监管机构正考虑是否需要制定新规来完善其现有权力。多家监管机构正致力于明确其现行规则的适用范围。监管机构将继续完善其监管方法,国际组织或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人工智能多重应用 在个别市场,数字支付系统往往与数字身份计划并存,例如印度的Aadhar、瑞典和挪威的BankID、丹麦的MitID和加拿大的Interac Digital ID。数字身份通常在得到政府支持且能够改善用户体验的情况下才会发挥最大效力。尚未涉足该领域的国家也正考虑推行数字身份计划。在近期一份关于账户关闭的报告中,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鼓励英国政府加快考虑将数字身份作为打击犯罪和改善金
21、融服务客户体验的有力 工具。13金融机构应关注以下方面:通过高级管理层问责机制增强韧性 制定并实施优化的运营韧性框架,从而应对运营中断事件并满足新要求 为人工智能项目组建跨职能团队,从而应对风险和合规问题 为数字技术或新技术的采用建立治理框架,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上行价值,降低风险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欧盟委员会已推出人工智能法案,欧盟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成为人工智能的主要监管机构。该法案旨在规范关于人工智能开发、市场布局、采用和使用的法规,同时通过三级监管体系应对该技术带来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安全挑战。该法案已于2023年底达成。法案落地实施后,企业将面临18至24个月的新规过渡期。1414数字资产市场
22、日趋成熟,资产类别和选择方案愈发明晰,但不同地区的监管方法各不相同。尽管在某些管辖区,具体时间安排尚不明确,但一个明确的方向是巩固监管框架。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可替代不可替代可替代代币彼此相同,因此可以互换使用和交易。加密货币加密货币资产要么是区块链的原生资产,要么是在建立在现有区块链上的平台上创建的。原生|治理|实用稳定币稳定币资产是加密代币,旨在反映美元等法定货币的价格。央行数字货币和数字 法定货币央行数字货币(CBDC)资产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式。数字法定资产是代币化法定货币(如美元),在法律上被视为现金,可与法定货币1:1兑换。证券型代币证券型代币是传统证券 (存在于链外)的数字化形式。不
23、可替代代币(NFT)是在区块链上存储和传输的唯一且不可互换的资产,可表示数字原生物品或现实存在的实物(例如,供应链产品)。ChainlinkEther比特币Uniswap游戏内 的物品数字藏品元宇宙中 的土地 票券沙元ARCoin艺术品数字 人民币USDCDAIUSDT电子克朗数字资产15稳定币在跨监管辖区的一致性方面,稳定币可能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货币。金融稳定理事会于2023年7月发布“全球稳定币”项目监督管理高层级建议34。数家监管机构,尤其是欧洲和 亚洲的监管机构,正考虑上述建议,以期在2025年年末之 前予以实施,为稳定币建立清晰的监管边界,并重点关注稳定币的相关资本要求、披露要求和赎回
24、机制。例如,日本的稳定币法律框架已于2023年早些时候生效。新加坡监管机 构于2023年8月发布稳定币监管框架35,内容涉及披露要求。中国香港也正致力于制定稳定币监管框架,拟于2024年落地实施。在美国,各党派之间甚至各党派内部均未就稳定币立法的基本原则达成一致。而许多观察人士认为,通过稳定币立法可谓踏出完善加密资产立法的第一步。加密资产金融稳定理事会最新发布的监管框架36遵循“相同活动、相同风险、相同监督”的原则,旨在将加密资产活动和稳定币纳入与其所构成的风险相称的监管范围。在美国,加密资产属于商品还是证券尚存争议,但相关征税方法已日渐明晰。美国财政部多措并举,以期填补税收缺口,应对数字资产
25、引发的逃税风险,以及确保数字资产经纪商与证券和其他金融工具经纪商遵守相同的信息报告规则。其中,美国财政部和美国国税局(IRS)于2023年8月发布关于经纪商出售和交易数字资产的拟议规定37。美国正持续对加密资产的营销实践采取监管行动。英国等其他管辖区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已发布加密资产营销相关规定,于2023年10月生效38。同样,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指出,监管机构对加密资产营销的监管模式应向证券监管看齐39。在欧盟,金融机构正蓄力应对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arkets in Crypto-Assets,MiCA)40的落地实施。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全球 金融监管 展望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tan****Shan】。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tan****Shan】,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