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华南师大二附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华南师大二附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华南师大二附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17-2018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华南师大二附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对速度公式v=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D.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 2.甲、乙俩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运动速度比乙大 B.在60m处他们的运动速度相等 C.60m后,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60m后,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3.在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起跑时速度为9m/s,中途为8.5m/s,冲刺的速度为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36km/h B.9m/s C.9.5m/s D.无法确定 4.在某校举行的趣味运动会的一个项目上,张凯背着王康向终点快速跑去,下列关于这个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张凯为参照物,王康是静止的 ②以地面为参照物,王康是静止的,张凯是运动的 ③以王康为参照物,张凯是运动的. ④以地面为参照物张凯和王康都是运动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一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行驶时速度为v1,逆水行驶时速度为v2,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 ) A. B.v1+v2 C.v1﹣v2 D. 6.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振动的幅度 D.声音的频率 7.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 A.酒精 B.空气 C.岩石 D.月球上空 8.以下四幅图片是与声现象有关的图片,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 A. 听不到真空罩内闹钟的声音,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产生 B. 尺子伸出桌子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现振动越快,所以响度越大 C. 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了噪声 9.声音能传递能量,下描述中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是( ) A.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 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美丽的歌声可以缓解疲劳 D.利用B超检查身体 10.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控制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敞开门窗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晚九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 11.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 3℃,插在 l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是 93℃,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 30℃,温水的实际温度为( ) A.27℃ B.30℃ C.33℃ D.无法确定 12.下列图象中属于玻璃凝固的是( ) A. B. C. D. 13.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14.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的是( ) A.冰块变成水 B.大雾 C.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汽 D.草地上的露珠 15.下面关于冰箱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水凝固而成的 B.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进去的蔬菜溅上去的 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 D.冰箱的致冷剂应该在冰箱冷冻室汽化,在冰箱冷凝器液化 16.白炽灯是生活中常用的照明工具,在白炽灯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炽灯的玻璃泡和泡内的玻璃芯柱都是绝缘体 B.通过白炽灯灯丝的电流过大时,灯丝会被烧断 C.白炽灯的灯丝用金属钨制成,是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 D.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是由于钨丝熔化后又在灯泡壁上凝固造成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17.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 18.如图停表的读数为 min s. 19.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 ,音调相同的是 . 20.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 21.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0℃,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 22.中央电视台有一系列热播饮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中展示炸油条、煎蘑菇用菜油;煮玉米、饺子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在烹饪时如果不小心被100℃的水或100℃的水蒸气烫伤,都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被100℃的 (水/水蒸气)烫伤会更加严重.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23.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的情形. (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2)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为止,通过的距离是 cm. (3)小车从位置A出发开始计时,到位置B时,所用时间如数字钟所示,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是 s. (4)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24.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水越来越多). (1)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个瓶子; (2)用嘴对着瓶口吹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个瓶子; (3)图2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 ( 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 ( 填“高”或“低”). 25.小刚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三个因素有关.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他做了一次家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①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 ②通过 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③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 这个结论 (选填:正确,不正确).原因是没有控制水的 相同. ④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另提出一个液体蒸发快慢与哪种因素有关的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 有关.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26.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只有0.1m/s,请你写出现实生活中会出现的三个合理的场景. 27.一门阿姆斯特朗回旋炮瞄准一辆坦克射击,开炮后经过0.5s坦克爆炸起火,再经1.5s听到传来的坦克爆炸声(声速340m/s).求①坦克被击中时离阿姆斯特朗炮的距离? ②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2017-2018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华南师大二附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对速度公式v=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D.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 【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的;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 A、运动路程越长,但不知道时间大小,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 B、运动时间越短,但不知道路程大小,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是一定值,也就是其速度大小是不变的,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故C正确; D、由路程公式s=vt可知,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2.甲、乙俩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运动速度比乙大 B.在60m处他们的运动速度相等 C.60m后,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60m后,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考点】68: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1)由s﹣t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它们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 (2)看被研究的物体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 (1)由s﹣t图象可知,甲乙的路程与时间都成正比,所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s﹣t可知,当甲的路程都为60m时,甲的运动时间t甲=25min,t乙=25min﹣15min=10min, 所以甲和乙的速度: v甲===0.04m/s, v乙===0.1m/s, 因此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A、B 错误; (2)由题知,甲、乙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由图知,乙在60m处追上甲,且v乙>v甲, 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故C正确;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3.在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起跑时速度为9m/s,中途为8.5m/s,冲刺的速度为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36km/h B.9m/s C.9.5m/s D.