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doc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doc(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 (1)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 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岛屿:台湾岛、海南岛;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三、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特殊省:(部分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 全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全称 简称 行政中心 两 简 称 的 省 A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五 个 自 治 区 I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B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J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C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K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D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H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E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L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简 称 难 写 省 上海 沪 上海 简 称 难 写 省 江西省 赣 南昌 重庆 渝 重庆 福建省 闽 福州 河北 冀 石家庄 广东省 粤 广州 河南 豫 郑州 海南省 琼 海口 湖北 鄂 武汉 安徽省 皖 合肥 a、北回归线穿过的省(4个):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自东向西) b、邻国最多的省、面积最大的省:新疆 c、邻省最多的省、跨经度最大的省:内蒙古自治区 d、跨纬度最大的省:海南省 e、频临两个海域(渤海、黄海)的省:辽宁、山东 f、频临内海的两个省:广东、海南 第二节 人口和民族 一、众多的人口的国家及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为13.7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 (2)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3)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 ,东密西疏(平均密度143人每平方千米) (5)人口地理界线:黑河(黑龙江)------ 腾冲(云南省)。 二、56个民族: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1.6%),少数民族55个。 (2)民族分布状况:汉族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等边疆地区。 (3)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主要少数民族分布: a、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主要分布在西藏)。民族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西藏自治区—藏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 c、台湾省--高山族,海南省--黎族,东北地区--满族。 (5)民族政策:平等、团结、自治。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 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1)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6°N地形剖面图如上图)。 (2)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平均海拔高度。 (3)三级阶梯概况: 地势阶梯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之间 高原和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东北—西南)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和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4)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比重最大,为33%,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 (5)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 天山①~阴山② 昆仑山③~秦岭④ 南岭⑤ 东北---西南 大兴安岭⑥~太行山⑦ ~巫山⑧~雪峰山⑨ 长白山⑩~武夷山11 台湾山脉12 西北-东南 阿尔泰山脉13 祁(qí)连山脉14 南北走向 贺兰山15 横断山16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17(最雄 伟的山脉) (6)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①四大盆地: ②四大高原: 准噶尔盆地(A):位置最北,纬度最高 内蒙古高原(E):一望无际、广阔坦荡 塔里木盆地(B):面积最大,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 黄土高原(F):沟壑(hè)纵横、支离破碎 柴达木盆地(C):海拔最高、“聚宝盆”之称 云贵高原(G):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 四川盆地(D):内部低山丘陵起伏,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 青藏高原(H):世界海拔最高,有“世界屋脊”之称,(“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冰川广布) ③三大平原: ④三大丘陵: 东北平原(I):面积最大, “黑土地” 辽东丘陵(L) 华北平原(J):主要由黄河冲积形成,也被称为“黄淮海平原” 山东丘陵(M) 长江中下游平原(K):“鱼米之乡”之称 东南丘陵(N):中国最大的丘陵 第二节 气候 一、气温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 a、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b、 造成南北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 c、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 2、温度带: (1)依据: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2)六个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分布的主要地形区: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熟制 一年三熟 一年二熟或三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作物 水稻 水稻 冬小麦 春小麦 春小麦 青稞 地形区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山东辽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 原 二、降水 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集中于夏季。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阴山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5)我国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小值出现在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2、干湿类型: (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四类干湿区: 干湿类型 降水量(毫米) 分布地区举例 植被 农业类型 湿润区 大于800mm 南方地区 森林 水田农业 半湿润区 400mm―800mm 华北平原 森林、草原 旱作农业 半干旱区 200mm―400mm 内蒙古高原东部 草原、荒漠 畜牧业 干旱区 小于200mm 西北地区大部 荒漠 三、气候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 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优越性: (1)季风气候显著:使许多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纬度偏高。