无法确定 【考点】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百米比赛的路程为100m,运动员的成绩为10s,根据v=求出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百米比赛的路程s=100m,运动员的成绩t=10s,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v===10m/s=10×3.6km/h=36km/h. 故选A. 4.在某校举行的趣味运动会的一个项目上,张凯背着王康向终点快速跑去,下列关于这个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张凯为参照物,王康是静止的 ②以地面为参照物,王康是静止的,张凯是运动的 ③以王康为参照物,张凯是运动的. ④以地面为参照物张凯和王康都是运动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答】解:①以张凯为参照物,王康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王康是静止的,故①正确; ②以地面为参照物,王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王康是运动的,故②错误; ③以王康为参照物,张凯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③错误; ④以地面为参照物,张凯和王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他们是运动的,故④正确; 故选:D. 5.一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行驶时速度为v1,逆水行驶时速度为v2,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 ) A. B.v1+v2 C.v1﹣v2 D. 【考点】6A:速度的计算. 【分析】船顺水行驶时的速度v1,逆水行驶时的速度v2,再设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为S,并表示出船往和返所用的时间,最后利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船在两港间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船顺水行驶时的速度v1,逆水行驶时的速度v2,再设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为S,船往返一次的路程是2s. 船顺水行驶时所用的时间, 船逆水行驶时所用的时间, v====; 故选D. 6.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振动的幅度 D.声音的频率 【考点】99: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分析】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和低于20Hz的我们都听不到. 【解答】解: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Hz到20000Hz. 故选D. 7.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 A.酒精 B.空气 C.岩石 D.月球上空 【考点】92: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是真空,所以月球上空不能传声. 故选:D. 8.以下四幅图片是与声现象有关的图片,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 A. 听不到真空罩内闹钟的声音,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产生 B. 尺子伸出桌子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现振动越快,所以响度越大 C. 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了噪声 【考点】92:声音的传播条件;9D:频率及音调的关系;9L:防治噪声的途径;9M:声与信息. 【分析】①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②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响度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响度取决于物体振动的幅度; ③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④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越来越小,故A错误. B、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拨动时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不影响响度,故B错误. C、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因为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 D、禁止鸣笛,是禁止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9.声音能传递能量,下描述中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是( ) A.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 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美丽的歌声可以缓解疲劳 D.利用B超检查身体 【考点】9N:声与能量.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解答】解:A、用超声波清洗物体,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污垢振动而使它掉下来,说明声音传递能量,故A正确; B、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听到美丽的歌声,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C错误; D、用超声波检测身体,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10.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控制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敞开门窗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晚九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 【考点】9L: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控制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不能减弱噪声,应该控制声音的响度不要太大,故A错误;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不能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错误; D、晚九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11.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 3℃,插在 l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是 93℃,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 30℃,温水的实际温度为( ) A.27℃ B.30℃ C.33℃ D.无法确定 【考点】14: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分析】(1)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而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3℃,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3℃,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2)用它测得温水的温度为35℃时,距离5℃有30个小格,求出30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5℃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温水的实际温度. 【解答】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2)用它测得温水的温度为35℃时,温水的实际温度℃×(30﹣3)+0℃=30℃. 故选:B. 12.下列图象中属于玻璃凝固的是( ) A. B. C. D. 【考点】1C: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分析】①熔化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②凝固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若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凝固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解答】解:首先明确玻璃是非晶体; A、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A符合题意; B、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考点】1C: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1I:沸腾及沸腾条件. 【分析】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解答】解:AB、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本身的状态,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故AB错误; C、甲物质在4﹣6min内,温度升高,一定持续吸收热量,故C正确; D、由于不能确定图象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乙物质在6﹣10min内的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14.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的是( ) A.冰块变成水 B.大雾 C.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汽 D.草地上的露珠 【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要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相变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解答】解:A、冰变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 B、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C、“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露珠是液态的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下面关于冰箱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水凝固而成的 B.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进去的蔬菜溅上去的 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 D.冰箱的致冷剂应该在冰箱冷冻室汽化,在冰箱冷凝器液化 【考点】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冰箱的工作过程是不断的进行汽化和液化现象,从而制冷. 【解答】解:A、霜是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错误; B、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 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空气液化;故C错误; D、冰箱的工作过程是:致冷剂在冰箱冷冻室汽化,汽化过程吸热,起到制冷作用;又在冰箱冷凝器中液化,放热,即将冰箱内的热量搬运到冰箱外;故D正确; 故选D. 16.白炽灯是生活中常用的照明工具,在白炽灯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炽灯的玻璃泡和泡内的玻璃芯柱都是绝缘体 B.通过白炽灯灯丝的电流过大时,灯丝会被烧断 C.白炽灯的灯丝用金属钨制成,是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 D.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是由于钨丝熔化后又在灯泡壁上凝固造成的 【考点】1Q:生活中的升华现象;1B:熔点和凝固点;HK:绝缘体. 【分析】本题涉及的内容较多,升华、熔点绝缘体等,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先变为钨蒸气是升华现象,不是熔化. 【解答】解:A、玻璃泡和玻璃芯柱都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 B、白炽灯灯丝的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多,灯丝会被烧断,不符合题意. C、白炽灯使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灯丝温度会很高,所以选择熔点高的钨.不符合题意. D、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先变为钨蒸气是升华现象,不是熔化,后来钨蒸气直接变为固态钨,是凝华不是凝固.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17.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3.50cm . 【考点】64:长度的测量. 【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9.5cm对齐,估读为9.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9.50cm﹣6.00cm=3.50cm. 故答案为:3.50cm. 18.如图停表的读数为 0 min 32 s. 【考点】62:时间的测量. 【分析】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由图可知,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停表分针指在0与1之间,偏向1min,因此分针示数是0min;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1s,秒针指在32s处,因此秒针读数应为32s;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所以停表的读数为0min32s. 故答案为:0;32. 19.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 甲丙 ,音调相同的是 甲乙 . 【考点】9G:响度与振幅的关系;9D: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答】解: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甲和丙的响度是相同的. 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甲丙;甲乙. 20.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 ﹣2.2 ℃;乙的示数为 1.8 ℃. 【考点】16: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 【解答】解: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2℃; 甲图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以下,故温度为:﹣2.2℃; 乙图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以上,所以示数为:1.8℃. 故答案为:﹣2.2;1.8. 21.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摄氏温度把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0℃,把 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 【考点】14: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以及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 【解答】解:(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通常情况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22.中央电视台有一系列热播饮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中展示炸油条、煎蘑菇用菜油;煮玉米、饺子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沸点 不同.在烹饪时如果不小心被100℃的水或100℃的水蒸气烫伤,都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被100℃的 水蒸气 (水/水蒸气)烫伤会更加严重. 【考点】1J: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1M: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①烹制不同的食物需要不同的温度,根据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来加热不同的食物. ②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解答】解:①炸油条和炸土豆需要较高的温度,而煮玉米棒子、煮鸡蛋需要较低的温度;油的沸点比较高,可以用于炸油条和炸土豆;水的沸点比较低,可以用于煮玉米棒子、煮鸡蛋. ②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先液化成同温度的水,液化过程放热. 故答案为:沸点;水蒸气.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23.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的情形. (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 (2)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为止,通过的距离是 3.50 cm. (3)小车从位置A出发开始计时,到位置B时,所用时间如数字钟所示,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是 5 s. (4)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0.007 m/s. 【考点】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 (2)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由图读出小车前端在B位置与A位置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两示数之差等于小车的路程; (3)图示两钟表示数之差为小车的运动时间; (4)已知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 故答案为: =. (2)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 由A到B小车的路程s=4.50cm﹣1.00cm=3.50cm; 故答案为:3.50. (3)由图示钟表可知,小车的运行时间t=5min7s﹣5min2s=5s; 故答案为:5s. (4)小车的平均速度===0.007m/s; 故答案为:0.007. 24.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水越来越多). (1)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7 个瓶子; (2)用嘴对着瓶口吹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1 个瓶子; (3)图2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 快 ( 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 高 ( 填“高”或“低”). 【考点】9D: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分析】(1)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包括瓶内的水); (2)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中的空气;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答】解:(1)用筷子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 因此,图示中从左到右的音调是逐渐降低的,则第7个瓶子发出的音调最低. (2)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从左至右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快,因此音调逐渐升高低. 则第1个瓶子发出的音调最低. (3)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频率越高;因此根据音调的高度就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 故答案为:(1)7;(2)1;(3)快;高. 25.小刚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三个因素有关.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他做了一次家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①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 表面积 有关. ②通过 A、C 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③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 这个结论 不正确 (选填:正确,不正确).原因是没有控制水的 表面积 相同. ④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另提出一个液体蒸发快慢与哪种因素有关的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 液体的种类 有关. 【考点】1L: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当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只改变研究的因素,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 【解答】解: ①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知,水的温度、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只有表面积不同,所以是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有关. ②通过A、C的对比可知,水的表面积和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相同,只有水的温度不同,所以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③根据小刚的实验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由图2可知,是因为他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 ④由生活经验可知,同等情况下酒精比水更容易蒸发,因此可提出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故答案为:①表面积;②A、C;③不正确;表面积;④液体的种类.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26.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只有0.1m/s,请你写出现实生活中会出现的三个合理的场景. 【考点】93:声速. 【分析】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根据与声速有关的现象用变化后的声速去分析比较,进行判断. 【解答】答:(1)老师说下课了,过很长时间后同学们才能听到下课的命令,所以同学们还是坐在位子上没有动; (2)汽车的行驶速度比喇叭的声速传播的快,汽车喇叭就失去了作用; (3)由于光速比声速快得多,所以打雷时,总是先看见闪电,一会后听到雷声,假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只有0.1m/s,那么空中出现一道闪电后,需过好久好久才听到雷声. 27.一门阿姆斯特朗回旋炮瞄准一辆坦克射击,开炮后经过0.5s坦克爆炸起火,再经1.5s听到传来的坦克爆炸声(声速340m/s).求①坦克被击中时离阿姆斯特朗炮的距离? ②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知道炮弹爆炸发出声音传到反坦克炮的时间和声音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反坦克炮与坦克之间的距离; (2)知道坦克炮与坦克的距离、从开炮到炮弹击中目标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炮弹飞行的速度. 【解答】解:①由v=可得坦克炮与坦克的距离: s=vt=340m/s×1.5s=510m; ②炮弹的速度: v′===1020m/s. 答:①炮与坦克的距离为510m; ②炮弹飞行的速度为1020m/s. 第22页(共22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word 广东省 广州市 南沙 华南师大 附中 2017 2018 学年 年级 期中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华南师大二附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1199877.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1199877.html