(雨热同期) (2)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3、我国的季风: (1)夏季风与冬季风: 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夏季风 太平洋(东南季风)、印度洋(西南季风) 偏南风 温暖湿润 冬季风 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 偏北风 寒冷干燥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a、季风区:夏季风能到达的区域称为季风区。 b、非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区域称为非季风区。 c、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400毫米)。 四、自然灾害 1、 常见的气象灾害:旱灾、洪涝、台风、寒潮、沙尘暴;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 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 灾害种类 分布地区 原因 旱灾 华北平原 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 洪涝 南方地区 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 地震 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 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西南区位于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上;华北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滑坡、泥石流 中西部山区,西南最集中 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 寒潮 北方地区为多发区 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 台风 东南沿海 濒临西北太平洋 3、避灾: (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第三节 河流 一、我国的湖泊: (1)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J青海湖—也是最大的咸水湖 (世界面积最大湖:里海)。 (2)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K鄱阳湖 (世界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二、外、内流河与外、内流区: (1)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如长江、淮河。 (2)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叫外流区,我国外流区面积占2/3。 (3)主要外流河: a:注入太平洋: A长江、B黄河、 C珠江、D黑龙江、 E淮河、澜沧江(湄公河)。 b:注入印度洋: H雅鲁藏布江、 c:唯一注入北冰洋: F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f:人工运河: I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 (4)主要内流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G塔里木河 。 (5)外流河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内流河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因内外流河的汛期都在夏季,但两者原因不同。 三、长江与黄河概况: (1)长江黄河概况: 注入海洋 源地 分界点 主要支流 流经地形区 长江 东海 (青海) 唐古拉山 宜昌(湖北) 湖口(江西) 汉江(最大支流)、嘉陵江、岷江、雅砻江、赣江、湘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河 渤海 (青海)巴颜喀拉山 河口(内蒙古) 桃花峪(河南) 湟水、汾河、渭河(最大支流)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长江 湖泊:L鄱阳湖、M洞庭湖 水电站:N葛洲坝、O三峡 黄河 水电站:H龙羊峡、I刘家峡、J青铜峡、K三门峡、L小浪底 a、长江干流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第一长河(我国最长、水量最大的、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b、黄河干流长5500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2)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洪灾原因课本P42-43) b、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 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一、自然资源定义及分类: (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源于自然界、有用性)如土地、矿产、森林、水能、太阳能等。 (2)分类: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资源叫(合理利用,保护和培育,促进更新),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相当长时间内难以再生(珍惜和节约,开发新能源),如矿产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①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土地面积仅有世界人均值的1/3 ② 山地多,平地少。(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 ③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少,难以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资源缺乏。(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比重最大) (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林地占世界第六位 三、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东部季风区;湿润区(南方)和半湿润区(北方);主要集中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川盆地 (2)林地:南部、东北部季风区的山地,基本是处于湿润区,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天然林区)c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 (3)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在非季风区,干旱和半干旱区,高原山地盆地 四、土地资源在利用中的问题: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土壤污染、草场退化等 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6.25土地日) 第三节 水资源 一、水资源概况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2)中国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仅有世界人均值的1/4.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 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三、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节水标志(绿色的标志,不是黑色):3月22日世界水日 第四节 海洋资源 1.海洋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世界3000万物种中的99% 2.我国的沿海大陆架宽广,海域由北到南所跨的温度带 有: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3.我国从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我国主要的海洋资源有:生物、矿产、化学、空间资源和海洋能。 5.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我国的主要渔场有: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其中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东海有“天然鱼仓”之称 6.我国海底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砂矿、锰结核等 7.我国四大盐场,分别是: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其中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 8.目前人类开发海洋资源,主要是开发海洋生物资源 9.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石油污染。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一节 农业 一、农业及其地位: (1)农业:通过培育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就是农业;农业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部门。 (2)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农业地区分布 1、东西部差异(海陆位置导致 的水分条件)。 (1)东西部分界线:以400mm(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分为东南部农耕区和西北部牧区。 (2)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3)东部是种植业、林业、水产业主要分布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2、 南北差异(水分、热量即气候条件差异) (1) 东南部以800mm(秦岭-淮河线)为界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各自的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北方地区 旱地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小麦、花生(华北)、甜菜(东北)、大豆、棉花。 南方地区 水田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 华南及海南岛: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华南)、棉花。 (2)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分布呈现“南稻北麦 ”的格局。 (3)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4)糖料作物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点。 (5)熟制:(北方)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6)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水资源、气候、土壤等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技术水平、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等 2、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的山区---林业(保持水土)宜林则林; 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耕作业,宜粮则粮; 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畜牧业,宜牧则牧; 在河湖较多、水流平缓的地方---淡水渔业,宜渔则渔。 城市郊区发展郊区农业(花卉、蔬菜、肉、蛋等)---市场需求;桑基鱼塘---生态农业。 第二节 工业 1、工业指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农矿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分类: 重工业 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 采矿、冶金、电力、机械等 轻工业 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 纺织、食品、皮革、造纸等 3、工业的空间分布 ⑴、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许多工业基地。 ⑵、沿江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山西省--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⑶、沿海:集中了4个工业基地、14个沿海开放城市。 ⑷、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 京津唐地区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工业中心 大连、沈阳、 鞍山 北京、天津、 唐山 上海、南京、 杭州 广州、深圳、 珠海 工业特色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最大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的综合 性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 5、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多依附于大城市(科技发达、人才多、高等院校多),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点状分布特点,如上海、北京;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上海)、珠江三角洲(广州)、环渤海地区(北京)。 6、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号称中国的:“硅谷”。 7、中国的“硅谷”----北京中关村;中国的“光谷”----湖北武汉东湖。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一、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及现代五大交通运输方式: (1)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二、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 运输工具 运速 运价 运量 适合的运输 航空运输 飞机 最快 最高 最少 贵重急需量少等货物运输 铁路运输 火车 较快 较低 较大 远程量大货物运输 公路运输 汽车 较慢 较高 较少 短途运输,灵活方便 水路运输 船 最慢 最低 最大 远程大宗笨重货物运输 (1)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2)最机动灵活,能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服务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 (3)以运输液体、气体为主,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小: 管道运输。 三、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 (1)一般说来贵重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选航空运输。 (2)容易死亡、变质的货物、鲜货、短途可用公路运输。 (3)大宗笨重不急需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可选择水路或铁路运输(靠水则水路,靠铁路则铁路)。 四、交通运输网: (1)铁路主干网。 方向 铁路干线名称 起止点 南北 方向 京沪线 北京-上海 京九线 北京-香港九龙 京哈线 哈尔滨-北京 京广线 北京-广州 焦柳线 河南焦作-广西柳州 宝成-成昆线 陕西宝鸡-成都-昆明 青藏线 青海西宁-拉萨 东西 方向 京包-包兰线 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兰新线(第二亚欧大陆桥东段) 江苏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上海——杭州——株洲——贵阳——昆明 滨洲-滨绥线 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 (2)交通运输网的特点:分布不均,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 (3)全国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等。 项目 所在省(区) 交汇的铁路 北京 北京(最大交通枢纽) 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 成都 四川 宝成线、成昆线 徐州 江苏 京沪线、陇海线 株洲 湖南 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 兰州 甘肃 包兰线、兰新线、陇海线 杭州 浙江 沪杭线、浙赣线 郑州 河南 陇海线、京广线 (4)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起止点:西宁--拉萨。 第四节 民俗与旅游 1、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北方民居:院落开阔(地形平坦),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墙厚窗小(冬季低温,保温)。南方民居:院落较小(地形复杂),墙薄窗大(夏季高温,散热),屋顶坡度大(降水多,便于雨水流泻)。傣家竹楼:下层架空,上层住人(炎热,潮湿)。陕北窑洞:(气候干燥,冬季低温)。 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北方吃面食(种小麦);南方吃米饭(种水稻);新疆等地以肉奶为主(牧区);北方饮暖性的红茶和花茶(低温);南方饮绿茶(炎热)。 服饰与地理环境:服饰的款式、面料、色彩和衣着的季节更换等均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举例:藏袍(气温日较差很大);蒙古族毛皮服饰(牧区)。 2、地方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 民俗旅游:黎族—竹竿舞;傣族—泼水节;汉族—赶庙会、扭秧歌、舞狮子、赛龙舟。 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长城、北京故宫、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承德避暑山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皖南古村落、黄山、泰山等。 - 2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word 年级 上册 地理 知识点 总结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